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可
胡可(1921年2月28日-2019年12月4日),满族剧作家。山东青州人,1937年8月入伍,193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从事文艺宣传工作。北京卫戍区正军职离休干部、原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先后创作了多幕儿童剧《清明节》、多幕话剧《戎冠秀》、独幕话剧《枪》及《喜相逢》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又创作了《战斗里成长》(1949)、《英雄的阵地》(1951)、《战线南移》(1953)、《槐树庄》(1959)等反映部队和农村生活的剧本,成为部队中有影响的剧作家。
2019年12月4日,中国文艺网荣誉委员、中国剧协顾问、剧作家胡可因病在京逝世,享年98岁。
人物生平
胡可,原名胡腾驹,中国剧作家。满族。1921年2月28日生于山东省青州市。少年时代肄业于山东省立第十中学和第一中学。抗日战争爆发后投笔从戎,于1937年秋参加北平市郊区的抗日游击队,同年12月到晋察冀,参加八路军。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政治部文化部创作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石家庄市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北京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等职。并曾被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第五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委员。
2016年12月,当选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荣誉委员。
成长经历
在中学时代,胡可就是一个戏剧爱好者,16岁参加革命后,同部队指战员和农民群众建立了广泛的联系,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素材。《战斗里成长》是根据胡可自己与胡朋、焚、胡海珠、影集体创作的多幕剧《生铁炼成钢》改写的。胡可在原剧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再创造。《战斗里成长》揭示了新旧两个时代的生活,表现了赵老忠、赵钢、赵石头一家三代人的命运。剧中着力刻画的赵石头是一个农民出身的战士,朴实、勇敢、倔强。他从自发反抗地主的压迫,到经过斗争的磨炼和党的教育,成长为自觉的革命战士的过程,在戏剧冲突中,被表现得很有特色。赵石头的形象真实、饱满、生动,比以前的同类戏剧作品有所突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政治部文工团首演,后被译成多种外文,苏联、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蒙古国、阿尔巴尼亚、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日本等首都上演过。
代表作品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胡可先后创作了多幕儿童剧《清明节》、多幕话剧《戎冠秀》、独幕话剧《喜相逢》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胡可创作了《战斗里成长》《英雄的阵地》《战线南移》《槐树庄》等反映部队和农村生活的剧本。胡可出版有《胡可剧作选》和论文集《习剧笔记》《胡可论剧》《胡可戏剧杂文》等,以及散文集《敌后纪事》(与胡朋合作)、《走过硝烟》《烽烟 戏剧 人生——胡可自述》《老兵记忆》等。
人物逝世
2019年12月4日,中国文艺网荣誉委员、中国剧协顾问、剧作家胡可因病在京逝世,享年98岁。
参考资料
胡可同志逝世--新闻报道-人民网.人民网.2020-09-24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荣誉委员名单.www.cflac.org.cn.2019-12-09
原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胡可逝世,任内向军委献言献策保留军艺.www.thepaper.cn.2019-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