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孙默斋墓

孙默斋墓

孙默斋墓,又称“三女贵墓”,是中国汕头市潮阳区一处著名的历史遗迹。这个墓葬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风水布局而闻名。桑浦山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沙溪农场眼龙地则是孙默斋墓的具体位置。为潮安区的一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类型为古墓葬,公布时间为2012年10月。

“眠龙风水穴”指的是该墓地的风水被认为是非常吉利的,山势直冲而下,形成一种藏风聚气的效果,这在风水学中被认为可以带来好运和繁荣。远望墓葬,其地形宛如一条卧龙,这也是“三女贵墓”俗称的由来。

地理环境

孙默斋墓位于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沙溪镇沙一村眠龙山的桑浦山沙溪农场眼龙地 。孙默斋墓的墓向东北,建筑包括碑亭和拜亭,均为花岗石巨石筑成。碑亭四柱落地,上盖由几块巨石组成,碑文镌刻在亭后壁正中。碑亭前约10米处是庞大的拜亭,结构为三开间,纵深约3米,宽约10米,八石柱托石楹,柱高4米多,屋顶全部由花岗岩石板盖成。碑文镌刻在亭后壁正中,为 “明考将仕郎默齐孙公,生基墓”。

相传孙默斋膝下无男,仅生三女,但其三个女婿都很显赫,大女婿是明兵部尚书翁万达,二女婿是明工部侍郎陈一松,三女婿是明嘉靖年间状元林大钦,故有 “三女贵” 之称 1。孙默斋墓至今已有近 500 年的历史,1987 年被列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 年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孙默斋

孙默斋,沙溪镇上西林村人,是明朝兵部尚书翁万达,相传孙默斋膝下无男,仅生三女。

民间传说

孙员外生前,迷信风水,因此请了著名的风水先生为其先祖寻找墓地。后来风水先生为他找了这块眠龙的墓地,但叮嘱一定要等到有人骑马经过才能下葬。

  吉日那天,孙员外一早就吩咐家人先作好一切准备,大家七手八脚,把墓穴和安葬的棺木都准备好,只等有人骑马经过就下葬。可是等了又等,却不见踪影,这时天气炎热,家人等得有点不耐烦,看看日头都快下山了,四周仍然是静悄悄,突然有人喊道:“有人骑马来了”!大家举头望去果然远处似有人骑马朝这边而来。孙员外欣喜若狂,暗想风水先生果然神验,于是急命家人将棺木下葬,家人也巴不得埋后回家,因此迅速地下葬。这时有人又喊不对,是纸人纸马。原来是一队扫墓的人,抬着纸人纸马而来,由于天色昏暗,大家又焦急,因此在远处看似是真人骑马。

  可是此时棺木已下葬,不能再抬上来,只好作罢。据风水先生说,这是一块宝地,虽未遇真人真马,但纸人纸马也能出贵人,只是不属于孙门的男丁。果然此后他的三个女儿都嫁给达官贵人,因此称“三女贵”。

  据近年有文史学者从西林孙氏谱和有关史籍考证,认为孙默斋是村中有财势的族长,三女并非他的亲女儿;而翁、陈、林三人的妻子也不是都姓孙,因此“三女贵”的说法有牵强附会。

  由于这只是民间传说,不是历史学,因此不需认真予以考证。但从客观上将明代四位著名人物联系在一起,除了其迷信色彩不可取外,反映了明代潮州市的人文荟萃以及潮人重亲缘、地缘的观念,这也是民间故事所具有的特殊内涵。

名墓传说

孙员外墓,有两座亭—碑亭和拜亭,造型精致,而且就当时的建造技术而言,能建出这样雄伟的纯花岗石石亭,自然使人诧异。  

据说,这座名亭全用花岗岩石建造,在当时来说是十分困难,近乎办不到的。(盖岩板时,岩柱常常折断)不少有名的建筑家也不敢贸然试建。后来土地爷化作小孩来指导建造的。  

小孩先是用八根“清香柄”插在地上,再盖上瓦片,可“清香柄”全部折断。于是,小孩又将“清香柄”插在地上,再用沙土覆盖“清香柄”,用瓦片盖在沙土上。待到一定时间后,把沙土捅下来,一个小巧玲珑的模型便呈现在眼前。建造者这时才恍然大悟:按照这个原理开工,就可大功告成。经过三代人的努力,雄伟、壮观、庞大的工程顺利地完成,并一直屹立于眠龙山沿至今。  

参考资料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广东省第八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拟推荐名单的公示.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2024-08-30

孙默斋墓.博雅地名分享网.2024-08-30

潮汕历史典故:“三女贵”墓的传说.今日头条.2024-08-30

宗祠陵园-孙默斋墓.宗祠陵园-孙默斋墓.2024-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