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荞麦叶大百合

荞麦叶大百合

荞麦叶大百合(拉丁学名:Cardiocrinum cathayanum),别名百合七、大百合、大号筒等,是中国特有的百合科大百合属植物,其生长在山坡落叶阔叶林林下及林缘,海拔600-1050米。其分布于中国的湖北、湖南省江西省浙江省、安徽和江苏省等地。

荞麦叶大百合的小鳞茎高2.5厘米,直径1.2-1.5厘米。除基生叶外,约离茎基部25厘米处开始有茎生叶,最下面的几枚常聚集在一处,其余散生;叶纸质,具网状脉,卵状心形或卵形,先端急尖,基部近心形,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总状花序有花3-5朵;花梗短而粗,向上斜伸,每花具一枚苞片;苞片矩圆形。蒴果近球形,红棕色。种子扁平,红棕色,周围有膜质翅。其花期为7-8月,果期为8-9月。

荞麦叶大百合鳞茎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野生蔬菜。其在欧洲获得了“百合王子”的美誉,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荞麦叶大百合的鳞茎可入药。其味苦、微甘,性寒。具有清肺止咳,解毒消肿的功效。主治感冒,肺热咳嗽,咯血,鼻渊,中耳炎乳房炎,无名肿毒。2021年,荞麦叶大百合被列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形态特征

荞麦叶大百合的小鳞茎高2.5厘米,直径1.2-1.5厘米。茎高50-150厘米,直径1-2厘米。除基生叶外,约离茎基部25厘米处开始有茎生叶,最下面的几枚常聚集在一处,其余散生;叶纸质,具网状脉,卵状心形或卵形,先端急尖,基部近心形,长10-22厘米,宽6-16厘米,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叶柄长6-20厘米,基部扩大。

荞麦叶大百合的总状花序有花3-5朵;花梗短而粗,向上斜伸,每花具一枚苞片;苞片矩圆形,长4-5.5厘米,宽1.5-1.8厘米;花狭喇叭形,乳白色或淡绿色,内具紫色条纹;花被片条状倒披针形,长13-15厘米,宽1.5-2厘米,外轮的先端急尖,内轮的先端稍钝;花丝长8-10厘米,长为花被片的2/3,花药长8-9毫米;子房圆柱形,长3-3.5厘米,宽5-7毫米;花柱长6-6.5厘米,柱头膨大,微3裂。蒴果近球形,长4-5厘米,宽3-3.5厘米,红棕色。种子扁平,红棕色,周围有膜质翅。

花期

荞麦叶大百合的花期为7-8月。

果期

荞麦叶大百合的果期为8-9月。

物种分布

荞麦叶大百合分布于中国的湖北、湖南省江西省浙江省、安徽、江苏省以及陕西秦岭。

生长习性

荞麦叶大百合生长在山坡落叶阔叶林林下及林缘,海拔600-1050米。喜欢湿润、冷凉,有一定遮荫的环境,土壤要求排水良好,不耐强光直射。能忍受的极端最低气温为-10~-6℃。

荞麦叶大百合伴生乔木栎属四照花君迁子野核桃鹅耳枥枫杨、漆树、木姜子等。其伴生灌木或藤本:猕猴桃、鸡矢藤五味子台湾十大功劳等。其伴生草本虎耳草杜鹃兰蛇莓凤仙花贯众等。

繁殖方式

荞麦叶大百合繁殖方式为种子繁殖或小鳞茎繁殖。

栽培技术

基质选择

采用泥炭土珍珠岩(1:1)基质进行鳞片扦插,成活率最高,但易腐烂。因此在选用混合基质时要适当珍珠岩的比例,提高混合基质的孔隙度,同时扦插前应充分做好基质的消毒工作,可以减少腐烂鳞片数,提高成活率,并保持扦插后的生长。

鳞片处理

从苗圃挑选健康的鳞茎,清洗阴干,然后切除根系,并分成若干个小块,用纯化水冲洗鳞片伤口处流出的汁液,将冲洗过的鳞片放入浓度为100mg/L的IBA溶液中浸泡,随后用高锰酸钾0.1%药液浸泡15min消毒。

扦插方式

取出鳞片洗净后,采用斜插法。斜插就是将鳞片按一定的倾斜角插入基质中,插入1/2~2/3,留1/3~1/2在基质外。扦插后鳞片进行常规管理。

冷藏处理

将鳞茎与泥沙混合后置于塑料袋中,鳞茎四周用消毒后的苔鲜填充,湿度60%,然后将塑料袋扎好,移置冰柜0℃下处理25d,之后取出经冷藏处理的鳞茎,用100mg/L浓度IBA处理4h,高锰酸钾0.1%药液中消毒15min,以泥炭土珍珠岩(1:1)为基质,采用斜插方式进行扦插。

主要价值

营养价值

荞麦叶大百合鲜鳞茎营养成分齐全、营养价值较高,其鳞茎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纤维、糖类等多种营养物质,还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有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属高纤维的可食蔬菜资源。其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元素,尤其具有较高含量的。荞麦叶大百合鳞茎是一种营养成分齐全、营养价值较高的野生营养蔬菜。

食用价值

荞麦叶大百合鳞茎富含淀粉和多种营养成分,在民间有食用习惯。其常加工成荞麦叶大百合粉,又常以荞麦叶大百合为原料做成八宝饭用作夏季清涼的主食。其属于高纤维的可食蔬菜资源。

观赏价值

荞麦叶大百合由于植株高大,在欧洲获得了“百合王子”的美誉。荞麦叶大百合株姿挺拔健美,春季基生叶大型,呈莲座状,叶色碧绿油亮,叶形优美;夏季六、七月开花,花序大型,洁白艳丽,醒目壮观,具淡淡的香气;秋季果实沿杆而生。其可盆栽摆设于高雅之堂,观赏其独特的风姿;亦可几株点缀于花坛、花境或林下,自成一景;也可群植形成壮观、宏大的园林场景。由于其花茎粗壮,硬度大,是一种切花的好材料。

药用价值

荞麦叶大百合的鳞茎可入药。

药性:味苦、微甘,性寒。

功能与主治:清肺止咳,解毒消肿。主治感冒,肺热咳嗽,咯血,鼻渊,中耳炎乳房炎,无名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捣烂绞汁,滴鼻、耳;或捣敷。

物种保护

物种发现

2024年7月,秦岭国家植物园科研中心开展野外调查工作,对金牛坪景区分布的大百合属植物进行标本采集及鉴定,首次在秦岭国家植物园内发现荞麦叶大百合。

保护级别

2021年,荞麦叶大百合被列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濒危因素

野生环境下荞麦叶大百合因有食药价值而存在盗挖盗采现象。其因分布范围较狭小,种群数量少,个体生长零散,对生存条件要求严格,所以处于渐危状态。

保护措施

在保护原生种群及其生存环境不受破坏的同时,对荞麦叶大百合进行人工引种栽培技术的研究,以供观赏和药用。采用组织培养方法,可以加快繁殖速度,且能实现规模化生产并能进行有效保护。

参考资料

荞麦叶大百合.inaturalist官网.2025-03-24

荞麦叶大百合.中国自然标本馆.2025-03-24

荞麦叶大百合.物种2000官网.2025-03-24

荞麦叶大百合.植物智.2025-03-24

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首次发现荞麦叶大百合野生居群.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2025-03-24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农业农村部公告(2021年第15号)(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公园管理局.2025-03-24

秦岭国家植物园首次发现荞麦叶大百合.陕西省人民政府.2025-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