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李烈钧墓

李烈钧墓

李烈钧墓距九江市武宁县革命烈士纪念塔西北80米处,有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长方形墓葬,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高大的青石墓碑醒目地竖刻着魏体丹字:“李烈钧将军华世琦女士之墓”。

人物简介

李烈钧,字协和,1882年出生于武宁县罗溪坪源村,1946年逝世,享年64岁。他早年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1907年加入同盟会,积极参与民主革命活动。他追随孙中山,参与了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护法、北伐等一系列革命活动,为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民主共和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后不久,李烈钧在重庆病逝。他的灵柩最初葬于武宁县溪镇的“读书台”,1962年因修建柘林水库被迁葬至武宁县城近郊的飞凤山。1975年,李烈钧的夫人华世琦在上海病逝,两人的墓葬于1980年11月被迁移到武宁县烈士陵园左侧半山腰合葬。

建筑特色

李烈钧墓的建筑特色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结构和设计上。墓地朝向西方,墓本身是一个长9米、宽7米的水泥平台。前部设有高近1米、形同凹状的六柱围栏,墓室后部两旁各有六级台阶供行人上下。

墓室呈长方形,采用钢筋水泥结构,上部出檐平顶。顶下四柱之间除前部镶有水泥挡板、板中嵌制墓碑外,其余三方均围有镂花半身栏杆。四围底部被砌成两层台,墓亭高27米、长3米,庄严大方。

这种设计既体现了传统的墓葬文化,又融入了现代的建筑元素,使得李烈钧墓在众多墓葬中独树一帜。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