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英文名:China Grinm Group Corporation Limited,简称:中国有研,曾用名: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是国务院国资委直管的中央企业,是中国有色金属行业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研究开发和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机构。公司创建于1952年,总部位于中国北京市西城区新外大街2号,法定代表人、董事长为赵晓晨。

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家有色金属行业技术开发基地、“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拥有22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和50余家高新技术子企业。主营业务包括集成电路关键材料、稀土功能材料、光电信息与特种功能材料、金属粉体材料、新材料测试评价及科技期刊出版等。20世纪50-60年代,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开发了64种有色金属元素的分离提取工艺,奠定了中国有色-稀有-稀土工业的技术基础。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始承担国家大规模集成电路用硅材料攻关任务,先后研制成中国第一根6、8、12英寸硅单晶。“九五”期间,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开始涂层导体即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的研究工作,是中国最早从事涂层导体研究工作的单位之一。1999年7月,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开始转制为中央直属大型科技企业。2017年12月,由全民所有制企业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十三五”期间,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承担国家和地方政府科研课题470项,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励3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86项,授权专利1272项,制修订标准258项。

截至2024年,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累计承担国家科技项目6000余项,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1100余项,授权专利近3400项,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800余项,向行业内外输出转移成果超1300项次。2022年,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资产总额150.9亿元,净资产110.4亿元,营业总收入195.6亿元,利润总额5.0亿元。2020年,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位列“2020中央企业海外网络传播力榜单”第86名,2022年,入选“2022年度中国科创领袖企业TOP100”,2023年,位列“2023中央管理企业软实力排行榜”第36位。

历史沿革

成立初期

1952年11月27日,重工业部对原重工业部综合工业试验所筹备处进行改组,将冶金、选矿、采矿、分析等部门分出,成立重工业部有色局有色金属工业实验所,为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有色金属科学研究机构。1955年,更名为有色金属工业综合研究所。1958年,冶金工业部将有色金属工业综合研究所改为冶金工业部有色金属研究院。

20世纪50-60年代,冶金工业部有色金属研究院成功开发了64种有色金属元素的分离提取工艺,奠定了中国有色-稀有-稀土工业的技术基础。

20世纪70年代,冶金工业部有色金属研究院积极投入了金川、包头、攀枝花三大共生矿资源综合利用的攻关研究工作,其中金川综合利用项目与其它单位合作,获1989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作为参加单位之一,冶金工业部有色金属研究院还为金川二矿区铜选矿工艺和镍系统镍钻分离工艺研究作出了贡献,为包头稀土的冶金提取提供全套生产工艺技术,使甘肃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发展成为世界三大稀土生产厂之一,为攀枝花钦资源利用提供了海绵铁生产工艺技术。该院和白银有色共同发明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白银炼铜法,获国家发明二等奖

不断发展

1979年,冶金工业部有色金属研究院更名为冶金工业部有色金属研究总院。20世纪80年代以来,冶金工业部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开始承担国家大规模集成电路用硅材料攻关任务,为硅材料攻关组组长单位,先后研制成中国第一根6、8、12英寸硅单晶

1983年4月,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成立后,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由其直接领导,同年11月更名为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1992年,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提出了“三以一体”的发展模式:以科研为基础,以有色金属新材料为主体,以效益为中心,逐步形成技工贸结合的跨国经营的高科技实体。

1993年,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全院科研经费投入超过4000万元。在1993-1994两年中,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发明奖6项,获总公司科技进步奖54项,鉴定成果94项,获专利19项,发表论文448篇。一批在研项目获重要进展和突破研制出了中国国内第一根电路级IC用D6英寸直拉硅单晶高温超导材料研究在全国比对测试中获团体总评最好成绩,“四技”工作获得北京市技术市场“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

截至1994年,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已与近40个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英国法国日本俄罗斯韩国等,建立了广泛的技术交流和经济贸易合作关系。自1978年以来,已派出100余人次与外国同行开展合作研究,并派出800余人次进行考察、进修以及学术交流。此外,该院也接待了1000余个团组,共计3000余人次的外国及港台访问团,进行了学术交流和经贸洽谈。这些交流与合作有效地促进了科技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促进了外贸工作的快速发展,使创汇额逐年增加。

1996年,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研制成功镍氢动力电池,并在中国首次成功进行了电动汽车装车试运行。“九五”期间,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开始涂层导体即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的研究工作,参加由国家超导技术联合研究开发中心统一协调管理的国家“863”“973”项目,是中国最早从事涂层导体研究工作的单位之一。1998年,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完成了载人飞船空间环境模拟器热沉装置,12英寸硅单晶、高温超导电缆分别被两院院士评为1997、1998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之一。

转制改革

1998年4月,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局,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由其直接领导。1999年7月,开始转制为中央直属大型科技企业。

20世纪60-80年代,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累计输出技术人员1700多名、大型仪器设备4200余台(套),援建了宝鸡有色金属加工厂、宁夏有色金属冶炼厂、洛阳单晶硅厂、峨嵋半导体材料研究所、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包头稀土研究院等10余家大型企业和科研院所,支撑了甘肃金川、四川攀枝花市包头市等一大批有色金属资源基地建设。

2000年1月26日,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取得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正式转制为中央大型科技型企业,隶属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是中国首批百家创新型企业之一。转制后,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高度重视科技成果产业化,先后组建了多家高科技产业公司,在高科技产业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截至2016年底,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的总资产达到86.9亿元,净资产65.5亿元。

“十五”期间,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作为依托单位,联合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西北有色院等单位,承担国家“863”计划“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实用化技术研究”(2002AA306211,2002-2005)课题和“10米长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的研究”课题(2004AA306130,2004-2005),参加“十五”、“973高温超导带材和缆材的基础研究”(NKBRSFG1999064605,1999-2004)。

2003年3月,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归属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2004年12月7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组织召开了2003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会议,《中国稀土学报》在1576种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的评比中名列第72名,获得了“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奖励。

“十一五”期间,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承担了国家“863”计划“连续制备涂层导体超导层的关键技术研究”课题(2006AA03Z205,2006-2008),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作为依托单位,联合北京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上海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承担了国家“973”计划课题“忆锁铜氧涂层导体基础科学问题研究”(2006CB601005,2006-2010)。

2010年,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小卫开创了碳酸氢镁冶炼分离稀土新技术,实现了镁盐废水和二氧化碳的循环利用,有效解决了高盐废水污染问题。在接下来的十年中,她成功自主研发了“离子型稀土矿绿色高效浸萃一体化新技术”,相比传统技术,工艺缩减了5个步骤以上,稀土回收率提高了8个百分点以上。这项技术从源头上消除了放射性废渣和氨氮污染,是离子型稀土矿生产工艺的一次重大变革,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开发成功的一系列绿色低碳提取分离稀土技术已在20余家稀土企业实现了工业应用。

“十二五”期间,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在“973”计划项目中(2011CBA00105)就涂层导体厚膜制备及相关基础科学问题进行研究。同时开展“YBCO涂层导体应力和微结构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972019,2010-2012)。

2016年12月,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成立了北京金码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是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在“互联网+”方面的全新试水,深度整合材料领域厂家、产品、人员、设备等相关资源,打造集材料交易、检测、资讯、科技服务等为一体的专业的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行业数据中心,为国家、行业和企业提供大数据支持和决策参考。2017年12月,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由全民所有制企业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更名为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稳定发展

自2018年以来,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连续召开了第十次党代会、科技创新大会、人才工作会等重要会议,坚定执行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战略,致力于打造“一地四区”的有研创新家园。这一构想旨在建立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原创技术策源地、创新驱动先行区、体制机制改革区、人才发展聚集区和创新思想融合区。

“十三五”期间,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向国家战略需求,承担红外窗口材料、铝基复合材料、弹翼镁合金、射线屏蔽材料、钦合金型材等系列军用关键材料研制保供任务,为国家重大工程和国防军工提供了关键材料保障:牵头承担了国资委、科工局有色金属新材料相关的专项攻关任务35项,全力解决“卡脖子”关键技术难题。承担国家和地方政府科研课题470项,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励3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86项,授权专利1272项,制修订标准258项。

“十三五”期间,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孵化转化成立有研金属复材公司,转化支撑形成湖南文昌新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银宝山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新的生产线,科研成果实现对外直接转让,转让经费1.74亿元,依托技术成果,开展工程技术服务21项。坚持围绕国民经济和有色金属行业发展所需开展研究开发和科技服务,服务企业和科研团体数量超过5000家/年。

“十三五”期间,有研集团进一步完善了科技创新制度体系,围绕科技战略规划、创新激励、知识产权、项目管理、自主投人、科技人才培养等方面,新修订10余项导向性很强的政策制度,从制度层面为创新驱动提供保障。所属公司有研工研院实施了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分红等激励措施,149人获得科技成果转化现金奖励,有研新材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国合通测、有研粉末实施股权激励,直接参与人数达到350人。

“十三五”期间,培养造就了一批具备企业家精神的高水平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包含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在内的高水平创新团队,新增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名、特殊人才计划3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名,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2名,5人获得“全国杰出工程师奖”,1人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2019年1月,根据国资党任字〔2018〕63号文件,熊柏青被任命为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根据国资任字〔2018〕96号文件,任命熊柏青为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提名为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人选;赵晓晨不再担任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职务。

2019年10月28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与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举行。双方按照战略合作协议约定内容,建立稳定的合作沟通机制,围绕重点领域,深入对接开展合作,加快电子信息用有色金属材料的应用与发展。2019年12月,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公开挂牌转让华润置地(北京)股份有限公司3.6万股股份(0.0028%股权),底价29.05万元。2021年12月23日,中国稀土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其中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持有3.90%。

2022年4月11日,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与航天科工集团战略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在有研集团有色金属新材料科创园隆重举行。此次战略合作协议的签订,是落实国资委党委关于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现代产业链链长的决策部署,深入推进央企强强联合、协同攻关的举措。下一步,双方将建立定期对接交流机制,构建应用需求与科研技术之间的桥梁,深挖合作潜力,共同为落实国家战略、推动关键核心材料自主可控作出贡献。

2022年7月19日,有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其公司控股股东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稀土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签订《共建稀土创新基地合作协议》,旨在充分发挥双方各自特色优势,共同促进稀土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2022年8月,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公司有研复材高导热石墨铝复合材料试制线建设完成,标志着有研复材在高导热金属基复合材料领域走出了研制转生产的关键一步。

2022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更名为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2023年10月7日,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部办公地点迁至有研科技创新中心,地址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外大街2号D座。

2024年1月18日,有研新能源材料(江西)有限公司在江西省新余市举行了“下一代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项目”的开工奠基仪式。在仪式上,有研公司的赵晓晨表示,自2023年中国有研与江西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来,双方的合作关系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下一代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项目是有研公司在新能源材料领域的重点布局方向,也是公司承担的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任务之一。未来,有研公司将进一步深化与江西省在更多领域的合作,与赣锋锂业等企业强强联合,为江西省有色金属产业转型和新能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企业治理

人员结构

董事会

以上信息来源:

管理团队

以上信息来源:

人才队伍

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拥有两院院士3名,拥有国家领军人才、拔尖人才、百千万人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在内的高级专家120余名,正高级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近700名。拥有稀土绿色冶金与材料、金属熔体分散凝固、轻合金材料、铜合金材料等国家(国防)科技创新团队,研发队伍中博士和硕士占比75%以上。设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及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二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研究生导师180余名。累计培养博士、硕士生研究生1500余名,出站博士后110余名。

院士专家

组织结构

职能部门

以上信息来源:

子公司

以上信息来源:

重要参股公司

以上信息来源:

事业单位

以上信息来源:

专项机构

以上信息来源:

社会组织

以上信息来源:

股权结构

公司业务

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主营业务领域包括:有色金属微电子-光电子材料,有色金属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稀有-稀土金属特种功能材料,有色金属结构材料-复合材料,有色金属粉体材料,有色-稀有-稀土金属选矿冶金技术,环保与二次资源回收利用技术,特种制备加工与装备技术,有色金属分析检测评价,科技期刊出版,风险投资,研究生培养等。

集成电路关键材料产业

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经多年技术积累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布局,在硅材料领域拥有200余项专利和40余项标准,其中12英寸硅片方向拥有70余项专利。现有产品已覆盖全球多数芯片厂商,形成了完整的全球供应体系,通过与日本RST公司合作,进一步拓宽市场渠道,参与国际竞争。拥有从超高纯原材料到溅射靶材、蒸发膜材、高纯贵金属功能材料产品垂直一体化研发和产业化平台,多项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在贵金属领域知名度、信赖度高,为铂族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保障。2022年大直径硅单晶产品产销量超过430吨,12项目主体结构顺利封顶。有研硅公司成功在科创板上市。溅射靶材产能达30000块,销量26000余块,同比增长18%。

金属粉体材料产业

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先进有色金属粉体材料领域深耕多年,掌握了多项有色金属粉体制备和应用核心技术,已成为国际领先的有色金属粉体材料生产企业。在北京、重庆市、安徽、山东省英国泰国等国内外地区布局了产业基地,充分发挥各产业基地协同效应,不断提升产品综合竞争力,拥有覆盖全球市场的销售网络。2022年粉体材料销量超过28000吨,“微电子互连用合金焊粉”获批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重庆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全部完成工程建设,正在开展设备进厂、厂区绿化等工作。

稀土功能材料产业

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拥有稀土矿冶炼分离-稀土化合物稀土金属及合金稀土磁、光、催化等稀土功能材料的全产业链。稀土绿色提取分离技术、超高纯稀土金属及靶材、近红外荧光粉等产品的技术水平处于行业领先水平。高纯稀土金属和靶材制备技术水平国际先进,可批量制备全系列4N级高纯稀土金属以及12英寸以下的高纯稀土靶材。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磁粉-磁体核心技术,拥有稀土粘结、烧结磁体系列产品,是电声领域用磁材的行业龙头企业。稀土发光材料是国内第一品牌,深度参与国际竞争。2022年扩展烧结磁体在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应用,快粘结磁粉产品欧洲市场同比增长超过300%,镝稀土金属产品产量同比增长25%。开发出新型重稀土旋转靶材高效工艺,靶材销量同比增长40%以上。

有色金属特种加工材产业

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从事金属基复合材料研发生产的骨干工程技术单位,是中国最早开展铝合金半固态成型技术研究的单位之一,拥有业内领先的航空航天用结构件、封装材料等产品。是中国最早从事有色金属挤压镁合金的研究单位,挤压阳极国内市场占有率行业第一,可提供系统解决方案。智能电表用锰铜材料和乐器用白铜材料市场占有率稳居行业第一,眼镜用白铜材料市场占有率保持行业前三,在高端市场居于首位。2022年开展金属基复合材料领域专业化整合,有研复材公司将复合材料和轧管生产线等相关固定资产注入有研廊坊,成立忻州公司建设熔铸和阳极产业基地。全年铜合金和阳极板块产品总销量5612吨,实现营业收入和利润双增长。

光学(红外)材料产业

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自主开发了大直径锗单晶硫化锌硒化锌、硫系红外玻璃等先进红外材料,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红外光学材料体系。红外锗单晶制品销量连续三年超过10吨,全球市场占有率超20%,是全球红外锗的主要供应商之一。硫化锌材料在中国多个重点项目中得到批量应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80%。化锌和硫系玻璃等材料进入批量生产阶段,市场前景良好。建成了精密光学加工、红外功能膜镀制以及镜头和组件装调生产线,形成了垂直一体化的产业链优势。2022年依托红外光学材料-元件-组件的垂直一体化产业平台紧抓市场机遇,锗晶体、贰陆晶体、硫系玻璃等光学产品本年销量16866公斤,同比增长14.9%。

分析测试服务产业

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专注于金属材料检测70年,是中国首批国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分析测试中心,是中国首批具备计量认证和合格评定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承担国家新材料测试评价平台主中心和有色金属材料行业中心的建设任务。持续推动金属材料测试评价技术进步和行业标准建设,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130余项,制定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600余项,研制国家标准物质(标准样品)160余个,积累了雄厚的技术基础,培养形成了强大的专家队伍。2022年完成国家新材料测试评价平台主中心和有色金属材料行业中心建设项目,顺利通过验收;全年分析检测收入超过3亿元,同比增长37%,服务企业和科研团体近万家。

科研成果

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家有色金属行业技术开发基地、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在半导体材料、稀土材料、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有色金属新能源材料与制品、动力电池、智能传感功能材料、生物冶金、材料制备加工等领域拥有10余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分析检测中心。先后为 “两弹一星”“核潜艇”“高新工程”“国产大飞机”“集成电路”“载人航天”“探月计划”“点火计划”“新能源汽车”“高速轨道交通”等国家重大工程提供了一大批新材料、新技术。

2021年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35项,中国专利奖银奖1项,所属3家创新平台全部通过评估纳入首批新序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所属2家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方案顺利通过国资委评估,位居央企前列。雁栖湖特种有色金属材料创新中心获正式批复;48项重大攻关项目按节点要求全面完成;新一代稀土绿色高效冶炼分离新工艺实现推广应用。2019—2021年科技创新奖励总额大幅增长,复合增长率达30%。

2022年,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含国联研究院和半导体硅材料板块在内,实现国家和地方政府科技项目经费收入5.26亿元、企业科技服务收入1.23亿元、分析检测收入3.57亿元,科技收入总和首次突破10亿元、创历史新高。获授权专利368项,其中海外专利36项、国内发明专利203项。发表科技论文227篇,其中单篇科技论文最高影响因子达29。获中国专利奖银奖和优秀奖各1项、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北京市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1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

截至2024年,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累计承担国家科技项目6000余项,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1100余项,授权专利近3400项,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800余项,向行业内外输出转移成果超1300项次。

创新成果

难选含硫钨锡多金属矿精准调控选矿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

钨、锡是中国重要的战略矿产资源,广泛用于航空、国防等领域。针对难选含硫钨锡多金属矿回收率低,创新提出选择性磨矿-无酸除砷硫-同步强化捕收\u0002选择性抑制的协同互补新技术,实现了低品位钨锡资源的绿色高效利用,保障了中国钨锡战略矿产资源的自主安全,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显著。成果已在紫金钨业、南国矿业、华锡矿业等得到推广应用。获2022年度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高效率超薄空间太阳电池用4英寸低位错锗单晶及产业化

以4英寸低位错锗单晶制备的超薄锗片是三结砷化镓太阳电池最为理想的衬底材料。突破了4项关键技术,解决了晶体生长和缺陷控制难题,研制出4英寸低位错锗单晶产品,位错降低到300/cm2以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技术指标国际领先,大幅度提高中国锗单晶研制水平,打破国外垄断。建成年产能1.6吨的低位错锗单晶生产线,实现批量供货。获2022年度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高品质8英寸硅片制备技术及产业化

通过引入超导磁场拉晶、定制单晶炉设备和热场、5联抛光工艺和大尺寸双面研磨设备、兆声清洗等技术,达到无微缺陷、高平坦度、低沾污水平的高品质8英寸晶圆指标。依托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技术实现稳定批量化生产。开发出一整套高品质8英寸硅片制备技术,形成从单晶生长到硅衬底抛光片制备的全流程工艺体系。产品包括COP-Free、车规IGBT用、MEMS用硅单晶抛光片等,覆盖集成电路、分立器件、功率器件等领域。获2022年度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增材制造高品质铝合金大尺寸薄壁复杂构件制备技术

铝合金3D打印材料广泛应用于航天结构件。针对铝合金粉末存在流动性差、空心粉多、卫星粉多、氧含量高等问题,突破了高球形度、高松比、低空心粉率的铝合金粉末连续雾化技术,开发了拓扑优化和晶格填充技术,实现卫星大尺寸贮箱主承力结构、动量轮支架等大尺寸薄壁结构件的工程化应用。获2022年度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汽车覆盖件用高性能6xxx系铝合金薄板及其产业化

围绕汽车覆盖件用高性能6xxx系铝合金薄板,发展了快速时效响应强化、组织协同调控理论基础和工业化制造技术体系,打破了国外垄断,实现了国产合金薄板的大批量生产与稳定供货。获2022年度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先进封装用高纯金属及合金溅射靶材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突破了先进封装用靶材制备关键技术,实现高性能、长寿命靶材创新设计,靶材各项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批量供货全球先进封装企业,满足晶圆级、系统级、3D等先进封装需求,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间接经济效益超千亿元。实现了先进封装用高纯金属及合金靶材国产化替代和自主可控,解决了中国集成电路用靶材“卡脖子”问题,保障先进封装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获2022年度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基于界面调控的电解铝产品防护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以界面调控腐蚀防护理论为基础,开发了铝防护修饰配套的清洁环保处理技术、高效液相阴极等离子电解沉积防护涂层制备技术,建立了高寿命的离子液体辅助界面成膜方法和相关产品检测认证综合评价体系,开展了基于界面调控的电解铝产品防护关键技术的产业化推广应用。获2022年度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高纯锗标准体系研究与建立

锗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广泛用于光纤通讯、红外光学、半导体、太阳能电池、航天测控、核物理探测等领域。制定了高纯锗系列标准,包括产品标准4项和配套分析方法标准8项,产品标准涵盖了国际主流产品指标,方法标准采用先进化学分析技术,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标准应用于高纯锗生产、研发、销售各环节。获2022年度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期刊成果

截至2022年,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制修订标准110项,其中国际标准2项、国家标准46项,主办及运营12本学术期刊,包括《RAREMETALS》(SCIE/E收录,JCR影响因子6.318,全球冶金工程领域Q1区TOP6,中科院1区TOP期刊)、《JournalofRareEarths》(SCIE/EI收录,JCR影响因子4.632,全球应用化学领域Q1区)、《JournalofAnalysisandTesting》(ESCI/El收录)、《Tungsten》(EI收录)、《稀有金属》(El收录,CJCR影响因子1.792)、《中国稀土学报》(EI收录,CJCR影响因子0.973)、《分析试验室》(EI收录,CJCR影响因子1.005)、《铜业工程》,英文新刊Chain、IntelliSys、MetaResource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项目,与江铜集团合作英文新刊Copper(《铜》)。

2021年9月26日,中国科学技术学会发布了《关于下达2021年度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入选项目的通知》。根据《关于申报2021年度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项目的通知》,按照《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和《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评审细则》,经项目申报、资格审查(166项通过)、项目评审(92项进入终评)、结果公示,产生了入选项目共计30项,有科期刊出版(北京)有限公司主办的新刊Chain(《链》)成功入选。

有科出版2015年由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独家发起成立,2019年引入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作为战略合作伙伴,2021年中南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将中国有色金属知识库作价入资有科出版,有科出版开启了学会、科研机构、高校联合出版新模式。2019年,有科出版携有色金属期刊集群获得“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集群化试点项目”,成为全国5家集群化试点单位之一。

人才培养

1985年成立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研究生部。2022年成立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研究生院。截至2024年,有两个一级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具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两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并与多家企业联合建立博士后工作站。

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培养研究生具有优越的科研条件,截至2024年拥有22个国家创新平台,承担大量的国家科研项目及军工配套项目。研究生在学期间除享受国家规定的普通奖学金和补助费外,还按月发给研究生固定的生活补贴,此外还设有多种专项奖学金,包括:优秀生源奖学金、有研未来之星奖学金、院长奖学金、希望奖学金、学术论文奖学金等。

以上信息来源:

经营状况

2020-2022年,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554.0亿元,年均增长11.7%,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6.9亿元。2022年末,资产总额150.9亿元,净资产110.4亿元,营业总收入195.6亿元,利润总额5.0亿元。

企业文化

企业愿景

耕耘创新沃土,成就梦想家园。

企业使命

至上,至先,至诚,至善——战略引领至上,创新发展至先,客户服务至诚,员工培育至善。

核心价值观

知崇礼卑,止于至善——目标远大、脚踏实地,诚实守信、追求卓越。

战略定位

价值型高科技企业。

战略目标

一流工程技术创新基地,百年有色科技服务先锋。

企业责任

节能环保

2022年度未,在全国节能减排宣传周和低碳日活动期间,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节能环保投入1560.3万元,同比增加2.7%,主要用于环保设施建设与优化改造、一般工业固废和危废的合规处置、高效节能与绿色环保工艺技术研发及推广、体系建设和环保检测等工作。

关爱员工

2022年,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完善了职代会工作机制,修订了职代会管理办法,坚持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以确保职工的政治权益。同时,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还完善了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度,保证了全级次依法依规选举。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还加强了厂务公开机制,通过企业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形式向职工群众公开信息,健全和谐劳动关系。

2022年,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深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立足关爱职工,聚焦子女教育保障、困难职工帮扶、医疗保障完善等方面,破解“急难愁盼”;“三八”妇女节、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期间,组织女职工和复转军人开展特色活动。

教育帮扶

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打造了“有研金色希望”教育帮扶项目,直接受益的学生超过2500余名。同时,参与共建“有研金色希望”校园,参与思南县教育基金的筹备工作,设立“有研金色希望”专项奖学金。此外,连续第六年开展“金色希望,筑梦黔行”研究生支教活动。

乡村振兴

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将思南县珠池坝村打造成了以“石尚古寨”为特色的田园乡村示范点。实施柚子仓储物流系统建设和引水灌溉等柚子产业园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健全柚子发展产业链。保护石尚古寨传统肌理格局。通过一系列成体系的帮扶举措,珠池坝田园乡村示范点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紧盯电商新业态,拓展销售渠道,与央企消费帮扶平台、本来生活网等电商平台签订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建设和完善“中国有研消费帮扶专区”,组织参加“多彩贵州年货节”、“央企消费帮扶兴农周”等活动,助力“黔货出山”。

公益捐赠

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甘孜县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截至9月7日8时,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捐款100万元。

2023年12月,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向思南县双塘街道丽景社区、邵家桥镇珠池坝村凉水井镇茶山村捐赠了一批办公电脑。

企业荣誉

以上信息来源:

相关事件

2019年12月,以“立足科技创新,引领有色未来”为主题的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2019年“国企开放日”活动在北京举行。来自近60名学生代表、中央企业代表、媒体和社会友人的受邀嘉宾出席了此次活动。作为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与会嘉宾分组参观了有研集团的代表产品展室,展品包括微电子光电子产品、有色金属粉末及粉末制品、有色金属特种加工制品、稀土材料制品等。这些产品在国防军工、能源环保、生物医疗、智能传感等多个行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2023年12月18日,由中国一汽牵头,国联研究院、有研广东院、东风汽车、长安汽车等27家单位联合组建的“固态电池产业创新联合体”在深圳正式成立。中国有研副总经理黄倬出席了成立会议。该固态电池产业创新联合体的成员单位涵盖了中国多家整车骨干企业、材料领域公司、知名高校以及高端研究机构等相关单位。联合体的业务范围涉及固态电池基础研究、材料开发与生产、电芯设计与制造、系统集成与整车应用等各个环节。成立这一创新联合体的目的在于共同推动中国固态电池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汇集各方力量开拓新领域、打造新优势,全面推动固态电池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应用,为动力电池及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参考资料

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爱企查.2024-02-04

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2024-01-24

管理团队.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2024-03-20

2022年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2024-03-20

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企查查.2024-03-21

有研集团拟转让华润置地北京公司3.6万股股份.今日头条.2024-03-21

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2024年应届毕业生招聘公告.国务院国资委.2024-03-21

历史贡献.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2024-03-21

..2024-03-21

..2024-03-21

《2020中央企业海外网络传播力建设报告》报告发布.光明网.2021-01-03

企业发展.企查查.2024-03-21

《中国稀土学报》获得“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奖励.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2024-03-21

熊柏青任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今日头条.2024-03-21

中国电科与有研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今日头条.2024-03-21

中国稀土集团有限公司今日正式成立.今日头条.2024-03-21

有研集团与航天科工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中国有色金属报.2024-03-21

有研集团联手中国稀土集团 拟共建稀土创新基地.今日头条.2024-03-21

有研集团高导热复合材料试制线建设圆满完成 文章来源: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2-08-31.国务院国资委.2024-03-21

中国有研总部迁至新址.东方财富网.2024-02-04

有研新能源下一代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项目举行开工奠基仪式.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2024-03-21

国务院国资委任免12户中央企业20名领导人员.大河财立方-今日头条.2024-07-18

6家央企任免13名领导人员.今日头条-天眼新闻.2025-01-13

任宇任中国航空器材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今日头条-北京日报客户端.2025-01-24

人才队伍.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2024-03-20

院士专家.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2024-03-20

组织机构.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2024-04-01

【对标世界一流 央企加速奔跑】有研集团:打造有色金属新材料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今日头条.2024-03-21

喜报!有科出版主办新刊Chain(《链》)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项目.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2024-03-21

有研总院研究生院简介.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2024-03-20

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学科、专业目录.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2024-03-20

企业文化.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2024-03-20

央企支援四川泸定地震抗震救灾 已捐款11.68亿元.今日头条-中国新闻网.2022-09-07

中国有研向思南县捐赠办公电脑 为乡村振兴赋能增效.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2024-03-21

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今日头条.2021-06-28

中国有研所属3家公司荣登“2023北京企业百强”四大榜单.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2024-03-21

有研集团2019年“国企开放日”活动在京举行.今日头条.2024-03-21

国联研究院、有研广东院参与组建固态电池产业创新联合体.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2024-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