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广府

广府

广府镇,隶属赵都永年区,地处永年区东部偏南,东与张西堡镇西河庄乡接壤,东南、南与小西堡乡相邻,西与南沿村镇小龙马乡相连,北与东杨庄乡毗邻。辖区面积41.55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广府镇户籍人口为56855人。

历史沿革

秦汉,为曲梁、广平县治和广平堂治。

仁寿元年(601年)后,为永年县治。

唐宋,为州州治。

明清,为广平府治。

新中国成立后,为永年县政府驻地。

1950年,设城关镇。

1957年5月,撤区并乡,仍为城关镇。

1958年6月,县政府迁至临洺关镇;同年11月,撤销城关镇,属张西堡公社。

1961年6月,成立城关公社。

1983年2月,置城关乡。

1984年5月,撤乡,置城关镇。

1988年1月,改名广府镇。

1996年1月,石官营乡并入。

2016年9月,邯郸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撤销永年区,设立邯郸市永年区,以原永年县的行政区域(不含南沿村镇小西堡乡姚寨乡)为永年区的行政区域。广府镇改属永年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广府镇地处永年区东部偏南,东与张西堡镇西河庄乡接壤,东南、南与小西堡乡相邻,西与南沿村镇、小龙马乡相连,北与东杨庄乡毗邻。辖区面积41.5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广府镇境内最低点海拔40.3米。

水文:广府镇境内有淦阳河,自南桥村入境,至裴屯村出境,长9.2千米。

自然资源

2011年,广府镇耕地面积2.86万亩,人均0.6亩。

行政区划

2011年末,广府镇辖广府北街、广府南街、广府西街、广府东街、永北、裴屯、弘济桥、上马头、下马头、史堤、宋堤、夏堤、南桥、下坡、冯堤、莲花口、石官营、后北廓、前北廓、陈村、相公庄、三合、后当头、前当头、北马庄、北张庄、西大堤、吕堤28个村民委员会。

截至2020年6月,广府镇辖28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前当头村府前路9号。

人口民族

2011年末,广府镇辖区总人口50228人。总人口中,男性25415人,占50.6%;女性24813人,占49.4%;14岁以下11125人,占22.15%;15~64岁37797人,占75.25%;65岁以上1306人,占2.6%。总人口均为汉族。人口出生率10.28‰,人口死亡率3.78‰,人口自然增长率6.5‰。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225人。

2017年末,广府镇常住人口45438人。

截至2018年末,广府镇户籍人口为56855人。

2021年,永年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广府镇常住人口为46434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广府镇财政总收入4595万元,比上年增长1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195万元,比上年增长8%。人均财政收入915元,比上年增长9.3%。农民人均纯收入7668元。

2018年,广府镇有工业企业49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39个。

农业

2011年,广府镇耕地面积2.86万亩,人均0.6亩。粮食作物以小麦、玉蜀黍属为主。

2011年,广府镇生产粮食1.6万吨,其中小麦8089吨,玉米7872吨。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蔬菜等。棉花种植面积436亩,产量37吨。蔬菜种植面积8.98万亩,产量45.09万吨,主要品种有芹菜卷心菜、油菜、青萝卜、西红柿、黄瓜等。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牛、家禽为主。生猪饲养量4.98万头,年末存栏2.16万头;羊饲养量4.72万只,年末存栏2.53万只;牛饲养量0.25万头,年末存栏0.15万头;家禽饲养量156万羽。生产肉类2614吨,其中猪肉2144吨,牛肉163吨,羊肉307吨;禽蛋8591吨;畜牧业总产值2.59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5.9%。大型农业机械100台。

截至2011年末,广府镇累计造林377.4万株。

工业

广府镇主要有硅谷化工、夏堤纺线、鞋业加工等企业。

2011年,广府镇工业总产值达到17.42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家,职工696人,实现工业增加值2.82亿元,比上年增长39.3%。销售收入达到亿元以上的企业1家。

商业

2011年末,广府镇有商业市场6个,职工2000人;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3.04亿元,比上年增长6%。出口总额12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3%,主要产品是蒜米产品,销往日本等3个国家和地区。

金融

2011年末,广府镇境内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2.5亿元,比上年增长2%﹔各项贷款余额150万元,比上年增长5%。

旅游业

2011年,广府镇共接待国内外游客62万人次,总收入1亿元。

社会

文化事业

2011年末,广府镇有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28个,农家书屋28个,藏书30余万册。举办的文化节有中国·永年国际太极拳联谊会、首届中国吹歌节等。杨、武式太极拳被列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府镇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广府镇有幼儿园(所)3所,在园幼儿779人,专任教师23人;小学16所,在校生4729人,专任教师223人,小学适龄儿童人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2611人,专任教师160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主要学校有广府总校、永年县第九中学

2011年,广府镇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1728万元,比上年增长4%。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广府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0个,其中门诊部(所)28个;病床22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4.4张,固定资产总值220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203人,其中执业医师100人,执业助理医师33人,注册护士70人。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5.1万人次。重点医院有永年县第二医院。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945.99/10万人次,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4.15万人,参合率98.25%;孕产妇死亡率93.72/10万人次,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5.62‰、5.77‰、5.62‰。

社会保障

2011年,广府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214户,人数1283人,支出115.8万元,月人均75元;农村五保分散供养89人,支出11.2万元;农村医疗救助21人次,支出8.95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04人,抚恤事业费支出65万元,比上年增长10%。社会福利费3万元,比上年增长12%。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2.3万人,参保率53%。

邮政电信

2011年末,广府镇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点6个,征订报纸0.8万份、期刊0.1万册,电信企业1家,服务网点6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8000门,固定电话用户5300户,电话用户普及率达到66%;宽带接入用户2600户。

基础设施

道路:2011年末,广府镇镇区道路总长度30.25千米;道路铺装面积20.5万平方米;桥梁5座,总长度1.4千米。

排水管:2011年末,广府镇有镇区深井6眼,铺设水管3.6万米,居民自来水普及率100%。

供电:2011年末,广府镇有镇区110千伏变电站1座。

园林绿化:2011年末,广府镇有镇区公园2个,园林绿地面积20公顷,其中主要街道绿化普及率达98%,绿化覆盖率36.12%。

交通

广府镇有省道邯临线、洺李线过境。

2011年末,广府镇有镇区公交汽车线路1条,公交运营车辆12辆,其中汽车12辆,年客运量30万人次。

旅游

名胜古迹

广府镇境内有省级风景名胜区广府古城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广府古城、弘济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杨露禅故居武禹襄故居等。

文化

历史文化

因这里明清时曾是广平府治所而得名广府镇。

风俗民情

太极拳是广府古城对全人类最大的奉献。杨氏太极拳创始人杨露禅、武氏太极拳创始人武禹襄俱为永年广府古城人。

广府古城已被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名城,产生在这里的杨式太极拳和武式太极拳分别被列入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根据邯郸市市政府提出的“组团式”城市群发展规划,决定投巨资发展广府古城旅游产业,将其打造成为供邯郸市民休闲娱乐、旅游度假的“后花园”。修复古城墙、城门、及弘济桥的同时,重点在水上做“文章”,即通过开发建设万亩荷花池、千亩垂钓园、万亩芦苇荡和湿地森林公园,尽快恢复古城、水城的原有风貌。形成一个集水上漂流、古城观赏、太极健身、休闲度假为一体的著名旅游景区。

获得荣誉

广府镇被誉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杨式、武式太极拳的发源地。境内的广府古城是全国闻名的古城、水城、太极城。

参考资料

2020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21-05-23

【公报】永年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1]_政务_.澎湃新闻.2021-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