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龙颗粒
小青龙颗粒是一种解表化饮、止咳平喘的中成药,主治风寒水饮,恶寒发热,无汗症,喘咳痰稀。小青龙颗粒主要成分为麻黄、肉桂、芍药、干姜、细辛、炙甘草、法半夏、五味子;辅料为乳糖。
小青龙颗粒为棕色至棕褐色的颗粒(无蔗糖);气微香,味甜、微辛。用法为开水冲服,一次6克(无蔗糖),一日3次。小青龙颗粒一般认为几乎无副作用;偶有消化道症状(胃部不适、嗳气、腹泻等)或为瘙痒症(中止药后迅速消失);为辛烈走窜峻剂,用当慎之,凡阴虚血虚严重者均不宜用;小青龙汤与地高辛合用致室性期前收缩1例,停用小青龙颗粒,只服地高辛,早搏未再出现。临床应用包括感冒、咳嗽咳喘、长期流清鼻涕、迎风流泪、痰核淋巴结结核、关节炎。
医学用途
适应证
解表化饮,止咳平喘。用于风寒水饮,恶寒发热,无汗症,喘咳痰稀。
用法用量
开水冲服。一次6克(无蔗糖),一日3次。
制剂与规格
每袋装6克(无蔗糖);13克。
成分
小青龙颗粒的主要成分为麻黄、肉桂、芍药、干姜、细辛、炙甘草、法半夏、五味子。辅料为乳糖。
方解
方中麻黄、桂枝发汗解表,除外寒而宣肺气,为君药。干姜、细辛温肺化饮,兼助麻黄、桂枝解表,为臣药。五味子敛气,白芍养血,既防辛散耗伤肺气,又制其温燥伤津;半夏祛痰和胃散结,同为佐药。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解表化饮、止咳平喘之功。
药理毒理
解热
3.6、14.4g/kg小青龙糖浆给发热模型小鼠灌胃1次,对角叉菜胶致炎所致大鼠体温升高有降低作用。
抗炎
3.6、14.4g/kg小青龙果葡糖浆给肿胀模型大鼠灌胃1次,可抑制卡拉胶致大鼠足跖肿胀。·
镇咳
3.6、7.2g/kg小青龙糖浆给咳嗽模型小鼠灌胃1次,能减少1分钟内浓氨水引起小鼠咳嗽的次数。
平喘
小青龙颗粒可改善卵蛋白致敏哮喘大鼠肺功能,减少肺泡灌洗液IL-4的含量。
药代动力学
大鼠在灌服小青龙颗粒2.4g/kg后,麻黄碱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呈一室模型,半衰期1.39小时、清除速率每小时0.50、生物利用度每小时0.55毫克/毫升;伪麻黄碱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呈一室模型,半衰期2.65小时、清除速率每小时0.26、生物利用度每小时0.44毫克/毫升。
风险与禁忌
不良反应
1.一般认为小青龙颗粒几乎无副作用。
2.偶有消化道症状(胃部不适、嗳气、腹泻等)或为瘙痒症(中止药后迅速消失)。
3.小青龙颗粒为辛烈走窜峻剂,用当慎之,凡阴虚血虚严重者均不宜用。
4.小青龙汤与地高辛合用致室性期前收缩1例,停用小青龙颗粒,只服地高辛,早搏未再出现。
禁忌证
热证、实证不能用,只适合表寒、里寒,里热不能用。如恶寒轻发热重,流黄鼻涕,口干口苦,舌质红,舌苔黄燥,咳嗽咯黄痰。里热重者用麻杏石甘汤、片、颗粒、果露。
注意事项
1.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内热咳喘及虚喘者不适用。
4.支气管扩张、肺脓疡、肺心病、肺结核患者出现咳嗽时应去医院就诊。
5.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慎用。有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7.服药期间,若患者发热体温超过38.5℃,或出现喘证气急者,或咳嗽加重、痰量明显增多者应去医院就诊。
8.严格按用法用量服用,本品不宜长期服用。
9.用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10.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11.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12.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3.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4.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15.运动员慎用。
临床应用
1.感冒: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流清涕尤其是长期流清鼻涕,打喷嚏,身痛,咳白色泡沫痰或痰液如蛋清一样;
2.咳嗽咳喘:咳稀痰,舌苔水滑,口不干不苦;
3.长期流清鼻涕:见冷加重;
4.迎风流泪:符合虚证、寒证、水饮证,舌苔水滑,口不干口不苦,怕冷;
性状
小青龙颗粒为棕色至棕褐色的颗粒(无蔗糖);气微香,味甜、微辛。
化学信息
小青龙颗粒每袋含麻黄以盐酸麻黄碱(C₁₀H₁₅NO·HCl)和盐酸伪麻黄碱(C₁₀H₂₃NO⋅HCD)的总量计,不得少于4.0毫克。
参考资料
小青龙颗粒.药智网.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