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林乡
青林乡位于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境西南部,距县府驻地33千米。人口1万,以汉族为主,还有土、藏、蒙古族,其中土族占总人口的43.3%。面积295.6平方千米。
青林乡,隶属于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青林乡东与青山乡接壤,西靠海晏县,北与宝库乡和大通牛场相接。人民政府驻上阳山村。青林乡行政区域面积295.6平方千米。2018年末,青林乡户籍人口11108人。
1949年,为青林乡、多洛上乡,属二区。1956年,青林乡与多洛上乡的一部分(除石头滩)合并成立多林镇。1958年,与多洛乡、逊让乡合并成立红旗公社,后改为多林公社。1961年,为青林公社。1965年,与多林公社合并,为多林公社。1980年与多林公社分设,成立青林公社。1984年,为青林土族乡。1985年11月6日改为青林乡。政区划分2011年末,辖上阳山、下阳山、麻哈、中庄、地黄、毛合湾、棉格勒、卧马、全家湾、雪里合、白土镇、柳林滩12个村民委员会。2019年10月,青林乡辖12个行政村。
2018年,桥头镇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2个。
历史沿革
名称来历
原叫青杠林,因境内青杠树丛生而得名,建乡时改为青林。
政区沿革
1955年5月,青杠林乡改为青林乡。
1958年8月,实行政社合一,青林乡改为青林管理区。
1961年7月,撤销青林管理区建制。
1963年3月,成立青林公社。
1983年4月,青林公社改为青林乡。
2020年7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该省调整六盘水市部分行政区划,决定将水城区的青林苗族彝族乡,划归六盘水市钟山区管辖。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青林乡东与青山乡接壤,西靠海晏县,北与宝库乡和大通牛场相接。人民政府驻上阳山村。青林乡行政区域面积295.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青林乡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海拔2670~4325米。气候属于大陆性高原气候,年平均气温2℃,全年无霜期约80天,降雨量550~600毫米。
水文
青林乡境内小河流2条,即发源于西大山流经上、大土杆的土杆河,发源于三岔草原的黑林河在境内长20千米。
自然灾害
青林乡主要自然灾害有旱灾、涝灾、霜冻、冰雹等。
行政区划
2011年末,青林乡辖上阳山、下阳山、麻哈、中庄、地黄、毛合湾、棉格勒、卧马、全家湾、雪里合、白土镇、柳林滩12个村民委员会。
2019年10月,青林乡辖12个行政村。
简介
青林乡政府驻上阳山,辖中庄、生地、毛合湾、柳林滩、棉格勒、下阳山、上阳山、麻哈、泉家湾、白土垭豁、雪里合、卧马12个村委会。民国六年(1937年)设多洛上、下乡,1951年改第二区第一、二乡,1952年复设多洛上、下乡,1953年分设青林乡,1956年并入多林乡,1958年合并为红旗公社,次年改为多林公社,1978年改为青林公社,1984年设青林土族乡,1985年改为青林乡。
人口民族
2011年末,青林乡辖区总人口11030人。总人口中,男性5786人,占52.46%;女性5244人,占47.54%。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5453人,占49.4%,土族占40.6%,其他民族占10%。2011年,人口出生率11.61‰,人口死亡率5.93‰,人口自然增长率5.66‰。
2018年末,青林乡户籍人口11108人。
经济
农业
2011年末,青林乡耕地面积3.4万亩,人均3.1亩,其中水浇地2000亩。2011年,农业总产值7194.1万元。
2011年末,青林乡粮食作物以小麦、稞麦、马铃薯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2790.6吨,人均253千克,其中小麦1142.4吨,青稞298.5吨,马铃薯1349.7吨。主要经济作物有蔬菜等。2011年,蔬菜种植面积1999.2亩,产量4598.2吨,主要品种有韭菜、红葱、番茄、白菜、萝卜、甘蓝、菜花、菜瓜等,其中韭菜18吨,红葱18吨,番茄10吨,白菜1400吨,萝卜992吨,甘蓝826吨,菜花689.1吨,菜瓜504.1吨。
2011年末,青林乡以饲养生猪、羊、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1.1万头,年末存栏5966头;羊饲养量1.5万只,年末存栏1.4万只;家禽饲养量2480只。
2011年末,青林乡农民人均纯收入5002元。
商业
2011年末,青林乡商业网点46个,职工194人。
餐饮业
2011年末,青林乡收入110万元,比上年增长16%。
交通
青林乡境内有城西公路干线1条。
社会
文化事业
2011年末,青林乡有文化站1个,农家书屋7个,藏书1.01万册。
教育事业
2011年末,青林乡有幼儿园2所,在校幼儿294人,专任教师9人;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在校生1495人,专任教师82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831.87万元,比上年增长66.7%。
医疗卫生
2011年末,青林乡有卫生院1个,床位20个,固定资产总值76万元;专业卫生人员13人,其中执业医师2人、执业助理医师2人、注册护士2人。村医疗室12个,从业医疗人员12人,其中主治医师4人、医师6人、医师2人。
2011年末,青林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8%。
体育事业
2011年末,青林乡有学校体育场1个、村活动场所3个。社会保障2011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639户,人数1440人,支出95.35万元;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543人,参保率82%。
为弘扬法治文化,增强辖区群众法制观念,提高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青林乡在县依法治县办的指导和支持下,利用棉格勒新村现有的阵地资源,在该新村广场建成了“法治文化墙”。
“法治文化墙”作为开展法制宣传的重要窗口,紧紧围绕“稳定、民主、和谐、创新、发展”这一主题,分为“人民调解”、“孝道篇”、“青少年法制教育”、“禁毒”、“反邪教”、“法律援助”、“计划生育”、“廉政文化”、“民族团结”等15个版块。通过简洁明了、易于理解的文字释法说理,并配以生动的漫画和警醒的格言,将日常生活中的法律知识图文并茂、融法治与文化于一体的展现在法治文化墙上,吸引了诸多群众前来观看,成为青林乡构建和谐新农村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
棉格勒新村“法治文化墙”作为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重点法治文化建设项目,广泛宣传了宪法、婚姻家庭、人民调解、法律援助、计划生育、民族团结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旨在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让群众在休闲、健身、游憩时接受法治文化的熏陶,提升法治素养。
参考资料
2019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国家统计局.2021-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