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格达奇区
加格达奇区,是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境内的,由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管辖的县级区,是大兴安岭地区行政公署首府所在地。该区位于中国黑龙江省西北部、大兴安岭山脉的东南坡,在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境内,南、西面和鄂伦春自治旗毗邻,东、北面与松岭区接壤。截止2023年,加格达奇归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管辖,其区下辖2镇、2乡、4街道。加格达奇区常住人口137105人(截至2020年),总面积1359平方千米,其中林地面积90207公顷,农业用地面积129523公顷,耕地面积17467公顷,水域面积1583公顷。
加格达奇地处大兴安岭山脉东坡余脉,山势平缓,起伏不大,属低山丘陵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低山丘陵分布在城区的周围,大部分平川分布在甘河南北两岸。平均海拔为472米。加格达奇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5℃,无霜期为85天至130天。年平均降水量为494.8毫米,春秋分明,冬长夏短,冬季气候寒冷,被称为“高寒禁区”。先秦时期,这里为东胡部落联盟体属地。隋唐,为室韦督都府属地。辽朝,为上京道东北路招讨司所辖。明代,属奴儿干指挥都指挥使司坚河卫管辖。1689年,由布特哈总管衙门管理(副都统级)。908年,为黑龙江省行省(简称黑龙江省)呼伦兵备道呼伦直隶厅管辖。1932年,为伪兴安分东省管辖。1934年,为新合并的伪兴安东省所辖的巴彦旗管辖。1951年10月31日,加格达奇由呼伦贝尔市新成立的鄂伦春族自治旗管辖。1960年7月,鄂伦春自治旗在加格达奇设立建镇办事处。1964年10月,呼伦贝尔盟公署决定,将加格达奇镇交给大兴安岭林区会战指挥部管理。1970年2月,加格达奇镇改称加格达奇区,设为大兴安岭特区首府。 1986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加格达奇区为县级区建制。
2022年加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6.1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0%。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8亿元,同比增长3.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6亿元,同比下降0.1 %;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5.7亿元,同比增长7.1%。三次产业结构为14.8:7.8:77.4,全年人均生产总值34599元。加格达奇区旅游业,发达境内旅游资源丰富,著名景点有、吉林北山风景区、儿童公园、东湖公园、铁道兵纪念碑等年接待旅游人数达6.1万人次。
命名由来
加格达奇这地方,当时有两个称号。一个叫“大高崖子”,指现在东南屯靠河的地方。伪满时日本人组织采伐队,在甘河两岸掠夺木材,顺甘河流送木排。因为这里地势较高,前边有河,后面靠山,依山傍水,河弯水缓,便于叠坝,流送工人到这里停排,上岸休息,吃住在大高崖子,然后再顺流而下,将木排流送到嫩江等地。时间长了,大高崖子这名就叫出去了。
另一个名叫“樟达气”,是鄂伦春语。这里狼多东方狍多,鄂伦春族经常游猎于此,把这里称樟达气,意思是有樟子松的地方,系指加格达奇西北角那条小河的山坡上有片樟子松林。樟子松是珍贵树种,既好用又好看,称为“美人松”,是冬夏常青树,它主要生长在大兴安岭北坡,东南坡一带很少见到。唯独加格达奇河(后来命的名)上游有些樟子松,所以,樟达气这个名字就比较受人喜爱。后来人们根据谐音,进一步发展为“加格达气”,1964年会战时改为加格达奇。罗玉川同志指示,要在加格达奇周围栽些樟子松,使它名符其实。
历史沿革
古代时期
先秦时期,这里为东胡部落联盟体属地。西汉,为汉廷护乌桓校尉和辽东属国都尉双重统辖。
三国、两晋时期,为鲜卑拓跋部(东胡人后裔,因居于鲜卑山即现在的大兴安岭而得族名)辖区。北魏时期,为乌洛侯地,隶属北魏王朝。
隋唐,为室韦(鄂伦春族祖先)督都府属地。辽朝,为上京道东北路招讨司所辖。
金朝,为蒲峪路辖地。元代,为成吉思汗大弟拙赤哈萨尔和二弟合赤温额勒赤封地。1288年,元朝实行行省制,为辽阳等处行中书省开元路管辖。明代,属奴儿干指挥都司坚河卫管辖。
清代,1645年为盛京驻防内大臣(1646年改称昂邦章京)管辖;1662年,由宁古塔副都统衙门管辖;1683年,由镇守黑龙江将军衙门所辖的瑗珲副都统管辖;1689年,由布特哈总管衙门管理(副都统级)。
1690年,由黑龙江将军衙门所辖墨尔根(今嫩江县)副都统管辖;1731年,由隶属黑龙江将军的布特哈总管管辖;1734年,由墨尔根副都统管辖;1906年,为西布特哈总管衙门管辖;1908年,为黑龙江行省(简称黑龙江省)呼伦兵备道呼伦直隶厅管辖。
近代时期
1914年,隶属黑龙江省龙江道布西总管公署。1915年,改制为隶属黑龙江省龙江道的布西设治局管辖。1920年,隶属于呼伦贝尔善后督办。1929年,隶属于呼伦贝尔市政筹备处。1932年,为伪兴安分东省管辖。1934年,为新合并的伪兴安东省所辖的巴彦旗管辖。
1945年11月,该地由呼伦贝尔自治省巴彦旗管辖。1946年3月,由纳文慕仁盟巴彦旗管辖。1947年5月,属纳文慕仁盟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与巴彦旗合并)管辖。1949年4月11日,隶属于新成立的呼伦贝尔盟。1951年10月31日,加格达奇由呼伦贝尔盟新成立的鄂伦春族自治旗管辖。
现代发展
1960年7月,鄂伦春自治旗在加格达奇设立建镇办事处。11月12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委员会下发“蒙民民天字(1960)第711号”文件,批准《同意鄂伦春自治旗所辖加克(格)达奇设镇的批复》,鄂伦春自治旗在加格达奇正式设立镇的建制,简称加镇。加格达奇开始有了政权机构。
196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林业部、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司令部《关于开发大兴安岭林区》的报告,决定正式开发大兴安岭林区。1964年6月,加格达奇镇组织机构升格为副处级,党的组织机构由总支改设为党委,党委书记由中共鄂伦春自治旗旗委副书记雷占奎兼任。
1964年8月,大兴安岭林区会战指挥部成立,局机关设立在加格达奇镇。1964年8月,大兴安岭林区会战指挥部成立第一个政企合一的林业公司—松岭林业公司,公司机关设在加格达奇镇。1964年10月,呼伦贝尔盟公署决定,将加格达奇镇交给大兴安岭林区会战指挥部管理。至此,鄂伦春自治旗与加格达奇镇的隶属关系正式脱钩。
1965年3月,大兴安岭林区会战指挥部决定,将加格达奇镇并入松岭林业公司,并撤销“镇”的机构建制。这就形成政企合一的特殊行政规划。1966年4月20日,由于开发森林资源,支援国家建设的需要,国务院在黑龙江省与内蒙古自治区协调的基础上,以“国内字115号”文件批准,将鄂伦春自治旗东北部在原属地不变的原则下划入大兴安岭特区。
1967年12月,大兴安岭特区革命委员会决定,将松岭林业公司机关迁至小扬气,重新组建加格达奇镇(县团级),隶属特区革委会。1968年4月,加格达奇镇革命委员会正式成立。1969年7月,成立加格达奇镇革命委员会核心领导小组,代行党委职能。
1970年2月,加格达奇镇改称加格达奇区,设为大兴安岭特区首府,为大兴安岭特区行政公署所在地。由此,镇革命委员会改为区革命委员会。实行党政合一的“一元化领导”。1971年4月,中共加格达奇区委成立,区革委工作机构变为党政合一机构。
1973年6月,加格达奇区正式划入国家机关序列。1974年2月,加格达奇区党政机构分设。1979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恢复内蒙古自治区原行政区划的通知》(中发〈1979〉42号)决定,将黑龙江省的鄂伦春自治旗和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在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版图的加格达奇区和松岭区仍归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行政公署管辖。
1981年7月,加格达奇区革命委员会改称加格达奇区人民政府,党的组织机构为中共加格达奇区委员会。至此,长达10余年的革命委员会宣告结束。 1986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加格达奇区为县级区建制。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加格达奇区行政区划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境内,现归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管辖,地理坐标为东经123°45′至东经124°26′,北纬50°09′至北纬50°35′。总面积1359平方公里。
气候
加格达奇区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总的气候特征为:冬季漫长高寒,夏季短暂温凉,春秋分明少雨,多高火险天气。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冷空气活动频繁,无霜期短。历年平均气温为-1.2℃。历年极端最高气温达37.3℃,极端最低气温为-45.4℃。年平均降水量为494.8毫米,年平均日照数2493小时,无霜期为85天至130天。
地形地貌
加格达奇地处大兴安岭山脉东坡余脉,山势平缓,起伏不大,属低山丘陵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低山丘陵分布在城区的周围,大部分平川分布在甘河南北两岸,平均海拔为472米。
水文
加格达奇位于甘河中游,整个加格达奇区唯一的地表水资源就是境内只有55公里长的甘河,河段内主要支流有:塔列图河、额尔格奇河、克尔铁特河、加格达奇河。甘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东麓雉鸡山,由西向东在城区南部流经加格达奇主城区后折向南,于柳家屯下游15公里处汇入嫩江,是嫩江上游右岸第一大支流,全长490公里,流域面积19665平方公里。甘河一般在4月下旬开河,11月中旬封河,多年平均流量为59.95立方米/秒,50年一遇洪水流量为3854立方米/秒,最枯流量为0.42立方米/秒。
土壤
加格达奇区土壤以棕色针叶林土为主,分布面积最大,其次还有草甸土、沼泽土、石质土等。棕色针叶林土主要分布在落叶松、樟子松和次生的白桦林下,草甸土分布在河谷两旁和山间谷地上,沼泽土分布在河流两岸的低洼处,石质土分布在高山脊岭。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森林资源
加格达奇的森林覆盖率约为64%,这里山奇林秀,景色峻美,气候温和湿润,水草丰腴,施业区内林木葱郁。
境内山多林茂、资源丰富。主要树种有落叶松、樟子松、桦树等;山林中土特产有蓝莓、蘑菇、木耳、猴头、稠李、山丁等;药用植物有黄芪、党参、五味子等。山林中土特产品有都柿、蘑菇、木耳、猴头、牙格达、刺玫、野生蓝莓、红豆等。药材有黄芪、党参、五味子、百里香属、轮叶沙参、红柴胡等。
土地资源
加格达奇林地面积90207公顷,农业用地面积129523公顷,耕地面积17467公顷,水域面积1583公顷。
生物多样性
加格达奇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在森林中栖息着野猪、马鹿、东方狍、水獭亚科、狐属等野生动物,水生生物有鲫鱼、鲤鱼、细鳞鲑等。
行政区划
加格达奇区共辖8个乡级行政区,包括6个街道、2个乡,分别是东山街道、卫东街道、红旗街道、长虹街道、曙光街道、光明街道、加北乡、白桦乡。2023年将东山街道、长虹街道“撤街变镇”,现有2镇、2乡、4街道。
政治
人口
数量
2020年,全区总人口12.9万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加格达奇区总人口为13.7万人为137105人。
民族
全区主要民族为汉族,其他还有回、满、壮、白、锡伯、蒙古、朝鲜、鄂伦春族、鄂温克、达斡尔族、俄罗斯、柯尔克孜族等29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总数为4845人(2020年11月,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经济
概况
2022年加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6.1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0%。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8亿元,同比增长3.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6亿元,同比下降0.1 %;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5.7亿元,同比增长7.1%。三次产业结构为14.8:7.8:77.4,全年人均生产总值34599元。
2023年,加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1635万元,同比增长5.4%。第二产业增加值37227万元,同比增长3.1%。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11.1%,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7.9%,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81.0%。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5931元。
第一产业
农林牧渔业:截至2022年加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2%。其中:种植业产值8.5亿元,增长5.6%;林业产值1.3亿元,增长0.6%;畜牧业产值2.4亿元,增长5.6%;渔业产值0.58亿元,增长35.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1亿元,增长4.8%。
粮食产量:截至2022年粮食产量12.6万吨。其中谷类、豆类和薯类分别为0.63万吨、11.7万吨和0.27万吨。粮食播种面积131.91万亩,其中谷类、豆类和薯类分别为2.47万亩、128.66万亩、0.78万亩。
畜牧业生产:截至2022年根据大兴安岭国家调查队反馈数据显示,生猪存栏为1.4万头与上年持平,出栏1.7万头,同比增长12.8%。牛和羊出栏量分别为0.09万头和0.6万只,分别增长10.4%和-16.3%。猪肉产量0.14万吨,增长14.8%;牛肉产量0.016万吨,增长14.9%;羊肉产量0.0082万吨,下降20.6%;禽肉产量0.019万吨,增长34.6%。禽蛋产量0.23万吨,增长71.8%。生牛奶产量0.07万吨,增长17.5%。
第二产业
工业生产:截至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户,增长50.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2%。其中:制造业同比下降2.8%;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21.4%。
工业效益:截至2022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6.3亿元,比上年增长16.5%;营业成本5.4亿元,同比增长4.1%。
工业产品产量:截至2022年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看,中成药产量471.52吨,同比下降6.8%;食用菌产量17吨,同比下降5.6%;蓝莓产量1690吨,同比增长8.0%;商品混凝土78322立方米,同比增长2.1%。
第三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截至2022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比上年增长67.3%。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三产业投资分别增长366.4%、180.8%,第二产业下降47.9%。民间投资总额42087万元,同比下降10.4%,全年施工项目59个,同比增长13.5%,本年新开工项目26个,同比增长36.8%。
建筑业:截至2022年加区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32户,本年新增2户企业。总专包建筑业总产值实现 7.8亿元,比上年下降 19.4%。
房地产开发:截至2022年加区商品房销售面积10857平方米,同比下降31.6%,其中:住宅销售面积7424平方米,同比下降46.0%。商品房销售额4551万元,同比下降18.2%,其中:住宅销售额3193万元,下降32.3%。
国内贸易:截至2022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下降1.7%。分行业看,限额以上批发业零售业零售额同比增长27.7%,限额以上零售业零售额同比增长16.2%,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零售额同比下降16.3%,限额以上餐饮业零售额同比增长68.1%。
邮政业务总量:截至2022年全年加区邮政业务总量332.8亿元,同比增长12.9%。
旅游收入:截至2022年全区共接待游客12.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9 %,实现旅游收入94540万元,增长8.9%。
社会
教育
加区现有基础教育学校8所,在校生6996人,教职工716人,专任教师616人;其中:小学5所,在校生4390人,教职工344人,专任教师302人;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在校生490人,教职工129人,专任教师95人;普通中学2所,在校生2116人,教职工243人,专任教师219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58人,教职工21人,专任教师15人。
文化
共有艺术表演团体46个(包括社会艺术团体和校外艺术培训机构),公共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
卫生医疗
共有卫生机构106个,其中医院24个、卫生院 2 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 1个,妇幼保健院(所、站)2 个。卫生机构床位数 1468张,其中医院1414张、卫生院床位数4张。卫生技术人员1479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 536 人,注册护士678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 2 个,卫生技术人员 1479 人。乡镇卫生院2 个,床位4 张,卫生技术人员 0.147万人。完成诊疗服务 69.5万人次。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 84元。
交通
公路
加格达奇是111国道京加公路的终点,通往起点首都小行星2045。加格达奇至卧都河公路、漠河至洛古河口岸公路等。
铁路
加格达奇站(Jiagedaqi Railway Station),位于中国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区,建于1968年,是隶属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一等站。 加格达奇站对鄂伦春自治旗和黑龙江省北部地区的林业建设、木材外运,沟通内地同北部边疆漠河市、塔河县等地的联系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每天都有去往北京、哈尔滨市、沈阳市、大连市、海伦、塔河、牡丹江市的始发列车。还有途经本站的漠河、海拉尔区、齐齐哈尔市、伊图里河方向的旅客列车。 上行:加南站 下行:松树林站(富西铁路)、齐奇岭站(伊加线)。
航空
加格达奇嘎仙机场是在加格达奇航空护林站改扩建的基础上再次扩建的一个综合机场,机场位于加格达奇主城区的东南部,距市区8公里。飞行区等级指标为4C,可满足波音737系列、空中客车A319系列等C类飞机的使用,跑道长度为2300米,宽45米,航站楼面积4870平方米,建成后至2020年吞吐量达到19.4万人次2012年6月18日举办的首航通航仪式,由奥凯航空执飞,机型是新舟60,每天一班。
人文
饮食文化
加格达奇的降水较少,气温较低,耕地多为旱地,适合喜干耐寒的小麦生长。所谓“种啥吃啥”,长此以往,养成了以面食为主食的习惯。菜系没有主流,这里既有鄂温克、鄂伦春族少数民族的柳蒿芽炖排骨,也有北方人的土豆炖油豆角、小鸡炖蘑菇等,但不管怎样都是以“炖”为主,之所以如此,一个是炖菜菜码大可以炖满锅,二是炖菜热气腾腾的更适合北方寒冷气候去食用。另一方面,北方人的豪饮也是全国有名,以酒会友,天寒地冻喝酒暖暖身。
冰雪文化
加格达奇区地处高纬度地区,属于寒温带大陆性气候,常年冰天雪地滴水成冰,地下有永冻层。加格达奇区本着“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委托文旅局牵头,做好冰雪大文章。加区文旅局持续推出高质量文旅产品,森林冰雪旅游影响力不断提升。新建了以冰上运动为主的多功能训练馆,连续多年开展“百万青少年上冰雪”“千人泼水成冰”等特色森林冰雪活动,成功举办国际冬泳邀请赛。同时,该区推出多条特色冰雪旅游线路,拉动餐饮、住宿等配套服务产业快速发展,森林冰雪旅游业的附加值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冬季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持续增长,森林冰雪旅游已成为加格达奇区冬季旅游的主要增长点。另外,加格达奇地区的映山红滑雪场、寒温带植物园也是加格达奇冰雪文化的一大特色。
特产
加格达奇盛产蓝莓,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防止脑神经老化、保护视力、强心、抗癌、软化血管、增强人机体免疫等功能,营养成分高。由于蓝莓富含花青素,具有活化视网膜功效,可以强化视力,防止眼球疲劳而备受注目。也是世界粮农组织推荐的五大健康水果之一。并且据美国、日本、欧洲科学家研究,经常食用蓝莓制品,还可明显地增强视力,消除眼睛疲劳。医学临床报告也显示,蓝莓中的花青素可以促进视网膜细胞中的视紫质再生,预防近视,增进视力。从2009年起,每年加格达奇都会举办蓝莓节。
风景名胜
综述
加格达奇区旅游业,发达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游览佳境不胜枚举。区内生态环境仍保持较为原始状态,珍禽奇兽众多,森林景色尤为迷人。从市区出发西行45公里处可到达国家重点保护文物——鲜卑祖先最初住过的旧墟石室——嘎仙洞景区。公元443年,拓跋焘拓跋焘曾派中书侍郎李敞来此祭祀,洞内千年前的石刻祝文清晰可辨。嘎仙洞是中国北方古代文明遗存代表之一。古里山庄、岭南山庄、生态农业园区、林田山庄等是原始森林生态游、田园风光游的主要游览景区。此外还开展了北山森林公园城市园林游、兴安文化风情游、重庆市城市风貌观光游、山野特产品购物游等、兴安度假村、北山公园、儿童公园、东湖公园、铁道兵纪念碑等是主要的人为景观,年接待旅游人数达6.1万人次。
北山公园
北山森林公园始建于1984年,东西长2公里,占地面积360公顷。2005年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森林公园。在风景区内现有云杉、白桦、黑桦、杨属、樟子松、落叶松、水曲柳等乔木;有映山红、桃红、胡枝子、丁香等灌木树种以及萱草、芍药、百合等野生草本花卉,有珍禽鸟类30余种。可谓林氛浓郁,山形起伏,绿树参天,景色万千,让到此游玩的人们留连陶醉。沿着山路拾阶而上登高望远,尽可以鸟瞰城市全貌,这里生态资源保存完好,是林区森林资源的一个缩影,北山山势连绵起伏而且坡度平缓,走在这样的石阶上,倾听树叶哗啦哗啦的声音,感受大山的静谧,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
甘河
甘河被加格达奇人称为母亲河。甘河是嫩江支流。发源于大兴安岭东侧沃其山麓。河长446公里,流域面积1.95万平方公里,在黑龙江省嫩江市附近汇入嫩江。它的主要支流有阿里河、奎勒河。甘河两岸牧业发达,主要是达斡尔族、鄂伦春族居住区。甘河是一条不寻常的河流,大家可以看到,河水清澈见底,经科学检测,水中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矿物质。
映山红滑雪场
映山红滑雪场位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加格达奇区,是SSS级滑雪场,拥有高、中、初级5条雪道,是集滑雪、雪圈、雪橇、雪地摩托、马拉爬犁等活动项目于一体的活动场所。
映山红滑雪场位于大兴安岭首府城市加格达奇城南9公里处,占地面积16万公顷,是按照国内最高标准建设的中国最北的滑雪场,也是黑龙江省西部最大、滑雪条件最好的滑雪场。雪场海拔581米,山体落差200多米,建有高、中、初级雪道,雪道总长度3000多米,可以满足各类滑雪者的需要。也是国家队的训练场地,雪季时间常,从每年的10月到来年的5月,都可以进行滑雪运动。
铁道兵纪念碑
铁道兵开发大兴安岭纪念碑座落在加格达奇北山,即现在的北山生态园内,1988年7月落成,由全国著名书法家李铎书写碑文。纪念碑由三个部分组成:主碑是两根高耸的不锈钢轨,宽1.3米,高20米,中部由一个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的徽章连接,象征着大兴安岭开发建设20年。主碑的后面是用花岗石和大理石建造的附碑,宽10米,高3米,厚1.5米。附碑的正面是“铁道兵开发大兴安岭纪念碑1964——1984”的题词和两幅反映铁道兵施工场面的浮雕,背面是纪念碑的碑文。
知青广场
中心广场的面积约为15000平方米,大型雕塑坐落在中间,大兴安岭知青纪念群雕----《兴安儿女》,长8.8米,宽2.4米,高4.16米,重17吨,采用铸铜结构。主体是14个与真人同比例的知青雕塑,从人物衣冠服饰到手持的劳动工具,不仅刻画了知青传神的劳动景象,也重现兴安人当年的生活风貌。脚踏林地的十四个栩栩如生的人物,代表着不同的劳动场景和实际生活景象。
两侧背景墙长7米,高3.8米,为不锈钢腐蚀工艺手段,是大兴安岭前所未有的人文景观。这些老照片展示了当年知青在大兴安岭的青春岁月,他们是大兴安岭建设者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的是一种知青文化。
《雨露》雕塑,长8米,高3.9米,最低点0.81米,用钢结构的雕塑语汇和直观的艺术手段,展示了粗壮的树干支撑着流线型的巨大叶片,在树叶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
嘎仙洞
加格达奇嘎仙洞位于鄂旗首府阿里河西十公里处的嘎仙山。它本是天然的山洞,很早就存在,当地鄂伦春族人都知道,并流传着许多有关嘎仙的神话。在嘎仙山南侧25米的陡坡悬崖上,赫然一个大洞,洞口张作菱形。洞内宏伟宽阔,穹顶浑然天成,高20多米,有如大厅,南北长92米,东西宽27米,足可容纳数千人。洞内幽暗深,神秘莫测,使人感到一种威严肃穆的恐怖气氛。1980年7月30日,深有研究、颇有抱负和毅力的考古者米文平,在自己论证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经历四探嘎仙洞,终于发现了刻于公元443年的石刻祝文,确定了嘎仙洞就是鲜卑石室。
荣誉奖项
参考资料
加格达奇概况.加格达奇区政府.2024-01-24
加格达奇区概况.微信公众平台.2024-06-19
黑龙江.国家统计局.2024-06-19
2023年加格达奇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加格达奇区政府.2024-07-25
兴安第一城借景生辉——加格达奇区生态旅游业发展综述.澎湃新闻.2024-06-19
加格达奇——中国最特殊的城市!.微信公众平台.2024-06-19
加格达奇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加格达奇区政府.2024-01-24
加格达奇区历史沿革.微信公众平台.2024-06-19
加格达奇区国民经济统计公报.加格达奇区政府.2024-01-24
【绝密资料】历史上的加格达奇.微信公众平台.2024-06-19
蓝莓之乡大兴安岭-加格达奇.微信公众平台.2024-06-19
区领导.加格达奇区政府.2024-06-19
加格达奇站.列车库-Railway.2024-06-19
加格达奇区简史——文化概况.微信公众平台.2024-06-19
北山公园.加格达奇区政府.2024-06-19
甘河.加格达奇区政府.2024-06-19
映山红滑雪场.加格达奇区政府.2024-06-19
铁道兵纪念碑.加格达奇区政府.2024-06-19
加格达奇区生态旅游文明景区--知青广场.加格达奇区政府.2024-06-19
震惊文史界的嘎仙洞.人民网.2024-06-19
喜报!黑龙江省新增4个“中国天然氧吧”.百家号.2024-06-19
农业农村部关于公布国家级制种大县和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认定结果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4-06-19
2017—2020年度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县拟授牌命名名单的公示通知.荆楚网.2024-06-19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全国第六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名单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4-06-19
水利部关于公布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的公告.中国政府网.2024-06-19
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县名单.卫健委网站.2024-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