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张昭辅吴

张昭辅吴

张昭,字子布,徐州市(今江苏省徐州市)人,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人物。他在孙策逝世后,受命辅佐年轻的孙权,成为孙吴政权的重要谋士之一。张昭以其深厚的学识和刚正的性格,在政治和文化领域都有所贡献。

人物生平

早期经历

张昭早年便展现出卓越的学习才能,广泛阅读各类书籍,并擅长书写隶书。东汉末年,为了躲避战乱,他迁徙至扬州市地区。在此期间,他遇到了正在建立基业的孙策,并被任命为长史巡抚中郎将。孙策不仅尊重张昭的意见,还将他视为知己,无论文武事务均会咨询他的建议。

辅佐孙权

孙策去世时,年仅二十六岁,而继位的孙权当时只有十八岁。孙策临终前委托张昭辅助孙权,并表示若孙权无法胜任,则张昭有权取而代之。尽管孙权的能力得到了证明,张昭并未真正取代他,而是全心全意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张昭向朝廷呈报孙权即位的消息,并敦促各地官员继续履行职务。他还鼓励孙权节制悲痛,尽快处理政务。孙权随后被授予车骑将军的职位,张昭则担任军师,负责留守后方及管理幕府事务。

政治活动

在孙权称王的过程中,张昭发挥了关键作用。面对魏国使者邢贞的傲慢态度,他坚定地捍卫了孙吴的尊严。此外,他还参与制定了吴王的朝仪,并与其他学者共同研究周代和汉代的礼仪制度。

性格特点

张昭性格刚直,敢于直言,即使是孙权本人也会在他面前保持谨慎。他曾因孙权过度饮酒而提出警告,并在一次宴会上引用帝辛的例子来提醒孙权。在对待外交政策的问题上,张昭也曾与孙权发生激烈争执,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立场,即使面临威胁也不肯妥协。

晚年生活

随着年龄的增长,张昭逐渐淡出政坛,转而在家中专注于学术研究。他撰写了《春秋左传解》和《论语注》等著作。张昭最终在嘉禾五年(236年)去世,享年八十一岁。孙权亲自前往悼念,并追赠他为文侯。

史书记载

张昭的言行举止在历史文献中有详细的记载。孙权曾在公开场合表示,与张昭交谈时必须格外慎重,以免冒犯这位德高望重的老臣。在一次宴会上,张昭因不满孙权的行为而提前离席,孙权随即派人将其召回,并听取了他的批评。在另一场辩论中,张昭坚持己见,孙权虽然愤怒,但仍被张昭的忠诚所打动,最终放下武器,与张昭和解。这些事件反映了张昭在孙吴政权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他对孙权的影响。

参考资料

党纪学习教育| “忠心耿耿的辅佐大臣”——张昭.南京地方志.2024-09-27

三国人物:悲情张昭.搜狐网.2024-09-27

在你眼里划过的是张子布的一生——张昭!.百家号.2024-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