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苏叔阳

苏叔阳

苏叔阳(1938年8月20日-2019年7月16日),笔名舒扬、余平夫,河北保定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当代著名剧作家、作家、文学家、诗人,国家一级编剧。

苏叔阳1938年8月20日出生于河北保定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党史系。苏叔阳历任北京中医学院讲师,北京电影制片厂编剧。1956年,苏叔阳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苏叔阳著有中短篇小说集《婚礼集》《假面舞会》《老舍之死》《月神集》《我是一个零》,话剧剧本《家庭大事》《飞蛾》《太平湖》《灵魂的审判》,电影文学剧本《夕照街——苏叔阳电影剧本选》《周恩来——伟大的朋友》《永远的进行曲》《烈火》,参与电影《新龙门客栈》的创作,出版诗集《关于爱》《世纪之歌》,散文集《晨思所爱》《梦里青春》《中国读本》等。2019年7月16日,苏叔阳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

苏叔阳获评中国百年优秀电影艺术家、国家有突出贡献话剧艺术家等,2010年7月获得联合国艺术贡献特别奖。苏叔阳的作品获得国家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奖、中国电影华表奖、文华奖、金鸡奖及全国作协短篇小说奖、散文奖,人民文学奖、乌金奖等。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1960年中原地区人民大学党史系毕业。

写作经历

1953年开始文艺创作。

工作经历

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河北北京师范学院(今河北师范大学)北京中医学院(今北京中医药大学)等。

1978年调任北京电影制片厂编剧(国家一级编剧)

1979年后任中国作协理事、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等。

2016年11月17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心筹备仪式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巡礼》丛书发行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苏叔阳获得“大国非遗工匠文化大使”。

个人生活

1993年他被查出患癌症,先因胃癌切除一部分胃,又因肺癌切除左肺,又因肾癌切去了肾脏。

2019年7月16日晚间,在北京病逝,享年81岁。

人物影响

截至2013年4月28日代表作有电影《夕照街》《春雨潇潇》,长篇小说《故土》。作品《理想的风筝》被选入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课本第22课、S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课本第26课,表达了他对曾教过他的刘老师的思念之情。他常写北京市民和知识分子的生活,描写细致,意蕴深厚,具有浓烈的北京风俗画色彩。是中国京味小说八大家之一。他的写作形成了独有的苏叔阳读本散文体样式,为开创“中国读本体文学”创作样式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并获得“中国百年优秀电影艺术家”和“国家有突出贡献话剧艺术家”称号。获国务院专家终身津贴待遇,是个杰出作家。

作品翻译成英国德国法国俄罗斯西班牙日本波兰捷克斯洛伐克意大利等外文,以及维吾尔、哈萨克、蒙古、西藏、朝鲜等国内少数民族文本。其中以苏叔阳读本散文体样式撰写的《中国读本》以15种文字出版在世界发行1200多万册,成为中国图书“走出去”的范例。近作《西藏读本》也译成多种文字广泛发行。

苏叔阳以其深厚的文化积淀特有的历史文学视角,创作了诸多国内外广为流传的文学著作。他的文章世事洞明,思想价值观念和个性鲜活。他的历史文化学术作品,高屋建瓴,思路新鲜而独特,引人入胜。其低调的做派,平易近人及谦逊的为人,在当代文坛屈指可数。任中国人民大学校董,为多所大学兼职教授、研究生导师。他总是默默为文学青年开路架桥,多次受邀在北京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孔子学院,鲁迅文学院及全国各类高等院校及省市大讲堂讲学,受到学界及听众的广泛赞誉。

社会职务

获得荣誉

他创作的话剧《丹心谱》,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献礼演出创作一等奖。《左邻右舍》获全国话剧、戏曲、歌剧优秀剧本奖。

截止2013年4月28日代表作有电影《夕照街》《春雨潇潇》,长篇小说《故土》。作品《理想的风筝》被选入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课本第22课、S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课本第26课。

他常写北京市民和知识分子的生活,描写细致,意蕴深厚,具有浓烈的北京风俗画色彩。是中国京味小说八大家之一。

他的写作形成了独有的苏叔阳读本散文体样式,为开创“中国读本体文学”创作样式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并获得“中国百年优秀电影艺术家”和“国家有突出贡献话剧艺术家”称号。

获国务院专家终身津贴待遇,是个杰出作家。

1984年发表的《生死之间》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曾获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奖,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散文奖,人民文学奖,金鸡奖(特别奖)。

《中国读本》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理想的风筝》被选入小学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22课、课改版第12册

《我们的母亲叫中国》被收入《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之一

国家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图书奖、中国电影华表奖、文华奖、金鸡奖及全国作协短篇小说奖、散文奖,人民文学奖、乌金奖等。作品翻译成英、德、法、俄、西班牙、日、波兰、捷克、斯拉伐克、意大利等外文,以及维吾尔、哈萨克、蒙古、西藏、朝鲜等国内少数民族文本。其中以苏叔阳读本散文体样式撰写的《中国读本》以15种文字出版在世界发行1200多万册,成为中国图书“走出去”的范例。近作《西藏读本》也译成多种文字广泛发行。

主要成就

苏叔阳以其深厚的文化积淀特有的历史文学视角,创作了诸多国内外广为流传的文学著作。他的文章世事洞明,思想价值观念和个性鲜活。他的历史文化学术作品,高屋建瓴,思路新鲜而独特,引人入胜。其低调的作派,平易近人及谦逊的为人,在当代文坛屈指可数。任中国人民大学校董,为多所大学兼职教授、研究生导师。他总是默默为文学青年开路架桥,多次受邀在北京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孔子学院,鲁迅文学院及全国各类高等院校及省市大讲堂讲学,受到学界及听众的广泛赞誉。

社会活动

2018年11月24日,“向剧作家致敬2018”暨苏叔阳作品展演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该活动旨在回归戏剧艺术的本源,发掘更多从来没有被正式搬上过舞台,甚至没有进行过公开读演的优秀剧作。每年拟定邀请一位影响力广泛的剧作家,在其未被正式公演过的作品中由其本人自选两到三部进行剧本朗读,并公演其中一至两部。

首届“向剧作家致敬”展演项目,有苏叔阳的《飞蛾》《月光》《萨尔茨堡的雨伞》三部自选作品。

弟子

苏叔阳门下有一弟子,著名青年诗人舒子原。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少年郎”苏叔阳病逝 《丹心谱》等代表作感动一代人.人民网.2024-03-02

剧作家苏叔阳病逝享年81岁 叔阳离开、丹心犹在.中国新闻网.2024-03-02

“燃烧是美丽的”——告别苏叔阳.光明网.2024-03-02

苏叔阳 Shuyang Su.豆瓣电影.2024-03-02

就算我是根干枯的枝条,毕竟度过了所有的季节.央视网.2024-03-02

剧作家苏叔阳去世 戏剧同仁真情缅怀.新华网手机版.2024-03-02

苏叔阳:“我愿意驾一叶扁舟”.央视网.2024-03-02

苏叔阳的世界--新作品--中国作家网.中国作家网.2022-02-11

“向剧作家致敬”启动 苏叔阳《飞蛾》叩问人性之门.ent.ifeng.com.2019-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