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新城
秦汉新城位于西咸新区的几何中心,五大功能组团核心区域,南跨渭河与西安市相望,随着西安主城区的北拓以及咸阳市城区东扩,两座古都将在这里对接融合。该区域规划控制面积302平方千米,直管区面积180平方千米,其中城市建设用地面积68平方千米,自贸区10.85平方千米。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时,秦汉新城常住人口为200333人。
自2011年6月,经过7年多的发展,秦汉新城围绕自身优势,形成了“一轴双核三带三区”的产业布局。随着大西安北跨空间发展战略实施,打造渭河为大西安城中河,秦汉新城已经成为西安北跨发展的核心区域。
新城概况
人文古都
秦汉新城境内文化资源丰富,周秦汉遗迹遍布,大秦帝国都城遗址和被誉为“中国金字塔”群的9座西汉帝陵廊道绵延雄陈,以汉帝刘邦长陵、刘彻茂陵、刘启阳陵久负盛名。
依托丰富历史文化资源,秦汉新城以建设秦咸阳宫国家遗址公园为引领,着力培育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秦汉历史文化旅游品牌,使其成为未来大西安重要的历史人文符号和世界文明古都的重要象征。
交通枢纽
作为西咸新区的核心区域,秦汉新城是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西安北站和咸阳站三大交通门户必经之地,承载着连通世界、沟通新区的交通枢纽作用。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位于新城北部。2011年机场旅客吞吐量逾2000万人次,位居西北第一位,全国第8位。
西安北客站位于新城南侧,是亚洲最大的铁路客运站。
西咸腹地
秦汉新城位于西咸新区的几何中心,西接咸阳市主城区,南跨渭河与西安市相联,是西咸新区五大功能组团的核心载体。秦汉新城规划总面积302.2平方公里,面积为五个新城之首,其中建设用地50平方公里,遗址保护区面积104平方公里,包括渭城区正阳、窑店、渭城、周陵镇福州-银川高速公路以南的区域,秦都区的双照街道,兴平市茂陵的周边区域和泾阳县高庄镇部分区域。
战略高地
◎2009年6月,国务院批复颁发《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加快推进西咸新区一体化建设,着力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
◎2010年12月,国务院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提出推进西咸一体化进程和西咸新区建设。为贯彻落实这两项规划,陕西省委、省政府决定组建西咸新区。
◎2011年6月,省政府在国务院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了《西咸新区总体规划》。自此,包括东、秦汉、沣西新城、机场、泾河五个新城在内的西咸新区管委会正式成立。
秦汉新城赋
三辅名区,九州肺腑。东临沣镐,西抵周土。北望榆塞,南通巴蜀。依秦岭之襟抱,枕渭河之沃浦。川原形胜,物产殷富。遥想昔日胜境,秦汉雄据渭河平原,奋力允文允武,经略以有天下。货殖千载漕畅,史迹百里星布。乎李唐,丝路既开,边陲日固。万方人物,长安辐。玉勒雕鞍,四方出入。
兹后岁月,变局迭生。登高望远,忍看皇陵帝墟,逢丘多有。秦砖汉瓦,散落闾中。惟元气之难易,则在民风尚义、文化厚重。歌谣慷慨,声壮沃野。社火腾跃,光耀苍穹。
庚寅六月,佳讯来传。秦汉新城,谱写新篇。把握机遇,有司运策帷幄。擘画格局,功能连通西咸新区。融汇古今,造福桑梓。继往开来,前景璀璨。万众偕作,四时无辍。拓道植木,疏渎浚河。崇文重教,学府渐。招商资,惠民实多。畴昔负郭穷乡,转成乐郊;今兹长街通,车马如潮。四方风采,竞采于泾渭之间;文化景观,鳞次于平地之表。入斯城也,左盼右顾,应接不暇;雕檐画栋,红墙碧瓦;市列珠玑,门迎朝霞。赏心悦耳,浩荡六街车盖;商铺林立,参差十万人家。欣睹黎庶之安乐,远迈汉唐之繁华。
泱泱兮,渭河流波映昊宇。浩浩兮,名邑欣盛于明时。天降大任,使命何辞;和衷共济,奋力驱驰。实干同圆中国梦;继往开来,重塑秦汉之雄姿!
注释:
①三辅:西汉时本指治理京地区的三位官员,后指这三位官员(京兆尹、左冯、右扶风)管辖的地区(辖境相当今陕西省中部地区)。
②沣镐:沣镐即指西周时期的沣河两岸。公元前11世纪,周文王周文王在沣河以西建立了首都沣京,姬发姬发灭商后,又在沣河以东建立了国都丰镐遗址。在西周300多年中,文五邑沣,武王宅镐,沣镐始终是周人的活动中心,也是中国历史上在西安市第一次出现的全国性都城。
③漕【读音】cáo通过水道运输粮食:漕运|漕粮
④洎乎【读音】jì hū【解释】:等到,待及。
⑤辐辏【读音】fú còu形容人或物聚集像车辐集中于车毂一样。
⑥醵【读音】jù凑钱,集资
⑦衢【读音】qú四通八达的道路
发展规划
空间结构
一轴·双核·三带·四区
规划按照区域统筹、梯度推进、弹性发展的原则,切实践行《西咸新区总体规划》的发展理念,确定新城整体发展模式为“城市组团+绿色廊道+优美小镇”。将帝陵遗址、农田、生态绿地等作为分隔城市组团的生态屏障,通过城市建设与陵、水、田、村等自然人文要素的充分协调,实现城市与乡村的高度融合。规划形成“一轴双核、三带四区”的总体结构。
“双核”是指新城综合商务核、大遗址生态核,
“三带”分别是渭河生态景观带、帝陵遗址风光带、泾河生态景观带,
“四区”就是渭河北岸综合服务区、北综合服务区、周陵新兴产业园和远景拓展区。其中,渭河北岸综合服务区是新城开发建设的重心与标志性形象展示区。
发展策略
空间策略
大开大合、疏密相间
构建“城在田中、园在城中、城田相融”的空间形态,提倡传统内涵与国际品质的兼容并蓄。
文化策略
特色挖掘、文化引领
以秦汉文化及西汉帝陵遗址为依托,梳理贯通城市文化脉络,挖掘历史文化潜在价值,并结合新城布局,形成“多元文化竞放,魅力秦汉再现”的发展特点。
产业策略
区域协调、培育集群
以高端商务为领衔,以文化产业为特色,以绿色产业为支撑,以战略产业为先导,全面拓展传统产业的产业发展模式。
生态策略
生态共建、科学发展
充分利用新城内丰富多样的自然生态资源,以绿为底形成贯通城市的绿色廊道,营造田原、宜居的生态环境。同时加强新城与周边区域生态共建,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优势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走出一条生态文明和物质文明高度融合的科学发展之路。
发展目标
按照“核心板块支撑、快捷交通联接、优美小镇点缀、都市农业衬托”的新型城市理念,将秦汉新城建设成为引领西咸新区、服务关中、高度国际化的复合城市。
经济目标——活力秦汉、引领西咸
构建关中开放型经济的示范区,绿色GDP增长的新高地;
社会目标——包容增长、和谐宜居
加快构建和逐步完善覆盖城乡、服务大关中、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积极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层次,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资源目标——集约发展、科学持续
强化土地、能源等资源集约利用,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提高利用效率;
环境目标——低碳发展、环境友好
将秦汉新城建设成为西部独具特色的生态田园示范之城。
战略定位
发展定位
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秦汉历史文明集中彰显区,西咸新区北部中心和大西安生态田园示范新城。
发展职能
——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
依托新城自然和文化资源条件、区位交通等特色和优势,建设国际一流的复合型旅游目的地和大西安北部旅游集散中心。
——秦汉历史文化创新区
依托五陵塬秦汉历史文化资源,构建秦汉历史文化集聚展示区及文化产业推广基地。
——大西安休闲商务区
将休闲产业与商务发展相结合,构建大西安重要的休闲商务会展区和休闲度假基地。
——大西安城乡统筹示范区
对城乡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和一体化管理,着力推进农村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构建大西安城乡一体化的引领示范区。
人口
2021年6月,西咸新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秦汉新城常住人口为200333人,占新区总常住人口的15.36%。
特色与优势
自然环境优美
田园秦汉东方梦想
城在田中,园在城中,城田相融。优美小镇、都市农业和现代城市高度融合的西安市国际化大都市田园新城如诗如画,点缀其中。
交通物流便利
渭水贯都横桥南渡
西咸新区整体规划的「五横五纵」骨架路网,有四横两纵从秦汉新城穿过,是连接新区各个组团的交通枢纽。福州-银川高速公路、包头-茂名高速公路、机场高速公路、国道312、省道208穿境而过,快速干道等各种路网四通八达,地铁、公交、BRT等各种交通工具线路完备。
渭河贯都,横桥南渡。总投资5亿元的横桥工程真正使西安、咸阳市两市实现了临水对接,4年渭河将成为集生态、休闲、运动为一体的河岸景观廊道。
历史文化厚重
千年古都秦汉文明
秦汉新城,中国历史文明遗址的宝库!秦朝首都、秦咸阳宫、兰池宫、秦直道遗址以及汉代五陵原帝陵群等历史文化资源堪称世界之最,承载着世界东方文明的灵根,映射着中华文明的源泉,为这里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秦汉历史文化集中展示区提供了天然的广阔平台。
感受千年帝都的雄浑大气,体验秦都咸阳的王者风范。“雄浑大气、海纳百川、勇开先河、坚韧奋进”的孜孜追求和不懈进取已经深深融化为新时期的秦汉精神。
产业定位布局
产业定位
“十二五”期间,秦汉新城重点发展三大主导产业、六大支撑产业、培育三大新兴产业、形成九大产业集群、打造两个产业示范基地,即形成“36392”产业格局。
(一)做大做强三大主导产业
2.文化旅游休闲康体产业
3.现代制造业与高端商贸商务服务业
(二)积极发展六大支撑产业
1.大众民用汽车组装及零部件制造业
2.轨道交通设备制造业
3.临空高新技术产业
4.电子信息及电气制造业
5.新能源设备制造业
6.高端国际商务商贸服务业
(三)着力培育三大新兴产业
1.新材料
2.新能源
3.生物医药
(四)形成九大产业集群
1.大众民用汽车产业集群
2.电子信息及电气制造产业集群
3.轨道交通设备制造产业集群
4.绿色食品加工产业集群
5.文化旅游休闲康体产业集群
6.临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7.住宅产业化研发项目集群
8.新能源产业集群
9.新材料产业集群
(五)打造两个产业示范基地
1.都市型生态农业示范基地
2.住宅产业标准化示范基地
产业布局
(一)渭河北岸综合商务区
渭河北岸综合商务区可以规划为八个组团,即:
——总部经济组团。
——国际会展中心组团。
——商务中心组团。
——文化旅游休闲中心组团。
——国际购物中心组团。
——领事馆区组团。
——文化创意组团。
——滨河居住组团。
(二)周陵新兴产业园
周陵产业园规划为七个产业组团,即:
——大众民用汽车产业组团。
——轨道交通设备制造产业组团。
——电子信息及电气制造产业组团
——绿色食品加工产业组团
——住宅产业化项目组团
——新能源产业组团
——新材料产业组团
(三)塬北综合服务区
塬北综合服务区可以划分为五个组团:
——临空高科技产业组团。
——生物医药产业组团。
——科研教育培训组团。
——文化娱乐及旅游产品交易组团。
——生态居住组团。
(四)都市农业及文化旅游展示区
(五)远景产业拓展区
大事件
“壹号”项目已停工
2013年7月26日,西咸立体城项目在西咸新区秦汉新城开工启动,首个产品为“立体城市壹号”,由北京万通立体之城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万通立体城)投建。此前立体城市“屡战屡败”,时任万通发展(5.59,-0.52,-8.51%)董事长的冯仑以及西咸新区官方,均对西咸项目抱极大期望。然而,最接近成功的西咸立体城项目,却也是命运多。
考古发现
2020年11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考古人员在秦汉新城发现一处西汉早期大型墓地,这片墓地规划整齐有序,存在明显等级差异。
最新动态
2022年9月,2022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举行,西咸新区科创公司代表与秦汉新城成功签约。
参考资料
秦汉新城:丝路文化高地 生态宜居新城 绘制大西安的童话梦.陕西省西咸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2024-02-28
新城简介.陕西省西咸新区秦汉新城管委会.2024-02-28
几何巴别塔,“垂直型理想城市综合体”.新浪财经.2024-02-28
西咸新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 2020七人普.红黑统计公报库.2024-02-28
西咸新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二号)分区域常住人口情况.陕西省西咸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2021-06-15
陕西发现2000年前大量彩绘陶,见证秦汉政权更迭_新闻频道_中华网.中华网.2020-11-27
2022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举行 西咸新区科创公司代表与秦汉新城成功签约.今日头条.2022-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