1. 简单百科
  2. 美洲红树

美洲红树

美洲红树(学名:红树属 mangle Linn. ):是一种落叶乔木,有支柱根,枝有明显的叶痕。叶革质,交互对生,全缘,无毛,具叶柄,常常下面有黑色腺点;托叶披针形,稍带红色。花两性,2至多朵排列成1-3回聚伞花序;花瓣4,全缘,早落,生于花盘基部;雄蕊8-12,花丝极短,生于花盘边缘,多室,瓣裂;子房半下位,2室,每室有2颗胚珠,花柱不明显;种子1颗,无胚乳,于果实未离母树前发芽,胚轴突出果外成一长棒状。

生长于热带海岸盐滩和海湾内的沼泽地。是一个沿海、河口的物种,可以容忍盐水和大洪水。分布于美洲。

形态特征

美洲红树,树高12.19米,有厚厚的树冠。又名红树科林,是所有红树林中最有名的红树,属于“真正的红树”。是一种落叶乔木,有支柱根,生于海边盐滩上;枝有明显的叶痕。叶革质,卵形至椭圆形,长15厘米。交互对生,全缘,无毛,具叶柄,常常下面有黑色腺点,中脉直伸出顶端成一尖头;托叶披针形,稍带红色。

花两性,2至多朵排列成1-3回聚伞花序,总花梗生于当年生叶腋或已落叶的叶腋;花萼4深裂,革质,基部为合生的小苞片包围;花瓣4,全缘,早落,生于花盘基部;雄蕊8-12,无花丝或花丝极短,生于花盘边缘,多室,瓣裂;子房半下位,2室,每室有2颗胚珠,花柱不明显,或长达6毫米,柱头不分裂或不明显的2裂。

种子1颗,很少2-3颗,无胚乳,于果实未离母树前发芽,胚轴突出果外成一长棒状。

热带亚热带海湾、河口泥滩上特有的常绿灌木和小乔木群落,具有呼吸根或支柱根,种子可以在树上的果实中萌芽长成小苗,然后再脱离母株,坠落于淤泥中发育生长,是一种稀有的木本胎生植物

美洲红树(红树属 mangle Linn.)是红树属的模式种。

主要变种

• Rhizophora mangle var. racemosa (G.Mey.) Engl.

• Rhizophora mangle var. samoensis Hochr.

产地生境

原产地:安哥拉安圭拉安提瓜和巴布达巴哈马巴巴多斯、伯利兹、贝宁、百慕大、博内尔岛,圣尤斯特歇斯岛和萨巴、巴西、喀麦隆开曼群岛哥伦比亚刚果、刚果民主共和国、哥斯达黎加科特迪瓦、古巴、库拉索岛多米尼加共和国、多明尼加共和国、赤道几内亚、法国、法属圭亚那、加蓬、冈比亚、加纳、格林纳达瓜德罗普几内亚几内亚比绍圭亚那合作共和国海地洪都拉斯牙买加、利比里亚、墨西哥、蒙特塞拉特、尼加拉瓜尼日利亚巴拿马共和国波多黎各圣基茨和尼维斯、圣卢西亚、圣马丁(法语区)、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塞内加尔、塞拉利昂、圣马丁岛(荷属)、苏里南、多哥、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美国(佛罗里达州佐治亚州、夏威夷、路易斯安那州北卡罗来纳州南卡罗来纳州得克萨斯州)、委内瑞拉、维尔京群岛。

引进:澳大利亚昆士兰州)。

生长习性

红树科是湿地的特色植物,每年开两次花,春季一次,秋季一次。一棵红树花谢以后,能结出300多个果实。果实细而长,长度一般在20厘米以上。每个果实中含有一粒种子。当果实成熟时,里面的种子就开始萌发,从母树体内吸取养料,长成胎苗。胎苗长到30厘米时,就脱离母树,利用重力作用扎入海滩的淤泥之中。几小时以后,就能长出新根。年轻的幼苗有了立足之地,一棵棵挺立在淤泥上面,嫩绿的茎和叶也随之抽出,成为独立生活的小红树。

一般生长在沿岸而泥土松软淤积的潮间带,这些地方的基层不稳定、土壤缺氧与及含有相当高的盐分。红树科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有独特的适应方法生长。

主要价值

红树林又被称为“海岸卫士”具有抵御风浪的作用,几百米长的红树林就可以抵御台风的袭击. 红树林的下面是鱼虾蟹等海洋动物繁衍栖息的理想场所,对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意义重大。红树林又是一种稀有的植物群落,是鸟类栖息的天堂,红树林生长的滩涂为鸟类提供了大量的食物鱼,同时红树林的害虫也是鸟类的美味佳肴。这些便吸引了大量鸟类栖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