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江来甫

江来甫

江来甫(1878—1912),淮安市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1908年进入江南讲武学堂,毕业后任第九镇三十三标一营督队官,期间经赵声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第九镇统制官徐绍桢在南京陵关宣布起义。江来甫所在的三十三标一营进攻雨花台,在弹药告罄的情况下,起义军无奈撤出阵地,乘夜退至镇江市高资街道、龙潭一带。此后来自各方的义军组织起江浙联军,通过分进合攻方略,进攻南京市。江来甫则率领镇军第一营为先锋,在龙潭激战半天,消灭清军一个整营,冒着枪林弹雨,英勇突击,一举攻占城外雨花台区乌龙山幕府山等制高点,并用重炮掩护镇军前锋由太平门攻入城内,南京光复。1912年1月,孙中山下令继续向北进军,江来甫任第四支队长。两淮平定后,江来甫升任第一混成协协统,率部光复盱眙县。期间所向披靡,接连攻下凤阳县临淮正阳县诸关隘,与中路皖军柏烈武部会师,准备挺进颖州。当时颖州由清军倪嗣冲把守,江来甫率部在城南四十里铺与清军展开激战,战斗异常激烈。江来甫亲临阵地,身先士卒,壮烈牺牲,终年34岁。1987年贵州省人民政府追认江来甫为革命烈士。

人物生平

江来甫(1878—1912),淮安市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1902年投奔新军第九镇第十七协第三十三标,历任学习官、排长等职。1908年进入江南讲武学堂,讲习四个月后,升为第三十三标第一营前队队官,转督队官。由标统赵声介绍,与熊成基林述庆冷遹等人一起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第九镇响应武昌起义,宣布脱离清代统治后,江来甫被委为一营管带兼中路前卫司令,攻打南京市。11月24日,浙、苏、沪、松、镇等各支军队组建江浙海陆联军,发起南京保卫战时,江来甫亲率镇军支队第一营为前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组建北伐军,江来甫被总司令部任命为第一师第二旅第三团团长,兼右路军第一支队前敌指挥,从扬州胜利地推进到淮安市,妥善处理了第四支队擅自搜抄清朝直隶总督杨士骧淮安家室事件及清江浦第十三协哗变事件。旋改任第四支队第二营营长,代理支队长,遵令由清江浦经高良涧镇洪泽湖,肃清湖匪,继而转战安徽,归建皖军,光复凤阳县临淮、正阳诸关隘。各部会师后,江来甫以一混成协之兵力,屡胜数倍于己之敌。1912年1月29日,江来甫率部准备光复颍州区,在城南四十里铺与清军展开激战,战斗异常激烈。江来甫亲临阵地,身先士卒,壮烈牺牲, 终年34岁。

江来甫牺牲后,皖军将士含泪觅得江来甫遗体,奉灵柩回原籍,将其指挥刀和手枪陈放灵堂,公祭追悼,与王夫人合葬于板闸镇篆香楼祖旁。消息传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陆军总长黄兴极为悲痛,淮安市人民遵奉大总统孙中山和陆军总司令黄兴命令,从准提寺拨出三间房屋,另开大门,上悬黄兴亲笔题写的匾额江来甫烈士专祠,内供大总统府颁发的追赠中将江来甫烈士灵位木主一方。该坟茔和祠堂毁坏日久。1984年经民政部门批准,其子江琴荪及其家属出资,在篆香楼附近新建辛亥革命烈士江来甫烈士纪念碑。1987年贵州省人民政府追认江来甫为革命烈士。

追认烈士

附一:(87)黔府通40号

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复)

省人民政府关于追认江来甫为革命烈士的批复

贵阳市人民政府:你市筑报字(1986年)10号文及附件悉。江来甫参加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和辛亥革命,一九一二年在对敌作战中牺牲。根据民政部《关于对辛亥革命、北伐战争,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国民党人和其他爱国人民追认为革命烈士问题的通知》(民(1983)优46号文件)的规定,省人民政府同意追认江来甫为革命烈士。一九八七年三月二十日(公章)

附二:辛亥革命烈士江来甫

江来甫,字乃辅,江苏山阳(今淮安市)人。奕世潜德,蔚为令门。来甫幼颖悟,有大志,不屑为章句帖括之学,应童子试不售弃去。益研求经世之务,慨然以兴复汉族为己任。光绪末清廷初征兵,来甫思藉以有为,遂隶尺籍,学术冠曹偶。适南洋第九镇秋操,长官器之,擢排长。毕业江南讲武堂,升队官,转督队官。鄂事起,第九镇首应之。来甫故与赵声密谋锄满,苦不得间,至是督兵攻江宁雨花台。军械不足,人仅携五弹丸。来甫以大举励众,战辄当先,士感奋,肉搏力斗,卒以弹罄退屯镇江市。林都督述庆知来甫名,招隶麾下。闻江北十三协兵哗溃,以来甫淮籍,特编号混成营,使率以返里。乱既定,改任第四支队第二营长,权第四支队长。从明成祖北伐,所向克捷,连下凤阳县临淮正阳县诸关隘,与大军会颖州。倪嗣冲负固不服,来甫以一混成协(等于师——编者)之众,陷阵先登,四战四捷,进薄城下,城垂克矣,中弹殒,同殒者中级军官五人。来甫待军士如子弟,严而有恩。及是军士号泣,如丧父兄。来甫以辛亥夏正十二月十一日就义,暂殡颖州四十里铺某寺中。倪部憾来甫战之力也,残其胔(音zì“自”腐烂尸体——编者)。政府令设专祠,淮人以来甫有功榆,建祠邑南门外,岁时享祀。嗣子承训,陆军学生,克绍先业,历任军职。所至有声。

毛乃庸日:“武、汉军兴,山阳县始脱清羁轭。乃庸时与顾秋岚承乏临时县议长事,更新革故,日不遑给。顾均文士不习军旅,惴惴焉以伏莽为虑。会来甫以军莅淮镇,众心乃靖。乃庸得与来甫周旋,来甫慈厚忠勇,有古儒将风。其战死颖州,年仅三十四耳,未得尽其才智,以显于功业,惜哉!”(邹鲁《革命先烈先进传》民国三十三年重庆市

南京大学图书馆附注:

原文见《革命先烈先进传》。此书于1965年11月12日出版,系南京大学图书馆由台湾省购进的书籍。据云:“资料可靠准确。”一九八七年三月复印。

后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民主革命,推翻了清代政府及中国实行二千余年的封建皇权制度。在辛亥革命前后,无数革命先烈在起义中奉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其中许多人像江来甫烈士一样甚至无法觅得一张留影,只能通过阅读《革命人物志》《辛壬春秋》等书籍中记载的寥寥数语来进行悼念,或者通过后人的回忆来纪念。江琴荪在为其父江来甫烈士的纪念碑题词中是这样写道的:“神州万代国魂在,泪洒云山凭悼哀。血染中华封建史,帝王将相不再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