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邹鲁

邹鲁

邹鲁(1885-1954),大埔县人,中华民国时期著名政治家,教育家和著名学者。字海滨,幼时名澄生,后取“天生愚钝”之意改名为邹鲁。他的父亲邹应龙是缝工兼做生意。

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2月20日,邹鲁出生于广东省潮州府大埔县(今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茶阳镇)八岁起,邹鲁进入私塾读书。1902年,邹鲁十八岁时进入韩山师范学院读书。1903 年,邹鲁创办新式学堂乐群中学,后又创办潮嘉师范学堂。1905年4月,邹鲁加入兴中会,次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先后参与新军起义、广州起义等革命运动。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邹鲁响应孙中山二次革命,失败后逃往日本,入早稻田大学读书,并组织中华革命党。1916年,邹鲁又参与护法运动。1923年,邹鲁奉孙中山之命,创办国立第一中山大学。次年国共合作开始,邹鲁担任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兼青年部长,后又兼任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孙中山去世后,邹鲁开始参与“反共”运动,组织西山会议,将共产党人开除中国国民党籍。抗日战争开始后,邹鲁团结蒋介石等国民党人立主抗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邹鲁随蒋介石逃往台北市,担任“中央评议委员”。1954年2月3日邹鲁因病去世享年70岁,葬于天母山南。

邹鲁担任两广盐运使期间,整顿盐务,缓解了盐商和政府的关系。邹鲁还著有《环游二十九国记》《中国国民党党史》等书。他的诗作大多收录于《澄庐诗集》,政治文章大多收录于《澄庐文选》。在教育方面,邹鲁注重传统人格教育和实用主义教育,在抗日战争中,主张支持国货以对抗日本。邹鲁基本上是孙中山的忠实追随者,对革命历史贡献甚巨,其学术成就也蔚为大观。

人生经历

早年经历

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2月20日,邹鲁出生于广东省潮州府大埔县(今茶阳镇)儒学里(今埔中左侧),幼时名澄生,后取“天生愚钝”之意改名为邹鲁。他的祖上曾有人做官,到了祖父邹祥勋这一代开始经商,父亲邹应龙是缝工兼做生意,他还有个哥哥但不幸夭折。八岁起,邹鲁进入私塾读书。

求学办学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邹鲁十八岁时进入韩山书院读书。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邹鲁考入新式学堂,因不满其教育方式,和朋友张煊创办乐群中学,次年,又开始筹办校舍,并结识杨穆如、郭公接等革命青年。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邹鲁前往广州求学,因广州没有师范学校便前往澳门,但不满澳门师范学校的办学质量,于春季着手创办潮嘉师范学堂。该学堂以“潮嘉各属之有志学示范者”为招生对象,一共招收了两届学生。这年春,邹鲁又考取理化研究所。约5月,邹鲁考取广州政法学堂,就读于三年制政治特别甲科班。

参与革命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4月,邹鲁经杨穆如引荐加入兴中会。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邹鲁经在日留学的随后经张煊和郭公接介绍,得知三民主义、五权宪法等党义,并加入中国同盟会。次年夏,邹鲁被推举为广州同盟会主盟人。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冬,邹鲁和赵声、朱执信、姚万瑜等人密谋新军起义,计划由邹鲁领导防营,率先发难,但起义计划败露,邹鲁暂避于香港特别行政区。次年,邹鲁返回广州市,并于4月从广东政法学堂毕业,受聘为粤商自治会教员,后担任广东咨议局书记,并加入中国同盟会南方支部。

宣统三年(1911年)初,邹鲁筹款创办《可报》来为广州“三二九”之役做宣传,4月,《可报》停刊,随后“三二九”起义失败,邹鲁前往香港继续革命工作,参与招纳同盟会成员、筹集款项、谋杀广东水师提督李准等工作。武昌起义爆发后,广东省党人在香港商议光复广东的计划,邹鲁驻香港,负责接济各江起义的人力和财力。11月9日,广东光复,邹鲁返回广州市,组织北伐军,担任北伐军兵站总监。

宣统四年(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邹鲁出任淮军总司令,并兼任北伐军经理处长。4月,邹鲁担任官银钱局总办,整顿财政,救济纸币。随后又前往北平市,担任广东政事代表。

讨逆护法

1913年2月,邹鲁出席国会,当选众议院议员,后多次向国会弹劾袁世凯大借款一案。随后,参与“二次革命”讨伐袁世凯,奉孙中山之命前往广州,协助陈炯明讨伐广东省督军龙济光,并策划收复广东的计划。二次革命失败后,邹鲁前往日本,开始准备长期读书的计划,入读早稻田大学研究班。1914年,为继续进行革命、整顿党务,邹鲁协助孙中山组织中华革命党,参与创办《民国杂志》来做中华革命党的宣传机关,担任编辑,以“亚苏”为化名发表《袁世凯制约法会议》等文章来揭发袁世凯倒行逆施的行径,并答应孙中山每期至少写一篇文章。

不久后,一战爆发,杂志停刊。邹鲁乘船回香港,继续参与倒袁运动,设立机关来联络军队和会党,并到南洋为革命筹集经费,并撰写《袁世凯阴谋帝制之真相》来揭露他破坏民国的罪状,随后又参与策划汕头起义等工作。1916年,袁世凯去世后,邹鲁积极参与重开国会、恢复约法的工作,并反对岑春煊等人另立领袖和党派的做法。

1917年7月,邹鲁响应孙中山的护法之役,乘邮船南下护法,参与成立护法军政府,声讨丁巳复辟,并动员西南各省军民长官支持护法。不久后国会重新召开,邹鲁出席国会非常会议,随后担任中华民国军政府财政次长,负责部务。后又担任梅军总司令,讨伐民国将领莫擎宇,并亲赴前线督战。1921年,邹鲁担任两广盐运使。次年,协助讨伐广西陆荣廷系叛军。

1923年,邹鲁担任大总统特派员,主持讨伐叛变护法运动陈炯明。同年,邹鲁担任广东高等师范学校校长,并筹办广东大学。次年,克复广州市,邹鲁与胡汉民等人代行大总统职权,后担任为省财政厅长。1925年,国共合作开始,中国国民党改组,邹鲁担任“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兼“青年部长”。

“反共”斗争

邹鲁认为共产党假借国民党名义,发展自己的势力,多次劝阻孙中山联俄容共,未果。1925年3月,孙中山病逝。11月12日,在北京西山孙中山灵前,邹鲁和部分国民党中央执委举行了国民党第一届第四次全委会(即西山会议),解雇了苏联顾问米哈伊尔·鲍罗廷,开除国民党政府主席汪精卫及共产党员李大钊、林祖涵、谭平山、于树德、毛泽东的国民党党籍,同时取消了“政治委员会”。

1926年3月,邹鲁被国民政府免去惩吏委员一职,随后出席上海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会上报告党务,并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次月,国民政府以邹鲁等人在上海召集伪委员大会之命,下令缉拿邹鲁。随后,邹鲁又出席了上海市中国国民党二届一中全会,兼代商人部部长一职,并在上海创办了中华法政大学。5月,邹鲁致函蒋介石,提出与“清党”有关的在“联俄”“与反革命勾结”“影响北伐”三方面的建议,呼吁立即“清党”,并提出限制共产党,把共产党人开除中国国民党籍的建议。次年年蒋介石、汪精卫与西山会议派合流, 相继清党,并成立中央特别委员会,邹鲁任委员。

环游世界

1928年1月,邹鲁决定出国游历,途径日本美国墨西哥等十九个国家。期间,邹鲁考察各国政情,访问侨胞的党务、法律、经济等情形,并参观各国大学调查各国教育。1928年10月26日邹鲁回国后,邹鲁将出游笔记汇集,并刊印成《环游二十九国记》一书。随后,又继续完成《中国国民党党史稿》。

团结抗日

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夕,邹鲁拒绝日本土肥原要他驱逐控制北平市天津市张学良,更换东北地区首长的请求。同年冬,西南政务委员会胡汉民等人主张“抗日、反蒋、反共”,并于上海市组织和平会议,邹鲁作为广东省代表参加此次会议。不久后,邹鲁在中国国民党第四届一中全会上,被选为国民政府委员及西南政务委员会常务委员。同年6月,邹鲁在北广州的国民党中央执监委员会选为中山大学董事会董事,并出席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商讨革新校务、人事等工作。

1935年,邹鲁从土肥原等日本人的口中得知蒋介石的抗日意愿,便开始反思自己的反蒋态度,并说服胡汉民与国民党中央合作,随后担任国民党“中央委员”及国民政府“委员”。在抗日战争期间,邹鲁担任国民政府“国防最高委员会常务”委员。一次,土肥原来见邹鲁称蒋介石“天天说对我们日本好,实则无时不在准备反抗日本”,邹鲁又经多方考证认为称蒋介石不抗日是错误的,于是和胡汉民商议,放弃“反蒋”策略。1936年,土肥原向邹鲁表达与中国国民党共同防俄防共的意愿,邹鲁拒绝,并要求日本归还东北地区,否则将采取联俄抗日的政策。同年,邹鲁还出席世界大学会议和德国海德堡大学550周年纪念会。

西安事变发生后,邹鲁前往北京商议营救蒋介石办法,不久后见中央抗日大计已定,便出行游览名胜古迹。1938年,参加中央临时全国代表大会,致答词称“抗战必胜,建国必成”。随后,邹鲁又返回中山大学主持工作,并重新改编《中国国民党党史稿》。次年,邹鲁任国民党国防最高委员会常务委员之一,在中央训练团讲授党史以加强国民党员的心理建设。1940年春,中山大学爆发学潮,邹鲁因病不能返校工作,便向教育部提出辞呈,教育部准允他休假调治。

抗日战争结束后,邹鲁于1946年拉拢民社党、青年党,以协助蒋介石召开“国民大会”,通过宪法。1948年,中国国民党“行宪国民大会”召开,邹鲁担任监察院“监察委员”。

晚年与逝世

1949年,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广州市大乱,邹鲁企图自杀与广州共存亡,妻子赵淑嘉劝他应前往台湾辅佐蒋介石谋划复国,于是邹鲁先逃往香港特别行政区,次年初前往台北市,居住在蒋介石为其准备的寓所中。1950年8月,国民党改选,邹鲁担任“中央评议委员”,督导“中央改造委员会成员”完成改造任务。邹鲁晚年时,一直居住在台北,常常撰写并发表文章,在《畅流》等杂志上发表《埃及金字塔记》《游纳格拉瀑布》等文章,并在《改造》杂志上发表《关于总理生辰的研究》等文,认为孙中山的诞辰日为1886年10月16日。

1953年,邹鲁右手及双足麻木,前往阳明山养病。1954年,邹鲁七十大寿,因连日在寓所设宴,酬劳过度而脑出血,于2月13日卒于台北蒲城街寓所,享年70岁,葬于天母山南。

人物评价

邹鲁的塾师彭祖佩在写给邹鲁父亲的信中说道:“阿澄禀赋,虽不过敏,但极勤谨,异日必能成器,万不可辍学。”

孙中山先生: “你(邹鲁)办教育,素来是很有经验的。历来汝对我说话常注意到青年,而且谈到教育问题见解亦很对。”

中国国民党元老陈立夫评价邹鲁和孙中山的关系:“他(邹鲁)也是总理的左右手,每次重要会议,都是海滨(邹鲁)先生帮助国父策划,而国父交给他的任务,他都能完成,可以说,他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先生。”

南方出版社出版的《邹鲁回忆录》评价邹鲁:“作为国民党元老的邹鲁……对革命历史贡献甚巨。对于中山大学的办学事业,甚而中国文化教育事业的改革亦功勋卓著。”

中国近现代史学者刘盼红,高红霞:“邹鲁基本上是孙中山的忠实追随者。”

1926年中国国民党揭发“西山会议派”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黑幕:“查本党叛乱分子谢持、邹鲁等三数人,勾结一小部分私人,并利用不明本党真相之青年,在沪私开党代表大会……此次该伪大会不特在纪律上为背叛本党,即在集会手续上亦甚欺骗党员,亵渎总理,蒙蔽国人。”

吴晓懿教授:“纵观邹鲁一生的学术成就蔚为大观,国学经史不胜枚举,而书法穷其一生的精力,研碑得刀法,习画悟墨法,博采众妙,中得心源,兼融汉魏碑刻旨趣。”

人物关系

人物成就

教育成就

邹鲁青年时创办乐群中学,他的许多同学受他影响接连回乡创办新式小学。1906年,邹鲁还潮嘉师范学堂,这是广州市第一所师范学校。1923年,邹鲁奉孙中山之命筹办中山大学,次年,学校建成,邹鲁担任校长,在学校中建立工、农、理 、文 、数学 、医学等现代化的学科体系。1925年3月,为纪念孙中山,广东大学改名为中山大学,次年,又改名为国立中山大学。

政治成就

1922年末,邹鲁担任两广盐运使。之前一些盐商趁粤军反粤前后军务繁忙,偷运洋盐,前任盐运使节认为所有盐船都载的洋盐,将其全部扣押,盐商对此不满。邹鲁上任后,传集所有盐商,亲自讯问,凡是确认为洋盐的一律充公,如果是场盐,则立刻返还,此举缓和了盐商和政府的关系。此外,邹鲁还成立盐务研究会,时常开会探讨盐务,并对盐警署内部进行整顿。

文化成就

1906年,邹鲁与广东省教育厅厅长黄晦闻辩论“客家和福佬都非汉族”的观点,收集与客家问题相关的材料,与朋友张煊合著《汉族客福考》一文,最终黄晦闻对其言论进行了修正。邹鲁常写诗,其诗作大多收录在《澄庐诗集》。晚年时,邹鲁除写作文章外,还作有《墨竹图》《墨兰图》等画作。此外,在书法方面,邹鲁撰写《庚寅上巳修新兰亭》一文,在墓志方面邹鲁撰写过惠州烈士纪念亭碑文,临写过汉碑《华山碑》。

人物思想

教育思想

在教育方面,邹鲁注重传统人格教育,注重智仁勇人格的统一。倡导学术自由,提倡自由研究的精神,允许各学说和学派并存、相互竞争。同时还注重普及体育教育,认为体育和修养人格,增进学问息息相关。另一方面,邹鲁注重实用主义教育,反对经院式的、形式主义的教育,主张教育应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提倡实科教育和职业教育,注重理工农医等科目。

抗日救国思想

邹鲁认为学生若要抗日,仅凭游行、贴标语、喊口号是不行的,除了鞭策政府抗日外,还领导全民做预备战争,做好储粮等工作。若要救国还要做好宣传工作,披露日本侵略和国民政府的卖国秘幕。此外,邹鲁还将抵制日货看作对抗日本最有效的途径,还主张支持国货,鼓励国人学习外国的复兴精神。

主要著作

邹鲁所著书籍及晚年时所写文章大多收录于《邹鲁先生文集》中,该文集出版于1984年,由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编辑。

后世纪念

人物故居

邹鲁的祖居敬爱堂位于广东省大埔县茶阳镇花窗村,建于清代,是一幢土木结构的殿堂式建筑,共有42个房间,建筑面积达到了1352平方米,占地面积1584平方米。在正门前方,竖立了五支石华表,这些石华表描绘了邹氏祖先的历史。

2010年,邹鲁祖居敬爱堂被梅州市人民政府列为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2010年5月,敬爱堂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序号36)。 2020年,邹鲁故居椿森第被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序号6)。 2021年9月13日,在梅州市大埔县茶阳镇邹鲁故居“椿森第”举行了邹鲁教育生平展的揭幕仪式。

文艺影视

1983年2月1日,初敏在电影《廖仲恺》中饰演邹鲁。

2023年12月12日,张风在电视剧《问苍茫》中饰演邹鲁。

参考资料

邹鲁中山大学校长.政协梅州市委员会.2024-07-13

邹鲁与中大.大埔宣传网.2023-07-05

辛亥革命中的珠海“女杰”.中国新闻网.2024-07-14

邹鲁与中大.广州市政协.2024-07-14

美国在中国的失败.豆瓣读书.2024-07-22

邹鲁与中大.广州市政协门户网站.2024-07-22

谁识老兵是书生:民国教育界巨擘邹鲁.海峡飞虹.2024-07-22

大家闺秀出身 两嫁国民党高官 誓为秋瑾报仇 曾率“女子敢死.新浪网.2024-07-22

典型民居——敬爱堂(邹鲁故居).大埔县人民政府.2023-04-24

关于公布第六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广东省人民政府.2023-04-24

梅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梅州市人民政府.2023-04-24

邹鲁教育生平展在梅州大埔揭幕(图).大埔县人民政府.2023-04-24

廖仲恺.猫眼电影.2024-07-13

问苍茫.猫眼电影.2024-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