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萧太后河

萧太后河

萧皇后河,又称肖太后河,是北京最早的漕运河和人工运河,始建于辽朝,由萧太后主持开挖。萧太后河位于北京东南郊,从西北流向东南,主要发源于东南护城河的一个支流,另一个支流则发源于朝阳区老虎洞(现劲松一带)。河道全长11.85公里,流域面积为21.83平方公里。萧太后河曾是北京南部城区及朝阳区南部的主要排水通道,有“铜帮铁底蓟运河”的美誉。 萧太后河在历史上曾汇入凉水河,但在1958年改建后,河道在朝阳区马家湾村南侧汇入通惠引水干渠。2016年,为配合北京环球度假区的建设,萧太后河在环球度假区内改道南移。

发展历史

萧太后河又作“肖太后河”,是北京最早的人工运河。明清笔记记载:“河面船只穿行,河岸行人如织,如同江南水乡。”国内的地理课本、学生用地图册上一般作“肖太后河”。

萧皇后”是指辽朝(大契丹帝国)的圣宗之母萧氏(史称萧太后),此河之所以以“萧太后”来命名,是因为当年她率军征战北宋的时候,扎营在今天的北京,曾经一度缺水,差役寻水许久,终于找到了一条河流。萧太后喝后夸赞水很甘冽,便问起水名。差役报这是条无名的河流,她就降旨以她的名号来命名。这当然只是个传说,正史中没有记载。

据相关史料显示,萧太后河是北京最早的人工运河,位于京城的东南部,因辽萧太后主持开挖而得名,始于统和六年(988年),是北京成为首都以来最早的漕运河,最初是为运送军粮所用,后成为皇家漕运的重要航道。它比元代漕运的坝河早280多年,比元明清漕运的通惠河早300多年,而今依然是北京东部的主要河流之一。明清笔记记载:“河面船只穿行,河岸行人如织,如同江南水乡。”

地理环境

萧太后河位于北京市东南郊。主流源于东南护城河,上游支流源于朝阳区老虎洞。自西北向东南流,在通县汇入凉水河。1958年修建通县通惠引水干渠时,将该河拦腰截断。上段主河道长11.85公里,宽8-13米,流域面积21.83平方公里,在朝阳区马家湾村南入通惠排水干渠。萧太后河是北京市南部城区及朝阳区南部的主要排水通道。上游河段排洪能力33立方米/秒,下游河段排洪能力55立方米/秒。河道上修建蓄水闸6座,蓄水20余万立方米。

水被污染

萧太后河作为北京城市发展史上的第一条运河,在元代开挖通惠河之前,一直是北京水陆交通的大动脉,后来逐步成为了一条服务于两岸人民生产、生活用水需要的普通河流,在饮水灌溉、抗旱排涝等方面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北京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数量大幅增长,市政管线和污水处理基础设施缺失,大量污水直排入河,造成河道污染严重,萧太后河成了一条臭河、牛奶河。随后,北京市启动了对萧太后河的生态修复工程。

荣誉

2019年萧太后河被评为北京市优美河湖。

参考资料

北京萧太后河100米有20个排污口 曾如江南水乡.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2013-03-29

北京市河流水系:大小河流80多条一览.腾讯新闻.2012-08-20

【首都水环境治理】萧太后河还清:昔日牛奶河 今朝白鹭飞.央视网.2023-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