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练姓

练姓

练姓,中华姓氏之一,源出自东姓。

练何,(公元598年戊午至公元668年戊辰),字子俊,本姓东,乃伏羲后裔。粤稽洪荒甫辟,生民浑噩,姓氏未著。自太皞嗣兴帝,号伏羲,伏羲氏以木德王其姓风氏。民之有姓,实自此始。厥裔羲仲,帝尧时,命掌东方,青阳之令,易风姓为东方氏,取义青阳,曾称济阳区为郡。东方氏三传有东不訾者,盖帝舜七友中人,居太原市墟,因帝呼为东友,即更其覆,而仍相传为东,由居太原,故又易其郡为太原。东不訾九十六代嗣裔东何,乃汉仕郎中泾州东富公二十七代元孙,本贯河北道怀州沁阳市赵寨里(今河南省沁阳市紫陵镇赵寨村),以河内为郡。公智勇超群,于唐贞观时为总管府录事参军,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十一月庚子日(农历十一月三十日),诏与李勣高句丽,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五月甲申日(农历五月十七日),献火攻策辽阳市,(史书又称辽州)遂破之,有功回朝,于贞观十九(645)年十月戊午日(农历十月廿三日),在临渝关刘彻台刻石记功会上,李世民以“精练军戎”之誉,赐姓练,封岐山侯,封三世恩荣世袭骑尉将军。钦差大臣兵御尚书大总管李勣赞曰拜题:“舜友贤裔,岐山侯第,贞观恩及, 赐姓启宇,诗书冠冕,诒谋济美。”妣赵姓,封一品夫人,与夫合葬于怀州沁阳市紫金坛(今沁阳市神农坛)。

练氏起源

始祖东何,世居河内县,智勇超群,于唐贞观时,为总管府录事参军,诏与李伐高句丽,献火攻策,焚辽阳市有功,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夏历十月,唐太宗以“精练军戎”封为岐山县侯,赐姓练氏,易东为练。

《练氏溯源序》

粤稽洪荒甫辟,生民浑噩,姓氏未著。自太皞嗣兴帝,号伏羲,以木德王其姓风氏。自不訾以后,历传九十六代嗣裔东何公,乃汉仕郎中泾州东富公二十七代元孙,世居河内县,智勇超群,于唐贞观时,为总管府录事参军,诏与李勣伐高句丽,献火攻策,焚辽东城有功,上以“精练军戎”,封公为岐山侯,赐姓练氏,故易东为练。相传至今,不易其世系、世族、郡县,人文愈传愈盛,可得而详记焉。

自何公受姓,生子舜麒、舜麟。麒公授世袭职骑尉将军,生友钦、友明、友文、友思。钦公为袭职骑尉将军,生贤相,相公亦为袭职骑尉将军。而友明公自幼能文,工于诗,不求闻达,好山水之清奇,迁闽之建州浦城,娶王氏,生贤佐、贤佑。佐公有文行考功员外郎,生裔庆。庆公授选布政司理问直隶分州,生岐安。安公生山。毓公生侯简、侯籍。简公任山西津河县令。籍公邑生,生第高、第亨,女玉姑适章太傅,忠贞之名,载于史记。亨公生贞石、贞竹、贞丝。丝公生观星、观斗。星公武德郎云骑尉漕卫领运千总,生恩春、恩冠。春公生及柄、及桂。柄公名定,嘉祐九年进士,官至朝议大夫,生赐瑚。桂公字月亭,嘉佑六年副魁,任授广东保昌县训导,生赐琏、赐璋。琏公字素,崇宁元年进士,生性初。璋公廷试进士,任授江南仓州知州,督理甘肃省粮饷军务有功,升山东省道巡按御史,生性敏、性良。敏公大观三年进士,官至奉议郎,生启玉、启运、启莲。良公邑庠生,生启明、启日。明公名干誉,赐进士出身,迁建州南吉游坑,任河南考城县令,清廉民间有祠奉祀,生宇亮、宇祯、宇树、宇梧。亮公名,官至通直郎,民以廉称之。祯公名来,著《大易发微》、《二礼释疑》、《采野遗民》诸集。树公名表鹏,邑优行膳生,以著书自娱、《大易发微》等书传世。梧公名逢,登进士,授抚州司,迁剑浦县令,调本州推官。树公生诗赋、诗兴、诗传。传公名文开,登开禧时进士,任江南淮安府教授,生书绅、书。缙公生冠群、冠世。世公恩授贡生,生冕端、冕靖。端公郡廪生,恩科明经进士,生诒嘉、诒声。嘉公字子善,覃恩承德郎,由闽迁江西新干县之三洲,生谋政、谋德、谋道。政公生济柏、济炳、济林、济松、济椿。柏公大宋时乡试进士,生美志、美成、美衷、美源。志公字孟庸,号一郎,任福建建宁府通判,致仕后创修宗谱作家训,以遗子孙,妣黎太宜人,生理通、理中。中公生学洙、学泗。洙公字永升,赐赠修职郎,生渊才、渊海、渊文、渊澜。渊才字英,号孟颜,迁长洲,妣刘氏,生源振。渊海字雄,号仲颜,任三洲指挥职,生源巨。巨公字清,妣黄氏,生文寿、文从、文棠、文甫、文常。夫文甫公者,妣黎氏,生伯尚、伯升。伯尚,讳明,字高,临汀、镇安二府通判,妣郭、李、郝氏,生子宁、子载、子宏。子宁,字名安,以乙丑科进士,钦点榜眼及第授翰林院修撰,配王、何、曾氏,生观、宣童、仁善、成经、任忠。子载生人异、人特、朋童。子宏任授上杭县教谕。渊文字豪,号伯颜,郡廪生,恩授明经进士,任授福建汀州府宁化县教谕,因赣州蔡五九乱陷宁化城,由葛村至武平象洞镇阳贲村而居焉。渊澜字杰,号叔颜,妣李氏,生源富。

子宁先生以乙丑科进士,钦点榜眼及第,授翰林院修撰。未几丁艰归里,修辑家乘,以稿示余,余阅斯谱,世次井然有序,分迁昭然不爽,亲疏有辨,异同有别,昭穆有序,凡祖德宗功,一一表扬,而弗替者,秩秩乎大犹也,非先生之孝思不匮,亦焉能彰明较著若是哉。余不文,谨溯其姓氏,考其源流,胪列陈之,以垂诸篇端云。

乙丑科赐进士钦点探花及第授翰林院修撰詹事侍东宫讲读年家姻眷晚生黄子澄顿首拜撰

大明洪武二十年丁卯岁三月朔日

受姓始祖

练何(公元598年戊午至公元668年戊辰),字子俊,本姓东,乃伏羲后裔。粤稽洪荒甫辟,生民浑噩,姓氏未著。自太皞嗣兴帝,号伏羲,伏羲氏以木德王其姓风氏。民之有姓,实自此始。厥裔羲仲,帝尧时,命掌东方,青阳之令,易风姓为东方氏,取义青阳,曾称济阳为郡。东方氏三传有东不訾者,盖帝舜七友中人,居太原市墟,因帝呼为东友,即更其覆,而仍相传为东,由居太原,故又易其郡为太原。东不訾九十六代嗣裔东何,乃汉仕郎中泾州东富公二十七代元孙,本贯河北道怀州沁阳市赵寨里(今河南省沁阳市紫陵镇赵寨村),以河内为郡。钦差大臣兵御尚书大总管李勣赞曰拜题:“舜友贤裔,岐山侯第,贞观恩及,赐姓启宇,诗书冠冕,诒谋济美。”妣赵姓,封一品夫人,与夫合葬於怀州河内县紫金坛(今沁阳市神农坛)。练公赵氏夫妇生育二子:练舜麒练舜麟。麒袭职骑尉将军。麒公有友钦、友明、友文、友思四子,钦公袭职骑尉将军。钦公子贤相,亦袭职骑尉将军。

迁徙分布

练氏世系:

练何受姓之后,其孙练友明河南省第一次入闽建宁(天宝建州府)。

传至第十六代练干誉迁建宁府(今建瓯市玉山镇

传至第二十二代练诒嘉迁江西峡江县三洲。

传至第二十八代练渊文,字豪,授宁化县教谕,再次从江西省入闽。适值赣寇蔡五九作乱,攻陷宁化,练豪率眷属沿山区走避,迁居武平县象洞镇洋贝开基蕃衍。

传至第三十二代练元龙明初迁广东省梅县,后迁兴宁市甘专村至明洪武初年,练氏后裔逐渐迁往广东,有的落居在兴宁龙归洞,有的在惠阳区等地。

乾隆,第四十六代练庆廷,字芳飞,翻越丛山峻岭,渡汪洋大海登陆台湾台中迁居苗栗县头份,披荆斩棘,耕耘斯土。子孙繁衍已十余代,遍及台、闽、粤、港、美洲及澳洲等地。氏族繁众,如星之耀,祖德宗功,先后辉映。

练氏至今已有一千三百余年历史,族人已分布在全国各地及海外,近千个练氏聚居地,现已出现练何后裔五十七代。

人口分布

练氏起源唐朝,宋朝时期,练姓大约有1万余人,主要分布于福建省江苏省广东省一带。明朝时期,练姓大约有1万3千人,当时江西省成为练姓第一大省,约居住了练姓人口的40%。其次分布于福建、江苏、安徽、湖北等地。

当代练姓的人口大约有47万,为第二百五十六位大姓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23%。自唐朝至今1000余年中,练姓人口增加率是呈V形的态势。练姓的第一大省为广东,大约占全国练姓人口的40%。练姓在全国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壮族自治区,这二省区集中了练姓人口的78%。其次分布在四川省浙江省贵州省福建省、江西、河南省等地。练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桂黔琼、粤湘大部、江西省南部、闽浙交接地区、湖北西南、重庆市南部、四川东南、云南省东部,练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大约为0.09%以上,中心地区可以达到2%以上,其覆盖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5%,居住了大约8%的练姓人群。

练氏名人

练何,字子俊,本姓东,沁阳市(今河南省沁阳市紫陵镇赵寨村)。公智勇超群,於唐贞观时为总管府录事参军,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十一月庚子日(农历十一月三十日),诏与李勣高句丽,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五月甲申日(农历五月十七日),献火攻策辽阳市,(史书又称辽州)遂破之,有功回朝,於贞观十九(645)年十月戊午日(农历十月三日),在临渝关刘彻台刻石记功会上,李世民以“精练军戎”,赐姓练,封岐山侯。封三世恩荣世袭骑尉将军。

练干誉 ,又名练启明,号克家,迁建宁府(建瓯市玉山镇汲溪村游坑),赵桓靖康元年丙午(1126年)科乡试中解元,丁未(1127年)科赐进士,敕授文林郎,调邵武市县尉,再任福州户曹尚书,黄裳帅福,事无巨细咸之荐,任河南归德府考城县知县,时督办军赋甚急,公坚以力匮,为请巨墩,有以私嘱之者,卒置于法,除知豪州丐词归。靖康之变初,严陵有警经制使翁彦国,檄公收捕誉躬,卒将士备卫城,赖以全诏,增秩贼平以疾卒,帮人德之建祠焉,公与王黼有庠序之旧,及甫当国,不一造其弟子保补通直郎,以清廉著称,载于府志,风节条民建有祠奉祀。阁邑士民又建德政坊,制方衣及伞颂,其匾曰:“视民如子民之父母士之师”。公告职归故祖,饯旁者万人送行,数千人余里。

练鲁 ,字希鲁,号倥侗子,松阳县(今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人,元顺帝至正间进士,少博学,经史子集,靡不精究,为诗文有逸思。明洪武初,应征至武陵,著辞病诗,声调悲壮,佯狂而回,有《倥侗子》文集。

练子宁(1350~1403),名安,祖籍三洲(今江西省峡江县水边镇黄家村)人。练子宁英迈超群,明朝洪武十八年(1385)以贡士廷试对策,力言强国富民之道,擢为一甲第二名(即榜眼)。初授翰林修撰。后任工部侍郎建文年间(1390~1402)改任吏部侍郎,以举贤荐能为己任,政声斐然。1403年,朱棣临政,定号永乐,子宁因对朱棣夺侄皇位有异议,遂被诛并族全家。弘治年间(1498- 1505)王佑搜其遗文,取名《金川玉屑集》刊刻传世。《明史》有传,载《中国名人大辞典》和《中国文学家大辞典》。

练廷璜 ,广东连平县(今广东省河源市连平)人,是爱新觉罗·旻宁乙酉(1825年)科拔贡朝考二等,进士,分发江苏省,历任阳湖、丹阳、元和、上海市、长州、嘉定宜兴市常熟市、吴县等知县,叠奉上谕,诏见三次,欣赏其书法与才学,即升授江苏松江知府太守,授朝议大夫。例晋中宪大夫。妣兰氏敕封儒人,晋封安人。诰封宜人,叠封恭人。

练惕生 ,字辑五,武平县岩前人(1898-1967),云南陆军武堂毕业,任国军157师469旅旅长,1937年在龙岩市主持与闽西南共产党方面代表邓子恢和谈,达成协议后,送闽西人民抗日义勇军一支队3000发子弹。1938年任157师长,率部在粤北多次与日军战斗,二次获大胜,提为该师少将师长,并获“海陆空军甲种奖章”和“千城勋章”。接着任62军中将副军长,在湖南省等地继续与日战斗。1945年8月率部到越南、台湾等地接受该处日军投降。1949年春,出任福建第七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专员兼保安司令。1950年起任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政协副主席。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福建支部主任委员。福建省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

练继建,1965年8月生,福建建瓯人,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水利水电与海上风电工程研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19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202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 ,曾任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院长、党委书记;2019年5月任河北工程大学党委副书记、主持行政工作的副校长;2021年12月任天津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郡望堂号

河内郡:晋朝移治野王(今河南省沁阳)。隋于野王为河内县。隋唐河内郡即怀州。元怀庆路。明清怀庆府。河内县之名不变,常为治所。民国政府时,改河内县为沁阳市

练氏堂号

河内堂:以望立堂,是练氏的总堂号,河内即是今河南省河内县,为练氏的发源地。

家谱文献

练氏宗谱,(明)练子宁修,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始修木刻活字印本。

字辈排行

李勣将军的赞词:“舜友贤裔,岐山县侯第,贞观恩及,赐姓启宇,诗书冠冕,诒谋济美”,作为子孙辈行诗。

宗祠通用联

五言通用联

河内家声远;

岐山世泽长。

——佚名撰练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练氏宗祠通用堂联。

练氏诞节

练姓是我国的姓氏之一。分布在全国各地及海外,近千个聚居地,人口约47万,在中华姓氏人口排名第256位。李世民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十月戊午日(农历十月廿三日)在临渝关的汉武台刻石记功会上,以“精练军戎”赐东何姓练,封岐山侯。从公元645年农历十月廿三日起,华夏大地、中华历史上便有了练姓,练氏一脉相传至今,已经1370余年。练氏宗亲定每年农历十月廿三日为公祭练何将军日,此日可简称为“练诞节”。

据中华练氏宗亲联谊总会消息说:每年的农历十月廿三日,练氏聚居的广东省福建省江西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江苏省、台湾等地,都要在当地练氏宗祠举办“练诞节”活动;这一天,他们还要选派宗亲代表,不远万里来到河南省焦作市的沁阳市神农山,举行“练诞节”相关纪念活动。

参考资料

沁阳市:重阳节 300余位练氏后人齐聚神农山.大象新闻.2024-11-02

练湖:练姓发源地之一.金山网.2024-10-29

练何:大唐将军岐山侯.练何:大唐将军岐山侯.2024-10-28

全球练氏宗亲代表拜祖焦作神农山.焦作市人民政府.2021-02-22

全球练氏宗亲赴神农山祭拜始祖练何将军.沁阳市人民政府.2021-02-22

沁阳市紫陵镇赵寨村隆重举行练何将军雕像揭幕仪式.焦作市人民政府.2023-08-03

道光皇帝召见嘉定知县练廷璜.嘉定报社.2023-08-03

全球练氏宗亲赴沁阳市神农山祭拜始祖练何将军.焦作市人民政府.2023-04-25

练子宁.峡江县人民政府.2023-08-03

【古田会议纪念馆】1949年傅柏翠、练惕生、李汉冲为闽西起义所发的《通电稿》手稿.福建省文物局.2023-08-07

练继建.天津理工大学.2023-08-03

全国练氏宗亲代表三百余人到沁阳寻根谒祖.河南省委统战部.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