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屿岛
妈屿岛,是内海湾上的一个小岛,位于汕头市中心城区,在汕头港出海口处,德洲水道北侧,北距大陆约0.3千米,与鹿屿和升旗山成鼎足之势,为汕头港屏障。旧时渔民出海经此岛祭拜妈祖,祈求出海顺利,又必备活鸡,祭拜后就地放生,故妈屿岛又名放鸡山。
汕头海湾大桥经岛而过,2020年,汕头站至妈屿岛双向公交线路开通。岛上的风景区有潮海关、老妈宫、新妈宫、东海普陀山寺、双忠庙、土地庙、友谊亭、醉潮楼、鹿屿灯塔等古迹新景。
历史沿革
清咸丰三年(1853年),粤海关在妈屿岛设立潮州新关,也称“常关”。清咸丰十年(1860年)汕头市开埠后,清政府在岛西侧设立潮海关。1863年之后,随着潮海关迁入汕头埠内,妈屿岛逐渐荒凉冷清。直至20世纪30年代后,妈屿岛才重新聚拢人气。
地理特征
妈屿岛,长650米,宽640米,岸线长2.3千米。由花岗石构成。南部最高,北部次之,中部较平坦。东部凤头山角向东伸出0.25千米。表层为赤红壤,长有木麻黄、松、竹等。以石质岸为主,间有沙岸。附近水深3.1—26米。
当地人文
妈屿岛民古今以渔为生,他们为求得出海谋生平安,多奉请妈祖护佑,当年岛上不少海外华侨因受生活所逼,远渡东南亚也均信奉妈祖祈求平安,妈祖宫一直以来是周边群众和海外华侨敬奉的重要民间信仰场所。
风景名胜
综述
岛上风景区有潮海关、老妈宫、新妈宫、东海普陀山寺、海龙王庙、石娘娘像、妈印石、观海亭、双忠庙、土地庙、友谊亭、醉潮楼、鹿屿灯塔等古迹新景,是旅游胜地。
主要景点
龙王宫
龙王宫,始建于清咸丰八年(1858年),1989年重建。龙王宫坐西北向东南,建筑面积112平方米,为一庭院一主庙二进砖木结构。庭院左右分别为龙井、虎井,屋顶有嵌瓷浮雕。庙内供奉海龙王及其夫人。
老妈宫
老妈宫创于元代(1271至1368年),是粤东沿海最早妈宫之一。明万历四十八年南澳岛副总兵何斌臣拓新之,其所撰碑记堪称妈庙历史学瑰 宝,已被重刻嵌墙。咸丰十一年重建,1928年扩建,1984年由港胞捐修,1993年“妈生”日重建落成。庙建筑335平方米,恢宏典雅, 富丽堂皇,并筑石牌坊、大戏台、南极仙翁石雕、亭阁、碑廊、放鸡立体嵌瓷台等。
观海亭
观海亭,建于1965年,由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书记、广东省委第一书记陶铸于1962年登岛时所倡建,又称“陶铸亭”。亭匾 “观海亭”为著名书法家麦华三所题。
潮海关
位于妈屿岛营仔山上的两座平房,为1853年设立的潮州新关旧址,是汕头市开埠的象征,1994年列为汕头市文物保护单位。清咸丰三年(1853年),潮州与香港贸易猛增,粤海关在汕头妈屿岛设立潮州新关(现存),也称“常关”,由中国人管理,辖原庵埠总口及其所辖各口,1963年迁入汕头市区办公。
清咸丰十年(1860年)1月,在岛西侧海滨成立的潮海关(今改建为边防派出所)为洋税务司所控制,亦称“洋关”,这就是汕头海关的前身。同治四年(1865年),潮海关在今居平路口购买一幢房屋作为办公楼,妈屿岛便不再是海关所在地。“潮海关地界”碑记现存于汕头市海关史展览馆,为汕头开埠之重要物证。
大军井
大军井,1954年驻妈屿岛守备部队所开凿,为驻军水井,当地村民也可使用。1975年,驻军撤走后,该井成为全岛主要饮用水井。2000年,妈屿岛通自来水后,该井仍为周围居民非饮用的汲水处。
妈印石
在妈屿岛西侧海面上有块黑褐色的石头,其貌不扬,当地人称它为妈印石,相传为妈祖化神入海时的遗迹。奇怪的是,妈印石不论潮涨潮落,总是浮出海面,不被海水淹没。
所获荣誉
2024年7月,汕头市妈屿岛旅游区被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参考资料
文史广东.文史广东.2024-06-18
汕头妈屿岛.中航国旅.2024-06-18
妈屿岛,国家3A级.腾讯网.2023-12-20
龙腾街道概况.汕头市龙湖区龙腾街道.2023-12-20
三下乡 | 与生态环保共存,与红色文化同在——第四分队.广州商学院会计学院.2024-08-12
汕头特色村落选介——妈屿村.龙湖区人民政府.2023-12-20
广州新增3家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广州日报.2024-08-12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广州市七彩澳游世界旅游区等14家单位拟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公示.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2024-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