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德堡号
哥德堡号(Götheborg)是瑞典东印度公司的船只,始建于18世纪。该系列共有三艘,均为三桅四帆的木制帆船,船体全长58.5米,宽11米,高47米。其中,哥德堡市 Ⅲ 号为满足现代航海安全法规的要求,在木制船板下加装了发动机等现代设备 。
1738年,哥德堡Ⅰ号第一次下水,曾沿着海上丝绸之路三次到达中国广州,把数百吨的中国茶叶、丝绸和瓷器带回瑞典。但在1745年9月12日返航的途中触礁沉没。后来建造的哥德堡Ⅱ号也在南非沉没。1984年,瑞典哥德堡海洋考古学会发现了哥德堡Ⅰ号的遗骸,之后完全按照传统工艺重建了哥德堡号,即哥德堡Ⅲ号。2005年10月2日,哥德堡市Ⅲ号重新启航,沿着原航线驶往中国广州。2006年7月18日,哥德堡Ⅲ号在广州南沙客运港码头登岸。2008年,哥德堡Ⅲ号开启波罗的海之旅。2022年6月,哥德堡Ⅲ号再次起航,沿古航线远航中国。
2025年3月29日,关于哥德堡号故事的节目《美美与共·和美之歌》播出。
历史沿革
瑞典东印度公司成立
1731年6月14日,瑞典英国东印度公司领到了为期15年的特许证,瑞典国王亲自承诺,如果东印度公司的任何船只受到外国力量或海盗的攻击,国王将竭尽全力进行干预。1737年,哥德堡市Ⅰ号的龙骨在斯德哥尔摩开始建造。次年,瑞典东印度公司的第二大远洋商船哥德堡Ⅰ号建成下水。随后,该船驶往哥德堡港,从那里开始它的国际海运贸易航行。
海上贸易之行
1739年1月,哥德堡Ⅰ号离开波罗的海,第一次驶往中国广东,开始了它的处女航,也是瑞典东印度公司的第7次远航,整个航程一帆风顺,140名船员于1740年6月15日顺利返回哥德堡港。1741年,哥德堡Ⅰ号第二次远航中国广东,也是瑞典东印度公司的第9次远航,此次航行同时派出两艘商船,卡尔玛号于3月14日出发,哥德堡Ⅰ号在一个月后出发。哥德堡市Ⅰ号在西班牙的加德斯港停留时遭到英国军舰毕德佛号的刁难。当时英国正与西班牙处于交战状态,英舰怀疑从西班牙加德斯港开出的哥德堡Ⅰ号有问题。在英舰大炮的威逼下,哥德堡Ⅰ号被迫驶向马德拉。哥德堡Ⅰ号被扣押一个月后放行,完成航运之后于1742年6月返回瑞典哥德堡港。1743年3月,哥德堡Ⅰ号第三次启程来中国。9月12日,哥德堡Ⅰ号继续航行,进入南海海域,随后遇到了从北部吹来的东北信风,意识到无法顺利抵达广州市,决定往回走,于12月28日又回到了爪哇岛,等待了5个月后,终于迎来了南海的西南信风,这才离开爪哇岛,最终于1744年9月7日进入澳门水域。
哥德堡号沉没
1745年1月11日,哥德堡Ⅰ号从广州启程返航,船上载有约700吨中国物产,其中茶叶366吨、瓷器100吨、以及丝绸、藤器、珍珠母、香料、铜和锌等产品,总价值超2.5亿瑞典银币。9月12日,哥德堡Ⅰ号在距离哥德堡港约900米处触礁沉没。事后,人们从沉船中打捞出30吨茶叶、80匹丝绸及大量瓷器,这些物品经市场拍卖后,不仅足以支付哥德堡号此次广州市之行的全部成本,还实现了14%的利润。哥德堡Ⅰ号沉没后,瑞典东印度公司又建造了新的哥德堡号,即“哥德堡Ⅱ”号,该船后在南非海域沉没。1813年,从未向中国贩运过罂粟的瑞典东印度公司停止运营。
打捞残骸
1984年,哥德堡市Ⅰ号的残骸被瑞典哥德堡海洋考古学会发现。此后,考古界开始对哥德堡号进行全面考古发掘,并于1986年3月成立了哥德堡号基金会。在基金会的支持下,哥德堡号打捞工程于同年夏季正式启动。截至1997年,一共打捞起瓷器碎片约9吨,另外还有400件完整的瓷器,其中不少是欧洲人在景德镇定制的纹章瓷。
重建哥德堡号
1993年,瑞典新东印度公司着手筹划仿造“哥德堡号”。1995年6月11日,“哥德堡Ⅲ号”正式安放龙骨并开工建造,新地船厂举办了一场传统风格的盛大典礼,瑞典国王卡尔16世·古斯塔夫担任了该工程的监护人。经过十年的打造,2003年6月,这艘运用18世纪工艺制造的哥德堡号新船顺利下水。该船全长58米,排水量达1250吨。与当年的哥德堡号在外形上均如出一辙。所不同的是,新船除了使用巨大的船帆外,还安装了两台总共1100马力的“沃尔沃”发动机,并安装了先进的导航系统,以保证船舶的航行安全。
2004年9月3日,在靠近哥德堡市大剧院的码头上,举行了盛大的新哥德堡号的命名仪式。瑞典十六世古斯塔夫二世国王卡尔以及该船的教母希尔维亚王后出席典礼,并由西尔维娅王后为新哥德堡号命名。皮特船长和船东代表麦茨也都到场,展示了一份18世纪的通行证,证明哥德堡号的出航有着合法目的,经瑞典国王同意与中国进行贸易。9月28日,当时的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女士再次访问哥德堡市,为新哥德堡号留下了亲笔题词“一帆风顺”。
重走海上丝绸之路
2005年10月2日,哥德堡市Ⅲ号踏上了远航中国之旅。在启航仪式上,瑞典的艺术家们表演了文艺节目。专程从斯德哥尔摩赶来的时任中国驻瑞典大使吕凤鼎面对中外媒体表示,他坚信哥德堡号的中国之行将增进中瑞两国之间的了解与友谊,中国人民热切期待着哥德堡号的到来。中国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的两位记者邓武和沈光华作为仅有的两位随船中国人一同前往。11月19日,时隔260年后,哥德堡Ⅲ号重走海上丝绸之路,途径西班牙,抵达加德斯港。12月30日,驶入巴西累西腓港湾,停靠MarcoZero码头。经过30天横渡大西洋之后,哥德堡市Ⅲ号于2006年2月28日离开南非开普敦港,绕过好望角进入印度洋。从南非驶往澳大利亚的途中,哥德堡Ⅲ号在南非伊丽莎白港停留访问,因为瑞典哥德堡市与南非伊丽莎白市(现曼德拉湾市)也是友好姊妹城市。
2006年7月17日,记录哥德堡Ⅲ号远航历程的大型纪录片《追逐太阳的航程》在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播出。7月18日上午,哥德堡Ⅲ号成功抵达广州港。7月18日中午,哥德堡Ⅲ号顺利停靠广州南沙客运港。7月21日下午,哥德堡市Ⅲ号驶入广州市内河。广州市民在洲头咀江面举行了“龙舟激扬迎古船—海珠日”的欢迎仪式,当天晚上还举办了名为“哥德堡号—广州之夜”的焰火晚会。
2007年6月9日,哥德堡Ⅲ号在经历了1年零8个月的海上漂泊之后,返回到自己的家乡哥德堡市。
参考资料:
环球之旅
2008年5月16日,停靠在北雪平港口的哥德堡Ⅲ号驶离哥德堡,停靠北雪平和斯德哥尔摩后横越波罗的海,前往芬兰和爱沙尼亚,9月5日返回哥德堡。2022年6月8日,哥德堡市Ⅲ号再次起航,沿古航线远航中国。
参考资料:
基本设计
哥德堡Ⅰ号是一艘三桅四帆的木制帆船,船帆总面积超过1900平方米,依靠季风和水力作为动力。哥德堡Ⅲ号完全按照18世纪的造船技艺和原料建造,原料中75%是红橡木,其他为榆木和松木。船板排列、船内设备及尺寸都按照老哥德堡号海底考古测量的结果设计,在外观上完整保留了18世纪的风格。为满足现代航海安全法规的要求,哥德堡Ⅲ号在木制船板下安装了发动机等现代设备。
参数数据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相关节目
相关评价
“哥德堡号”联接的中瑞商贸促进了哥德堡市和瑞典的繁荣。商人们将从中国购回的货物卖给欧洲其他国家,然后将赚取的大量资金投资冶铁厂、造船厂等,建设医院和学校,这对哥德堡市繁荣兴盛、成为欧洲主要交易中心和港口发挥了积极作用。(环球网评)
“哥德堡号”1739年远赴重洋首航中国,翻开了中瑞近三百年友好交往的历史篇章,也开启了中瑞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了哥德堡市和瑞典的发展和繁荣,成为中瑞互利合作和友好友谊的象征。20世纪90年代,在瑞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哥德堡号”成功重建。2005年,在两国领导人的共同关心下,“哥德堡号”远航中国,成为中瑞友好交流中的一件大事。(时任驻瑞典大使崔爱民评)
相关事件
2013年12月4日,“海上传奇1739•哥德堡号蓝色海洋文化之旅”新闻发布会暨凤凰网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北京展览馆举办,凤凰网作为哥德堡号的战略合作媒体,在新闻发布会上与哥德堡号组委会正式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并全程参与该活动的报道。
参考资料
瑞典“哥德堡号”计划再次扬帆远航中国.央视网.2025-03-30
讲述“海上丝绸之路”哥德堡号传奇 谱写中瑞“共建共享共荣”新篇章.百家号.2025-03-30
瑞典古帆船哥德堡号复活 2005年抵达广州(附图).新浪网.2025-04-02
海丝拾忆 | 探秘造访过广州港的古船(三).广州航运交易所.2025-03-29
哥德堡号(图).新浪网.2025-04-02
“丝路金桥”开出世界繁花!《美美与共》今晚播出.百家号.2025-03-30
中国驻瑞典大使崔爱民:“哥德堡号”再扬帆,中瑞合作续佳话.百家号.2025-03-30
哥德堡三号诞生 领略她的神秘东方之旅.凤凰时尚.2025-04-02
《追逐太阳的航程》上部 第一集 哥德堡号的沉没与再生(探索·发现2006-190).央视网.2025-03-30
哥德堡号:沉没与再生 (上)2003?71.央视网.2025-03-30
哥德堡号中国之旅——中瑞“海上丝绸之路”史话.微信公众号.2025-03-30
1739年“哥德堡号”开启了中瑞贸易往来.凤凰网.2025-03-30
黄埔古港“打卡地”的故事——哥德堡号的广州之行丨博物馆馆长进校园.微信公众号.2025-03-29
背景资料:“哥德堡”号帆船.北方网.2025-03-30
哥德堡号:跨越时空数百年.中国青年报.2025-03-30
海上传奇1739.凤凰网.2025-03-30
登上历史中的船 "哥德堡号"门票初定30元.广州市人民政府.2025-03-30
驻瑞典大使崔爱民为“哥德堡号”仿古船远航中国送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2025-03-30
哥德堡号与凤凰网签订合作 助力海洋经济建设.凤凰网.2025-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