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刘整

刘整

刘整(1212年—1275年),字武仲,祖籍京兆樊川(今陕西长安县),金邓州穰城(今河南邓州)人,宋末元初将领,元朝水军的创始人之一。

金末时,刘整投奔南宋,编制隶属于荆湖制置使孟珙麾下。1261年,刘整升任泸州市知府兼潼川路安抚副使。这次升迁,导致南宋很多本土将领职位都在刘整之下,遭到了吕文德的为难和打击,吕文德还打算诬告迫害刘整。1261年6月,刘整被迫投降元朝,后受封为夔路行省兼安抚使。1267年,刘整入京城,进言孛儿只斤·忽必烈欲灭南宋,必先取南宋的屏障襄阳市。1268年,刘整与都元帅阿术一起督率各军围攻襄阳。1270年,刘整下令建造五千艘战船,并训练出七万水军精兵。

襄阳之战中,刘整巧用困城战术,阻断襄樊水陆交通,击退宋军救援。1273年,刘整攻破樊城区,逼降襄阳。随后刘整入朝,建议率领水军,控制长江一线。刘整改任淮西枢密院事,驻守正阳,在淮河两岸筑城,向南逼近长江。1274年,他升为骠骑卫上将军,代理中书左丞。1275年正月,刘整受命率军出击淮南市,他一心乘胜渡江,却被首帅伯颜阻拦。后来刘整闻伯颜渡江入鄂州市的捷报,愤郁而死于无为市城下,年六十三。他被追赠龙虎卫上将军、中书右丞的称号,谥号武敏。

人物生平

投靠南宋

刘整是邓州穰城人,沉毅有智谋,善骑射。他金末投奔南宋,编制隶属于荆湖制置使孟珙麾下。后来孟珙攻打金朝的信阳城,作为先锋的刘整率领十二人,趁着夜色潜入城中,袭擒其守。孟珙得到捷报后大惊,想起了唐代名将李存孝以十八骑拔洛阳市,而今刘整仅以十二勇士而一举夺取信阳,乃在其军旗上书“赛存孝”三字。

被迫降元

宝祐二年(1254年),刘整被调入四川驻防,随李曾伯入蜀,选拔为将,屡建战功,步步升迁,素有“铁胡孙”美誉。景定元年(1261年)四月,刘整升任泸州市知府兼潼川路安抚副使。身为北方人的刘整以武功获得升迁,这次升迁,导致南宋很多本土将领职位都在刘整之下,吕文德对此很是不平,所以处处给刘整难堪,刘整一出谋划策就会被吕文德否定,刘整一有功劳就被吕文德隐瞒不报,吕文德还让与刘整有矛盾的俞兴任四川制置使,以此打击刘整。

吕文德与俞兴勾结,打算诬告迫害刘整。刘整得知消息后,派人到杭州市(今浙江杭州)向朝廷上诉。然而,一向看重他的上级江万载等人都已辞职,刘整投诉无门,随后他又看到名将向士璧、曹世雄均被贾似道逼迫致死,怕自己不能保全,于是他决定放弃南宋,开始暗中与蒙古联络。降元前,刘整曾召集文武将吏,宣布投降之事。一名吏曹强烈反对,当场被杀。随即又杀了重庆市派到神臂城遗址征粮的官员。然后派人找到人气颇高文采风流的许彪孙,让他为其起草投降文告。许彪孙断然拒绝,对来人说:“此腕可断,此笔不可书也。”(《昭忠录·许彪孙条》)许彪孙一家全部遇害。

中统二年(1261)六月,刘整以泸州市15郡30万户投降蒙古军,神臂城首次失陷。他被蒙古任命为夔路行省兼安抚使,赐给他金虎符,还赐给金银符用来赏赐他的那些有功将校。宋理宗赵昀听说刘整降元后勃然大怒,同时惊呼:“泸南之变,宜急措置。”(《宋季三朝政要》)遵照南宋王朝的命令,四川省制置使俞兴率军队从长江上游的乐山市(今乐山)星夜奔赴神臂城遗址,将其团团围住,昼夜攻打。刘整见宋军来势凶猛,心想,一旦城池被破,自己性命难保,便将自己的家产分发给兵卒鼓舞士气。但刘整不得人心,初战即败,一面凭险死守,一面派人出城去成都市求援。俞兴发现前来增援的蒙古国武装部队,便令部将屯达率兵堵截。见城外战斗激烈,刘整知道援兵已到,就从暗道杀出,里应外合,反将宋军包围,尽数杀死。

刘整又派遣使者把宋朝所赐予的金字牙符以及所佩之印进献(给元朝),请求增派屯驻的兵力,大量储备物资,以谋划攻宋之策。蒙古军以泸州市为基地,攻占了四川省大部分地方。四川六十余州大多归于蒙古军囊中,南宋王朝在四川“止有二十余州,所谓二十余州者,又皆荒残,或一州而存一县,或一县而存一乡”。俞兴出兵进剿刘整,反被刘整所败。败报传来后,宋廷急派吕文德率军从重庆市赶来,进攻泸州,以挽救颓势。吕文德吸取俞兴全军覆没的教训,“水陆并进,雨雪载涂,或筑堡以逼其城,或巡江以护吾饷,或出奇以焚其积粟,或进锐以剿其援师”。(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53,《收复泸州奖谕宣制两阃立功将帅诏》)在宋军的多重攻击下,元军伤亡惨重,粮食无几,军心涣散。刘整自知城池难保,带着几个心腹士兵弃城北逃。

中统三年(1262年),刘整到京城朝见皇帝,被授予在成都、三台县两路设置行中书省的官职,皇帝赏赐白银万两,把这些银子分给失去产业的士兵,仍然兼任都元帅,在各座山上建立营寨,用以抵挡宋朝的军队。同僚嫉妒刘整的功劳,打算谋害他,刘整害怕了,请求分兵去统领潼川。七月,刘整改任潼川都元帅,征收茶、盐赋税来供应军队。

中统四年(1263年)五月,宋朝的安抚使高达、温和进军逼近成都市,刘整前往救援,宋军听说赛存孝来了,就逃走了。宋军又准备攻打潼川,又在锦江与刘整遭遇而被打败。至元三年(1266年)六月,刘整升任昭武大将军、南京路宣抚使。至元四年(1267年)十一月,刘整入京城,进言欲灭南宋,必先取南宋的屏障襄阳市

襄阳战役

至元五年(1268年)七月,刘整被擢升为镇国上将军、都元帅。九月,刘整与都元帅阿术一起督率各军围攻襄阳,在鹿门堡和大沽口之战构筑工事,以作攻取襄阳的谋划。刘整率领五万士兵,抄掠长江沿岸各郡,各郡都环城坚守以避开他们的锐气,俘获宋民八万人。至元六年(1269年)六月,刘整擒获都统唐永坚。

至元七年(1270年)三月,刘整于汉水中流修筑实心高台,台上设置弩炮,台下构筑五个石囤,用以扼守敌军船只。他下令建造五千艘战船,每天训练水军,即使下雨无法外出,也在地上画船来练习,最终训练出七万精兵。八月,刘整再次修筑外围的防御工事,用以阻挡敌军的增援。至元八年(1271年)五月,宋朝统帅范文虎派遣都统张顺张贵,驾驶轮船运送襄阳市的衣甲,刘整趁机截击宋军,斩杀了张顺,只有张贵得以进入城中。九月,他被提升为河南行中书省参知政事。

至元九年(1272年)三月,刘整被加封为诸翼汉军都元帅。襄阳市守将吕文焕登城观敌,刘整跃马邀战,被吕文焕伏弩射中。就在这个月,刘整破樊城区外郭,斩首二千级,擒裨将十六人。九月,刘整擒出城求援的张贵于柜门关。十一月,刘整诏统水军四万户。宋荆湖制置李庭芝设计离间刘整没有成功。围攻襄阳已经五年了,刘整考虑到樊城区、襄阳互为唇齿,应当先攻打樊城。至正十年(1273年)正月,刘整攻破樊城,并进行了屠城。他派遣唐永坚进入襄阳市劝降吕文焕,吕文焕便献城投降。刘整评定功劳为上等,赏赐给整田地、住宅、金币和好马。

愤郁而卒

刘整入朝建议率领水军,乘胜追击,控制长江一线。于是刘整改任淮西枢密院事,驻守正阳,在淮河两岸筑城,向南逼近长江,截断其东西要道。至正十一年(1274年),刘整升为骠骑卫上将军,代理中书左丞。宋将夏贵出动全部水军前来进攻,元军在大人洲打败了他们。

至正十二年(1275年)正月,刘整受命率军出击淮南市,从东翼掩护中路主力的进攻。刘整一心希望乘胜渡江,与中路主力争攻,却被首帅伯颜阻拦,未能成功。后来刘整闻伯颜渡江入鄂州市的捷报。不禁悲痛地说:“首帅止我,顾使我成功后人,善作者不必善成。果然。”当夜,愤郁而死于无为市城下,年六十三。卒赠龙虎卫上将军、中书右丞,谥号“武敏”。

主要成就

提出战略构想

在蒙古与南宋的相持阶段,元朝与南宋对峙于两淮、襄汉以及川中一线。淮东水网多,不利于蒙古骑兵作战;淮南西路淮河,南宋屯重兵于此并与淮东呼应;川蜀地区,宋人凭余玠所筑部分山城顽强固守,元军急切难以得手。相形之下,襄汉地区似千里长蛇的软中腹,襄阳市樊城区孤立暴露在前沿,易受攻击。若元军攻下襄阳,长江中流的重镇鄂州市就失去屏障,鄂州不守,南宋千里防线会被从中突破,首尾截成两段,向西使川蜀与朝廷失去联系,向东有顺江之势,向南使南面湖湘门户洞开,因而襄、樊战略地位十分重要。《钱塘遗事》卷六《襄阳受围》中说:“襄者,东南之脊,无襄则不可立国。吕祉常谓得襄阳则可以通蜀汉而缀关辅;失襄阳则江表地区之业可忧者,正此也。”

此前孛儿只斤·蒙哥猛攻南宋失败,致使元朝一度丧失吞灭南宋的信心。关键时刻,刘整力劝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坚定了元朝灭宋的决心。不仅如此,刘整还向忽必烈进献“先攻襄阳市的策略,提出“无襄则无淮,无淮则江南唾手可下也”的观点。此建议被忽必烈采纳,成功推动宋元战争进入元军对南宋战略进攻的新阶段。

指挥襄阳战役

主攻方向确定之后,围绕着如何夺取防守坚固的军事重镇襄阳,元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最重要者有五项。

筑围立垒,封锁交通

修筑围墙、城堡壁垒及各种路障,阻断襄樊与后方的水陆交通线。即准备采取长期围困襄阳、持久作战的方针,抛弃过去游牧民族抄掠袭击而不久驻的传统,也不使用快速猛攻坚城的战术。因为城防坚固,采用围困而不急攻的做法可以大大减少兵将的伤亡。其筑垒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建立立足点

刘整知晓襄阳市守将吕文德有勇无谋且贪图利益的性格,在景定四年(1263年)六月向孛儿只斤·忽必烈提议,称南宋方面只倚仗吕文德,可用利益引诱他,建议遣使赠送玉带给吕文德,并请求在襄阳城外设置榷场。忽必烈采纳此建议,派使者送礼并提出开设榷场要求,获吕文德同意。之后使者又以保护榷场安全为由请求构筑防御工事,吕文德上奏朝廷获批。七月时,蒙古在樊城外设置榷场,于鹿门山修筑土墙,对外开展互市,对内构筑堡壁,还在丹顶鹤修筑堡垒。

由此,蒙古军有了防守之处,能遏制南北方向对襄阳市樊城区的援助,时常出兵在襄、樊城外巡逻劫掠,兵威愈发强盛。吕文德之弟吕文焕知晓被蒙古算计,写信劝谏,吕文德才醒悟过来,但为时已晚,只能自责。鹿门山位于汉江东岸,临近荆襄大道,蒙军在此构筑壁垒后,获得了进逼襄阳的据点,且对该地与后方的陆路交通形成威胁,咸淳五年,蒙古将张弘范驻军鹿门,致使襄、樊道路断绝,粮食及援兵无法接续。

在外围各地修筑壁垒

赵禥咸淳三年(1267)八月,蒙古征南阳郡元帅阿术“观兵襄阳市,遂入南郡,取仙人、铁城等栅,俘生口五万”,次年,阿术与刘整在襄樊“筑鹿门、新城等堡”。

建筑长围、阻断汉江

蒙古军进一步将防御工事的修筑从点拓展成线,彻底截断了襄樊城池与后方的水陆交通,导致襄樊守军无法得到粮饷器械以及兵员补充。咸淳五年(1269年)正月,孛儿只斤·忽必烈派遣重臣史天泽与枢密副使呼喇楚前往督战,史天泽主张在襄阳城外“筑长围,起万山,包百丈山,令南、北不相通,又筑岘山、虎头山为一字城,联亘诸堡,为久驻计”,同时,主帅阿术“继又筑台汉江中,与夹江堡相应,使得宋军援襄者不能进”。

咸淳六年(1270年),蒙将张弘范襄阳城东“戍鹿门堡,以断宋饷道,且绝郢之救兵”,还建议史天泽彻底断绝襄阳城通过万山和汉水与后方的联系。经过数年的工事修建,蒙古方面成功完成了对襄樊地区的严密封锁。正如宋将李庭芝所奏:“襄围不解,客主易位。重营复壁,繁布如林。遮山障江,包络无罅,旷岁持久。”而前来救援的宋军在数量和战斗力方面均不占优势,因而屡屡作战失利。

聚重兵于襄樊,又分偏师牵制

孛儿只斤·忽必烈为在襄樊地区构建兵力上的绝对优势,多次往该地增调援军,仅阿术和刘整部下的机动部队就达五万之众,投入的资财人力数量极为庞大。正如胡祗遹所言:“我军围襄阳市六年于兹,戈甲器刃所费若干,粮斛俸禄所费若干,士卒沦亡若干,行赍居送人牛车具飞挽损折若干,以国家每岁经费计之,襄樊殆居其半。”

在集中兵力对襄樊进行围攻期间,忽必烈还分派诸将率领部分兵力在两淮、京湖以及四川省等多个方向展开佯攻,旨在分散、牵制南宋各地的军队,让南宋难以抽调兵马去支援襄樊。襄阳遭围困后,南宋多次组织援军输送物资,并与蒙军激烈交战,不过成功的情况寥寥无几。

大造战船、兴练水军

襄樊地区水网纵横交错,在此情况下,蒙古军的骑兵、步兵优势难以施展。咸淳六年(1270年)三月,阿术与刘整经过商议,判定必须打造一支强大的水军,以此来抵消南宋所具备的军事优势。孛儿只斤·忽必烈批准了他们“造船五千艘,日练水军,……得练卒七万”的计划。这一举措成效显著,有效弥补了蒙军原本存在的缺陷,后续在与宋朝水军作战时屡屡取胜,使得襄阳市战局出现了转变。此后,宋朝水师不敢再逆汉江发动进攻,仅在咸淳八年(1272年)派遣由襄、郢、山西省地方武装共三千人组成的队伍,在勇将张贵张顺带领下乘船突围前往襄阳,送去当时紧缺的盐、衣物等物资,然而在返回途中遭到蒙军水军的阻击,“阿术追战至柜门关,擒(张)贵,其余众人全部战死”。

断浮桥以绝襄、樊之联络

蒙军虽以重兵长期围困襄阳,切断其后方供应,但未能使守军投降,原因在于“城中粮储多,围之五年,终不下”。蒙将阿里海牙鉴于襄阳市樊城区互为唇齿的关系,提出“宜先攻樊城,樊城下,则襄阳可不攻而得”的策略,获批后,蒙军于咸淳八年初对汉水以北的樊城展开猛烈进攻。

南宋樊城主将牛富坚守内城达数月之久,此前宋军在汉水中树立木桩,用铁链连锁搭建浮桥,周边还有战船保护,以此作为联系襄阳、樊城的交通要道,遇危急情况可通过浮桥相互支援。元将张弘范向阿术建议先毁掉浮桥,再攻樊城,该计策得到主帅认可,“阿术以机锯断木,以斧断锁,焚其桥,襄兵不能援”。在断绝两城交通后,元军对樊城发起强攻,因守军寡不敌众,樊城最终被攻陷,“城破,(牛)富率死士百人巷战,死伤不可计,渴饮血水”,直至英勇牺牲。在烧绝浮桥的战斗中,蒙古水军发挥了重要作用。

重炮的使用

在攻取樊城区襄阳市的战斗过程中,蒙军运用了当时较为先进的攻城武器“回回炮”。因襄阳久攻不下,孛儿只斤·忽必烈向西域诸蒙古帝国征发炮师,从而得到阿老瓦丁亦思马因等著名工匠,他们携“回回炮”前来助阵。“回回炮”在进攻樊城时发挥了显著功效。通常人们认为“回族炮”属于石炮,也就是抛石机,不过《元史・刘整传》记载:“时围襄阳已五年,……以回回炮击之,而焚其栅。”鉴于炮弹能使木栅燃烧这一情况,周宝珠据此推测其可能也包含火炮。

咸淳九年(1273年)二月,樊城区被攻破后,蒙军“移其攻具以向襄阳市。一炮中其谯楼,声如俄克拉荷马城雷霆队,震城中。城中人心惶惶,诸多将领越城投降”。襄阳主将吕文焕见局势艰难、外援断绝,无奈之下出城投降,历经数年的襄樊保卫战就此结束。

建立元朝水军

刘整深知水军对于对抗南宋的重要性,认为必须建设一支强大的水军,来抵消南宋仅有的军事优势。孛儿只斤·忽必烈批准他们造船五千艘,日练水军,练卒七万。这一举措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弥补了蒙军的固有缺陷,随后与宋朝水军作战时连连获胜,使襄阳战局发生了变化。

家族成员

以上信息来自

人物评价

整才气,汝辈不能用。(宋制置使赵方 评)

亡宋贼臣,整罪居首。(文天祥 评)

参考资料

【历史文化】杨雪 王应槐 ‖ 抗元老泸州 英雄神臂城(二).四川省情网.2025-03-05

短史记|南宋命脉襄阳城,是如何被蒙古大军攻破的?.qq.2025-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