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联军
关中联军是在汉末时期由马超领导的一支多民族联合军队,成员包括羌族、胡族以及汉族人士。
历史背景
关中联军成立于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当时马超、韩遂、侯选、程银、杨秋、李堪、张横、梁兴、成宜、马玩等十位将领共同起兵反抗曹操。这支联军集结了大约十万名士兵,其中包括羌族、胡族和汉族的混合力量。联军驻扎在潼关县一带,计划向弘农、冯翊等地发起攻击。在此期间,许多县邑的居民也加入了反抗行动,纷纷通过子午峪逃往汉中市避难。
军队构成
关中联军的核心人物是马超,他与其他九位将领一起构成了这支部队的主要力量。在这十位将领中,马超和韩遂的地位较为突出,他们的兵力相对较大,分别约为一万五千人。其余的八位将领则属于中小型军阀,他们的兵力规模大致在五千至一万之间。因此,尽管关中联军宣称拥有十万兵力,但实际上参与战斗的部队数量可能在六万五千至七万人之间。此外,由于部分兵力被部署在后方,实际投入前线作战的力量可能会有所减少。
参考资料
曹操的经典战例——“渭南之战”,声东击西击败“关中十将”.搜狐网.2024-11-07
曹操的冰城战术:渭南之战,古代军事工程的一次巅峰之作.搜狐网.2024-11-07
解析东汉战争:关中大决战!曹操巧渡黄河,击溃10万大军.搜狐网.2024-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