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姬
许姬(生卒年不详),女,是楚庄王宠爱的妃子。
春秋时期,楚庄王一场大战胜利后大摆宴席,席间一阵怪风吹灭蜡烛,一将军趁暗牵许姬衣袖,许姬摘其冠缨向楚庄王说明情况,楚庄王听后忙令百官摘去冠缨后再点灯,但如此一来,便无人知晓那牵袖之人是谁。等到宴席散后,许姬向楚庄王提出为何不在席间拆穿牵袖之人的质疑,楚庄王便为她解惑道“群臣尽欢,酒后失态是人之常情,如果拆穿他,虽然彰显了妇人的贞节,却伤害了国士的心。”许姬随即对楚庄王的睿智所叹服,此宴也被后人称之为“绝樱会”。数年后,楚郑交战,在绝缨会上牵许姬衣袖的将军唐狡为报楚庄王不杀之恩而立下汗马功劳。
三国·曹植的《求自试表》、唐·陈子昂所著的《座右铭》、辛文房的《唐才子传·钱起》中都运用了这个典故。
人物生平
春秋之时,楚庄王于一场大战中大获全胜,遂班师归朝。为贺此捷,楚庄王盛设宴席,与群臣同享欢娱。席间忽然一阵怪风,将堂灯尽灭。左右侍从赶忙去取火,然火尚未至。彼时,有一位将军,见楚庄王妃子许姬姿容绝美,竟趁着这黑暗之际,伸出手去牵许姬的衣袖。许姬察觉后,右手敏捷地将那将军的冠缨一把摘下,将军顿时惊慌失措,急忙把手缩了回去。
许姬手握冠缨,款步来到楚庄王身前,附耳轻声说道:“我奉大王之命,向各位官员敬酒,其中有一个人无礼,趁着蜡烛熄灭的时候,强行牵我的衣袖。我已经抓住了他头盔上的缨带,大王可以赶紧让人点起火把来察看。”庄王闻之,却急命掌灯之人:“千万不要点蜡烛!我今日举办这个宴会,是约定与各位爱卿尽情欢乐。各位爱卿都把帽缨去掉开怀畅饮,不摘掉帽缨的人就不算尽兴。”于是,百官皆依言除去冠缨,而后才点亮蜡烛,如此一来,竟无人知晓那牵袖之人究竟是谁。
席散之后,许姬回宫,满心疑惑地问庄王:“我听说‘男女之间不能轻慢亵渎’。何况是君臣之间呢?如今大王让我给各位大臣敬酒,以此来表示敬意,然而大王却不加以审察,那用什么来严肃上下的体统,端正男女之间的区别呢?”楚庄王笑着说道:“这不是妇人所能明白的!古时候,君臣宴饮,按礼不过喝三杯酒,但只在白天宴饮,不在夜里宴饮。如今我让群臣尽情欢乐,接着点上蜡烛继续,酒后有狂态,这是人之常情。如果去审查并治罪那个人,虽然彰显了妇人的贞节,却伤害了国士的心,让群臣都不开心,这不是我发布命令举办宴会的本意。”许姬听闻,不禁对楚庄王的睿智与大度叹服不已。后世之人,便将此宴称为“绝缨会”。
数年后,楚国和郑国开战,而楚国将军唐狡骁勇无比,立下汗马功劳,引起了楚庄王的注意。战后,楚庄王随即召见唐狡,要赏厚礼。唐狡说:“我已经受到君王丰厚的赏赐了,如今有幸已为君王报效,哪里还敢再奢求赏赐呢?”庄王惊讶地问:“我不曾认识你,你在哪里受到过我的赏赐呢?”唐狡对庄王说:“在绝缨会上,牵美人衣袖的人,就是我。承蒙君王不杀之恩,所以舍命相报。”
轶事典故
关于许姬的典故,包括了三国·曹植的《求自试表》中的“绝缨盗马之臣赦,而楚、赵以济其难。”唐·陈子昂所著的《座右铭》中的“ 秦穆饮盗马, 楚客报绝缨。”辛文房《唐才子传·钱起》:“况宾无绝缨之嫌,主无投辖之困。”
相关作品
书籍
电视剧
舞台剧
关于许姬的舞台剧包括《绝缨宴》《摘缨会》等。
参考资料
别因一纵火保姆就否定善良价值.新京报电子报.2024-08-14
给人留点脸面.北方网.2024-08-14
历史上最厉害的4场饭局,读懂格局就打开了.今日头条.2024-09-27
东周列国·春秋篇.豆瓣电影.2024-12-09
历史上最厉害的4场饭局,读懂格局就打开了.今日头条.2024-12-09
摘缨会.豆瓣.2024-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