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莱彻尔
施莱彻尔是一位活跃于德国政治舞台的人物,以其复杂的权谋手段和对政治局势的深刻理解而著称。他曾参与组织非法团体并秘密策划军事活动,同时也在外交领域扮演重要角色。尽管早期名声不显,但在30年代初已成为柏林政治圈内的关键人物。
人物经历
施莱彻尔在冯·西克特将军的指导下,积极参与组建非法的自由团和“黑色国防军”,并对这两个组织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他还曾是与苏联秘密谈判的关键人物,涉及在俄罗斯境内培训德国坦克军官和空军军官,并在那里建立了由德国人管理的军工厂。施莱彻尔以其权术手腕和暗中操作的能力而在军队和政治界中建立起强大的影响力。1928年1月,他成功影响保罗·冯·兴登堡总统,使其老上级格罗纳将军成为国防部长,这也是共和时期首次由军人担任此职。格罗纳视施莱彻尔为最重要的助手,赋予其处理陆军和海军政治及新闻事务的重要职责。施莱彻尔在此位置上不仅在军队内部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还在政治层面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力量。他能够在军队中任免高级军官,并开始实际执行这项权力,如在1930年巧妙地驱逐了陆军二号人物冯·勃洛姆堡将军,取而代之的是他的老朋友冯·哈麦施坦因将军。同年春季,他试图亲自挑选总理,并最终成功说服保罗·冯·兴登堡任命海因里希·勃鲁宁担任此职。
施莱彻尔意识到魏玛政体的弱点在于政党间的纷争和缺乏统一领导,这使得政府难以应对30年代初的重大危机。他认为,如果议会制度无法提供稳定政府,那么应该由民主选举产生的总统来领导一个强有力的政府。然而,当他推动勃鲁宁依靠总统紧急法令行使职权时,他破坏了军队在国家生活中原本超然于政治的地位,这也预示着他和他的盟友们未来的命运。施莱彻尔误判了民意,尤其是在1930年9月大选中纳粹党获得的巨大支持,这促使他改变了策略,开始与纳粹党领导人恩斯特·罗姆和格利戈尔·施特拉塞接触,开启了纳粹党与执政集团之间的重要联系。
1932年12月2日,施莱彻尔成为了自1890年以来首位担任总理的将军。他的政治野心在经济大萧条期间达到了顶峰,此时魏玛共和国已经濒临崩溃,他也失去了大部分人的信任,包括曾经受他操纵的总统。尽管如此,他仍然获得了最高职位。然而,所有人都清楚地看到了他的任期注定短暂。纳粹党对此毫不怀疑,约瑟夫·戈培尔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施莱彻尔这个使这么多人垮台的人,随时都可能垮台。”
1933年1月23日,施莱彻尔前往会见保罗·冯·兴登堡,请求解散国会并授予他紧急权力,以便在没有国会多数支持的情况下继续执政。他还提出了暂时取消国会的要求,并明确表示将转向军事独裁统治。施莱彻尔的种种努力未能奏效,他最终回到了巴本之前的位置,即寻求紧急权力而非组织多数派政府。兴登堡指示施莱彻尔回去争取国会多数支持,这意味着施莱彻尔的政治生涯即将结束。1933年1月28日,他向兴登堡递交了辞职信,结束了他在德国政治史上的显著篇章。
1933年1月30日,施莱彻尔卸任后不久,阿道夫·希特勒接替他成为总理。这一天,保罗·冯·兴登堡总统突然解除了施莱彻尔的职务,结束了他动荡的政治生涯。施莱彻尔曾在一次对话中对兴登堡说:“别跟我提什么‘德国式的忠诚’了!”
1934年6月30日,施莱彻尔在著名的“长刀之夜”事件中遇害,希特勒显然没有忘记他过去的对手。
参考资料
Kaiserreich周一小日志54:施莱歇尔.知乎.2024-08-17
希特勒的一生-看过你就不后悔2.个人图书馆.2024-08-17
天空下的德意志(第78章:连串的阴谋).网易.2024-08-17
天空下的德意志(第80章:决定德国历史命运的一天).网易.2024-08-17
1933年1月30日 希特勒被任命为德国总理.新浪网.2024-08-17
1934年发生在德国的清除行动:长剑之夜.知乎.2024-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