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斯洛伐克

斯洛伐克

斯洛伐克共和国(斯洛伐克语:Slovenská Republika,英语:The Slovak Republic)是位于中欧的议会民主制国家,简称斯洛伐克,南接匈牙利、北临波兰、东邻乌克兰、西连捷克奥地利,面积达4.9万平方千米。全境人口约543万人(2023年),主要民族为斯洛伐克族、匈牙利族、罗姆族等等。官方语言为斯洛伐克语,居民约62%信奉罗马天主教。国家首都为布拉迪斯拉发(Bratislava)。

公元前5世纪,西斯拉夫人随民族迁徙而定居在多瑙河沿岸,并开始称此地为斯洛伐克。为抵御外来民族的侵犯,斯洛伐克先后成立了萨摩王国、尼特拉公国,直至833年,建立了最早的封建国家摩拉维亚公国,巅峰时期被称为“第三个斯拉夫人帝国”。1000年斯洛伐克战败并归属于匈牙利统治,1526年开始同时屈服于奥地利管辖。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奥匈帝国解体,1918年10月28日与捷克联合建立捷克斯洛伐克。1938年,斯洛伐克被德国纳粹侵占曾归属于法西斯主义。1944年苏联军队到来,斯洛伐克重建并进入社会主义民主时期。1969年1月1日,斯洛伐克同捷克一起组成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随内部矛盾进一步激化升级,1993年1月1日起,斯洛伐克同捷克进行了“天鹅绒分离”,成为相互独立的两个主权国家

斯洛伐克属海洋性向大陆性气候过渡的温带气候,整体地势较高,一半以上的领土为山地和丘陵。全境流经多瑙河瓦赫河、赫朗河、伊佩尔河等多条欧洲重要河流。水资源丰富,生活着猞猁、狼、熊、海狸、普氏野马和巨大的史前动物野牛等濒危动物物种。国家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优美自然风光,坐拥矿泉、温泉、岩洞、橡树林等特色景观和8处世界遗产

斯洛伐克国家经济状况稳定,在2002~2007年,斯洛伐克经济高速发展,被外界誉为“塔特拉之虎”,是欧洲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2022年人均GDP为20578.578美元。其第一二三产业占比分别为2.18%、26.45%、71.42%(2020年统计)。斯洛伐克社会秩序稳定,教育事业发达,科技创新发展迅猛,现有优势产业为汽车、电子、冶金和机械制造。斯洛伐克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富饶的自然美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录了其8处世界遗产,城堡数量众多,是欧洲旅游疗养胜地。

斯洛伐克外交总体活跃,自1949年同中原地区建交,重视发展欧洲国家特别是周边国家关系,与捷克保持“超标准国家关系”。2004年3月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2004年5月1日加入欧盟。2006年,被国际银行列入发达国家行列,2007年12月21日,成为申根公约会员国。2009年1月1日,正式加入欧元区。

名称由来

原始斯拉夫语同希腊语、拉丁语等同属印欧语系,国名斯洛伐克(Slovenská)一词可能源自于中世纪拉丁语“Slavus”,,意为"荣耀"或"声望",当地形式写作“Sloven”,自13世纪开始代指斯洛伐克领域及其所属居民。

历史

原始公国

青铜器时代

早在旧石器时代中后期,今天斯洛伐克境内已经有人类聚居。到了青铜时代,即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800年,斯洛伐克地区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塞克尼文明、维拉蒂斯文明和卢萨蒂亚文明。青铜时代该地区文明与商贸发展的主要依赖当地铜矿开采,尤其是在斯洛伐克中部和西北部,铜矿是当地的主要经济来源,该地区居民也进而习得金属兵器、首饰与雕塑的制造工艺。;

铁器时代

哈斯塔特时期

哈斯塔特时期,斯洛伐克西部出现贵族墓冢。贵族在死后风光大葬,并另立纪念祭祀仪式的墓冢。哈尔斯塔特时期的萨蒂亚贵族们与南部北上的色雷斯部族以及当地人之间的冲突后没落,斯洛伐克古老山城因此废弃。新兴凯尔特部族趁机沿着斯洛伐克河由南部向北推进,并与通过当地居民的融合建立了新的势力。

普乔夫时期

约公元前500年左右,凯尔特人定居斯洛伐克。此期间斯洛伐克引入拉丁字母。北部地区,残存的萨蒂亚人与凯尔特人及后来的达契亚文明相融合,产生了独特的普乔夫文化,该文化拥有当时先进的手工艺与冶金技术、山地堡垒式防御性定居点,流通货币为“Velkobysterecky”式银币(一种无铭文,一面有马图案的硬币)。

斯拉夫人迁入

斯拉夫人是欧洲最古老的居民、重要的印欧民族之一,学者普遍认为斯拉夫人最早可追溯至新时期石器,最初生活在不生长毛榉树的地区,即但泽-利沃夫-黑海一线的东侧,位于波莱西亚和北沃里尼亚的某处,公元2世纪斯拉夫各部落开始向南迁移,公元5世纪,随民族大迁移,西斯拉夫部落开始在喀尔巴阡山脉多瑙河一代定居,此处由此开始称为斯洛伐克。斯洛伐克南部为多瑙河流域,人口稠密,斯洛伐克人同其他斯拉夫民族一样,没有经历过奴隶社会,从原始共产主义直接发展至封建社会。作为国际商道,斯洛伐克曾被罗马人、日耳曼人和匈奴人争夺。

萨摩王国(7世纪至833年)

公元7世纪,斯拉夫各部落长期遭受来自东部草原游牧民族阿瓦尔人的威胁,为解决外来侵犯,斯拉夫各部落联合推选法兰克商人萨摩为首领,其联盟称之为萨摩王国,击败了阿瓦尔人和日耳曼帝国的进攻,该王国直至7世纪中叶再无相关记载。8世纪,斯洛伐克地区建立起尼特拉公国,大公名为普里比纳,统治区一直到达摩拉维亚,为反抗外族斗争在尼特拉构造防御工事,吸引外来手工业者与商人,同保加利亚人和法兰克人进行商业往来。同时为加强公国实力,同国外进行联姻,加强与基督教的联系,主张信奉基督教并建立了最早的教堂。公元828年,萨尔斯堡大主教在一教堂为普里比纳大公举行了洗礼。

大摩拉维亚帝国(9世纪至10世纪)

公元833年,摩拉维亚地区大公莫伊米尔一世因不满普里比纳大公的地区扩张,发动进攻并成功占领城池,他将摩拉维亚和尼特拉两公国进行合并,建立起这地区早期的封建国家,即大摩拉维亚帝国,是欧洲中部第一个以西斯拉夫人为主的国家,莫伊米尔家族统治一直持续至10世纪初。大摩拉维亚帝国巅峰时期,其统治范围从莫拉维亚、斯洛伐克和多瑙河,一直延伸至与保加利亚接壤的蒂萨河。莫伊米尔一世的继承人拉斯基斯拉夫请求拜占庭帝国派遣能用民众理解的语言传播基督教的传教士,于是在863年,来自希腊并掌握古教会斯拉夫语的兄弟俩西里尔和美多德为大摩拉维亚带来了格拉格尔字母——最古老的斯拉夫文字,这是康斯坦丁在希腊字母的小字体基础上创造的,斯拉夫语也被作为当地礼拜的语言,而当时只有希伯来语、拉丁语和希腊语可以用来做礼拜;他们还在王宫内开办培养斯拉夫传教士的学校,并将基督教经书、法规翻译成古斯拉夫语;此外他们还带来了双臂十字(拜占庭外交标志),后来双臂十字称为斯洛伐克国徽的组成部分。870年,大摩拉维亚帝国获得独立的教区管辖权,美多德被任命为大主教。871年斯瓦托普卢克执政,帝国势力进一步发展壮大,摩拉维亚帝国成为除了从辅俄罗斯保加利亚以外第三个斯拉夫人的帝国,甚至同教皇有所书信往来,教皇尊称他为“光荣的大公”“斯拉夫人之王”。经历史学家考究证实斯洛伐克西南部是大摩拉维亚帝国的重要中心之一,尼特拉附近发现了教堂、堡垒、城堡遗址等历史古迹,证明此时已经具有封建社会特征,王室成员发展成为封建贵族,诞生了咨询议事机构、法庭行政组织和斯拉夫人法律,内部政治斗争激烈。经济状况同中世纪相比,以农业发展为主。894年,帝国势力削弱、年斯瓦托普卢克大公去世,895年捷克公国脱离大摩拉维亚帝国。匈牙利游牧民族恰好到达多瑙河,对斯洛伐克地区进一步推进,903至905年期间,大摩拉维亚帝国同匈牙利人的斗争频频失败,伴随匈牙利人打败日耳曼人的发展壮大,斯洛伐克逐渐被匈牙利人统治。

奥匈帝国时期

匈牙利帝国建立(11世纪至1526年)

910年,匈牙利人占领了斯洛伐克西南部包括尼特拉成在内的经济发达地区。公元995年,阿尔帕德家族的什特万一世成为尼特拉封地的大公。同年在雷赫河受到德国国王和罗马皇帝奥托一世军队的重创后,古匈牙利部落停止了游牧,开始在多瑙河盆地定居,与斯拉夫人为邻并学习斯拉夫人的经济劳作体系和管理国家的方式。阿尔帕德家族也继续支持基督化。1000年,什特万一世成为匈牙利的第一位国王。1018年,如今的斯洛伐克基本被匈牙利吞并,原本管辖斯洛伐克中部和南部的政治中心尼特拉城,因发达的经济条件和优越的地理位置,自11世纪起成为匈牙利王子三个封地之一,封地的象征为双十字架。而后匈牙利王国克罗地亚结盟,随王国重心南移,斯洛伐克地区的地位逐渐下降,12世纪末,斯洛伐克地区由于金、银、铜重金属的开采而重新发展。1301年阿尔帕德家族最后一个国王去世,那不勒斯安尤诺维茨家族的卡罗尔·罗伯特在罗马教廷的支持下获得了匈牙利王位。15世纪上半叶,捷克胡斯宗教革命运动军队渗透到斯洛伐克地区,并在一些城市组织了驻防军。

奥匈帝国统治时期(1526年至18世纪)

1526年,奥地利王室的费迪南·哈布斯堡先后登上捷克和匈牙利王位,开始了哈布斯堡王朝对斯洛伐克的统治,自此斯洛伐克不仅受到匈牙利的控制,同时屈于奥地利王国的管辖之下。布拉迪斯拉发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地处三国边境的首都,在1536年至1784年间,曾被指定为奥地利下属匈牙利帝国的首都。15世纪下半叶,由于外来居民的不断涌入,斯洛伐克不少地区被严重日耳曼化和匈牙利化。15世纪40年代末,在兄弟会的带领下,斯洛伐克曾爆发了反封建的人民起义,最后遭到镇压,150名兄弟会成员被处以绞刑。16世纪,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入侵匈牙利,王室被迫迁到布拉迪斯拉发。1663年至1683年,奥斯曼帝国势力持续扩大,包含尼特拉城在内的斯洛伐克西南部城市一度沦陷。1683年,土耳其人攻打维也纳失败后开始撤退,斯洛伐克被哈布斯堡王朝收复。自此斯洛伐克在王室中地位急剧下降,税收增加且城市权利被剥削。17世纪至18世纪,斯洛伐克频繁出现起义者,其中起义军首领杨诺希克作为传奇英雄人物被民间历史记载。

奥匈帝国统治时期,斯洛伐克受德国影响掀起了宗教改革运动。16 世纪,斯洛伐克大部分居民成为新教徒,斯洛伐克族人接受了路德派宗教改革 ,匈牙利族人则接受了卡尔文派宗教改革。哈布斯堡王朝依然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因而他们竭力推行“重新天主教化”(即回归天主教信仰),耶稣会是这一行动的主要支持者。1635 年耶稣会在特尔纳瓦创办了大学,1657 年又在科希策开设了大学1610 年新教独立后,在普雷肖夫、巴尔杰尤夫、班斯卡 比斯特里察布拉迪斯拉发出现了一些新教学校。1604 ~ 1711 年为了反对“重新天主教化” 和中央集权制,匈牙利多次举行了反哈布斯堡王朝起义。许多斯洛伐克人成为宗教斗争的牺牲品,一些被迫害的斯洛伐克知识分子为了保全自已而流亡到捷克德国波兰。封建压制、土耳其军队的掳掠、暴力的“重新天主教化” 运动、战争、起义、饥荒和瘟疫造成人口的减少 (1715 年左右,斯洛伐克有100 万人口) 和许多乡村居民逃亡到国外。土耳其人被打败后,斯洛伐克人开始大规模迁移到伏依伏丁那 (在塞尔维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地。

民族复兴(19世纪至1918年)

上层压迫与艰苦生活

19世纪,斯洛伐克地区经济得到较大发展,出现钢铁、造纸、炼油等诸多小型工厂,陶瓷、印染等手工作坊星期,开始使用蒸汽机,然而匈牙利王朝并非支持斯洛伐克的经济发展,而是始终进行控制,限制其工业资金且设置关税壁垒。阶级与民族的双重压迫,使得斯洛伐克民族的死亡率在18世纪初达到了10%,居民绝大多数处于贫困状态,19世纪初,布拉迪斯拉发人口仅存3万人,导致诸多斯洛伐克居民选择移民生存。大批斯洛伐克人在海外形成了组织团体,同国内政治势力相联系,开始形成民族复兴的重要力量。这一时期,匈牙利王朝持续阻挠斯洛伐克民族享有政治权利,干预其政治参与,尽管国议会在布拉迪斯拉发召开,却缺乏斯洛伐克代表。19世纪起,斯洛伐克建立团体与政党,但在议会和政府机构中,工人阶级不具有选举权、政党无应有席位。匈牙利统治阶级甚至拒绝承认其民族存在,在克莱门斯·文策尔·冯·梅特涅奥地利王朝首相和巴赫任奥地利内政大臣专制时期,虽然为促进资本主义发展而进行改革,但更加剧中央集权和民族压迫,规定德语为高级行政机关的官方语言。

奥地利战败后的民族活动

1866年,奥地利在普奥战争中失败,匈牙利王室借机胁迫哈布斯堡王朝,要求实行帝国分治的二元制,奥地利王朝被迫同意。1868年,匈牙利议会通过法律宣传境内只存在匈牙利民族,否认斯洛伐克存在,关闭斯洛伐克中学且禁止文化活动。受法国大革命、欧洲1848年革命影响,加以王室的诸多压迫举措,斯洛伐克民族激发了民族复兴的反叛精神。18世纪末,安托宁 · 贝尔诺拉克试图以西斯洛伐克民间语言为基础,制定斯洛伐克语法和书面语。1843年,知名文化人士和社会活动家路德维特·什图尔、霍尔班、霍扎等人,进一步以中斯洛伐克语为基础制定斯洛伐克语法和书面语。1852年两派达成共识,由布拉迪斯拉发捷克语和斯洛伐克语教授哈塔拉撰写《 简明斯洛伐克语法》,形成斯洛伐克书面语言,这是斯洛伐克民族复兴的重要成就。

捷斯成立过程

1845年,什图尔创办《斯洛伐克民族报》用以宣传进步的民族社会纲领,主张废除劳逸、普及教育、发展工商业、实行法制民主等等。同时斯洛伐克的民族复兴与捷克具有紧密联系,部分文化人士主张同捷克联合,如历史学家沙法希克与捷克文人切拉科夫斯基联合共同斗争,出席了1848年在布拉格召开的斯拉夫人代表大会并发表演说,为奥地利帝国境内的斯拉夫民族争取自由,并撰写了《斯拉夫古代文物》,证实了斯拉夫人也是欧洲文明的共同创造者,肯定了斯洛伐克民族的历史内涵。1863年,什图尔带领建立了全斯洛伐克文化和启蒙团体“斯洛伐克马吉察”,同年8月4日在马尔蒂纳城举行“斯洛伐克马吉察”成立大会,其活动宗旨是在斯洛伐克民族中进行智育和德育的启蒙工作并加以普及和巩固,发展和支持文学艺术,加强斯洛伐克民族的权利。“斯洛伐克马吉察”虽然得到了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的批准,但其成员的政治文化活动触及统治者利益,1875年被匈牙利当局取缔。19世纪末开始,奥匈帝国陷入政治、经济危机,内部矛盾逐渐加剧。1918年,奥匈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后瓦解,同年10月18日,捷克斯洛伐克临时政府发表《华盛顿宣言》宣布捷克斯洛伐克独立,美国总统威尔逊承认马萨里克及其合作者作为巴黎地区代表,10月28日晚,捷克斯洛伐克民族委员会发布了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成立的法律。

捷克斯洛伐克

北部战争(1919年)

1919年4月至6月,爆发了匈牙利与捷克斯洛伐克战争,3月22日,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新总统库恩·贝拉(Béla Kun)向全体工人发表讲话,要求大家拿起武器抵御来自捷克斯洛伐克在内四条战线的“帝国主义攻击”,而后4月6日,匈牙利红军进入鲁塞尼亚的首都乌日霍罗德,并对斯洛伐克的东南边发动了攻击。4月27日,斯洛伐克国防部长Klofáč发布命令对匈牙利红军发起攻击,并根据协约夺回了鲁塞尼亚和斯洛伐克领域,然而行动过程中因越过了协约国规定的分界线而遭到了指责。5月20日,匈牙利红军从北入侵斯洛伐克领域,正式发起了反攻,匈牙利的四只军队装备精良而斯洛伐克军队只有不到12000人,二者的巨大差异逼得斯洛伐克迅速撤退,很快三分之二的斯洛伐克国土为匈牙利红军所有,6月6日匈牙利红军占领了科希策,6月20日选举出了一个20人组成的人民委员会政府,称为“斯洛伐克革命苏维埃政府”,这一时期发布了《红色公报》、主张国有化、支付福利金,并呼吁壮年男子加入红军,然而具有民族情结的市民们因军队出自于布尔什维克而几乎不进行配合。1919年6月28日,匈牙利红军最终从斯洛伐克东部撤离,同年8月1日,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不复存在。

帝国与纳粹统治(1918年至1943年)

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的独立,虽给予了斯洛伐克民族诸多民主权利,如普选权、罢工权等,但整体政权把握在捷克资产阶级手中。1920年2月29日,捷议会通过宪法,正式通过“捷克斯洛伐克民族”的提议,不承认斯洛伐克民族的存在,规定以捷克语作为官方语言。1938年3月,阿道夫·希特勒接见蒂索,接见后蒂索宣布斯洛伐克脱离捷克斯洛伐克独立存在,建立“斯洛伐克共和国”,实际则归属于法西斯主义德国。同年9月,希特勒联合英法意德四国签订了《慕尼黑协定》,要求:捷克斯洛伐克将沿德奥边境的日耳曼人居住区割让给德国,且在撤退时不得损害任何设备。1939年,希特勒带领德国联邦国防军占领全部捷克地区,宣称其为德国的“保护国”。斯洛伐克从1941年起,斯洛伐克公民团体与共产党逐渐接近。在1942年,在斯洛伐克出现了游击队,至1944年发展为政治力量。同年8月下半月,游击队频繁出击,破坏法西斯的军事交通,袭击德国军事目标。8月29 日,德军占领斯洛伐克。同一天斯洛伐克民族起义开始。

在保护国内,德国试图实行种族政策,建立一套与纳粹意识形态和目标一致的新的种族等级划分。那些被视为有价值的个人会经受日耳曼化,而那些按人种被定为下等的人将会面临搬迁至东部或者关押进集中营。 1941年10 月纳粹开始转移犹太人到灭绝集中营。到 1942 年年底,德国人运送了接近 5 万名来自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地区的犹太人到泰雷津,同时还有另外2万名被直接转移到其他集中营。当苏联军队于 1945 年 5月到达并解放这个犹太人聚居区时,他们发现只有大约 8 000 名来自保护国的犹太人幸存。种族灭绝政策对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的犹太人是毁灭性的。保护国内的吉卜赛人也受到德国政策的影响,他们在纳粹种族等级划分中处于斯拉夫人和犹太人之间。1939 年5月,纳粹着手实施了针对保护国吉赛人的第一次主要行动,禁止其大规模在捷克国土上集体迁徙。1940 年期间,保护国的警察开始逮捕没有固定居所人,并遣送诸如莱蒂和霍多宁的劳改营,许多“流浪吉卜赛人”和流动散工死在那里。到 1942年春天,纳粹继续进行种族分类和前往灭绝集中营的流放时,吉卜赛人的身份证明文件带着一个“Z”字,代表吉普赛的德语单词。在斯洛伐克,蒂索政权为罗姆人开设了特殊劳改营,1944 年被德国占领之后,大规模杀戮吉卜赛人的事件在斯洛伐克土地上多次发生。

社会主义建设(1944年至1968年)

直至1944年,随苏联军队到来,捷克斯洛伐克重建而结束独立时期,1945年5月3日,斯洛伐克全境在苏联军队帮助下获得解放,由此进入了人民民主时期,在联合政府的领导下,开始开展民族民主革命,强调恢复国民经济水平。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斯洛伐克政治情况日益复杂化,民主党为代表资产阶级势力依旧壮大,1945至1948年间,斯洛伐克民族委员会主席由民主党人担任。直至1948年2月,斯洛伐克民主党、捷克的民族社会党以及人民党中12位部长借故辞职,企图制造政府危机,斯洛伐 克行政委员会主席古斯塔夫·胡萨克宣布,民主党在行政委员会中的成员亦应辞职,斯洛伐克民族议会主席亦由民主党人改为共产党人担任,民主党经过改组后消失。由此,共产党在斯洛伐克才逐步获得优势,开始全面执政,呼吁广大群众粉碎资本阶级右派政党的复辟活动,开启了捷共为主的联合政府领导时期。

1960年,通过社会主义宪法,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实行联邦制,斯洛伐克民族权利得以扩大,但始终受限于中央政府管控,两个民族的关系问题始终未得到真正解决。经历社会主义建设,斯洛伐克发展为相当发达的工业农业区,与捷克的差距逐渐缩小,但因为受限于苏联经济模式,与西方发达国家发展水平差异逐渐拉大。斯洛伐克民族历史中长期忍受外族入侵统治,迫切追求民族自治与独立。五年计划的失败、经济发展的瓶颈都影响到了人们生活,部分人士意识到了经济体制弊端因而主张改革。1968年1月,捷共中央全会主张实行“人道主义社会主义”,开始了“布拉格之春”的改革运动,同年4月通过了全面改革的《行动纲领》,强调了捷斯关系的调整,提出联邦制,使两个民族关系处于平等地位,却遭到苏联的反对干涉,8月28日,苏联出兵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并绑架亚历山大·杜布切克,强迫他签订了莫斯科协议。捷改运动失败后,斯洛伐克同捷克成为两个共和国各自成立政府,但由联邦政府领导。1969年1月1日新法律通过生效,斯洛伐克同捷克一起组成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之后捷克斯洛伐克的内政外交等方面受苏联影响很大,虽然其并未正式加入苏联,维持了基本独立,但事实上成为了苏联的傀儡国家。

建国过程

反对派运动(1969年至1989年)

1969年4月7日,捷共中央全会解除了杜布切克第一书记的职务,改为胡萨克担任此职且从1978年起兼任共和国总统,胡萨克上台后,实行所谓“正化”政策,彻底整改组各级领导班子,使捷克斯洛伐克又回到改革前的状态。80年代末,苏联和东欧地区形势发生剧烈变化,捷克斯洛伐克执政部门面临三大问题困扰:经济中长期累积问题逐渐暴露,人们生活水平下降;1968年改革平反的呼声日益壮大,难以调动群众积极性;在苏联、东欧和西方国家影响下,国内反动势力日益激烈。1987年12月,捷克斯洛伐克共产中央总书记胡萨克下台且保留总统职务。雅克什接任其职务,反对1968年事件平反,坚持改革不照搬苏联方法,甚至采用镇压措施,进一步激化国内矛盾。1989年,东欧国家的共产党权发生严重违纪,捷克国内举行诸多反对派游行活动,苏联政府发布声明承认出兵侵捷的错误。亚历山大·杜布切克再次活动,肯定1968年改革活动。1989年11月,捷克斯洛伐克国内反动派抓住波兰、民主德国共产党派失去政权的时机,激烈反对捷共活动,要求捷共下台,承认反对派做法,实行政治多元化。11月17日,布拉格和其他大城市连续10天举行大规模抗议活动,当局警察出动殴打参与群众并拘留反动派领袖,引发了更激烈的反动浪潮。11月19日,反对派组织“七七宪章”等12个政治团体联合共产党人成立了“公民论坛”。11月20日,反对派进一步成立了“公众反暴力组织”,而后雅克什被迫辞去捷共中央总书记职务。捷克和斯洛伐克的反动派联合组织,提出了反对捷共的政治纲领,主张实行议会民主、制定新宪法、欧洲一体化等等。捷联邦政府随后被迫服从反对派要求,修改宪法并删除有关共产党领导的内容。社会民主党派逐渐恢复运动,并得到亚历山大·杜布切克等人支持,农民党、绿色党等纷纷成立。12月9日,胡萨克总统宣布辞职。12月28日,杜布切克当选为联邦议会主席。12月29日,“公民论坛”负责人哈韦尔当选为捷总统。

民族矛盾加剧(1989年至1992年)

哈韦尔和反对派其他领导人上台后,在“温和革命”的口号下,执行西方式的议会民主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使捷克斯洛伐克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存在多年的捷克和斯洛伐克民族矛盾进一步公开化、尖锐化。首先,国名并为体现两个民族的平等地位,1990年4月20日,捷议会将国名改为“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将二者并列;其次,两共和国同联邦政府分权存在争议,1991年夏二者就制定宪法Chans激烈争议,斯洛伐克领导人认为先签署国家条约并制定宪法,捷克领导人认为同属一个联邦不可签订国家条约。1992年6月,“争取斯洛伐克民主运动”领导人梅恰尔和捷克公民民主党以克劳斯就联邦解体问题产生严重分歧,斯洛伐克方面主张改为“经济防御共同体”,捷克方认为两国作为联邦只能由一个国际法主体,斯洛伐克不可同时享有联邦好处和外交主权,进一步促进了联邦解体。1992年6月20日,双方达成协议,尽量和平分手,将联邦分为两个主权国家。同年7月17日,斯洛伐克正式发表《主权宣言》,11月25日,捷克斯洛伐克联邦解体法律通过,宣布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于1992年12月31日起停止存在,分为两个独立国家,斯洛伐克共和国正式成立,史称“天鹅绒分离”(Velvet Divorce)。

独立主权(1993年至今)

1993年1月1日起,斯洛伐克共和国成为独立主权国家,同年2月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卫生组织。1995年1月,斯洛伐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同年与匈牙利签署友好合作条约,保障现有边界和少数民族权利。2000年加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2004年3月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2004年5月1日起,加入欧盟。2006年,斯洛伐克被国际银行列入发达国家行列,并于2007年12月21日成为申根公约会员国。2009年1月1日起,斯洛伐克在加入欧洲汇率机制后,启用欧元。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斯洛伐克位于欧洲中部内陆,北纬47°至50°、东经16°至23°之间。领土北临波兰、南接匈牙利、东邻乌克兰,西与奥地利捷克接壤。总体国土面积为4.9万平方千米,在欧洲45个国家和地区中位居27位,东西向长达428千米,南北宽226千米。多瑙河流经斯洛伐克的南部边境,是斯洛伐克同匈牙利、奥地利帝国的界河。首都为布拉迪斯拉发,时区是东1时区(UTC+1),每年3月到10月实行夏令时。

气候

斯洛伐克属属海洋性向大陆性气候过渡的温带气候,四季交替景色明显,夏季温暖干燥,冬季寒风凛冽,有强烈的布拉风。年平均气温为9.8℃,气温最低在1月可达零下10℃至16℃,气温最高在7月可达36℃。海拔低部地区年平均降雪天数不足40天,山区年平均降雪天数可达120天,年平均降水量为800至1300毫米。

地质

斯洛伐克位于亚欧大陆板块,领土整体属于西喀尔巴阡山脉,南部地区属于潘诺尼亚盆地系统。西喀尔巴阡山脉地带地质构造由阿尔卑斯山脉造山运动构成,保留了早期海西期演化特征,地下岩石总体由南向北逆冲,山脉中央由花岗石和结晶片岩构成,覆有晚古生代和中生代沉积序列。

地形地貌

斯洛伐克领土整体分为山脉、平原两大地形,地势从北至南逐渐降低,其中:北部大部分位于,山地和丘陵占国土总面积的50%以上;中部具有岩石、洞穴、矿泉、喀斯特等自然地形地貌;南部主要由Malé Karpaty和低地组成,拥有充足阳光与水源。

山脉地形

斯洛伐克所属的塔特拉山区,主要由东欧最高山脉塔特拉和北斯普斯组成,其中塔特拉山五分之四位于国土北部,至南部急剧下降到亚特兰蒂亚盆地(Podtatranská kotlina)。塔特拉山脉位于斯洛伐克与波兰边界,是喀尔巴阡山脉中最高,也是世界上最小的高山山脉之一,海拔2655米的格尔拉赫峰(Gerlachovský štít)也在该地区,是斯洛伐克最高峰。

喀斯特地貌

斯洛伐克中部地区受温带地理位置和冰川气候作用影响,形成了珍贵的喀斯特地貌,具有岩溶、矿泉等丰富自然资源,诸多洞穴和斜坡被列入世界遗产,主要包括:世界四大石洞之一“奧赫廷斯卡霰石洞(Ochtinská 文石 Cave)”,洞内有大量奇特的树枝状灌木状石笋和钟乳石;世界自然遗产“阿格泰列克洞穴(Caves of Aggtelek 喀斯特)”,其自然公园总面积达198.92平方千米,平原上下方共有超过1000个洞穴与深渊,内部经历腐蚀变化曾生活或栖息过多达500种动物。

水文水利

水文

斯洛伐克全境流经多条重要河流,包含莱茵河、多瑙河、美茵河三条欧洲重要河流,和瓦赫河、赫朗河、伊佩尔河等等。河网密集,绝大多数由多瑙河流入黑海,北部一小部分流入波罗的河流盆地。境内河流全长367千米,其中多瑙河 172千米,与匈牙利奥地利界河长149.5千米。湖泊分布面积广泛,共计175个,水域面积达930平方千米。此外,斯洛伐克矿泉资源丰富,包括皮耶什加尼和博耶尼采温泉在内的斯洛伐克温泉发展历史悠久、享誉欧洲。境内官方正式注册的矿泉达到1657个,仅贝什涅娃(Bešeňová)地区内,温度达到61°C的矿泉便有33个。

水利

流域管理计划

2022年,斯洛伐克政府通过了由政府水研究所(VUVH)编订的《多瑙河和维斯拉河第三次流域管理计划(River Basin Management Plan)》,计划在2021年至2027年期间,通过基于保护自然的绿色重要举措,包括消除水貌压力、保护可持续林业土地和渔业等等,实现水框架指令和栖息地指令的生态目标,具体包括增强气候适应能力、减少洪水风险、增强生物多样性和加强流域保水能力等等。

Tajch水库

Tajch水库位于斯洛伐克的班斯卡·什佳夫尼察,是由数学家Samuel Mikovíni改善确定的矿井水管理系统,Mikovíni在形势复杂的山区修建了数十千米的通道,利用Tajch水库收集雨水提供水能驱动采矿设备,目前城内建有大概60个水库,可储存700立方米的水,水库可用于饮用水来源、矿业机器驱动和娱乐消遣等等。Tajch水库中的著名水库包括位于什佳夫尼察山脉最高峰sitno山脚下的Počúvadlo水库、最高水库Ottergrund tajch等。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根据2022年数据,斯洛伐克的陆地面积中,山区占到了53%,低地类占到了29%,农业用地面积达48.4%,优质深色的肥沃土壤面积达到了5%,草地草原面积不足5%,葡萄园景观占地0.43%。2018年的数据记载的农业用地中,28.9%为耕地,0.4%为永久作物,10.8%为永久牧场。

水资源

斯洛伐克水资源丰富,全国水资源总量达到501亿立方米,人均用水量可达9279立方米。

森林

斯洛伐克的森林覆盖率不断上升,其中森林覆盖率最多的区域是斯洛伐克北部的日利纳州,覆盖率达到总面积的56%,其次是位于西部的特伦钦州、位于中部的班斯卡-比斯特里察州和位于东部的普列索夫州,覆盖率达到了49%,特尔纳瓦州尼特拉州的森林覆盖率最低,仅为15%~16%。斯洛伐克树木的种类繁多,包括云杉松树冷杉属为主的针叶橡树山毛榉树白蜡树为主的阔叶等等。

矿产资源

油气

斯洛伐克油气资源并不丰富,大多为小型的油田,散落分布在在喀尔巴阡山脉及东部地区,目前石油的开采集中在扎里霍平原地区,年产量可达5.3万吨。

金属矿

斯洛伐克曾是欧洲金银铜等金属矿的重要开采地,如今贵金属和有色金属矿已不再富饶。铁矿主要分布在皮什—格美尔地区,现开采量可以满足国内需求的近10%。其他金属矿如:铅锌矿银矿常见于金属合成矿中,班斯卡-比斯特里察和霍德鲁夏是主要矿藏地;铜矿含铜量较低,位于鲁德那尼和格尔尼查等地区;镁矿主要开采区 为耶萨瓦—鲁贝尼克—赫努斯塔等;金矿开采历史悠久,霍德鲁夏地区金矿含金量较高。

非金属矿

斯洛伐克的非金属开采以菱镁矿为主,位于鲁多霍里山脉南侧,主要用作耐火原料;陶瓷矿位于米哈洛夫策附近,是欧洲最大的用于电陶瓷和建筑陶瓷生 产的矿床;膨润土开采主要集中于克雷姆尼察地区;黏土矿位于卢切涅茨以北地区;白云岩砂位于帕尔迪章县,被用于制造玻璃;食盐矿位于斯洛伐克东部地区

生物多样性

动植物

斯洛伐克因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而具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根据2022年2月数据,斯洛伐克境内现有CR极危动植物18种,EN濒危动植物45种,VU易危动植物81种,NT接近受危动植物90种,LR需予关注动植物1231种。其中,按照生存系统分类,陆地种类占45.2%,淡水区域占22.4%,海洋占5.1%,内陆水域占14.2%,淡水和海洋处占4.3%,陆地和海洋占4.8%,内陆水域和海洋占4%。

生态功能区

斯洛伐克国土面积虽小,但却凭借独特的山脉地势、喀斯特地貌、原始森林、罕见动物等资源,拥有一共9个国家公园,多处景致被收录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Slovenský raj国家公园

斯洛伐克国家公园(National Park of Slovenský raj)位于科希策州,1988年根据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第1号法令建设,2015年12月15日由斯洛伐克政府重新确立为天堂国家公园及自然生态保护区,总面积达19414公顷,园内保护区面积达5475公顷。园区内拥有大量珍贵自然景观,包括欧洲最大的冰洞之一、喀斯特高原、峡谷、瀑布和洞穴等等,同时动物种类丰富,生活着猞猁、狼、熊、海狸、普氏野马和巨大的史前动物野牛等濒危动物物种。

Banskoštiavnický geopark地质公园

Banskoštiavnický geopark地质公园是斯洛伐克境内的第一个地质公园,占地面积达374平方千米,建立于2000年,拥有丰富的文化自然历史价值。公园共有11个旅游景区,划分为核心区、保护区和过渡区三个主要区域,因矿物开采和技术教学而闻名,除了具有丰富的金、银等矿脉,还可以观测到原始至现代采矿实践的发展踪迹,1993年园内“历史名镇Banská Štiavnica和周边技术遗迹”也被收录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中。

自然灾害

斯洛伐克自然灾害较少,局部地区时发水灾。2005年塔特拉山区发生风灾,部分原始森林被毁。2013年在首都布拉迪斯拉发发生了严重洪灾。赴塔特拉山区旅游应随时注意气温变化,不可贸然登山,气温骤降容易发生意外。由于山区地形、气候复杂,塔特拉山区几乎每年都有徒步穿越者死亡事件发生。

行政区划

政区

斯洛伐克一共分为8个州(kraj),下设141个区(okres)、2890个村镇(obec),布拉迪斯拉发为其首都。

重要城市

布拉迪斯拉发

布拉迪斯拉发是斯洛伐克的首都,位于国土西南部,与奥地利匈牙利接壤,境内流经多瑙河。总面积达368平方千米,人口数量达72.4万。布拉迪斯拉发的历史记载可追溯至公元907年,如今是斯洛伐克最大的城市,是国家总统府、议会和政府的所在地,也是文化中心,坐拥诸多大学、博物馆、歌剧院、美术馆等重要文化教育机构,此外设有许多商业和金融的机构总部。市内主要旅游景点包括:布拉迪斯拉发城堡、国家画廊、老城广场、圣马丁教堂等。

科希策

科希策位于斯洛伐克东部、Hornád河西部,是斯洛伐克的核心城市之一,土地肥沃、人口众多。科希策拥有丰厚悠久的历史,不仅是贸易、手工艺、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中心地带,科希策也是天然独特的自然景观,以盆地为核心地带,整体形状像一个反写的字母L,整体被山脉包围,西南部具有喀斯特地貌与Jasovská jaskyňa洞穴,西部拥有三座矿山资源,凭借葱郁的森林、挺拔的山脊和水库资源成为旅游度假的重要去处。

政治

政体

政治制度

斯洛伐克自1993年1月1日,成为议会民主制的独立共和国。根据宪法规定,国民议会为最高立法机构,实行一院制,共150个议席,每届任期4年。凡有投票权、年满21岁的斯洛伐克公民都有资格当选议员。宪法法院、最高法院是国家最高司法机关,总检察院是国家最高检察机关,其院长、副院长、总检察长、副总检察长均由议会选举产生,且由总统任命。

政体特征

议会

斯洛伐克最高立法机构为国民议会,实行一院制,实行一院制,共150个席位,每届任期4年。本届议会由2020年2月29日大选产生,3月20日正式成立,共有6个党派,包含普通公民组织、我们是家庭党、自由与团结党、惠民党、方向党和人民党。本届议会设议长和4位副议长,下设特权与豁免委员会、宪法法律委员会、欧洲事务委员会、财政和预算委员会、经济事务委员会、农业和环境委员会、行政管理和地方发展委员会、社会事务委员会、卫生健康委员会、国防与安全委员会、文化和媒体委员会、外交委员会、教育、科学、青年和体育委员会等19个委员会。

政府

国家最高权力执行机构是斯洛伐克政府,对国民议会负责,由总理、4位副总理(其中3人兼任部长)及11位部长组成。各部委分别是:外交和欧洲 事务部,经济部,国防部,内务部,财政部,文化部,卫生部,教育、科研和体育部, 司法部,劳动、社会事务和家庭部,环境部,农业和农村发展部,交通和建设部,投资、 地方发展和信息化部。

司法

宪法法院、最高法院是国家最高司法机关,总检察院是国家最高检察机关,其院长、副院长、总检察长、副总检察长均由议会选举产生,总统任命。地方还设有地方法院、检察院。 宪法法院是保护宪法的独立司法机关,主要职责为审查普通法律,政府命令是否违宪等。普通法院分民事、刑事司法,分最高法院和州县法院。此外,军事系统设有军事法院,分高级军事法院和军区法院。斯洛伐克宪法法院有法官19名,由总统根据国民议会选举的候选人名单进行任免,任期12年。检察院负责保护自然人、法人和国家的权利,负责发起部分申诉,分总检察院、州检察院和县检察院三级建制。此外,还设有军事检察院,分高级检察院和军区检察院两级建制

宪法

《斯洛伐克共和国宪法》于1992年9月1日,经捷克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斯洛伐克民族委员会通过,属于大陆法系。宪法于1993年1月1日正式生效,1998年9月首次修订,允许直接选举总统,2001年因加入欧盟再次修订。

政党

斯洛伐克注册党派约65个,主要党派包括:普通公民和独立个人组织(Obyčajní ľudia anezávislé osobnosti,简称普通公民组织),成立于2011年,倡导为民请愿,反对腐败;我们是家庭党(SME RODINA),成立于2011年,原名为斯洛伐克公民党,自称代表每一个普通斯洛伐克家庭的利益,批评一切传统政党,宣称不为任何政治集团站台;自由与团结党(Sloboda aSolidarita,简称自团党),成立于2009年2月,主张尊重个人自由和社会团结,推崇自由市场经济和私有制,反对国家干预;惠民党(Za ľudí),成立于2019年。主张提高政府效率,改革司法,反对腐败;社会民主—方向党(SMER-SD,简称方向党),1999年11月由脱离斯民主左翼党的菲佐等人创立,2005年1月,与民主左翼党、民主选择党和社会民主党合并,更名为社会民主—方向党,该党首要目标为建立有序、公正和稳定的社会,政策具有明显的社会民主党性质。

元首

斯洛伐克国家元首为总统,是国家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任期5年。现任总统苏珊娜·恰普托娃(ZuzanaČaputová),2019年3月31日当选  ,2019年6月15日就任,是斯洛伐克独立以来首位女性总统。

政要

国际关系

综述

斯洛伐克外交总体来看较活跃,以欧盟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为依托,注重睦邻友好,重视发展同大国关系,积极推动地区合作,广泛参与国际事务。外交不断进取,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与中国的关系

政治关系

早在1949年10月6日,中国便同前捷克斯洛伐克建交。1993年1月1日起,斯洛伐克共和国成为独立主权国家后,中国即予以承认并与之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双方商定,中国同原捷斯联邦签署的条约和协定对斯继续有效,并沿用1949年10月6日为两国建交日。至今两国关系发展总体顺利,合作领域不断扩大。2003年1月,双方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斯洛伐克共和国联合声明》。

经济关系

中斯两国的经济贸易关系历史较长,且拥有良好的法律基础,双方自前捷克斯洛伐克便开始有所合作,1993年斯独立后依旧有效。主要协议包括:1994年,双方签署《两国政府经济和贸易协定》,承认中国与前捷斯联邦签署的《避免双重征税协定》、《投资保护协议》、《关税合作协议》继续有效;2001年两国签署了林业合同及《动、植物检疫协定》;2015年11月,国家质检总局同斯农业和农村发展部签署《关于卫生与植物卫生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国家原子能机构和斯经济部签署《关于民用核工业燃料循环供应链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2017年11月,双方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与斯洛伐克共和国国家兽医和食品管理局关于斯洛伐克向中国出口熊蜂的检疫和卫生要求议定书》;2019年4月,双方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和斯洛伐克共和国国家兽医和食品监管总局关于斯洛伐克输华乳品动物卫生和公共卫生条件议定书》;2019年11月,双方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与斯洛伐克共和国交通建设部关于交通运输和物流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2021年2月,双方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和斯洛伐克共和国兽医食品总局关于中国从斯洛伐克输入羊肉的检验检疫和兽医卫生要求议定书》。

文化交流

中斯文化交流由来已久,双方曾多次展开文化领域交流活动,旨在推动双方文化发展,为中斯关系向前发展注入动力。

1993年至2003年

1994年2月,双方签署了1994-1995年度文化合作计划。1994年7月,双方签署两国教育部1994至1997年教育合作计划。1996年9月,双方签署两国文化部1996-1998年文化交流计划。1997年2月,双方签署两国政府科技合作协定,定期召开科技合作委员会会议。1998年4月,双方签署中斯科技合作委员会第一届会议议定书。1998年5月,双方签署两国教育部1998至2001年教育合作计划。2000年5月,双方签署两国文化部关于延长合作计划有效期的议定书,并举办“斯洛伐克文化日”活动。2001年12月,中斯签署两国教育部2001至2004年教育合作计划。2002年9月,双方签署两国2002至2003年体育交流计划。2003年1月,双方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斯洛伐克共和国文化部2003-2005年文化合作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林业局和斯洛伐克共和国农业部关于在造林领域合作的议定书》。

2004年至今

2007年2月,双方签署两国教育部2007至2010年教育合作计划。根据协议,双方每年互换15名奖学金留学人员和1名语言教师。2009年5月,斯文化部长马贾里奇访华,双方签署中斯文化合作计划。2014年,两国文化部签署2015-2019年度文化合作计划。2015年11月,双方签署两国教育部2016-2019年教育合作计划。2017年11月,科技部与斯教育、科研、体育部签署《关于联合资助中斯科研合作项目谅解备忘录》。2019年,中斯双方共同举办系列文化活庆祝中斯建交70周年,10月,双方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与斯洛伐克交通建设部关于旅游合作的谅解备忘录》,11月,双方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斯洛伐克共和国政府关于相互承认高等教育学历学位的协议》。截至2023年7月,双方共有结好省(州)、市4对,分别为上海市与布拉迪斯拉发州、长春市日利纳福鼎市与特尔纳瓦市、北京市通州区和斯皮什新村市。2024年11月1日,中方决定给予斯洛伐克公民15天免签入境中国待遇。

与欧洲的关系

斯高度重视发展同欧洲国家特别是周边国家关系,同西巴尔干半岛国家交往频繁,支持该地区国家加入欧盟。根据2013年11月欧盟议会决议,斯洛伐克在2014年至2020年期间,获得了140亿欧元的资金援助。2019年,现任总统苏珊娜·恰普托娃上任伊始即访问捷克、欧盟、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比利时匈牙利波兰法国德国奥地利2022俄乌冲突爆发后,时任总理爱德华·黑格尔提及自9月起捷克帮助斯洛伐克保护乌克兰领空,并可以向乌克兰派遣MiG-29战斗机等,被俄政府加入对俄不友好国家名单

捷克

2023年1月1日,是捷克与斯洛伐克解体30周年,二者关系保持友好亲密,保持“超标准国家关系”。捷克总理彼得·菲亚拉(Petr Fiala)说:“我们不应忘记,捷克斯洛伐克的分裂不仅是和平的,而且是非常友好的”,斯洛伐克部长拉斯蒂斯拉夫·卡切尔(Rastislav Kacer)对此深表同感。2022年9月29日,双方经历了独立以来的首次重大危机,捷克非法移民人数飙升而关闭了与斯洛伐克边境。

俄罗斯

2022年3月,因乌克兰局势,斯洛伐克文化部前领导层下令中止与俄罗斯、白俄罗斯在文化领域的一切形式合作。2023年12月初,斯洛伐克总理菲佐表示,布拉迪斯拉发莫斯科之间有必要进行对话。2024年1月15日,斯洛伐克文化部长西姆科维奇乔娃取消了与俄罗斯、白俄罗斯的文化合作禁令。

国际组织

军事

1993年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解体后,捷与斯按二比一原则分割原捷联邦的军队及其装备。总统是斯全国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国防委员会是国防与安全问题的最高决策机构,国防部是政府主管军事的行政机关,总参谋部是全军最高指挥机构。2022年5月4日,丹尼尔·兹梅科(Daniel Zmeko)上将就任斯军总参谋长,任期四年。2021年国防部曾发布了《安全战略》和《国防战略》两份重要文件,截止至2022年,斯洛伐克计划根据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欧盟义务,在2024年军事支出达到GDP的1.8%,注重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全面升级武器,其中最先进的火炮项目已于2021年至2022年交付17门Zusana2,并计划2024年完成剩余8门。军队现有库存主要依靠苏联时期物资,近年来主要从意大利美国进口。斯洛伐克部队由陆军、空军、特种作战部队和医疗团队组成根据2023年数据,现役军人约14000人,其中陆军8000人、空军4000、其他人员2000人。

人口

人口数量

根据2023年数据,斯洛伐克共和国共有居民约543万人。其中,0-14岁占人口比例14.87%,14-64岁占66.49%,65岁及以上占18.64%。总抚养比为49.5,人口增长率为-0.12%,总生育率为0.71,死亡率为10.18/1000人,移民率为0.2人每1000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54%,城市化率约为0.17%。人口密度111人/平方千米,整体分布均匀,西部靠近捷克边境区域密度较高。

族群

主要民族为斯洛伐克族,占到约81.2%,匈牙利族约占8.4%,罗姆族(吉卜赛人)占2%,其余为捷克族、卢塞尼亚族、乌克兰族、德意志族、波兰族、俄罗斯族等。

语言

斯洛伐克官方语言为斯洛伐克语,使用率占81.8%。主要少数民族语言为匈牙利语,占8.5%。罗姆语占1.8%,其他语言占2.2%,主要包括英语、德语俄语等。

宗教信仰

斯洛伐克本地的宗教历史发展较晚、记载较少,其主要原因是斯洛伐克长期处于民族斗争和文化霸权之下,并且宗教的意识形态与曾经共产主义统治阶级的观念相违背,直至19世纪中叶,斯洛伐克进行了第一次人口普查,统计了有关宗教的数据内容。根据1857年首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超过65%的居民信奉天主教,尽管这一时期的匈牙利统治阶级规定所有教派与天主教地位平等,此外的主要宗教依次为福音路德教会、希腊拜占庭天主教会、犹太教等等,19世纪至20世纪初,天主教信徒持续增加。而后捷克斯洛伐克建立,由于双方情况差异较大,政教分离并未列入1920年的《宪法》,直至1920年《教化法》颁布,规定只有天主教和东正教地位平等,联邦内天主教地位下降,然而斯洛伐克境内天主教徒数量持续增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天主教被指责支持法西斯主义,教会与统治阶级的矛盾到达顶峰,共产阶级上台后,天主教宗教教育被压迫乃至禁止,直至1993年斯洛伐克独立,宗教得以发展自由。

根据斯洛伐克统计局数据,截止2023年大约62%的居民信奉罗马天主教,8.9%的居民是新教徒,3.8%的居民信奉希腊天主教,0.9%的居民信奉东正教,13.4%的居民自 称是无神论者,10.6%的居民未回答有关宗教的问题。

经济

综述

斯洛伐克是高收入、欧盟成员国的欧洲经济体,在2002~2007年,斯洛伐克经济高速发展,被外界誉为“塔特拉之虎”(类似于“亚洲四小龙”的用法),也是欧洲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2012年主权信用被穆迪评级为A2,2015年标准普尔评级为A+,2022年3月惠誉评级为A,展望为稳定。当地货币为斯洛伐克克朗,由斯洛伐克央行负责发行,境内VISA卡、万事达卡均可以使用。2004年6月1日,斯洛伐克成为欧洲证券交易所联合会正式会员。2009年1月1日起,斯洛伐克加入欧元区。

1989年剧变后,斯洛伐克根据联邦政府提出的“休克疗法”开始进行经济改革,导致经济大衰退。1993年1月斯洛伐克独立后,推行市场经济,加强宏观调控,调整产业结构。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经济下滑。2010年、2011年实现恢复性增长。根据斯洛伐克统计局官方新数据,2021年斯洛伐克国内生产总值(GDP)现价总量为971.2亿欧元(约合1149.6亿美元),按不 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截止2021年底:斯洛伐克投资、消费和净出口占GDP比重分别为:21.5%、79.3%和1.9%;斯洛伐克公共债务共计612.6亿欧元,占GDP比重为 63.1%;斯洛伐克外汇储备约为100.4亿美元;斯洛伐克外债总额为1507亿美元;2022年5月,标准普尔将斯洛伐克前景调整为负面,提请注意乌克兰危机带来的风险。根据宏观经济数据库(CEIC),2022年斯洛伐克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20578.578美元。

第一产业

根据斯洛伐克统计局数据,2021年斯洛伐克农林牧渔业生产总值为17.2亿欧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8%。2021年,农业用地237.8万公顷,可耕地面积为191万公顷。森林面积202.8万公顷,覆盖率约41.3%。农林渔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2.8%。农作物总产量超过600万吨,主要农作物有大麦、小麦、玉米、油料作物、马铃薯、甜菜等。斯洛伐克农食品商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斯洛伐克农食品贸易逆差17.3亿欧元,同比增长7.7%。

第二产业

斯洛伐克的第二产业主要为汽车、机械设备和电子工业生产,2021年产业占比达27.4%。

汽车

汽车工业是斯洛伐克的主要支柱之一,也是世界汽车产业的重要支撑,人均汽车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人均生产183辆汽车,整体具有“外资主导,出口导向”的特征。根据斯洛伐克投资帽子促进局相关报道显示,2021年斯洛伐克汽车产 业总产值占GDP的12%,汽车产量超过100万辆,略低于2020,汽车工业占斯洛伐克工业生产比重达48%,四大汽车制造商直接雇用员工16.4万 人,整个汽车产业链容纳就业24.5万人。目前,大众、起亚、斯特兰蒂斯和捷豹路虎四大汽车制造商在斯均设有生产厂。

机械设备

斯洛伐克具有悠久的机械设备制造业历史,17世纪就出现了采矿、冶金和金属加工,是吸纳就业最多的产业之一,2020年就业人数占工业领域就业人数的39%。目前机械设备制造业主要产品包括:建筑机械、 林业机械、电站及其他锅炉、铁路机车、车厢、机床、教练机发动机、医疗器械、轴承等。根据斯洛伐克统计局数据,2020年斯洛伐克制造业总产值为420亿欧元,总利润13亿欧元,附加值64亿欧元。

电子

电子工业是斯洛伐克的重要支柱之一,同时是就业最高的产业之一,获得政府鼓励政策支持,本土知名公司有Helios、BEZ等等。目前三星电子索尼、富士康等跨国公司均在斯洛伐克落户。2020年,斯洛伐克电子产品工业产值达79.2亿欧元,占工业总产值的9%,电子工业附加 值达13.9亿,直接雇用人员超过4.5万人。

第三产业

斯洛伐克第三产业主要为旅游业和数字经济发展,2021年产业占比70.7%。

旅游

斯洛伐克凭借历史文物和自然风光成为欧洲旅游胜,自加入欧盟和申根签订后,旅游业成为发展迅猛、前景开阔的产业之一,2020年旅游业总收入达13.03亿美元。首都布拉迪斯拉发是游客访问率最高的地区,根据斯洛伐克统计局数据,2021年斯洛伐克过夜游客272万人次,比2020年下降15%,比2019年下降58%。

数字经济

根据2018年欧盟发布的衡量数字经济发展的DESI指数,斯洛伐克在28个欧盟成员国中排名第20位。根据《2020联合国电子政务发展指数调查报告》,在193个国家中,斯洛伐克列第48位。电子政务发展指数0.7817,线上服务指数0.7176,通信基础设施指数0.7988,人力资本指数0.8286。2019年5月7日,政府审核通过了《斯洛伐克2030年数字化转型战略》,斯洛伐克成为欧洲最早通过全面的数字化转型战略的国家之一。2020年,斯洛伐克新一届政府通过新的施政纲领,开始制定并实施“智慧国家”转型战略,着力推动数字化建设。截止2021年,斯洛伐克的DESI指数在欧盟中排名第22位,数字技能与数字公共服务方面整体与欧盟差距较小,但是基础设施与数字技术应用方面差距较大,尤其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等先进科学技术,同时在商业数字化与高新科技领域与欧盟差距也逐渐加大。

社会

教育

斯洛伐克教育支出占GDP的4.6%,实行十年义务教育,并给予国家食宿补助。预期学校寿命为15岁,教育体制分为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著名院校有:考门斯基大学斯洛伐克技术大学、布拉迪斯拉发经济大学、布拉迪斯拉发夸美纽斯大学等等。

卫生健康

斯洛伐克医疗水平良好,2020年数据显示,斯洛伐克的医疗支出占GDP的7.2%。据斯洛伐克统计局数据,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2019年斯洛伐克人均医疗健康支出1600欧元,比欧盟平均水平低40%。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9年公布的数据,斯洛伐克预期平均寿命77.3岁,其中男性73.7岁,女性81.1岁。2020年数据显示,孕产妇死亡率在每100000例中5例死亡事故。2023年数据预计婴儿死亡率总体在每1000例生产中4.74例死亡。2019年医生密度达每1000人3.57名,2018年医院床位密度达每1000人5.7个。

斯洛伐克公民可以通过参加公共健康保险获取免费的医疗和保健服务,其医疗保险制度规定,除无经济能力的公民(包括失业者、退休者、学生、儿童、军人和残疾人)的医疗保险金由国家支付外,其他人员须缴纳一定数量的医疗保险,医保范围包括牙科服务费、住院看护费、疗养费、药费、医疗费以及因医疗发生的交通费及运送费。斯洛伐克目前有5家医疗保险公司,其中综合保险公司规模最大。斯洛伐克急救电话为155,主要医院包括:布拉迪斯拉发Ruzinov区医院、布拉迪斯拉发Kramare医院、布拉迪斯拉发老城区医院、科希策Fakultná医院。境内没有典型地方传染病,入境者不需接种疫苗。

媒体

新闻出版

斯洛伐克报刊实行私有化,2019年全国发行报纸杂志1745余种,主要日报包括:《真理报》《存在报》《新时代》《经济报》《N日报》等;主要杂志有《趋势》等。

通讯电源

斯洛伐克通讯社为国家商业性通讯社,斯洛伐克信息通迅社为私营通讯社。通话费用较高,主要固话网络运营商为T-com、UPC,移动网络运营商T-mobile、O2、Orange、4ka,主要互联网提供商为UPC、T-com、Orange。互联网的设备及网速在近些年发展迅速,光纤入户网速最高可达160M。 民用电压为220伏,插头制式、电源接口均为欧洲标准型号(德标)。 

广播电台

主要包括斯洛伐克国家广播电台、斯洛伐克国际台、Radio Express、 Fun Radio等。

电视台

斯洛伐克电视台(国有,下设一、二、三台)。商业台主要有Markiza Slovakia 电视台(下设Mardiza、Doma、Dajto);J﹠T公司(下设TV JOJ、PLUS和WAU);C.E.N集团(下设Ta新闻台)。

科技

斯洛伐克的现有优势产业为汽车、电子、冶金和机械制造,随科技发展加快,斯政府也意识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性,加快数字化转型并制定了《复苏与恢复计划》《国家科学、研究与创新战略》等一系列的新发展策略与行动计划。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中,斯洛伐克上升至45名。已在斯开展投资合作的中国企业主要包括:华为、联想、中兴、青岛软控等等。航空方面,斯洛伐克研究人员积极参与各种欧盟和/或欧洲航天局(ESA)太空任务,包括伽利略全球导航系统计划、哥白尼地球观测卫星计划、罗塞塔彗星探测器、BepiColombo(水星行星轨道飞行器)和木星冰卫星探测器(JUICE)任务,有超过 40 家老牌公司积极参与太空领域。斯洛伐克国家科学院成立于1942年,是该国开展基础和尖端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战略研究机构。斯洛伐克国家科学院在诸多研究领域都取得了重要成果,形成了从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产品和服务等系统的研究体系,对斯洛伐克的基础设施建设及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体育

斯洛伐克四季分明且气候温和,适合进行多样的体育运动。受欢迎的夏季运动包括:足球、网球、排球、游泳、篮球、乒乓球、自行车露营、慢跑和徒步旅行等;受欢迎的冬季运动包括:速降滑雪、徒步旅行、滑冰和单板滑雪等。斯洛伐克国家教育、科学、研究和体育部门,根据第440/2015 Coll. 号法律负责体育有关事宜。斯洛伐克奥林匹克委员会(Slovenský olympijský a športový výbor)成立于1939年6月18日,IOC编码为SVK,1994年斯洛伐克作为独立国家首次参加奥运会,截止至2022年,斯洛伐克队一共获得了42枚奖牌,其中14枚金牌。各项运动中足球在斯洛伐克最受欢迎。1969 年 5月3日,斯最热门的足球队——“斯拉夫布拉迪斯拉发”(Slovan Bratislava) 在瑞上举行的“胜利者杯” (PVP) 决赛中一举夺冠,取得斯足球史上的最好成绩。斯洛伐克冰球运动员属于世界最好的运动员行列,2002 年首次夺得世界杯季军。在团体比赛项目中,斯洛伐克女排成绩突出,球队“Ru omberok” 长期以来一直是欧洲最好的球队之一。在个人比赛项目中,水上运动项目成绩最好,在顶级比赛项目中获得的奖牌数量最多的主要是障碍划船、快速皮划艇和游泳。其他的一些体育项目也获得世界好评,如射击、滑雪射击网上足球、空手道、健美运动、滑雪和网球。

环保

斯洛伐克环境部门(Ministry of Environment of the Slovak Republic)是中央国家行政机关、环境事务最高检查机关,主要负责:自然保护、废物处理、水资源保护、环境监测等等,现任环境部长为Tomáš Taraba。斯洛伐克遵守欧盟基本法,发布了《斯洛伐克到2030年并展望2050年的低碳发展策略》《21世纪议程》《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可持续发展教育策略》《“绿色”斯洛伐克环境政策》等重要战略文件。

治安

斯洛伐克社会治安状况相对较好,犯罪率处于中等水平,犯罪率最高城市为首都布拉迪斯拉发,达9620起。据斯洛伐克内务部统计数据,2020年斯洛伐克共发生暴力和财产犯罪案件5280起,其中谋杀案件63起,抢劫案件325起;财产犯罪18715起,其中 入室偷窃3725起,机动车偷窃982起。2020年,斯洛伐克每10万人中的被监禁人数为195人,监禁率在欧盟成员中列第二。监狱承载率达103.1%。

斯洛伐克内务部可以向年龄已满21岁的斯洛伐克自然人签发持枪许可证。对于年龄已满18岁的自然人,可以签发D组代号的持枪许可证。符合条件并已年满15岁的自然人,如果是射击学科的国家代表组织的成员,并且其法定监护人同意签发持枪许可证,则可以颁发E组的持枪许可证。申请持枪证必须通过严格的专业知识考试和心理测试。

交通

公路

2011年斯洛伐克公路密度达每100平方千米88.4千米,2020年,斯洛伐克公路总长18130千米,其中高速公路521千米,与奥地利匈牙利和捷克高速公路直接相通。与波兰乌克兰有多条普通公路相连。2020年公路客运量总计1.56亿人次,货运量总计1.69亿吨。行驶高速公路(motorway)和快速路(expressway)均需要缴纳通行费,130千米/小时为小轿车最高驾驶速度,公共汽车必须低于100千米/小时,卡车需小于等于90千米/小时。高速路共有D1至D4四条,快速路共有R1至R8八条,其中六条已经投入使用,两条仍在建设当中。斯洛伐克公路一共分为三个等级,一级公路相当于大多数欧洲国家的联邦高速公路,二级公路为国道,三级公路为居民使用的地方道路。

铁路

2020年,斯洛伐克铁路总长3627千米,其中电气化铁路1585千米,客运量总计4958万人次,货运量总计4344万吨。斯洛伐克与周边国家均有铁路相通。目前无高铁和地铁,但首都布拉迪斯拉发有多条有轨电车路线。斯洛伐克铁路局(ZSR)成立于1993年1月1日,2002年分成ZSR和Železničná spoločnost', a.s.(ZSSK)两个独立子公司,2005年ZSSK再次分成Železničná spoločnost' Slovensko, a.s.和Železničná spoločnost' Cargo Slovakia, a.s两个独立的公司。2019年,ZSR公司的铁路基础设施使用付费收入超过1亿260万欧元,2020年较计划减少1810万欧元。

航空

斯洛伐克民航运输管理局根据第143/1998 Coll.号法承担民用航空领域的任务和活动。斯洛伐克机场一共18个,分布在布拉迪斯拉发科希策、皮耶什佳尼等地。从中国到斯洛伐克一般从北京、上海市广州市乘坐到维也纳的直航班机,再乘车至布拉迪斯拉发,约45分钟车程,每小时有一班客车往返布拉迪斯拉发和维也纳国际机场。2019年布拉迪斯拉发机场旅客吞吐量为229万人次,2020年下降到40.5万人次。2021年第一季度斯布拉迪斯拉发机场旅客吞吐量为15157人次,同比减少95%;货物吞吐量5423吨;起降航班2553架次,同比减少41.4%。科希策国际机场2023年1-10月旅客吞吐量56万人次,同比增长15%。

航运

斯洛伐克因流经多瑙河而拥有多达60个港口,最重要港口为布拉迪斯拉发港(Port Bratislava),面积约达186.7平方千米,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通过运输与公路铁路运输网络进行连接。第二重要港口为科马尔诺港(Port Komarno),被视为“瓦兹卡水道”的起点。此外,什图罗沃港(port Sturovo)是公共港口中最小的,充当个人港口,位于航道的边缘左侧。港口由交通运输部(Ministry of Transport of the Slovak Republic)负责管理。随着莱茵—美因—多瑙河运河的通航以及斯洛伐克境内盖巴斯科夫湖调蓄能力的扩大,斯洛伐克航段运载能力大幅提升。2020年客运量总计3.8万人次,货运量总计160万吨。

文化

综述

斯洛伐克作为欧洲的地理中心,虽然国土面积较小,但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富饶的自然美景。首次文字记载的城堡德语(Devin)可追溯至公元868年,拥有霰石洞、世界上最大的钟乳石、橡树林、真太阳时天文钟、赫伦喷泉、麦宫基(Megoňky)石球等珍贵自然景象与人文古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录了其8处世界遗产,城堡数量众多,是受到世界瞩目的欧洲旅游疗养胜地。

饮食

饮食习惯

斯洛伐克采用西欧“一日三餐,午餐最重要”的饮食习惯,一日三餐的称呼分别为:frištyk、obed、večera。饮食习惯按区域整体分为两大类,北部地区多食用面包、蔬菜和肉,中部地区多食用奶酪、水果酒和米。从饮食规范来看,斯洛伐克人多围坐桌边用餐,餐桌位于房间角落,饭前需要洗手,饭前、饭中、饭后要祷告,男生用餐时不可戴帽子。大吃大喝被视为不文明行为,强调细嚼慢咽。节日会食用蛋糕,基督教徒在圣诞夜大餐中食用肉和香肠等,天主教徒和正教徒食用素食,但可吃鱼。

特色菜式

食材种类来看,喜食肉制品和奶制品,较少食用海鲜。食用较多的蔬菜水果是西红柿、卷心菜阳芋、香蕉等。斯洛伐克领土多为山区,居民喜爱吃温热且营养含量高的早餐,包含各种面糊、粥和面包,冬天会加酸菜、马铃薯,部分地区加、香肠和,午餐与早餐类似,晚餐多为豆制品、马铃薯和奶制品等等。斯洛伐克的当地特色美食包括:鲜羊奶奶酪汤团饺子和炸培根配Bryndza奶酪、kapustnica酸白菜汤、klobásy熏香肠、德特维安馅饼、土豆面包、手工奶酪糖霜饼干、Skalický trdelník甜点、蛋黄酱鳕鱼、Včelovina蜂蜜酒等等。

习俗

生活习惯

斯洛伐克人热情,讲究谦逊礼让和维护公共秩序,公众场合禁止大声喧哗。迎宾的最高礼节是穿着民族服装的青年请客人品尝面包和盐,在宴会中穿插民族歌舞表演,送客时赠送有纪念意义的礼品。讲究谦逊礼让和公共秩序,在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拥挤。喜爱象征高贵的蓝色和象征热情的红色。喜欢数字7、8、12、14,忌讳13。小朵菊类花卉多为扫祭使用。认为柳树虽美但枝条低垂象征悲哀。讨厌随地吐痰,但不忌讳当众使用手帕鼻子。喜爱啤酒、葡萄酒白兰地,且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喝茶。送花以单数为吉祥。小朵菊类花卉多为祭扫使用。认为柳树虽美但枝条低垂象征悲哀。 

传统服饰

斯洛伐克民族拥有自己的民族服饰(slovenský kroj),家庭庆典、传统节日、社交活动、跨国交流时常会穿着。男士服装包括衬衫、马甲、长裤、黑色长靴以及黑色宽沿帽;女士民族服装则是大摆裙装、精美的头部装饰。

节日

斯洛伐克作为友好的欧洲国家,庆祝三个国王节、复活节圣诞节等西方重要节日,同时斯洛伐克因自身民族发展历史悠久,设立了共和国日、战胜法西斯胜利日、民族起义纪念日和宪法节等等。除法定节假日外,波拉纳山下每年举行国际性的民俗庆典,该庆典会表演斯洛伐克民族音乐、舞蹈、歌曲节日,并进行手工艺品博览会,以传承宣扬民族文化。

艺术

斯洛伐克的艺术具有深厚的民间文化底蕴和欧洲特色,常表现出时代变迁的心酸。斯洛伐克绘画艺术发展于19世纪,代表画家如阿尔宾·布鲁诺夫斯基(Albin Brunovsky)、彼得·克鲁西克(Peter Klucik)、多米尼克·斯库泰基(Dominik Skutecky)和拉迪斯拉夫·梅德南斯基(Ladislav Mednansky)等,20世纪迎来现代艺术表现,代表画家如立体派埃斯特·西梅罗娃-马丁科娃 (Ester Simerova-Martincekova)、超现实主义者伊姆罗·韦纳-克拉尔 (Imro Weiner-Kral )、卢多维特·富拉 ( Ludovit Fulla )、马丁·本卡 ( Martin Benka )等。斯洛伐克的雕像基于欧洲发展历史的建造,代表艺术家有扬·科尼亚雷克 (Jan Koniarek) 、鲁道夫·乌赫尔 (Rudolf Uher)、弗拉基米尔·孔帕内克(Vladimir Kompanek)、米库拉斯·加兰达(Mikulas Galanda)。当代斯洛伐克艺术家们顺应艺术发展潮流,不断用材料进行创新,如安东·切尔尼(Anton Cierny)、德尼萨·莱霍卡(Denisa Lehocka)。

文学

斯洛伐克文学作品包括用捷克语、拉丁语、德语匈牙利语写成的关于斯洛伐克题材的作品,除了书面文学,还包括丰富的口头民间文学。历史上最早在斯洛伐克境内创作文学作品的人是罗马皇帝马库斯奥里留斯,公元172年,他出征讨伐克瓦德人,在赫龙河畔写下了哲学作品《关于自己》(Hovory o sebe)。斯洛伐克书面文学起源于9世纪大摩拉维亚国帝国时期,康斯坦丁康斯坦丁创作了斯洛伐克第一首诗——《马太福音的前言》 (Proglas),圣戈拉兹德 (Gorazd) 为自己的老师美多德创作了传记体作品《圣美多德的生活》 (ivot sv. Metoda)。在中世纪,修道院成为学术中心,这里集中了许多书籍并且在这里进行抄写。10~15 世纪,主要用拉丁语创作传说和编年史,如《关于圣斯沃拉德和本尼迪克特的传说》(Legenda o svSvoradovi a Benediktovi),还出现了关于城市介绍的书籍,如《日利纳城市书》 (ilinska m stska kniha),这些关于城市的书籍是继最初用拉丁语和德语撰写之后用捷克语创作的,夹杂了一些斯洛伐克方言。斯洛伐克人用斯洛伐克语创作的文学作品直至18 世纪下半叶才第一次出现。

1918年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成立后,斯文学界出现了许多流派和思潮,如新象征主义、活力论和诗歌主义等。20世纪30年代,诗歌创作出现了超现实主义、现代派,散文创作风格呈现表现主义、社会主义长篇小说和自然主义,即回归自然和描写普通的生活。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一些老作家重新投入到文学创作中,斯洛伐克民族起义成为文学创作的基本题材。1948 年二月革命后,体现在集体主义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之中的人性化思想逐渐被共产党人接受。1949 年,第一届捷克一斯洛伐克作家大会在布拉格召开,它确定了捷克斯洛伐克文学的优先发展方向,即在作品主题和组织结构领域体现绝对的意识形态特点,集体化、建设题材和阶级斗争是首要的现实题材,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风格兴起。

20 世纪 60 年代,斯文学创作的显著特点是诗体和作家对现实生活态度的多元化,涌现了具鲜明节拍的诗歌、存在主义超现实主义和反常规的长篇小说创作形式。老一代作家坚持社会主义文学创作,他们努力在作品中表现社会的问题不在于制度而在于个人。也有一些作品不是从社会力量运作角度来追踪事件,以不同的方式分析人们在生活中的位置,也有一些年轻的诗人地寻找自己的创作道路,形成了自己的创作风格。

1969年实行“正常化” 以后,斯文学创作形势明显地发生了变化,经过短时间的文学和社会自由后重新回到文学监管时期。1969年6月11日,成立了新的斯洛伐克作家联盟,只有政审合格的作家才能进入。文学创作要求坚持分析和心理现实主义以及联系实际的原则,作家的首要职责是表现社会主义公民的积极参与性。一些优秀文学创作者与当时的集权制度发生冲突不能在斯自由创作,只能在国外出版自己的作品或者秘密印制、散发自己的作品,他们中一些人或选择流亡到国外,如亚罗斯拉夫`布拉什科娃,或采取各种方式自我隔离,如多米尼克·达达尔卡、彼得·卡尔瓦什、帕沃尔·赫鲁兹、帕沃尔·维利科夫斯基等。在创作题材方面,一些作家转向战争题材 (如 P·伊勒姆尼茨基、V.·米纳奇和L 姆纳奇科),一些作家转向历史题材和乡村生活 (如 L·祖贝克、V·西古拉和 K·拉扎洛娃)。面向青少年的文学创作也得到成功发展,如 K·亚伦科娃、R·莫里茨和H·波尼茨卡的作品。20 世纪70 年代上半期,小说、散文创作以短篇为主,下半期则以长篇小说创作为主。

1989 年剧变后,斯洛伐克的文学创作形势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一些私人出版机构和新的文学杂志,如《片断》、《巨蟹座》 和《文学》,取消了审查,只要资金许可,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出版作品。在小说、散文领域,中年作家的作品质量最高,如 1996 年去世的鲁道夫·斯洛博达的长篇小说《血》、《回忆》和短篇小说集《女演员们》。

进入21世纪,斯洛伐克最受关注的作家是帕沃尔·维利科夫斯基(Pavol ViLikovsk),代表作品《残酷的伴侣》。年轻一代的文学创作者例如彼得·比什贾涅克 (Peter Pist anek)的长篇小说《巴比龙河流》 (Rivers of Babylon) 很受关注。

国家象征

国歌

《塔特拉山上电光闪闪》(Nad Tatrou sa blýska),由传统音乐家Janko MATUSKA作词作曲,1993年通过,取样自斯洛伐克民歌《她在挖井》(Kopala Studienku)。

国旗

斯洛伐克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整体由三个平行相等的横向长方形相接构成,自上而下依次为白、蓝、红三色,旗面中心偏左侧绘有国徽图案。其中白、蓝、红三色为泛斯拉夫色,也是斯洛伐克人民喜欢的传统颜色。

国徽

斯洛伐克国徽为盾徽,盾面呈红色,周围镶有白边,下方是三个蓝色的山峰图案,上方为白色的双十字标志。其中蓝色山峰代表斯洛伐克的最高峰——海拔2655米的格尔拉赫峰,双十字符号是信奉天主教的象征。

国花

“国花”是欢石竹花和玫瑰花,被视为幸福的象征。

风景名胜

综述

斯洛伐克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色与深厚的人文底蕴,成为了欧洲疗愈休闲度假的选择,旅游业也是斯洛伐克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2019年斯洛伐克旅游业年收入达到33.5亿美元,2020年缩减至13.03亿美元。

自然景色

克拉斯诺霍斯卡洞穴

斯洛伐克天然的喀斯特地貌形成了诸多自然洞穴,数量超过7000个。克拉斯诺霍斯卡洞穴(Krásnohorská jaskyňa)中更是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石笋,是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保持者,长度达34米。

橡树林

斯洛伐克的森林覆盖率很高,橡树林(Dubový háj)位于多布拉尼瓦(Dobrá Niva)旁,面积达120个足球场,生长超过600棵的400多年树龄橡树。

波德海伊斯伽

波德海伊斯伽(Podhájska)水域等同于欧洲心脏地带的死海,具有疗养功效,其温泉在欧洲闻名。

人文景色

城堡古迹

斯洛伐克是世界上拥有城堡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包含古城堡以及和博物馆,目前拥有220座城堡和遗址。其中斯皮什城堡是教科文组织收录的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十大城堡之一,察赫基城堡的有关恐怖故事世界闻名,位于首都的布拉迪斯拉发城堡现为国家博物馆,展出历史、建筑相关的珍贵文物。

驰驰麦尼

驰驰麦尼(Čičmany)是世界上第一个被保存的民间建筑,位于斯特拉若夫(Strážovské vrchy)地区,可以发掘斯洛伐克经典乡村生活变迁,第一次历史记载可追溯至1272年。

真太阳时天文钟

老比斯特里察(Bystrica)天文钟是斯洛伐克境内的两个天文钟之一,也是世界上唯一的显示真太阳时的天文钟,根据天文钟的所在地而专门设计。

圣雅各布祭坛

祭坛位于莱沃恰(Levoča)的圣雅各布(sv. Jakub)教堂,是世界上最高的木制哥特式祭坛,由木制成,制作者是16世纪保罗(Pavol)。

世界遗产

截止至2021年,斯洛伐克共有8处世界遗产,如下:

莱沃查 (Levoča)、斯皮什斯基城堡 (Spišský Hrad) 及相关文化古迹

莱沃查 (Levoča)、斯皮什斯基城堡 (Spišský Hrad) 及相关文化古迹拥有东欧最大的13、14世纪军事、政治和宗教建筑群之一,其罗马式和哥特式建筑至今保存完好。 扩建后的遗址增加了历史悠久的莱沃查市中心,该中心建于13-14世纪,位于防御工事内。 该遗址的大部分都得到了保存,其中包括14世纪的圣詹姆斯教堂及其15、16世纪的10座祭坛

伏尔考林耐克

伏尔考林耐克位于斯洛伐克的中部,是一个保存完好的定居点,那里有45幢具有传统中欧村庄特点的房子,这是该地区此类木屋群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一组,人们经常可以在山里看见这种木屋。

历史名城班斯卡-什佳夫尼察及其工程建筑区

这个古老的中世纪采矿中心,逐渐演变成为一个城镇,有文艺复兴时期的宫殿、16世纪的教堂、 精致的广场和城堡。城镇的中心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还保留着过去采矿和冶金活动的重要遗迹。

阿格泰列克洞穴和斯洛伐克喀斯特地貌

阿格泰列克洞穴和变化多端的岩层结构以及顺序排列在有限空间内的712个洞穴,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温带喀斯特的神奇景观。作为罕见的在热带冰川气候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地貌区,该地貌可以帮助人们研究几千万年以来的地貌历史。

巴尔代约夫镇保护区

巴尔代约夫是中世纪筑防城镇的一个例子,虽小但十分完整,保存也相当完好,代表了该地区的城市化进程。除其他显著特点外,在一处精美的18世纪犹太教堂周围还保有一小片犹太居民区。

喀尔巴阡山脉及欧洲其它地区的原始山毛榉林

该遗产地包含分布在18个国家的93个部分,是相对未受干扰的温带森林群的杰出范例,展示了在各种环境条件下欧洲山毛榉纯林和混交林的广泛综合生态模式和过程。

喀尔巴阡山区斯洛伐克部分的木制教堂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喀尔巴阡山脉斯洛伐克地区的木结构教堂包括建于 16 世纪至 18 世纪的两座罗马天主教堂、三座新教教堂和三座希腊东正教教堂。 该建筑代表了当地丰富的宗教建筑传统,以拉丁文化和拜占庭文化的交汇为标志。 由于各自的宗教习俗,这些建筑在平面图、内部空间和外观上表现出一些类型上的变化。 它们见证了建筑时期主要建筑和艺术趋势的发展,以及它们对特定地理和文化背景的解释和适应。 室内装饰有墙壁和天花板上的绘画以及其他艺术品,丰富了酒店的文化意义。

罗马帝国的边疆——多瑙河界线(西段)

它覆盖了整个罗马帝国多瑙河边境近600公里。 该财产构成了罗马帝国环绕地中海的广阔边界的一部分。 多瑙河石灰(西段)通过选择代表关键要素的地点来反映罗马边境这一部分的特殊性,从道路、军团要塞及其相关定居点到小堡垒和临时营地,以及这些结构与当地的联系方式 地形。

参考资料

国家概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2023-10-10

Štátna hymna.Úrad vlády Slovenskej republiky.2023-10-13

特色斯洛伐克.TRAVEL TO SLOVAKIA.2023-10-20

斯洛伐克交通安全资讯及交通标识.gov.tw.2023-10-26

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23-10-16

国家概况.中国领事服务网.2023-10-20

塔特拉和北斯普斯.TRAVEL TO SLOVAKIA.2023-10-20

斯洛伐克.世界遗产名录.2023-10-15

斯洛伐克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ceic.2023-10-20

双边关系.外交部网站.2023-10-19

斯洛伐克概况.中国人大网.2023-10-15

Slovensko–profilčlenskejkrajinyEÚ.欧盟官网.2023-10-15

Explore All Countries Slovakia.CIA THE WORLD FACTBOOK.2023-10-26

Slovakia country profile.BBCnews.2023-10-13

斯洛伐克的首都为什么设在三国边境?.澎湃新闻.2023-10-26

Slovakia.weatheronline.co.uk.2023-10-26

..2023-10-26

布拉迪斯拉发地区.TRAVEL TO SLOVAKIA.2023-10-20

斯洛伐克.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公园管理局.2023-10-18

跨国界遗产.unesco.2023-11-11

Gemer a Malohont 地区.TRAVEL TO SLOVAKIA.2023-10-20

Aggtelek National Park.国家公园官网.2023-11-11

Caves of the Slovak Karst.slovakia.travel.2023-11-11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lovak Agricultural Landscape in a Changing World.Frontiers.2023-10-27

丝路65国国别市场指引——斯洛伐克.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2023-10-27

PROJECT DESCRIPTION.EUROPEAN COMMISSION.2023-10-27

班斯卡-什佳夫尼察革命性的水资源管理系统.visitworldheritage.2023-10-27

slovakia.REDLIST.2023-10-27

国家公园.TRAVEL TO SLOVAKIA.2023-10-28

SLOVAK PARADISE NATIONAL PARK.斯洛伐克国家公园官网.2023-10-28

National Park of Slovenský raj.TRAVEL TO SLOVAKIA.2023-10-28

Banskoštiavnický geopark地质公园.TRAVEL TO SLOVAKIA.2023-10-28

斯洛伐克-安全防范.中国领事服务网.2023-10-20

Districs of Slovak Republic.SlovakiaSite.com.2023-10-28

首都布拉迪斯拉发及主要景点.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斯洛伐克共和国大使馆.2023-10-28

科希策地区.TRAVEL TO SLOVAKIA.2023-10-29

斯洛伐克.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23-10-29

恰普托娃当选斯洛伐克新总统.新华网.2023-10-15

斯洛伐克国家概况.中东欧国家海关信息中心.2023-10-15

Members of the Government.斯洛伐克政府官网.2023-10-29

双边协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23-10-29

贸易合作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23-10-29

斯洛伐克《财经报》以“与斯洛伐克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为题刊发对驻斯洛伐克大使孙立杰的专访.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斯洛伐克共和国大使馆.2023-10-29

中方决定给予斯洛伐克公民15天免签入境中国待遇.央视新闻-今日头条.2024-11-01

Slovakia can send Ukraine MiG-29 fighters and tanks.UKRAINSKA PRAVDA.2023-10-19

俄政府将希腊等5国加入对俄不友好国家名单.界面新闻.2023-10-10

欧盟一国取消对俄文化合作禁令.参考消息-今日头条.2024-01-22

斯洛伐克.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23-10-29

Slovak Army: the path towards modern heavy forces.EDR.2023-10-29

Slovak Republic.MMW.2023-10-29

Stav obyvateľstva v SR k 30. júnu 2023.斯洛伐克共和国统计局.2023-10-18

Religiosity in Slovakia: Structure, Dynamics, and Spatial Diversification.CEJCR.2023-10-29

斯洛伐克金融概况.山东省对外交流合作促进平台.2023-10-29

斯洛伐克旅游业收入.ceic.2023-10-29

中国—中东欧国家数字经济合作的现状与前景.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2023-10-29

入境斯洛伐克须知.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斯洛伐克共和国大使馆.2023-10-29

斯洛伐克在《全球创新指数》中的排名上升一位.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网.2023-10-29

Sport in Slovakia.rye2240.2023-10-29

Sport in Slovakia.Ministry of Education, science, research and sport of the Slovak Republic.2023-10-29

Slovakia (SVK).Olympedia.2023-10-29

About Us.斯洛伐克环境部门.2023-10-30

Tomáš Taraba.斯洛伐克环境部.2023-10-30

Strategic documents.斯洛伐克环境部.2023-10-30

斯洛伐克 - 道路密度.KNOEMA.2023-10-29

The Road System in Slovakia.vignette slovakia.2023-10-29

斯洛伐克铁路情况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23-10-29

斯洛伐克国营铁路基础设施运营商ZSR2020年收入较计划减少1810万欧元.经济部国际贸易署.2023-10-29

2021年第一季度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发机场旅客吞吐量同比减少95%.走出去导航.2023-11-11

Just a moment....airportkosice.sk.2023-11-20

Danube ports.斯洛伐克运输管理局.2023-10-29

10 delicacies to try in Slovakia.cookslovak.2023-10-29

Výroba ľudových krojov.Slovenské kroje.2023-11-11

斯洛伐克民俗艺术 中欧百年传统服饰特展.国立公共咨询图书馆.2023-11-11

Slovak.slovakiasite.2023-11-11

Slovak Art.google art.2023-11-11

斯洛伐克概况.中国人大网.2023-10-13

斯洛伐克的城堡有故事.中国新闻网.2023-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