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万籁鸣

万籁鸣

万籁鸣(1900年1月18日—1997年10月7日),原名万嘉综,号籁翁,艺名马痴,江苏南京人。世界动画大师、艺术大师、著名导演、中国动画电影创始人、中国剪纸艺术第一人、近代世界500名人之一。万古蟾的孪生兄,被人们尊称为“大万老”。

1919年,万籁鸣进入商务印书馆工作,与其弟研制动画电影;1925年与弟万古蟾摄制动画广告《舒振东华文打字机》,为中国动画片之雏形。1926年加入长城画片公司,拍摄成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1941年,万氏兄弟导演了中国及亚洲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1954年,万籁鸣出任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动画片导演,中国电影家协会第三、四届理事。1960年至1964年,担任动画片《大闹天宫》的导演,凭借该作品荣获第22届伦敦国际电影节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奖等4项国际荣誉。创作了中国动画史上的巅峰之作。

1997年10月7日万籁鸣于上海市逝世。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万籁鸣1900年1月18日出生于中国江苏南京一个商人家庭,与兄弟们一起幼年自学绘画。其中居长的万籁鸣和万古蟾是孪生兄弟。受母亲影响,兄弟四人自幼喜爱绘画、剪纸、木偶、皮影等中国传统艺术。

万籁鸣自学绘画十年,对民间版画和民间剪纸非常喜欢。1919年经考试以后,万籁鸣进入商务印书馆,在交通科(即推广科)作广告画,此外还为商务出版的《儿童世界》等杂志绘插图和封面。

演艺经历

1919年,万籁鸣开始与其弟研制动画电影;1922年,由万氏兄弟制作的动画广告片《舒振东华文打字机》被认为是中国动画的开端,由此开启了历经百年的创作发展历程。1926年加入长城画片公司,拍摄成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

1929年,万籁鸣与张光宇邵洵美、江小、张正宇等成立“工艺美术合作社”,走进了商业美术的领域。这个时期,万籁鸣同时还兼任上海市良友画报》编辑,经常在漫画杂志、美术刊物上投稿,并在良友图书公司出版有《人体表情美》《人体图案美》两书。1930年摄制《纸人捣乱记》,该片第一次使用了美制电力卡通电影设备,开始向现代电影工业生产方式迈进。1931年后,万氏兄弟在上海联华影业公司明星电影公司,相继摄制完成了宣传反帝爱国的《国胞速醒》《精诚团结》《抵抗》《国货车》《航空救国》《民族痛史》及寓言题材的《鼠与蛙》《飞来祸》《龟兔赛跑》《蝗虫与蚂蚁》等动画短片。

1935年又制成第一部有声动画片《骆驼献舞》 ,该片首次加入音响效果和台词对白,推动中国动画迈入了有声时代。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后,万氏兄弟随上海救亡演剧队赴武汉市重庆市等地,参与创作《抗日歌辑》7辑、《抗战标语》5辑等动画短片。1941年,万氏兄弟导演了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该片片长80分钟,情节曲折、形象生动,在摄影技巧和技术处理上有新的突破,是万氏兄弟艺术风格臻于成熟的标志。《铁扇公主》以世界第四部、亚洲第一部动画长片的历史地位载入影史。1954年,万籁鸣出任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动画片导演,中国电影家协会第三、四届理事。1956年,万籁鸣拍摄的动画《大红花》播出。

1960年至1964年,担任动画片《西游记之大闹天宫》的导演,凭借该作品荣获第22届伦敦国际电影节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奖等4项国际荣誉。《大闹天宫》是我国第二部彩色动画长片,影片在造型、布景、用色等方面大量汲取中国传统艺术的精华,融合中国古代绘画、民间年画、庙宇建筑、佛像雕塑等众多艺术元素为一体,采用中国戏曲艺术的演绎方式,中国传统音乐的表现形式,成就了动画电影“中国学派”的巅峰之作。法国报纸称它是“动画片真正的杰作”,英国伦敦电影节称它是“最轰动、最活泼的一部影片”,到1984年《大闹天宫》已在44个国家和地区发行。

个人生活

1997年10月7日,万籁鸣在上海逝世。他安葬在上海青浦区的福寿园,墓碑上有手持金棒的孙悟空形象。2012年1月18日,谷歌推出以孙悟空为主题的Doodle纪念万籁鸣及万古蟾诞辰112周年。

人物轶事

中国动画的先驱是万氏兄弟——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万涤寰

新中国成立一周年时,万籁鸣曾参加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一个筹款晚会,凭借的是他的剪影手艺。当时,嘉宾和明星跳一个舞要5港元,而想要万籁鸣替自己剪一个人影,需要花20港币。

铁扇公主》当年不仅风靡全国,而且席卷亚洲,一位日本青年因为这部影片而弃医从艺,走上动画创作之路,他就是“日本动漫之父”手冢治虫。1980年代手冢治虫访问中国时,特别提出要拜见万籁鸣先生,他对工作人员再三强调:“万籁鸣先生是我的启蒙老师。”终于见到自己的偶像时,他恭敬地握着万籁鸣先生的手说:“我是看了您的片子以后才搞动画的。”此后手冢治虫开始创作不一样的孙悟空,先做成漫画《我的孙悟空》在杂志上连载。在创作时,手冢治虫也曾经考虑过使用京剧脸谱形象,但最后还是画成了像小熊一样的孙悟空。1989年他去世时,他将动画片《我的孙悟空》草案留在人间,这也是手冢治虫的最后一部动画作品。在他去世前一年,手冢治虫来到中国,特地拜访了已是古稀之年的万籁鸣。在《我的孙悟空》里,也有专门一段记录了他与万籁鸣历史性的会面,片中称万籁鸣为“手冢治虫最想见的人”。

作品特色

万籁鸣《人体图案美》中的作品,融合了西方立体主义的表现方法,又结合了中国民间剪纸和民间版画的一些元素,作品本身又具有颇具主题的内涵,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这些将近90年前的作品,既便在现今当代艺术的语境下,依然焕发出独特的光彩。

万籁鸣动画艺术风格“民族化”的形成,受中国传统文化和生活特点的影响,在动画艺术形式和动画内容上都有所表现。万籁鸣认为动画艺术虽然是舶来品,但完全可以根植于中国的土壤,经过悉心培植,它一定会开出鲜艳夺目的花朵来。万籁鸣的动画艺术作品坚持走民族化的道路,敢于探索与创新,主动学习国外先进的经验,批判地继承与发展。不仅动画艺术表现形式上充分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营养,且动画题材也具有民族性。

万籁鸣动画创作的题材,主要包括现代题材与古代题材两大部分。现代题材范围较广,而古代题材范围相对较窄,内容上主要是古代故事、神话传说等。1954年至1960年,在此期间万籁鸣导演了多部彩色动画片,这些动画作品十分注重教育意义。例如《野外的遭遇》《大红花》《墙上的画》《美丽的小金鱼》《美妙的颜色》《歌唱总路线》等多部动画作品。通过这些影片,看到万籁鸣对民族化进行了新的尝试,但创作思想和创作内容上还不够大胆。1958年至1960年处于中国“大跃进”时期,《美妙的颜色》和《歌唱总路线》是这个时期创作的动画作品。万籁鸣在动画创作的内容上受到“大跃进”明显的影响,“保平安”的思想严重。例如《歌唱总路线》这部动画根据当时的社会背景,把动画作为启迪思想和改造社会的方法,注重动画的教育功能且强调艺术家的社会责任。万籁鸣以独特的审美方式、美感构成和审美价值取向,以民族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创作出众多民族风格浓厚的动画艺术作品。其民族化的动画艺术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角色造型、场景设计、背景音乐、整体风格等各个方面。

万籁鸣曾表示对于孙悟空的形象他很熟,在解放前也曾经对《西游记》中的几个主要人物做过造型设计,在银幕上的孙悟空的形象,已经脱胎换骨,从故事的新奇、趣味着眼,将孙悟空处理成了一个喜剧式的小人物。

人物作品

参演作品

以上内容来自参考资料:

动画作品

以上内容来自参考资料:

纪录片

以上内容来自参考资料:

美术作品

以上内容来自参考资料:

导演作品

以上内容来自参考资料:

编剧作品

以上内容来自参考资料:

获得荣誉

1961年7月,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在瑞士Locarno和法国安纳西、戛纳巴黎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萨格勒布等国际电影节接连获奖。

1978年摘取伦敦电影节“最佳影片奖”桂冠。此后,《大闹天宫》共向44个国家、地区输出和放映,先后参加过14个国家和地区举办的18个国际电影节。

1962年,动画片《大闹天宫》获得捷克斯洛伐克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短片特别奖。

1978年,获得英国伦敦国际电影节年度杰出电影奖。

1982年,获得厄瓜多尔第四届国际儿童电影节三等奖、第二届中国电影“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美术片奖。

人物评价

1997年10月7日,97岁高龄的万籁鸣安静地离开人世。在老人的墓碑上没有墓志铭,墓碑设计成一卷展开的电影胶片,一座云遮雾绕的花果山,跃出了人见人爱的孙大圣,大圣手搭凉棚,四处眺望。这位中国动画事业的创始人在走过将近一个世纪的岁月后长眠,在他的身边还有那个能够上天入地、神通广大的孙悟空的陪伴。(新民周刊评)

《大闹天宫》使万籁鸣达到了人生的巅峰,但他没有料到,这也是他动画生涯的终结。1980年,万籁鸣和万古蟾80岁生日,两人是双胞胎,相貌一模一样,都在美影厂,都做动画,也成为中国动画史上的佳话。此时,两人已垂垂老矣,相视一笑安度晚年,再也无力执导大型动画片,属于他们的动画定格在那个年代,留待后人追忆。(北京晚报评)

参考资料

大师:万籁鸣 (2018).豆瓣电影.2024-01-04

万籁鸣 Laiming Wan.豆瓣电影.2024-01-06

正片 野外的遭遇 电影.搜狐视频.2024-10-16

万籁鸣.猫眼电影.2024-01-04

影博e课堂 | 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与万氏兄弟.北京时间.2024-01-06

中国动画电影:回望百年,不忘初心.澎湃新闻.2024-01-04

中国动画电影的百年历程与未来展望.中国文艺网.2024-01-04

新民艺评|画大闹天宫的他还画过立体主义.新民晚报.2024-01-06

中国动画事业的拓荒者--万古蟾的精彩人生.搜狐网.2024-01-06

【南京记忆】老门东明城墙下“动漫”鼻祖的万氏旧居.南京地方志.2024-01-07

百年中国动画的上海记忆.新浪网.2024-01-07

中国动画之父万籁鸣逝世25周年,重温万氏兄弟的动画经典.新民周刊.2024-01-04

中国电影百年名人堂:万氏兄弟-中国动画创始人.新浪娱乐.2024-01-16

中国动画之父万籁鸣逝世25周年,重温万氏兄弟的动画经典.网易.2024-01-16

..2024-01-07

孙悟空上天入地 万籁鸣夙愿得偿(组图).新浪娱乐.2024-01-16

万籁鸣 Laiming Wan的全部作品(50).豆瓣电影.2024-01-06

名人家风∣中国动画片鼻祖万氏兄弟:热爱生活 诚心待人.武穴女性.2024-01-06

大闹天宫 (1961).豆瓣电影.2024-01-10

《大闹天宫》导演万籁鸣 :让孙悟空“脱胎换骨”.新华网手机版.2024-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