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溪
沙溪 Sha River
亦作Shaxi。
沙溪是闽江的主流,流经宁化县、清流县、明溪县、永安市、三明市、沙县区等六个县市,全长328公里,集水面积11793平方公里。
概况
沙溪是中国福建省闽江的南源。发源于宁化县与江西省交界的杉岭。上游称九龙溪。到沙溪口汇合富屯溪,在南平市和建溪汇合称闽江。
沙溪是闽江的主流,发源于武夷山脉杉岭南麓的九县山,属建宁县均口乡;源头为水茜溪,流经渔潭至宁化称东溪,在宁化县城下游汇入武义溪后称九龙溪,向东流向清流,宁化境内合水口以下又称翠江。清流境内一段又称龙津河。九龙溪流至永安西郊10公里处有文川溪汇入,两条溪流犹如燕尾,合流过后河段犹如燕身,永安东郊一段犹如燕头,故这段5公里溪流又称燕江。
永安市至沙溪口称沙溪,沙溪流经宁化县、清流县、明溪县、永安、三明市、沙县区等六个县市,在沙溪口与富屯溪汇合后注入闽江,此处建有沙溪口水电站。沙溪全长328公里,集水面积11793平方公里,占闽江流域总面积19.33%,全年不发生河干、断流和冰封现象。降雨期集中在4月至8月,水位暴涨暴落,洪峰持续期短,枯水期长(9月至翌年3月)。1955~1984年,沙县石桥水文站最高水位为罗星塔零点基面以上112.95米,最低水位为103.70米,平均水位为104.58米。
沙溪航道,河床多是河谷型盆地和河曲县型河谷相间,河床质为岩石和沙卵石,河宽宽窄相间,水深深浅不一,很多河段岩盘连片,礁石棋布,险滩多,水流湍急,流态紊乱,而沙卵石浅滩多的河段又长,一般水深只有0.3~0.8米。沙溪通航里程,从宁化县的禾口起至南平市,全长324.4公里,1965年宁化县境内的横锁以上修建了水利闸坝,使40公里河段不能通航,通航里程横锁至南平为276.2公里。
九龙溪是沙溪的上游,航道按河宽、水深、比降、流速的不同可分为三段:
(1)翠江(宁化县境内):河宽4~8米,水深最浅处为0.25米,比降为0.12‰,溪水年平均流量为31立方米/秒。60年代前可航行4吨以下麻雀船,1965年乌龙峡水电站拦河坝建成,未建船闸,遂断航。
(2)龙津河(清流县境内):河床宽度8~15米,水深最浅处为0.3米,比降为0.2‰。1968年前可航行5吨以下木船,1969年通过整治,即可航行10吨的木船。1971年嵩口镇电站建成,未建船闸,龙津河便割成两段;清流城关到嵩口镇12.5公里航道和嵩口镇到沙芜27.5公里航道,均可航行10吨的机动船。
(3)沙芜、永安河段:河床宽度8~20米,水深最浅处为0.5米(安砂水库建成以前),比降为0.63‰,溪水年平均流量为72.5立方米/秒。1972年以前,九龙十八滩碍航,航行艰险。1973年,安砂镇水电站大坝建成后,九龙溪航道中的上游和下游被割成两段,清流县至永安只能分段通航,安砂上游40公里航道便成为安砂水库,九龙十八滩淹没在库水之中,40吨机动船可从沙芜直航安砂,但不能越过大坝续航至永安。
航道要素
(1)永安城关至三明市市区,长50公里,河床宽度8~50米,水深最浅处仅0.6米,河道比降0.66‰,溪水年平均流量230立方米/秒,航道最小弯曲半径25米,最大流速为2.5米/秒。正常水位时可航行5~10吨木船,可直达福州市。1955年前后,为支援鹰厦铁路建设,河段分布有500条左右木船,1959年10吨汽船试航成功;1960年,汽船拖带13艘木船下行成功,总载重60吨。1963年以后,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逐渐代替了航道运输,到1972年,安砂水库大坝截流后,这段航道即断航。
(2)三明市至沙溪口段,长70公里,河宽16~70米,水深最浅处为0.3~1.1米,河道比降0.62‰,河道平均流量290立方米/秒,航道最小弯曲半径25米,最大流速3米/秒。正常水位可航行10~12吨木船,民国15年(1926年),英国同昌洋行制造“飞鹰号”小汽船,航行于闽江上游,同时开辟南平市~沙县区航线。民国19年,沙县工商业者潘伊铭购置二艘小汽船,常水期航行于沙县至福州市的沙溪和闽江航道。民国24年,福建省汽车管理处自购汽船二艘,航行于南平~沙县航道,与延沙永公路永安~沙县段衔接,办理水陆联运业务,主业为客运。
直至40年代,沙溪成为沙县的对外重要交通线,木船最多时有150多艘,最大的木帆船被称为“大木舸”,载重可达30吨。1955年,为支援鹰厦铁路建设,建宁县、泰宁县、将乐县、顺昌县、南平、尤溪县、建瓯等县木帆船在此航道云集,输送枕木、粮食、民工用品等。60年代初,公路运输、铁路运输逐渐代替了水路运输,水运逐渐萎缩,到了1978年以后,除了运送沙石的木船外,其他木船运输已近绝迹。1984年,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水运业又开始复兴,当时有4艘17~19吨的机动船在航道上航行。1985年,有10艘机动船在沙县区~福州市航道上往返运货。1987年,机动船发展到45艘180吨位。1989年增加至58艘,232吨位。此外,永安至沙溪口整条航道,自古至今,始终是筏木排流放的重要水道。
闽江自然保护区于2001年10月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同年成立闽江源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位于建宁县。2004年3月申报闽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4年12月17日,通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评审。保护区面积为13022公顷。2006年4月5日,闽江源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参考资料
【公益诉讼】永安检察:河长+检察长,清理阻水障碍,保障行洪安全 .澎湃新闻.2024-05-05
关于创建具有地域独特性的“水陆空”三大景区,促进我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 .www.fjsmmm.com.2024-05-05
绿色明珠 福泽万物 | 福建闽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微信公众平台.2024-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