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龙济光

龙济光

龙济光(1867年—1925年3月12日),字子诚,又作紫丞,云南元阳县人,哈尼族,民国初年军阀,北洋政府陆军上将。

龙济光的父亲龙汝霖是世袭云南稿吾土司,在他之上还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庶出长兄龙觐光,以及同母的胞兄龙裕光龙汝霖去世后,龙裕光承袭土司之位,龙济光曾与胞兄龙裕光迫害长兄龙觐光,致其出走四川。后来兄弟和好,龙济光经龙觐光向两广总督岑春煊举荐,得以组织“剿匪军”前往广西壮族自治区征讨“游勇”。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因征剿有功,龙济光被委任为广西左江道台。之后,龙济光配合边防军荣字营副将陆荣廷、云贵总督、水师提督李准等人陆续镇压镇南关起义河口起义、广州起义,期间龙济光军队扩编,被称为“济军”。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全国各地掀起反清革命,龙济光坚持镇压革命。1912年3月,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龙济光投靠袁世凯,被任命为北洋政府广东省镇抚使、广东都督兼署民政长,授陆军上将衔。龙济光进占广东,加强统治,大肆摧残革命党人。

1915年12月,袁世凯复辟称帝,龙济光表示拥护,并阻挠孙中山等人发起的护国运动。在袁世凯的授意下,广东宣布独立。滇军桂军北伐之际,龙济光率军阻击,在韶关市被北伐联军击败,逃回广州市。袁世凯去世后,龙济光投靠国务总理段祺瑞,意图继续对抗护国军,孙中山发出讨龙号召,济军被打败,龙济光带1000余人转移到海南岛。1917年,龙济光奉命进攻广东省,次年“讨龙军”总指挥李烈钧组织全面反攻,济军在雷州半岛被南北夹击,龙济光弃军逃跑,北上投奔段祺瑞。1920年,直皖战争爆发,龙济光随皖系参战,济军战败被奉军缴械,势力覆灭。之后龙济光寓居北京,于1925年3月12日病逝。

龙济光主政广东三年,重用士绅,清乡剿匪,使广东社会治安得到好转;同时,龙济光重视教育,发展地方经济,保证了广东地区渔业、商业的发展;但是他也在广东禁止革命书籍报刊传播,镇压革命。现代学者倪俊明认为,龙济光是一个地方性的封建军阀,在广东省建立军阀统治后给广东人民带来了灾难和痛苦。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龙济光是云南元阳县人,他的父亲龙汝霖是世袭稿吾土司,他的母亲李姓龙汝霖嫡妻,李氏生有生龙裕光、龙济光二子。此外,龙济光还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庶出长兄龙觐光,兄弟三人中龙觐光居长,龙裕光次之,龙济光最小。龙汝霖去世后,第二个儿子龙裕光继承稿吾土司之位。龙济光和龙裕光兄弟二人,不满庶出的长兄龙觐光代办纳更土舍,多次对他加以迫害,龙觐光被逼出走四川省。后来龙觐光与龙济光和好,经龙觐光向两广总督岑春煊举荐,龙济光得以在云南省招募丁兵数千人,组成“剿匪军”,与长兄龙觐光到广西壮族自治区征讨“游勇”。因征剿“游勇”有功,龙济光在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被委任为广西左江道台。

镇压起义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十二月,黄明堂关仁甫等革命党人在广西镇南关起义,龙济光奉调率部配合陆荣廷部前往镇压,事后被升广西提督。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孙中山派黄明堂、王和顺河口口岸发动起义,龙济光奉命参与云贵总督针对此次起义的镇压。在这次镇压起义中,龙济光乘机扩充实力,扩编30个巡防营,拥有武装约1.6万人,被称为“济军”。

宣统三年(1911年)四月,革命党人黄兴等在黄花岗起义,龙济光奉调入粤,任新军第二十五镇统制(师长),后改任陆军提督,随水师提督李准镇压起义。同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广东革命党人在各地掀起武装起义,龙济光仍坚持镇压起义。广州市各界人士商讨宣告独立,并推荐龙济光为新成立的广东共和政府副都督,遭龙济光拒绝。

镇压革命

1912年3月,袁世凯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其为牵制广东革命党人,令龙济光率部移防梧州市并给与充足的饷械补充。次年,龙济光被任命为广东镇抚使、广东都督兼署民政长,授陆军上将衔。龙济光率部于8月13日进占广州。龙济光夺取广东政权后为加强统治,不仅在各军政部门要职中安插亲信,还将济军扩编到60个营约2万人,同时大肆摧残广东革命党人。

被迫讨袁

1914年6月,袁世凯在北京设立将军府,统领全国军务,各省都督改称将军,龙济光因“乱”有功,被授予“振武上将军”。1915年12月,袁世凯宣布恢复帝制,龙济光通电坚决拥护,袁世凯封其为“一等公爵”。孙中山等人得知袁世凯复辟称帝后,随即发表《讨袁宣言》,呼吁讨伐袁世凯。国民党人李烈钧、进步党名誉理事蔡在昆明通电全国,宣告云南独立,组织护国军兵分两路北伐和东征。龙济光联合安徽省督军张勋、彰武上将段芝贵等表示愿为袁世凯分忧,被袁世凯加封为郡王衔。随后龙济光率主力迎战李烈钧,并派儿子龙体乾等人策动滇南土司叛乱,扰乱护国军后方,以配合龙觐光攻占滇南夺取昆明。龙觐光部被护国军击溃,土司叛乱也被护国军刘祖武率部平息,龙觐光、龙体乾败逃广西壮族自治区

1916年3月,广西都督陆荣廷与进步党理事梁启超桂军全体将领联名通电,宣布广西独立。龙觐光、龙体乾被陆荣廷之子陆裕光扣押,被迫参与广西独立。4月,龙济光在袁世凯的授意下,伪称广东独立。5月,梁启超等人在肇庆市成立军务院,统一指挥护国军事务。军务院命龙济光部配合滇、桂护国军北伐,龙济光不仅不配合,还阻扰护国军通过广东省北上。当滇、桂军行至韶关市,龙济光令守将炮轰两军,经过两天激战济军大败,龙济光逃回广州市

遭到讨伐

同年6月,袁世凯病逝,龙济光投靠国务总理段祺瑞,于6月9日宣布广东“取消独立”。6月21日,北京政府任命龙济光为广东督军兼署广东巡按使。龙济光扩充军队,准备以武力进攻护国军,并密电请段祺瑞派兵入粤相助。孙中山发出讨龙号召,各地护国军响应,对济军发动攻击,济军战败退回广州。龙济光接受段祺瑞的劝说,带领1000余人转移到海南岛,寻找机会东山再起。

势力覆灭

龙济光经过一年重整,加上段祺瑞提供的武器装备,于1917年8月奉段祺瑞之命进攻广州市。同年11月,龙济光被代理大总统冯国璋任命为“两广巡阅使”,随后其率部向茂名市高州市化州市进攻,歼灭桂军隆世储部约3000人。1918年3月,李烈钧被任命为“讨龙军”总指挥,对济军发起全面反攻,龙济光被迫转为守势。讨龙军由军舰运送登陆雷州半岛,对济军实行南北夹击,济军被围困,龙济光弃军潜逃。他先是避入湛江市的法租界,后北上投靠段祺瑞

龙济光召集残部在天津小站补编整训。1920年,直皖战争爆发,奉系为进入关内发展加入反皖阵营,段祺瑞以高官职位为酬劳密令龙济光直捣直系军阀曹锟老巢。龙济光一面向直奉首领曹、张作霖表示中立,一面准备暗中袭击曹锟总部。直皖战争中,皖系溃败,奉军配合直系军队打败皖系军队,后径直南下进攻天津小站,济军仓皇应战,最终被奉军缴械。之后龙济光寓居北京朝阳门,于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病逝。

为政举措

治理地方

主政广东省期间,1914年2月,龙济光、广东民政长李开侁发布告重新重用士绅,对德才兼备、经验较为丰富者加以重用;对于不法知事进行依法惩治,如兴宁县知事郭占因舞弊行贿被撤职、饶平县知事李鸿恩因贪赃枉法被撤职等。龙济光与广东民政长李开进行清查各乡以肃清盗匪等的活动,经过半年多的严厉打击,各地治安有所好转。北洋政务颁布治盗条例后,龙济光在广东地区开展深层次的社会治安管理,经过两年多时间的持续清乡,到1915年冬,广东境内的治安状况大为好转。龙济光政府遵照袁世凯所执掌中央的命令,要求军政各机关遵令严禁鸦片,李开训令各厅县知事、水陆警察厅搜到烟土后当众焚毁。经过几个月整治,1913年11月,广东省城内外无私运案发生,抓获烟犯270名,邻省投运已断绝。同时,龙济光政府为帮助人民戒烟,为家中赤贫的烟犯垫支了戒烟丸及医生看护的费用。

发展经济

龙济光主政广东期间,为保证渔业发展,他与广东民政长李开侁对渔民加以规范和保护。1914年4月,新安县一渔民代表申请承租县属官岛水,李开侁采纳实业司建议,要求新安县知事查清该渔民所请官岛是否会损害到其他渔民的利益。此外,清末民初,广东境内盗匪猖,兵变动乱连年发生,当地的商贸业在夹缝中生存,龙济光努力保护和疏导贸易。为保证商业进行,规定江面上来往商船由军警保护。商人陈兴、梁发昭等新置轮船往返广州香港等地,在省注册后,巡按使命粤海关等属一体保护。阳春市古艮以下至阳江麻汕牛场、沙忠桥、新洲区、毛屋角等处贼匪出没无常,为保卫治安起见,阳春县知事拟请开办河团,添招勇丁,护送商船上下。

文化教育

清末民初,革命党人办报刊、印刷书籍、成立革命机关,积极宣传革命思想。龙济光主政广东省后,广东《平民报》抨击政府,龙济光以《平民报》文章煽惑人民为由勒令《平民报》永远停办;《民治报》刊载讨袁相关文章,也被龙济光以淆惑视听勒令停办。同时,龙济光政府还加大了对革命党人在南洋出版的《觉民日报》《光华日报》《南桥日报》等报刊的查处。为控制革命党人反袁世凯政府舆论,龙济光触动警察和军队,封禁广东和海外报纸,惩处相关创办人、主笔、编辑和通信员等。

龙济光政府注重保护知识产权。1913年,上海商务印书馆经理称其司出版书籍均遵照著作权律缴费注册领照,李开侁即命各厅县知事、商埠警察事务所出示,禁止侵害商务印书馆版权。1914年2月,李开侁又令各厅县知事、省城警察厅、五商埠警察事务所出示,严禁翻印中华书局注册各书。1915年12月,广东巡按使公署令各道道尹转行所属示禁翻刻各审定教科书。龙济光督粤期间继续支持海外留学生教育,广东省虽经济拮据,但还是优先保证了留学费用。由于广东师资优先,广东民政长官积极布告周知外地学校招生信息,鼓励学生到外省学习。

人物关系

相关评价

现代学者倪俊明在《龙济光在粤军阀统治述略》一文中评价:“龙济光是一个地方性的封建军阀,在广东建立军阀统治后,胡作非为,无恶不作,给广东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和无尽的痛苦。”

现代学者黄敏在《龙济光与陈济棠异同论》一文中评价:“综观龙济光一生,基本上是个典型的危害革命、又做于人民的反动军阀,是袁氏的忠实走狗,是近代中国社会进步的绊脚石。”

现代学者李庚靖在《辛亥革命前后的龙济光》一文中评价:“龙济光在办庆云公司的过程中,给当地矿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但其创办的企业对广西矿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该公司从云南省等地引进的经验,经过不断完善、系统,有的直到现在仍在民间采矿业中继续使用。”

日本学者宫内肇在《龙济光政权时期的广东地方精英》一文中评价:“一直被视为专制、独裁的龙济光政权,其实未必只有消极的一面。”

人物轶事

龙王爷

龙济光任粤督时,每次抓到革命党人,都会用醢刑逼供,比如让人吃沾了秽物的馒头、用香熏人鼻子、用钉子和针扎背等。当时各地处置党案的都督中,以龙济光的手段最为暴戾,洪宪时期他又被袁世凯赐为郡王,因此时人称其为“龙王爷”。

南天柱石

民国三年(1914年),革命党人在湖口县发起讨袁起义,湖南省广东省随之响应。龙济光率兵入广州市镇压,收到袁世凯赞赏,称其为南疆柱石,并授龙济光振武将军,督理广东军务,兄长龙觐光伟巡按使、龙裕光镇守使。三兄弟都被授予上将之职,权势之盛,在西南各都督之中名列前茅。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