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市
阳春市,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下辖县级市,由阳江市代管,地处广东省西南部、漠阳江中上游。东连江门市,东南紧靠阳东区、江城区,南邻阳西县,西连茂名市,北接云浮市。阳春市总面积4037.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总面积67.4万亩;截至2023年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221925人,常住人口882639人。下辖15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309个村委会、42个社区。市人民政府驻为阳春市春城府前路102号。
阳春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雨量充沛,热量丰富,季风气候明显,夏长冬短,水、热、光同季的特征。属喀斯特地貌地带,地处云雾山脉与天露山脉和八甲大山之间,主要由中低山地、丘陵、平原及岩溶地带构成。地势自西北向东南成斜向延伸,近似长方形。阳春市河流主要由漠阳江干流及支流,以及新兴江支流和围底河构成。战国时期为百越地,三国吴赤乌元年(238年)置莫阳县,为阳春地建县之始;南朝梁普通四年(523年),撤销莫阳县,改设阳春郡并置阳春县;元代沿宋制,阳春县属南恩州。明洪武元年(1368年)废南恩路总管府,单独设阳春县,明洪武二年(1369年),阳春县改属肇庆府。清代也属肇庆府。1994年5月撤县设市(县级)。
阳春市的三大支柱产业为先进材料、装备制造、食品加工,另外还有生物医药、智能家电等新兴产业。2023年阳春市地区生产总值为363.03亿元,同比增长3.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66.6亿元,同比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03.54亿元,同比增长0.6%;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92.89亿元,同比增长4.6%。
阳春市是广东省古来文明之地,文物古迹众多,有独石仔洞穴遗址、石望铁屎迳铸钱遗址、崆峒岩摩崖石刻、春湾通真岩摩崖石刻等,已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民俗文化丰富,有历史悠久的阳春根雕、陂面镇重阳古墟、合水镇高流河墟、石望镇梁镇南将军府炮会等7个省级及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马水桔之乡、中国春砂仁之乡、国家卫生城市、岭南生态康养胜地、广东省卫生城市、广东省全国文明城市、广东省园林城市、广东省教育强市等20多项荣誉称号。
名称来历
阳春,意取“漠水之阳,四季如春”。
阳春市因三国时期吴赤乌元年(238年)设莫阳县,南梁普通四年(523年),撤销莫阳县,改设阳春郡并置阳春县,这是以“阳春”为名建县之始。因阳春地处漠水之阳,四季如春,故名阳春。
历史沿革
先秦至三国
战国(前3世纪),为百越地。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兵第一次南征百越下岭南,置南海郡,阳春地属之。秦始皇二十九年(前218年),岭南各族反抗队伍在丛林中夜出攻秦军,秦军兵败,秦军士真定人沈讷为越人女首领招为夫婿,创立男系氏族冼姓,世居高凉。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秦兵第二次南征百越,在岭南置南海、桂林、象三郡,阳春地属桂林郡。
汉元鼎六年(前111年),为合浦郡高凉县地。刘志年间(147-166年),高凉升为郡。建安十五年(210年),吴主孙权命谋士步骘为“持节征南中郎将”,进兵占领苍梧。十六年顺西江东下,大败衡毅于高要峡口。时高凉郡渠帅钱鎛在衡毅军中兵败退回高凉。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吴主孙权命吕岱为交州刺史,领兵南下漠阳江,与钱镈大战于今轮水、大八之间,攻入高凉郡(郡治遗址在今阳江县北)。钱镈投降,任为高凉西部都尉。
三国吴赤乌元年(238年)置莫阳县,属高兴郡,为阳春地建县之始。
魏晋南北朝
晋太康元年(280年),省高兴郡,莫阳县属高凉郡。今阳春市境北部为苍梧郡临允县地。元兴三年(404年),卢循率军攻广州市,高凉冼氏首领冼劲为广州刺史吴隐之部将中兵参军,兵败为卢循所俘,不屈而死。晋末以后,循族人居新宁郡;冼氏族人居高凉郡,两郡之界在界石津(今阳春长尾河)。
刘宋元嘉年间,在原临允县南部(即今阳春市境北部和西北部)分置龙潭县、甘东县(南齐更名为甘泉县),均属新宁郡。南梁普通四年(523年),撤销莫阳县,改设阳春郡并置阳春县,这是以“阳春”名建县之始。阳春郡辖阳春、甘泉二县。大同元年(535年),析广州市辖境置高州市(治所在漠阳江下游),阳春郡属之。太清二年(548年),侯景兴兵作乱,进攻梁京城建康(今南京)。太清三年,广州刺史元景仲阴谋接应侯景,都督陈霸先起西江兵攻入广州,整顿兵马北上救援京城,新任广州刺史萧勃与高州刺史李迁仕合谋阻止陈军北上。阳春郡冯、冼夫妇结纳霸先。大宝元年(550年),高州刺史李迁仕派人召冯宝至高州刺史治所商议军事。陈军大败李迁仕军。阵斩杜平虏,生擒李迁仕。陈霸先挑选精兵三万北上援救京城。陈永定元年(557年),陈霸先即皇帝位,叙功封冯宝为护国侯。十二月,冯宝死,冼夫人抚子执郡政,安抚部落,使数州安定。
陈永定二年(公元558年),于晾伞岗下始建阳春郡城(即今轴承厂一带)。永定二年(558年),冼夫人派各洞主护送九岁儿子冯仆到丹阳朝见陈霸先,贡方物。陈封冯仆为阳春郡太守,冼夫人于晾伞岗下筑阳春郡土城(遗址在今阳春轴承厂)。太建元年(569年),广州刺史、都督十九州诸军事欧阳纥反,冼夫人在阳春传檄岭南各族首领,起兵迎接南陈车骑将军章昭达,夹攻欧阳纥军于洽光,生擒欧阳纥,平定广州。东汉至南朝间,在阳春石蕞开矿炼铜(遗址在今马水乡蟹地)。
隋唐五代
隋开皇十年(590年),撤销阳春郡,以阳春县属高州;龙潭县改称铜陵县,分甘泉县置西城、流南(开皇十八年曾改称南流)二县,均属端州。大业二年(606年)复置高凉郡,阳春县属之;撤销西城、流南二县,并入铜陵县,属信安郡辖。大业十三年(617年),群雄反隋,左武卫大将军冯盎从出征高丽之隋军中驰归岭南,起兵击杀高凉通守冼宝彻,进兵控制苍梧、高凉、珠崖、番禺之地。
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春州,州治在今春城镇城区,并恢复流南县,春州领阳春、流南二县。同年又分春州置勤州(又称铜陵郡),从铜陵县分置富林县;勤州领铜陵、富林二县。春、勤二州隶属于岭南道。武德五年(622年)恢复西城县,属春州;撤销勤州,将富林县并入铜陵县。不久,西城、流南二县并入阳春县。万岁通天二年(697年)恢复勤州,辖铜陵县。长安二年(702年撤勤州,铜陵县改属春州。开元十八年(730年)复置勤州及富林县,勤州领铜陵、富林二县。天宝(742年)春州又称南陵郡,并析阳春县置罗水县属之;勤州又称云浮郡。乾元元年(758年)春州仍领阳春、罗水二县;勤州由富林徙治于铜陵,又称铜陵郡,领铜陵、富林二县。
五代十国(907--960年),属南汉,复置流南县,春州领阳春、罗水、流南三县;勤州领铜陵、富林二县。南汉乾亨年间(917-924年),在勤州铁屎迳铸“乾亨重宝”铅钱(遗址在今石望-乡铁屎迳)。
宋元
宋开宝五年(972年)撤销春州,阳春、罗水、流南三县改属恩州。次年,复置春州,撤销勤州;并将富林县并入铜陵县,罗水、流南二县并入阳春县;春州领阳春、铜陵二县。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撤销春州,阳春县改称新春县,属新州辖。天禧四年(1020年)再复春州,把新春县复称阳春县,春州领阳春、铜陵二县。赵祯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于南门外一里许梅花村始建黉宫。熙宁六年(1073年)废春州,把铜陵县并入阳春县,阳春县属南恩州。
元代沿宋制,阳春县仍属南恩州(至元十三年至十八年曾改称南恩路)。元朝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农历八月十五日,农民起义首领莫益兰率领几百名农民起义队伍,突袭阳春县署,一举清除元朝官吏,占领了县城,释囚犯,贴文告,树起“保境安民”旗号,自称莫知州,治理县政16年,至明洪武元年(1368)才归顺明朝。
明清时期
明洪武元年(1368)废南恩路总管府,单独设阳春县。明洪武二年(1369年)阳春县改属肇庆府。万历五年(1577年)十一月从阳春县划出富林及西部山区(即今河堋镇的云帘,松柏镇的云容、双黄、北河,圭岗镇,永宁镇,花滩林场,山坪乡的长沙、丰垌、岳埇,双落镇的五星、根子、榕木等地)并入东安县(后于民国3年改称云浮县)。天顺年间,由于土地兼并日益激烈,赋税越来越严重,阳春瑶族首领潘家德等举行起义,攻克县城。
清代沿明制,阳春县仍属肇庆府。清康熙六十一年(1723年),在孔子庙门前建筑红墙,开黉宫正门。清雍正七年(1730年),在文明门前建青云路牌坊,把黉宫的文明门、青云路连成一体。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县令姜山捐资重修崆峒岩,把洞门由西入岩改为从东进岩。清咸丰四年(1854年),农历七月二十三日,洪门首领黎四贵,会同新兴江阿戊攻入县城,知县刘式恕出走三甲、守备黄者常前奔双滘,千总吕文光退屯崆峒城,后知县刘式恕和乡绅刘承辇在三甲、潭水募集乡勇五千余人进军春城,农历闰七月初二日与天地会军大战于河西,起义军战败退出县城,时隔三天(初六日)再次攻占县城。同月农历十七日,阳江市清兵与阳春县兵、乡勇近万人联合攻城,驱赶起义军,收复县城。农历九月底,天地会军败没。
中华民国
民国元年至十三年(1912--1924年)阳春县属肇罗阳镇守使管辖。
民国二十五年十月(1936年)改隶广东省第三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署治高要区)。
民国二十七年一月(1938年)改属广东省第七行政区专员公署(署治茂名市)。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改隶广东省第十行政区专员公署(署治台山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49年10月1日建立,阳春县于10月22日解放,隶属广东省粤中地区专员公署(署治江门市)。
1950年7月,把原来明代由阳春县划出并入东安县的西部山区,从云浮县划出归属阳春县辖地,才固定现在的规模。1952年5月4日阳春县改属广东省粤西行政区(因署治湛江市)。
1956年2月20日后改称为湛江专区、湛江地区。
1958年11月至1961年3月阳春县与阳江县合并,称两阳县,为两阳县辖地。
1961年3月25日复设阳春县至今,1983年9月1日改属江门市管辖直至1987年底。
1994年5月撤县设市(县级)。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阳春市地处中国东南部、广东省西南部、阳江市西北部,位于北纬21°50'36~22°41'01,东经111°16'27~11209'22″之间。东连江门市,东南紧靠阳东区、江城区,南邻阳西县,西连茂名市,北接云浮市。南北长104千米,东西宽91千米,阳春市总面积4037.8平方千米。
气候
阳春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雨量充沛,热量丰富,季风气候明显,夏长冬短,水、热、光同季的特征。
气温
阳春市平均气温22摄氏度。气温水平分布,为南高北低,相差约1.4度;中部漠阳江河谷地带温度高于两侧山区。由于县内山岭较高,气温垂直变化较大,不同平均海拔气温有明显的差异。极端最低温度4度,极端最高温度36.8度。平均温差为7.6度,最大的是11月和12月份,平均为9.9度,最小是4月份,平均为6.1度。
降雨
阳春市平均降雨量为2120毫米,是从北向南明显递增,南北相差达1168毫米。降雨量的年际变化较大,春城地区最多年为3336.6毫米,最少年为1050.1毫米,相差2286.5毫米。降雨日数为中部最多,春城地区达174天;南部次之,三甲镇为155.1天;北部最少,河堋镇的罗阳年平均只有118.7天。
蒸发量
阳春市年平均蒸发量为1697毫米,比年降雨量少683毫米,故阳春市气候湿润。相对湿度较大,年平均为82%;最大是6月份,平均为87%;最小是11-12月份,平均为75%。
光照
阳春市累年平均太阳辐射量,为102.4千卡/平方厘米,最多是1963年,达111.45千卡/平方厘米,最少年1960年,为89.55千卡/平方厘米,相差21.90千卡/平方厘米。太阳辐射月变化从5月份开始明显增多,7-10月份较强,1-4月份较弱。阳春市日照时数,从南向北增多,平原多于山区。春南的三甲镇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688.6小时,春城镇年平均日照为1743.4小时,占可照时数的59%。,日照年际间和月际变化都较大,最多年1963年达2207.6小时,占可照时数的50%;最少年1960年为1373.5小时,占可照时数的31%;月日照最多是7月份,平均为209.1小时,最多年份达255小时,占月可照时数的62%;最少是3月份,平均为69.1小时,最少年份为12.6小时,占月可照时数3的%。
地质
阳春市内属华南华夏系构造带之南西段,粤桂加里东隆起东缘,吴川一四会断裂带中段,即主断裂之东南侧。
地层自老到新有震旦系、寒武系、泥盆纪、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第三系、第四系。
震旦系(距今5.7亿年前)是阳春市出露最古老地层。分布在阳春市境西部地区,如永宁镇西部、双落、羊笪、河堋西部,出露面积大于500平方千米,其岩石为古代浅海相砂质、砂泥质碎屑类复理式建造。岩层总厚度6000--7000米。泥盆系(距今4-3.4亿年)分布在马水的石菜、陂面、合水的留垌、潭水的荆山等,出露面积200--300平方千米,为滨海河流相,沉积了粗碎屑岩建造,泥盆系沉积总厚度大于2000米。石炭系(距今3.4-2.7亿年)分布在石望、春湾、合水、春城、黑石岗、马水、石蕞、潭水等,出露面积达1000平方千米。石炭系总厚度大于1000米。二叠系(距今2.7-2.3亿年)分布在春湾龙运岗--陂面潭潦、马水崩坑,出露面积20平方千米。沉积了浅海相*碳酸盐及砂泥质岩石,由于地壳升降振荡运动,形成海陆交互相含煤沼泽相碎屑岩建造,总厚度1000-1120米。三叠系一侏罗系(距今2.3-1.35亿年)分布在马水荔枝山、大小南山、潭水旗鼓岭等地,出露面积14平方千米,为沉积了内陆山间湖泊至山麓相碎屑岩建造,岩层厚度大于1000米。
地质构造
构造形迹以复式向斜为主,次为吴川一四会断裂带,其他有断陷盆地等。
其中褶皱运动主要由阳春盆地形成,阳春盆地是由--系列北北东-北东向的背斜和向斜褶皱组成,属复式向斜构造盆地,常表现为长条状、倒转型、宽展型向斜。盆地内次级褶皱十分发育,即是有次级短小的向背斜,由于断裂作用及其他构造的干扰,局部变为近东西向或南北向向背斜,如五点梅、山坪、高垌、大垌等向背斜。
断裂运动主要有北北东一北东向断裂、北西西--北西向断裂。北北东一北东向断裂。走向10*--30°,局部40°度,表现成群成带出现。即吴川一四会断裂带的中段,出露长度约100千米。其生成时间始于印支构造期,燕山构造期达到高潮,是一组压性和压扭性的高角度冲断层。北西西--北西向断裂,常错断北东向的褶皱或将北北东一北东向断裂割切成阶梯状。断裂常伴有较发育的破碎角砾岩带,具有张性或张扭性特征,以斜落正断层或平移断层为主,较著名者有回龙断裂、大垌断裂、大塘一石山断裂、黄岭咀断裂及山坪断裂等。其生成时间约在燕山运动中期到晚白垩系之前。
岩石
在断裂带中,发育岩石有糜程岩、角砾岩、硅化岩等岩带。岩浆岩,主要有印支期、燕山期岩浆侵入活动,形成大量的花岗石、花岗闪长岩、部分二长岩。除此之外,阳春市还有变质岩,主要分布在大王山、马鞍山.(永宁林湾附近)、圭岗镇等地,出露面积分别为89、9.6、33平方千米,另有吴川一四会断裂带的西侧,出露面积200平方千米。大王山和圭岗为糜棱岩化花岗岩及混合岩;马鞍山多为眼球状混合岩,或条纹状混合岩。岩石形成时间距今4.87-3.74亿年。
地形地貌
阳春市于广东省西南部,属喀斯特地貌地带,地处云雾山脉与天露山脉和八甲大山之间。地势自西北向东南成斜向延伸,近似长方形,南北长104千米,东西宽91千米。漠阳江从北向南纵贯阳春市,构成以漠阳江流域为中心的狭长低洼地带阳春盆地。境内最高峰位于鹅凰嶂,海拔1337.6米;最低平原海拔10~25米。该县属山地丘陵区,分为中低山地、丘陵、平原及岩溶地带。
中低山地主要分布在东、西部及南部。西部山地为大云雾山,从云浮市、罗定县起由北向西南延伸至电白阳春市境,成长条带状绵亘于阳春市境西部。最高山峰为鸡笼顶,海拔1280.5米。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地面积640051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0.52%;丘陵主要分布在阳春市境北部的漠阳江上游,以及阳春市境西南部漠阳江支流潭水河流域。一般在海拔100-500米之间,面积公2981172亩;平原面积共2460754亩,占土地总面积的40.46%。主要分布在阳春市境中部,由漠阳江冲积形成,从合水镇、陂面镇起直至春城、马水、岗美等乡、镇的沿江一带,冲积平原颇为宽广。该地域除石灰岩山峰和浅丘坡地外,均已垦为农田;岩溶地貌分布于河堋镇起至河口镇,沿漠阳江岸边石灰岩地带,断断续续连成带状,长达100千米。
水文水利
水文
阳春市河流除卫国乡东部的平河为新兴江支流上游和河堋镇北部的围底河外,其余均是漠阳江干流及支流。共有河流403条。
漠阳江
漠阳江发源于阳春市西北的大风凹与五点梅峰之间的峡谷,向东北流人云浮阳春市,再折向东南流入阳春市,经阳东县、江城区在北津港注入南海。全长199千米,全流域面积6091平方千米,在阳春市内河段长165千米,流域面积4017平方千米;最大流量439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2.3立方米/秒。至2011年,流量大为减少。集雨面积达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支流有14条,其中一级支流8条(总长393.3千米):黄村河、那乌河、山口河、西山河、蟠龙河、罂煲河、轮水河、潭水河;二级支流5条(总长195.5千米):圭岗河、那座河、乔连河、三甲河、龙门河;三级支流1条(总长19千米):八甲河。集雨面积不足100平方千米的主要支流有20条(总长356.2千米)。
平河
平河为新兴江支流,发源于阳春市境东北部秦皇点兵(山)东北1千米山谷处,自南向北流经卫国乡三乡的平石河、规模垌,于祖仙垌北侧汇茶元四渡坑来水,直流经良朋垌后流入新兴阳春市境。流经阳春市境河段长8千米,集水面积35.3平方千米。旧志称该河为云霖茶园内甲水。
围底河
围底河为珠江水系的罗定江--支流上游。发源于阳春市境北部河堋镇司马村委会坑尾山谷处,自南向北流,经司马、新阳后,流入罗定阳春市境。阳春市境内河段长6.5千米,集水面积22.3平方千米。
水利
截至2022年2月,阳春市有水利工程共3423个。其中大型水库1个,中型水库6个,小型水库111个,总控制集雨面积为1218.04平方千米,总库容5.85亿立方米,保护人口100.6万人,设计灌溉面积20.95万亩;引水工程2694个,引水流量244.5立方米/秒,设计灌溉面积35.6万亩;堤围24个,总长161.6千米,捍卫耕地面积17.67万亩;机电排灌站208个,总装机15640千瓦,设计灌溉面积4.87万亩。有小水电站386座,总装机容量19.4万千瓦,年发电量6.5亿千瓦时。
大河水库距阳春市区23千米,面积438千米,水库库容量3.3亿立方米,正常蓄水位110米,坝高68米,长240米,是集防洪、发电、灌溉、供水和改善航运条件等综合效益于一体水利枢纽,可挡5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的水库,是广东省最大的面板堆石坝工程。每年发电量可达8700万千瓦时,是阳江市最大的水力发电站。
土壤
阳春市的土壤分为11个土类,17个亚类,58个土属,163个土种。其中水稻土6个亚类,28个土属,73个土种;自然土(包括旱地)10个土类,11个亚类,30个土属(自然土壤17个,旱地13个),90个土种(自然土壤72个,旱地18个)。地带性土壤为赤红壤。
在空间上既有水平地带分布规律,也有垂直地带分布规律,还有区域性土壤组合分布。垂直分布带谱为赤红壤--山地红壤一山地黄壤一南方山地草甸土。因阳春市山脉自东北向西南走向,故迎风坡山地黄壤下限下移,而背风坡的山地黄壤下限则相对提高。上述土壤类型分布的海拔高度划分一般为:海拔400米以下的丘陵山地分布有赤红壤;海拔400--600米分布有山地红壤;海拔600--1000米分布有山地黄壤;海拔1000米以上山地分布有南方山地草甸土。水稻土的微域分布由于中、小地形,水文地质与人为改造地形等因素影响,形成了垌田区、坑田区、梯田区的微域分布。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已发现或查明的矿种有48种,有铜、铁、锰、钨、锡、硫、石灰石、地热水等,是中国矿产资源种类最多、储藏量最丰富的6个县(市)之一,其中石灰岩是阳春市主要矿产,总储量有60亿吨,可采储量有13亿吨。阳春市主要面对的矿区有轮岗矿区建筑用花岗岩矿、潭水镇龙珠盎矿区、春湾镇木瓜坳矿区等,其中轮岗矿区建筑用花岗岩矿设计规模是1200万吨/年,属于大型矿区。
水资源
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达300多万千瓦。境内河流年平均径流深1411毫米,多年平均地表径流总量56.7亿立方米,平均每平方千米产水流量44.71立方分米每秒。另漠阳江过境径流量2.58亿立方米。2020年,阳春市的水资源面积为4040平方千米,人均综合用水量为640立方米,地表水资源量为44.73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9.62亿立方米。
森林资源
阳春市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面积147.47万亩,森林面积413.93万亩,森林蓄积量1939.51万立方米。阳春市林业用地面积超391.1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8.35%,被誉为“百里画廊,水墨阳春”。
土地资源
截至2016年末,阳春市耕地面积58.38千公顷(不含可调整地类面积),实际经营的林地面积(不含未纳入生态公益林补偿面积的生态林防护林)285.05千公顷。灌溉耕地面积31.37千公顷,其中有喷灌、滴灌、渗灌设施的耕地面积1.60千公顷。阳春市农作物播种面积9.57万公顷,粮食播种面积5.12万公顷。
生物多样性
植物
野生植物种类较为丰富。高等植物(包括木、藤、蕨、草本植物)有180科、634属、1194种,其中裸子植物3科、3属、6种;双子叶植物纲126科、450属、895种;单子叶植物25科、131属、220种;蕨类植物门26科、50属、73种。裸子植物有罗汉松科,高大陆均松等,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有夜合、长叶木兰、乳源木莲等。蕨类植物有大铁芒萁、铁芒萁等。草本类植物有铺地细辛、猪笼草等。药用植物有一点红、一枝黄花、一箭球等。
动物
列入国家一类保护的动物有豹、云豹、白颈长尾雉、蟒蛇三种。列入国家二类保护的兽类类有大山羊(山羊、明鬃羊)、水獭亚科、亚洲小爪水獭、金猫、小灵猫(七间狸)、大灵猫(五间狸)、鳞甲目等7种。国家二类保护的鸟类有鸢(老鹰)、黑冠鹃隼、松雀鹰、东方白鹳、黑鹳、普通鹫、白头鹞、红隼、蛇鹛、雉鸡(环颈雉)、原鸡(山鸡)、栗鹗、领角鹗、雕鹗(猫头鹰)、斑头鸺鸟、普通夜鹰、鸳鸯、蓑羽鹤、褐翅鸦鹃、小鸦鹃等19种。国家二类保护的爬行类有山瑞鳖、鼋、大壁虎(蛤蚧)、三线闭壳龟(金钱龟)等4种。列入国家二类保护的两栖类有虎纹蛙、细痣疣螈两种。
兽类还有豹猫、豪猪(箭猪)、赤麂(黄獠)、果子狸、南狐(野狗)、猿、黄鼬(黄鼠狼)、黄腹鼬、鼬獾(芒花狸、猪仔狸)、松鼠、银星竹鼠、中华竹鼠、野猪等。在各地较常见的有田鼠、家鼠、蝙蝠等。两栖类动物还有黑斑蛙、沼水蛙、华南湍蛙、花细狭口蛙、泽蛙、肥螈等。野生鱼类较有经济价值的有鳗鳝、鳗鲡、黄鳝、泥鳅、沙钻、白萧子等。.
保护区
阳春市有11个自然保护地,其中1个国家级地质自然公园,1个省级森林自然公园,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6个县级森林自然公园,1个县级湿地自然公园。国家级地质自然公园为凌霄岩国家地质公园,省级森林自然公园为花滩森林公园,省级自然保护区为阳春鹅凰嶂省级自然保护区、阳春百涌省级自然保护区。
鹅凰嶂自然保护区
鹅凰嶂自然保护区位于阳春市西南部,是面积约1.5万公顷的山地雨林,是广东大陆记载的唯一一块山地雨林。保护区内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猪血木、金线兰等47种,其中Ⅰ级有杜鹃叶山茶等4种,Ⅱ级有阳春秋海棠、锈枝红豆等43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1种,一级有中华穿山甲等8种,二级有四眼斑水龟、眼镜王蛇等55种。其中杜鹃红山茶的数量从保护区成立前的879棵发展到现在的1000多棵,并建立了种质资源保存圃,保存种质资源。
百涌自然保护区
百涌自然保护区位于阳春市圭岗镇,该区呈东北—西南走向,总面积4194.5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珍稀动植物,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有维管束植物1075种,隶属于615属、187科。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有伯乐树、桫椤、金毛狗等13种。省级重点保护植物有乌檀属1种。特有植物包括狭瓣紫薇、石笔木、银钟花等14种。野生动物共234种,隶属于68科、26目。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28种,云豹、蟒蛇、鳞甲目、大灵猫等。
自然灾害
阳春市主要气象灾害有洪涝、大风、干旱、冰雹等。
水灾严重的一次发生在1981年10月8日的特大洪水,漠阳江春城水位为16.71米,造成阳春市人员死亡46人,耕牛死亡85头,猪死亡3199头,屋崩塌2.13万间,受灾农作物38.5万亩,直接经济损失折合人民币0.92亿元。风灾年平均0.7次,最多的1993年发生5次,严重的一次发生在8月21日,阵风12级,夹带特大暴雨,大树连根拔起,直接经济损失折合人民币2.7亿元。旱灾严重的一次发生在1999年,秋、冬及翌年春连旱,辖区15.6万亩农田无水办田,局部地方人畜饮水困难。
地质灾害有地震。发生地震,市地震局迅速响应,及时应急处置。在与其他地震局了解情况影响后,收集信息。后会通过微信、网站等方式发布地震信息,接听群众来电解惑释疑,开展震情处置工作。2022年5月4日06时01分在阳江市阳春发生2.8级地震,震中位于阳春市蟠龙附近(北纬22.18度,东经111.93度),震源深度13千米。震中位于阳春市春城街道蟠龙村附近,阳春市春城街道、合水镇,阳东区大八镇、红丰镇有震感,阳江市区轻微有感。震区群众情绪稳定,并无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报告。
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10月31日,阳春市辖2个街道、15个镇。下设309个行政村、41个社区。阳春市人民政府驻阳春市春城府前路102号。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1年年末,阳春市户籍人口1224589人,男性652568人,女性572021人,其中城镇户籍人口377780人。阳春市常住人口881290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70054人。人口密度218.3人/平方千米。人口出生率7.75‰,死亡率5.76‰,人口自然增长率1.99‰。年龄结构中0-14岁占比25.24%,15-59岁占比56.26%,60岁以上占比18.5%,65岁以上占比13.68%。2023年,全市户籍人口1221925人,其中城镇户籍人口380518人。全市常住人口882639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88291人。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2427人。
民族构成
阳春市人口以汉族为主,达113.09万人,占98.76%;有少数民族33个,共14230人,占总人口的1.24%。超过10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瑶族、壮族、苗族、侗族、蒙古族、土家族、布依族7个民族。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永宁镇的铁垌、横垌、坡楼、马山瑶族村,河堋镇的云帘、大竹瑶族村,松柏镇的云容瑶族村和圭岗镇的小水瑶族村等10个行政村和34条自然村,以瑶族、壮族为主。截至2019年,瑶族有10098人,壮族有5144人,阳春市少数民族学生100人以上的学校1所,为阳春市民族希望学校。
语言
阳春市内方言较为复杂,主要方言有阳春白话、阳春𠊎话(即客家话)、阳春瑶语,这三种方言同属于汉藏语系。
阳春话属粤语,它以阳春市春城地区为代表,使用的人口约占阳春市人口的百分之七十。因与邻县(如高州市、信宜市、罗定市、恩平市、新兴等县、市)方言互相影响,阳春市内的不同地域的阳春话也有所差异。大致可分为:春中白话、春北白话、春西白话和春南白话。上声不分阴阳,声韵结合合发音与高要话接近,共有韵母44个。
客家话是境内第二大方言,32%的人口使用这种方言,近30万人,客家语主要分布于潭水河以南的春西、春南地区,如潭水、三甲、八甲镇、双滘、河口等地,以及永宁山区、西山边缘和漠阳江两岸的一些村落(马水、春城、合水、春湾、河朗、圭岗镇等),占阳春市总人口的32%。有着古全浊声母不论平声、仄声今多读为相应的送气清声母,部分古非敷奉母的常用字在客家方言中念为重唇音,声调一般以6个为多等特点。
此外,境内有瑶族近1万人,主要分布于永宁、圭岗、合水的部分村落,但汉化倾向较明显,能使用瑶语的仅有数百人。有着语音尚存在一些古音现象,合成词有两种修饰成分,句子形成与汉语基相同的特点。
宗教信仰
阳春市居民既信奉盘王和自然神,也信奉佛、道、儒三家诸神。汉、瑶族居民均信奉自然神,至中华民国时,农村人仍有为自己的小孩拜自然物为契妈的习惯,土地改革后此习除弃。
基督教于民国时期传入阳春市境,信徒不多。新中国成立,土地改革运动破除迷信,阳春市寺庙除崆峒岩尚仅仅保留有明、清时的部分建筑物外,其余寺、院、庵、宫、庙、祠大部废弃,或改建作公用房,或拆建作学校。寺、庙、祠田地产业征收分配给农民耕作使用。基督教堂改建为商店。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仅有崆峒岩寺修葺为旅游胜地。春湾铜石山通真岩净慧禅寺原址仅存清宣统三年(1911年)修建的门楼及对联。
佛教在南梁梁代,从新兴、罗定市先后传入阳春北部地区、春湾铜石岩在隋、唐间已有佛寺,称德慧寺。宋、元时称“乐山禅院”,明代改称“净慧禅寺”,有僧人主持。元朝至元元年(1335年)始在县城建“万寿禅寺”。佛教群众有1万多人。2018年8月8日,位于阳春市潭水镇水口村鹦鹉山的阳春市潭水石峰寺正式登记为佛教固定处所。
民国时期,阳春市境内无全真道士,民国35年(1946年)8月登记,全县有居住家中的火居道士233人。道士承接各宫、观、庙神诞、做醮和为居民办丧事做斋。有道家神庙36座,宫16座,正殿祀天后娘娘,左右殿祀谯国冼夫人和金花夫人,高岗堡崩河有杨公庙,建于明天启四年(1624年),奉祀宋朝三关元帅杨延昭。各地较著名的为关帝庙、北帝庙、仙师庙和药王庙。
经济
综述
阳春市的经济结构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阳春高新区主导产业为新型建材、装备制造、智能家电、中医制药和食品加工等五大产业,正加速进入新能源、新材料两个新赛道。其中,先进材料产业包括新兴铸管、凌霄泵业、新钢铁等企业,装备制造产业包括晟泽机械等企业,食品加工产业包括华润水泥控股等企业,医药产业包括一片天医药等企业,智能家电产业也是阳春市的重要发展方向。除了主导产业和重点支柱产业,阳春市还培育出一些新兴产业。例如,阳春市正在建设砂仁、蚕桑和澳洲坚果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此外,阳春市还在发展丝苗米种植、鳜鱼育苗、生猪和果蔬等八大精新特优产业。
2022年阳春市地区生产总值为357.6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66.5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07.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83.77亿元。2021年第一产业生产总值736114万元,占总生产总值的20.07%第二产业生产总值1127883万元,占总生产总值的30.75%,第三产业1803736万元,占总生产总值的49.17%。2021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1736元,人均可支配收入25474元,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2162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799元。
第一产业
第一产业主要为农林牧渔业。砂仁、坚果、蚕桑、柠檬、丝苗米、鳜鱼种苗、生猪和果蔬等八大精新特优产业被视为阳春市第一产业的主导产业。农作物种植方面,重点产业包括春砂仁、坚果、蚕桑、柠檬、丝苗米等。渔业方面,重点产业包括鳜鱼等优质品种的养殖。重点农作物产品包括粮食、果蔬等,其中粮食面积为76.89万亩,产量为27.57万吨。在渔业方面,阳春市水产品总产量为3.5万吨,包括鳜鱼、斑点叉尾鮰等优质品种的养殖。此外,阳春市还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化组织的发展,建立了农业龙头企业、示范社、家庭农场、合作社等农业组。
2021年,阳春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1.65亿元。农业产值59.76亿元。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6.78万亩,粮食总产量27.46万吨。蔬菜种植面积40.96万亩,蔬菜产量43.27万吨。花生种植面积17.35万亩;花生产量2.73万吨。水果种植面积32.42万亩,总产量28.25万吨。牧业产值55.86亿元,肉类总产量13.43万吨。其中,猪肉产量11.66万吨;禽肉产量1.59万吨。林业产值6.89亿元。其中,完成造林面积3719公顷。渔业产值4.42亿元,水产品产量3.47万吨。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4.72亿元。
第二产业
第二产业主要为工业和建筑业。阳春市第二产业的重点产业包括钢铁、铸管、机械制造等。其中,新钢铁和新兴铸管是阳春市的重点企业。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52.48亿元。阳春新钢铁年产120万吨球团生产线项目是阳春市的重点项目之一。此外,阳春市还积极推动工业技术改造和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建设,推动企业的技术升级和产业升级。新签约铁骑精密机械、捷弘数控等项目21个,投资总额37.9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4个。同时,阳春市也注重培育新兴产业,如新能源发电等,有阳江蓄能发电有限公司、相电新能源有限公司、巨阳新能源发电有限公司等12家公司上规。工业技改完成4.56亿元,增长4.8%,推动25家企业开展技术改造,5个项目入选“2022年省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企业技术改造资金项目库”,这些为第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主要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占比最大,2021年GDP约战第三产业总GDP的24.71%。未来计划中,阳春市重点发展旅游业,举办了农民丰收节、广东省风筝锦标赛等农文旅融合促消费活动。加强对独石仔洞穴遗址、石望铸钱遗址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农业+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成功创建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1个、示范点3个。通过“粤菜师傅+乡村旅游”模式,打造乡村粤菜美食旅游点和乡村旅游粤菜美食精品线路。通过针对实行度假村申报民宿评定,展示等级旅游民宿品牌。阳春市2022年共发放800万元惠民消费券,拉动消费4260.58万元。
2021年,阳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3.73亿元。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0.54亿元,限额以下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33.19亿元。批发业销售额61.00亿元,零售业销售额81.70亿元,住宿业营业额1.13亿元,餐饮业营业额13.22亿元。接待旅游总人数221.8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8.75亿元。
经济功能区
阳春产业转移工业园是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纳入广东省有序转移主平台建设,规划为“一园三区”(一园指阳春产业转移工业园,三区指新吉片区、潭马片区、陂面片区),总面积31291亩,已开发面积约16400亩,目前正在新吉片区扩园1500亩,潭马片区扩园1300亩,提升园区承载能力。阳春高新区主导产业为新型建材、装备制造、智能家电、中医制药和食品加工等五大产业,正加速进入新能源、新材料两个新赛道。目前,高新区累计引进工业项目160个,总投资额260.7亿元,其中新型建材产业企业17家,代表企业为阳春新钢铁等;装备制造产业企业53家,代表企业有新兴铸管、凌霄泵业和晟泽机械等;智能家电产业企业18家,代表企业有铠硕达科技、天芯电子等;中医制药产业企业5家,代表企业为一片天制药、中医药科技产业园项目等;食品加工企业8家,代表企业为金宏达粮油、中健食品等。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1年,阳春市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含技工学校)招生2554人,在校生5693人,毕业生1210人:普通高中招生6126人,在校生18613人,毕业生4970人;普通初中招生15027人,在校生41767人,毕业生11903人;普通小学招生14106人,在校生94135人,毕业生14871人;特殊教育招生41人,在校生163人;幼儿园在园幼儿园36860人。截至2018年,阳春市有幼儿园226所。其中,公办幼儿园92所。截至2022年10月,市中小学校共354所,其中,高中2所,完全中学3所,初中1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9所,完全小学61所,小学分教点264个,有职业高中2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学前教育达基本普及水平,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优质学位不断增加,中考、高考总体成绩保持在阳江市6县(市、区)前列。2020年龄儿童入园率超过98.32%。
阳春市广播电视大学
阳春市广播电视大学坐落于阳春市区城东大道109号,占地面积4195平方米,建筑面积8938平方米。成立于1983年,初步建成集本科、专科学历教育和各种非学历培训教育于一体的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中心。2018年,阳春市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奥鹏:远程教育和其他网院教育开设专科起点本科专业和高中起点专科专业。
医疗卫生
截至2021年年底,阳春市共有各类医院、卫生院34家,其中,市属医疗卫生机构5家,乡镇卫生院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家,民营医院11家;阳春市各类卫生机构年末实有床位5808张,其中,市直属各医疗机构床位2296张,乡镇卫生院1331张。年末阳春市卫生机构共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5301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894人,注册护士2433人。
阳春市人民医院
阳春市人民医院是阳春市唯一的三级综合性医院,是阳春市的医疗、教学、科研、保健中心,前身为“平民医院”,创建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四月二十八日。医院占地面积31265平方米,业务用房建筑面积83630.8平方米;编制床位1450张,年出院人次5万人次、手术量3.3万例、门诊人次85万人次。有在职在岗员工1401人,其中研究生34人,卫生技术人员1136人,卫生技术人员职称结构为高级职称203人,中级职称355人。医院设有多个名医工作室,获批设立阳春市首个广东省博士工作站。
科技事业
截至2021年年底,阳春市申请专利量492件。其中,发明专利98件,专利授权1件。2021年,阳春市共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家,实现工业总产值231.76亿元,此20家高新技术企业共投入7.48亿元研发费用;拥有的科技研发人员1064人。截至2021年,阳春市有广东省技术创新专业镇专业镇7个,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阳江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8家。有阳江市新型研发机构1家,阳江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建设有广东省农村创新创业星创天地1家、省级众创空间1家。
文化事业
截至2021年年底,阳春市共有文化事业机构1个,艺术表演团体机构1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广播人口覆盖率99%,电视人口覆盖率98%,广播电视混合人口覆盖率99%。新闻、出版等事业健康发展。围绕了“梁镇南将军府炮会”“高流河墟文化活动”“李维扬文化节”等主题,举办了“春风临漠水扬帆新征程”“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等一些书画摄影作品名家展。
阳春市文化馆
阳春市文化馆始建于1952年,2010年搬迁至东湖图书馆综合楼,馆舍建筑面积2940平方米。有青少年艺术培训中心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两个中心。艺术团体成员160多人,不定期举办义务演出活动。
阳春市博物馆
阳春市博物馆位于阳春市中心广场西南侧,创建于1981年7月2日。占地面积2053.5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博物馆专题陈列有《阳春市改革开放成就展》《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图片展》《中国载人航天科技展》《春州古韵——龙敏“阳春文物古迹”摄影作品展览》等,展厅面积从175平方米至540平方米不等。有独石仔智人臼齿、六蛙弦纹六耳铜鼓“乾亨重宝”等重要藏品。
体育事业
阳春市有两个公共体育设施名录,分别是体育馆和体育中心。体育场地总数达2673个,场地总面积达217.2928平方,人均体育面积为2.56平方米。
截至2018年,有体育健儿中国国家队胡瑶瑶,曾参加2018年世界杯,征蹼泳世界杯赛美国迈阿密站比赛,获得1金2银1铜,其中女子4x100米接力赛获得金牌;2018年9月参加在泰国普吉岛举行的第十三届蹼泳世界杯总决赛,获得50米蹼泳第二名。运动员杨翔金在2018年11月的亚洲帆板锦标赛中,获得Gaastra男子组第一名。运动员刘嘉敏获得Gaastra(U19)女子组第一名。
阳春市体育馆
阳春市体育馆座落在阳春市春城街道朝南路78号之二,与阳春市体育中心相邻,占地面积4280平方米,建筑面积3400平方米,室内场地面积800平方米,观众席位3100个,场馆运营单位为阳春市文化体育广电新闻出版局,上级主管部门为阳春市人民政府;阳春市体育馆,主要承担该地区的篮球、羽毛球、乒乓球、街舞、广场舞等赛事,以及一些群众性集会,晚会等活动,是阳春市唯一有座位的室内综合性场馆。
社会保障
2021年,阳春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474元。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62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99元。参加失业保险36362人,比2020年增长3.93%;社会养老保险606400人,比2020年增长0.60%;工伤保险76035人,比2020年增长6.19%;参加生育保险53348人,比2020年增长3.07%;基本医疗保险1039163人,征收社会保险基金154299.8万元。有福利院1间,儿童床位200张,养老床位50张;敬老院17间,在院人数350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巩固中提高,低保保障面扩大,阳春市得到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9964万人。
人居环境
截至2021年年底,阳春市建成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16个,日处理能力达8.63万吨。阳春市建成工业污水处理厂1个,日处理能力达0.5万吨城区产生生活垃圾量共9.40万吨,处理量9.40万吨,市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100%。市区大气六项污染物二氧化硫(S02)年平均浓度为12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N02)年平均浓度为14微克/立方米,一氧化碳(C0)第95百分位数为1.1毫克/立方米,臭氧日最大8小时均值第90百分位数为119微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P10)年平均浓度38微克/立方米,细颗粒物(PM2.5)19微克/立方米,均符合国家二级标准要求。AQI达标率为99.2%,综合指数2.65。完成林抚育任务18682亩、森林抚育88918亩,2022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8.1%,漠阳江中朗断面、潭水河河口镇国家公务员考试断面水质达到Ⅲ类水质考核要求,14个“千吨万人”镇级饮用水源保护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交通
综述
阳春市形成了铁路、公路2种交通运输方式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市区一环路、“五横三纵”路网基本形成,三茂铁路、云浮-阳江高速公路、汕头-湛江高速公路、中山-阳春高速公路等贯穿全境,随着阳信高速阳春段、广湛高铁阳春段、阳江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推进建设,境内以高速公路、铁路为骨架,国省道为干线、地方公路为支线的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日臻完善,加快融入珠三角1小时经济生活圈,逐步成为“双区”西进的重要交通节点。距离阳春市最近的港口为阳江港口,距阳江港口60千米。
公路
阳春市内国道有234国道、325国道。359国道,省道有S278线、S371线。高速公路有肇庆市—阳江高速公路、汕头市—湛江高速公路、中山市—阳春高速公路。公路里程3814千米,其中等级公路1638千米,乡道1047千米,公路桥梁1017座,长度24809.15米。2015年12月广东省交通厅颁发了《关于印发国家公路网粤境段线位规划的通知》,重新明确了阳春市普通国道线位走向、控制点及规模。阳春市调整后的普通国道线路有3条,里程216.687千米,其中重复里程31.355千米,实际新增里程185.332千米。省道升级为国道里程165.332千米,县乡道升级为普通国道20千米。
铁路
途径阳春的铁路有三茂铁路、阳阳铁路、春罗铁路、广湛高速铁路。前三条铁路在境内铁路沿线设有车站11个。2011年,铁路日客运量上车580人次,下车460人次,年货运量装车214万吨,卸车135万吨。设有两个火车站:阳春站和阳春东站。其中阳春东站为广湛铁路中间站。
阳春站
阳春站,位于广东省阳春市春城街道,1991年落成。距三水站186公里,茂名站124公里,隶属广州市铁路集团三茂铁路股份有限公司管辖,现为四等站。阳春站是连接阳阳铁路的起点站,以阳江港为终点站。有K828次列车(成都市—深圳东)、K1206次列车(昆明市—深圳东)、K587次列车(深圳西—成都)、K827次列车(深圳东—成都)、K365次列车(广州市—昆明)、K511次列车(上海南—海口)、K9049次列车(广州—信宜)等在该站停靠。
公共交通
阳春市有班车、旅游车221辆7773座,其中高级客车占53.4%。新增、调整、优化城乡公交线路15条,城乡公交车98辆,城乡客运一体化覆盖率100%。辖区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64.08%,符合通班车条件的行政村班车通达率保持100%。2011年,道路交通年客运量958.51万人次,年货运量780.96万吨。截至2023年,市区公汽现由阳春市粤运朗日公共汽车有限公司经营。有公交车92辆,全部是空调车。公交线路10条,均为常规线。公交线路总长300千米,形成东至春城河口镇、西至春城镇崆峒村、南至阳春八甲镇、北至阳春河㙟镇的公交网络。出租汽车企业1家,企业名称为阳春市金谷汽车出租有限公司,现运营车辆41辆。
人文
综述
阳春是广东省古来文明之地,留下不少古迹和文物。共有36个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有独石仔洞穴遗址1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通真岩摩崖石刻、崆峒岩摩崖石刻(含古建筑)、铁屎迳铸钱遗址、刘氏家塾、蓝氏个祠等5个。有7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分别是阳春根雕、高流河墟、庙会梁镇南将军府炮会、洪圣庙会、祖庙庙会、大万山岛天后诞、大步巡游。
美食
阳春市饮食以大米粥、饭为主。口味偏甜口,有狗仔豆干、石望腐竹、圭岗氹仔鱼、岗美腊鸭、中华绒螯蟹、特色糕点冬粉等美食。
狗仔豆干
狗仔豆其实就是藜豆,春种秋收。狗仔豆干可以用来煲汤、焖花腩等,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吃了狗仔豆干,走路不累、喝酒不醉、晚上不睡。”
圭岗氹仔鱼
氹仔鱼制作,多以切块,用铁镬升瓦罂熬制。氹仔鱼,质地鲜美,肉多不肥口,大异于其他的塘鱼,这种优势,首先得益于它生长的时间长,二是长期吃青草饲料;三是山里氹仔面积小,营养充足;种类单一,没有异类的角逐,生息时间较足。可以作为春节前夕送礼的选择。
冬粉
在“冬至”时将经过浸洗的粘米、糯米辗成米粉,晒干封存,称为“冬粉”,冬粉可以长年备用做各种粘米、糯米“玛”。调制各种糕点小吃的原材料。
地方特产
春砂仁
春砂仁是广东省阳春市历史悠久的特产,1985年春砂仁在北京被评为优质药材。
春砂仁主要作为药用原料,气香浓郁,味辛辣,具有健胃、旺气、消食之功效。据《全国中成药产品目录》统计,以春砂仁为主要材料的中成药有开胃健脾丸、香砂理中丸、腹痛止泻丸等104种。阳春市春砂仁种植面积20000多亩,年产产干果20吨,种植示范基地在春城镇蟠龙金花坑、五楞湾以及春湾镇的亲村大石田。阳春市砂仁种植面积、年产量均为广东省之最,素有"中国春砂仁之乡"的美誉。
八甲脉菜
八甲脉菜在八甲镇普遍种植,以澄洞村委会官埇种植的最为正个。具有如下特点:叶青绿,叶厚光滑,菜茎粗大;叶边有小牙,像锯形状,长约30厘米;有苦味,但炒、汤食之,甜脆、软滑、可口;有药用功效,去湿,清热解毒,生津开胃,凉而不寒;容易生长,抗病虫害力强,一年四季均可种植。
民俗文化
特色节庆
高流古墟墟日
每年农历五月初四日是位于合水镇富有传统特色、每年只有一天墟期、已有1400多年历史的高流古墟墟日。每年人们都自发赶来高流墟趁墟,这种习俗一直延续至今。不少人在高流墟买到竹木制品后,都会拿到高流河里浸泡一会,据说这样可以防虫蛀。人们可以在周围小摊上,买到各具特色的传统工艺品,各种竹木制的椅凳、箩筐等。
冬至
冬至是农历24个节气之一,此日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北回归线白昼最短,进入了最寒冷季节。民国时期,“冬至”时民间修整坟墓,做汤圆备“三牲”祭祖。如今修坟祭祖活动停止,尚存做食汤圆习俗。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民间家家户户包粽子,备“三牲”,祭奉屈原及祖先。在五月初一日清晨,以荔枝、艾根糖酒祭大地、祖先,用艾条、莒蒲插于门楣上,以小黄纸写对联日:“艾叶如旗增百福,香蒲如剑斩千邪。”初四日于高僚河畔(今称高流河)成野市集,买卖竹木器和铁制衣具,相传这是古代高凉僚人在河畔烽火台下,举行一年一度的原始商品交易会的遗俗。清末至民初,五月初一至初五在春城漠阳江有赛龙舟活动。
生活习俗
阳春市民在添置家具时,城乡人民家庭会兴添各式折椅、沙发、马头、书架、餐柜、酒柜、壁柜及组合柜和藤椅、钢架软垫折椅以及红木制作的台、椅等。
特色服饰
阳春市有一部分属于瑶族,瑶族的特色民族服饰,会伴有有盘王印、八角花等特色图案。男装以短衣(卡衫)、长衣、宽大中长裤或长裤组成;服饰由头帕、刺绣方形图案、衣领lace、绣花腰带、脚绑。佩有三角耳环、手镯、铜钱、腰短刀等,古时有弓弩。女装包括长衣、内裙(百褶裙)、护衣、围裙等;服饰由头饰、围裙、腰带、脚绑、大方巾等刺绣饰品。佩有三角耳环、手镯、金银钗、铜钱、铜扣、银扣、珠子等;刺绣品用红、黄、绿、青、白五种颜色,多以红黄绿为主色调。除日常服饰外,女装还区分为未婚少女装、已婚妇女装、嫁装和师娘、歌嬷服等。
文物古迹
截至2023年9月,有36个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有独石仔洞穴遗址1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通真岩摩崖石刻、崆峒岩摩崖石刻(含古建筑)、铁屎迳铸钱遗址、刘氏家塾、蓝氏个祠等5个;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有春城文塔、阳春革命烈士纪念碑、崧台李公祠、那乌古桥、飞来寺塔、西华古寺、谢氏个祠、双滘古庙等30个。
独石仔古人类洞穴遗址
独石仔遗址位于县城东北公路里程30千米处,坐落在陂面镇六村岗西南面的独石仔石山。洞穴高15米,宽2-8米,深20米,面积200平方米。年代为旧石器时代晚期之末至新石器时代初期。该遗址已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在考古工作中,发现大批烧过的兽骨和打磨加工过的石器,以及一颗属于人类的牙齿,此古人被独石仔人。独石仔人与曲江区的马坝人、房山区的山顶洞人编织成一个古人类发展脉络。展示了一万六千年前,人类的祖先——史前古人类的生活情况。
白寨遗址
白寨遗址在合水镇平北白石岩山麓与白寨村之间,纵横面积400平方米,背北向南。年代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代,或晚至西周至战国时期,1983年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在该遗址所发现的陶器(片)的纹饰,以绳纹、蓝纹、兜纹、米字纹,多达20多种花纹,证明先民们在这里居住生活的时间长久,并且有可能这里是个陶器的制作坊或者集散地。
石望铁屎迳
石望铁屎迳为古代冶炼遗址。1989年6月29日,铁屎迳铸钱遗址被列为广东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在距离遗址400米处的鱼塘曾出土1900多枚铅钱。还有通真岩的摩崖石刻、崆峒岩的古建筑及摩崖石刻、石望乡交明村铜陵垌口的古铜陵牌坊、那乌古桥、春城文塔、永宁的飞来寺塔、岗美的崧台李公祠等等。该遗址的发现和南汉“乾亨重宝”钱范及铅钱的出土,展现南汉时期的铸钱技术,此遗址更是唯一一处五代十国南汉时期铸造铅钱的工业遗址。
非物质文化遗产
阳春根雕
阳春根雕,又称“阳春根艺”,始于清代。阳春根雕是以树根为素材,艺人通过艺术加工及处理,创作出的艺术作品。:26-272007年,阳春根雕被列人广东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梁镇南将军府炮会
梁镇南将军府炮会,二月初二炮会节俗的代表。该风俗源于明朝弘治年间(1488~1505年),阳春市石望镇当地群众每年农历二月初二都会举行炮会,纪念出身于当地的明朝将领梁镇南将军。:491除了鸣放铁铳外,炮会期间,主要活动还有八音吹奏、醒狮起舞、古装古旗引路、粤剧折子戏等。:108
红色文化
阳春还保留有革命遗址、革命纪念碑、革命文物等,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革命烈士纪念碑
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县城东郊3千米,东湖水库西南沿蒲壳岭。1985年3月18日,由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粤中纵队第二支队六团成立40周年纪念大会奠基,1986年春建成,占地6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3384平方米。主碑用花岗石砌成,基础为花岗岩石砌筑。碑高15.6米;碑座长6.68米,宽6.01米。它是为纪念阳春市自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至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革命而牺牲的烈士而建。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霜降坪革命烈士纪念碑
霜降坪革命烈士纪念碑在阳春市圭岗镇网步村民委员会岗顶。碑前刻有垌心塘战斗牺牲的21位烈士芳名:邱祝荣、杨排长、黄德胜、郑桂林、黄定民、黄二、韦秀煜、林辉、黄元明、刘汉英、肖克传、肖家源、肖家宏、蓝口口、蓝童合、范陈、吴森、韦胜、张才、欧英、林其玉。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牛山岭革命烈士纪念碑
牛山岭革命烈士纪念碑在阳春市河堋镇河堋圩南,春罗公路西侧牛山岭。1964年,由县人民政府与河堋公社筹资,为纪念在人民解放战争时马头山战斗牺牲的革命烈士而建。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风景名胜
综述
阳春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有中国最南端喀斯特溶岩地貌的岭南第一洞府凌霄岩、全国四崆峒山之一的崆峒岩、国内影视拍摄基地的春湾石林、高山生态宝库的鸡笼顶高山草原花海、苍山林海的鹅凰嶂和百涌省级自然保护区、古人类遗迹的独石仔洞穴遗址及高品味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等。阳春市有一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凌霄岩风景区。2022年1月-11月,共接待游客总人数116.7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0.16亿元。
主要景点
凌霄岩风景区
凌霄岩风景名胜区总面积为32平方千米,是以溶洞为特征,以岩峰、溶洞、暗河为景观特色。位于阳春市河㙟镇,洞内高120多米,宽20-60米,被誉为南国第一洞府。从上至下分三层:凌霄大厅、凌霄宝殿和观景台。游览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有“吉星高照”“一线天”“水中印月”“滴水明珠”等四大自然景观、400多米长的岩底河,可供游人坐船游览。
东湖公园
东湖景区位于市区东郊,面积约18平方千米。清代曾为阳春八景之一,现景区主要由东湖、东湖广场及革命烈士纪念碑等景点组成。东湖分上下两湖,群山环抱、碧水蓝天、花果飘香。东湖广场分休憩区、音乐喷泉区、表演区和绿化区。
鱼王石
鱼王石在春城镇北面约8千米的漠阳江畔,有两尊奇石。从东面望去左石像鳌鱼,右石像大黄鱼。鱼王石下小上大,高百多米,石身微倾斜,似一-条冲天跃起的黄鱼。与鱼王石相伴的是古老神奇的传说。
春都温泉风景区
春都温泉风景区于马水镇河表水库,北靠钩髻顶,三面山环,前面临湖。坐落在高山盆地之中,占地面积近万亩,其中水面积二千亩。泉水属世界珍稀高热氡泉,水温高达摄氏度79.4度,含氡量108.17马海,矿化度低,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蕴于水中,水质透澈。
著名人物
重要荣誉
参考资料
阳春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3-01-20
Flood hits Yangchun due to influence of super typhoon Mangkhut.新华网.2024-06-21
人口文化.阳春市人民政府.2023-01-20
阳春市2022年统计用区划代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23-01-20
阳春县志 | 广东省情网.广东省情网.2024-06-07
阳春市经济社会发展概况.阳春市人民政府.2024-06-21
阳春市 2023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阳春市人民政府.2024-06-21
阳春市政府.阳春市人民政府.2023-08-28
2023年政务公开工作机构及联系方式.阳春市人民政府.2023-08-30
阳春年鉴2019 | 广东省情网.广东省情网.2023-08-30
广东阳江阳春市交通概况.中国小康网.2023-08-29
阳春市.mca.2024-06-21
关于阳江“九街十二巷.阳江市政府网.2024-06-21
历史沿革.阳春市人民政府.2023-01-20
文字解读:《阳春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阳春市人民政府.2023-08-30
2023年1-4季度主要经济指标表.阳春市人民政府.2024-06-21
关于批准并公布广东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广东省人民政府.2023-05-21
关于批准并公布广东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广东省人民政府.2023-05-21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批准并公布广东省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广东省人民政府.2023-05-21
阳春县志 .| 广东省情网.2023-09-11
南朝至清朝阳春大事记.阳春市人民政府.2023-08-30
语言资源 | 容慧华:阳春市的语言资源. 语言资源快讯.2023-09-11
阳春美丽西山河!.南方阳春.2023-09-11
2022年机构概况.阳春市人民政府.2023-08-30
把大河水库开发成阳春的“万绿湖”.阳江新闻网.2023-08-30
自然环境.阳春市人民政府.2023-01-20
关于《广东省阳春市潭水镇龙珠盎矿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的公示.阳春市人民政府.2023-09-15
关于阳春市轮岗矿区建筑用花岗岩矿采矿权出让收益评估结果的公示.阳春市人民政府.2023-09-01
关于广东省阳春市春湾镇木瓜坳矿区水泥用石灰岩矿采矿权出让收益评估结果的公示.阳春市人民政府.2023-09-15
水资源公报_.阳江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2023-09-15
阳春市政府.阳春市人民政府.2023-09-11
阳春市政府.阳春市人民政府.2023-09-11
阳江市.广东省情网.2023-09-11
[阳江] 花滩林场珍稀濒危植物揭开“生态密码”.广东省林业局.2023-08-30
阳春—中国国家地质公园.阳春市人民政府.2023-08-29
广东阳春鹅凰嶂省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第四十二届“爱鸟周”宣传活动.广东省林业局.2023-08-30
对申请调整的广东阳春百涌省级自然保护区进行公示-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公众网.广东省生态环境厅.2023-08-30
[十一届二次]关于充分利用鹅凰嶂资源优势打造我市生态旅游龙头品牌的建议.阳春市人民政府.2023-09-15
手段更科学!阳春鹅凰嶂联手高校保护濒危珍稀动植物.直播阳江.2023-09-02
广东建立自然保护区290个 居全国第一.央广网.2023-09-02
藏着1000多种珍稀动植物!阳江这里有个“世外桃源”.澎湃新闻.2023-09-02
阳江市地震局迅速开展阳春2.8级地震应急处置工作.阳江市政府网.2023-09-01
县区动态.阳江市政府网.2023-09-01
行政区划.阳春市人民政府.2023-01-20
高质量发展的阳江答卷丨各县(市、区)党(工)委书记谈高质量发展.澎湃新闻.2024-06-07
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阳春市人民政府.2023-06-24
李宗瑞李谦常检查安全生产和三防工作 确保全市节日期间安全稳定.阳春市人民政府.2023-06-24
领导分工.阳春市人民政府.2024-06-07
阳江市政府网站2022年年鉴 .阳江市政府网.2023-09-01
阳春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阳春市人民政府.2024-01-22
客家文化 | 甘于恩:客家方言的分布与主要特点. 语言资源快讯.2023-09-01
苗瑶语族 语言特点.民族文化资源库.2023-09-01
2022年全年主要指标情况(快报口径数据).阳春市人民政府.2023-05-28
阳春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计划草案的报告.阳春市人民政府.2023-08-28
[十一届一次]关于加强我市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建议.阳春市人民政府.2023-09-01
2022年阳春市教育局概况.阳春市人民政府.2023-09-01
2020年阳春市教育局概况.阳春市人民政府.2023-09-01
医院简介.阳春市人民医院.2023-08-30
【新时代文明实践】阳春市文联讲好新时代“阳春故事” 助推阳春文化事业繁荣发展.阳春市人民政府.2023-09-15
阳春市文化馆简介.阳春市人民政府.2023-08-30
阳春市博物馆简介.阳春市人民政府.2023-08-30
关于公布阳春市公共体育设施名录的公告.阳春市人民政府.2023-09-15
阳春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2020年度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计划.阳春市人民政府.2023-09-15
阳春市体育馆2018年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工作方案.广东省体育局.2023-08-30
阳春火车站简介.铁行网.2023-09-28
我市公共交通基本情况资料.阳春市人民政府.2023-08-30
阳春市文物概况.阳春市人民政府.2023-08-30
阳春市政府.阳春市人民政府.2023-08-30
狗仔豆干.阳春市人民政府.2023-09-15
圭岗凼仔鱼.阳春市人民政府.2023-09-15
阳春地方特色糕点小吃.阳春市人民政府.2023-08-30
阳春市政府.阳春市人民政府.2023-08-30
中国春砂仁之乡.阳春市人民政府.2023-08-30
八甲镇名优特产--八甲脉菜.阳春市人民政府.2023-08-30
千年高流古墟人山人海热闹非凡.阳春市人民政府.2023-08-30
民族客厅 | 瑶服出行:让民族服饰成为都市亮丽风景线. 城市民族 .2023-09-15
乳源瑶族服饰.广东省人民政府.2023-09-15
国务院核定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2023-06-29
国务院关于核定并公布 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2023-06-29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九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广东省人民政府.2023-06-29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七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广东省人民政府.2023-06-29
关于公布第四批和重新核定公布第一、二、三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广东省人民政府.2023-06-29
发现阳江|阳江市首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阳春陂面镇六村岗独石仔古人类洞穴遗址.南方+.2023-09-15
阳春石望铸钱遗址列入全国重点文保单位.阳江广播.2023-08-29
阳春石望铁屎迳铸钱遗址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东数据库.2023-09-15
宜游阳春.阳春市人民政府.2023-09-15
阳春市政府.阳春市人民政府.2023-09-01
阳春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阳春市人民政府.2023-09-15
省政府同意凌霄岩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广东省人民政府.2023-08-30
凌霄秀色.阳春市人民政府.2023-08-30
东湖春晓.阳春市人民政府.2023-08-30
漠阳古韵.阳春市人民政府.2023-08-30
春都氡泉.阳春市人民政府.2023-08-30
阳春市:第四届“阳春好人”事迹.阳江市政府网.2024-06-21
李西华.阳春市人民政府.2023-08-28
谭敬昭.阳春市人民政府.2023-08-28
清代岭南名画家刘世馨.阳春市人民政府.2023-08-28
清朝著名女诗人谢方端.阳春市人民政府.2023-08-28
“红薯县官“谢仲坃.阳春市人民政府.2023-08-28
广东省民俗民间艺术(根雕雅石)之乡.阳春市人民政府.2023-08-30
广东省卫生城市.阳春市人民政府.2023-08-30
中国马水桔之乡.阳春市人民政府.2023-08-30
广东省双拥模范市.阳春市人民政府.2023-08-30
中国猪苗之乡.阳春市人民政府.2023-08-30
中国蚕桑之乡.阳春市人民政府.2023-08-30
阳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阳春市人民政府.2023-08-30
阳春通过省文明城市和省卫生城市复审.阳江新闻网.2023-08-30
403 Forbidden.阳春市人民政府.2023-08-30
【文化】首批 “广东省戏剧之乡”授牌在广东粤剧艺术中心举行.文明广东.2023-08-30
阳春—国家卫生城市.阳春市人民政府.2023-08-30
阳春·岭南生态康养胜地.阳春市人民政府.2023-08-30
我市被命名为广东省双拥模范城(县).阳春市人民政府.2024-06-21
我市入选全国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名单.阳春市人民政府.2024-06-21
乡村振兴百强县,阳春上榜!.阳春市人民政府.2024-06-21
我市进入“全国乡村振兴百强县”行列.阳春市人民政府.2024-06-21
“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广东省农业农村厅.2024-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