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王冠五

王冠五

王冠五(1899年—1949年),原名步洲,字鸿声,中国河南省汝南县三桥镇殷店村人,毕业于国民党黄埔军校高级班和南京中央军校高等教育班,民国时期将军。

王冠五先入吴佩孚军中当兵,由士兵逐步递升为排长、连长、营长,后转入西北军吉鸿昌部。1930年9月,吉鸿昌部被改编为第二十二路军。王冠五被提升为团长。1938年3月23日,台儿庄大捷打响,日军约4万人向台儿庄发起进攻,王冠五率部进驻台儿庄,与官兵齐心奋战,发出“宁同孤城共存亡,不与倭寇戴天地”的誓言。经过15个昼夜的战斗,牵制了日军的主力部队,后在抗日战争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的统一指挥下,与友军协同作战,内外夹击,聚歼日军1万余人。其中,王冠五所率部队在台儿庄歼敌6000余人,他本人被提升为少将副师长。抗日战争胜利后,王冠五同情革命,不愿打内战,在进攻解放区行动中消极迟缓,被剥夺军权,前往兰考担任第十二行政督察专员。1949年,王冠五被误杀。

1938年6月7日,王冠五被授予华胄荣誉奖章。在台儿庄大捷中,王冠五指挥部一块弹洞特别密集的墙体,于1988年11月18日被中国国家博物馆起走陈列,列为国家一级文物。指挥部也成为山东省枣庄市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899年农历六月初一,王冠五出生于河南省汝南县三桥镇殷店村,年幼时入汝南简易师范附小接受启蒙教育,后又改入私塾读书。王冠五成年之后,进入吴佩孚军中当兵,由士兵逐步递升为排长、连长、营长,后转入西北军吉鸿昌部。

民国15年(1926)9月,担任国民联军第十九师第三团副团长。同年10月,进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高级班学习。其间,结识黄公略贺国中(红五军第四纵队队长)等中国共产党人,聆听过鲁迅所作《革命时代的文学》的演讲,接受了革命思想。毕业后回西北军吉鸿昌部任职。

抗战生涯

民国19年(1930)9月,吉鸿昌部被蒋介石改编为第二十二路军,王冠五被提升为旅长。民国20年(1931)春,以其为吉鸿昌旧部,王冠五又被降为副团长。民国22年(1933)秋,王冠五进入南京中央军校高等教育班学习,毕业后回到第二集团军作战处任职。“七七事变”后,王冠五奉命参加华北抗日,随部转战于河北涿州、良乡镇及山西娘子关等地。在与敌交战中,王冠五指挥有方,屡屡获胜,被提升为三十一师九十二旅副旅长兼一八六团团长。

民国27年(1938)初,日军占领南京后,兵分两路沿津浦铁路北上,南北夹击徐州市。北路日军板垣征四郎日本陆军第五师团和矾谷廉介的第十师团分别攻占鲁南重镇临沂和滕州市,徐州受到严重威胁。蒋介石孙连仲第二集团军和汤恩伯第二十军团驰援鲁南,第二集团军的3个师被勒令坚守台儿庄区。刚被提升为九十二旅旅长的王冠五主动请缨,率部进驻台儿庄镇北,坚守一线前沿阵地。

1938年3月23日,台儿庄大捷打响,面对日军约4万人的进攻,王冠五率领麾下将士,进驻台儿庄,发出“宁同孤城共存亡,不与倭寇戴天地”的誓言。经过15个日夜的战斗,有效牵制了日军的主力部队,后在在抗日战争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的统一指挥下,与友军协同作战,内外夹攻,最终围歼日军超过1万人。其中王冠五所率领的部队,在台儿庄战场上歼敌数量达6000余人。因此,王冠五被提升为少将副师长。

1938年的台儿庄战役后,王冠五率部参加武汉会战中的大别山北麓阻击战。同年10月上旬,在河南商城至湖北麻城公路两侧的打船店、沙窝镇、白雀园一带山区,与日军第十三、第十六师团反复拼战,形成对峙状态。武汉市失陷后,王冠五所在的西北军被调往豫南,划归积极反共的汤恩伯统管。民国28年(1939)冬,遭受排挤的王冠五率部在豫东驻防待命,结识豫东抗日游击队主要领导人鲁雨亭(永城市人)。与鲁所率3个团的兵力协同作战,不断袭击日军。

抗日战争胜利后,王冠五同情革命,不愿打内战,在进攻解放区行动中消极迟缓,被中国国民党剥夺军权,排挤出军界,1947年,王冠五出任兰封(今河南兰考)第十二专区行政督察专员。在开封市第一次解放时,王冠五准备带妻女去台湾,经共产党人和范长江再三劝说,王冠五选择留下。1949年,王冠五被误杀。

人物关系

人物荣誉

人物评价

王冠五在战场上十分勇猛,足智多谋,作为直接驻守在台儿庄区的中国军队最高将领,他指挥的部队凭借着常规武器,抵御了日军精锐之师的进攻,并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大河网—大河报评)

1938年,在“无半掌之壁不饮弹,无方寸之土不沃血”的台儿庄大捷中,有一位军官不可忽视,有一个威名与天中相连,他叫王冠五。(天中晚报评)

相关事件

台儿庄战役

1938年3月22日,王冠五奉命率部进入台儿庄布防,担任守城总指挥。1938年3月23日,日军约4万人向台儿庄发起进攻。王冠五率官兵奋战,发出“宁同孤城共存亡,不与倭寇戴天地”的誓言。3月27日晚,日军百余人窜入城西北角,占领文昌阁。文昌阁是台儿庄区的制高点,其火力可控制西门。西门在运河北岸,是31师同城内联络的唯一通道,失去西北角,就失去了对战局的控制。为收复文昌阁,王冠五派遣特务连72壮士组成特别行动队,以黄花岗72烈士的英勇事迹,激励壮士奋勇杀敌。在中国军队炮火掩护下,11时,突击队攻克文昌阁。72名壮士生还58名,营长王祖献等14人牺牲。王冠五擢升为第31师91旅旅长。

1938年3月30日,日军再攻西北角,第27师158团三营八连连长王范堂,奉该师师长黄樵松命率部支援。经过战地侦查,他向王冠五建议由他率该连57名官兵组成敢死队攻打西北角,王冠五批准。敢死队员头戴钢盔,身着敌军服,携带手榴弹、炸弹和手枪,爬上城墙,同敌激战,再次夺回了西北角。敌残部被王冠五部歼灭。4月3日,台儿庄区三分之二已为敌有,王冠五仍坚守南关一隅。直至汤恩伯军团在大顾珊及底阁、杨楼大败板垣征四郎坂本支队、矶谷廉介师团濑谷支队。日军团在北洛、泥沟方面受汤军团另一部围攻后自行撤退。4月7日,台儿庄大捷。6月7日,国民政府以“第31师91旅旅长王冠五,守备台儿庄内最困苦时,犹能沉毅以致全胜”,授予华胄荣誉奖章。因抗日战功,王冠五晋升少将军衔。

有关王冠五台儿庄战役的报道

《天中晚报》的报道

天中晚报的记者在汝南文史资料委员会原主任刘炳松的陪同下来到汝南县三桥镇殷店村,见到了村支书谢长春。说到王冠五,谢长春表示在昨日王冠五的侄女王荫梅、嫡孙王彰等一行几人,给家乡的文化大院捐过款。随后,谢长春书记和村民马四领记者来到王冠五的旧居。他们表示王冠五的旧居一开始分给了乡公所,后来给了供销社,供销社搬走后,当成了村委会。再后来,村委会将房子处理给了村民。

马四表示他从小就知道王冠五是抗日将领,是参加台儿庄大捷的大英雄。王冠五为人低调、平易近人,打完仗后曾回家乡,离家5公里就不再骑马,一路上遇到乡亲,都一一打招呼。为了更深入地了解王冠五,记者先后赴郑州市开封市新乡市山东省等地实地和电话采访了王冠五的侄女王荫梅,女儿王荫凤,嫡孙王彤、王彬,外孙女冯睿,王冠五生前好友鲁雨亭的儿女鲁如坤、鲁伟漪,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鏖兵台儿庄》一书的主编韩信夫等人,对王冠五的事迹进行深度挖掘。

天中晚报的记者在台儿庄区城寨争夺战展厅里,看到墙上悬挂着王冠五的大幅照片。在清真寺的大门前,有一块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台儿庄大战旧址的石碑。石碑后面的一排砖瓦房就是清真寺。走进清真寺院内,看到一排平房,平房西侧有一个敞开大门的房间,房门左侧有一个标牌:指挥所。指挥所下面有一红色小标牌:186团指挥所旧址。走进屋内,对面窗户上有个钟表,窗下有一张小桌、两把木椅,桌上有盏马灯、一个旧式电话,西墙上是一幅台儿庄作战地图,地上是一堆柴草,东墙上是一幅斑驳的指战员聚在一起分析战况的照片。

《福建日报》记者朱开平所写

2008年4月8日,《福建日报》记者朱开平应《石狮晚报》苏劲松的邀请写下《宁同孤城共存亡   不与倭寇戴天地——追记台儿庄血战守城总指挥王冠五将军》一文。

此前在2008年3月29日,朱开平在给苏劲松回信时这样写道,为了纪念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区血战70周年,继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其耗费半个多月的时间,埋头于福建省图书馆等地,搜集、挖掘、参阅并考证70年前那场大战的文献资料。不仅在采访时认真,在写作时同样认真。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其必须对70年前那段血写的历史和无数流血牺牲的将士负责,对刊登此文的媒体负责,对海内外的广大读者负责。

王冠五1899年出生,1938年率部参与台儿庄大捷时,女儿才2岁。他的外孙女出生于1956 年。早在1986年,国产战争大片《血战台儿庄》,就以磅礴的气势、公正的胸襟,再现了那场惊天地泣鬼神的大战,第一次从正面肯定了蒋介石李宗仁孙连仲池峰城等人的抗日形象。70年前,王冠五作为守城总指挥,九死一生;70年后,我们正面宣传他这个典型,正当其时。

韩信夫所写

对于台儿庄战役,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韩信夫曾进行过深入研究,并主编出版了《鏖兵台儿庄》一书。天中晚报记者与韩信夫取得联系,并让他谈谈台儿庄大捷中的王冠五。韩信夫写的文章如下:1937年淞沪会战后,上海市、南京相继失陷。侵华日军下一个目标是打通津浦铁路,进行徐州会战,沿陇海铁路西进,取道郑州市直下武汉市李宗仁将军临危受命,担任抗日战争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坐镇徐州市,指挥津浦线保卫战,诱敌于台儿庄区聚而歼之。

台儿庄是大运河上的古镇,距徐州东北60公里,屏障徐州,为兵家必争之地。李宗仁调集孙连仲第二集团军驻守台儿庄进行阵地防御战,又以汤恩伯第二十军团开展运动战,迂回至台儿庄以北,从侧翼打击敌人。1938年3月22日,时任第二集团军第31师(师长池峰城)第186团团长王冠五奉命率部进入台儿庄布防,担任守城总指挥。次日,日军矶谷廉介第十师团派队南下,与中国军队北上部队在康庄遭遇,台儿庄大捷爆发。王冠五义愤填膺,发出“宁同孤城共存亡,不与倭寇戴天地”的钢铁誓言。

台儿庄区守城阵地战进行半月之久。日军每天以飞机、火炮、坦克掩护步兵猛攻台儿庄,城内多处被敌突破。王冠五带领兄弟们奋不顾身,同敌展开犬牙交错的巷战,并由街市巷战演变为同室而战,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一大奇迹。3月27日晚,日军百余人窜入城西北角,占领文昌阁。文昌阁是台儿庄的制高点,其火力可控制西门。西门在运河北岸,是31师同城内联络的唯一通道,失去西北角,就失去了对战局的控制。台儿庄处于危险中。为收复文昌阁,王冠五派遣特务连72壮士组成特别行动队,以黄花岗72烈士的英勇事迹,激励壮士奋勇杀敌。在我军炮火掩护下,11时,突击队攻克文昌阁。72名壮士生还58名,营长王祖献等14人牺牲。孙连仲总司令闻捷,奖励有功官兵1万元。王冠五擢升为第31师91旅旅长。

30日,日军再攻西北角,第27师158团三营八连连长王范堂,奉该师师长黄樵松命率部支援。经过战地侦查,他向王冠五建议由他率该连57名官兵组成敢死队攻打西北角。王冠五批准。敢死队员头戴钢盔,身着敌军服,携带手榴弹、炸弹和手枪,爬上城墙,同敌激战,再次夺回了西北角。敌残部被王冠五部歼灭。

4月3日,台儿庄区三分之二以为敌有,王冠五仍坚守南关一隅,死拼不退。直至汤恩伯军团在大顾珊及底阁、杨楼大败板垣征四郎坂本支队、矶谷廉介师团濑谷支队。日军团在北洛、泥沟方面受汤军团另一部围攻后自行撤退。4月7日,台儿庄大捷。王冠五功不可没。6月7日,国民政府以“第31师91旅旅长王冠五,守备台儿庄内最困苦时,犹能沉毅以致全胜,授予“华胄荣誉奖章”。旋因抗日战功王冠五晋升少将军衔。

其他报道

王冠五因在台儿庄战役战绩卓著,成为中外记者争相采访的对象。著名记者范长江陆诒等人对这场战役进行了详细报道。著名作家郭沫若在收集大量第一手资料后,在特辑《血战台儿庄》专刊中歌颂了王冠五为国家、为民族英勇奋战的光辉业绩。著名诗人臧克家也报道了王冠五的英雄事迹,并写诗赞颂。

代明著的《拼成焦土非无策   痛饮黄龙自有期——记台儿庄保卫战中的“无名英雄”屈伸将军》这篇文章中提到,当记者团的队伍来到已经坍塌的西门时,31师186团的团长王冠五带领几名营团级军官,站在那里等候迎接。他们一个个蓬头垢面,容颜憔悴,但炯炯有神的眼睛里,放射出刚毅不屈的光芒。屈伸将军向记者介绍王冠五时特别提到,就是他带领这个团在台儿庄区奋战,前赴后继,无数次打退日军的反扑,确保全局的胜利。几名外国记者听到这里,兴奋地把王团长抬了起来,高高举过头顶,让照相机、摄像机记录下这一难得的瞬间。

1938年4月18日出版的《大公报》第一版上,范长江写的《血战台儿庄故事》中提到,4月3日,台儿庄在最危机之时,王冠五旅长所部仅占城内五分之一,眼看此最后根据地即将不保,后方司令部打电话问他怎么样时,他说不要紧。前方下级干部问他如何支撑这样危难的局面时,他说自有办法。其实,他哪有什么特别的办法。不过,他相信上级长官一定会全力支持台儿庄区,绝对不会做退后的打算。同时,他相信部署抗战的决定不会动摇,他的部下对他也是如此信任。因为有此互信,故造成牢不可破的共信。池师长不仅是他的直属长官,而且是负责保守台儿庄的人。他清楚地知道台儿庄的实情,当他听到王旅长说不要紧时,一面感动 ,一面立刻吐出一口鲜血,因为他确实知道不要紧的实际,是如何要紧啊。

1993年5月12日出版的《人民日报》上,陆诒写的《团结抗战的典范——纪念台儿庄战役五十五周年》中提到,31师王冠五旅长陪同我们参观战场,他边走边谈,告诉我们,当台儿庄内激烈巷战时,就是墙上一个枪眼,双方都奋力争夺。一次,日军的刺刀已插进中国军队守卫的墙内,我们的战士立即把刺刀抓住。刺刀刺破了战士的手掌,流血不止,但战士死不放手。另一位战士冲进邻室,用手榴弹结束了敌人的生命。

著名诗人臧克家历时10余天,先后三次深入战地采访,写成《津浦北线血战记》一书。他在书中描述,“1938年3月23日台儿庄大捷打响的第一天,守寨的兵力只有一个团,几次死拼,伤亡早已半数,王震团长也挂了光荣的彩。王冠五旅长代替了他的职务,他的镇静和勇敢,使得士气更旺盛起来。”此后,臧克家写了 《红血洗过的战场》:“台儿庄区,红血洗过的战场。一万条健儿,在这里做了国殇……在这里,我们击退寇兵!在残破的北关城墙插上了国旗……台儿庄一片灰烬,台儿庄的名字和时间争长。”

2008年,当台儿庄战役70周年时,中国各大媒体都开辟不同版面对台儿庄进行报道。台儿庄大战纪念馆举行了纪念活动。这一年,王冠五的女儿王荫凤、嫡孙王彤、外孙女冯睿应邀参加纪念活动。他们第一次走进父亲(爷爷、姥爷)奋战、守城指挥过的地方——台儿庄清真寺。清真寺弹痕累累的墙壁犹在,王冠五守城指挥的房间犹在,清真寺内两棵见证400年沧桑的桧柏犹在。

战役亲历者

蒋介石副官居亦侨写的《台儿庄大战亲历记》中表示1938年4月3日,台儿庄前沿阵地31师电讯联系突然中断,李宗仁急电向蒋介石告急。蒋介石看完急电后说,居副官,备车到机场,马上飞徐州市,飞抵徐州后,蒋介石要求派人去前线,慰问并联系。居亦侨经乘车和步行到达前沿,和池师长等阵地相逢。师长池峰城、旅长王冠五,已经战斗六昼夜未下火线。他们表示31师已经损失70%,击毁日军4辆坦克,打落日机1架,击毙日军63团团长等。

30军军部副官倪志本表示在巷战最激烈的时候,186团团长王冠五曾一日之内两三次被人从打塌的房子内扒出来。大战前一阶段,敌人机群轮番轰炸,战斗进行得相当艰难。4月1日、2日,官兵们手持大刀,以血肉之躯与敌厮杀,其惨烈非笔墨所能形容。

185团2营5连牛洪凯连长表示反攻胜利后,师长正在开会,王冠五旅长来到后握着池师长的双手。两人相对无言,眼里流出了泪水。

战斗详报里的31师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里存有台儿庄大捷期间禀报第二集团军的《第31师战斗详报》,《福建日报》记者朱开平从中查找筛选出的涉及王冠五的部分内容如下:

参考资料

台儿庄战役守城总指挥王冠五49年被误杀_网易新闻.网易新闻.2024-09-13

将士热血润热土身后功名任评说.天中晚报.2024-09-13

一篇尘封战地报道 引出亲人血战台儿庄故事.新浪网.2024-09-13

民国抗日将领——王冠五.驻马店网.2024-09-14

王冠五.抗日战争纪念网.2024-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