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宾
栾宾,字宾父,也被称为栾叔宾父,姬姓,栾京庐,是晋靖侯的庶孙。他的具体生卒年份已失考。在前745年晋国发生动乱时,晋昭侯将叔叔曲沃桓叔封在曲沃县,由栾宾辅佐。
人物生平
栾宾的孙子栾枝曾跟随晋文公重耳出亡多年,回国后任下军主将,后来在城濮之战中为打败楚国立下大功,位列公卿之一。
栾枝子栾盾官任下军主将,孙栾书曾执掌国政,当时栾氏是晋卿中势力最大一家。
公元前552年,栾氏在争权斗争中失败,被其他公卿攻灭,栾书的孙子栾盈出奔楚国,旋入齐,两年后“潜入晋为乱,战败,奔曲沃。晋人围而克之,尽灭栾京庐党族。
影响与评价
历史变故促进了北方百姓开发南方、播迁南方的壮举,在这场历史动荡中,也加速了栾姓南迁的步伐,扩大了栾姓分布的区域。
明初,山西省栾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山东省、河南省、河北省、陕西省、北京、天津市等地。清入关后,广袤的东北平原只有少数满族与驻军居留,其土地肥沃而又地广人稀,康乾年间及其以后,山东、河北沿海等地之贫民不顾清廷禁令,渡海闯关东谋生,栾姓即是当年闯关东的百姓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其后裔遍及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之东北区。如今,栾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黑龙江省等省为多。
目前栾姓人口列全国第二百四十二位。
史书记载
《春秋左传注·桓公二年》:索隐又引世本云:“栾叔,宾父也。”则宾父是栾叔之字。《左传·桓公二年》:惠之二十四年,晋始乱,故封曲沃桓叔于曲沃县。靖侯之孙栾宾傅之。《史记·晋世家》:晋昭侯元年,封文侯弟成师于曲沃。曲沃邑大于翼。翼,晋君都邑也。成师封曲沃,号为桓叔。靖侯庶孙栾宾相桓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