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乐山桃花水母

乐山桃花水母

摘要乐山桃花水母 生长于温带淡水中的桃花水母,不超过一枚两分硬币大小,因为状似桃花,加上出现时间又多在桃花盛开的季节,故由此得名。据悉,桃花水母又称桃花鱼,是地球上最低等级生物,据今已有15亿年的历史。在世界上迄今已发现的11种淡水水母中,我国有9种,而桃花水母只在我国有零星发现。

简介

桃花水母生长于温带淡水中,是地球上最原始最低等的无脊椎刺胞动物门,属于世界保护级别最高的“极危生物”。由于诞生于约6.5亿年前,所以也被称为“水生物的活化石”。桃花水母是地球上最低等级生物,桃花水母是 一种最原始、最低等的无脊椎腔肠动物,距今已有6.5亿年,出现时间比恐龙早几亿年,被喻为生物进化研究的“活化石”,其本身独有的基因对现代基因工程研究有重要意义。桃花水母对生存环境有极高的要求,水质不能有任何污染,活体罕见,极难制成标本,被国家列为世界最高级别的“极危生物”,更有“水中大熊猫”之称。

形态结构

乐山桃花水母 桃花水母珍贵度可媲美大熊猫桃花水母,又称“淡水水母”、“桃花水母”,生长于温带淡水中,其形状如桃花,并多在桃花季节出现,故得名。其通体透明,像透明小伞在水中悠然漂浮,它们无头无尾呈圆形,晶莹透亮,柔软如绸,身体周边长满了触角,像飘落水中的桃花在表演“花样游泳”。最引人注意的是,它们中间长着五个呈桃花形分布的触角状物体。它们在水中一张一缩,上下飘荡,悠然自得。是一种濒临绝迹、古老而珍稀的刺胞动物门,已有15亿年以上的生存历史,是地球上最低等级生物。由于其对生存环境有极高的要求,活体又极难制成标本,所以,其珍贵度可媲美大熊猫,被国家列为世界最高级别的极危生物。已与大熊猫

桃花水母的外形象一把撑开的伞,或一个倒扣的碗,称为伞体,伞边缘有许多细线状的触手,这是它的捕食器官。口朝向伞下方,位于一条管子的末端,具4片唇。食物由此吞入,消化不了的残渣,仍由口排出体外,所以桃花水母嘴和肛门是一个。伞缘有一水平缘膜,此为水螅水母的共同特征。

桃花水母,通称“淡水水母”,"降落伞鱼"。水水母,体透明,微带乳白,拇指般大小,直径大约在0.1厘米至1厘米之间,触手约256条,依长短可分为七级,由伞部的收缩及触手的上下运动而浮沉水中。水螅体不发达,高仅2毫米,无触手。淡水产。透过清澈见底的水面,成千上万个硬币般大小、神秘精灵般的桃花水母,正在水中一张一合、翩翩起舞;当一缕晨光洒向水面时,水母便浮到水面享受阳光;而一阵秋风掠过,小精灵们又慢条斯理地潜伏在碧绿的水草周围。一朵朵桃花水母安静地悬浮着,仿如漂落在水中的瓣瓣桃花。它无头无尾,晶莹透亮,柔软如绸,在水中一张一缩,上下飘荡,悠然自得,就像空中缓缓升降的降落伞,在清澈见底的水潭中显得异常优美。

桃花水母为世界的稀有动物,出现时间一般较短,故难于发现。由于它们多在早春桃花盛开时节出现,有的为粉红色,在水中游动,状若漂浮在水面的桃花花瓣,因此,我国古代称它们为“马口鱼”。但又明确指出,马口鱼“非鱼也,生於水,故名之曰鱼;生於桃花开时,故名之曰桃花鱼”。这种正确认识在几百年前是个了不起的成就。

分布

乐山桃花水母 世界性分布,英国1880年的索氏桃花水母分布的国家有:日本韩国菲律宾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瑞典荷兰西班牙波兰罗马尼亚捷克丹麦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巴拿马共和国智利等,我国尚没有记载。1959年台湾省报道一新种寇氏桃花水母(Craspedacusta kou),而Kramp(1961年)认为此非新种,乃是索氏桃花水母,这有待证实。日本1922年的伊势桃花水母,仅分布于日本,且只采得一次标本。

中国在四川省浙江省、湖北、江西南昌等地都有发现。根据国内专家50多年来的调查研究,自1907年至2002年,95年间,我国共有14省53市、县有桃花水母的分布,有些地区只发现一次,如长沙市成都市、四川灌县、厦门市信阳市、台湾、香港特别行政区等,而少数地区几乎年年出现。我国桃花水母的种类多、分布广、记录早,这是其他国家不能与之相比的。

大约在上个世纪80年代,在四川南充的西河里曾生活过桃花水母,但由于后来炼油厂大量排污,导致水质恶劣,桃花水母也再也没有出现过。

桃花水母又称桃花鱼,作为地球上一种最原始、最低等的无脊椎刺胞动物门,已存在6.5亿年,被喻为生物进化研究的“活化石”,而桃花水母活体极为罕见,和桃花一样一年只现身一次,更有“水中大熊猫”之誉。这是白沙田水库继去年首次发现桃花水母后,再一次出现桃花水母,而且这次出现的规模比去年大得多。

生活环境

乐山桃花水母 桃花水母身体仅由两层细胞构成,体内有一腔,为消化吸收食物之处,相当于其他动物的肠,属于腔肠动物。桃花水母体态晶莹透明,在水中游动,姿态状若漂浮在水面的桃花花瓣。桃花倪海曙的生活史为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世代交替而成,螅状体(水母的“童年”)对环境要求极低,而一旦分离出水母则对环境和水质要求很高。环境适应时,螅状体便自然分离出水母;环境不利时,螅状体便长期吸附于水下或岩石缝中世代生存下去。

研究水母长达40多年的专家在无锡翠湖发现桃花水母时,用量杯舀取湖水,测出PH值为6.4。和振武表示,这一微酸水环境最适宜水母生长。水源主要来自附近的鹿顶山山涧。

生活习性

桃花水母体态晶莹透明,在水中游动,姿态优美。它的伞体不停地收缩与舒张,将下伞腔内的水压出体外,借此朝相反的方向缓慢游动。当遇到食物时,触手上的刺丝囊即射出刺丝,刺中被捕获物,顷刻将其中毒身亡,以触手送入口中,吞入胃内。桃花水母多以剑水蚤、小线虫、小环虫、小蝌蚪、小鱼苗等为食。

生长繁殖

乐山桃花水母 桃花水母为何突然出现,经数日或十数日后又悄悄地消失,这要从它们的生殖规律来解答。我国在早春看到的桃花水母,为成熟的水母体,有雌雄之分。以前认为雌雄桃花水母在外形上不能区分。经我们观察,触手细长,伸向上方的均为雌性,触手短粗,垂向下方的为雄性。雌雄将卵子和精子排到水中,卵受精发育成一个微小的满被纤毛的浮游幼虫,后幼虫一端接触石土央等外物,固着,发育成一个极小的树枝状的水螅体。水螅体可度过酷热的夏季和严寒的冬季,待来年春天,以出芽生殖产生水母体。水母体成熟后,再进行有性生殖。我们于1993年在秭归县发现的水螅体长只有0.3毫米,2002年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又发现了水螅体。水母体进行有性生殖产生水螅体,水螅体进行无性生殖产生水母体,这在动物界上称为世代交替。

保护

桃花水母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如果这一珍贵物种的灭绝,不但是我国物种多样化的损失,也是我国古代记载的“桃花鱼”文化资源的永久丧失。目前,对保护桃花水母的呼吁,已引起国内学术界及各方面的关注。造成桃花水母生存危机的原因主要是,原来栖息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在我国,由于对桃花水母的研究起步较晚,导致这一珍稀物种被遗漏在保护物种之外而错过了许多保护良机。近年在我国湖北归、泸州市张坝相继发现的桃花水母,对渴求研究它的中外专家学者不是一声春雷。但秭归桃花水母三峡水库蓄水而面临丧失家园之灾,在中外专家的共同努力下,秭归桃花水母开始“移居”北京。中科院院士、原中科院动物研究所所长宋大祥认为,秭归桃花水母异地繁殖的问题并未根本解决。为此,他们只有采用人工授精的方式在小范围内试验。今年3月30日,宋大祥院士在结束对泸州张坝桃花水母的实地考察后指出,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张坝水母生存环境已十分脆弱。对此,泸州市政府已决定斥巨资来保护这些“水中大熊猫”。

新闻报道

乐山桃花水母 到目前为止,世界上的桃花水母已发现11种,除英国的索氏桃花水母和日本的伊势桃花水母(1922年被发现)两种外,其余9种均产在中国:

宜昌桃花水母仅分布于宜昌市,1907年被发现;

中华桃花水母分布在四川乐山、四川泸州、湖北宜昌等地,1939年被发现;

乐山桃花水母分布于四川乐山、秭归县重庆市等地,1939年被发现;

杭州桃花水母仅分布于杭州市,1980年被发现;

信阳桃花水母仅分布于信阳市狮河港,1980年被发现;

四川桃花水母仅分布于四川都江堰市青城山,1984年被发现;

秭归桃花水母分布在湖北秭归、重庆等地(随着三峡水库蓄水,秭归桃花水母栖息地已被破坏),1985年被发现;

楚雄桃花水母仅分布于云南楚雄市,2000年被发现;

短手桃花水母仅分布于湖北秭归,2002年被发现。

水母报告

2002年8月下旬至9月初 江西林湖水库发现桃花水母

2006年6月,在广州市花都区芙蓉嶂发现桃花水母。

2007年2月下旬,在国家级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望天树景区发现桃花水母。

2007年10月13日,桃花水母惊现广东潮州市淡浮院的八角井中,被一名游客所发现,桃花水母的发现在粤东地区尚属首次,十分难得。目前淡浮院的工作人员已为这口井加上铁栅封口,加强对这口井的保护,我们在井沿上仍然可看见一只只的水母漂浮在水面上,十分诱人。

2007年,凤阳县凤阳山水库发现桃花水母

2008年7月9日,桃花水母继2007年10月13日之后第二次现身淡浮院,而且此次出现的数量大大超过前一次。自从发现桃花水母”后这口八角井也被更名为“桃花水母井”,这里常有许多游客慕名前来“撞桃花”。

2008年7月15日,于安徽池州市发现的水母大约有5、6万只,母群之大、数量之多、持续时间之长在世界上极为罕见,极具科研价值。

2008年7月,达州市发现了大量的罕见桃花水母。

2008年8月,湖北省团风县发现桃花水母

2009年,丹江口水库下游发现4000余只桃花水母。

2009年6月23日,在山东省首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五莲县洪凝镇陆家庄子水库发现大量罕见桃花水母。

2010年1月1日,国家级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望天树景区南腊河在一年后再次发现桃花水母。

2010年6月2日,四川自贡市荣县首次发现桃花水母,数量达到了上万只。

2010年6月中旬,在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首次发现桃花水母。

2010年7月3日,“中侨杯”潍坊市首次潍河全程徒步漂流科考活动的第5天,潍坊市渔业环境检测中心工程师王权对科考队员在诸城市诸城潍河公园附近河段发现大量桃花水母,在发现桃花水母河段前后一公里的范围内,河里面全是这种生物,从水面上看,平均一平方米至少有20只,总数估计有千万只。

2010年7月22日,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县玉城横培水库惊现桃花水母。大量稀少的桃花水母成千上万在水中一张一合。这些水母在几天前的大雨后密集出现的。

2010年7月26日,贵州省镇远县舞阳河中发现桃花水母。大量罕见的桃花水母在贵州省舞阳河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贵州镇远县境内的舞阳河支流白水溪上密集出现。

2010年8月24日,济宁邹城市东部山区洪山流域出现大量无脊椎软体透明水生生物,经专业人士鉴定,该生物为桃花水母

2010年9月8日,九江“驴友”罗智广在庐山脚下的海会镇一水库中发现了非常罕见的桃花水母。

2011年5月30日,河南省漯河市市河发现数万只桃花水母,成群结队,这已经是第三次在漯河发现桃花水母。

2011年6月9日,重现山东省泗水县万紫千红生态养生旅游度假区。

2011年6月10日,泾县在稼祥中学池塘中发现上千只桃花水母,成群结队,十分壮观。

2011年6月16日,济宁市泗水县泗张镇青界水库水域万紫千红度假区内,一名保安在山上巡逻的时候,发现了一群罕见的水生物。经过技术人员鉴定,这些水生物就是珍稀的极危物种桃花水母

2011年6月20日,重庆邮电大学中国信科集团楼后水池发现。

2011年7月6日,洛阳市伊河水域中发现。

2011年7月27日,泰山景区的工作人员在位于泰山桃花峪彩石溪内发现罕见的桃花水母。

2011年8月7日,福鼎市太姥山九鲤溪景区的工作人员发现位于九鲤溪内的濒危物种桃花水母。

2011年8月9日,泰安光石凉水库再现桃花水母。

2011年8月30日,长沙湖南省中核集团技校校园水池内发现大量桃花水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