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王时翔

王时翔

王时翔(公元1675年至1744年),字皋谟,又字抱翼,号小山,江苏镇洋人。清代时期官员,曾任福建晋江县知县,后升任成都市知府。他以其公正廉洁和处理疑难案件的能力而闻名。

人物经历

早年生活

王时翔出生于清圣祖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是一位学者型的人物,虽学业有成却未能得到朝廷的赏识。他在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被推荐并授予福建晋江县知县一职。

官场生涯

他的司法判断能力受到当时观风整俗使刘师恕的高度赞扬。后来,他先后转任政和、瓯宁等地的知县,并最终晋升为漳州府同知,驻扎在南胜镇地区。在那里,他成功解决了当地的械斗问题。

乾隆,王时翔因表现卓越被重新启用,担任山西蒲州府同知,随后提升为成都市知府。在成都,他以廉洁自律的态度领导下属,并善于处理重要事务。他还成功阻止了一次可能影响居民生活的军事迁移计划,并在粮食价格波动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职业后期

王时翔在成都任职期间,多次解决疑难案件,被誉为神明。然而,由于某些政策上的分歧,他对自己的工作感到不满意,于是请求退休。在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王时翔去世,享年七十岁。

主要作品

王时翔著有《小山全集》二十卷,其中收录了他的文学创作和对诗词的深刻见解。他在《莫荆琰词序》中对诗词的发展进行了评述,认为苏轼的作品虽然独特,但在风格上仍有不足之处。他认为辛弃疾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凄凉悲壮的情感,这使得他的作品可以被视为诗歌艺术的一种转变。

史籍记载

王时翔的事迹被记录在《清史稿》中,详细描述了他的政治生涯和个人品质。

参考资料

王时翔.王时翔.2024-11-18

王时翔.王时翔.2024-11-18

王时翔.王时翔.2024-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