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色蝇子草
暗色蝇子草(学名:Silene bungei)是石竹科蝇子草属下的一个种,属于石竹科变黑亚组植物。
形态特征
暗色蝇子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高 (15-) 25-40 (-50) 厘米。根垂直,粗壮,木质,灰褐色;根颈多分枝,稍木质,具匍匐茎。茎疏丛生,不分枝,坚挺,黄绿色,顶端多少变黑色,下部无毛,上部被粗毛和黑色腺毛。基生叶叶片倒披针形或线状倒披针形,长4-10厘米,宽6-10毫米,顶端钝或急尖,基部渐狭呈柄状;茎生叶1-4对,叶片狭椭圆形,比基生叶小,基部近无柄,微鞘状,两面无毛,边缘和背面沿脉具毛,中脉明显;较上部茎生叶叶片狭披针形,有时退化,被粗毛状腺毛。花单生,有时2-3朵,俯垂,后期直立;花梗与花萼近等长,后期伸长,具粘液和柔毛;花萼球状钟形,呈囊状,长18-22毫米,宽12-15毫米,膜质,口微收缩,后张开,被稀疏粗毛状腺毛,纵脉10,变黑紫色,沿脉被褐紫色腺毛,脉端在萼齿处连结,萼齿三角形,急尖,边缘具缘毛;雌雄蕊柄长2-3毫米,被长柔毛;花瓣露出花萼1-3毫米,爪楔形,长14-16毫米,具狭耳,瓣片黑紫色,微凹或浅2裂,裂片全缘或具细圆齿,稀瓣片两侧基部各具1不明显的齿,副花冠片小,楔形,顶端具不明显齿;雄蕊内藏;花柱5。蒴果圆球形,长12-15毫米、宽10-14毫米,5齿裂。种子肾形,肥厚,长1.4毫米,压扁,深褐色,脊圆,具棘凸。花期6-7月。
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在新疆(叶城县)以及俄罗斯(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汗国塔尔巴哈台山区)、吉尔吉斯斯坦(天山)和蒙古等地。模式标本采自阿尔泰共和国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