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窝镇
龙窝镇,隶属于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位于紫金县东南部,距紫金县城28公里,距汕头-湛江高速公路紫金东出口13公里,东邻五华县,南接惠东县,辖区总面积422平方千米。2020年,龙窝镇常住人口为40783人。截至2020年6月,龙窝镇下辖33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
历史沿革
民国18年(1929年),属第三区。
民国30年,属第三区龙璜乡。
民国34年,改为龙光镇。
解放后,建政属紫金县第三区。
1952年,为第三区。
1957年,分设龙窝、嶂下乡。
1958年,建龙窝人民公社。
1983年度,社设区。
1986年冬,撤区建镇。
2003年,撤销洋头镇,并入龙窝镇。
行政区划
截至2020年6月,龙窝镇下辖33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
地理环境
龙窝镇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位于黄洞村的腰婆咀为境内最高峰,海拔816.2米。
自然资源
龙窝镇矿产资源有钨、锡、水晶、金沙等。
人口民族
2018年末,龙窝镇户籍人口为85941人。
2021年6月,紫金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公布,截至2020年龙窝镇常住人口为40783人。
经济
2020年,龙窝镇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1亿元,农村人均年收入达16396元,完成税收1954万元。龙窝镇是典型的农业经济镇,2020年龙窝镇农业总产值增加至8.84亿元,同比增长6.2%。
文化
地名由来
据传,约五百年前,该地刚建市集,有一客商投宿,嫌弃客栈肮脏,戏言“狗窝”,店主不悦,不给住宿。后客商改盲美称“龙窝”,不得留狗。龙窝由此得名。
方言
龙窝话属梅县区客家方言体系,龙窝境内客家话分属紫金客家方言紫城腔和南路腔。
非物质文化遗产
花朝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源于紫金县乡村的“神朝”祭祀仪式,用客家话演唱,流行于广东省东部客家地区。
花朝戏的传统剧目题材多取自民间传说,大都宣扬惩恶扬善、忠贞爱国、婚姻自由等积极主题。客家人所崇尚的儒家思想及耕读传家、崇文重教等人文观念在花朝戏中得到充分的展示。因此,花朝戏在民间文学、民俗音乐、民俗文化、宗教文化方面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花朝戏已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广东省紫金县的木偶戏属于悬丝傀儡,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1885年由龙窝镇宝洞村邓木村等人从福建省引入,并成立荣华堂戏班。至清末民初,当地有荣华堂、崇华堂、新艳华等8个木偶戏班,活跃在紫金县乡村,以及周边的五华县、惠阳区、陆丰市等地。
龙窝镇木偶
紫金提线木偶戏用客家方言演唱,唱腔音乐由粤剧、花朝戏唱腔、民间小调、山歌曲调衍生而来,有20多种曲牌,自成一格。瑞安鼓词、道白自然。舞台语言典型化,通俗易懂,大量运用客家的俚语、歇后语、双关语,并通过插科打浑、一问一答、一唱一和以达到特有的艺术效果。伴奏由管弦乐和打击乐组成,指挥由司鼓担任,管弦乐部分由唢呐领奏,二胡、高胡、扬琴伴奏,打击乐部分由鼓、木鱼领奏,斗锣、小锣、大钹、小钹等伴奏。
紫金提线木偶戏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俗风情,在传统戏剧、民俗文化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紫金悬丝傀儡戏的剧本唱词中,反映了地方社会文化的变迁,为研究客家地区社会发展提供重要重要佐证材料料。
旅游
桂山村
贵屿山村,广东省古村落,原称埔巷,约在1685年前出过举人等有功名的读书人,当地人认为该地出贵人,又因桂树多,故改名为桂山,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客家古村落,地处北回归线以南,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一年四季可耕可种,现村中居民以廖姓居多。
廖姓先祖来自中原河南,由于历史原因,逐渐由黄河流域迁到江西省、福建省,后至广东省地区平远县,再迁至永安市。桂山村廖氏开基始祖廖叔,墓碑所立时代为明朝万历年间。
桂山石楼
桂山石楼,又名“长春楼”,位于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龙窝镇桂山村,距龙窝圩镇5公里,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历时四五十年建成,主楼平面为长方形,占地约300平方米,高六层、20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主楼平面为长方形,占地约300平方米,高六层、20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一、二层用花岗石条石砌筑,墙厚1.5米;三至六层用以明规格的火火砖砌成,墙厚50~60厘米。主楼前面是正屋,三进共41间,两侧横屋共70间,门前为石砌池塘,外围加筑斗方、围墙,连成一座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的建筑群。
桂山石楼坐落于村中心位置,桂山石楼前后左右共130余间房舍连成一片,是河源市从清代至中华民国保留最高、最庞大且基本完整,具有典型客家民居特点的古建筑群。1999年1月,桂山石楼被列为紫金县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桂山石楼被公布为河源市第一批受保护古建筑名单。2014年,桂山石楼被列为河源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紫金贞节牌坊
紫金贞节牌坊位于紫金县龙窝镇牌楼下村。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庚戌农历十二月十三日奉旨旌表温氏“贞节”而建。坊为四柱三间三楼石构建筑,悬山顶,高5.57米、通面宽6.47米、坊门宽4.47米。两旁置石狮,花岗石质地,上刻精美浮雕图案花纹。虽经200多年风雨,至今仍保存完好。
参考资料
推进乡村绿化美化,紫金县龙窝镇奋力绘就绿美新画卷.河源市人民政府.2024-09-27
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龙窝镇.博雅地名分享网.2024-09-27
龙窝镇.行政区划.2024-09-27
118娱乐官方版app全部版本.118娱乐官方版app全部版本.2024-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