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切青旧城
什切青旧城(波兰语:Stargard;卡舒比语:Stôrgard;德语:Stargard in Pommern 或 Stargard an der Ihna)是波兰西北部的一个城市,位于西波美拉尼亚省斯塔加德县,坐落在伊纳河(Ina River)河畔。根据2021年数据,该市人口为67,293人。什切青旧城是一个重要的铁路枢纽,连接着什切青与波兹南和格但斯克。
词源
什切青旧城的名称来自卡舒比语,其中“stari”意为老的,“gard”或“gôrd”意为城镇,这种含义在当地的卡舒比人中仍然存在。另一种观点是,该名称可能源自原始诺斯语的两个单词:starn(意为星星,同英语star)和gate(意为门,同英语gate)。
历史沿革
中世纪
什切青旧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8世纪,最初的定居点位于现今市中心的奥塞特诺(Osetno)区。967年,它成为正在形成的波兰国家的一部分,当时由皮亚斯特王朝的第一位波兰统治者统治。1124年,什切青首次被提及,当时它是波兰国王博莱斯瓦夫三世(Bolesław III Wrymouth)统治下的一部分。1140年建立了一座教堂。1243年,什切青从波美拉尼亚公爵巴尼姆一世(Barnim I)那里获得了马格德堡市权。
在波兰12世纪的领土分裂后,它成为波美拉尼亚公国的最重要城镇和主要贸易中心之一。从1283年起,该市在如今已废弃的村庄伊诺乌希奇(Inoujście)拥有一个港口。13世纪建造了防御性城墙,并在14世纪、15世纪和16世纪初进行了扩建。1363年,该市加入了汉萨同盟。
由于波美拉尼亚的持续分裂,1368年什切青成为斯卢普斯克公国(Pomerania-Stolp)的一部分,1377年成为独立的同名公国的首都,1403年又回归斯卢普斯克公国,成为波兰王国的附庸国。1478年,什切青成为重新统一的波美拉尼亚公国的一部分。
与此同时,与附近城市什切青的贸易竞争导致了1454年什切青-什切青战争的爆发,战争于1464年结束。1477年,什切青帮助公爵瓦尔蒂斯瓦夫十世(Wartislaw X)在勃兰登堡州入侵期间夺回了加茨(Gartz)镇。
现代时期
什切青旧城一直是波美拉尼亚公国的一部分,直到最后一位公爵博吉斯瓦夫十四世(Bogislaw XIV)于1637年去世后公国解体。在三十年战争期间,该市于1630年被瑞典占领。1635年,它被神圣罗马的军队围攻,为了阻碍攻击,瑞典指挥官放火烧毁了郊区,导致城市大火,然而,它仍然被帝国军队占领。1636年,它被瑞典人重新占领,然后在维特斯托克战役后又被帝国军队掠夺并再次落入瑞典人之手。1637年,它再次被帝国军队占领,然后又被瑞典占领。战争的结果是,人口减少了约75%。
根据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1653年,它与远波美拉尼亚的其他部分一起并入勃兰登堡-普鲁士。1701年,什切青旧城成为普鲁士王国的一部分,1818年,在拿破仑战争后,什切青成为新成立的Szadzko(当时官方称为Saatzig)区的一部分,属于波美拉尼亚省。在普法战争(1870-1871)期间,普鲁士人在该市设立了一个法军的战俘营。
由于1871年德国统一,该市成为德意志帝国的一部分。1901年4月1日,它成为独立的城市,脱离了Saatzig区。根据1905年普鲁士人口普查,什切青旧城有26,907人口,其中97%是德国人,3%是波兰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人在什切青设立了一个战俘营,共关押了约50,000名战俘,包括俄罗斯人(包括被征召入沙皇军队的俄国占领波兰地区的波兰族人)、法国人(包括阿尔及利亚人)、比利时人、美国人、英国人、塞尔维亚人、罗马尼亚人、葡萄牙人、意大利人和日本人。在两次大战期间的德国,该镇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东欧犹太移民集中营的所在地。1933年3月的德国联邦选举中,纳粹党在该市获得了58.7%的选票。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39年,在波兰战役期间,这场战争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人在什切青附近建立了临时战俘营Dulag L,用于关押波兰(包括卡舒比人)战俘和平民,1939年10月,该营被改造为大型战俘营Stalag II-D。然后,在1940年法国战役后,也关押了法国人、荷兰人和比利时人,从1941年起还有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和苏联战俘,从1942年起还有在迪耶普战役被俘的数千名加拿大人,其中一人是加拿大演员杰拉尔德·麦金托什·约翰斯顿(Gerald MacIntosh Johnston),他在试图逃跑时被杀害,1943年后还有意大利人。战俘们遭受种族隔离,波兰人、非洲人、阿拉伯人、犹太人和苏联军队被与其他国籍的战俘分开,并受到更糟糕的待遇。塞尔维亚人也面临更严厉的待遇。
该市还有拉文斯布吕克集中营的一个分营,以及七个强迫劳动营。波兰抵抗运动在什切青组织了武装斗争联盟和国内军的一个区,代号为“Starka”。波兰地下出版物在该市流传。
1945年2月,德军在什切青地区发起了最后的装甲进攻行动“冬至行动”。在战争的最后阶段,当苏联军队临近时,德国人根据海因里希·希姆莱(Heinrich Himmler)的命令疏散了当地居民。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该镇再次成为波兰的一部分,这是苏联在波茨坦会议上要求的领土变更的结果。1945年3月23日,波兰当局被任命。该镇被波兰人重新居住,其中许多人是从苏联吞并的前东波兰地区流离失所的。
战后时期
1950年,该市通过在什切青附加形容词Szczeciński来更名为Stargard Szczeciński,以区别于格但斯克波美拉尼亚的Starogard Gdański。1961年,通过将Kluczewo定居点纳入为新区,市界得以扩大。
1979年,该市遭受洪水灾害。
1993年,该市庆祝获得市权750周年。
2004年,该市西北部建成了一个工业园区 Stargardzki Park Przemysłowy。另一个工业园区位于南部 高科技产业园(Park Przemysłowy Wysokich Technologii)。
2016年1月1日,该镇恢复原名为什切青。
体育
什切青旧城拥有Spójnia Stargard男子篮球队,该队参加波兰篮球联赛(该国的顶级分区),1997年亚军,以及Błękitni Stargard,前身是一个多运动俱乐部,现在是一个男子足球队,以2015年达到波兰杯半决赛而闻名。
著名人物
卡尔·奥古斯特·费迪南·冯·博尔克(Karl August Ferdinand von Borcke)(1776–1830),普鲁士将军
卡尔·威廉·施密特(Carl Wilhelm Schmidt)(逝于1864年),传教士
奥斯卡·莱维(Oscar Levy)(1867–1946),作家
马克斯·莱维(Max Levy)(1869-1932),电气工程师
维尔纳·冯·布隆贝格(Werner von Blomberg)(1878–1946),将军
乔治·约阿希姆斯塔尔(Georg Joachimsthal)(1863–1914),整形外科医生
哈索·冯·韦德尔(Hasso von Wedel)(1898–1961) 德国国防军将军
汉斯-约阿希姆·冯·梅卡茨(Hans-Joachim von Merkatz)(1905–1982) 1956-1957年联邦司法部长
克劳斯·比德斯泰特(Claus Biederstaedt)(1928-2020),演员
彼得·卡洛(Peter Karow)(出生于1940年),企业家
卡洛·冯·蒂德曼(Carlo von Tiedemann)(出生于1943年),电视节目主持人
阿卡迪乌什·巴克(Arkadiusz Bąk)(出生于1974年),足球运动员
埃娃·卡斯普日克(Ewa Kasprzyk)(出生于1957年),女演员
玛格丽特(Margaret)(出生于1991年),歌手兼词曲作者
国际关系
友好城市
什切青旧城与以下城市结为友好城市:
德国埃尔姆斯霍恩
拉脱维亚萨尔杜斯
丹麦斯劳厄尔瑟
德国施特拉尔松德
荷兰威亨
旅游景点
什切青旧城的名胜古迹包括:
Brama Młyńska(磨坊门)
文艺复兴时期的市政厅
一座哥特式的市政厅,今天是一所音乐学校
军械库
中世纪城墙,带有Pyrzycka门
圣约翰教堂
Wałowa门
战争公墓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猛烈轰炸摧毁了什切青大部分精美的历史遗址,超过75%的城市被毁。一些这样的纪念碑,如13至15世纪的圣玛丽亚教堂和16世纪的市政厅,已经重建。新修复的建筑物位于欧洲砖哥特式路线上。一些值得注意的幸存例子包括:
圣玛丽亚教堂,是该市的一个独特的砖哥特式地标,可以追溯到15世纪,是欧洲最大的砖砌教堂之一,被列为波兰的历史纪念物
15世纪的圣约翰教堂
中世纪防御工事,包括壁垒、墙壁、门和塔楼,也被列为波兰的历史纪念物,主要例子包括:
15世纪的Brama Młyńska(磨坊门),波兰唯一仍然存在的水门,也是欧洲仅有的两个之一
15世纪的Wałowa门
13世纪的Pyrzycka门
1513年的红海塔(Baszta Morze Czerwone)
15世纪的织布者塔(Baszta Tkaczy)
15世纪的白头塔(Baszta Białogłówka)
哥特式的房屋
哥特式的军械库(Arsenał)
其他景点包括:
文艺复兴时期的市政厅,被认为是16世纪中欧建筑的最杰出例子之一
16世纪的粮仓
欧洲最大的和解十字架(1542年)
博莱斯瓦夫一世公园(Park im. Bolesława Chrobrego),什切青最古老、最大的公园
雅盖隆公园(Park Jagielloński)
市场上的巴洛克式哨所,现在是一个博物馆
带有全景宫殿的全景公园
圣灵教堂
变形教堂
战争公墓,大约有5,000名不同国籍的士兵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埋葬:波兰人、法国人、塞尔维亚/南斯拉夫人、俄罗斯/苏联人、意大利人、罗马尼亚人、比利时人、英国人、摩洛哥人、葡萄牙人和荷兰人
15度经线纪念碑(Pomnik 15. Południk)
西伯利亚地区和卡廷受害者纪念碑
红色兵营(Czerwone Koszary),波美拉尼亚最大的军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