蹇硕
蹇硕(?—189年),东汉末宦官,深受刘宏宠信。
中平五年(188年)为上军校尉,汉灵帝以壮健而有武略,对其特别信任,并以其为西园军元帅,领导袁绍、曹操等八校尉,以监督司隶校尉以下诸官。虽然握有兵权,但对何进非常畏忌,曾和宦官们一起说服灵帝派遣何进西击边章、韩遂。中平六年(189年)灵帝在病重时将刘协托付于他。灵帝去世后,蹇硕想先杀何进,再立刘协为天子,但因手下司马潘隐与何进有旧对何进使眼色而失败。
刘辩继承帝位后,与中常侍赵忠、郭胜等写信欲合谋除去何进兄弟,因郭胜与何进为同郡且何进及灵思皇后发迹亦有其功劳,于是亲信何氏,怂赵忠等人不听蹇硕之计,且将书信告知何进,何进派黄门将之诛杀,其部下士兵亦被何进所领。
人物生平
西园首领
东汉时期的宦官,深受刘宏宠信。
中平五年(188年)八月汉灵帝开始设置西园八校尉。任命为上军校尉,虎贲中郎将袁绍担任中军校尉,屯骑校尉鲍鸿担任下军校尉,议郎曹操担任典军校尉,赵融担任助军左校尉,冯芳担任助军右校尉,谏议大夫夏牟担任左校尉,淳于琼担任右校尉,都由蹇硕统一指挥。灵帝自黄巾军起事以后,开始留心军事。因身体壮健,又通晓军事,很受灵帝信任,连大将军何进也要听从他的指挥。非常忌恨大将军何进,与诸常侍共同劝说灵帝派遗何进西征韩遂,灵帝同意了。何进暗中获悉他们的阴谋后,上奏请求派袁绍到徐州市和兖州去调集军队,要等到袁绍回来再进行西征,以便拖延行期。
灵帝托孤
当初汉灵帝连续死去了几个儿子,因此何皇后生下儿子刘辩后,就送到道人史子眇家去抚养,故被称为“史侯”。王美人生下儿子刘协,由董太后亲自抚养,被称为“董侯”。群臣请求汉灵帝立太子。汉灵帝认为刘辩为人轻佻,缺乏威仪,想立刘协,但犹豫未决。
中平六年(189年)汉灵帝病重,把刘协托付给蹇硕。丙辰,汉刘宏于嘉德殿驾崩。当时在皇宫中,想先杀何进,然后立刘协为皇帝。派人去接何进要与他商议事情,何进即刻乘车前往。司马潘隐与何进早有交谊,在迎接他时用眼神示意。何进大惊,驰车抄近道跑回自己控制的军营,率军进驻各郡国在京城的官邸,声称有病,不再进宫。
何进反击
不久皇子刘辩即帝位,当时他十四岁。尊称母亲何皇后为皇太后。何太后临朝主持朝政,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光熹。封皇弟刘协为勃海王,当时他只有九岁。任命后将军袁隗为太傅,与大将军何进共同主持尚书事务。何进既已掌握朝政大权,怨恨想谋害自己,暗中计划杀死。袁绍通过何进的亲信门客张津,劝说何进将所有的宦官一网打尽。何进因袁夫人历代都有人作高官,袁绍与虎贲中郎将袁术又为天下豪杰所拥戴,因此相信并任用他们。又广泛征聘有智谋的人士何、荀攸及河南人郑泰等二十人,任命何为北军中侯,荀为黄门侍郎,郑泰为尚书,把他们都作为自己的心腹。
事败被诛
心里疑虑不安,写信给中常侍赵忠、宋典等人说:“大将军何进兄弟控制朝政,独断专行,如今与天下的党人策划要诛杀先帝左右的亲信,消灭我们。只是因为我统率禁军,所以暂且迟疑。现在应该一起动手,关闭宫门,赶快将何进逮捕处死。”中常侍郭胜与何进是同郡之人,何太后及何进能有贵宠的地位,他帮了很大的忙,因此他亲近信赖何氏。郭胜与赵忠等人商议后,拒绝蹇硕的提议,而把信送给何进看。庚午何进令黄门令逮捕蹇硕,处死,于是把禁军全部置于自己指挥之下。
官场
在黄巾之乱后,被刘宏任命为西园八校尉之首上军校尉,为国家训练军队,袁绍、曹操都曾是其部下。
史籍记载
《后汉纪》第二十五卷。
人物评价
范晔:蹇硕壮健而有武略。
吕思勉:这蹇硕,大约是有些武略的。当黄巾军起时,汉朝在京城里练兵,共设立八个校尉,蹇硕便是上军校尉,所以灵帝把废嫡立庶的事情付托他。
蔡东藩:蹇硕一阉竖耳,授为上军校尉,袁绍以下,皆归节制,试思天下有义勇之将士,肯听阉人之驱策?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在小说《三国演义》里,为十常侍之一人,打算在何进入宫时将其诛杀,但因潘隐告密而失败。刘辩即位后,袁绍入宫收蹇硕。慌走入御园,花阴下为中常侍郭胜所杀。
影视形象
参考资料
国学原典·史部·二十四史系列·后汉书·卷七十五.www.guoxue.com.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