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吉华街道

吉华街道

吉华街道,隶属于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截至2019年8月,吉华街道总人口约为28.95万人,其中户籍人口约为4.67万人。  截至2019年10月,吉华街道下辖7个社区。 

吉华街道落户了华南片区唯一一家“国家应急产业基地”“国家级中小企业上市孵化基地”以及深圳市“孔雀计划”产业园。境内的甘坑古镇广东省唯一的国家文化旅游融合先导示范区(基地)。截至2019年7月,吉华街道辖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8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9家。 

2018年,吉华街道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7.4亿元。

历史沿革

据《宝安县志》(1997年版)记载,吉华街道所辖地域历史上曾先后隶属南交(夏、商、周)、南海郡番禺区(秦)、博罗县(汉、三国)。

晋咸和六年(332年)、唐至德二年(757年),属东莞市

唐至德二年(757年)、明万历元年(1573年),属东莞市

明万历元年(1573年),属新安县

康熙五年(1666年)至清康熙八年(1669年),属东莞县。

清康熙八年(1669年)至民国三年(1914年),属新安县。

民国三年(1914年)至1979年1月,属宝安县。

1949年10月,布吉乡隶属宝安县。翌年4月,宝安县整编为4个区,布吉乡隶属第三区。

1952年10月,扩大区级建制,布吉乡改属第二区。

1953年7月,调整区划,布吉乡改属第八区。

1955年秋,第八区更名布吉区,布吉乡属之。

1958年3月,撤区并乡,布吉乡由宝安县直接管辖。同年10月,撤销布吉乡和平湖乡,设立红旗公社。翌年1月,红旗公社改称布吉公社。

1979年1月至1981年10月,属深圳市

1981年10月至1992年12月,属宝安县。

1983年7月,布吉公社改为布吉区。

1986年8月,布吉街道改区为镇。

1993年1月,宝安区撤县分设宝安、龙岗二区,布吉镇属龙岗区

2004年,宝安、龙岗两区撤镇设街,布吉街道办仍属龙岗区管辖。 

2006年4月,布吉街道“一分为三”,分设布吉、南湾和坂田街道3个街道。 

2016年12月,布吉街道“一分为二”,吉华街道成立。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吉华街道,位于深圳市市中部、龙岗区西部,南邻深圳腹心地带罗湖区,东与布吉、南湾街道相连,西与坂田街道交界,北与平湖街道和龙华区毗邻,辖区总面积18.9平方公里。 

气候

吉华街道全年气候温暖湿润,夏长但不甚酷热,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光热资源丰富,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120小时,年日照百分率平均为49%。7—12月日照时数最多,太阳年辐射量为5404.9兆焦耳/平方米。年均气温22.4℃,最高36.6℃,最低1.4℃,年均降水量2028毫米。受南亚热带季风影响,年均风速1.98米/秒。 

行政区划

截至2019年10月,吉华街道下辖7个社区  街道办事处驻深圳市龙岗区培新学校甘李六路9号。

人口民族

截至2019年8月,吉华街道总人口约为28.95万人,其中户籍人口约为4.67万人。

2021年6月7日,深圳市龙岗区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吉华街道人口性别构成为:男53.14,女为46.86。

经济

2018年,吉华街道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7.4亿元。 

第一产业

2017年,吉华街道实现第一产业总值为351万元,同比增长1637.8%。 

第二产业

2018年,吉华街道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12亿元。 

第三产业

2018年,吉华街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6.61亿元,同比增长7.91%;进出口总额完成8.34亿美元。 

文化

文化遗产

广东省省级非遗——甘坑客家凉帽制作技艺甘坑位于龙岗区布吉街道往北十公里的山区小山村,村中有座凉帽山。此山种有几百亩“单竹”,该竹很特别,竹头竹尾一样粗大,节间长1米多,易开篾。甘坑村祖传绝活是师傅用牙“撕篾”,而且竹篾需多薄就能“牙咬”撕出多薄,织出的“凉帽顶”竹篾均匀、轻巧,竹的原色好,花纹图案多变。 

客家人戴凉帽的习俗,从北宋年间就有苏东坡的“苏公笠”记载,至今近一千年。甘坑凉帽的制作从清代爱新觉罗·颙琰年开始也有两百年历史。早年甘坑凉帽村始祖张锦超学到从福建长汀府张太婆承传过来的凉帽手艺后,传给子子孙孙以织凉帽为生。甘坑凉帽从张锦超公传至今第6代,甘坑村以工艺品“凉帽”命名为凉帽村。 

方言

吉华街道原住民所使用方言是客家方言。 

交通

吉华街道有南坪快速路、水官、清平、机荷四条高快速公路穿境而过,坂李大道、甘李路、布龙路、秀峰路、吉华路等主要干道形成“三横两纵”干线路网结构。地铁5号线(深圳地铁5号线)、地铁10号线(坂田线)2条轨道交通在辖区共设置上水径、下水径、长龙(5号线)以及凉帽山、甘坑(10号线)5个站点。外部主干道路网格局已形成。 

社会

教育事业

截至2019年,吉华街道有学校11所,其中公办学校4所、民办学校6所、政府资助性学校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7所,另有幼儿园30所。 

医疗卫生

截至2019年,吉华街道有医疗机构40间,其中民营医院1间(床位共20张)、社康中心8间、门诊部2间、诊所29间。 

文化事业

2018,吉华街道举办“客家凉帽”非遗文化节,发动社会力量参与非遗保护。《钱铃声声》《客韵中华》分别荣获深圳市第十五届“鹏城金秋”市民文化节1金1铜。区级非遗项目陈氏太极参加“2018年黄山论剑·国际武术大赛”获得2金、1银、1铜的优异成绩。开展首届“最美吉华人”评选活动,组织“大美吉华·精彩五月”等群众性文体活动超300场,吸引约20万名居民参加。小凉帽IP蓬勃衍生,被评选为“玉猴奖2018年度十佳文旅吉祥物”,“小凉帽”动画片获全国“优秀原创动漫作品版权开发奖励计划”银奖,并入选国家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第二届小凉帽国际绘本奖在全球50个国家及地区征集绘本作品,颁奖典礼吸引全球60万观众收看。 

旅游

甘坑客家小镇

甘坑客家小镇位于龙岗区吉华街道甘坑社区是华侨城集团有限公司打造的集深圳市本土民俗、田园休闲、生态度假、文化展示、科普教育为一体的多元复合型旅游目的地,也是了解深圳原住民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2017年7月入选首批国家级文旅特色小镇。 

甘坑客家小镇曾是客家人聚居地,古建众多,依山傍水,房连巷通,错落有致。有历经120余年沧桑的南香楼;有建于雍正年间的状元府;有徽派建筑风情建筑群凤凰谷;还有炮楼、楼、吊脚楼等别致建筑融于山水之中,与百年的客家老屋形成了独特的客家文化载体。 

2016年,甘坑古镇将成为拥有六张国家级名片的特色小镇,即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新兴产业示范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全国重点特色小镇。 

三联水晶玉石文化村

三联水晶玉石文化村位于龙岗区吉华街道三联社区,占地面积4.5万平方公里。截至2019年已连续承办13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分会场,先后被认定为深圳市广视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深圳市文化+旅游型示范基地。以“雕刻设计+生产加工”为定位的三联水晶玉石文化村吸引了众多雕刻名家的入驻,已经形成了集翡翠毛料交易及拍卖、产品原创研发设计、作品展示销售、文化交流合作、玉石雕刻加工和培训等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全面树立“深圳玉都”的新形象。

参考资料

区志全文 - 区志全文 - 龙岗档案馆.龙岗档案馆.2021-05-22

布吉街道一分为三区划调整稳步推进_新闻中心_新浪网.新浪网.2021-05-22

2019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国家统计局.2021-05-22

深圳市龙岗区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1] (第三号).深圳侨报数字报.2021-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