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津战役纪念馆
平津战役纪念馆是全面展现平津战役取得伟大胜利的专题性纪念馆,坐落在红桥区平津道8号,1994年8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十四届第67次会议,做出在天津市修建平津战役纪念馆的重大决策,由此拉开了建设平津战役纪念馆的帷幕。于1995年11月29日奠基动工,1997年7月23日建成开馆,由聂荣臻元帅题写馆名。
平津战役纪念馆占地面积4.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由胜利广场、主展馆、多维演示馆和军威园四部分组成。主展馆展陈面积为5700平方米,陈列内容分为序厅、战役决策、战役实施、人民支前、伟大胜利、英烈业绩六个部分。展线总长740余米,共展出两千六百余件珍贵文物以及其他图表、雕塑、绘画等辅助展品。
开馆以来,50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莅临,年接待观众量超过100万人次。先后被授予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文明单位等60多个荣誉称号,先后与国防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市委党校等180多个单位结成共建关系。
历史沿革
1994年8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十四届第67次会议,做出在天津市修建平津战役纪念馆的重大决策,由此拉开了建设平津战役纪念馆的帷幕。
1995年11月29日,平津战役纪念馆奠基典礼在天津市子牙河畔隆重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洪学智、杨成武、中央军委副主席张万年等为纪念馆奠基揭幕。
1997年7月23日,平津战役纪念馆举行开馆典礼。中央军委副主席张万年为纪念馆剪彩。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司令员李来柱、中共天津市委书记高德占、天津市市长张立昌、北京市副市长张百发及中央国家机关、军委三总部负责同志、部分老同志和各界群众代表2500人出席了开馆典礼。
2001年10月9日,平津战役纪念馆“军威园”举行开园仪式。2009年9月1日,平津战役纪念馆新建文物库房工程正式启动,工程于2010年5月底完工。
2015年4月17日,平津战役纪念馆获得“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2016年1月22日,平津战役纪念馆在第十四届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评选上获得“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2021年7月1日,基本陈列全面提升改造后的平津战役纪念馆重新对外开放。改陈后的平津战役纪念馆基本陈列由序厅、战役决策、战役实施、人民支前、英烈业绩和伟大胜利六个部分组成。此次改陈,展厅内文物的陈列数量多达3500件,比之前的展陈数量增加了近千件。同年11月11日,为了更好地发挥平津战役纪念馆的科普资源优势,促进平津战役纪念馆科普教育工作的有序发展,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天津市科学普及条例》,遵循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科普服务宗旨,结合平津战役纪念馆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普工作制度。为了全面展示平津战役纪念馆改陈后的崭新面貌,为观众提供更为优质的参观服务,平津战役纪念馆新网站于2021年12月8日正式上线。
2022年1月10日,根据当时天津市新冠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平津战役纪念馆临时闭馆。1月27日,平津战役纪念馆恢复开馆。10月12日,平津战役纪念馆官方网站进行系统升级,暂停使用。
2023年9月7,平津战役纪念馆官方网站需要完善升级,所以临时关闭,暂停服务。10月1日,为满足观众多层次、多类别的个性化参观需求,提高服务品质,平津战役纪念馆收费服务方案进行了调整。
方位布局
场馆设计
平津战役纪念馆总占地面积4.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由胜利广场、主展馆、多维演示馆和军威园四部分组成。
胜利广场
纪念广场总体环境艺术以胜利为主旋律。两根高大花岗石圆柱构成胜利门,柱顶分别伫立着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部队战士雕像。两壁反映军民团结奋战、欢庆胜利的花岗岩浮雕墙分列胜利门两旁。广场中央竖立着高60多米的胜利纪念碑,不锈钢三棱刺刀直插云霄。广场东西两侧的大型锻铜群雕,烘托出人民战争胜利的磅礴气势。广场东西两厢布列着火炮、坦克、装甲车等重型兵器,渲染出军事纪念馆的浓重色彩。广场西面的军威园陈列着中国人民解放军捐赠的多件大型兵器,是开展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的重要基地。
主展馆
纪念馆主体建筑既蕴含中国传统韵味,又富有现代审美风格。前区是暖灰色花岗石饰面斗拱造型的三层展馆;后区是金属材料构成的巨大银灰色球体建筑。聂荣臻元帅亲笔题写的“平津战役纪念馆”七个金色大字,镶嵌在展馆的巨大牌楼式眉额上,为纪念馆增添了光彩和神韵。
多维演示馆
平津战役多维演示馆直径50米,高43米,银幕面积4200平方米,观影座位346个,是目前世界最大的球体建筑之一。馆内运用声、光、电、动、烟、战地塑型等高科技演示效果与超大全景8K视觉数字球幕电影相互交融。通过多通道环绕声场,多维度动感230°视觉效果,360°旋转看台,再现当年人民解放军那场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
军威园
军威园,座落在平津战役纪念馆西侧胜利花园内,占地面积7000 平方米,总体呈长方形,四周护栏按船舷形式设计制作,远远望去好似一艘大型航空母舰。园内共陈列中国人民解放军捐赠的大型兵器16 件。军威园是开展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的良好场所,是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的重要基地。
馆内布局
主展馆为高22米的三层建筑,陈列展线总长740延长米,内容分为:序厅、战役决策、战役实施、人民支前、英烈业绩、伟大胜利六个展厅,共展出历史照片400余幅,文物2000多件,以及多媒体、电动沙盘、旧址复原、景观、雕塑、绘画等辅助展品。
陈列展览
基本陈列
序厅
序厅中央矗立的是中共中央五位书记: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阔步向前的大型铸铜塑像。这五尊雕塑都是由我国雕塑界名家设计完成,毛泽东塑像的作者是:程允贤。刘少奇塑像的作者是:王克庆。朱德塑像的作者是:梁明成。周恩来塑像的作者是:潘鹤。任弼时塑像的作者是:张德华,他们都是来自军博、中央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等地的著名雕塑艺术家。
四周墙屏的巨幅壁画名为《胜利交响诗》(壁画),由著名画家袁润生创作,中央美院和天津美术学院六名教授带领20多名学生花费3个月时间完成的。该壁画运用超时空、虚实结合的手法,再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部队,在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的英明指挥下,在广大人民群众全力支援和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密切配合下,团结携手、并肩作战,夺取平津战役伟大胜利的恢弘画卷。在大家身后的墙屏上镶嵌的是毛泽东主席关于平津战役作战方针的铸铜手稿(手稿)。整个序厅主要表现的是以毛泽东主席为首的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率领百万军民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的情景。
战役决策厅
战役决策厅是平津战役基本陈列的第一展厅,该展厅通过百余件珍贵革命文物、一个声光电“三大战役作战要图”艺术沙盘,以及一处“毛泽东西柏坡办公室场景”复原,真实再现了毛泽东主席在中国革命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西柏坡,领导和指挥了震惊世界的三大战役。
决策厅时间以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应蒋介石之邀飞赴重庆市,同中国国民党方面谈判开始,到1948年11月29日平津战役发起前。内容主要介绍了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内时局面临和平与战争两种可能。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与国民党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1946年6月,蒋介石调重兵突然进攻我中原解放区,挑起全面内战。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区军民奋起反抗,经过战略防御和战略进攻,到1948年秋,敌强我弱的形势有了很大改观。
1948年9月,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根据解放战争前两年的战绩和全国军事、政治、经济形势,认为用大约5年左右(从1946年7月算起)时间,从根本上打倒中国国民党反动政府是可能的。会后,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因势利导,及时将人民解放军在各个战场展开的秋季攻势引向战略决战。
辽沈战役的胜利,使人民解放军获得了巩固的战略后方,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成为一支强大的战略机动部队;华北军民经过两年作战,巩固、扩大了解放区,将国民党华北“剿总”傅作义集团60余万人压缩在平津张唐一线的狭长地带内,平津决战的条件基本成熟。
为夺取战略决战的全面胜利,在淮海战役胜利发展之际,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抓住有利战机,毅然决定提前发起平津战役,并制定了“抑留傅作义集团于华北地区,时机成熟各个歼灭”的作战方针。
战役实施厅
通过大量历史照片、文献、文物、口述史等史实材料与图表、绘画等辅助展品有机结合,全面、客观、立体、生动地展现了平津战役从发起到胜利结束的光辉历程。我人民解放军根据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制定的“抑留傅作义集团于华北地区,时机成熟就地歼灭”平津战役作战方针,首先从西线开刀,切断平张线,抓住傅系,拖住蒋系,实行“围而不打”“隔而不围”,切断中国国民党华北“剿总”傅作义集团“一字长蛇阵”,将国民党军傅作义集团分割包围在张家口市、新保安镇、北平、天津、塘沽区5个据点上,切断其西退南撤的道路;随后,集中优势、各个歼灭,消灭新保安、张家口、天津市被围之敌,陷北平国民党守军于孤立;最后,以打促谈,北平解放,迫使傅作义集团接受人民解放军改编,北平和平解放。
本厅通过平津战役多媒体沙盘、新保安围歼战景观、张家口大境门步入式景观、天津城防堡景观、金汤桥胜利会师景观、北平和平谈判景观等展示手段,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平津战役的战场氛围,使观众置身于平津战役波澜壮阔的历史之中。
人民支前厅
该展厅大量史料详实地展现了平津战役期间,东北地区、华北两大区各级党委、政府、军区及支前后勤指挥机关,组织动员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筹集转运粮食15万吨、弹药、军鞋、药品等,有力地保证了平津战役前线作战需要,深刻揭示了“兵民是胜利之本”这一革命战争规律。展厅通过背景雕塑、造型艺术、景观式文物展台等不同展陈形式向观众展示了平津战役时东北、华北人民群众在“一切为了前线,切为了胜利”口号的感召下,踊跃参军参战、积极支援前线的支前文物。通过主题突出、视觉震撼、层次分明、虚实结合的展示形式,体现了154万支前民工冒着枪林弹雨,顶着风雪严寒夜以继日地奋战在支前线,彰显了人民战争“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无坚不摧”的伟大力量。
英烈业绩厅
英烈业绩厅介绍了平津战役中牺牲的33位团以上干部和著名烈士、26位战斗英雄和109个英模群体的事迹;设置了英模群体的锦旗展柜;展出了大批奖章、证书和英烈所用物品。英烈名录墙上镌刻着战役中牺牲的烈士的姓名,寄托着对烈士的深切怀念和敬仰。展厅设置两台多媒体触摸屏设备,用科技手段方便观众进行英烈查询、祭奠。
伟大胜利厅
陈列了平津战役取得的辉煌战绩和北平市、天津市以及全国各地欢庆胜利的场面等内容,并设置了三种方式主题艺术雕塑、缴获武器陈列柜。同时,对平津战役胜利后、新中国成立前发生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如:中共中央召开七届二中全会,中共中央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总部进驻北平,人民解放军向全国大进军,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等,作了概要介绍。反映了平津战役连同辽沈、淮海等重大战役的伟大胜利,在中国革命历史演进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本厅后部设置了多媒体展项“开国大典”,声情并茂地再现了当年开国大典难忘的历史时刻。
专题展览
毛主席去安源
展览时间:2023-12-26至2024-06-30
《毛主席去安源——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专题展览》于2023年12月26日正式对外展出。该展览通过“首到萍乡市 寻觅‘真同志’”“六去安源 点燃新火种”“又赴安源 另辟新道路”“再到安源 创立新政权”和“最忆安源 赓续红色血脉”五个部分, 100余幅历史照片和23件展品再现了青年毛泽东在安源领导广大工农进行的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毛泽东在安源这块红色沃土上,用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坚贞不渝的为民革命激情、审时度势的政治斗争智慧,演绎了青年时期探寻真理、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辉煌篇章。
此展览的形式设计也进行了独具匠心的创作,通过景观重现的方式真实还原了“总平巷”“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等革命旧址,让观众可以置身其中,一起重温毛泽东在安源那段艰苦奋斗的岁月。值此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之际,欢迎您届时走进展览,学习感悟伟人精神,凝聚奋进力量,以作纪念。
敢教日月换新天——韶山精神
展览时间:2023-12-26至2024-06-30
以“韶山五杰”(毛福轩、钟志申、庞叔侃、毛新梅、李耿侯)和毛泽东家庭牺牲的六位亲人(毛泽建、杨开慧、毛泽覃、毛泽民、毛楚雄、毛岸英)为主要代表的韶山仁人志士,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韶山精神。值此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之际,让我们重温《敢教日月换新天——韶山精神》线上展览,缅怀革命先辈,感悟中国精神,凝聚奋进力量。
征藏·传承—平津战役纪念馆新征藏品展(1997—2023)
展览时间:2023-12-01至2024-06-30
为迎接平津战役胜利75周年,特推出《征藏·传承——平津战役纪念馆新征藏品展(1997—2023)》。展览分为:征藏的抗日战争时期藏品、征藏的解放战争时期藏品、征藏的新中国成立以来藏品和倾情奉献接续传承四个部分。从新征文物1800余件/套中遴选近400件/套,其中,超过一半文物系首次展出,具有非常高的史料研究价值。如:此次展出的朱德1955年出国访问时穿的西装、任弼时1950年使用的四色铅笔、罗荣桓在20世纪60年代穿的黄羊皮夹克、刘亚楼送给老部下的小口径步枪、杨得志1949年阅读的《子弟兵》增刊和在战争年代使用的卡宾枪子弹。在天津战役部分,展出了一份珍贵文物的拓片——天津战役牺牲烈士墓。记录了23位烈士,为了天津市的解放,永远长眠在海河大地。此外,有记录天津1939年水灾、天津解放前的珍贵老照片;有记载天津接管工作内容的珍贵文献书籍;有奖励褒扬平津战役参战人员的奖状证书;还有13处奖章旗证类的集中展示等。
巡天探宇 叩问苍穹 载人航天精神奏响时代凯歌
展览时间:2023-10-26至2024-11-26
2023年是中国首次载人飞行任务成功20周年,平津战役纪念馆推出《巡天探宇 叩问苍穹 载人航天精神奏响时代凯歌》线上微展览,展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的跨越式发展和历史性成就,致敬一代代接续奋斗的航天英雄,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凝聚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力量。
胜利的回响 记抗美援朝中的志愿军炮兵
展览时间:2023-10-25至2024-11-25
2023年10月25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3周年纪念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打响入朝后的第一次战役,以光荣的胜利拉开了伟大抗美援朝战争的帷幕。志愿军炮兵从一开始就参加作战,先后参加了第一至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1951年秋季防御作战、上甘岭战役、金城战役等重要战斗,在战场上火力突击,始终对敌人形成巨大威慑,造成重大杀伤,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做出重要贡献。
脱贫攻坚精神 照耀奋斗新征程
展览时间:2023-10-17至2024-11-17
2023年10月17日是第10个国家扶贫日,也是第31个国际消除贫困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实现中华民族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在中国范围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
重要馆藏
平津战役纪念馆藏品近万件,主要涉及平津战役期间的名人遗物、文献手稿、书刊传单、武器装备等十二大类,从政策主张、军事行动、地下工作、英烈人物和人民支前等方面,全面地展示平津战役的全过程。
文物精品
朱德的皮箱
这只皮箱是朱德在抗日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随身携带的物品。该箱牛皮包角,皮箱外表,左右有两个皮带子和木质手提把手,皮箱里衬为白、粉色花布,上盖处有一大兜,皮箱正面左右各有一把暗锁。皮箱外面左右两个皮带钎子上破损,木质手提把手已掉,皮箱箱旧。此皮箱里面曾装着朱德的衣物、书籍及办公用品,整个箱子就是朱德当时的全部财产,跟随他南征北战经历了诸多重大战役。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领导人为民族独立解放事业奋斗业绩的见证物。
聂荣臻的手枪
这支手枪是聂荣臻同志在战争年代使用的用以自卫防身的武器,是聂荣臻最心爱的武器之一。该手枪为勃朗宁防身手枪,黑色,枪柄两侧有化学护柄,有一可装10发子弹的弹匣,枪号为332834,枪体稍有磨蚀。平津战役期间,聂荣臻曾将这支手枪作为自卫武器随身携带,是华北地区抗日战争和平津战役的见证物。
毛泽东赠与邓宝珊的狐皮褥子
1943年国民党西北军爱国将领邓宝珊到延安时毛泽东送给的狐皮褥子。该皮褥子褥面为蓝灰色碎花绸面,褥里为狐皮拼接。褥面上有一些小破洞和污渍,褥里皮毛多处脱落,褥角有一处约尺余长的开线。这张皮褥子是邓宝珊与中共中央领导友好关系的见证,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实行的物证。
董其武的委任令
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1950年12月12日委任董其武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三兵团司令。该委任令从右至左竖行排列,有红色边框,边框上方有一红色八一五星,日期处盖有“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印”红色印章。毛泽东手写签名章为蓝色。整体泛黄,陈旧。
兵器布列
双联57毫米舰炮
双联57毫米(1966年式)舰炮,是中国自行研制的舰艇火炮,炮重8.1吨,初速1000米/秒,射速60-80发/分,有效射程8000米,有效射高6000米。
62式火箭深水炸弹
62式火箭深水炸弹,弹长710毫米,直径430毫米,重量165公斤(含装药量),确定深度10-210米,平均下沉速度2.3-2.5米/秒,爆炸威力(破坏半径)20-23米,该弹可由炮发射,也可直接从舰艇投入水中。
锚-1水雷
锚-1水雷长2.2米,宽0.9米,高1.2米,重量1065千克,确定深度2.4-9.1米,该水雷主要用于封锁港口、航道、打击水面舰船或潜艇。
“功臣号”坦克
这辆日制97式改中型坦克是中国军方在1945年缴获的第一辆坦克,因为它的机件旧、历史老,被坦克手们亲切地成为“老头”坦克。在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中立下战功。由于战功卓著,被授予“功臣号”坦克的光荣称号。1949年10月1日,“功臣号”坦克在开国大典时接受了党和人民的检阅。战斗全重15吨,乘员4人,最大时速38千米,最大行程210千米,47毫米火炮1门,7.7毫米重机枪2挺。
学术研究与成果
《新时期纪念馆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23年7月11日,为了赓续红色血脉、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平津战役纪念馆出版了《新时期纪念馆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本书紧密围绕新时期纪念馆“馆长论坛”“队伍建设”“思政工作”“社会教育”“创新发展”“红色文化”六个主题,从不同领域、不同岗位、不同视角,深刻阐述了颇有价值的学术观点和实践真知。本书凝结了各位作者的智慧和心血,彰显了新时期纪念馆思想政治工作的风貌和特点,有较高的学习、研究、收藏和借鉴价值。
《童心向党话心声》
2023年6月26日,为引导青少年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铭记党的光辉历史,坚定理想信念,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平津战役纪念馆联合天津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少先队天津市工作委员会、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天津出版集团共同开展“探寻党史遗迹,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征文活动。此次活动,共征集作品385 篇,经过层层筛选和专家评审,100 篇作品脱颖而出,分获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本书将这100 篇作品编辑整理后结集出版。
《平津战役英烈传》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英雄烈士的保护工作,提出全社会要崇尚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捍卫英雄。为响应党中央号召,赓续红色血脉,平津战役纪念馆从上千名战斗英雄和革命烈士中遴选出极具代表性的26位战斗英雄、169位牺牲烈士事迹。在这些战斗英雄和革命烈士中,有功臣号坦克驾驶员董来扶、三竖红旗的小战士钟银根、爆破英雄孙跃东等等。这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是72年前那场战争的缩影,从另一个视角反映了平津战役惊天地泣众生的壮丽史实。树碑昭英烈,存史启后人。
2023年6月16日,《平津战役英烈传》出版,该书旨在从历史中追光,将初心和使命转化为锐意进取的行动自觉,激发打赢新时代平津战役、续写新辉煌的磅礴动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文化活动
社交活动
2021年,为庆祝祖国72周年华诞,充分发挥纪念馆教育功能,平津战役纪念馆在当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假期举办“迎国庆 品文化 树新风”活动,通过四场趣味性强、观众参与度高的互动性讲座,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社会科学知识,助推全民科学素质全面提升,以崭新面貌踏上新的征程。
2024年1月1日,平津战役纪念馆开展了“庆新年 过元旦——平小津特色研学活动”。活动中,讲解员老师向学生们普及文物知识,解说文物背后的故事,激发了孩子们对考古发掘的兴趣。
文创设计
平津战役益智棋
依据平津战役纪念馆馆藏文物文献资料,对平津战役发生背景、作战方针、行军线路、革命精神等元素进行提炼,将重要历史事件浓缩在棋盘中,在充分尊重史实的基础上与游戏结合,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玩家了解平津战役历史。(2019年两次获奖,分别是“2019中国旅游商品大赛”铜奖和“全国红色旅游文创产品优秀奖”)
纪念平津战役发起70周年纪念币
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的最后一个战役,于1948年11月29日发起,中国人民解放军以120万余人的兵力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傅作义集团52万余人,它以其辉煌的战绩载入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册。此款纪念币是为纪念平津战役发起70周年而特别设计和制作的。(图案为平津战役纪念馆广场雕像、主展馆等组成的)
纪念天津解放70周年纪念币
天津市攻坚战是平津战役中的关键一战,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武力攻取大城市的经典战例,被毛泽东主席称赞为“天津方式”。1949年1月14日上午10点--1月15日下午3点钟,经过29个小时的激烈战斗,天津攻坚战胜利结束。它为北平和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款纪念币是为纪念天津解放70周年而特别设计和制作的。(图案为金汤桥会师)
纪念平津战役胜利70周年纪念币
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的最后一个战役,于1948年11月29日发起,1949年1月31日结束。此款纪念币是为纪念平津战役胜利70周年而特别设计和制作的。(图案为平津馆序厅矗立的中共中央五位书记的铸铜塑像)
毛泽东在西柏坡
这是一张“记录”在画布上的毛主席照片,用丝线生动地再现了伟人风采。此款纺织画作品是根据平津战役纪念馆馆藏照片精心制作的,照片是毛主席1948年秋天在西柏坡的留影。
运筹帷幄纺织画
这是一段“记录”在画布上的平津战役历史。此款纺织画作品是以平津战役纪念馆馆藏油画《运筹帷幄》为原型精心制作的,生动地再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指挥平津战役的风采。纺织画采用数码提花工艺,逼真再现油画原貌,是传承中国特色的高新技术产品。
平津味道山海关汽水
该产品的研发灵感来自“山海关”与平津战役的历史渊源。以平津战役沿线地区普遍生长的山楂为原料,以“巍巍山海关,平津战役胜利的起点”为宣传语,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部队小战士卡通形象为代言,将红色文化与百年老字号“山海关”汽水深度融合,开创了用文创产品讲好红色故事的新起点。
旅行套装
此款产品设计灵感来自于平津战役纪念馆馆藏文物——望远镜、书包、主馆外形、枪等。
通行证卡套
该产品创作灵感来自于平津战役纪念馆馆藏文物——中国人民解放军平津卫戍区司令部“特别通行证”,寓意“通达”“通顺”“畅通”。
所获荣誉
以上参考来源
参考资料
馆情综述.平津战役纪念馆.2024-01-11
Pingjin Campaign Memorial.中国日报网.2024-01-12
平津战役纪念馆简介.百家号.2024-01-11
兵器布列.平津战役纪念馆.2024-01-11
馆情综览.平津战役纪念馆.2024-01-09
平津战役纪念馆改陈后重新开放 近千件文物首次展出.新华网.2021-07-03
平津战役纪念馆科普工作制度.平津战役纪念馆.2024-01-09
公告|平津战役纪念馆新网站正式上线.平津战役纪念馆.2024-01-09
临时闭馆公告.平津战役纪念馆.2024-01-09
平津战役纪念馆1月27日恢复开馆.平津战役纪念馆.2024-01-09
平津战役纪念馆官方网站升级、暂停使用的公告.平津战役纪念馆.2024-01-09
平津战役纪念馆临时关闭官方网站的通告.平津战役纪念馆.2024-01-09
平津战役纪念馆收费服务方案调整公示.平津战役纪念馆.2024-01-09
多维演示.平津战役纪念馆.2024-01-11
探索爱国主义教育新形式新方法——访平津战役纪念馆副馆长沈岩.人民网.2024-01-12
展览详情.平津战役纪念馆.2024-01-11
展览详情.平津战役纪念馆.2024-01-11
展览详情.平津战役纪念馆.2024-01-11
展览详情.平津战役纪念馆.2024-01-11
展览详情.平津战役纪念馆.2024-01-11
展览详情.平津战役纪念馆.2024-01-11
展览详情.平津战役纪念馆.2024-01-11
展览详情.平津战役纪念馆.2024-01-11
展览详情.平津战役纪念馆.2024-01-11
展览详情.平津战役纪念馆.2024-01-11
展览详情.平津战役纪念馆.2024-01-11
展览详情.平津战役纪念馆.2024-01-11
首页.平津战役纪念馆.2024-01-11
文物详情.平津战役纪念馆.2024-01-11
文物详情.平津战役纪念馆.2024-01-11
文物详情.平津战役纪念馆.2024-01-11
文物详情.平津战役纪念馆.2024-01-11
文物详情.平津战役纪念馆.2024-01-11
文物详情.平津战役纪念馆.2024-01-11
文物详情.平津战役纪念馆.2024-01-11
文物详情.平津战役纪念馆.2024-01-11
详情介绍.平津战役纪念馆.2024-01-11
详情介绍.平津战役纪念馆.2024-01-11
详情介绍.平津战役纪念馆.2024-01-11
平津战役纪念馆红色大讲堂招募啦!.平津战役纪念馆.2024-01-09
发掘宝藏庆元旦 收获满满迎新年.平津战役纪念馆.2024-01-09
文创详情.平津战役纪念馆.2024-01-11
文创详情.平津战役纪念馆.2024-01-11
文创详情.平津战役纪念馆.2024-01-11
文创详情.平津战役纪念馆.2024-01-11
文创详情.平津战役纪念馆.2024-01-11
文创详情.平津战役纪念馆.2024-01-11
文创详情.平津战役纪念馆.2024-01-11
文创详情.平津战役纪念馆.2024-01-11
文创详情.平津战役纪念馆.2024-01-11
平津战役纪念馆.平津战役纪念馆.2024-01-09
红色旅游发展案例|讲好红色故事,突出国防特色,深挖红色资源——天津市平津战役纪念馆红色旅游发展典型案例.百家号.2024-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