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科特迪瓦

科特迪瓦

科特迪瓦共和国(法语: La République de Côte d'Ivoire ,英语:The Republic of Côte d'Ivoire),简称科特迪瓦(Côte d'Ivoire),是位于西非、几内亚湾沿岸的总统共和制国家。国土总面积为322463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占98.62%,水域面积占1.38%。2022年科特迪瓦人口为2938万人,其中,阿肯族系约占42%,曼迪族系约占27%,沃尔特族系约占16%,克鲁族系约占15%。各民族均有自己的语言,全国大部分地区通用迪乌拉语(无文字),官方语言是法语。在宗教方面,42%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34%信奉基督教。政治首都是亚穆苏克罗(Yamoussoukro),经济首都是阿比让(Abidjan)。

科特迪瓦全境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分为三大地形区:南部沿海平原、内陆低高原、西部山地。全国最高峰是边境上的宁巴山,海拔为1752米。北纬7°以南为热带雨林气候,北纬7°以北为热带草原气候,地处赤道附近,全年各地日照均衡,年平均温差和日平均温差都比较小。境内拥有4700种植物, 1200多种动物,是西非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大部分野生动物生活在该国崎岖的内陆地区。该国有9个国家公园,其中最大的是阿斯尼国家公园。

科特迪瓦历史悠久,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公元前15000年至公元前10000年)或者新石器时代境内已经有大量人类存在。中世纪时期境内曾建立过一些小王国。11世纪,塞努福人在北部建立的宫格城为当时西非南北贸易中心之一。葡萄牙人若昂·桑塔雷姆(João de Santarém)和佩德罗·埃斯科瓦尔(Pedro Escobar)于1470-1471年首次到达科特迪瓦海岸。15世纪后半叶,荷兰、法国殖民者相继入侵。1893年科特迪瓦沦为法自治殖民地。1958年12月,成为“法兰西共同体”内的“自治共和国”。1960年8月7日独立,但仍留在“法兰西共同体”内。翌年4月脱离共同体。首任总统是费利克斯·乌弗埃-博瓦尼,其曾7次蝉联,直至1993年12月7日逝世。1999年12月,前总参谋长罗贝尔·盖伊发动军事政变,自任总统和全国救国委员会主席。2000年10月,人民阵线候选人洛朗·巴博当选总统。2002年9月,科部分军人发动兵变,引发内战,政府军与叛军形成南北对峙局面。2007年3月,科政府与叛军签署《瓦加杜古协议》,结束内战,宣布进入政治过渡期。2010年10月和11月,科先后举行两轮总统选举,巴博和反对党“共和人士联盟”候选人瓦塔拉分别宣布胜选并宣誓就职总统,双方对立最终升级为全国范围的武装冲突,并以巴博被捕宣告选后危机结束。

科特迪瓦的经济产业主要包括农业、采矿业、食品加工、建筑和公共工程、石油加工业、能源、交通运输、通信和商业等。其橡胶、腰果、棉花、咖啡、棕榈油、香蕉、菠萝、可乐果等农作物的出口位居非洲国家前列,是世界第一大可可生产国。第二产业由原油、建筑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构成三大支柱,其中冶炼行业在撒哈拉以南非洲位居第2。第三产业则由银行、通信与信息技术占主导。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为651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2200美元。2022年人类发展指数在世界191个国家中排名第159位。科特迪瓦是非洲交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尤以海运和公路为最。

与其他非洲国家相比,科特迪瓦的文化比较多元,既有民族传统文化,也有法国的外来文化。音乐是科特迪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塞努福人使用马林巴琴和调音铁锣等乐器来创作音乐,面具舞(扎乌里)是本国比较流行的舞蹈类型。 该国有4个项目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截至2022年,科特迪瓦拥有塔伊国家公园、大巴萨姆古镇等5处世界遗产,其中3处是自然遗产,2处是文化遗产。此外,境内还有世界上最大的基督教教堂和平圣母大教堂,有阿比让的圣·保罗天主教堂、阿比让动物园、阿比让手工艺术中心、科特迪瓦文明博物馆等景点。

科特迪瓦奉行独立、主权、平等和不干涉内政的外交政策,强调国际合作伙伴多元化,同约90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同时,该国也是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不结盟运动伊斯兰合作组织、法语国家组织、非洲联盟、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西非经济货币联盟、马诺河联盟等组织成员国。2012年2月至2014年3月瓦塔拉总统担任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执行主席。2016年1月至2021年3月,瓦塔拉总统担任西非经济货币联盟轮值主席。

名称由来

“科特迪瓦”的名字起源于15世纪后半叶,葡萄牙、荷兰、法国殖民者相继入侵非洲,掠夺象牙、贩卖奴隶,并在西非沿海一带形成著名的象牙市场。1475年,葡萄牙帝国殖民者首次将该地命名为Costa do Malfim,意为“象牙海岸”。法语中的Ivory Coast,也是象牙海岸的意思,源于法国此前参与象牙贸易。科特迪瓦和其他邻近国家的类似名称包括“谷物海岸”、“黄金海岸”和“奴隶海岸”。该地区的其他名称还有Côte de Dents,字面意思是“牙齿海岸”,再次反映了象牙贸易。

现在科特迪瓦的海岸线与15世纪和16世纪商人所称的“牙齿”或“象牙”海岸并不完全相连,当时的海岸被认为从帕尔马斯角延伸到三点角,现在被分割位于现代加纳和科特迪瓦(以及利比里亚的一小部分)之间。1986年4月,政府宣布科特迪瓦Côte d'Ivoire(全称是République de Côte d'Ivoire )是其外交协议中使用的正式名称,并从此在国际事务中正式拒绝承认其他任何国名写法。尽管科特迪瓦政府提出了要求,但“象牙海岸”(the Ivory Coast)的英文名称仍经常被各种媒体和出版物使用。

历史

原始社会时期

根据考古发掘的一些打磨工具,比如用于切割的石斧,以及烹、捕鱼留下的历史遗迹,都表明科特迪瓦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公元前15000年至公元前10000年)或者新石器时代已经有大量人类存在。

民族迁徙

在科特迪瓦西部,居住在山区的当族、古罗族、迪达族、阿居克鲁族是科特迪瓦最古老的民族。塞努福族人迁徙至科特迪瓦的锡加索,视锡加索为他们的首都。然而从5世纪开始,一系列动荡事件使塞努福族开始分裂并继续迁徙。塞努福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占据整个北部,即西至奥迭内、东至布纳、南至布瓦凯这片区域。在东北地区,洛浩族在11世纪建立起邦杜库城,塞努福人在11世纪也建立了王国。从11世纪开始,苏丹帝国的统治者皈依了伊斯兰教,伊斯兰教向南传播到当代科特迪瓦的北部地区。12世纪,来自桑马滕加省地区的库兰戈族被洛浩族降服,而后臣服于洛浩族。随后,库兰戈族在邦杜库北边建立了布纳王国。这个布纳王国不断被外部侵略,势力大为减弱。同一时期,塞努福族人建立了孔格城。

与欧洲的早期接触

在航海家亨利王子(Henri le Navigateur)的倡议下,葡萄牙人若昂·桑塔雷姆(João de Santarém)和佩德罗·埃斯科瓦尔(Pedro Escobar)于1470-1471年首次到达科特迪瓦海岸。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葡萄牙人是科特迪瓦海岸上唯一的欧洲人。

民族纷争不断

16世纪,塞努福族人又相继建立了本贾利城和科霍戈城。摩洛哥人对尼日尔河湾的侵略,导致1600年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在尼日尔河流沿岸的马林克人大举南下,进入科特迪瓦。第一波迁徙潮主要是迪乌拉族人,他们沿着最早一批商人的迁徙路径,最后在孔格城会合。迪乌拉族人并没有全部停留在孔格城,有一部分继续迁徙,来到今天的芒科诺,即科霍戈市的南部。马林克人则从西北方向迁入科特迪瓦。然而,他们的迁徙进程不像迪乌拉族人那样平和,在迁徙路上使用武力扫清障碍。最后迪尤曼迪人被马林克人彻底征服,马林克人获得从图巴省到塞盖拉的统治权。另一支马林克人的迁徙队伍驱赶为数不多的塞努福族人,占领了奥迭内城。荷兰人在16世纪末也进入科特迪瓦境内。

17世纪开始,阿布雷族和恩济马族人先后大批次来到潟湖地区,从阿博伊索延伸到大巴萨姆地区。欧洲首批探险家来到这个叫“牙岸”(Côte des dents,意译)或叫“劣人海岸”(Côte des males gens,意译)的地方时,他们发现这里已经有众多的民族,于是把这些民族统称为“湖人”(Lagunaires,意译)。另一支“潟湖人”是克鲁族群,来自利比里亚。当他们来到潟湖地区的时候,开始驱赶原本生活在这里的班族、阿居克鲁族、当族等。然而,当他们到达邦达马河口时,已经有另外一批潟湖人驻扎,他们经历了多次斗争才得以安居。17世纪时迪乌拉族人皈依伊斯兰教,阿布隆族人对自己政权和信仰的现状感到满足,于是任其他民族自由发展,并未与其发生纷争。另一支阿肯族群分支阿山迪族人进行了南征。另一个族群阿尼族人将阿博伊索和阿本古鲁之间作为据点。17世纪中叶,在科特迪瓦中东部,逃离阿桑特的其他阿肯族群在萨卡索建立了巴乌莱王国,以及两个阿格尼王国:印代尼和桑维。奥迭内城成为塞努福族人抵抗马林克人的主要阵地。法国人和英国人在17世纪相继加入。但由于科特迪瓦海岸线缺乏避风港,欧洲人无法建立永久性贸易站,其海上贸易利润较低,因此奴隶贸易对科特迪瓦人民影响较小。1687年,《黑色法典》颁布两年后,法国传教士和商人在海岸东端、靠近黄金海岸的阿西尼(Assinie)定居下来,他们建造并占领圣路易斯堡。17世纪末,来自达贡巴(今加纳)的移民 Bounkani 创建了布纳王国。它与孔格城一起成为伊斯兰教的主要传播中心。

由于1701年至1704年,谷物、奴隶贸易没有带来足够的收入,法国传教士和商人于1705年离开。18世纪初,迪尤拉人不断征服相邻地区,使其成为尼日尔河以南最大的帝国。阿散蒂帝国定居在科苏湖附近。同一时期,阿肯人和阿尼人也迁徙至此,并建立了王国。阿尼族人在阿博伊索和阿本古鲁之间的据点,在18世纪又被鲍勒王国占领。鲍勒族在一系列争端中逃离阿山迪王国,随后在女酋长阿布拉·波库的带领下向西进攻,直到科莫埃。鲍勒族将塞努福族往北驱赶,最终建立了自己的王国。19世纪,马林克人开始了第二轮扩张。塞努福族人围绕科霍戈,联合周边的多个村庄,并选举戈本·库利巴利作为首领,在他的领导下,最终塞努福族人获得成功。

法国殖民时期

殖民的开端

1830年,法国海军军官路易-爱德华·布埃-维约梅(Louis-Édouard Bouet-Willaumez)开始频繁地拜访塔布和阿西尼两地之间的酋长。但他的目的不再是商品的交换,而是签订联盟协议。1844年,法国人与西非当地酋长缔结了一系列条约,使这些地区成为法国的保护国。法国人沿几内亚湾建立​​防御哨所,并将其作为永久的贸易中心。当时在科特迪瓦有两个哨所,一个在阿西尼,另一个在大巴萨姆,后者成为该殖民地的第一个首都。这些缔结的条约规定了法国在当地的主权和贸易特权,作为交换,法国每年向当地酋长支付土地使用费或酬金。虽然贸易利润不高,但法国仍然遵守这些条约并希望扩大贸易。此外,法国还希望维持在该地区的存在,以遏制英国在几内亚湾沿岸日益增长的影响力。因此,法国在科特迪瓦的势力与英国在黄金海岸的势力形成强烈的竞争关系。

1870年普法战争,法国的殖民驻军被临时召回法国。1871 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随后德国吞并了法国的阿尔萨斯-洛林省,这使得法国政府放弃了殖民野心,并从西非贸易站撤出驻军,将其交给常驻商人管理。1884年11月到1885年2月召开的柏林会议确定,凡是宣称在海外有殖民地的国家必须通过联盟协议来证明势力范围的真实存在。最初法国对远征殖民还有一丝顾虑,但在邻国大英帝国的竞争压力下,法国也走上了殖民主义的道路。1886 年,为了支持其有效占领的主张,法国再次直接控制了西非的沿海贸易站,并开始加速内陆地区的勘探计划。

一位来自法国中部小城于塞勒、年仅23岁的年轻人马塞尔·特雷克-拉普莱纳(Marcel Treich-Laplène),作为阿蒂尔·韦迪耶在埃利马种植园的代理人,第一次深入科特迪瓦内陆,并且与当地的酋长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887年,马塞尔·特雷克-拉普莱纳通过谈判达成了五项协议,将法国的影响力从尼日尔河的源头扩展到了象牙海岸。随后,他于1887~1888年在科特迪瓦北部和西部签订了多份联盟协议。1887年,路易-古斯塔夫·宾格( Louis-Gustave Binger)中尉开始了为期两年的旅行,穿越了象牙海岸的部分内陆地区。旅程结束时,他已缔结了四项在科特迪瓦建立法国保护国的条约。19世纪80年代末,法国已经建立了对沿海地区的控制,英国于1889年承认法国对该地区的主权。同年,法国任命马塞尔·特雷克-拉普莱纳为该领土的名义总督。但是同年,年仅29岁的马塞尔·特雷克-拉普莱纳在大巴萨姆地区死于疾病,随后被埋葬在欧洲人公墓中。他是实际意义上的法国驻科特迪瓦的第一位殖民行政官员。

殖民抗争与北方的沦陷

在科特迪瓦被殖民的历史上,必须提到的一位人物是萨摩里·杜尔(Samori Ture)。他于1830年前后出生于今几内亚共和国康康市以南的萨纳克罗。1861年,他成为公认的作战首领;1882年,他在尼日尔河右岸第一次与法国人交锋;1884年,他自封为宗教领袖,随后转入上几内亚,即今天以马林克人为主的几内亚东部地区;1887年与法国殖民远征海军首长马里·艾蒂安·佩罗兹签订友好协议。1886年,萨摩里护送其子迪尤雷·卡拉莫高赴法,途经巴马科与孔格城时遇到了法国殖民长官路易-古斯塔夫·班热,萨摩里向后者提出共同应对其对手巴本巴·特劳雷的请求。巴本巴·特劳雷是18世纪特劳雷家族王国(位于今天的马里)的第四代国王。但路易·古斯塔夫·班热直接拒绝了萨摩里。萨摩里转而将路易-古斯塔夫·班热视为敌人。随后,萨摩里通过两个女儿以联姻的方式结成更多的盟军来共同抵抗法国人,萨摩里还获得了塞拉利昂的军事和武器资助。

1892年,法国派遣两名上校前往孔格城攻打萨摩里。其中一位上校被杀害,另一位被击败后撤退。一年之后,法军再次发起进攻,攻下锡加索,随后朝奥迭内方向进攻。然而萨摩里已经把奥迭内烧毁。萨摩里带着自己的军队、奴隶和财物一路缓慢向东前行。随后,萨摩里的队伍直逼邦杜库。但是,这里有黄金海岸英国殖民者,萨摩里也在与法国人的抗争中筋疲力尽,因此他放弃了攻占邦杜库的计划。随着欧洲人瓜分非洲的步伐加快,法国于1893年宣布科特迪瓦为殖民地。

1897年8月20日,萨摩里的侄子萨拉凯内把法国的一名密使杀害,法国军队转而向已经西征的萨摩里发起猛烈的复仇性进攻。1898年9月29日,法国一支特遣队在上尉亨利·古罗的指挥下,在马恩北部的盖雷穆将萨摩里活捉。1900年6月2日,被流放到加蓬的萨摩里死于肺炎。北部地区陷入一片混乱。而东北地区的人民也仅仅希望从废墟中重建。邦杜库很快恢复了之前的繁荣,而布纳从之前有1万人的繁荣市镇变成了不到1000人的空城。但在奥迭内,萨摩里家族的伊布拉依马·杜尔很快就接替了萨摩里,成为这里的首领,直到1934年去世。

法国殖民地的确立

科特迪瓦北方沦陷以后,法国人仍然想进一步攻占邦达马河谷区域。因此,法国派上尉让-巴蒂斯特·马尔尚朝科特迪瓦北部城市蒂亚萨莱进军,即鲍勒王国的南端,但进展并不顺利。1893年,他穿越了整个国家,最后到达科特迪瓦最北端的腾格雷拉。1893年,通过法国政府的法令,科特迪瓦成为法国殖民帝国的一部分,路易·古斯塔夫-宾格也被任命为法国在科特迪瓦的第一任殖民长官。1899年,大巴萨姆因黄热病被抛弃,班热维尔被选为殖民者新的首府。法国于1900年征收人头税用于支持殖民地的公共工程计划,结果引发当地人的抗议,许多科特迪瓦人认为征收人头税违反了保护地条约,尤其是内陆地区的人,还认为征税是屈服的耻辱象征。1902年,法国政府一项新的法令又进一步确立了“法属西非”,科特迪瓦是法属西非的一部分,其行政长官受法属西非殖民政府的监督。在科特迪瓦沦为殖民地后,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法国的第一个殖民首府。1905年,法国正式废除法属西非大部分地区的奴隶制。

加布里埃尔·安古万(Gabriel Angoulvant)总督于1908年开始派遣军队远征内地,强制劳动和人头税的征收导致了激烈的反抗。法国征召成千上万的科特迪瓦人与其他西非士兵一起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新的反抗爆发了。尽管直到1918年殖民地才被认为受到控制,但法国最终取得了胜利。1917-1919年,科特迪瓦约有15万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阵亡。1934年,在弗里迪运河建成之后,班热维尔的首都地位也让位给阿比让。1934年,阿比让成为殖民者新建成铁路的终点站。阿比让的城市地位变得重要起来,一方面它有铁路,另一方面这里又连接了法国在科特迪瓦驻扎的海运公司。因此,阿比让成为当时法国人发现的最为优良的非洲港口之一。1934年7月1日,殖民首都从班热维尔正式迁到阿比让,并在阿比让——尼日尔线的火车站附近建造行政大楼。很多偏远地区的劳工被征集到此,劳工的工作条件十分糟糕,起义也时有发生。

民族独立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4万名科特迪瓦人为法国军队作战。1940年至1942年间,该殖民地与法属西非其他地区一样,选择继续受维希政府统治。种族主义立法、对非洲种植园主的经济歧视、强迫劳动的增加以及英国皇家海军封锁造成的经济萧条,都引起了人们的强烈不满。因此,受过教育的非洲人对后来的自由法国政权表示欢迎。

1944年爆发了一场冲突。随后,费利克斯·乌弗埃-博瓦尼(Felix Houphouet-Boigny)很快成为与法国农业商会代表谈判的非洲代表方成员。在获得驻科特迪瓦时任殖民政府长官安德烈·拉特里耶的同意后,博瓦尼成立了非洲农业工会。然而,工会的迅速发展也引起了法国农业商会的集体不满,最后安德烈·拉特里耶让位于新一任官员亨利·德·莫迪。

博瓦尼还是第一位法国制宪会议科特迪瓦议员。1946年10月19日,博瓦尼在巴马科同法属西非和法属赤道非洲国家的领导人一起建立了非洲民主联盟(RDA)。在这个框架下,12个成员国又分别建立非洲民主联盟下自己的政党,从而兴起了一股国际性的非洲解放运动。1946年,博瓦尼再次当选制宪会议议员。1946年底开始进行政府改革,法国公民身份被授予所有非洲“臣民”,权利政治组织得到承认,各种形式的强迫劳动被废除。1952年3月20日,博瓦尼被选为领土议会的代表。

1956年1月,他和另一名科特迪瓦人韦赞·库利巴利一起成功进入法国议会,博瓦尼成为委员会主席团代理部长,并在法国当年新成立的法国海外部担任助理。同年颁布的《海外改革法案》(Loi Cadre) 成为科特迪瓦与法国关系的转折点,该法案将巴黎的多项权力移交给法属西非的民选政府,并消除了选举不公。1958年,科特迪瓦成为法兰西共同体的自治成员,该共同体取代了法兰西联盟。1959年4月30日,博瓦尼成为法属西非大委员会主席,同时被法国立法委员会任命为科特迪瓦第一任政府的总理。1960年8月7日,博瓦尼宣布科特迪瓦独立,并被选为科特迪瓦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统。1960年10月31日,科特迪瓦国民议会通过了共和国独立后的第一部宪法。1986年,国家正式从象牙海岸更名为科特迪瓦 。

独立后的科特迪瓦

从第一共和国到第二共和国

1991年1月举行了首次多党议会选举,费利克斯·乌弗埃-博瓦尼再次以压倒性优势获胜。1993年12月7日,博瓦尼去世,其在位共33年。根据宪法第11条规定,时任国会主席亨利·贝迪埃(Henri Konan Bédié)接替博瓦尼担任共和国总统,使国家权力平稳过渡。贝迪埃以宪法为依据继任,打着“科特迪瓦化”(ivoirité)旗号,赢得了多数人的支持,使总统候选人瓦塔拉在2000年10月的总统大选中落选。

国内政治危机时期

1999年,科特迪瓦陷入混乱。12月24日,军人起义夺得政权。罗贝尔·盖伊将军被推上国家公共安全委员会主席的位置,并稳坐了10个月。2000年10月总统大选的时候,亨利·贝迪埃和瓦塔拉被排挤在候选人名单之外,洛朗·巴博和盖伊角逐总统职位。两个人同时宣布竞选胜利,巴博随即开展街头运动,并最终当选总统。在2001年科特迪瓦共和人士联盟的市镇选举中,瓦塔拉获胜,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紧张的氛围。

2002年9月18~19日的午夜,一场由部分反叛军队发起的起义很快演变成一场军事政变。这些军队由索罗·纪尧姆领导,自称是科特迪瓦爱国运动的成员,占领了科特迪瓦北方的一大半区域,国家因此被分成两部分。10月17日,在西非经济共同体的保护下,由塞内加尔外长谢克·蒂迪亚内·加迪奥主持,交战双方签订了一份停火协议。2003年1月中旬,一场科特迪瓦内部和平会议在巴黎市郊的马库锡召开,会议召集了交战双方代表,包括总统阵营代表、以“新力量”为名的其他联合反叛军代表以及科特迪瓦民主党和科特迪瓦共和人士联盟等科特迪瓦重要党派的代表。1月24日,一份共同协议得以签署,塞杜·迪亚拉成为科特迪瓦总理。然而,第二天,在经济首都阿必尚兴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法游行。2004年2月27日,联合国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在科特迪瓦设立“联合国科特迪瓦行动代表团”。法国“独角兽”军队也在联合国的授权下进入科特迪瓦。

2004年3月25日,指责巴博采取了拖延手段的反对派组织了一场大规模游行,以声援《利马-马库锡协议》得到完整和快速的执行。然而游行很快遭到镇压,并造成了众多的伤亡。3月25日当晚,所有号召游行示威的政党纷纷召回他们在政府任职的部长,以减少死亡。7月30~31日,第三届阿克拉小型峰会在加纳首都阿克拉举行。该峰会同时还确定了最晚在9月15日解散相关武装力量,具体涉及北部叛军“新军”、当年9月之前聘用的国家陆军士兵、全体地方武装部队、准军队和临时补充军。9月4日,巴博单方违反停火协议,并派军机轰炸在北方置信带的“新军”据点。随后,法国在布瓦凯的军事基地也遭到轰炸。然而,法国“独角兽”军队很快介入,并摧毁了巴博的军机。

在这一系列动荡之后,非洲联盟将调解程序委托给南非的总统穆贝基。在他的主持下,于2005年4月6日签订了《比勒陀利亚协议》。2005年9月底,南非外交部长放弃协调,随后转由时任非盟主席奥卢塞贡·奥巴桑乔接手。奥卢塞贡·奥巴桑乔依靠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的力量,组建了一个国际和地方最高仲裁机构。

危机后的恢复与重建

2000年10月当选总统的巴博原则上在2005年10月应该结束其任期。然而,由于当时的局势无法组织正常的选举投票,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于当年10月21日通过第1633号决议,将巴博的任期延长12个月,并同时赋予他总理执行权。12月4日,时任西非国家中央银行行长的夏尔·班尼被任命为过渡时期的临时总理。12月,巴博总统请求布基纳法索总统布莱兹·孔帕奥埃作为科特迪瓦内部矛盾的协调人,以促成南北方的直接对话。在布莱斯·孔波雷的协调下,巴博与索罗于2007年3月4日在瓦加杜古签订政治协议,主要涉及选举的程序、身份问题、人口普查、拆除造成南北分割的置信带、创立中央统战中心、恢复行政服务,以及创立共和军队。3月29日,索罗被任命为总理,统领政府36位官员。

在先后经历了6次的推迟之后,总统选举终于在2010年10~11月举行。参加竞选的有人民阵线的巴博、民主党的亨利·贝迪埃以及科特迪瓦共和人士联盟的阿拉萨纳·瓦塔拉(Alassane Ouattara)。约80%的科特迪瓦选民参加了选举,据说这是非洲国家有史以来投票率最高的选举之一。巴博和瓦塔拉获得的选票最多,分别为 38% 和 32%,但由于两位候选人均未获得多数票,因此安排了第二轮选举。瓦塔拉在第二轮选举中获胜,但是这一结果受到巴博的质疑,并且几乎在同一时间,巴博也宣布自己获胜。科特迪瓦因此陷入了新的危机。

政治的僵局很快转变为一场军事冲突。瓦塔拉于2011年3月17日创建了科特迪瓦共和军,抵制忠于巴博的国防和安全部队。2011年4月11日,巴博被逮捕,这段选举后期的危机形势正式结束。2011年11月底,国际刑事法院对巴博发出逮捕令,并于2016年1月开始对他们进行审判,2019年1月,他们都被宣告无罪。检方对无罪释放提出上诉,但于2021年3月维持原判。

瓦塔拉于2011年5月6日正式宣誓就职,同时召回索罗并任命他为国家总理。2011年12月,科特迪瓦共和人士联盟获得了国会的大多数席位。2015年10月25日,瓦塔拉在总统选举中再次获胜。在这段时间,科特迪瓦的疆土被分割成三大区域:从南方一直到亚穆苏克罗是“政府统治区域”;中间是狭长的法国联合国驻军的置信带;广大北部地区被叛军占领。

战乱首先带来的影响是人口的大量迁徙,并使国家的城市化正常规划发生偏移。首先是中部地区,随后是北部、西部和东北部,并且随着争端愈演愈烈以及叛军行动造成的影响,难民的迁徙规模也越来越大。难民主要逃向南方的广大城市和乡村,尤其是经济首都阿必尚成为最吸引难民的地方。1998年,阿比让只有300万人口,2005年达到400万人,而2011年人口已经超过500万人,人口占全国人口的一大半,远超正常城市化进程所预估的阿比让2025年人口数量。与此同时,科特迪瓦的邻国也迎来了大量的难民,尤其是马里加纳布基纳法索,还有利比里亚和几内亚。科特迪瓦的农业生产和产品的流通也大受战乱的影响,尤其在军事冲突区域。在北方,农业技术人员流失和相关行政服务部门尤其是技术服务部门的关停导致农业生产减产,外来的粮食供给流通也困难重重。但与此同时,由于市场需求的增加,市郊一些粮食生产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在动乱时期,阿比让港口通往萨赫勒-苏丹内陆甚至科特迪瓦北部的交通瘫痪,多哥的洛美港口、加纳的特马港口以及贝宁科托努港口代替了阿比让港口。这种交通区位格局的骤然变化给科特迪瓦带来了极大的不利影响。另外,由于北方为叛乱集中地,在南方“政府地带”的国家政府冻结了每年提供给北方棉花企业的国家津贴补助,加上企业竞争、付款的拖延,北方的棉花企业生意萧条。此外,可可种植业主和其他一些制造业企业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动乱也加剧了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学校关停或被破坏,行政办公楼、医院设施、银行、农场被洗劫掠夺,区间线路的交通运行停止,工厂和作坊迁徙至外地等。在动乱期间,布瓦凯大学和科霍戈高等教育地方分校由于学校本部遭到破坏而撤退到阿比让。重建经济基础设施、机构和相关服务部门的重新运作、经济活动的重新开展已经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和政治领域的主要考虑因素。

动乱期间,科特迪瓦与邻国的交往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中,科特迪瓦与加纳的交往日益频繁并多样化。在加纳有大约8500名科特迪瓦籍政治难民,加纳还收留了大量的大中小学生,他们在加纳继续注册学习。而在北方,由于长时间南北沟通的中断,北方地区与邻国马里布基纳法索的交往越发密切。总体上,动乱对科特迪瓦的社会、人口、经济以及国家未来的发展产生了长远的影响。

2016年,该国首次遭遇圣战恐怖主义袭击。3月13日,武装分子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袭击了大巴萨姆的海滨度假区,造成 19 人死亡、30 多人受伤。

2020年10月31日举行总统选举,瓦塔拉如预期赢得了约94%的选票,于2020年12月14日宣誓就职,开始他的第三个任期。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科特迪瓦位于非洲西部,北纬4°30'至10°30',西经2°30'至8°30'之间,西与利比里亚和几内亚交界,北与马里布基纳法索为邻,东与加纳相连,南濒几内亚湾,海岸线长约550千米。境域略呈长方形,南北长约600千米,东西宽500多千米,面积为322463平方千米, 其中陆地面积占98.62%,水域面积占1.38%。科特迪瓦处于零时区,当地时间比北京时间晚8小时,不实行夏时制。

气候

科特迪瓦属热带气候,地处赤道附近,全年各地日照均衡,年平均温差和日平均温差都比较小,大多数地区年平均温度26~28℃,2—4月气温最高,平均24~32℃;8月气温最低,平均温度是22~28℃;月平均温差5℃左右。北纬7°以南为热带雨林气候,年平均气温25℃,相对湿度大;北纬7°以北为热带草原气候,年平均气温略高于南部。全年分为4个季节:4月至7月中旬为大雨季,7月中旬至9月为大旱季,9月至11月为小雨季,12月至次年3月为小旱季。全国年均降水量约为1348毫米。

地质

科特迪瓦在大地构造上位于西非早元古代克拉通的中部,几内亚太古代地核的东缘。跨越东部地盾区(太古域,前比里姆高级变质区)、中部地盾区 (元古域,比里姆火山—沉积建造)和东部比里姆系复理石、塔克瓦系磨拉石沉积区,南部沿大西洋海岸还有中新生代断陷盆地,地质构造十分复杂。

科特迪瓦国土面积的90%以上为前寒武系所占有,前寒武系构成了科特迪瓦的基底。科特迪瓦的太古界主要分布于西部地区,构成西部的以结晶为主的基底杂岩,其年龄大于2500Ma,称为前比里姆系。元古界分布在中部和东部,是科特迪瓦出露最为广泛的地层,其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82%,自下而上可分比里姆系和塔克瓦系,比里姆系为早元古代沉积,塔克瓦系为中元古代早期的沉积。

科特迪瓦南部沿海为狭长的中新生代盆地,称为阿必尚盆地。盆地沉积厚度巨大,南部沉降剧烈,基底最深达4000米以上,盆地的面积包括外大陆架约为4万平方千米,是重要的油气层。盆地西起萨桑德拉,向东经过阿比让,一直延伸到与加纳交界的边境,长度为360千米。盆地的底部为侏罗系的杂色碎屑岩建造,厚度约为470米。白垩系下统富含有机质,有油气显示;白垩系上统主要为碎屑岩,厚度约为2600米,中上部砂岩较多,是已知的含油气地层

地形地貌

全境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分为三大地形区:南部沿海平原、内陆低高原、西部山地。

南部沿海平原,海拔一般在150米以下,南北宽40~150千米;西部为石质海岸,多悬崖、角;东南部沿海潟湖平原,海拔不足50米,外侧是一片由平直沙坝组成的海滩,东西伸延300多千米。潟湖大多呈长条状与海岸平行,其内侧为波状低平原,是主要热带作物开发区。

内陆低高原,一直到北部边境,占国土的大部分,地质基础为古老基底杂岩,海拔150~450米,地势向北微微抬升;水系发育,地面受其切割、侵蚀,呈残丘,台地与河谷平原相间,是重要的农牧业区。北部低高原是非洲古地块的一个侵蚀面,海拔200—500米,亦称高平原,有一些较高的蚀余山,地表比较平坦。

西部山地系几内亚山地的延伸,海拔一般为500~1000米。西北部芒达山、丘里山地,是南北水系的分水岭。其南部的莫米山海拔1302米,是区域内最高点。全国最高峰是与几内亚交界的宁巴山(Mount Nimba),海拔1752米。科特迪瓦的最低海拔位于海岸的地平线处。

水文水利

水文

科特迪瓦潟湖水系有1200平方千米,湖泊水系则有1760平方千米,是水力发电和农业灌溉的主要水源。科特迪瓦江河总长度为3000千米。

河流

科特迪瓦河网稠密,较大河流自西向东主要有邦达马河(Bandama River)、萨桑德拉河(Sassandra River)、科莫埃河(Komoé River)等,所有这些河流均向南注入几内亚湾

班达马河(Bandama River)是科特迪瓦最长的河流,全长780千米,流域面积9.7万平方千米,约占国土面积的1/3,也是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该河发源于内蒙古高原尼安塔纳附近,由北向南纵贯全境,把国土大体分为东西两半,在恩齐达南面流入塔巴潟湖,经大拉乌附近注入几内亚湾。支流众多,有白班达马河、红那达马河、恩齐河等。该河也是600多种鸟类、鱼类和其他动植物的家园。

该河发源于西北隅的捷梅山,由发源于科特迪瓦西北部高地的蒂恩巴河( Tienba River)和发源于西部几内亚高地的古安河(Gouan River)汇合而成。河流向东南穿过西部丘陵山区,离河口50千米左右才入狭窄的海滨平原,经萨桑德拉港注入几内亚湾,全长650千米,流域面积7.5万平方千米,河口流量325立方米/秒。支流众多主要有达沃河、巴芬河、博阿河等。萨桑德拉河及其支流流经陆地生态区,流域北部或上游位于几内亚森林-热带草原生态区。再往南,则是两个热带湿润森林生态区(几内亚西部低地森林和几内亚东部森林)的分界线。

卡瓦利河(Cavalla River)又称卡瓦拉河、尤布河和迪乌古河,发源于几内亚高原南麓,流经科特迪瓦和利比里亚,中下游为科特迪瓦和利比里亚的界河,其长度占科特迪瓦和利比里亚之间国际边界总长度的三分之一,在利比里亚哈珀以东注入大西洋。全长515千米,流域面积1.2万平方千米。连同主要支流(多贝河和哈纳河),流域面积达30225平方千米。15 世纪葡萄牙航海家因其河口发现的竹荚鱼而得名,可通航至上游80千米处的尼亚克 (Nyaake)。

科莫埃河(Komoé River)发源于布基纳法索西部边境纳库鲁峰南坡,在巴韦附近进入科特迪瓦,向南流经科莫埃国家公园、东部高原、丘陵,在大巴萨姆港附近注入几内亚湾,全长1160千米,流域面积7.7万平方千米,流量可达274立方米/秒。主要支流上游有莱拉巴河,下游有比亚河,后者发源于加纳。科莫埃河岸大部分被森林遮蔽,为野生动物提供了重要的栖息地,也是农业用水的重要来源。其上游流经稀树草原地区,是科特迪瓦布纳野生动物保护区的西部边界。中段进入热带雨林,是安伊(Agni)和波勒(Baoule)民族之间的传统边界,其下游流经一个以桃花心木、菠萝、咖啡、可可和香蕉闻名的地区。该河可从上游48千米的阿莱佩一直通航至海岸。

湖泊

科特迪瓦有四个主要人工湖,面积1700平方千米,也是内陆养殖渔业的主要场所。它们是科苏湖(Kossou,800平方千米)、布约湖(Buyo,600平方千米)、阿亚梅湖(Ayamé,160平方千米)和塔博湖(Taabo,70平方千米)。

科苏湖( Kossou)是科特迪瓦最大的湖泊,位于该国中部班达马河畔。这是一个人工湖,于1973年通过在科苏的班达马河上筑坝而形成。约85000名巴乌莱人因湖水而流离失所。

布约湖(Buyo)位于科特迪瓦西南部,西经06°54'至07°31'、北纬01°14'至07°03'之间。布约湖是由科特迪瓦西南部萨桑德拉河和恩佐河交汇处修建水力发电大坝而形成的。2017年,布约湖下游的苏布雷镇修建了第二座水力发电大坝。

水利

2020年,科特迪瓦大坝总容量为37.24立方千米。自1960年从法国独立以来,科特迪瓦在水电基础设施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在1959年至1984年间建造了六座水坝,装机发电容量为604兆瓦。由于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衰退和自20世纪末以来的政治不稳定,从20世纪90年代到2011年,水力发电设施建设基本停止了30年。2011年瓦塔拉总统上任后,恢复了该国西部苏布雷镇的大坝项目。

苏布雷水电站(Soubré hydropower plant)

苏布雷水电站(Soubré hydropower plant)位于科特迪瓦西部,是该国最大的水电站工程,由中国水电五局承建,也是中科合作的大项目之一。2013年9月24日开工,总投资额约5.7亿美元,经过56个月的工期,2017年5月25日水电站首台机组并网发电,比合同工期提前了8个多月。2017年11月2日,水电站竣工典礼在科西部苏布雷举行,正式交付科方使用。水电站大坝全长4.5千米,最大坝高20米,总装机容量275兆瓦,年发电量可达1190千兆瓦时,有效缓解了当地用电紧张状况。

科苏大坝(Kossou Dam)

科苏大坝(Kossou Dam)是科特迪瓦最大的流域整治水利工程,兼防洪、发电和灌溉,位于科特迪瓦亚穆苏克罗西北约32千米的邦达马河。大坝于1969年11月动工,1978年开始发电,整个工程于1980年完成,并达到设计的最高水位206米。水库面积1500平方千米,总库容295亿立方米,其中有效库容2559亿立方米。电站总装机容量21万千瓦,年发电量5.3亿千瓦时。该区域也是主要农业、渔业项目的所在地。

土壤

科特迪瓦大部分地区被铁矾土覆盖,主要分布在东部、西部、南部的森林和森林前地带,苏丹草原地带、北部地区等。热带铁锈土在该国东北部、布纳镇周围以及恩齐河上游和科莫埃河上游的交汇处分布最为普遍。科特迪瓦南方的森林土壤因过度淋滤而失去肥力,变成含有氧化铁的红土。排水不良的黄色沼泽土壤也主要分布在南部,由于含有二氧化硅和粘土矿物质,更容易保持肥力。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截至2018年,科特迪瓦的农业用地占64.8%, 耕地占9.1%, 永久性农业用地占14.2%, 永久牧场占41.5%, 森林占32.7%, 其他用地占2.5%。

矿产资源

境内矿产资源主要包括石油、天然气、铁、锰、铝矾土、钻石和黄金等。科特迪瓦是西非除尼日利亚外油气资源最丰富的地方。截至2019年4月,已探明的石油储量约2.2亿桶,天然气储量1.1万亿立方米,铁矿石15亿吨,铝矾土12亿吨,4.4亿吨,锰3500万吨。

石油和天然气

2017年科石油产量为1244万桶。科矿产资源开发占国内生产总值不到5%,目前仅有黄金和锰实现工业化开采,2019年黄金和锰矿石产量分别为32吨和118万吨。2014年3月,科国民议会通过新《矿业法》。2021年科近海勘探发现大规模油气田,初步探明原油储量约15至20亿桶,天然气约510至680亿立方米。

截至2023年,科特迪瓦石油储量约2.2亿桶,天然气储量1.1万亿立方米,主要分布在沿海几内亚湾,整个油气田面积5.3万平方千米,80%油气井深度在2000~3000米。科特迪瓦2020年日均原油产量约为2.9万桶,天然气日产汽车公司590万立方米。全部天然气产量用于发电,科特迪瓦因此迫切需要满足发电、出口、工矿领域的用气需求。

其他矿产资源

境内还有铁矿石15亿吨,含铁量33%~46%,主要分布在西部马恩山地区(几内亚宁巴山铁矿余脉)。

镍4.4亿吨,主要分布在西部图巴和比昂库马之间,2020年产量为134.8万吨。

铝矾土储量12亿吨,主要分布在中南部图莫迪、南部迪沃以及Bénéné地区,2020年产量为27.2万吨。

锰储量3500万吨,主要分布在北部萨马蒂格拉和滨海城市大拉乌附近,2020年产量为131.1万吨,主要开采主体为印度Shiloh锰矿石公司(Shiloh SA.)和由中国地质矿业总公司与科特迪瓦国家矿业发展公司合资成立的滨海矿业公司。

钻石储量约1000万克拉,主要分布在西部波比和北部托尔蒂亚地区,2020年产量为4012.4克拉。

黄金储量约600吨,2020年全国黄金产量为38.3吨,主要开采主体为世界第一大黄金生产商加拿大巴里克黄金公司(Barrick Gold Corporation)、加拿大中型黄金生产商Endeavour Mining Corporation、非洲黄金公司(Afrique Gold)和澳大利亚珀尔修斯矿业有限公司(Perseus Mining Limited)。

森林资源

科特迪瓦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森林面积250万公顷。盛产小巴花檀香、伊罗科、阿佐贝、马科雷、弗腊米雷和阿沃迪雷等珍贵树种。全国有三大森林区,北部是苏丹庄园,是广阔的大草原;中部为过渡带,主要为半落叶林;南方的常绿森林。由于大规模采伐、毁林造田、干旱和森林火灾等原因,造成科特迪瓦森林面积锐减。1960年,科独立时有森林1500万公顷。2016年森林面积约为105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32.7%。林业在科特迪瓦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木材一直是科特迪瓦主要出口产品,是非洲第三大木材出口国。2020年,科特迪瓦生产117.2万立方米原木。

科特迪瓦包含六个陆地生态区:东几内亚森林、几内亚山地森林、西几内亚低地森林、几内亚森林-稀树草原过渡区、西苏丹稀树草原和几内亚红树林。2018 年森林景观完整性指数平均得分为3.64/10,在全球172个国家中排名第143位。

水资源

科特迪瓦年平均降雨量高,拥有多条常年河流。降雨量季节性分布不均匀,许多农村地区依赖地下水供水。沿海浅层​​第四纪含水层的地下水也是阿必尚和大部分沿海地区饮用水的主要来源。科特迪瓦年均降水1348毫米,平均降水总量为4347亿立方米/年,可再生水资源总量840亿立方米/年,人均水资源量3463立方米/人/年,境外取水9%。科特迪瓦农业用水占水资源总量的67%,城市和家庭用水占22%,92%的城市居民和72%的农村人口可以获得安全饮用水。

地表水

科特迪瓦有四条主要河流,还有几条较小的沿海河流,通常也从北向南流入大西洋,但有些在到达海岸之前排入潟湖。北部有尼日尔河和黑沃尔特河的几条支流。尼日尔支流向北流向马里。河流流量最大的时间是四月至十月,流量最小的时间是一月和二月。1971年至2020年间,科特迪瓦地表水储量稳定在740亿立方米左右。

地下水

科特迪瓦最广泛的含水层类型是风化和断裂的基底岩石,位于该国大部分地区的地下。狭窄的沉积沿海盆地,白垩纪第三纪固结沉积岩上覆盖着松散的第四纪沉积物,在深处包含两个高渗透性含水层区。伯里米亚含水层和花岗片麻岩含水层是阿必尚和大部分沿海地区饮用水供应的主要来源。来自基底含水层浅钻孔和手挖井的地下水是全国其他地区农村地区的主要水源。农村和城市地区都打了很多井,主要用于生活供水。2015年之后共有17532个地下水钻孔和手挖井的记录,其中12639个是钻孔,4094 个是手挖井。其中大部分位于前寒武纪基底含水层中,但也有很大一部分位于沿海盆地含水层中。地下水储量约为378亿立方米。

渔业资源

科特迪瓦有550千米海岸线,渔业资源比较丰富,在沿海水域中有金枪鱼、繸鳞小沙丁鱼、鳗鱼、鳎鱼、鳐鱼、鲭鱼海鱼,在潟湖、江河湖泊中有魣属丁鱥和鲤鱼等家鱼。其中,鲔鱼是科特迪瓦第一大出口水产品,科特迪瓦是仅次于日本的世界第二大金枪鱼出口国,年出口量约为27万吨,主要出口至欧盟

生物多样性

植物

科特迪瓦拥有4700种植物。该国的雨林是多种树种的家园,包括非洲楝(Khaya)、乌木柚木。森林下层的特点是生长茂密的灌木和较小的树木。科特迪瓦的大草原地区是草类、金合欢树和其他适应干燥环境的物种的家园。南部的热带雨林蕴藏着珍贵的木材品种,包括非洲桃花心木和绿柄桑木(或非洲柚木)。位于阿必尚西北边缘的班科国家公园是一个重要的森林宝库。塔伊国家公园内生长着超过45 米高的树木,该公园于198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世界遗产。

动物

科特迪瓦拥有1200多种动物,包括223种哺乳动物、702种鸟类、125种爬行动物、38种两栖纲和111种鱼类,是西非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大部分野生动物生活在该国崎岖的内陆地区。科特迪瓦的极度濒危物种包括狄安娜长尾猴( Cercopithecus diana)、卷尾猴(Colobus guereza)和黑猩猩(Pan troglodytes)等。

森林区的动物生活与毗邻的加纳几乎没有什么不同,除紫羚和森林水牛外,很少有较大的有蹄动物哺乳动物。另外境内还有多种矮羚羊,如新小羚(Neotragus pygmaeus)、黄背小羚羊(Cephalophus silvicultor)等。大林猪 (Hylochoerus meinertzhageni)分布广泛,红河猪(Potamochoerus porcus)在当地数量较多。北部的稀树草原林地里栖息着约10种羚羊,还有狮子,偶尔还有成群的大象科莫埃国家公园东北部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有狮子、大象、豹子、青猴、猪等20多种,那里还已发现了400多种鸟类。靠近利比里亚边境的塔伊国家公园以其侏儒河马而闻名,那里的黑猩猩种群一直是 Hedwige Boesch-Achermann 和 Christophe Boesch 长期研究的对象。大贝雷比海洋保护区位于该国西南部大西洋沿岸,是珊瑚礁、海龟、鳐总目和鲨鱼的家园。

自然保护区

科特迪瓦有9个国家公园,近300个自然保护区(含15个植物园)。其中科莫埃国家公园是科特迪瓦最大也是非洲最大的森林保护区之一,1983年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自然遗产。

科特迪瓦9个国家公园

邦科国家公园

该国家公园位于科特迪瓦东南部,阿比让北部,占地面积约3000公顷,地处热带雨林区。1953年建为自然保护区。该公园的树木每年吸收至少10000吨二氧化碳,同时向大气中释放68000吨氧气,因此被称为“阿比让之肺”。园内景色美丽,植物有800多种,大部分地方被热带阔叶树覆盖,树种繁多,主要树木有柚木和灌木,还有一些濒临灭绝的树种;还有羚羊、长颈鹿、豹、狮等60多种动物。该公园主要是阿比让居民的休闲中心。

马拉韦区国家公园(Parc national de la Marahoué)

马拉韦区国家公园成立于1968年,是科特迪瓦另一个森林资源丰富的国家公园,位于科特迪瓦中南部亚穆苏克罗帕洛亚公路以北。面积仅有1000平方千米,由于人类活动的日益频繁和对保护区的侵占,其中大部分已遭到破坏。该公园是科特迪瓦重要的观鸟区,保护区内有280多种鸟类。其中一些留鸟种类包括珠鸡(Numida meleagris)、鹧鸪、鹰、鸭、蕉鹃斑尾林鸽(Columba palumbus)、猛鴞、翠鸟、夜莺、犀鸟、秃鹫等。公园里还有各种哺乳动物,其中包括非洲森林象、鳄鱼、水牛、獴、紫羚黑豹和河马等森林物种。

阿扎尼国家公园

阿扎尼国家公园位于大拉胡以东几千米处,面积约为21850公顷。自然界限是西边的邦达马河、北边的“沿海”道路以及南边的阿扎尼运河和潟湖。该国家公园横跨两个省,西部的大拉胡省和东部的雅克维尔省。公园内有不同动物的栖息地,有由沿海和潟湖森林生态系统组成的低高原、稀树草原、沼泽地区和红树林。其是多种濒临灭绝、稀有或特有物种的家园,森林象(Loxodonta cyclotis)和宽额鳄(Osteolaemus tetraspis)、四种绿海龟和几种灵长目在公园的岛屿上栖息。此外,公园内水鸟种类繁多,包括许多迁徙物种和多种苍鹭等。

自然灾害

科特迪瓦在雨季会有滂沱大雨,容易造成小规模水灾,没有台风、地震等其他自然灾害。

2020年6月,科特迪瓦东海岸阿比让省发生暴雨引发山洪,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山洪爆发至少造成7人死亡。阿比让的主要道路基础设施被洪水淹没和损坏,一些居民流离失所。截至7月6日,至少有1229户8256人受到灾害影响,失去了基本必需品、食物和生活用品。至少有41所房屋和10所学校被毁,32人受伤,总共有16人死亡,至少260户家庭(1560人)无家可归。

2022年6月,阿比让不到24小时内的降水量接近200毫米,导致阿比让多个街区出现严重洪水和山体滑坡,不到7天就有13人死亡,其中6人被冲走。共有11478人、1913户受灾。由于部分居民的房屋被毁或被洪水淹没,约403户(2418人)无家可归。

行政区划

政区

科特迪瓦行政区划划分为专区、大区、省三级,共有14个专区(2个自治专区和12个普通专区)、31个大区、109个省。政治首都亚穆苏克罗(Yamoussoukro),经济首都阿必尚(Abidjan)。

主要城市

科特迪瓦主要城市包括阿比让、布瓦凯、亚穆苏克罗、达洛亚、科霍戈、布瓦夫莱、马恩、阿本古鲁、圣佩德罗等。

亚穆苏克罗

政治首都亚穆苏克罗(Yamoussoukro),人口约25万,位于距阿比让以北约240千米处,邦达曼河东岸。1983年3月12日,科特迪瓦决定将首都迁往亚穆苏克罗,但至今政府机构和外交使团仍留在阿比让,2018年成立的参议院位于亚穆苏克罗。该市建有横平竖直、宽阔平坦的街道,有高等公共工程学校和技术教育学院。渔业、林业和香水业在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公路通往阿比让、布瓦凯,市郊有国际机场。境内有世界上最高教堂“和平圣母大教堂”、“博瓦尼基金会”大楼等景点。

阿比让

经济首都阿比让(Abidjan),人口约551万,是科特迪瓦最大的城市,位于大西洋沿岸临近几内亚湾,是非洲的一个重要金融之都,有“西非小巴黎”之称。其是非洲第二大港(仅次于南非德班),也是布基纳法索马里尼日尔等西非内陆国家的重要出海口,战略地位和经济地位十分重要。阿比让是欧洲人沿非洲海岸建造的众多贸易港口之一,这座城市被潟湖的一个分支分为北部的高原(第一个欧洲定居点)和南部的特雷奇维尔(第一个大型非洲定居点),桥梁连接这两个区域。阿必尚现代化的深水港出口咖啡、可可、木材、香蕉、菠萝和锰。市内有许多宽阔、绿树成荫的街道和花园广场,还有科特迪瓦传统艺术博物馆、班科国家公园(Banco National Park)等景点,意大利设计的圣保罗大教堂是非洲大陆最精致的教堂之一。

布瓦凯

全国第二大城市布瓦凯(Bouaké)系科特迪瓦中部重镇,是科特迪瓦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道,也是战乱期间反政府军总部所在地,是布瓦凯省首府。布瓦凯位于科特迪瓦中部两条重要国际公路走廊的交汇处,连接阿比让与布基纳法索、马里加纳几内亚南部和利比里亚。该市还是铁路和航空交通枢纽,并拥有一个地区食品批发市场,这也是该市的经济核心。布瓦凯于1899年作为法国军事哨而设立;1969年成为自治市。该市是全国重要的农产品集散中心,咖啡、棉花、剑麻、粮食和牲畜贸易兴盛;还有铬、、等矿藏,有纺织研究所、兽医学研究所等研发机构。

圣佩德罗

圣佩德罗(San-Pédro)是科特迪瓦的第二大港,是该国西部和内陆国马里的出海口岸,面积是12290平方千米。该城市位于国境西南、圣佩德罗河河口,濒几内亚湾,东距阿比让约270千米。圣佩德罗港属于天然良港,水深10~12米;港口落成于1971年5月,有4个码头泊位和6个锚泊泊位,仓储区9万多平方米;港口发展条件好,腹地盛产热带木材,是橡胶等热带作物的重要生产基地,还有丰富的铁矿等;主要出口原木、木材加工产品和农产品,港口吞吐量100万~150万吨。圣佩德罗是科特迪瓦继阿比让之后的第二个经济中心,圣佩德罗港为世界第一大可可出口港,圣佩德罗机场有通往首都阿比让和其他主要城市的定期航班;公路东达阿比让,北抵达洛亚、马恩,并通马里首都巴马科。

政治

政体

科特迪瓦实行总统共和制,其特点是国家内部三权分立。三权分立,包括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总统是国家元首,也是行政长官,专掌行政权;保障国家独立、领土完整和遵守国际条约和协定;总统是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监督宪法的遵守情况,并确保国家的连续性。作为行政首脑,他任命文职人员和军人。总理由共和国总统任命,根据《宪法》,总理没有独立的行政权。与议会制盛行的做法相反,科特迪瓦总理并非来自议会多数派。他领导下的政府成员由共和国总统提名任命。总理领导和协调政府行动,并可将部分职权下放给部长。

议会

立法权由议会行使,议会又由国民议会和参议院两个机构组成。

国民议会

国民议会由具有代表职称的议员组成。他们通过直接普选产生,任期五年。国民议会设有主席团、技术委员会和议会小组。国民议会主席由整个立法机构选举产生,主席团其他成员每年更换一次。2021年3月科举行新一届国民议会选举,在255个议席中,执政党统一党占137席,反对派共占91席(其中民主党63席,人民阵线2席,其它反对党26席),独立候选人26席,空缺1席。现任议长为阿达马·比克多戈(Adama Bictogo)。

参议院

根据2016年宪法第87条,参议院的设立是为了行使地方当局和海外科特迪瓦人的代表权,这是第三共和国的第二项重大创新。三分之二的成员通过间接普选产生,三分之一由共和国总统从前机构主席、前总理、国家名人和主管人员中任命,其中包括居住在科特迪瓦境外的科特迪瓦人和反对派。该机构成为分享国民议会成员权力的机构,其成员由人民选举产生。参议院共有99个席位。2018年3月举行参议院选举,执政联盟获得50席,独立参议员获得16席。本届参议院2018年4月成立,原总统府负责政治对话和机构关系部长让诺·阿胡苏—夸迪奥当选首任参议长。

行政

根据2016年11月8日科特迪瓦宪法第53条,行政机关由共和国总统、副总统和政府组成。

共和国总统

新宪法规定共和国总统为国家元首。根据新宪法第63条的规定,总统是行政权的唯一拥有者,他体现了民族团结,确保宪法得到遵守。总统是国家独立、领土完整和遵守国际承诺的保障者,由直接普选产生,任期五年,只能连任一次。总统可以任命一名共和国副总统。如果共和国总统因逝世、辞职或绝对障碍而出现空缺,共和国副总统有权成为共和国总统。就职前,副总统应在宪法委员会正式会议上宣誓。共和国总统应决定和执行国家政策,确保法律和法院判决的执行。总统颁布适用于共和国全境的法规,也有权颁布赦免令。共和国总统也是行政首脑、武装部队的最高统帅,任命文职和军职。在国际层面,共和国总统负责谈判和批准国际条约和协定。此外,共和国总统还任命驻外大使和特别使节。

副总统职位

副总统职位的设立是第三共和国制度上的两大创新之一,共和国总统有权任命副总统。副总统根据共和国总统的授权行事,并在共和国总统流离失所于国外的情况下确保其临时工作。第62条规定,在副总统死亡、辞职或绝对障碍的情况下,总统有权任命另一位副总统。

总理及其他政府成员

共和国总统任命总理为政府首脑,总统也有权终止其职务。根据总理的提议,共和国总统任命其他部长,并有权终止其职务。总理领导和协调政府行动,主持政府理事会和部长会议的筹备会议。当共和国总统和副总统不在国家领土时,总理可以接替共和国总统。总理也有权提议组成政府的部长,总理和部长共同对共和国总统负责。总理、政府首脑辞职意味着整个政府辞职。

司法

科特迪瓦拥有独立的司法机构。2016年宪法第139条规定,司法机关是独立的,共和国总统保证其独立性。司法机构主要包括初审法院、上诉法院、最高法院和特别最高法庭。各级法院设有相应的检察院或总检察院。最高上诉法院负责处理刑事和民事案件,国务委员会负责处理行政纠纷,审计法院负责监督公共财政和账目。此外,还有下属的上诉法院和初审法院。

最高法院院长任期五年,可连任一次,由共和国总统从法律事务经验和专业知识得到认可的人士中任命。最高法院院长和国务委员会主席是在最高治安法官委员会意见后由部长会议以法令任命的。最高司法行政官委员会负责监督与法官就业和纪律有关的事务。高等法院是一个具有特殊管辖权的法院,负责对总统、副总统和其他政府成员进行审判。宪法委员会负责选举问题和法律的合宪性。

审计法院是负责控制公共财政的高级财政管辖机构,于2018年1月9日正式成立。2016年11月8日宪法赋予审计法院公共财政控制最高法院和共和国机构的双重地位。审计法院对公共会计师的账目、事实上的会计师的账目和管理不善进行判断。它对国家服务、国家公共机构和地方当局的管理进行审计。它还对接受国家财政援助的任何人或协会以及接受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财政援助的任何人的管理层进行审计。它协助议会和政府控制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法的执行以及在其职权范围内的领域。

宪法

1960年10月31日,科特迪瓦国民议会通过了共和国独立后的第一部宪法。宪法规定科特迪瓦实行总统制,总统为国家元首。1999年12月军事政变后,1960年宪法被中止。2000年7月,全民公决通过科特迪瓦独立后的第二部宪法。宪法规定,科实行共和总统制,行政、立法和司法三权分立。总统是国家元首,也是武装部队最高统帅,享有最高行政权力,由普选产生,任期5年,可连选连任一次。总理为政府首脑,由总统任命。

2016年批准另一部新宪法,2020年修订,根据新宪法行政权属于总统由直选产生,任期五年,自2020年起只能连选一次。

政党

1990年4月宣布实行多党制,现有150多个政党,主要有:

元首

总统阿拉萨内·德拉马内·瓦塔拉(Alassane Dramane Ouattara),2020年11月,瓦塔拉以94.27%的得票率赢得大选连任,任期至2025年。

阿拉萨内·德拉马内·瓦塔拉于1942年1月1日在科特迪瓦丁博克罗省出生,信奉伊斯兰教。曾留学美国,获经济学硕士、博士学位。长期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西非国家中央银行工作。1990年11月被博瓦尼总统任命为科首任总理。1999年任“共和人士联盟”主席。2011年5月正式就任总统。2015年10月,瓦塔拉以83%的高得票率赢得大选,蝉联总统。2020年7月,统一党总统选举候选人、总理库利巴利因病去世,11月,瓦塔拉再次当选总统。2022年4月,瓦塔拉改组政府并任命蒂耶莫科·科内为副总统。

政要

本届政府于2021年4月成立。

国际关系

综述

科特迪瓦奉行独立、主权、平等和不干涉内政的外交政策,强调国际合作伙伴多元化。坚持睦邻友好,重视非洲团结与合作,积极参与次地区和非洲经济一体化,呼吁国际社会增加对非援助,减轻非洲债务负担。瓦塔拉政府重点发展同法、美等西方国家关系。同约90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该国是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不结盟运动伊斯兰合作组织、法语国家组织、非洲联盟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西非经济货币联盟等组织成员国,2012年2月至2014年3月瓦塔拉总统担任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执行主席。2016年1月至2021年3月,瓦塔拉总统担任西非经济货币联盟轮值主席。

与法国的关系

2010年10月大选后,法国根据联合国、非洲组织和国际社会的立场,承认阿拉萨内·瓦塔拉为科特迪瓦合法总统,并呼吁洛朗·巴博和平移交权力。根据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第 1975 号决议,应联合国秘书长向法兰西共和国总统提出的请求,帮助联科行动部队消除洛朗·巴博部队针对平民和联合国部队使用的重型武器。法国独角兽部队介入保护阿必尚的大量法国人和其他国民,法国布埃港基地为 5000 多人提供庇护。自 2015 年 1 月以来,该基地一直是法国驻科特迪瓦部队的驻地,也是西非的一个作战前沿基地。瓦塔拉总统于 2012 年初对阿比让进行国事访问,弗朗索瓦·奥朗德总统于2014年7月对阿比让进行国事访问期间,庆祝了建立新的关系。

科特迪瓦是法国在非洲法郎区的主要贸易伙伴,也是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仅次于南非和尼日利亚。法国是科特迪瓦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与 2015 年相比,2016 年两国之间的贸易保持稳定。法国出口总额为 11 亿欧元,主要包括以下类型的产品:机械、电气和计算机设备;农、林、渔业、水产养殖产品和药品。法国的进口总额为 7.87 亿欧元,主要包括农产品,特别是可可和咖啡。

为了帮助科特迪瓦摆脱危机,法国在国际金融论坛上向科特迪瓦提供了大量支持。2009年,法国签署了双边重组协议,取消了4.55亿美元的债务,重新安排了6.97亿美元的债务,并推迟了22亿美元的债务。2011年,危机过后,法国发展署(AFD,法国开发署)向科特迪瓦提供了3.5亿欧元的贷款,主要用于支付公务员的工资和养老金,并为紧急社会支出和经济复苏提供资金。

与中国的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科特迪瓦共和国于1983年3月2日建交。1983年3月1日,中国外长吴学谦与科外交部长西梅翁·阿克在北京签署建交公报。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发展顺利。2021年12月,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在达喀尔出席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期间,会见科特迪瓦国务部长兼外长卡马拉。2022年12月,习近平主席同科特迪瓦总统瓦塔拉通电话。同月,全国政协副主席郑建邦同科特迪瓦国民议会议长比克多戈举行视频会晤。2023年3月,李强总理在海南省会见来华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的科特迪瓦总理阿希。

建交以来,中国为科援建了议员之家、剧场、格格杜农田水利整治、外交部会议厅、农村学校、加尼瓦医院、国家奥林匹克体育场等项目。1984年和1996年,两国政府签署贸易协定。中国投资开发贸易促进中心于1997年12月在阿必尚开业。2022年,双边贸易额为44.6亿美元,同比增长18.8%,其中中方出口34.9亿美元,同比增长12.1%,进口9.7亿美元,同比增长51.2%。中方主要出口化工产品、钢材、建材等,进口农产品、锰矿石、木材等。

1992年,中科签署文化合作协定。2004年10月,科文化部长玛兰·梅苏来华出席在上海举行的“世界文化政策论坛部长级年会”,并率科艺术团参加了宝山区国际民间艺术节。2012年6月,科文化与法语国家事务部长莫里斯·夸库·班达曼来华出席中非合作论坛—文化部长论坛会议。2013年2月,为庆祝中科建交30周年,中国南京市艺术团赴科访演。2016年5月,河北省艺术团赴科访演。6月,科文化与法语国家事务部长班达曼访华。8月,科“爱之声”木琴乐团来华参加“非洲文化聚焦”活动。2017年1月,中国文化部副部长丁伟率团访科。2018年2月,为庆祝中科建交35周年,河南省艺术团赴科访演。2018年8月,中科签署关于互设文化中心的协定。2019年1月,东方歌舞团赴科访演。2020年1月,中国煤矿文工团赴科访演。

中国自1985年起开始接收科奖学金留学生。2020-2021学年年科在华留学生912名。2015年5月,阿必尚博瓦尼大学孔子学院正式挂牌成立。2020年,天津理工大学同科国立理工学院共建鲁班工坊举行“云揭牌”仪式。

新冠疫情在科暴发以来,中国政府和民间各界先后向科提供多批抗疫物资援助,派遣抗疫医疗专家组赴科,同当地机构深入交流,分享抗疫经验,培训医护人员,对话社区民众,协助抗击疫情。

与美国的关系

科特迪瓦脱离法国独立后,美国于1960年与其建立外交关系。借助美国和其他国际伙伴的投资,科特迪瓦可以充当抵御宗教极端主义的堡垒,支持美国促进民主制度和地区稳定以及打击恐怖主义蔓延的努力。美国与科特迪瓦关系历来友好而密切。美国参与协助科特迪瓦摆脱长达十年危机的国际努力,为联合国科特迪瓦行动提供资金。长期以来,美国政府在科特迪瓦的首要目标一直是帮助科特迪瓦恢复和平、鼓励该国解除武装和统一,以及支持其合法性能够为科特迪瓦全体公民接受的民主政府。美国对科特迪瓦的援助主要集中在四个优先领域——加强民主和治理、扩大经济机会、推进安全部门改革以及改善医疗保健系统和成果。美国大使馆位于阿必尚

美国公司历来并继续在科特迪瓦能源、农业、医疗保健、食品和饮料以及信息技术服务领域进行大量投资。科特迪瓦目前是美国第92大货物贸易伙伴,2019年货物贸易总额(双向)为12亿美元。货物出口总额为2.78亿美元;货物进口总额为9.24亿美元。2019年美国对科特迪瓦的货物贸易逆差为6.45亿美元。2019年美国对科特迪瓦的货物出口为2.79亿美元,比2018年下降10.0%(3100万美元),但比2009年增长35.2%。 科特迪瓦是美国2019年第81大货物进口供应国。2019年美国从科特迪瓦进口的货物总额为9.24亿美元。

与土耳其的关系

土耳其与科特迪瓦于1964年建立外交关系。1964年至2009年,土耳其驻达喀尔大使馆被派驻科特迪瓦。土耳其驻阿必尚大使馆于2009年11月15日开始运作,而科特迪瓦驻土耳其的第一个大使馆是在瓦塔拉上台后于2013年2月在安卡拉开设的。

瓦塔拉当选科特迪瓦总统后,该国政治局势趋于稳定,土耳其和科特迪瓦之间进行了重要的高层互访。科特迪瓦共和国外交部长查尔斯·科菲·迪比阁下于2014年12月15日至16日对土耳其进行工作访问,科特迪瓦共和国总统阿拉萨内·瓦塔拉阁下于25日对土耳其进行正式访问,有力推动了双边关系的发展。2016年2月28日至29日,雷杰普·埃尔多安总统、外交部长梅夫吕特·恰武什奥卢等对科特迪瓦进行了正式访问。2005年签署的贸易协定和经济技术合作协定,构成了土耳其和科特迪瓦双边经贸关系的基础。

科特迪瓦是土耳其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六大贸易伙伴之一,也是土耳其在撒哈拉以南法语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2019年两国贸易额为4.097亿美元。土耳其对科特迪瓦的出口总额为2.209亿美元,进口总额为1.888亿美元。土耳其航空自2012年7月起开通直飞阿必尚的航班。冬季期间,航班频率为每周4班。夏季,每天都有航班。土耳其通过土耳其合作与协调机构(TİKA)一直向科特迪瓦提供各个领域的发展援助。TMV 在科特迪瓦有一所学校。自1992年以来,土耳其向科特迪瓦学生提供“土耳其奖学金”。

与尼日利亚的关系

尼日利亚和科特迪瓦之间的关系处于最高级别的外交接触。两国总统经常就最重要和互利的问题进行交流。在双边层面上,两国通过已成立的国家双边委员会进行建设性接触,并签署共同利益协议。在多边层面上,他们在联合国(UN)、非洲联盟(AU)、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ECOWAS)等国际论坛上进行合作并分享相似的立场。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很大程度上是非正式的。据官方统计,两国贸易额估计为6238.22亿奈拉,相当于8608.74亿非洲金融共同体法郎。主要交易商品有原油、起重机、其他浮动结构、雪茄、石油气、精炼石油、咖啡和茶提取物以及美容产品。2020财年,尼日利亚对科特迪瓦的出口总额估计为8.99亿美元;科特迪瓦对尼日利亚为8860万美元。

与印度尼西亚的关系

印度尼西亚和科特迪瓦于1992年7月建立外交关系。两国在各种国际论坛上相互支持,其中科特迪瓦支持印度尼西亚作为2019-2021年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成员的候选资格。在经济领域,2016年印度尼西亚和科特迪瓦之间的贸易额达到1.047亿美元,比2015年(1.756亿美元)下降40.3%,其中印度尼西亚方面存在逆差(533600美元)。​在社会文化领域,2012年至2017年期间,印度尼西亚政府向科特迪瓦的3名学生提供了奖学金。2017年,有1名科特迪瓦公民获得Darmasiswa奖学金。 

与印度的关系

印度和科特迪瓦的外交关系长期以来一直是真诚友好的。印度于1979年在阿必尚设立大使馆,科特迪瓦于2004年9月在新德里设立常驻代表团。印度和科特迪瓦拥有共同的价值观和目标。两国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合作,包括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国际恐怖主义和裁军。自2014年起,科特迪瓦指定印度作为其在信息通信技术、农业、卫生、矿业和基础设施领域合作的重点国家,凸显了加强两国关系的重要性。近年来,印度也重申致力于加强与科特迪瓦的双边关系。

与其他国家的关系

芬兰于1960年8月12日承认科特迪瓦。1964年6月18日两国建立外交关系。爱沙尼亚联合国大使马格斯·科尔加和科特迪瓦大使优素福·班巴,于2012年6月8日在纽约建立了爱沙尼亚和科特迪瓦之间的外交关系。1975年1月28日葡萄牙与科特迪瓦复交。1984年7月24日,葡萄牙共和国与科特迪瓦共和国签署经济、技术和文化合作协定。2015年3月17日,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逃税公约在里斯本签署。2016年6月22日,在里斯本签署空中服务协议。1989年11月23日,路易斯·梅内塞斯·科代罗递交国书,成为第一位驻阿必尚的葡萄牙大使。塞尔维亚与科特迪瓦两国之间的经济关系主要通过贸易进行,塞尔维亚共和国在贸易方面存在巨额逆差。主要从科特迪瓦进口可可。2020年,塞尔维亚的出口额为596000欧元,进口额为18387000欧元。2019年贸易额1842.5万欧元,其中出口27.5万欧元,进口1815万欧元。

国际组织

科特迪瓦是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伊斯兰合作组织、法语国家组织、非洲联盟、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马诺河联盟等组织成员国。科特迪瓦还是非洲统一组织(OAU)、西非经济和货币联盟(UEMOA)、非洲毛里求斯共同组织(OCAM)、非洲金融协约理事会(CFA)、非洲经济共同体(CFA)的成员。科特迪瓦还加入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ECOWAS)、互不侵犯和防御协定(ANAD)、国际通讯卫星组织(INTELSAT)、不结盟运动、非洲区域卫星组织(RASCOM)、非洲咖啡组织(IACO)、国际可可组织(ICCO)、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国家可可生产商联盟 (ACP) 和咖啡生产国协会 (ACPC)等。科特迪瓦还属于欧洲投资银行(EIB)和非洲开发银行

1959年,科特迪瓦与达荷美(贝宁)、上沃尔特(布基纳法索)、尼日尔、多哥组成协约理事会。1963年5月25日科特迪瓦加入非洲统一组织,该组织在2022年被非洲联盟所取代。1965年2月科特迪瓦加入非洲和马达加斯加共同组织(OCAM)。1973年4月17日在阿必尚缔结《成立西非共同体条约》,缔约国包括科特迪瓦、马里毛里塔尼亚、尼日尔、塞内加尔和上沃尔特;1975年5月28日在拉各斯缔结的《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条约》(ECOWAS)(CEAO),缔约国包括贝宁冈比亚加纳几内亚几内亚比绍、科特迪瓦、利比里亚、马里、毛里塔尼亚、尼日尔尼日利亚、塞内加尔、塞拉利昂、多哥和上沃尔特。

科特迪瓦是1951年《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1967年《议定书》和1969年《非统组织关于非洲难民问题特定方面的公约》的缔约国,科特迪瓦宪法强调根据国际标准给予难民庇护。科特迪瓦自1995年1月1日起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并自1963年12月31日起成为关贸总协定成员。科特迪瓦于1981年3月23日在阿比让签署《阿比让公约》,并于1984年8月5日生效。此外,缔约方还通过了《合作打击西非和中非区域紧急情况下的污染的议定书》和《保护和开发西非和中非区域海洋和沿海地区的行动计划》。科特迪瓦于2022年6月30日受邀加入《布达佩斯网络犯罪公约》,目前已有82个国家成为缔约方 、或已签署或被邀请加入 。

军事

科特迪瓦军队由陆军、海军、空军和总统卫队组成,陆军是科特迪瓦武装部队中最大的军种。准军事部队包括总统卫队和宪兵

全国武装力量创建于1960年7月27日,由武装部队、宪兵和共和国卫队组成。国防委员会为最高军事决策机构,总统兼任武装力量总司令,国防部长具体负责武装力量的管理。科特迪瓦实行义务兵役制,服役期6个月。武器装备主要由法国提供。2011年3月,瓦塔拉宣布组成“科特迪瓦共和力量”(Forces républicaines de Côte-d'Ivoire),以原北方叛军“新生力量”为主,并吸收了支持瓦的其他武装力量。“共和力量”随即向支持巴博的政府军发动攻势,并迅速控制全国。6月新政府成立后着手进行军队整合工作。现任总参谋长拉西纳·杜姆比亚中将(Lassina DOUMBIA),2019年1月任职。泰内·比拉伊马·瓦塔拉(Téné Birahima OUATTARA)任国防部长。

截至2012年,科特迪瓦陆军报告的主要装备包括10辆T-55坦克(标记为可能无法使用)、5辆AMX-13轻型坦克、34辆侦察车、10辆BMP-1/2装甲步兵战车、41辆轮式坦克装甲运兵车和超过36门火炮。2012年,科特迪瓦空军拥有一架Mil Mi-24攻击直升机和三架SA330L Puma运输机(标记为可能无法使用)。2017年,科特迪瓦签署了联合国禁止核武器条约》。

人口

人口数量

2022年,科特迪瓦人口为2938万人,出生率33.5‰,死亡率8.8‰,人口增长率2.5%;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约86.4人,女性人口占总人口的49.5%。科是西非地区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国家,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52%。居民平均寿命58岁,男性预期寿命为55.8岁,女性预期寿命为57.8岁。2022年科人类发展指数在世界191个国家中排名第159位。

2020年,科特迪瓦劳动力人口约814.8万人。非科特迪瓦籍人口约占科特迪瓦总人口的24.2%。科特迪瓦人口分布很不均衡,大部分人口集中在阿必尚亚穆苏克罗(Yamoussoukro)、布瓦凯(Bouaké)、戈霍戈等主要城市,特别是阿比让地区人口密度最大,约占科特迪瓦总人口的20%。北部热带草原地区人口密度低,西南部热带雨林地区和西部山区人口密度则更低。

族群

全国有69个民族,分为4大族系:阿肯族系约占42%,曼迪族系约占27%,沃尔特族系约占16%,克鲁族系约占15%。近年来,来自布基纳法索加纳几内亚马里和利比里亚等国的外国侨民人口数目增长较快,2023年,外国侨民人口约占人口总数的26%。科特迪瓦境内的黎巴嫩人是黎巴嫩境外最大的黎巴嫩人社区之一,黎巴嫩人主要从事分销和零售行业,处于边缘社会地位。

阿肯族系(Akan)

阿肯族系共有17个部族,占全国总人口比重42%,包括阿布隆族、阿尼族、巴乌莱族和潟湖族等部族,主要分布在科特迪瓦东南部,保存着完整的母系社会制度。开采金矿和销售经济作物是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巴乌莱 (Baoulé) 是阿肯族的一个亚族,是最大的单一民族,约占人口的15%至 20%。

克鲁族系(Krous)

克鲁族系共有16个部族,占全国总人口的15%,是科特迪瓦当今最古老的族系。贝特族是科特迪瓦克鲁族系中最大的一个部族,主要分布在科特迪瓦西南方和利比里亚边境至邦达马河中下游的热带雨林地区。传统上实行一夫多妻制,按父系续谱、居住和继承财产。他们主要从事热带农业生产,沿海居民则以捕鱼为生。

曼迪族系(Mandes)

曼迪族系共有13个部族,占全国总人口的27%,分北曼迪族和南曼迪族。北曼迪族主要居住在西北部奥迭内地区以及与几内亚马里接壤的边境地区,按等级和年龄组成联盟组织,实行内婚制,盛行一夫多妻,男女均行割礼,依父系血统传代继承。南曼迪族主要居住在热带雨林北部地区,多数信奉伊斯兰教,属逊尼派,部分信奉拜物教。从南曼迪族的外貌特征、宗教信仰等分析,许多人类学家认为,南曼迪族人很可能就是科特迪瓦最早的居民。曼迪族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种植水稻、高粱、玉米、薯类、芝麻、棉花、秋葵等,也饲养牛羊。

沃尔特族系(Voltaiques)

沃尔特族系共有14个部族,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6%,主要分布在与布基纳法索接壤的北部地区和与加纳交界的东北部地区,主要部族有塞努福族、库兰戈族、洛比族等。 该民族有南、北两个分支。

语言

科特迪瓦的官方语言是法语。科特迪瓦的69个部族都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全国绝大部分地区通用迪乌拉语,因为迪乌拉人善于经商,频繁的贸易往来把迪乌拉语传播到科特迪瓦全国各地的各个部族。

宗教信仰

科特迪瓦宗教信仰多元化。根据2021年最新人口普查数据,伊斯兰教信徒(主要是逊尼派)占总人口的42.5%,基督教信徒(主要是天主教和福音派)占总人口的39.8%。另外12.6%的人口被认为是无宗教信仰,而2.2%的人则报告信仰泛灵论(非洲传统宗教)。

伊斯兰教集中在北部地区,基督教在南部,拜物教则遍及全国各地。居住在西部林区、中部河谷地带和北部边境地区的各部族大部分信奉拜物教,他们笃信万物皆有灵性,信天地、拜鬼神、祭祖先。科特迪瓦的拜物教和氏族社会合二为一,既是宗教组织又是社会组织。因此,在拜物教传播地区,族长、酋长、部落首领就是政权、族权和教权三位一体的化身。

和平圣母大教堂(Yamoussoukro Basilica),位于亚穆苏克罗市,是世界上最大的基督教教堂。这座大教堂在1986年开始建造,1989年完工,耗资3亿美元。

经济

综述

科特迪瓦独立后,实行以“自由资本主义”和“科特迪瓦化”为中心内容的自由经济体制。20世纪60、70年代经济发展迅速,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创造了“经济奇迹”。进入80年代后,受西方经济危机的影响,经济状况恶化。90年代中期曾一度复苏。1999年科发生军事政变后,经济急剧恶化。2007年内战结束后,经济低速回升。2011年4月科大选危机结束后,新政府积极开展恢复重建,大力扶持港口、石油等重点部门,振兴咖啡、可可等支柱产业,整顿金融市场,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积极争取外援和外资,取得一定成效。2012-2015年科经济年均增长率约为9.2%。瓦塔拉连任总统后,提出经济结构转型,制定了2016-2020国家发展规划,2021年提出2021-2025国家发展规划(PND)。

英国知名智库列格坦研究院(Legatum Institute)发布的2021年世界繁荣指数报告显示,科特迪瓦是十年来全球繁荣增长最强劲的国家,在2021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排名第15位,在撒哈拉以南法语圈国家排名第三位。2021年,该国人均生产总值为2326美元,成为该地区最富有国家之一。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为651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2200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6.5%,通货膨胀率为5.3%。科特迪瓦在2022年世界国家和地区GDP总量中排名第81位。

科特迪瓦主要产业为农业、采矿业、食品加工、建筑和公共工程、石油加工业、能源、交通运输、通信和商业等。在第一产业中,科特迪瓦是世界第一大可可生产国,另外,橡胶、腰果、棉花、咖啡、棕榈油、香蕉、菠萝、可乐等农作物的出口也位居非洲国家前列。第二产业由原油、建筑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构成三大支柱。科特迪瓦不仅能满足自身的能源需求,还能向周边国家和地区出口电力与石油产品,其中冶炼行业在撒哈拉以南非洲位居第2。第三产业则由银行、通信与信息技术占主导。2020年科特迪瓦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约占其GDP总量的15.4%、21.1%和47%。投资、出口和消费总额分别占其GDP总量的22.5%、21.6%和55.9%。

科特迪瓦的货币名称为非洲金融共同体法郎(franc de la Communauté financière d’Afrique),简称非洲法郎(FCFA)。科特迪瓦是西非经济货币联盟成员国,该联盟由统一的西非央行制定货币政策。科特迪瓦是西非经济和货币联盟最大的经济体,占该货币联盟国内生产总值的40%。科特迪瓦有自己的政策性银行——科特迪瓦国家投资银行(BNI),主要为本国项目提供融资。

第一产业

农业是科特迪瓦的经济基础,全国可耕地面积为802万公顷,农业从业人口占全国劳动力的49%。主要经济作物是可可和咖啡,种植面积占全国可耕地面积的75%。可可生产和出口居世界第一位,占全球供给量的40%,2022年产量为240万吨。咖啡生产居非洲第三位,2022年产量为9.5万吨。可可和咖啡的出口占出口总额的50%,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约15%。

近年来,科特迪瓦腰果产量增加,成为世界第一大腰果生产国,主要出口越南和印度,占全球产量的40%,年产量约100万吨。棉花也是科传统重要经济作物,2019年达45.8万吨,总产量居非洲第三,产品主要销往中国、孟加拉国和泰国,用于纺织工业生产。该国也是世界第五大、非洲第二大棕榈油生产国,2018年产量为51.4万吨。境内主要作物有玉米、小米、高粱、稻米、木薯、山药等,但粮食不能自给,大米年消费60%需进口,2022年粮食总产量为100万吨。热带水果出口量也有所增加,主要有香蕉、菠萝、木瓜粉等,是全球香蕉十大出口国中唯一的非洲国家,位列世界第7。

科特迪瓦森林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森林砍伐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木材一直是其主要出口产品。科特迪瓦畜牧业不发达,北部和中部地区主要为牛类养殖,南部、西部和东部地区则为成长周期较短的牲畜养殖。科特迪瓦畜牧养殖以传统放牧方式为主、现代养殖手段为辅,可以分为四大类:牛、小型反动物、家禽和猪。科特迪瓦的主要动物产品消费依靠进口,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城市需求。禽蛋基本自给,88%的奶制品、56%的肉类依靠进口。渔业产值占农业生产总值的7%,就业人口7万。年捕鱼量8~10万吨,仅能满足20%~25%的国内消费需求。

第二产业

科特迪瓦作为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的成员之一,是工业最多元化的国家之一,农产品加工业是主要工业部门,其次是棉纺织业、炼油、化工、建材和木材加工工业,还包括天然气、电能等。石油、天然气和能源为支柱型工业,农产品加工和建筑业相对成熟,而食品加工业、日用品工业处于欠发达状态。科特迪瓦主要有四大出口产品:原油、石油加工产品、加工后的可可和木材,是西非第一大、非洲第五大农用工业产品出口国,农用工业占科特迪瓦制造业出口的47%,而在组装制造业中的占比仅为2%,科特迪瓦成为世界上组装制造业出口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

科特迪瓦的制造工业高度集中,产业竞争力低。这种高度集中化主要体现在能源、采掘和农产品加工领域,而建筑业、木业、造纸、冶金业、化工和塑料加工在市场上也以众多的中小型企业为主。材料、炼钢、包装、工艺装备、机械、车辆和组装工业仅占制造业增加值的24%。

科特迪瓦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金、铁、锰、镍、、铝土、石油等,但大部分还处于未开发的状态。目前已探明的石油储量约2.2亿桶,天然气储量1.1万亿立方米,铁矿石15亿吨,铝矾土12亿吨,镍4.4亿吨,锰3500万吨。科特迪瓦矿产资源开发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到5%,目前仅有金和锰实现工业化开采。1996年新油田开采后,矿产能源业在工业领域所占比重逐年增加。2015年科石油产量为1073万桶,同比增加55.6%。科曾是西非电力大国,多余电力向贝宁、多哥等国出口。受战乱影响,电力行业一度发展缓慢,2010年甚至从周边国家进口电力。2012年起发电量逐步增加,2015年发电量约为85.27亿千瓦时,同比增加3.79%,并为科创造约1.65亿美元外汇收入。2017年发电量为2200兆瓦。

第三产业

境内服务业以商业和运输业为主。科特迪瓦是西非地区商贸活动的枢纽,物流业在西非地区相对发达,国家整体的发展规划倾向于促进商贸发展。科特迪瓦贸易领域的物流首先服务于国内众多生产和加工农产品的地区与出口海港之间的连接,其次是出口海港与相对封闭或内陆国家之间的贸易交往。科特迪瓦的中转物流后勤服务在一定程度上为其带来了可观的收入。科特迪瓦成为仅次于尼日利亚加纳之后的第三位地区贸易最活跃的国家,占整个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贸易总额的8.64%。尼日利亚成为科特迪瓦第一大进口贸易伙伴(23%)、第四大出口贸易伙伴(6%)。

截至2019年6月30日,科特迪瓦全国共有30家银行、2家金融机构,共计712个银行及金融分支机构、899台自助存取款机或自助银行,55%的分支机构位于经济首都阿必尚。截至2015年12月31日,科特迪瓦保险市场共有31家公司,营业额达2840亿非洲金融共同体法郎,其中19家为非人寿保险、12家为人寿保险,即近2/3的保险公司业务是非人寿保险,提供了1873个就业岗位。

该国重视发展旅游业和开发旅游资源。由于多年战乱,旅游业受到严重影响,自2011年选后危机平息后,科政府将旅游业发展作为农业和工业之后的第三大产业,加大了对旅游业投入。科特迪瓦仅2015年全年就接待了100万人次国际旅客。2017年,商务旅游入境人数达347.5万人次,相比2016年增长12.7%,旅游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86%,新增2.1万个就业岗位。2018年,科特迪瓦成为仅次于尼日利亚摩纳哥的非洲大陆第三大商务旅游目的地。

经济功能区

高新技术园区

科特迪瓦阿必尚市以东30千米的巴萨姆市地区设有高新技术园区,首期占地约为300公顷,主要开发生物产业和信息、通讯产业,拟在未来5年内吸纳100家高科技企业。在园区规划中,拟首期引进资金约2亿美元。目前,科方正在筹备组建一个园区投资管理公司负责园区建设和管理,公司由相关部委组成的监管委员会进行监督。公司采用股份制形式,注册资金为1000万美元,其中科特迪瓦国家财政出资5%,科各大国有企业出资30%,其余均为国际资本。目前园区内除行政区外,并无其他企业入园投资。

工业园区

科特迪瓦未设立针对工业企业的特殊经济区域,政府仅在港口和阿必尚工业区内划出允许工业企业设厂的区域,且目前已经无地可用。工业用地出现短缺的状况,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科特迪瓦工业化发展进程,因此,科特迪瓦政府正在考虑规划新的工业区。在此背景下,科特迪瓦政府于2014年启动了PK24工业园项目。该项目位于科特迪瓦经济首都阿比让西北部24千米,与市区通过北部高速公路相连,占地面积222公顷。项目区位条件较好,交通条件优越,可开发面积大,具有良好的开发潜力。目前,中国港湾有限公司已就该工业区的开发与科政府签署了框架协议,相关工作正在推进之中。

经济中心特区

2015年,为了促进地区平衡、和谐发展,注重发展各地区特色产业,全面提升各地区竞争力,政府拟在经济中心计划框架下,在阿必尚、穆苏克罗两个特区基础上,重启其他12个经济中心特区建设,在阿本古鲁邦杜库、布瓦凯、达布、达洛亚、丁博克罗省、加尼瓦、科霍戈、芒市、奥迭内、圣佩德罗、塞盖拉等12个城市周边建立经济中心特区。

外国援助

世界银行的援助

国际银行于2016—2019年期间对科特迪瓦援助24亿美元,由其下属两家机构负责具体实施,其中,国际开发协会出资7亿美元,国际金融公司出资17亿美元。根据世界银行要求,国际开发协会提供的资金是为了帮助科特迪瓦获得更多投资,不能将其直接用于项目建设,国际金融公司提供的资金是为了帮助科特迪瓦政府发展本地可可加工。

法国的援助

法国是科特迪瓦重要的援助来源国,2011年,法国率先介入科特迪瓦恢复重建进程,向科特迪瓦政府提供3.5亿欧元援助。2012—2015年,法国累计向科特迪瓦提供6.3亿欧元发展援助,此外,还向科特迪瓦额外提供5000万欧元,用于向小微企业发放贷款。

美国的援助

2016年年初,科特迪瓦总理敦坎宣布,科特迪瓦在个体自由、反腐败、医疗、教育支出等方面通过美国千年挑战集团(MCC)的评估,自2016年起,美国将在5年内向科特迪瓦提供5亿美元的发展援助。

重要企业

科特迪瓦的重点企业分布在石油、电力和电信领域等。2017年,有28家科特迪瓦企业身非洲500强行列,主要有:科特迪瓦炼油公司(SIR)、非洲海岸不动产与金融公司(SIFCA)、科特迪瓦电力公司(CIE)、ORANGE科特迪瓦分公司(ORANGE COTE D'IVOIRE)、道达尔科特迪瓦分公司(TOTAL COTE D'IVOIRE)、科特迪瓦国家石油公司(PETROCI)等。

科特迪瓦炼油公司(SIR)

科特迪瓦炼油公司(Société Ivoirienne de Raffinage,SIR)于1962年10月3日由科特迪瓦政府在国际石油集团的协助下创建,它确保科特迪瓦和世界其他地区的原油精炼和石油产品的分销。最初面积为40公顷,后来增加到80公顷。1965年第一批设备启动后,之后根据需求又安装了新设备,从而提高了产量。该公司配备了两个日产75000桶的常压蒸馏装置和一个加氢裂化装置,目前年加工量为380万吨。除科特迪瓦外,SIR的产品还销往非洲及其他地区。其物流设施包括12个原油罐、72个产品罐、2个码头和4个栈桥。

科特迪瓦电力公司 (CIE)

科特迪瓦电力公司 (Compagnie Ivoirienne d'Electricité ,CIE) 是一家私营电力公司,是科特迪瓦能源行业的旗舰公司,自1990年起负责科特迪瓦的电力供应。其活动受与科特迪瓦政府签署的特许权协议管辖,2005年10月又续签15年。该协议委托CIE在全国和次区域运营国有发电设施、输配电、营销、电力进出口。CIE向科特迪瓦的190万客户供电,CIE运营着50000千米的电网、六座水力发电厂(604兆瓦)和一座火力发电厂(100兆瓦),向西非六个国家出口电力。

社会

教育

科特迪瓦政府非常重视教育事业,初等教育是免费的。学制与法国类似,小学6年,初中4年、高中3年,大学一般院系学制3年、专业技术类3—4年,大专学制2年。学校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公立大学只要交注册费6万非洲金融共同体法郎(相当于900元人民币)。私立学校教学质量较好,但收费昂贵,年学费为200万~400万西非法郎。法国、美国、英国加拿大、印度等国在科特迪瓦都办有学校,这类学校的学费也非常昂贵。2016年,科特迪瓦青年识字率男性和女性分别为59.61%和40.68%,青少年(15~24岁)总体识字率为50.23%。2018年科特迪瓦学前班入学率为8.2%,小学入学率为99.8%,中学入学率为51.03%。2018年,科特迪瓦政府在教育领域的支出达到当年GDP的4.37%。

中国在科特迪瓦援建有两所中学——TOUPAH中学和ANYAMA中学,均已于2009年竣工。根据科特迪瓦政府请求,中国政府对在战乱中损毁的ANYAMA学校进行维修和扩建,扩建后的校园成为科特迪瓦最为现代化的学校之一。2019年,中国援建科特迪瓦的精英学校项目完工。该校为寄宿制学校,总面积约为1.47万平方米,可容纳1000名学生,旨在办成科特迪瓦全国范围内设计理念最先进、教学与生活设施最完善、现代化程度最高的中学。科特迪瓦有26所大学和大学中心,包括位于阿必尚的阿博博-阿贾梅大学和科科迪大学,以及布瓦凯大学;该国还有几所学院,主要集中在阿比让和亚穆苏克罗

费利克斯·乌弗埃-博瓦尼大学

费利克斯·乌弗埃-博瓦尼大学(Université Félix Houphouët-Boigny),也称为科科迪大学,是一所位于科特迪瓦阿比让科科迪的公立大学。它是该国最大的大学,以科特迪瓦第一任总统费利克斯·乌弗埃-博瓦尼的名字命名。该学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法国殖民时代,1958年,两所法国创办的机构在阿必尚成立:阿比让文学学院 (ELA) 和阿比让高等工程中心 (CESA)。这些机构最初由达喀尔大学和科特迪瓦教育局联合管理。1960年,科特迪瓦从法国手中获得独立。科特迪瓦新政府致力于发展国家教育体系,高度重视扩大高等教育。1964年,ELA和CESA合并成立阿比让大学。该大学最初设有两个校区,一个位于科科迪,一个位于阿博博-阿贾梅。费利克斯·乌弗埃-博瓦尼大学在2023年被评为科特迪瓦排名第一的顶尖大学。

费利克斯·乌弗埃-博瓦尼国立理工学院

费利克斯·乌弗埃-博瓦尼国立理工学院 (Institut National Polytechnique Félix Houphouët Boigny)(INP-HB) 是一所位于科特迪瓦亚穆苏克罗的公立理工学院,集高等教育、研究和生产于一体。始建于1962年,当时国立高等公共工程学院 (ENSTP,“国家公共工程高级培训学校”) 在亚穆苏克罗成立。1979年,高等农艺学院(ESA,“农学高级培训学校”)也在亚穆苏克罗成立。1996年,ENSTP和ESA合并成立国立费利克斯·乌弗埃·博瓦尼理工学院。该学校以科特迪瓦首任总统菲利克斯·乌弗埃-博瓦尼的名字命名,他是教育和发展的坚定倡导者。自成立以来,INP-HB迅速发展成为非洲领先的理工学院之一。INP-HB还与世界各地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牢固的合作伙伴关系,这些伙伴关系有助于提高该研究所学术项目的质量并促进研究项目的合作。费利克斯·乌弗埃-博瓦尼国立理工学院被评为2023年科特迪瓦顶尖大学第二名。

阿拉萨内瓦塔拉大学

阿拉萨内瓦塔拉大学(Université Alassane Ouattara)(UAO)是一所位于科特迪瓦布瓦凯市的公立大学, 成立于1992年,当时名为布瓦凯大学中心。1995年获得大学地位,并更名为布瓦凯大学。2002年,由于科特迪瓦革命战争,大学暂时迁至阿比让。2011 年,它在布瓦凯重新开业。1992年,该校只有2000名学生。如今,UAO 是科特迪瓦和非洲的一所领先大学。阿拉萨内瓦塔拉大学被评为2023年科特迪瓦排名第三的顶尖大学。

卫生健康

科特迪瓦是非洲范围内卫生系统最薄弱的国家之一,每万名居民只有一名医生,且医疗基础设施匮乏。20世纪80年代末以前,科特迪瓦的医疗服务相对较好,但当时的经济危机使其难以满足迅速增长人口的需求。2002年的内战严重破坏了该国北部地区的医疗服务,导致许多医务人员逃离该地区;此后,许多医务人员返回并恢复了工作。

截至2010年,科特迪瓦的医疗服务机构主要包括:1781家初级医疗机构,57家初级综合性医院,17家二级大区级别医疗中心。从国家层面上来看,国家拥有4所综合性医学院(其中3所在阿必尚、1所在布瓦凯)以及8所专业医学院,如阿比让心脏病学医学院、阿佐佩拉奥尔·佛勒豪中心(1所治疗布如里氏溃疡和麻风病的专科医院)、国家输血中心、公众健康国家化验中心、医疗急救服务中心等。除了公立医疗服务以外,在私立医疗服务方面,全国共有5家综合性医院、61家普通诊所、79家牙科诊室、97家药物诊室、521家护理中心以及417家配药房等。

根据2010年的数据统计,全国的医疗机构共有5135张床位,即5318人/张。全国仅有1391名医生,即平均15810名患者共享1位医生。在辅助医疗人员方面则是6955名患者对应1名护士,3219名育龄妇女对应1名妇产科大夫。这一数据基本接近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5000名居民对应1名护士,3000名育龄妇女对应1名妇产科医生)。截至2015年,科特迪瓦公共卫生系统共有6850名医生、8757名护士以及3333名助产医生,还有712名牙科医生,全国共有1501家配药房与药物诊室。2017年,瓦塔拉总统签署通过了一项金额达8330亿西非法郎的国家预算,主要用于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和医务人员培养。

科特迪瓦常见疾病有疟疾伤寒肝炎脑炎艾滋病,局部间或出现黄热病霍乱。疟疾患病率为16%,病患死亡率约为18%。科国医疗条件在大中城市一般,小城镇、乡村医疗条件很差,缺医少药。国立医院收费低廉,但就诊人数众多。私立医院收费较贵。卫生部国家研究所承担全国卫生防疫工作,内设国际疫苗接种中心,常见接种疫苗为霍乱、黄热病、脑炎以及乙肝疫苗等。科特迪瓦除公立医院,也拥有条件较好的外资医院,如位于阿必尚的Farah和Pisam医院;医务人员多为赴美、法等西方国家留学人员。

从2007年开始,科特迪瓦健康联盟(HAI )开始致力于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并将其纳入科特迪瓦公共部门卫生系统。 截至2004年,全国84%的人口能饮用干净水,60%的人口享受基本医疗。艾滋病传播迅速,2007年艾滋病患者占15-49岁年龄段人数的4.7%。2016年艾滋病发病率为2.7%,约有57万人感染艾滋病。2017年5月,科特迪瓦清洁和卫生部证实阿比让发生登革热疫情,班热维尔地区是此次疫情最为集中的区域,病例数量占到阿比让登革热病例总数的78%。2017年,科特迪瓦医疗卫生支出占GDP比重为4.45%,人均医疗卫生支出69.75美元。

科特迪瓦国立医院

科特迪瓦国立医院 (Hôpital National de Côte d’Ivoire)(HNIC) 位于阿比让市,成立于1918年,是科特迪瓦最大的公立医院。HNIC是一家教学医院,可以提供紧急医疗服务、外科手术和慢性病治疗。该医院可容纳500张床位,但由于资源缺乏,目前仅开放250张床位。医院由四栋大楼组成,设有不同的科室:包括行政办公室、门诊、手术室、重症监护室(ICU)、产科学病房和其他病房等。

科特迪瓦综合医院

科特迪瓦综合医院 (Hôpital Général de Côte d’Ivoire)(HGCI) 是一家位于科特迪瓦经济首都阿必尚的公立医院,HGCI由Albert Schweitzer博士于1894年创立,最初称为“Hôpital Albert Schweitzer”。医院共有床位4000张,员工1500余人。该医院是西非最大的公立医院,也是非洲最大的医院之一。该医院由卫生和人口部(MoHP)通过其国家医疗保健服务总局管理。HGCI还隶属于阿比让大学医学院,该医院在该机构培训医学生。HGCI为所有科特迪瓦公民以及临时居住在科特迪瓦的外国人提供免费医疗服务。

戴高乐医院

戴高乐医院(Hôpital Charles De Gaulle)位于科特迪瓦阿必尚市,总面积为5.3公顷,配备了所有必要的医疗设备和资源,可为患者提供最好的护理。医院分为三栋主楼:行政楼、外科楼、医疗楼。行政大楼设有接待室、门诊部、急诊室、重症监护室。外科大楼设有普外科和产科学病房。医疗楼设有心内科、妇科学、产科、骨科、眼科、小儿科、泌尿科及其他科室等。

媒体

科特迪瓦新闻出版业比较发达,有自己的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出版众多的报纸、期刊、图书等。

通讯社

科特迪瓦通讯社为官方通讯社,1961年6月2日成立。在全国各地设10个分社和6个省级记者站,同法新社、路透社及泛非国家通讯社有业务联系。

报纸媒体

全国有报刊20余种:主要报纸有《博爱晨报》(发行量约3万份)、《科特迪瓦晚报》(发行量约2万份)、《我们的道路》《爱国者》《民主党人》《今日报》《阵线》和《24小时》等日报。

广播电视

科特迪瓦国家广播电台是国家电台,分1台和2台,用法语、英语和当地语言广播。“希望电台”为私营的天主教电台,1991年3月开播。科特迪瓦电视台为官方电视台,主要频道是RTI 1和RTI 2。RTI 1于1963年8月开播,RTI 2原为RTI 1的第二套彩色节目,1973年8月开播,1991年11月正式独立成台。2011年战后,RTI 2作为科特迪瓦了解世界的窗口,大部分时间播放外国文艺和综艺类节目。2016年初,中国四达时代集团中标科特迪瓦卫星电视频段,使得中国电视节目在科特迪瓦落地成为可能。

网络媒体

综合门户网站“阿必尚网”()是科特迪瓦影响力较强的纯网络媒体,每日发布或转载大量新闻资讯,并提供各类生活、商业、娱乐等服务信息,内容丰富。此外,科国家电视台RTI官网、国家通讯社AIP官网、《博爱晨报》官网FratMat以及《国际报》《信息晚报》的官网Linfodrome也是影响较大的新闻网站。

科技

科特迪瓦的科研机构主要在热带林业、畜牧兽医、棉花和热带纺织品、咖啡、可可、石油、橡胶、稀树草原粮食作物以及柑橘类水果等领域进行研究。法国合作发展科学研究所成立于1946年,在阿必尚设有中心,并在布瓦凯和马恩设有分部。位于阿比让的科特迪瓦国立大学设有理学院、医学院和药学院以及可再生能源研究所。宾格维尔的一所技术学校提供电机工程学培训,亚穆苏克罗的一所教师培训学院设有工业技术和工程学院。

西非国家中,科特迪瓦是与瑞士保持最密切科学合作的国家。自1951年CSRS成立以来,合作的加深以及与瑞士机构签署的各种协议进一步加强了双边关系。瑞士国家科学基金会(SNSF)在整个过渡过程(自2007年开始)中提供了建议,并且仍然是新科特迪瓦基金的战略合作伙伴。2022年4月14日,瑞士和科特迪瓦在阿必尚签署了旨在加强两国在科学、技术和创新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该协议正式将资金从科学研究战略支持计划(PASRES)转移到新的国家科学、技术和创新基金(FONSTI)。

YAM-SAT-CI 01是科特迪瓦用于地球观测的纳米卫星,属于一颗小卫星,重量从1千克到10千克不等。该卫星配备一个摄像头,可以提供该国海岸、森林、自然公园和城市地区的图像,还可以协助政府监管手工采矿、打击非法活动和环境破坏。该项目已委托给Universal Konstructors Associated,这是一家科特迪瓦私营公司,与亚穆苏克罗菲利克斯·乌弗埃-博瓦尼国立理工学院合作。

文化事业

作为该国最大的城市,阿必尚科特迪瓦国家图书馆,还有收藏各种艺术、民族志和科学藏品的博物馆等。

科特迪瓦国家图书馆

科特迪瓦国家图书馆(法语:Bibliothèque Nationale de Côte d'Ivoire)位于科特迪瓦阿比让。由于缺乏资金,该机构于2006年关闭,由 Adjiman Nandoh Chantal 领导的新团队自2008年2月起开始工作,旨在恢复和重建该机构。截至2009年10月,该建筑85%仍处于关闭状态。唯一可用的部分是儿童部,该部门在三菱集团公司的帮助下于2008年对外开放。

科特迪瓦文明博物馆

科特迪瓦文明博物馆是一家国家博物馆,隶属于文化和法语国家部。博物馆位于经济首都阿比让高原公社,南吉阿布罗古亚大道和卡德大道形成的拐角处。科特迪瓦文明博物馆占地2公顷,东临行政城,西临陆军总参谋部(加列尼营),北临图书馆国家。 科特迪瓦文明博物馆最初是殖民政府创建的手工艺中心,时任总督休伯特·德尚(Hubert Deschamps)于1942年创建,其中有艺术家皮埃尔·莫兹(Pierre Mauze)的作品展示,随后,木雕师、鞋匠、陶艺家、编织者和青铜铸造者也相继入驻。1943年,法国黑非洲研究所(IFAN)成立了分支机构,扩大了这项活动,其主要地点设在塞内加尔达喀尔。1944年,Jean-Luc Tournier负责管理这个名为CENTRIFAN的分支机构,更加注重收购和保存尽可能多的文物藏品。1945年,该中心进行了扩建,修建了U形建筑,现在是行政部门和部分保护区的所在地。

体育

足球、手球、篮球、排球、橄榄球、田径和网球是科特迪瓦比较流行的体育项目。与许多其他非洲国家一样,足球是科特迪瓦的一项主要运动。几乎每个城镇和村庄都有足球场,每个城市至少有一个足球俱乐部。即使在该国最偏远的地区,这项广受欢迎的运动也得到了广泛开展。每个城市甚至每个社区都会组织足球比赛(科特迪瓦有一支国家足球队,曾在2012年和2013年非洲国家杯上夺冠)。科特迪瓦足协负责组织和监督由非洲国家体育队和ASEC Mimosasin球队主导的国家级赛事。但两年来,圣佩德罗塞维体育队(Séwé Sports de San Pédro)一直统治着全国锦标赛。许多足球运动员在国外参加足球联赛。在国际体育比赛中,他们大多被选入国家队,有本·巴迪(Ben Badi)、加吉·塞利(Gadji Celi)和阿兰·古阿梅内(Alain Gouaméné)等球员。科特迪瓦曾于2006年、2010年和2014年三次打进国际足联世界杯决赛。女足参加了2015年在加拿大举行的国际足联女子世界杯

科特迪瓦还有一个棒球联合会,许多人也打篮球和橄榄球。科特迪瓦主办了1985年非洲篮球锦标赛,并获得了金牌;2013年再次举办非洲篮球锦标赛。国家橄榄球联盟队获得了参加1995年在南非举行的橄榄球世界杯赛的资格。网球也吸引了许多运动员,该国还参加了国际戴维斯杯网球锦标赛锦标赛。 科特迪瓦自1964年东京奥运会以来一直参加奥运会,仅缺席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加布里埃尔·蒂亚科 (Gabriel Tiacoh) 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男子400米比赛中获得银牌,成为第一位获得奥运会奖牌的科特迪瓦人。 2017年法语国家运动会于7月21日至30日在科特迪瓦阿比让举行,这是该运动会首次在科特迪瓦举办。

阿必尚、亚穆苏克罗和圣佩德罗的高尔夫球场为高尔夫球运动提供了场地支持,每年都会组织一次国际公开赛,并为获奖选手授予费利克斯·乌弗埃-布瓦尼奖,参赛选手均为知名人士。此外,科特迪瓦开展许多其他体育运动,包括钓鱼、潜水、鱼叉捕鱼、冲浪、帆船、帆板、独木舟甚至沙滩排球。骑马以及班达马拉力赛、越野摩托车赛等也在该国开展。科特迪瓦的玛丽-何塞·塔卢(Marie-Josée Ta Lou)和穆里埃尔·阿胡雷(Murielle Ahouré)是非洲历史上最优秀的两位短跑运动员。

环保

在科特迪瓦,2400万人经常暴露在超过世界卫生组织 (WHO)标准的空气污染环境中。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仅2016年,科特迪瓦的空气污染就导致34000人过早死亡,其中包括8000名儿童因呼吸道感染死亡。空气污染的不利影响在妇女和女孩中尤其明显,她们因为使用木炭或木材进行烹饪而受到最严重的影响。

水污染是科特迪瓦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特别是农业、工业和采矿业产生的化学废物加剧了水污染问题。由于人口和经济因素,科特迪瓦对水的需求不断增加。与此同时,水资源仍然容易受到气候恶化和各种污染的影响。在全国范围内,气候变化预计将增加水资源紧张的风险,越来越多的地区预计有10%以上的人口缺水,与水有关的疾病也将激增。近年来,Bandama、N'zi和Bia地区水资源受到了与淘金有关的污染,而阿必尚含水层正面临着各种威胁,如盐水入侵、与城市化扩张有关的渗透减少以及因卫生条件差和固体及液体废物管理不善造成的硝酸盐污染等。受污染的水与腹泻霍乱等传染性极强的疾病传播有关,这些疾病占成人死亡人数的50%以上,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人数的80%左右。

科特迪瓦的空气污染主要是由燃烧木材、露天燃烧废物和农作物残留物以及工业和车辆排放造成的。为了减少国家温室气体(GHG)排放并改善当地社区的健康,科特迪瓦最近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提交了一份国家自主贡献(NDC),采取空气污染削减措施。通过实施38项环保措施,该国预计每年可避免7000多人过早死亡。科特迪瓦还增加燃气烹饪的使用,到2030年预计有三分之二的科特迪瓦家庭使用更清洁的燃料;推广使用更高效和零排放的车辆;采取措施减少石油和天然气、农业和废物中的甲烷排放;扩大可再生能源发电,以及减少森林砍伐和植树造林等。

治安

瓦塔拉政府执政以来,安全局势总体稳定,但偷盗、拦路抢劫、入户抢劫等治安问题较为严重。2017年发生数起军人武装讨薪事件,造成一定社会动荡。

军警系统

2010年至2011年科特迪瓦选后危机结束后,科特迪瓦政府大力整顿军警系统,将原先的政府军和警察部队与北方军队混编,成立新的宪兵、警察和国家军队,任命并提拔了一批原北方军队的将领,以“和解、团结”为主线,大力推行战后民族和解与战后重建。但是,由于南北方军队对峙多年,和解仍需时间;在战后的一段时间内,军队部分不法人员仍在社会上充当警察角色,甚至参与民事纠纷,科特迪瓦百姓对此意见较大,在政府多次严厉整顿下,略有好转。另外,由于南北方受教育程度差距巨大,军队内部原南方军人与北方军人之间经常由于军饷发放、装备分配等问题发生矛盾,甚至引起殴斗。2017年,科特迪瓦多地军队发生骚乱,主要为经济诉求。

犯罪事件

科特迪瓦战乱期间,国家监狱被毁,近6000名在押人员潜逃,目前仍有大部分案犯流窜民间,尚未缉拿归案,成为科特迪瓦战后社会安全的隐患。目前,科特迪瓦南部经济首都阿必尚市、中部政治首都亚穆苏克罗市治安情况较为稳定。除西部、北部和中北部部分地区为安全橙色预警等级外,其他地区均为黄色预警等级。据科特迪瓦国家警察总局统计,近年来,科特迪瓦全国犯罪率呈逐年下降趋势:2012—2014年,科特迪瓦刑事案件总数分别为2722起、2385起和958起。但近两年仍时有发生儿童失踪、绑架和被害案件。青年教育和就业问题是导致青年犯罪案件多发的重要原因。

恐怖袭击

2016年3月13日,科特迪瓦海滨城市大巴萨姆省发生科历史上首次恐怖袭击。位于阿必尚以东30千米的大巴萨姆“南部之星”等3家酒店遭武装分子袭击,政府随即出动军队和安全部队,打死6名武装分子,但14名平民和3名士兵在这次袭击中身亡,30余人受伤。2020年6月11日—12日,科特迪瓦边境地区接连发生两起袭击事件:11日凌晨3时左右,位于科东北部与布基纳法索边境相邻的Sikolo省Kafolo镇的一间军警合并哨所遭到一伙不明身份的武装分子袭击,造成十余人死亡,6人受伤;11日晚8时左右,科特迪瓦西北部与马里边境接壤的Kaniasso省Maradiana-Sokourani市Gbéya村驻军遭到武装袭击,造成两名科特迪瓦军人受伤。据科特迪瓦官方消息,6月18日,科特迪瓦军方抓获27名疑似Kafolo袭击事件参与者,随后在21日,袭击主谋——一支“圣战”突击队队长被抓获。2020年5月中旬,一中资渔业公司渔船在科海域正常作业时被海盗劫持,随后一路向西航行,最终由尼日利亚海军在其海域成功拦截该船,解救了18名中国及非洲籍船员。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科特迪瓦未发生直接针对中资企业或华人的游行示威事件。

交通

综述

科特迪瓦是非洲交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尤以海运和公路为最。境内公路总长8.3万千米,铁路总长约630千米,拥有阿必尚和圣佩德罗两个港口,以及28个机场。由于出行车辆较多和道路基础设施得不到及时维护,导致路况较差,交通拥堵日益严重。另外,阿比让在潟湖中开辟了水上交通,湖上有摆渡船只往返于城内的几个码头间。

公路

科特迪瓦境内陆路的主要交通方式为公路交通,采用左舵靠右行驶。公路网四通八达,是西非地区公路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总长近8.3万千米,占整个西非经货联盟道路里程的45%,其中一级公路6500千米(沥青路面)、二级公路7000千米;全国有5850个货运商行,各种车辆31.1万辆,其中货车1.7万辆。

科特迪瓦高速公路约为230千米,占全国公路总里程的0.3%。从经济首都阿必尚至政治首都亚穆苏克罗约为200千米的收费高速公路于2013年底正式通车投入使用,从经济首都至大巴萨姆地区约为17.5千米的城际高速也已于2015年建成投入使用。

铁路

科特迪瓦只有1条铁路SITARAIL,该铁路属于跨国铁路,从阿比让到布基纳法索的首都瓦加杜古,总长630千米。该线路是1995年非洲第一批授予私营部门特许权的线路之一 ,是往返于内陆布基纳法索的散装货物运输的重要渠道。1995年至2000年,在特许经营权的前五年里,货运量几乎增加了两倍,从每年3亿吨增至8亿吨。2008年货运量83万吨,客运量50万人次。负责铁路运营的公司SITARAIL是法国波洛莱集团下属子公司。该铁路主要从事货运,客运份额较少。2020年,其货运量为98万吨。由于年久失修,该铁路目前货运速度仅为50千米/小时,客运速度为40千米/小时。科特迪瓦目前没有建成的地铁和城铁。

航运

科特迪瓦98%以上的进出口贸易通过海运,境内有阿必尚和圣佩德罗两个港口。阿比让潟湖客运发达,目前共有三大运营企业,即国有企业阿比让运输公司(SOTRA)和两家私营企业潟湖运输公司(STL)以及科特迪瓦运输公司(CITRANS)。2020年,潟湖日客运量可达10.9万人次,但距离22.5万人次的需求量仍有不小差距。

阿比让自治港

阿比让港(Port of Abidjan)是非洲第二大港、西非第一大港,位于科特迪瓦工业活动最集中的地区之一,承担着科特迪瓦90%以上的进出口任务,阿比让港是西非最大的天然良港,是布基纳法索、马里和尼日尔等西非内陆国家的重要出海口,是非洲大陆最大的集装箱港口之一。港内水深15米,2万吨轮船可自由进出,各码头与港口内铁道直接相连。港口设备较完善,可同时停泊60多艘船只,年装卸标准集装箱约60万只,设计年吞吐量为2000万吨。2019年港口吞吐量为2583万吨。2020年货物吞吐量达2535万吨。

圣佩德罗港

圣佩德罗港(San Pedro Harbor)是科特迪瓦第二大港口,年吞吐量120万吨,装卸标准集装箱8万只,主要承运木材、可可等。圣佩德罗自治港管理团队负责所有港口职能,包括圣佩德罗港口基础设施的开发运营、船舶服务、维护、更新和扩建。船舶的大部分运营、引航和拖航职能都是由私营部门执行的。圣佩德罗港是科特迪瓦独立后修建的主要经济基础设施之一,也是世界第一大可可出口港,2020年货物吞吐量为476万吨。

航空

科特迪瓦空中交通网比较发达,全国有大小机场28个,在使用的有经济首都阿比让(Abidjan)、政治首都亚穆苏克罗(Yamoussoukro)、圣佩德罗(San Pétro)、布瓦凯(Bouaké)、奥迪埃内(Odienné)、科霍戈(Korhogo)及芒市(Man)的机场。其中阿比让、布瓦凯、亚穆苏克罗三个机场可供大型飞机起降。有20多家航空公司经营30余条国际航线。由法航控股的新科特迪瓦航空公司(NAI)于2001年3月开始运营,2011年9月破产。2012年5月,新的航空公司科特迪瓦航空公司(Air Côte d'Ivoire)成立,公司资本约为250亿非郎(约合5000万美元)科政府拥有51%股份,法航拥有20%股份,阿加汗集团拥有15%股份,私人投资者拥有14%股份。科特迪瓦航空公司已开通阿比让至布阿凯、科霍戈、圣佩德罗的国内航班。于2018年5月开通与纽约直航。与中国无直达航班,可通过巴黎、迪拜或亚的斯亚贝巴等地转机。往返于机场的方式主要靠乘坐计程车或轿车,无公共交通工具。2021年6月16日,卡塔尔航空公司开通阿比让至多哈直航航班。

费利克斯·乌弗埃-博瓦尼国际机场

费利克斯·乌弗埃-博瓦尼国际机场(Felix Houphouet Boigny Airport),也称为布埃港机场和阿比让国际机场,是一个为阿比让提供服务的国际机场,该机场为来自非洲和欧洲各地的航空公司提供服务。阿比让与非洲法语国家有广泛的联系,还与法国以及南非中非有直接联系。该机场于1999年底完成商业化改造。该机场2019年旅客吞吐量接近230万人次,货运量接近28000吨,是西非最繁忙的机场之一,每天有20多个定期航班和40个目的地可供乘客使用。

布瓦凯机场

布瓦凯机场(Bouaké Airport)是位于科特迪瓦布瓦凯市的国内机场,是多家航空公司的枢纽,包括科特迪瓦航空和Asky航空。该机场拥有一条跑道,提供飞往科特迪瓦及其邻国多个目的地的航班。

文化

综述

与其他非洲国家相比,科特迪瓦的文化比较多元,既有民族传统文化,也有法国的外来文化。塞努福人擅长雕刻面具,在门上装饰符号,在木琴伴奏的鼓声中舞蹈。艺术家还善于制作精美的金饰和木雕。音乐是科特迪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吟游诗人有着利用音乐讲述历史故事的悠久传统。塞努福人使用马林巴琴和调音铁锣等乐器来创作音乐,境内也有结合非洲和欧洲传统的音乐。科特迪瓦每个主要民族都拥有自己的特色美食,酱汁和炖菜是科特迪瓦烹饪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该国有4个项目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

阿丰卡哈的Gbofe,塔格巴纳社区的横向王牌音乐

Gbofe主要在塔格巴纳社区的阿丰卡哈村表演。Gbofe一词既指横向号角,也指包括音乐、歌曲和舞蹈在内的整体表演。Gbofe 号角由牛皮包裹的树根制成,这些号角共有6支,长度从50厘米到70厘米不等,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Gbofe在仪式和传统典礼上演奏,所传达的信息因情况而异:赞美、爱情、讽刺、哀悼、道德或教育等。Gbofe的重要作用是让人们尊重传统的传承者,并向社区传达一种认同感。各种Gbofe表演者都是学徒出身。虽然技艺通常是父传子,但年轻人也可以参加培训课程。由于战争、农村人口外流和工业化等原因,科特迪瓦各地区的Gbofe已不复存在。虽然在一些社区又恢复了这一习俗,但如今却面临着消失的危险。

与马里、布基纳法索和科特迪瓦塞努福社区巴拉丰有关的文化习俗和表现形式

马里、布基纳法索和科特迪瓦塞努福族的巴拉丰是一种五音木琴,当地人称之为ncegele。ncegele由十一至二十一个长短不一的木键组成,木键排列在梯形框架上,框架也是用木头或竹子制成。琴架下有大小不一的呀呀葫芦共鸣器,与琴键成比例排列。葫芦上有孔,孔上覆盖着蜘蛛蛋壳丝,以增强音效。ncegele的调音方法是将八度音程分为五个相等的音程,用木棍敲击琴键发出声音,木棍末端装有橡胶打孔器。无论是独奏还是合奏,巴拉丰琴都能演奏出一系列节奏鲜明的旋律。ncegele在节日期间提供娱乐,在教区和圣林中伴奏祈祷,激发工作热情,在葬礼音乐中起到点缀作用。演奏者首先学习演奏儿童巴拉丰笛,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演奏大型巴拉丰笛。

科特迪瓦织腰布的传统技艺

在科特迪瓦,传统腰布编织技艺的特点是使用特定的编织技术和原材料,编织的布料由各种颜色的染色棉线制成。织物在织工设计的手工织机上织成窄条,然后将窄条连接在一起,形成具有不同图案的织物。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编织技艺,例如,在迪达社区,纺织品是用酒椰纤维绑在木桩上,用勺子交叉编织而成的,织成的织物通常是米黄色的,但也可以染成其他颜色,如黑色、蓝色、红色和黄色。在塞努福社区,妇女手工编织未经漂白的棉布,男子用木铲和天然颜料装饰织物,这些图案的灵感来自祭祀和宗教仪式,代表着塞努福宇宙观的元素和象征性动物,包括犀鸟、豹和乌龟。这些编织物是文化象征,一般用于婚礼、庆典和葬礼等传统仪式。

饮食

饮食习惯

科特迪瓦的食物以块茎、谷物、猪肉、鸡肉、牛肉、海鲜、鱼类、新鲜水果、蔬菜和香料为主。这与加纳尼日利亚西非邻国的情况非常相似。科特迪瓦每个主要民族都拥有自己的特色美食。酱汁和炖菜是科特迪瓦烹饪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许多不同的酱汁和炖菜,如slippery sauce、seed sauce、蔬菜酱、花生酱、茄子酱等。 科特迪瓦西餐很多,阿必尚有很多法国餐馆,此外也有不少越南、阿拉伯、印度、意大利和德国餐馆。中餐馆有七八家,颇受欢迎。

特色美食

加尔巴(Garba)

科特迪瓦街头小吃之王是加尔巴(Garba),也称为 zéguen、attiéké-西莫恩·泊松、guéro、foin、ganguatte、béton等。由 Attiéké 和油炸金枪鱼片组成,用西红柿、切碎的洋葱和辣椒调味,再加上少许炸金枪鱼的油和调味料来吃。在一些地方,是用香蕉叶包裹起来的,可以用手吃。 加尔巴被认为是国菜,快捷又便宜(约700非洲法郎),也是该国的象征之一,一般在街头小摊上出售。

凯杰努(Kedjenou)

凯杰努(Kedjenou) 是一道传统的科特迪瓦菜肴,由慢煮的鸡肉和蔬菜制成。这道菜起源于该国中部,在canari(粘土锅)中高压烹制,无需水或油即可烹制。由于该地区的禽肉肉质紧实,所以炖菜的时间要长。完成后,Kedjenou通常会搭配 attiéké(一种淀粉类配菜)或​​白米饭一起食用。

福图(Foutou)

福图 (Foutou) 是一种厚重的糊状物,由大蕉或山药(以其甜味而闻名的根类蔬菜)煮熟后捣碎制成,可以搭配不同的炖菜。 Foutou 最好用手吃,只需用手指掰下一块,然后将其浸入酱汁中即可。 

花生酱炖菜(Peanut Butter Stew)

花生酱炖菜(Peanut Butter Stew),也称为马菲酱(Mafé Sauce),是一种用肉类(包括鸡肉、羊肉和牛肉)、番茄、洋葱、花生、大蒜、卷心菜和叶类或根类蔬菜制成的炖菜。这道菜一般配以白米饭或豆腐,也称为domodah,起源于马里。这道菜有许多不同的做法,也可以加入咖啡黄葵、玉米、胡萝卜肉桂、辣椒、辣椒粉、黑胡椒、姜黄、茴香和其他香料等。

习俗

服饰

在科特迪瓦城市和沿海地区,人们在重要场合一般西装革履。平时大部分人主要穿传统民族服装,男人穿“布布”肥袍,女人无论老幼一律用花布齐两腋或在腰间一围,垂及脚。Baule缠腰布是从阿散蒂联邦继承的传统织物,在重大仪式和重要时刻,人们会佩戴Baule缠腰布。科特迪瓦各部族人民也都有佩戴饰物的传统。

礼仪

科特迪瓦人素以朴实诚恳、注重礼仪、热情好客、善交朋友著称,见面时总是主动热情打招呼,一般情况下握手相互致意,说一些友好和祝福的话语。科特迪瓦社会历来有尊老敬老的习俗,遇见年长来客时彬彬有礼,问候时多称“爸爸”或者“妈妈”,冒犯长者是一件大逆不道的事情。科特迪瓦非常讲究称谓,对男士一般称“先生”,对已婚或者戴着结婚戒指的女士称“夫人”,对未婚女子统称“小姐”,对那些婚姻状况不明的女人称“女士”。在科特迪瓦,人们交谈时,一般都注意聆听对方的言谈,不打断对方正在谈论的话题,不贸然评论对方的谈话内容,如有不明白的地方要有礼貌地提出来。人们在交谈中经常用幽默风趣的语言,但是对于初次见面的官员或者长辈,一般慎用幽默风趣的方式,否则会让对方感到唐突,或者认为你在耍小聪明、不实在。另外,科特迪瓦人交谈中一般不谈论对方的工资、年龄、家庭情况以及男女之间的特殊关系。

艺术

文学

科特迪瓦文学的流派也多种多样,包括诗歌、短篇小说、戏剧和小说。科特迪瓦法语文学诞生于殖民时期塞内加尔达喀尔的庞蒂高中。其中一位毕业生,伯纳德·B·达迪埃 (Bernard B. Dadié ) 因小说形式的自传回忆录而闻名于世。他的同学科菲·加多(Coffi Gadeau)和阿蒙·达比(Amon d'Aby)通过为国家剧院演出的戏剧赢得了大批当地观众和众多追随者。年轻的剧作家扎迪·扎乌鲁(Zadi Zaourou)在科特迪瓦一所大学设立了非洲文学教授职位,穆斯林艾哈迈杜·库鲁马(Ahmadou Kourouma)的《独立的太阳》( Les Soleils des indépendances)开创了科特迪瓦小说的新纪元,该小说首次在加拿大出版。

20世纪80年代,作家数量显著增加。让-马里·阿迪亚菲(Jean-Marie Adiaffi)凭借《La carte d'identité》(1980年)备受瞩目,传统与现代、代际与文化之间的冲突以及城市中的社会问题是科特迪瓦小说的常见主题。维罗妮克·塔乔(Véronique Tadjo)是2000年代初科特迪瓦的一位著名作家,她主要以儿童读物闻名,但也为成人写作。此外,还有知名作家莫里斯·班达马(Maurice Bandama)以及诗人塔内拉·博尼(Tanella Boni)和若苏埃·盖博(Josué Guébo)等。

音乐和舞蹈

音乐是科特迪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科特迪瓦约有60个民族,展现出丰富的本土音乐和同化音乐。塞努福人使用马林巴琴和调音铁锣等乐器来创作音乐。传统音乐的特点是反应灵敏的演唱和演奏方法,创造了一个二声部或多声部的声音世界。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流行音乐产业不断发展,西方乐器占据主导地位。

现代科特迪瓦流行音乐之父是埃内斯托·杰杰(Ernesto Djédjé,1948-1983),他在1970年代末凭借Ziglibithy音乐风格取得了巨大成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雷鬼音乐在科特迪瓦音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一发展的先驱是Alpha Blondy,他与 Solar System乐队一起获得了国际认可。另一位成功的艺术家是Tiken Jah Fakoly,他将雷鬼音乐与北象牙海岸传统音乐的元素结合起来。此外,Meiway是该国最耀眼的明星之一,他是舞蹈音乐zoblazo的先驱,这种音乐以该国南部的传统节奏为基础。

面具舞(Zaouli)

面具舞是科特迪瓦布瓦夫莱省和祖埃努拉省古罗社区的一种流行音乐和舞蹈。舞蹈中使用的Zaouli面具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 Zaouli是科特迪瓦古鲁(Gouro)族的面具舞,是科特迪瓦国宝级的舞蹈文化形式,201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科特迪瓦古鲁族面具舞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该舞蹈是古鲁族在婚丧嫁娶等系列重要活动上展示的一种具有特别形式感的舞蹈。舞者一般为男性,舞者的装束以及所佩戴的面具,最初则是为了模仿女性的样貌,以此来表示对科特迪瓦劳动女性的感谢。有七种类型的Zaouli面具,每一种都诠释着一个特定的传说,它们是Mami Watta(人鱼)、Bla-Gonnin(公羊)、Samlan(带来幸福的神话鸟)、Mossi-Blin(年轻的Mossi女孩)、Karidja(Malinké女人)、Monhon和 Djela lou zaouli(Zaouli,Djela的女儿)。

刀舞

刀舞,或称“jongleurs’舞蹈”,舞者让孩子们在空中飞翔,让他们面临跌倒在刀上的危险:一方面是舞者的力量和技巧,另一方面是舞者的镇定。这种舞蹈很少在外国游客面前表演。

电影

科特迪瓦1960年独立后,开始有民族电影。科特迪瓦电影共有三位创始人,T.巴索里、D.埃卡雷和H.迪帕克。巴索里于1964年拍出第一部影片《在孤独的沙丘上》,1970年拍出第二部影片《带刀子的女人》。D.埃卡雷于有《流亡者的音乐会》《我们斗一下吧,法国》等作品;H.迪帕克拍摄《一个艺术家的幻想》《家庭》等作品。其中,埃卡雷凭借1985年的《女人的面孔》赢得了国际影评人联合会奖。20世纪90年代以来科特迪瓦电影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喜剧片《以主之名》(1993)、爱情请片《卡拉梅尔》(2004)和《完美的人》(2011)等。2014年,电影《奔跑吧》在法国戛纳电影节上进行了全球首映,这是第一部入选竞赛单元的科特迪瓦电影。

美术

科特迪瓦的各民族中都有着各种各样的雕塑和面具传统。丹人以面具闻名,尤其著名的deangle mask,其特点是自然主义的圆形雕刻风格。在科特迪瓦中部,还有鲍尔斯(Baules)、亚乌雷斯(Yaures) 和大师(Gurus)等富有表现力的面具。此外,还有Baule的拟人雕塑,这些雕塑由木头制成,其细节和表面经过精心加工。最常见的是kpeli-yehe面具,西非一些地区的旅游市场也会售卖这种面具。

科特迪瓦第一批获得国际赞誉的现代艺术家包括克里斯蒂安·拉蒂尔(Christian Lattier)和塞莱斯廷·多戈·姚(Célestin Dogo Yao),他们两人对后来的艺术家,如尤素夫·巴斯(Youssouf Bath)和科菲·穆鲁菲(Koffi Mourouffie)都有很大的影响。瓦塔拉·瓦茨(Ouattara Watts)是一位画家,其作为新表现主义艺术家而享誉世界,在他的艺术中经常使用回收材料。

手工艺

科特迪瓦的传统手工艺也有各民族自己的特色,塞努福人雕刻面具,用深奥的符号装饰门,并随着木琴伴奏的缓慢而雄伟的鼓节奏起舞。曼森林的登山者戴着面具,露出可怕的面孔,他们在鼓声控制下,在踩高跷的带领下跳舞。Baule艺术家制作精美的黄金珠宝和木雕。当地人制作的面具的种类和复杂程度是无与伦比的。面具用途广泛,经常用于节日和庆祝活动中;它们可以描绘动物、死者的灵魂和其他神灵的漫画。据说面具既神圣又危险,只有某些有权势的人及其家人才被允许拥有它们。只有经过专门培训的人员才允许佩戴,当地人认为戴上面具很可怕,因为人们相信每个面具都有生命力或灵魂,当一个人的脸接触到面具的内部时,他或她就会变成面具所代表的生物。

建筑

科特迪瓦的经济首都阿比让、政治首都亚穆苏克罗等城市居民住房和室内设施都比较现代化。但是在广大农村,各部族居民仍居住在沿袭了几个世纪的单调划一、泥土做墙、结草织叶为顶的传统茅屋棚户中。克鲁人和西南森林地区其他民族的房屋大部分是矩形或圆形,因地点而异。住宅集中在一个中央开放区域周围,该区域通常作为晚间聚会场所,也是长老会主持正义的地方。该国西北部的马林克人常用泥土和晒干的砖砌成圆形房屋,上面覆盖着圆锥形的茅根屋顶,住宅周围有栅栏。在该国的东北角和远至贝宁北部,独特的长方形房屋有点像城堡,是用泥或砖建造的,顶部有围绕平屋顶建造的锯齿状护墙

和平圣母大教堂(Yamoussoukro Basilica)

和平圣母大教堂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列为世界最大教堂,面积达3万平方米,是罗马大教堂的4倍,长195米,高158米,高度排名世界第二,仅次于德国的哥特式乌尔姆敏斯特大教堂。该教堂在1986-1989年兴建,1989年完工,耗资3亿美元。它是由科特迪瓦第一任总统费利克斯·乌弗埃-博瓦尼委托建造的,由黎巴嫩出生的建筑师皮埃尔·法库里(Pierre Fakhoury)设计。该教堂位于亚穆苏克罗市,大教堂的形式大致以梵蒂冈城圣彼得大教堂为蓝本,圆顶上方有拉丁十字形的柱廊。大教堂前面是一个大广场,广场周围还有两个柱廊。支撑柱廊的272根多立克柱由水泥制成,高31米。大教堂的巨大圆顶高达149米,比圣彼得大教堂的圆顶相形见绌。大教堂可容纳18000名礼拜者,而滨海大道可容纳300000人。建设教堂的所有材料都不是产自科特迪瓦,而是来自世界各地。为了建造这座大殿,从意大利进口了大理石,从法国进口了7000平方米的花窗玻璃

圣·保罗天主教堂(St. Paul's Cathedral)

圣·保罗天主教堂是阿比让总主教教区大教堂,在国父博瓦尼的倡导下,由意大利建筑师阿尔多·斯皮里多设计。第一块基石在1980年5月11日由罗马教皇圣·保禄二世第一次参观拜访科特迪瓦期间奠立。1985年8月10日,教堂竣工时,教皇第二次来科特迪瓦访问。教堂的总造价为60亿非洲金融共同体法郎左右。

节庆

公共节假日

科特迪瓦节假日较多,不管伊斯兰教、基督教还是其他各种名目繁多的节日,一律全国放假。1月1日:元旦;4月20日:复活节;复活节后第七个周日:圣灵降临节;5月1日:国际劳动节;5月29日:耶稣升天节;8月7日:独立日;8月15日:圣母升天节;11月1日:万圣节;12月7日:国庆节;12月15日:和平节;12月25日:圣诞节;伊斯兰教新年;伊斯兰教历3月12日:圣纪节(真主生日);伊斯兰教历10月1日:开斋节;伊斯兰教历12月10日:古尔邦节(宰牲节)。每周六、日为公休日。

特色节庆

面具节(Fêtes des Masques)

科特迪瓦著名的节日之一是面具节(Fêtes des Masques),该节日于11月在曼地区举行。该地区的许多小村庄都会举办比赛,以确定最好的舞者,并向穿着色彩缤纷的服装和面具的村民所体现的森林精神致敬。在戈利面具舞会上,会参加一种仪式,村里有两种面具,一种是被称为“kpan”的人脸面具,另一种是被称为“kple kple”的圆盘脸面具。妇女们有时会提前开始跳舞和唱歌,乞求面具的到来。随后,妇女们迎接面具,用丝巾扇动面具,欢快地跳舞。Kple Kple面具专门用在危险时期或葬礼期间。

布瓦凯狂欢节(Bouake Carnival)

布瓦凯狂欢节(Bouake Carnival)每年3月-4月在圣迈克尔大教堂举行,被誉为生命和友谊的庆典。大家可以一起享受美妙的音乐、品尝传统食品、探索文化市场并参加街头派对和游行。这个一年一度的狂欢节有来自非洲大陆各地的当地艺术家和音乐家来参加。在这里,独特的文化因差异而受到尊重,因相似性而受到赞扬。

迪普里节(Dipri Festival)

迪普里节(Dipri Festival)是科特迪瓦阿比吉部落4月举行的庆祝活动。阿比吉部落是该国古老的部落之一,1893年成为法国殖民地,1960年获得独立。首先,亲戚或邻居在庆祝活动前一天晚上会面以调解分歧。然后,在节日期间,人们会陷入疯狂的恍惚状态,因为他们被 sÉkÉs(仁慈的神灵)附身,并在街上跌跌撞撞、茫然无措。有些人据说是在神灵的引导下,将刀刺入身体,然后在sÉkÉs的指导下,用生鸡蛋和草药制成的药膏治愈。这个节日可以解决代际之间和社区内的冲突,驱除邪灵,净化庆祝者。

阿比萨节(Abissa Festival)

阿比萨节(Abissa Festival)是恩齐马历中的主要节日,庆祝重生和宽恕的时刻。节日持续14天,期间暂停工作活动或婚礼、葬礼等社交仪式。阿比萨节由打击乐手以狂热的节奏引导舞蹈和仪式,宇宙鼓的敲击使恩齐玛人摆脱了所有通常的限制,并允许他们自由地与领导人和彼此交谈。这是集体宣泄的时刻,可促进整个社区的更新和重生。另一个特点是,在阿比萨节期间,男性打扮成女性。在举行控罪忏悔仪式时,人们会乔装打扮,以表明自己与那些被冤屈的人是一致的。仪式结束时,每个人的错误都会得到原谅。

国家象征

国旗

科特迪瓦国旗为橙、白、绿垂直匈牙利国旗,无任何徽章。橙色条纹代表国家的土地,尤其是占据该国最北部地区的稀树草原。白带是和平的象征。绿色条纹代表了该国南部地区的森林以及对未来的希望。垂直的三色图案源自曾经统治这个国家的法国国旗,因此它是该国过去的象征。科特迪瓦国旗采用与尼日尔国旗相同的配色方案,代表着两国之间的纽带。 科特迪瓦国旗于1959年12月3日正式采用。国家格言是“团结、纪律、劳动”。

国徽

科特迪瓦官方国徽于1964年6月26日采用。国徽上有一个象头盾牌,由两棵金色棕榈支撑。大象是国家的重要象征。大象是该国发现的唯一大型动物,也是该国得名的来源。金色的太阳从盾牌上方升起,象征着新的开始。盾牌下方是一面横幅,上面刻有国名:科特迪瓦共和国。

国歌

科特迪瓦国歌是《阿比让之歌》(L'Abidjanaise),由音乐作曲家皮埃尔·米歇尔·潘戈和皮埃尔·玛丽·科蒂作曲,约阿希姆·博尼、皮埃尔·玛丽·科蒂和马修·艾克拉作词,于1960年7月27日通过,成为该国国歌。

国歌的歌词是对科特迪瓦土地之美、多元文化和人民团结的抒情致敬。旋律迷人地融合了非洲节奏和法国音乐的影响,创造出一种震撼灵魂的和谐融合。国歌赞美了这片土地上郁郁葱葱的森林、丘陵和河流,同时唤起了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这首国歌提醒人们注意该国为自由而进行的斗争以及其公民的坚韧不拔精神。国歌的歌词和旋律为公民注入了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它号召人们团结起来,赞美多样性,共同开创美好未来。

国兽

科特迪瓦的国兽是大象科特迪瓦国徽上也有一个象头。作为国家象征的大象在科特迪瓦面临灭绝,过去30年来大象数量减少了一半,全国已不足500头。

国花

科特迪瓦的国花是猴面包树花,植物学名称是Genus Adansonia。猴面包树也被称为“生命之树”,是非洲的标志性象征。这些巨大的树木可以存活数千年,并为世世代代提供食物和庇护所。猴面包树花会在旱季短暂绽放,为干旱景观增添一抹色彩。巨大的白色花瓣和淡淡的香味使其成为受人喜爱和尊敬的国家象征,它通常与韧性、力量和耐力联系在一起。这种花短暂的花期被视为提醒人们生命的转瞬即逝以及珍惜每一刻的重要性。猴面包树花不仅美观,而且具有生态意义,它是各种授粉媒介(包括蜜蜂属凤蝶总科和鸟类)的重要花蜜来源。此外,这种花随后结出的果实,被称为“猴面包果”,是野生动物和当地社区的宝贵食物来源。

国鸟

科特迪瓦的国鸟是白颊冠蕉鹃。白颊冠蕉鹃(冠蕉鹃 leucotis)原产于非洲,发现于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是蕉鹃的一种。有圆形的蓝黑色冠,上面有细长且光滑的毛发状羽毛,明亮的橙红色喙在上颌骨处有一个急剧向下弯曲的尖端。颈部呈白色新月形,这是它被称为白颊冠蕉鹃的特征。它的叫声听起来有点像野猴,主要吃水果和植物。有时,它们也吃昆虫。主要分布在中部非洲和南非,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和苏丹等国家。

国父

费利克斯·乌弗埃-博瓦尼(Felix Houphouet-Boigny)

费利克斯·乌弗埃-博瓦尼(1905~1993),是科特迪瓦的第一任总统(1960~1993年),科特迪瓦共和国的“开国之父”。1905年10月18日出生于法属西非科特迪瓦亚穆苏克罗,1993年12月7日逝世于科特迪瓦亚穆苏克罗,他是政治家和医生,从 1960年独立开始担任科特迪瓦总统一直到1993年他去世。在他的统治下,科特迪瓦成为撒哈拉以南非洲最繁荣的国家之一。

风景名胜

综述

科特迪瓦重视发展旅游业和开发旅游资源,该国旅游部2018年发布的主要旅游城市及热门旅游景点有:阿必尚的圣·保罗天主教堂、阿比让动物园、大巴萨姆的国家服饰博物馆、莫苏王家庭院、和平圣母大教堂等。截至2022年,科特迪瓦拥有塔伊国家公园、大巴萨姆古镇等5处世界遗产,其中3处是自然遗产,2处是文化遗产

重要景点

大巴萨姆国家服装博物馆

大巴萨姆国家服装博物馆(The Grand Bassam National Costume Museum)创建于1981年,位于科特迪瓦南部特雷希拉普莱讷大道和加布里埃尔安古万大道的拐角处。该馆负责保存国家服装收藏,组织、开发和所有与科特迪瓦服装相关的研究,收藏了象牙海岸所有地区的重要传统服饰。藏品包括服装、各种装饰品、传统栖息地模型、舞蹈面具和全尺寸面具、民族学和殖民照片、出版物和其他书面文件。馆内拥有约786件传统栖息地构件和模型。

埃霍提莱斯群岛海洋公园

埃霍提莱斯群岛海洋公园(The marine park of the Ehotiles Islands)位于该国东南部阿西尼附近,建于1974年,总面积5500公顷,由6个岛屿组成。公园里的野生动物种类繁多,与所有沿海湿地一样,埃霍蒂莱群岛国家公园也是众多鸟类的家园。鸟类有35科128种,以水生鸟类为主。该公园也是森林特有哺乳动物的家园,如小羚羊、丛林野猪和啮齿动物等。

大巴萨姆灯塔

大巴萨姆灯塔(Grand Bassam lighthouse)是一座17米高的建筑,由砖石砌成,正中是一座1层砖石砌成的看守人房屋,灯塔最初漆成白色,它的建造历时一年,于1914年竣工,1915年投入使用。灯塔的灯光射程为33千米,指引科特迪瓦海岸附近的许多船只认识方向。2012年,它与大巴萨姆城一起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

世界遗产

塔伊国家公园

塔伊国家公园( Parc National de Taï)位于科特迪瓦西南部,紧靠利比里亚边境,西面是科特迪瓦与利比里亚的界河卡瓦拉河,东面有萨桑德拉河;东西宽50千米,南北长100千米,面积4250平方千米,包括平原和山地,海拔100~500米,是几内亚湾西部保存最完好、面积最大的原始森林。1953年建立塔伊森林保护区,1972年改为塔伊国家公园。树种多达3000多种,其中40种为有名的商品树种,如非洲楝、象牙海岸榄仁树、大绿柄桑、西非乌檀属等。树种分布极为混杂,具有茂密而多层次的森林结构,包括高大乔木小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等。还有供大象河马、野牛等热带雨林大型动物藏身的重要栖息地。该公园是西非原始热带森林中仅存的少数重要地区之一,198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世界遗产

科莫埃国家公园

科莫埃国家公园(Comoé National Park),位于科特迪瓦东北部。最初成立于1953年,当时是布纳科莫埃野生动物保护区,1968年经过扩建,成为国家公园。科莫埃由约11500平方千米的树木繁茂的稀树草原组成,拥有该国最大的野生动物集中地,包括羚羊、河马属、狮子、猴子和其他动物。公园内共有哺乳动物135种,拥有约620种植物,其中包括191种木本植物(62种乔木、129种灌木和藤本植物)和429种草本植物等。1983年,该国家公园被认定为生物圈保护区并指定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该公园是西非最大的保护区之一,以其丰富的植物多样性为特色。由于科莫埃河的存在,这里生长着通常只在更南边才能发现的植物,例如灌木稀树草原和大片茂密的雨林。该遗产于2003年被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

大巴萨姆古镇

大巴萨姆古镇(Historic Town of Grand-Bassam)涵盖了该镇历史悠久的殖民区和毗邻的非洲渔村,该渔村位于将沿海潟湖大西洋隔开的沙质半岛上。该殖民地建于1880年代至1950年代,其建筑反映了那个时代典型的法国殖民建筑风格。大多数著名的殖民时代公共建筑均建于1894年至1920年。它见证了欧洲人和非洲人之间复杂的社会关系,以及随后的独立运动。

苏丹风格清真寺

科特迪瓦北部的苏丹风格清真寺(Sudanese style mosques)是自17世纪以来修建的八座清真寺群,分别位于Tengrela、Kouto、Sorobango、Samatiguila、M'Bengue、Kong 和 Kaouara,这八座小型土坯清真寺是伊斯兰教沿着这些贸易城镇从北非中东向南传播时建造的。清真寺群使用泥砖砌体,外墙用扶壁和绳索、金字塔塔和锥形尖塔加固。这些清真寺的风格体现了伊斯兰教与当地建筑风格的融合,清真寺本身可以被视为与人类历史重要阶段有关的文献。目前,这些清真寺仍在使用。

宁巴山自然保护区

宁巴山自然保护区(Mount Nimba Strict Nature Reserve)是西非跨国自然保护区,由几内亚东南洛拉省保护区和科特迪瓦西部达纳内省保护区组成,位于几内亚-科特迪瓦-利比里亚边界一带。1981年作为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该遗产地总面积达17540公顷,其中12540公顷在几内亚,5000公顷在科特迪瓦,已纳入两国的公共领域。保护区地处热带降水丰富,平均海拔的变化,形成独特和复合型山地生态系统,森林与草地相间,动物种类繁多,不少是当地特有种。该保护区拥有原始动植物种群和多样化物种,如宁巴山小眼鼠 (Micropotamogale lamottei)、宁巴山胎生蟾蜍 (利比里亚胎生蟾蜍属 occidentalis) 和使用石头作为工具的黑猩猩

参考资料

科特迪瓦.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2023-12-11

科特迪瓦.中国领事服务网.2023-12-26

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科特迪瓦(202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23-11-21

Cote d'Ivoire.cia.2023-11-22

Flags, Symbols & Currency Of Cote D'Ivoire.worldatlas.2023-11-22

Ivory Coast Country Code +225.countrycode.2023-11-25

科特迪瓦.zgbk.2023-11-22

Cotedivoire's Inequality Levels | 2023 | Economic Data | World Economics.worldeconomics.2023-12-07

Ivory Coast: Human development.heglobaleconomy.2023-11-25

National Symbols of Côte d’ Ivoire.symbolhunt.2023-11-22

Abidjan Felix Houphouet Boigny Airport.centreforaviation.2023-11-24

4.2.10 Cote d'Ivoire Railway Company Contact List.dlca.2023-12-15

Top 3 Most Famous Festivals in Ivory Coast.toplist.info.2023-11-22

Côte d’Ivoire.britannica.2023-11-22

French-Côte d’Ivoire Cultural Orientation.fieldsupport.2023-12-15

Lake Kossou, Ivory Coast.heroesofadventure.2023-12-15

Just a moment....animalia.2023-11-24

Ivory Coast's biodiversity: A rich and diverse ecosystem.green.2023-11-24

Histoire de la Côte d'Ivoire.discover-ivorycoast.2023-12-17

Histoire de la Côte d’ Ivoire.rezoivoire.2023-12-17

Côte d’Ivoire summary.britannica.2023-11-25

Côte d'Ivoire History.familysearch.2023-12-07

Côte d’Ivoire.britannica.2023-12-07

Côte d’Ivoire summary.britannica.2023-11-22

The festivals of Ivory Coast: dances and music.transafrica.2023-11-22

Browse the List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the Register of good safeguarding practices.unesco.2023-12-08

World Heritage Convention (WHC).unesco.2023-11-22

Yamoussoukro Basilica.britannica.2023-11-22

CÔTE D'IVOIRE .refworld.2023-12-07

Côte d'Ivoire.britannica.2023-12-07

Republic of Côte d' Ivoire.achpr.2023-12-07

What can I do to resolve this?.academic-accelerator.2023-12-15

Côte D’Ivoire: From Pre-Colonisation to Colonial Legacy.sociostudies.2023-12-07

Côte d’Ivoire summary.britannica.2023-11-22

Ivory Coast country profile.bbc.2023-12-07

Côte d'Ivoire.newworldencyclopedia.2023-12-07

L' Almami Samori Touré Empereur.archive.2024-02-01

Côted’Ivoire.britannica.2023-12-07

Conversion to Islam Reconsidered: Multigenerational Religious Drift in Rural French Sudan.archive.2023-12-17

Cote d'Ivoire (11/01).state.2023-12-17

科特迪瓦“宪政风云录”.搜狐新闻.2023-12-26

Côte d’Ivoire summary.britannica.2023-11-25

Côte d'Ivoire Geological Overview.koboresources.2023-11-22

科特迪瓦.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12-16

Ivory Coast.daytranslations.2023-12-15

Bandama River.britannica.2023-11-22

Academic Editor Heejun Chang.mdpi.2023-12-22

Bandama River.worldatlas.2023-12-22

萨桑德拉河.zgbk.2023-11-22

Sassandra River.universalium.2023-12-22

Sassandra River.britannica.2023-11-22

卡瓦利河.zgbk.2023-11-22

Cavalla River.mapcarta.2023-12-22

Cavalla River.worldatlas.2023-12-22

About: Cavalla River.dbpedia.2023-12-22

Cavalla River.britannica.2023-11-22

Komoe River.worldatlas.2023-12-22

About: Komoé River.dbpedia.2023-12-22

科莫埃河.zgbk.2023-11-22

Komoé River.britannica.2023-11-22

COTE D’IVOIRE.fcwc-fish.2023-11-22

Lake Kossou.mapcarta.2023-11-22

Buyo Hydroelectric Dam Lake – Côte d’Ivoire: What Impacts on Ichthyological Spawning Grounds?.pubs.sciepub.2023-11-22

Côte d'Ivoire - Total dam capacity.knoema.2023-12-09

Côte d’Ivoire develops solar energy, biomass plants and new dams to increase energy capacity.oxfordbusinessgroup.2023-12-09

科特迪瓦苏布雷水电站正式交付,为中国承建的西非最大水电站.环球网.2023-12-22

苏布雷水电站.zgbk.2023-11-22

邦达马河.zgbk.2023-11-22

Notable Places in the Area.mapcarta.2023-12-22

Kossou Dam.structurae.2023-12-22

About: Kossou Dam.dbpedia.2023-12-22

About: Geology of Ivory Coast.dbpedia.2023-11-22

Forest resources and context of Republic of Côte d'Ivoire.timbertradeportal.2023-12-09

Land.mdpi.2023-12-09

ECOSYSTEM PROFILE GUINEAN FORESTS OF WEST AFRICA BIODIVERSITY HOTSPOT .cepf.2023-12-09

Punks in Ivory Coast.opensea.2023-12-09

Hydrogeology of Cote d'Ivoire.earthwise.2023-11-24

Cô te d'Ivoire Water.worldometers.2023-11-24

Ivory Coast Water Resource Areas.arcgis.2023-12-08

Côte d'Ivoire - Volume of surface water produced internally.knoema.2023-12-09

Côte d’Ivoire.britannica.2023-11-22

Biodiversity/Côted’Ivoire.unepgrid.2023-11-24

14 Wild Animals in Ivory Coast [Wildlife in Ivory Coast].kevmrc.2023-11-24

Protected Areas and World Heritage Programme.archive.2023-11-25

Animals in Cote d’Ivoire.a-z-animals.2023-12-20

Parc d'Azagny.tourisme-ci.2023-11-24

邦科国家公园.zgbk.2023-11-22

Le Parc national du Banco, le poumon d’Abidjan.commodafrica.2023-12-22

Les secrets de la forêt du Banco.levoyageducalao.2023-12-22

Banco National Park.britannica.2023-11-22

Marahoué National Park, Ivory Coast.heroesofadventure.2023-12-22

Data Zone.birdlife.2023-12-08

Marahoue National Park.africatouroperators.2023-12-08

Parc national d'Azagny.oipr.2023-11-24

Parc National d’Azagny.ramsar.2023-11-24

Le parc d’ Azagny.rezoivoire.2023-11-24

Cote d'Ivoire: Floods and Landslides - Jun 2020.reliefweb.2023-11-25

Cote d'Ivoire: Floods - Jun 2022.reliefweb.2023-11-25

Districts of Côte d'Ivoire (Ivory Coast).statoids.2023-11-24

Yamoussoukro.britannica.2023-11-22

Abidjan.britannica.2023-12-08

布瓦凯.zgbk.2023-11-22

Bouaké, Ivory Coast.mobiliseyourcity.2023-12-22

Bouaké.britannica.2023-11-22

圣佩德罗.zgbk.2023-11-22

San Pedro, le deuxième port de Côte d’Ivoire.rfi.2023-12-22

San-Pédro Region in Ivory Coast.citypopulation.2023-12-22

San-Pédro.britannica.2023-11-22

La Région de San Pedro en Côte d' Ivoire.regions-francophones.2023-12-22

History / Economy / Politics.discover-ivorycoast.2023-12-08

Legal system ofCote d’Ivoire.aallnet..2023-12-08

UPDATE: The Legal System in Côte d’Ivoire.nyulawglobal.2023-12-09

Cote d’Ivoire Government.countryreports.2023-12-09

Constitution of Côte d’Ivoire.climate-laws.2023-12-08

Constitution-making in Côte d’ Ivoire.africaresearchinstitute.2023-12-08

Côted’Ivoire.britannica..2023-12-08

Côte d'Ivoire.freedomhouse.2023-12-09

Ivory Coast - Political Parties.globalsecurity.2023-12-09

Côte d’Ivoire Country Report 2022.bti-project.2023-12-09

Democratic Party of Côte d’Ivoire.britannica.2023-12-09

France and Cô te d’ Ivoire.diplomatie.2023-11-23

Forbidden.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2023-11-21

U.S. Embassy Abidjan, Côte d’ Ivoire.diplomacy.state.2023-11-23

U.S.-Côte d’Ivoire Relations.U.S. Department of State -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State.2023-12-07

U.S. Relations With Cote d’ Ivoire.U.S. Department of State -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State.2023-11-23

Relations between Türkiye and Côte d’Ivoire.mfa.2023-11-23

Diplomatic Relations.abidjan.2023-11-23

Cote d'Ivoire.kemlu.2023-11-23

Embassy of India ABIDJAN - COTE D'IVOIRE.eoiabidjan.2023-11-23

Finland and Côte d'Ivoire.finlandabroad.2023-11-23

Estonian Established Diplomatic Relations With Côte d' Ivoire.vm.ee.2023-11-23

Ivory Coast.portaldiplomatico.2023-11-23

Cote d’Ivoire.mfa.2023-11-23

Côte d’Ivoire .jacobhowlin.2023-12-09

Conseil de l’Entente.britannica.2023-12-09

非洲联盟.外交部网站.2023-12-12

What can I do to resolve this?.academic.2023-12-12

CHAPTER X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DEVELOPMENT.un.2023-12-09

HISTORY.africanunion-un.2023-12-09

Côte d' Ivoire - 2020 Plan Summary.reporting.unhcr.2023-12-09

Côte d'Ivoire and the WTO.wto.2023-12-09

ABIDJAN CONVENTION.internationalwatersgovernance.2023-12-09

Côte d’Ivoire invited to join the Convention on Cybercrime.coe.2023-12-09

UNTC.UnitedNations.2023-11-25

Côte d'Ivoire - Total population.knoema.2023-12-08

Cote d'Ivoire Population clock (live).countrymeters.2023-12-08

The Culture and History of Cote’Dvoire on West Africa.uestc.2023-12-08

Ethnic Groups Of Ivory Coast.worldatlas.2023-12-08

Côte d’Ivoire.minorityrights.2023-12-08

Coted'IvoireETHNICGROUPSANDLANGUAGES.photius.2023-12-08

IvoryCoast.countrystudies.2023-12-08

RESULTATS GLOBAUX DEFINITIFS DU RGPH 2021 : LA POPULATION VIVANT HABITUELLEMENT SUR LE TERRITOIRE IVOIRIEN SE CHIFFRE A 29 389 150 HABITANTS.gouv.2023-12-26

Yamoussoukro's Notre-Dame de la Paix, the world's largest basilica - a history of cities in 50 buildings, day 37.theguardian.2023-12-08

和平圣母大教堂.zgbk.2023-11-22

科特迪瓦经济概况.沈阳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2023-12-26

科特迪瓦——十年来全球繁荣增长最强劲国家.rfi.2023-12-26

2022年世界国家和地区GDP总量和人均GDP排名出炉!.微信公众平台.2023-11-25

Country Rankings.indexdotnet.2023-12-07

Côte d'Ivoire: Financial Sector Profile.archive.2023-11-25

Côte d’Ivoire summary.britannica.2023-11-22

Côte d’Ivoire.land-links.2023-12-22

A review of the animal and aquafeed industries in Côte d'Ivoire - M.F. Magby.fao.2023-12-22

Côte D' ivoire - Animal husbandry.nationsencyclopedia.2023-12-22

Cote d'Ivoire.oec.2023-12-22

Société.sir.2023-11-24

Société Ivoirienne de Raffinage.arda.2023-12-26

Compagnie Ivoirienne d' Electricité.hydropower.2023-11-24

Ivory Coast Electricity Company.eranove.2023-11-24

Education System.scholaro.2023-12-08

Features of education in Côte d'Ivoire.visitworld.2023-12-08

Côte d’Ivoire.teachingattherightlevel.2023-12-08

Université Félix Houphouët-Boigny is ranked as the.alluniversity.2023-11-24

Top 5 Best Universities in Côte d’Ivoire.toplist.2023-11-24

Institut National Polytechnique Fé lix Houphouë t Boigny.alluniversity.2023-11-24

Université Alassane Ouattara is ranked as the.alluniversity.2023-11-24

Côte d'Ivoire.msf.2023-12-08

Côte d’Ivoire.healthallianceinternational.2023-12-08

An expat guide to healthcare and health insurance in Ivory Coast.expatassure.2023-12-08

Is Traveling to Antarctica Worth the Hassle?.alfredtesla.2023-11-24

Côte D' ivoire -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tionsencyclopedia.2023-11-24

SWITZERLAND & IVORY COAST: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innovando.2023-11-24

Côte d’Ivoire is launching its first satellite for Earth observation – and it’s locally made.theconversation.2023-11-24

National Library of Côte d'Ivoire.archiverdict.2023-11-24

Cote d’ Ivoire National Library: Origins and Evolution.nationalopedia.2023-11-24

Musée des Civilisations de Côte d’Ivoire.abidjan.2023-11-24

Musee des Civilisations de Cote d′Ivoire.partify.2023-11-24

「西非漫谈」科特迪瓦的文化和历史.环球网.2023-12-20

Cô te d'Ivoire (Ivory Coast) at the World Cup.topendsports.2023-12-16

The golden years of Ivory Coast team.fifa.2023-12-16

Olympic Games 2024: Why Côte d'Ivoire has withdrawn.sportnewsafrica.2023-12-16

Sport in Ivory Coast.topendsports.2023-12-16

About: 2017 Jeux de la Francophonie.dbpedia.2023-12-17

Marie-Josée Ta Lou and Murielle Ahouré.ivorycoast.2023-12-17

Côte d’Ivoire enhances its climate plan by tackling air pollution – a lever to improve public health and reduc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sei.2023-11-24

Problems.unepgrid.2023-12-08

Port Autonome de San Pedro.iaphworldports.2023-11-24

Abidjan airport concession. Côte d'Ivoire, Africa.egis-group.2023-11-24

2.2.3 Cote D' Ivoire Bouaké Airport.logcluster.2023-11-24

Bouake Airport.airportlist.2023-11-24

Top 24 Foods from Ivory Coast.hefspencil.2023-11-23

Browse the List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the Register of good safeguarding practices.unesco.2023-12-08

Gbofe of Afounkaha, the music of the transverse trumps of the Tagbana community.unesco.2023-12-08

CulturalpracticesandexpressionslinkedtothebalafonoftheSenufocommunitiesofMali,BurkinaFasoandCôted'Ivoire.unesco.2023-12-08

Traditional skills of loincloth weaving in Côte d’Ivoire.unesco.2023-12-08

What to eat Ivory Coast? culinary specialties and gastronomy.petitfute.2023-11-23

Top 6 Côte D'Ivoire's Speciality Foods.toplist.2023-11-23

10 Most Popular.tasteatlas.2023-11-23

5 Must Eat Dishes in Ivory Coast.safarijunkie.2023-11-23

Ivorian Food: 9 Must-Try Traditional Dishes of Ivorian Coast.travelfoodatlas.2023-11-23

TRADITIONALCLOTHES IN IVORYCOAST .beautifulivorycoastanddanemark.2023-11-23

Baule loincloth – traditional clothing of Ivory Coast.afroculture.2023-11-23

Worldly Rise.worldlyrise.2023-11-22

Ivory Coast Arts and Literature.thefreegeography.2023-11-22

Zaouli, popular music and dance of the Guro communities in Côte d’Ivoire.unesco.2023-12-08

科特迪瓦古鲁族的Zaouli面具舞.zgbk.2023-11-22

Zaouli, popular music and dance of the Guro communities in Côte d’Ivoire.unesco.2023-12-22

Zaouli de Manfla: The Zaouli dance of the Ivory Coast, West Africa.thekidshouldseethis.2023-12-22

科特迪瓦电影.zgbk.2023-11-22

Once-glittering Côte d’Ivoire film industry hopes for a sequel.america.2023-12-22

Explore The Music And Art Of The Ivory Coast.ivorycoastimmigration.2023-11-22

Basilica of Our Lady of Peace, Ivory Coast: The Complete Guide.tripsavvy.2023-12-22

Top 25 places to visit in Ivory Coast.afroculture.2023-11-24

Festivals and Events on the Ivory Coast.ripmasters.2023-11-22

Flag of the Ivory Coast (Cote d' Ivoire).gettysburgflag.2023-11-22

flag of Côte d’Ivoire.britannica.2023-11-22

The request could not be satisfied..americanflags.2023-11-22

Cote d’ Ivoire National Anthem: Lyrics and Melody.nationalopedia.2023-12-09

Ivory Coast sounds alarm over plunging elephant population.phys.2023-12-20

Cote d’ Ivoire National Flower: The Baobab Flower.nationalopedia.2023-11-24

White-cheeked Turaco - National Bird of Ivory Coast (Côte d'Ivoire).birds-lifestyle.2023-11-24

Félix Houphouët-Boigny.britannica.2023-11-22

CNN.com.cnn.2023-11-22

Tourist Attractions of the South Comoé Region and its surroundings.discover-ivorycoast.2023-11-24

Lighthouses of Ivory Coast (Cô te d'Ivoire).ibiblio.2023-12-17

Côte d’Ivoire: The sacred forest, a community protected area.wrm.2023-12-09

塔伊国家公园.zgbk.2023-11-22

Parc National de Taï.britannica.2023-11-22

Taï National Park.unesco.2023-11-22

Komoé National Park.britannica.2023-11-22

Comoé National Park.unesco.2023-11-22

Historic Town Of Grand-Bassam (Cote d’Ivoire).africanworldheritagesites.2023-12-17

Historic Town of Grand-Bassam.unesco.2023-11-22

Map of Sudanese style mosques.worldheritagesite.2023-12-17

Eight Sudanese-style mosques in Cote d'Ivoire inscribed on UNESCO World Heritage Site List.新华网.2023-12-17

Sudanese style mosques in northern Côte d’Ivoire.unesco.2023-11-22

宁巴山自然保护区.zgbk.2023-11-22

Mount Nimba Strict Nature Reserve.unesco.2023-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