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汉东城遗址

汉东城遗址

汉东城遗址位于重庆永川区朱沱镇,遗址分布面积约40万平方米,核心区面积约2万平方米。东部紧邻长江黄金水道,通过长江水道,近可与合江县江津区、永川、重庆市相通,远可直达武汉市上海市等地,宋元时期,成为重庆十八水驿之一。

景点简介

汉东城遗址系万春县(唐武德三年)、万寿县(唐武德五年改万春县为万寿县)县城遗址,位于重庆市永川区朱沱镇汉东村,地处长江左岸二级阶地,为永川区首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分布面积约40万平方米,遗存保存较好区域面积为6.45万平方米,核心区面积约2万平方米。

名称由来

汉东城,其实是唐宋时期万春县和万寿县的县城所在地。这座历时300多年的县城,因宋乾德五年(公元967年)废县而衰落。因城边有汉东水驿,曾是古重庆市重要的十八水驿之一,后来人们就习惯性地称这座县城为汉东城了。

历史发展

汉东城比永川城置县还早。据《永川县志》记载,永川于唐大历十一年(公元776年)置县,而汉东城则于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置万春县(唐武德五年改为万寿县),比永川城成为县城所在地早156年。

考古发现

考古发掘发现城墙、房址、墓葬、灰坑、水沟、道路、陶窑等各类遗迹101处,出土器物小件800余件,器物标本4500余件。文物涵盖新石器时代、商周时期、汉代、唐宋元及明清各个时期,汉东城遗址被专家誉为“通史式的古遗址”。

汉东城之谜

衙署位置

作为县治,除了有城墙、住宅区、道路,还应该有衙署。据考古人员介绍,通过发掘,虽获取了衙署位置线索,但是确切位置、布局和规模、城市格局和城防系统等,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功能划分

汉东城在不同时期究竟是怎样分区功能的?专家认为需要继续发掘。

目前,除了商周时期作为墓葬区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汉代、唐宋以及明清时期都是作为生活区,难以构成一个完整聚落。

城墙建于唐还是宋

有城必有城墙。虽然在长江边发现了石城墙,但只看到的是城墙的立面,到底城墙有多厚,内部构造如何,城墙规模有多大等,还需作进一步的发掘。虽然初步判定石城墙是唐宋时期建造,但到底是建于唐还是宋,还需作进一步的考证。

参考资料

汉东城遗址考古取得阶段性成果.永川网.2014-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