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福禄桐

福禄桐

福禄桐(学名:Polyscias guilfoylei (W.Bull) L.H.Bailey)是五加科南洋参属植物。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5米,雌雄同株。叶1羽状(不规则分解或2或3羽状的某些形式);叶柄7-18厘米,在基部扣合,先端1.5-3厘米,具膜状翅;叶柄1-3.5厘米。花序顶生,下垂,伞形花序圆锥形;主轴3-6厘米;副轴5-10,向基部散布,上部轴形成终端伞形,20-60厘米;第三轴有8-12个副轴;花梗4-10毫米。子房3或4(或5),呈心形;花柱离生近基部,在果期倒伏。很少见到的果,近球形,高4-5毫米。

原产于太平洋群岛。这个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省、台湾等地引种栽培。喜温暖,不耐寒。耐阴性强。需要明亮的光照,但忌直射阳光。

福禄桐叶片与茎干奇特优美,耐阴性强,为室内极佳的观叶植物。亦可作园景树种或盆栽。在我国南部温暖地区,可作中型绿篱。

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5米,雌雄同株。叶1羽状(不规则分解或2或3羽状的某些形式);叶柄7-18厘米,在基部扣合,先端1.5-3厘米,具膜状翅;叶柄1-3.5厘米;小叶(5-)7-9,通常杂色,椭圆形,卵形或倒卵形,通常宽阔,5-20厘米×2.5-12厘米,纸质,基部宽楔形到弱,边缘锯齿锯齿,齿(1-)1.5-5毫米,先端钝,宽尖或渐尖。     

花序顶生,下垂,伞形花序圆锥形;主轴3-6厘米;副轴5-10,向基部散布,上部轴形成终端伞形,20-60厘米;第三轴有8-12个副轴,分为1-3个叶柄,(1.5-)3-12厘米;花序梗1-2厘米,末端有双性花的伞形花序,通常有1(或2)侧生伞形花序;花梗4-10毫米。子房3或4(或5),呈心形;花柱离生近基部,在果期倒伏。很少见到的果,近球形,高4-5毫米。

分布范围

原产于太平洋群岛。这个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省、台湾等地引种栽培。喜温暖,不耐寒。耐阴性强。需要明亮的光照,但忌直射阳光。

生长环境

性喜高温环境,不甚耐寒;要求有明亮的光照,但也较耐阴,忌阳光暴晒;喜湿润,也较耐于旱,但忌水湿。

近种区别

圆叶南洋森(Polyscias balfouriana (André) L.H.Bailey):原产新加列多尼亚,在原产地植株高可达8米,为本属中最大型者。茎带铜色。叶为一回羽状,多呈3出复叶,叶缘稍带白色。

蕨叶南洋森(Polyscias cumingiana (C. Presl) Fern.-Vill.):株高2-2.5米,奇数羽状复叶。原产太平洋群岛。

羽叶南洋森(Polyscias fruticosa (Linn.) Harms):株高2-3米,二至三回羽状复叶,小叶狭长披针形,叶缘浅或深羽状裂。侧枝多下垂,使树冠呈伞状,颇美观。

主要价值

福禄桐叶片与茎干奇特优美,耐阴性强,为室内极佳的观叶植物。亦可作园景树种或盆栽。在我国南部温暖地区,可作中型绿篱。

生长繁殖

繁殖方法

春秋两季均可进行,但以春插效果更佳。可于3~4月间,剪取10~15厘米叶片,只保留端部的2~3片叶,下切口最好位于节下0.2厘米处,并用500ppm的吲哚-3-丁酸或1号ABT生根药液浸泡10秒钟,再将其插入沙床或蛭石中。少量扦插时用广口花盆盛装蛭石即可做插床,浇透水后蒙罩塑料薄膜保湿,维持25~30℃的生根适温,遮光40~50%,20~30天即可生根。插穗萌发新芽后再行移栽上盆。

压条

5~6月间,选择生长健壮的茎干,在距其顶端20~25厘米处进行环状剥皮,剥皮宽度约为茎干直径的2~3倍,用泥炭土或泥苦药包裹好环状剥皮处,捏成土团,外用塑料薄膜包捆严实,上端留好接水口。如茎干较细,支撑不住土团,可插一根竹杆作支撑,将土团绑靠于竹竿上

栽培技术

养护管理

温度

它的生长近温为15~30℃,其中4~10月可保持在20~30℃,10月至翌年4月保持在13~20℃。漂亮的植物通常娇气一些,福禄桐亦然。它的斑叶品种抗寒性就差一些。一般情况下,即便是一般的纯绿叶品种,冬季也应维持不低于10℃的室温。当夏季气温达32℃以上时,也不能听之任之,批量生产的要搭棚遮荫,家庭观赏的要放于阴凉处,并向周围喷水降温,为其创造一个与原生条件比较接近的凉爽小环境。秋末冬初,当气温降至15℃时,要及时将其搬到室内,以免植株受寒害。冬季若室温能维持20℃以上,则其茎叶仍继续生长;若温度不高,则植株停止生长,进入半休眠状态。

光照

圆叶福禄桐为例,它需明亮的光照,光照不足易造成茎叶徒长、叶包暗淡、斑纹隐褪,但同时又忌强光暴晒,特别是初夏久雨初晴后,要防止叶片被灼伤。家庭盆栽,平时可放在通风良好处,夏季可放在北向或东向窗前,冬季应放于室内光线较好处。进行生产性栽培,自仲春至中秋,均应置于荫棚下,根据光线的强弱和光照时间的长短,遮光40~60%。总之,在半光照、有明亮散射光的环境下,它生长最为旺盛。

水分

盆栽福禄桐喜欢较湿润的土壤和空气环境。生长期要有充足的水分供应,对待盆土表面变干后再浇水,土壤略干一点也无妨,但不能浇水过多,避免造成积水烂根。盛夏温度较高,除浇水要充足外,还需每天给叶面喷水一次,既可使叶面洁净光亮,又可提高植株周围的空气湿度。秋末冬初,当气温降至15℃以下时,要控制浇水。冬季则应减少烧水量,或以喷水代浇水,盆土保持微润稍干,但喷洒叶面时,要注意使水温与室温基本一致。

土壤

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为最佳,为其提供一个疏松、湿润、肥沃的土壤环境。盆栽用土可用腐叶土4份、园土4份、沙2份和少量沤制过的饼肥末或骨粉混合配制。生长季节可结合施肥,每月给盆株松土一次,使盆土长期保持通透良好,避免因盆土板结而造成烂根。露地或荫棚下的植株,在梅雨季节或遇连绵阴雨的天气,应加强检查,发现盆内有积水,要及时倒去并翻盆换土,以免落叶或烂根。一般情况下,每两年于春季换土-次。

施肥

圆叶福禄桐等要求肥料充足。生长旺盛的4~6月,可每月浇施一次稀薄的饼肥液,也可用沤制过的低浓度家禽肥液,但有机肥不能沾附于叶面上。施肥时间可安排在松土与修剪摘心后或下雨前,有机肥浇施后最好给叶面淋一次水。家庭盆栽可浇施0.2%尿素与0.1%磷酸氢二钾的混合液,也可在盆土表面撒施或埋施少量多元缓释复合肥颗粒。中秋节后停施氮肥,追施1~2次磷钾肥,增加植株的抗寒性,使其顺利越冬。入冬后,植株已停止生长,要停肥,以免伤根。

防治方法

炭疽病

此病多发生在叶尖或叶缘处,开始为水渍状小黄斑,中央灰白色或灰褐色,有不明显的云纹,边缘深褐色;后期病斑上生有许多小黑点,呈轮纹状排列,最后病斑干枯。该病在光照不足、通气欠佳、氮肥偏多的条件下限发病严重。要加强光照和通风,施肥时注意氮、磷、钾的均衡。若发生病害,要及时清除并销毁病叶。发病初期,用80%的炭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喷液或50%的甲基硫菌灵可湿件粉剂600倍液或75%的百菌清1000倍液与70%的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等量混合喷洒植株,以后者效果最佳,每隔10天喷一次,连续3~4次即可。

介壳虫

在通风不良、光线较差、高温高湿的条件下,植株易遭多种介壳虫危害。可于若虫孵化盛期,用25%的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40%的速扑杀2000倍液或40%的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洒植株。

主要品种

福禄桐根据叶片有三种,分别是圆叶福禄桐、细叶福禄桐和羽叶福禄桐。圆叶福禄桐较为常见,又称圆叶南洋森、圆叶南洋参,叶片较小,直径约为5~8厘米,叶缘镶有不规则的乳白色斑,深受花卉爱好者喜爱。圆叶福禄桐茎干挺拔,叶片鲜亮多变,是较为流行的观叶植物,可用不同规格的植株装饰客厅、卧室、书房、阳台等处,既时尚典雅,又自然清新。另有花叶、银边品种。

参考资料

银边南洋参.植物智.2024-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