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微仲
宋微仲,本名子衍,宋氏,子姓,名衍,又称仲衍,周代时期宋国的第二任国君,微子之弟,帝乙之子,孔子十五世祖。
在周公摄政时期,帝辛子武庚与三监联手作乱,周公东征平乱,杀死武庚,改立微子启为宋国公爵,代表商朝后裔,准用天子礼乐祭祖,成为周朝二王三恪之一。微子启嫡子微伯有一个儿子,但微伯及后代为周朝作史官,无法继承国君之位。因此,宋微仲按照殷商兄终弟及的宗法,继承了国君之位。宋微仲去世后,其子稽继位,即宋公稽。
人物经历
周公摄政时期,帝辛子武庚与三监联手作乱,周公东征平乱,杀死武庚,改立宋微仲的哥哥微子为宋国公爵,代表商朝后裔,准用天子礼乐祭祖,成为周代二王三恪之一。微子嫡子微伯有一个儿子,但微伯及后代为周朝作史官,无法继承国君之位。因此,宋微仲按照商朝兄终弟及的宗法,继承了国君之位。宋微仲去世后,其子稽继位,即宋公稽。
相关争议
身份质疑
《史记·宋世家》,微子启本来是商王帝乙首子(大儿子),纣的庶兄。姬诵时周公奉命平三监之乱,“乃命微子开(启)代殷后,奉其先祀,作《微子之命》以申之,国于宋……微子开(启)卒,立其弟衍,是为微仲。”同书《三代世表》也说仲衍是“启弟”。
《世家》的记载可与几种古籍对照。《吕氏春秋·当务》说:“纣之同母三人,其长曰微子,其次曰中衍,其次曰受德,受德乃纣也,甚少矣。纣母之生微子启与中衍也,尚为妾,已而为妻而生纣。纣之父、纣之母欲置微子启以为太子,太史据法而争之曰:‘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纣故为后。”仲衍系启之弟,同《史记》一致。
《礼记·檀弓》记鲁国子服伯子语,说到“微子舍其孙裌而立衍也”,郑玄注:“微子适(嫡)子死,立其弟衍,殷礼也。”《孔子家语·本姓》也说微子启“其弟曰仲思,名衍,或名泄,嗣微子后,故号微仲。”都是讲微子之子先死,由弟衍继位,这与殷礼兄终弟及相合。
《汉书·古今人表》说法则有一点不同,在“宋微中(仲)”下注为“启子”,这个异说曾为少数学者,如宋代的苏辙、明代的包尔庚所采用,清代阎若璩还力辩仲衍是微子启次子,但《人表》只是孤证,恐难信据。
史书记载
《史记·卷三十八·宋微子世家第八》:微子开卒,立其弟衍,是为微仲。微仲卒,子宋公稽立。
文学形象
明代小说《封神演义》中称宋微仲(微仲衍)为微子衍,帝乙次子,帝辛异母次兄,进谏纣王无效后归隐。
参考资料
《史记·卷三十八·宋微子世家第八》.国学网.2013-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