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中间宿主

中间宿主

中间宿主(英语:intermediate host或secondary host)是指寄生物的美国白灯蛾、童虫或于无性生殖阶段时用以寄生的物种。这类宿主也可为寄生物短暂提供营养和保护,直到其发展阶段完成。然而,寄生物不能在这个中间宿主体内成长为成虫,但可以透过中间宿主为媒介,将自己送到最终宿主。如果需要两个以上的中间宿主,则依顺序称第一、第二中间宿主等。

进化历程

寄生昆虫的幼虫和成虫,其寄主不是同一个种时,则幼虫的寄主称为中间宿主或中间寄主。有些寄生虫在其发育过程中需要两种以上的不同的中间宿主,在这种情况下随着寄生虫的发育阶段的推移,前一个所寄生的动物称为第一中间宿主(first intermediate host),后一阶段所寄生的动物称为第二中间宿主(second intermediate host)等等。例如,寄生于肉食兽类的胃中的有棘颚口线虫,在水中孵化出来的第一期美国白灯蛾剑水蚤属类(第一中间宿主)体内变成第二期幼虫。这种剑水蚤类被雷鱼、鲫鱼等淡水鱼类(第二中间宿主)摄食后,颚口虫就在其体内变成第三期幼虫。这些鱼在被肉食兽(终宿主)捕食后,就在其体内变成成虫。如果上述家鱼被人们生吃,则虫不能在人体内变成成虫,但从被囊出来的第三期幼虫,可直接地在人体内移动,最后在皮肤或皮下组织形成局部性肿瘤。这时人可以说是颚口线虫病的偶然宿主。此外,狗蛔虫病寄生在普通的狗体中,不需要中间宿主,但在实验条件下使蚯蚓摄取蛔虫卵,可在蚯蚓体壁中发现狗蛔虫的第二期幼虫。如果把这种美国白灯蛾给予老鼠,就可在鼠体内生存,如果被狗摄食,就在狗体内变成成虫。在这种情况下不称蚯蚓和鼠为中间宿主,而称作paratenic host,可译作拟宿主或假宿主。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寄生物的幼虫会直接进入最终宿主,这个最终宿主便成为一个“异常中间宿主”(paratenic host或abnormal intermediate host)。例如链状带绦虫在某些情况下将人变成其异常中间宿主。由于有很多种寄生昆虫的生命周期尚未被充分研究,有时候一些相对“较为重要”的物种会被随意定义为寄生虫的确定宿主,尽管有部分事后获研究确认并非事实。例如,仙女虫科的正颤蚓(Tubifex tubifex)因为会被脑粘体虫感染而有时会被认为是三文鱼的旋转病的中间宿主,但其实脑粘体虫会在正颤蚓进行有性繁殖。比较新的出版会指脑粘体虫是一种“双宿主”寄生虫。旋毛虫(Trichinella spiralis)是一种会引起旋毛虫病寄生昆虫,其宿主的消化道中会有其生殖成体的同时,在其肌肉中具有未成熟的幼体.这种情况,其宿主因此被认为同时是中间宿主和确定宿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