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朋举
于朋举(1615-1671),清代官吏,字襄子,金坛区人。他于顺治六年(1649年)考中进士,后担任庶吉士和内翰林国史院检讨。他还曾任河南省按察使副使、睢陈道,后升任福建福宁道参政和山东布政使司右布政使。康熙帝六年,他又被任命为湖南省布政使。他的父亲是于泉,他自己有五个儿子,分别是于星焕、于星灿、于星炳、于星燿和于星炯。
个人简介
顺治六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检讨。十二年,出为河南睢陈道副使,政不扰民。城盗杀县官而逸,士民汹汹,谓城将受屠。朋举驰至,抚谕毋恐。营将以兵至,拒不使入城。大吏召朋举诘责,对曰:“郾城令,朋举妇翁也。岂不欲甘心是盗?独何苦良民!”大吏悟,止兵,亦得盗正其罪。
迁福建福宁道参政。兴化市濒海,镇将所部皆群盗受抚者。有材官辱张姓仆,张氏以告。镇将挞材官,部卒大哗,毁张氏之室,欲劫镇将为乱。镇将避去,则缢被挞者寘张氏,谓其仆杀之。朋举甫到官,廉得首恶,猝缚至,集文武吏会,健儿带刀环立视。朋举从容曰:“若曹干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法,罪重。念若曹约束无素,但用杀人律,罪有专属。”众乃泥首,言杀人者为张氏仆。朋举曰:“若曹气焰何等,彼能於千百健儿中夺一人缢之耶?”召讯证者,俱吐实,诛三人而事定。泉州市提督剿海盗,盗逸入莆田市界,镇将获数百人。朋举视其尝剃发者,曰:“此良民被陷,当宥。”有年少者,曰:“童何知,又当宥。”全活甚众。
郑成功屯厦门市,与漳州市隔海相望。固山额真驻会城,遣兵戍漳州,番代岁四易,民苦供役。朋举请驻防无屡更,不许;固请展其期,岁再易,民稍苏息。四川省按察使、山东省右布政使。父忧归。起授湖南省布政使。上官姓,见胥吏至数百,曰:“兵初罢,民方重困。此曹鲜衣美食,纵横市井间,何所取诸?”汰其十九,择谨愿者,取足供文书而已。数为大吏言地方利病,有司贤不肖积与之,被劾镌级,未行,而大吏以贪败。士民惜之。寻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