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王村镇

王村镇

王村镇,隶属河南省荥阳市,地处荥阳市西北部,东与高村乡交界,南与上街区峡窝镇、工业路街道接壤,西与汜水镇毗邻,北与武陟县大封镇黄河相望,镇人民政府驻地距荥阳市14千米。辖区东西最大距离9.5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1千米,行政区域总面积91.03平方千米。

历史沿革

1951年12月,成皋县割汜水区分置毛白杨区区驻后白杨村,即今王村镇前身。

1952年,改为第四区。

1954年6月,成皋与荥阳合并成荥阳县,属第九区,区址后白杨。

1956年1月,分属上街、白杨2个中心乡。

1958年8月,改建为红旗公社,驻地后白杨。

1959年5月,并入汜水公社。

1963年2月,析出,称王村公社。

1977年,自留村大队析置新店、许庄2个大队,自前庄大队析置小村大队。

1980年,自蒋头大队析置梁庄、洼子2个大队。

1983年5月,改为王村乡。

1993年2月,自后白杨村民委员会析置后殿村民委员会,自西大村村民委员会析置仁里村民委员会,自西韩村村民委员会析置前白杨村民委员会。

1996年11月,撤乡建王村镇。

地形地貌

王村镇境内大部分为平原。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为黄河滩地,中部为邙岭镇,南部为平原。王村镇最高点海拔23米,最低点海拔140米。

水文

王村镇境内河道属黄河流域。黄河流经境北部,境内长10千米;枯河经镇境南部,境内长5.1千米。南水北调中线渠线贯穿全镇,长10千米。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2011年末,王村镇耕地面积73.4万亩,人均1.3亩。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54年6月,第九区辖13个乡。

1963年2月,王村公社辖王村、白杨、司村、薛村、韩村、留村、前庄、大村、后庄、柏朵、段坊、木楼、丁村、蒋头、房罗15个大队,164个生产队。

1983年5月,王村乡辖20个村民委员会。

2010年9月,王村镇安置南水北调移民,设竹园村村民委员会。

2011年末,王村镇辖王村、后殿、司村、薛村、后白杨、前白杨、韩村、新店、留村、许庄、小村、西大、前新庄、后新庄、仁里、柏朵、蒋头、梁庄、洼子、段坊、丁村、木楼、房罗、竹园24个村民委员会,设有189个村民小组。

区划详情

截至2020年6月,王村镇辖24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王村。

人口民族

人口

2011年末,王村镇辖区总人口47900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6900人,城镇化率14.4%。另有流动人口1188人。总人口中,男性24100人,占50.3%;女性23800人,占49.7%。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有回族35人。2011年,人口出生率9.5‰,人口死亡率6.5‰,人口自然增长率3‰。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526人。

2017年末,王村镇常住人口为55542人。

截至2018年末,王村镇户籍人口为63904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王村镇农民人均纯收入10875元。2011年,王村镇财政收入1101万元,财政支出4665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4.2%、98.8%。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328万元,增值税1755万元,企业所得税184万元,个人所得税25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1.4%、7.7%、-18.6%、0.1%。

截至2018年末,王村镇有工业企业220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29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46个。

农业

2011年,王村镇农业总产值5.6亿元,农业增加值3.1亿元,占全镇生产总值的8.8%。粮食作物以小麦、玉蜀黍属、水稻、豆类等为主。

2011年,王村镇生产粮食5万吨,人均1053千克。有无公害蔬菜基地4个,总面积6400亩。畜牧业以饲养奶牛、生猪、蛋鸡为主。

2011年,王村镇有渔业淡水养殖基地3个,总面积30000亩。专业合作社31家,省级农业企业2家。绿色黄瓜、西红柿、西芹、西葫芦等产品通过国家级绿色认证,注册商标“荥绿”牌。

工业

2011年,王村镇工业总产值达到264亿元,工业增加值占全镇生产总值的7.6%。以机械制造、机械加工、铸造等行业为主导产业。

2011年,王村镇有规模以上企业35家,职工10657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6亿元,工业利润完成75亿元,比上年增长17.6%。

商业

2011年末,王村镇有农贸市场5个。

2011年,王村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2亿元。

金融

2011年,王村镇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44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3亿元。

邮电业

2011年,王村镇电信业务收入1228万元。

2011年,王村镇邮政业务收入87.5万元。

文化

地名由来

唐武德四年(621年),李世民大战窦建德于广武山原,在此地留住一宿,故名王留村,1940年为区别村南的“留村”,改称“王村”。因镇政府驻此村,故名。

民间艺术

王村镇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舞狮。

非物质文化遗产

蒋头狮舞和家拳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民间歌舞

棒棒鞭也叫“鞭子”、“霸王鞭”。此种艺术形式历史悠久,深受群众欢迎,演出时,男演员1人饰“相公”,手执扇子,女演员2人饰小姐,各执象征性“竹鞭”,边歌边舞,轻松幽默。曲调有《渭调》、《满洲》、《下河》、《双叠翠》、《剪剪花变新》、《剪剪花带垛子》、《银扭丝》等,乐器有鼓板、四弦、敲琴、细碟、笛子(或箫)、碰铃等。旧瑞安鼓词多为男女调情嬉戏,也有劝夫、劝世内容,女角多为男扮。民间焰火爱新觉罗·旻宁年间,成皋县许庄村王忙柱、王黑得、王金喜开设炮坊,自制中青炮、八厘炮、寸鞭、大鞭、起花、盘花、天地炮等。清同治三年,该村阮冬年,也开坊制炮,其子阮金顶、孙阮辛卯相继3世均操此业,他们每年制焰火酬神,借正月二十二日赠村古会燃放,相沿成习,高村每年正月初七祝融会,在南场唱大戏,放焰火酬神。

交通

王村镇有连霍高速横贯全镇,境内长9千米。有县级公路4条,总长28千米。

社会

教育

2011年末,王村镇有幼儿园5所,在园幼儿734人,专任教师80人;小学9所,在校生2378人,专任教师227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939人,专任教师109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有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文化事业

2011年末,王村镇有镇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24个。、获1992年中国民间中国艺术节优秀奖、第八届龙潭杯民间花会大赛优秀奖、第三届郑州市少林武术节特别奖。

1996年10月,建成王村镇有线电视台,2011年末,王村镇电视覆盖率达到100%。

体育事业

2011年末,王村镇有体育场地37处,86%的村组安装了健身器材。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05个。每年定期举办的体育活动有农民篮球邀请赛、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8.3%。

医疗卫生

2011年末,王村镇有医院2家,门诊部(所)25个。病床30张。专业卫生人员169人,其中执业医师42人,执业助理医师54人,注册护士73人。2011年,王村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100%。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2000人次。住院病人538人次,出院病人515人次。2011年,王村镇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28/10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534万人,参合率99.1%;孕产妇死亡率0/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分别为0.4‰、0.3‰。

社会保障

2011年,王村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1户,人数25人,支出8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762户,人数1130人,支出14.1万元;医疗救助56人次,五保集中供养62人。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432人,抚恤事业费支出86.3万元。救灾支出12.3万元。敬老院1所,床位52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88.6%。

邮政电信

2011年末,王村镇有邮政支局1个,乡村通邮率100%;王村镇投递国内函件25380件,国内汇票业务完成5376笔,异地中国邮政速递物流信件完成1268件,征订报刊报纸、期刊1980份(册)。电信企业2家,服务网点31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5万门,固定电话用户5400户,电话用户普及率36.5%;移动电话用户3.2万户,宽带接入用户4366户。

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完善。镇村公路四通八达,省道S314线、庙王公路、上王公路、连霍高速上街站引线可直通王村。拥有11万伏变电站1座、3.5万伏变电站2座,工业、农业及农户用电十分充足。有中小学10所,医院、卫生所25家,敬老院1处,电视差转台1座。各项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现代化小城镇初具规模。

旅游

景点

旅游文化资源丰富。镇内有大悲禅院、圣母殿、洪教寺、天爷庙、古歌舞台等人文景观,有市级孤柏渡景区、金龙农林生态公园和黄河万亩湿地景区。西气东输穿黄工程和南水北调穿黄工程更是举世无双。

2012年全镇生产总值突破35亿,同比增长17.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亿元,同比增长36%;财政收入完成1.05亿元,同比增长108.7%;农民人均纯入达到10955元,同比增长18%。先后获得郑州市五好乡镇党委、郑州市文明镇、郑州市生态乡镇等荣誉。截止2013年2月底,全镇生产总值完成6.6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8亿元,财政收入完成2600万元。

获得荣誉

王村镇被评为河南省卫生镇、经济社会发展百强乡镇。

2023年10月20日,王村镇入选2023年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排名第993位。

参考资料

统计用区划和城乡划分代码.国家统计局.2018-10-22

枣庄9个!2023年全国千强镇出炉.今日头条.2025-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