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县
宝安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省已撤销的一个历史县,位于广东省南部沿海,东临大亚湾、大鹏湾,西濒珠江口,东北与惠阳区相邻,北至西北与东莞市接壤,东南至西南三面紧靠深圳经济特区,与新界隔海相望,总面积1692.5平方公里。截至1990年10月,宝安县共有常住人口28万人。截至1991年,全县辖18个镇,191个行政村。
宝安区县属低山丘陵滨海地区,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境内河网众多而黄河较少,水利资源较丰富。水网分属三个水系:珠江口水系、东江水系和海湾水系,年总径流14.78亿立方米。宝安县地处北回归线以南,面临南海,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早在新石器时代,宝安地的原始居民就在这里生活。夏、商、周三代宝安县地都为百越地。秦、汉时,宝安地属南海郡管辖。东晋咸和六年(331年),在此设置东官郡,领宝安、兴宁、怀安、海安、海丰县、欣乐6县,是为宝安建县之始。南齐时徙郡治于怀安(今惠州)。南梁改东官郡为东莞郡;陈祯明二年,复改东莞郡为东官郡,仍领宝安区。隋开皇10年,宝安县属广州总管府;大业三年(607年)复诸郡,宝安县属南海郡。唐至德二年(757年),宝安县更名东莞县,移县治至到涌(在今东莞莞城),属广州都督府。五代十国,广州市为南汉首都,改称兴王府,东莞县属兴王府。宋开宝5年(972年),东莞县并入增城区,六年复置,属广州中都府。元仍称东莞,属广州路总管府。明万历元年(1573年),析东莞县,置新安县,设治所于南头,属广州府。清康熙5年(1666年),新安迁界,并入东莞县;八年复置新安县,属广州府。民国元年(1912年),地方行政设省、县二级,新安县属广东省直辖。民国3年1月,复称宝安县,隶属不变。民国3年6月至民国24年,宝安县先后隶属粤海道、广东省、广州行政委员公署、中区善后管理委员会、中区绥靖公署。民国25年9月至建国前,先后隶属第一、四、二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建国后,先后隶属东江专署、珠江专署、粤中行政公署、惠阳地区、佛山专区等。1979年3月,改宝安县为深圳市。1980年8月,深圳市建立深圳经济特区。1981年10月,恢复宝安县建制,属深圳市管辖。1992年12月,撤销宝安县建制。
宝安县素有鱼、米、果乡之称。1990年,全县农业总产值(现行价)10.65亿元。同年,宝安县工业总产值(现行价)32.4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91.6%,全县外贸直接进口总额8219万元,直接出口总额1.58亿美元。截至1991年底,宝安县地区生产总值30.5亿元,人均纯收入4602元。截至1992年,全县公路总长1033.5公里,有5个大小码头,7个客货运公司。1990年客运量达4亿人次,货运量1.5亿吨。
宝安区古代居民清代以前主要是本地广府人,清初复界之后新增加了客家人。宝安县的特产有三黄鸡、沙井蚝、大栗鳃角金龟桔等。其境内有古代碑刻22处,墓葬29处,古文化遗址49处,古建筑14处,名胜古迹28处,大部分为市、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境内较著名的胜迹有新安故城和大鹏鸟古城。广府村围和客家围屋是宝安县的特色民居。这里走出了东晋孝子黄舒、中国首位女法学博士郑毓秀、“蛇口模式”的探索创立者袁庚等名人。
名称由来
宝安地因境内有一山名曰宝山,山有宝,得宝者安,故而得名。
历史沿革
先秦
早在约五六千年至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宝安区(现属深圳市)原始人类已进入母系氏族公社的繁盛阶段。宝安的原始居民在这里繁衍生息,成为"傣族"中的"南越部“居民。宝安县地,夏、商、周三代为百越地。
秦汉时期
秦33年(公元前214年),在岭南地区设置桂林市、象、南海3郡,宝安地属南海郡番禺县地。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赵佗于岭南建立南越国,改南海郡为南武。刘彻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平南越,置9郡,宝安地属南海郡博罗县地。
魏晋南北朝
东晋咸和六年(331年),析南海郡,置东官郡,领宝安区、兴宁、怀安、海安、海丰县、欣乐6县,是为宝安建县之始。县境跨今除横岗街道、龙岗区、坪地、坪山区、坑梓以外的深圳市(含宝安)、东莞、中山市(部分)、珠海市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地区。郡、县治设于城子冈(今深圳南头)。南齐时徙郡治于怀安(今惠州)。南梁天监6年(507年),改东官郡为东莞郡;陈祯明二年(588年),复改东莞郡为东官郡,仍领宝安。
隋朝至清朝
隋开皇10年(590年),废诸郡,宝安县属广州总管府;大业三年(607年)复诸郡,宝安县属南海郡。唐至德二年(757年),宝安县更名东莞县,移县治至到涌(在今东莞莞城),属广州都督府。五代十国,广州市为南汉首都,改称兴王府,东莞县属兴王府。宋开宝5年(972年),东莞县并入增城区,六年复置,属广州中都府。元仍称东莞,属广州路总管府。明万历元年(1573年),析东莞县,置新安县,设治所于南头,属广州府。清康熙5年(1666年),新安迁界,并入东莞县;八年复置新安县,属广州府。
民国时期
民国元年(1912年),地方行政设省、县二级,新安县属广东省直辖。民国3年1月,全国行政区域整编,新安县因与河南省新安县同名,复称宝安县,隶属不变。民国3年6月至民国24年,宝安县先后隶属粤海道、广东省、广州行政委员公署、中区善后管理委员会、中区绥靖公署。民国25年9月至建国前,先后隶属第一、四、二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
建国后,1949年10月,属东江专署。1950年3月,属珠江专署。1952年12月,属粤中行政公署。1956年2月,属惠阳地区。1959年1月,属佛山专区。1963年6月,重归惠阳专区(1970年改为地区)。1979年3月,改宝安县为深圳市,由广东省和惠阳地区双重领导,11月直属省管辖。1980年8月,深圳市建立深圳经济特区。1981年10月,恢复宝安县建制,属深圳市管辖。1992年12月,撤销宝安区县建制,建立宝安、龙岗区两个深圳市辖新区。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宝安县位于广东省南部沿海,地理位置是东经113°45'33''-114°37'20'',北纬22°26'59''-22°51'49'',东临大亚湾、大鹏湾,西濒珠江口,东北与惠阳区相邻,北至西北与东莞市接壤,东南至西南三面紧靠深圳经济特区,与新界隔海相望。地形呈东西长,南北窄的狭长形地带,东端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海柴角至西侧福永下十围涌口82公里,南北最宽处(新安安乐村海边至松岗罗田水库北缘)34公里,最窄处(布吉沙湾圩至东莞雁田水库南缘)5.3公里,海岸线长163.64公里。面积1692.5平方公里。县城北经东莞至广州市123公里,东距深圳市中心22公里。
气候
宝安县地处北回归线以南,面临南海,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季,受极地大陆气团及其变性气团的影响,天气比较干凉,1月是全年月平均气温最低的月份,1月平均气温一般都在10℃以上,当受北方强冷空气影响气温会剧烈下降,出现短期低温天气,多数年份的极端低温为3℃左右。每年2-3月份,在北方冷空气南侵过程中,常同北上的暖湿气流形成对峙局面而出现连续的阴雨天气;春季,冷暖空气交绥,常出现阴雨天气,有些年份,冷空气较弱,该县受单一气团控制而造成春旱;初夏,处于副热带高压脊西北侧,受高空低压槽影响,常有雷暴雨;盛夏,副热带高压增强,会出现晴热天气,而热带低压和台风也频频影响该县;初秋,热带低压和台风仍较活跃,有些年份台风的影响会延至10月份。9月下旬到10月中旬,是夏季风与冬季风交换的季节,寒露前后,常有冷空气入侵,气温明显下降,如低温持续时间较长便出现“寒露风”天气。秋末,天气凉爽,晴天较多。
根据1953年至1980年气象资料,宝安县多年平均降水量1926.7毫米。4-6月为雨季,总雨量占全年的85.2%。受地形和风向影响,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地质
地质构造
宝安县地表层的岩石分布有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主要的母岩、母质为花岗石(包括花岗斑岩)、片麻岩、凝灰岩、砂砾页岩、灰色灰岩,近期河流冲积物、滨海沉积物和海陆混合沉积物等。
地层
宝安区境内地层属下古生界、泥盆纪、石炭系、侏罗系、白垭系、下第三系、第四系。
地形地貌
宝安区县属低山丘陵滨海地区。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南部为半岛海湾地带,中部为海岸山脉地带,北部为丘陵谷地地带。其构成比例:低山3.74%,丘陵45.1%,台地22.3%,阶地5.83%,平原21.62%,水库1.41%。平均海拔为1.0-943.7米。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峰有七娘山、梅花山、排牙山、阳台山、塘朗山郊野公园、鸡公头山等。南部梧桐山海拔943.7米,为全县最高峰。
宝安县地形较为复杂,主要地貌类型为丘陵、台地、平原和低山地,中部和东北部(包括石岩、龙华区、观澜、平湖、布吉街道、横岗街道、龙岗区、坪山区、坪地等区)主要是丘陵台地地形,而在主要河流的两岸条带状分布着河积平原;东南部(葵涌、大鹏鸟)主要是低山和丘陵地貌,在山间和滨海零星分布着宽谷小平原;西部(西乡县、福永街道、沙井、松岗街道、公明街道)主要是冲积平原,由西南沿海的海积平原,珠江口岸一段的三角洲冲积平原和茅洲河(包括大陂河)两岸河积平原组成,在平原上残存一些低丘。全县有丰富的滩涂资源,西南部海岸多为泥滩,而东南部沿海几乎全为崖岸和沙滩。
水文水利
水文
宝安县年平均径流深980毫米,年总径流14.78亿立方米。1980年地表水总径流量为14.04亿立米(接近平水年)。全县人均拥有水量5929立米,耕地每亩拥有水量3270立米。所以,地表水资源比较充裕。
宝安县河网众多而大河较少,水利资源较丰富。水网分属三个水系:珠江口水系、东江水系和海湾水系,主要河流有茅洲河(包括大陂河、洋涌河、东宝河,下同)、龙岗河、坪山河、观澜河、西乡河等。
除了上述这些主要河流外,深圳市西北支流的上游、南头河的上游也在该县境内,还有葵涌河、王母河等许多小河流,这些小河平常一般河水干枯少水,个别河道在海潮上涨时咸水倒灌,造成咸害。
水利
截至1990年12月,宝安县共有小(一)型水库30宗及小(二)型水库110宗,小型水库星罗棋布,它们控制了约近200平方公里集雨面积,具有约1亿多立方米的总库容,这些小库群能够削减主干流洪峰流量,减少洪水总量。因此,小型水库群在小区域防洪方面也起到一些作用。
土壤
宝安县西南部冲积平原上,地势较低,成土母质为经过长期搬运的河流冲积物,质地粘细,养分含量较高,发育形成肥力较高的水稻土;在北部和东北部的山间盆地(如坪山区、龙岗区等)的地势较高处多发育形成淹育性水稻土;在地形平坦地区,多发育形成潴育性水稻土;而在低洼排水不良的山坑和滨海新围田区,多分布着潜育性水稻土。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截至1985年,宝安县共有耕地39.1万亩,其中水田30万亩,旱地9.1万亩,还有果园7.4万亩,水产品养殖面积8.85万亩(其中淡水养殖5.6万亩,海水养殖3.25万亩)。
矿产资源
宝安县已探明的矿藏资源有钨、钼、铁、大理石、花岗石、碳酸钙、海砂、河沙、粘土等金属或非金属矿藏,而且藏量丰富。
生物多样性
植物
宝安县植被资源有低山丘陵松树灌丛、铁芒萁群落,荒山台地稀马尾松、稀灌丛矮草群落,常绿阔叶树群落,红树林群落,果树林群落等7种主要植被群落。全县林地面积112.1万亩,植被覆盖率达59.8%。
动物
宝安县野生动物资源有黄、白面狸、大小灵猫、鹧鸪、鸦鹃属、水鸭、雁、白鹭和蛇类等60余种。
自然灾害
宝安县主要的灾害性天气有台风、洪涝、寒潮、龙舟水、“寒露风”、干旱等。台风是危害最大的灾害性天气,多发生在夏秋季节。根据1953-1990年资料统计,平均每年影响和在该县登陆的台风有4.8次,最多的年份达9次(1961年),最少的年份也有1次。台风常常带来严重的风灾和水灾。1949年后发生的特大台风和洪灾有:1961年台风,倒塌房屋1718间,损坏5253间,伤亡29人。1964年先后发生5次台风大暴雨,共倒塌房屋1057间,损坏13952间,伤亡64人;1959年洪灾,龙岗河、茅洲河和观澜河流域近10万亩农田受浸数天;1987年“5-20”和1989年“5-20'两次特大暴雨洪灾,西部地区和中部局部地区数万亩农田、鱼塘和部分民房工厂受浸,合计损失1亿多元。寒潮出现机率64%,平均三年二次。龙舟水出现机率为90%,几乎一年一次。“寒露风”出现机率为85.7%。干旱也是经常出现的灾害性天气,旱季有经常性的干旱,雨季有间歇性的干旱。1988年下半年和1990年下半年发生全县性大干旱,近5万亩农田受旱,生产、生活用水发生严重困难。
行政区划
1986年10月,宝安县改区乡建制为镇、村建制,成立镇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员会(下辖村民小组)。截至1991年,全县分18个镇、191个行政村,其中光明华侨畜牧场在宝安县区划内。18个镇是:新安、福永街道、沙井、松岗街道、公明、石岩、龙华区、观澜、平湖、布吉街道、横岗街道、龙岗区、坪地、坪山区、坑梓、葵涌、大鹏、南澳岛。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1990年10月,宝安县共有常住人口28万人(其中农村人口20万人,城镇人口8万人),外来暂住人口60万人。
民族
根据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结果,宝安县共有8个民族。其中汉族238171人,京族56人,壮族27人,瑶族10人,回族3人,苗族2人,满族1人,黎族1人,还有中国籍外国人1人。汉族占全县人口的99.96%。
语言
宝安县境内的方言较为复杂,传统方言基本上可分两种:一种属客家方言,主要分布在龙岗区、坪山、坑梓、坪地、横岗、龙华区、石岩、观澜、布吉、葵涌等镇,使用人口约14万人,占全县户籍人口(1985年,不含光明华侨畜牧场,下同)56%。另一种属粤语,主要分布在新安、福永、沙井、松岗、公明、平湖、大鹏、南澳岛等镇,使用人口约11万人,占全县户籍人口44%。同一种方言,不同地方的口音略有差别,大鹏鸟、南澳部分语音与西部粤方言有较大差异。
宗教信仰
佛教
佛教相传于刘宋元嘉初年传入宝安。冀州一禅师乘木杯漂渡至今新界屯门,世称杯渡禅师,故屯门山亦称杯渡山,后称青山。杯渡禅师复驻锡灵渡山,建寺念咒传经,称灵渡寺。另杯渡山亦建有杯渡庵。唐贞观年间,惠能禅师来县作佛。五代十国南汉,在南头建有观音堂海光寺。元朝初年宝安比较有名的寺庙有凤凰庙。福永凤凰庙,至建国前,历经清乾隆辛亥、爱新觉罗·颙琰丙子、同治甲戌、民国己未多次重修。东莞人(香港宝莲寺泉慧大师)曾在此落发住持。南宋龙津石塔今尚有“嘉定庚辰吉夏立石”碑刻,内有浮雕半身小型佛像。明、清时期,宝安区地佛寺颇多,其中较有名的是大鹏鸟东山寺,又称东山古刹,始建于明洪武28年(1395年),但清嘉庆《新安县志》所载寺庙不全,仅30座(不含今龙岗区、横岗街道、坪地、坪山区、坑梓五地),上述著名的不死鸟庙及建于嘉庆年间的较有影响的石岩慈石古寺(乌石岩庙)、大鹏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的龙岩古寺等都未载入,南山区观音院、大帽山观音庙、沥源村(在今深圳福田区)车公庙、梧桐山佛化大圣庙、长圳村长丰庵(明万历丙辰建)等仅见于《山水略胜迹略》字里行间。此后无史料可考。以上寺庙,至建国前,因年久失修,多已圮废、残破。尚存者,建国后土地改革时有的被征收或改作他用,有的为还俗僧尼的居住地。1954年尚有寺庵27所,和尚4人,尼姑53人(其中还俗14人)。“文化大革命”中,寺庵全部遭毁、荒废,僧尼有的还俗,有的死亡。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步落实宗教政策,不死鸟庙、东山寺等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和重建,并辟为旅游胜地。建国前,宝安出家僧尼除主事寺庵法事外,还经常应请为死去的人做斋超度、吹打送葬等。农历六月十九日为观音诞,迷信者除了到寺庙烧香拜佛外,还在家里搞些祈福活动。建国后,上述活动废止。20世纪80年代后,重修的寺庙又香火鼎盛起来,但并无僧尼,由所属乡村派人供职。“打斋”活动又在个别地方出现。
道教
道教何时传入宝安尚无可考。旧县志无道观记载。宝安区今尚存道教处所有北帝庙。今西乡河西于1992年开始重建的北帝庙,正宫、行宫均有“北方真武玄天上帝”神像和条幅。“玉皇大帝(虚)宫”左侧墙上所嵌光绪17年(1891年)“重修北帝古庙立碑”称,爱新觉罗·颙琰、爱新觉罗·旻宁年间叠次重修。民国初期尚有两道士在此住持。关帝庙,尚有南头、坪山区两处遗址。建国前,宝安区的一些“道士”实际上是巫师(男巫)、巫婆(女巫)。他们的主要道事、生计之一是为乡问建、打醮。打醮的形式各地不尽相同,道场也没有严格的界定,寺庙宫观均可设坛打醮,如大鹏鸟深圳市村每隔五年就在西门内天后宫打醮一次。赤湾天后宫的打醮活动更隆重,打醮的人来自福田、沙头、湖贝、向西、蔡屋围等地,一般要在道场驻扎三天。有的巫,专营给人画符念经、驱鬼降妖以治病祈福、消灾避难之道。建国后,人们破除迷信,巫师、巫婆停止活动。20世纪80年代落实宗教政策后,一些觋巫又不公开地活动起来。
天主教
天主教传入宝安区有160多年历史,但具体时间、传教人无考。截至1949年,全县计有西乡黄麻布、西乡勒竹角、布吉岗头、布吉坂田、石岩水黄田、松岗西方、葵涌屯洋、葵涌上洞、南澳水头沙、龙华白石龙、龙华樟坑、龙华浪口、观澜横坑、观澜樟坑径、沙井坣岗、公明塘尾、公明鸭子塘、观澜松元下、观澜新田、龙华山嘴头、坪山汤坑、龙华罗屋围22间天主教堂,教徒1684人(深圳特区未计入)。建国后,天主教被停止活动,房地被挤占、荒废或拆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了宗教政策,恢复了黄麻布1个临时聚会活动点,有108名教徒参加活动,暂时隶属“深圳市市天主教爱国会”。截至1991年,归还天主教房产5处(应落实15处),共有天主教徒1034人。
基督教
基督教传入宝安区县有160多年历史,但具体时间、传教人无考。截至1949年,全县计有福永街道、石岩三祝里、布吉李朗、观澜樟坑径、观澜圩、龙岗圩、西乡黄麻布、布吉老街、布吉坂田、龙华浪口、布吉岗头、坪山汤坑、葵涌三溪、观澜新日、坪山大塘肚、葵涌屯洋、坪地四方埔17间教堂和石岩罗租宣道所、西乡活动点。分为礼贤会和崇真会两个派系,教徒共2393人(深圳市特区未计入)。建国后,经批准有福永、三祝里、黄麻布、龙岗圩4处教堂恢复活动。“文化大革命”中被停止活动。20世纪80年代落实宗教政策后,三祝里教堂、黄麻布教堂、浪口教堂相继恢复活动,临时聚会点有松岗东方林果场、西乡鸣乐街3幢10号、布吉教堂、樟坑径教堂4处。归还教堂房产11处(应落实14处)。1989年7月,县委批准成立了“宝安县基督教三自爱国会筹备小组”。截至1991年,全县有基督教徒1811人。
伊斯兰教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香港客商在公明玉律村办工厂,到祖籍青海省雇用工人来厂做工,其中有伊斯兰教徒38人。1989-1992年有开展不定期的活动,但没有固定的清真寺聚会点。
经济
综述
截至1991年底,宝安县社会总产值74亿元,国民收入34亿元,国内生产总值30.5亿元,工农业总产值49.98亿元,预算内财政收入2.69亿元,人均纯收入4602元,与1981年相比,分别增长了13.9倍、10.6倍、9.9倍、21.7倍、13倍。
第一产业
宝安县素有鱼、米、果乡之称。建国后既是珠江三角洲的粮、油、果产区,又是水产、禽畜和水果等鲜活农副产品出口生产基地之一。1978年以后,宝安农业坚持“为特区服务,为出口服务”的指导方针,在中国落实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同时,大力调整农业布局和产品结构,采取“以工补农”,国营、集体、个体和引进外资来料种养一齐上,多层次、多形式经营的方式,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发了蔬菜、畜禽、水产、水果四大鲜活商品生产基地,形成了农、林、畜、渔全面发展,以鲜活商品生产为主的城郊型和和出口创汇型农业新格局。1990年全县农业总产值(现行价)10.65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8.4%。其中,农业出口创汇1.13亿美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2.3%。农村人均分配收入1650元,劳均收入3697元。同年,蔬菜复种面积19.9万亩,除传统良种蔬菜外,引进的有西芥蓝、西兰菜、西生菜、西芹菜等20余种优质品种。总产19.2万吨,出口占总产量47.1%。全县有养鸡场506个,年饲养量2949万只,出栏量2151万只,出口1670万只,占出栏量的77.6%,约占香港特别行政区活鸡市场拥有量的30%。十万只以上鸽场7个,饲养量172万只,出口量124万只。养鸭场48个,饲养量220.7万只,出口50.9万只。养猪场722个,生猪饲养量53.5万头,出栏量33万头,出口9.7万头。水产养殖总面积15.6万亩,水产品总量3.2万吨,占总产量51%。出口品种除“四大家鱼”外,还有引进的银鲫、珍珠鲤、加州鲈鱼、石斑、鳗鱼、对虾属等。另有蚝田3.9万亩,总产1378吨。水果种植面积22.4万亩,总产3.6万吨。大宗品种有橙柑橘属、荔枝、盐水凤梨、香蕉、梅李等。所产的良种荔枝、红江橙等优质水果,在国内外市场有较强竞争力。此外,全县粮食总产8.1万吨,甘蔗总产4.5万吨。花生总产6025吨。1986年以来,全县造林种果77万亩,其中造工程林29.5万亩,飞播造林31万亩,种果13.7万亩,“四旁”植树188.6万株,林木覆盖率为49.9%,基本消灭了荒山。
第二产业
1978年以来,宝安区县充分发挥毗邻香港特别行政区,紧靠深圳经济特区的优势,积极改善投资环境,大力引进国外资金、设备和先进技术,广泛开展横向经济联合。美、日、加拿大、韩国、德等15个国家及台湾、香港地区的外商在宝安县投资设厂。共办有“三来一补”企业3965家,“三资”企业230家,累计引进外资(含技术设备价值)12.6亿美元。另外,同中国电子工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工业部、纺织工业部、农牧渔业部等26个部属企业部门和北京、上海市、江苏省、陕西省等22个省、市以及本省部分市、县联合办起了302家企业。此外,全县还办有自营工业企业305家,全县建立了以县城为中心的22个配套良好的工业群体。18个镇均成为广东省的“工业卫星镇”,95%的村都办有来料加工企业,形成了电子、纺织、机械、食品、化学、饲料、金属制品、建材等八大支柱行业。
1990年,宝安县工业总产值(现行价)32.4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91.6%,比1980年增长50.2倍。其中,出口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43.7%,在工业总产值中,县属工业17.3亿元,镇属工业4.45亿元,村属工业7.2亿元。重工业占18.8%,轻工业占81.2%,来料加工工缴费收入1.68亿美元。全县从事工业劳动力47万人。镇以上工业劳动生产率13014元/人。其中,该县农民进厂务工4.5万人,外来劳工42.5万人。工业产品种类4600多种。在自产产品中,获得国际荣誉的有17个,获中国国家级奖励的34个,填补国内空白的17个。
第三产业
保险业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宝安县支公司下设5个办事处,14个保险站,开展了人身、责任、财产三大类共21个险种业务。1990年承保额达34亿元,其中财产险27亿元,责任险1亿元,人身险6亿元,支付各种保险赔偿700万元,综合承保率达59%。
邮政电信
宝安区县建成了1920路数字微波传输系统为主体的通讯网,电话交换机总容量4.8万门,电话普及率为每百人6.7部,有中继线5160条,图文传真机500部,BB机4200户,手提式无线电话已开通使用。全县18个镇建立了21个电话网点(邮电分局,所),IDD程控电话可以直拨中国国内554个城市(镇)和世界156个国家和地区。1990年邮电业务总收入8369万元。
商业外贸
宝安区县有26个集市,总面积8.5万平方米,设有蔬菜、肉食、服装、五金、小百货等专业市场,有国营、集体商业企业2206家,其中公共饮食业217户,旅馆163家,个体工商户15500户,从业人员6.58万人。1990年全县社会商品零售额11.9亿元,农村集贸市场成交额亿元。全县有7家享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国营企业,经营工业品、鲜活土特商品的进出口业务。1990年全县外贸直接进口总额8219万元,直接出口总额1.58亿美元。
旅游
宝安县有2家专业性旅游公司,开辟了至香港、澳门、北京、苏杭、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湖南省及广东省各旅游胜地的旅游线路30多条。1990年全县共组织旅游团成员2万多人次外出旅游。
经济功能区
蛇口工业区
1979年1月31日,经国务院批准,香港特别行政区招商局在深圳市蛇口全资独立开发工业区,蛇口工业区正式成立,成为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的工业区。蛇口工业区位于南头半岛,与新界的元朗区和流浮山隔海相望,水陆交通便利。作为中国第一个出口加工工业区,蛇口工业区采取了特殊经济政策,货物、人员进出口自由,行政管理由广东省负责,企业管理由招商局按香港办法实行,工人工资发放原则既参照香港又照顾内地。1979年2月,蛇口工业区参考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罗马尼亚、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等国加工区、自由贸易区的有关条例、法令,制定《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投资暂行条例》。11月,广东省、深圳市市和招商局签订《关于经营蛇口工业区的内部协议》,蛇口工业区成为深圳经济特区的一个部分,是“特区中的特区”。蛇口在全国率先推行企业的管理体制、分配体制、住房制度等一系列改革试验,形成了独特的“蛇口模式”,成为中国改革的“试管”,对外开放的“窗口”。
重要企业
粤宝电子工业公司
该公司为县属全民内联企业,中国国家二级企业及机电工业部、百家出口先进企业公司,下设音频磁头、电脑磁头、电子整机、注塑、机械机芯、模具制造及机械加工等9个工厂。公司全套引进日本设备,主要生产各种音频、电脑磁头,年产量达2500万只。所产中、高档立体声录放磁头、四声四迹自动换向磁头、小型立体声磁头、交流消音磁头,直流消音磁头等产品技术质量指标达到日本米磁米公司同类产品的水平,其中RP-7042、RP-51、E-921、E-621、E-721等产品曾先后被评为省优质产品和部优质产品。RP7042系列于1990年获中国国家优质产品金质奖。1990年,工业产值1.32亿元,产品行销国内20多个省市和美国、日本等9个国家和地区,为中国最大的磁头出口生产基地。
惠中化学纤维有限公司
该公司为县属全民内联企业,深圳市市最大、设备最先进的纺织企业之一。全套设备从西德引进。主要产品有低弹网络丝、低弹丝、形丝、牵伸丝和有光丝等。1990年总产值1.14亿元,所产的白色300D涤纶网络丝于1989年获广东省纺织行业优良产品称号。1990年,该公司所产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FDY长丝䰶获广东省政府优秀新产品称号。
深圳宝电有限公司
该公司为县属全民内联企业,主要生产各种音响和家用电器。该公司与美国拉索尼克电子公司合作研制生产的“宝电-拉索尼克”高级组合音响投放市场后大受欢迎。1990年生产“宝电-拉索尼克”系列组合音响、收录机15.4万台,全部销往欧美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中国电子信息(集团)公司评为全国6家先进企业之一,1990年总产值1.2亿元。
广东南和联合企业公司
该公司为县属全民内联企业,主要生产电话机、收录机、电子计算器等产品。所产电话机产品有6个系列26个品种,其中NH-200电话机获省优秀新产品奖,NH-8610B、NH-840电话机被总参列为军工通讯产品,NH-8610B电话机取得了德国TN公司T4系列电话机通用标准认证。1990年工业产值5631万元,出口产值2683万元,1989年荣获广东省“优秀新产品奖”和“电子业出口先进企业”称号。1990年8月,该公司通过了中国国家二级计量验收。
深圳市华宝饲料厂
该公司为县属全民内联企业,从美国引进成套先进饲料加工机械设备和检测仪器,生产工艺流程由电脑控制,两条生产线同时运作每小时产30吨配合饲料,主要生产鸡、鸭、猪等26个系列品种之粒状全价料和超浓缩饲料。产品畅销国内外。所产404蛋鸭饲料、103中鸡饲料、301浓缩饲料等三个品种曾先后荣获农牧渔业部优质产品证书和奖杯。1988-1990年连续三年荣获中国牧工商系统优秀企业称号,1990年获广东省先进企业称号。1990年产值7250万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1991年,全县教育投资累计3.89亿元,新建校舍42万平方米。全县共有中学27所,中学1所,进修学校10所,小学180所,幼儿园151所,教职工4531人,中小学教育全属普及。
医疗事业
宝安区县形成了比较健全的三级医疗保健网。先后建立了县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第二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计划生育医疗服务中心,卫生防疫站、慢性病防治站和业余卫校各1所,全县新建扩建镇级卫生院18所。还有182个村级卫生站,24个工厂保健室,79个私人诊所。全县拥有病床973张,有医务人员1437人,另有村级卫生防保505人。1990年,全县门诊量213.2万人次,住院量3.4万人次。1990年,全县人口增长率、计划生育各项指标完成省、市下达的任务,被评为广东省计划生育先进县。
文化事业
宝安县建立了县镇村三级文化网络。1990年全县有文化活动中心12个,文化室268个,文化站18个,文化娱乐设施150多处。县城兴建了现代化新安影剧院,18个镇分别建起了影剧院和文化大楼。全县有图书网点245个,共藏书45万册。全县有三级放映单位62个,放映点251个,1990年放映12548场,观众达400多万人次。县轻音乐团初具规模,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和特色。曾组织开展了《深圳之春》艺术红星演唱会,宝安区县首届音乐歌舞厅歌手大赛,首届器乐演奏比赛。仲夏夜群星演唱会,文艺调演和“大家乐”演唱会,《保安杯》农村摄影大奖赛等文艺活动180多场次,参加人数80万人次。此外,举办各种文艺培训班60期,学员8000人次,在全国、省、市入选作品8件,发行图片(集)125套,获奖节目6个。
1987年7月1日以后,宝安县建立县广播电台,同时撤销县有线广播站,全面实行无线广播。1989年7月至11月,县城、大鹏、葵涌、坪山电视差转台先后启用,总功率为220瓦,覆盖率达95%以上。
科技事业
宝安县有专业科研机构5个,科技协会1个。截至1990年底,全县评定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181人。其中高级职称48人,中级843人,初级4290人。完成、编印了《宝安县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净水果加工保鲜技术》等书籍,编印《宝安科技》杂志16期。先后有68个产品,27个科研项目获国家、省级奖。如宝安县引进和吸收消化的电子计算机联机关键件、金属超塑、弧焊机、神奇热敷灵、离子镀膜、新染料等高科技项目,合作开发的新型自动红外线收缩包装机,免燃砖生产、新型防水材料,牛皮废渣生产高原蛋白饲料等先进项目,分别通过国家和省级技术鉴定,并已完成批量生产。农业方面引进和推广了花鲷鱼,海胆、扇贝、大鹏鲍鱼的增养殖,沙井蚝系列产品加工生产,迟花芒果和优质早熟荔枝等新品种的栽培,“鸡囊病”的防治技术等项目,分别获农牧渔业部、广东省、深圳市的奖励。
体育事业
宝安县体育中心,建有1个8条4X100米跑道的标准田径足球场,计划建设的游泳池2个,网球场1个。全县各中学共有20个田径场。全县有室内篮球场2个,各镇村都兴建了一批体育设施,有青少年业余体校1所,正式定编运动员100人,专职教练员8人。宝安县先后承办过国家、省、市级单项或多项体育比赛。县业余体校先后为省体校和体工队输送了12名运动员。1990年参加广东省第八届运动会得金牌5块,女子足球夺得第2名。1988年代表中国国家队的宝安选手参加洛杉矶世界特殊奥运会夺得金牌2枚。1990年参加在香港特别行政区举行的特殊奥运会亚洲地区城市邀请赛,宝安选手夺得12枚金牌、3枚银牌和1枚铜牌。
社会保障
1985年龙岗街道首创福利基金会,宝安县和16个镇都成立了福利基金会,县还成立了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和盲聋哑协会。全县累计筹集福利基金1920多万元(其中1990年408万元),用于扶贫、扶优、救灾、济贫和保障残疾人生活。全县兴办有15个敬老院,集中供养五保老人362人,占五保老人总人数的57%,生活标准达1962元/年,分散供养的2707人,生活标准平均为1450元/年。全县有福利厂27个,其中县、镇办12个、村办15个,有职工1245人,其中安置残疾人62人。1990年总产值1180万元。县政府于1987年颁布了《宝安县农村合作养老办法》,有18个镇和178个村建立了镇村干部退休补贴制度,全县有500多名镇企业职工纳入养老保险范围,983名村干部(含原村委退休干部)参加了统筹;1990年统筹养老金67.3万元。全县有21个村委会实行了村民养老制度,筹集村民养老金58万元,共有1460名55岁以上老人享受了养老金;有5个镇开展了公费医疗、公费补贴、合作医疗等不同形式的医疗保障制度。
人居环境
宝安县建有燃油发电厂4座,装机总容量10万千瓦,拥有35-220干伏变电站27座,年供电量15亿度。大亚湾核电站设在境内的大亚湾畔。全县新建自来水厂59个,日供水量达29万吨。全县城乡87%的人口用上自来水。
交通
宝安县是内地进入深圳市和香港的门户,已形成陆、海、空交通网络。广深铁路贯穿宝安中部,广州—深圳高速公路和珠深高速公路穿越宝安西部,深惠公路和深汕公路横跨宝安东部,形成东中西交通大动脉。深圳宝安国际机场设在县城附近的黄田村。截至1992年,全县公路总长1033.5公里,其中省道296.5公里,地方道路657公里,土路80公里,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全县有大小码头5个,其中5000吨级泊位码头1个,2000吨级泊位码头4个,船只可直通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沿海各大城市码头。全县有7个客货运公司,客车327辆,货车4950辆,1990年客运量达4亿人公里,货运量1.5亿吨公里。
人文
文物古迹
宝安县境内有古代碑刻22处,墓葬29处,古文化遗址49处,古建筑14处,名胜古迹28处,大都被市、县列入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较著名的胜迹有:参山乔木,玉勒汤湖,凤凰岩望烟台,大鹏龙井,大髻婆山,龙津石塔,大鹏鸟守御千户所城,振威将军刘起龙墓,三洲田庚子起义遗址,东江纵队司令部土洋村旧址,东江纵队司令部成立旧址,东江纵队《前进报》社旧址,咸头岭古墓,凤凰古庙碑等。
特色民居
深圳古村落主要体现出广府民系和客家民系的文化特征,还有一些古村落反映了这两种民系文化的相互借鉴和融合。由于宝安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历史上清代初期朝廷的海禁政策几乎毁坏了所有清代以前的古村落,现在能看到的村落大都是清代撤销海禁以后重建起来的。目前所看到的古村落的建造年代集中为清代中晚期。
客家围屋
“聚族而居''的客家围屋或围楼,是客家民系的重要特征。而龙岗区客家围屋的建筑形式可谓集各地客家之大成,可称为“城堡式围楼”,这种客家围屋形成了自己有别于其他地区客家围屋的特征。其建筑技术和形式,屋内的堂联、壁画、灰塑和雕刻等,保存着以反映儒家思想为主的丰富的中原传统文化,是研究民族传统文化和客家社会历史与民俗风情的宝库,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是深圳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龙岗地区现存较大型的客家城堡式围楼有100多座,规模十分壮观。其中规模最大的有罗氏“鹤湖新居”及同等规模的曾氏“大万世居”(两处均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分别建于爱新觉罗·颙琰和乾隆,可称为赣、闽、粤客家围之冠,是不可多得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
广府村围
深圳西部、西南部片区(宝安、光明、南山、福田、罗湖区)属大的广府民系范畴,“村围”是其典型的建筑形式。一般规模较大、分布集中、人口众多、聂氏宗祠众多且规模大、姓氏单一,立村较早。宝安县比较著名的广府民居有岭南名贤何真的“元勋旧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福永街道文氏凤凰村。凤凰村集中居住着文天祥的后裔,保存明清建筑60余座,建筑面积约18万平方米,是深圳现存很少的比较完整的岭南明清风格的建筑群。还有以曾氏宗祠为代表的各式宗祠30多个。另外,还有以绮云书室为代表的私塾书院若干。
地方特产
龙岗产的三黄鸡嘴黄、毛黄、脚黄,有胡须,体大肉厚,皮白爽滑,骨软肉嫩,驰名海内外。
宝安当地又叫沙虾,香港称基围虾,产于珠江口的沙井、福永、新安等镇。沙虾含高蛋白和多种维生素,具有壮阳之功,是深圳和港澳地区海鲜的精品。
广东沿海的蚝以宝安沙井蚝最为有名。其含丰富的蛋白质,味鲜可口,色泽乳白,肥嫩爽,享誉港澳和东南亚。以沙井蚝制作的沙井蚝油更是送礼佳品,畅销海内外。
大鹏鲍鱼
大鹏鲍鱼盛产于大鹏湾一带。其含高蛋白,肉质鲜脆美味可口,为“鲍,参,翅,肚”四种海味珍品之首。
金龟桔
金龟桔是宝安著名水果之一。其产于坪山镇金龟村,颜色金黄鲜艳,肉质厚多汁,味道甘甜纯正,风味独特。
风景名胜
南头古城
南头古城作为古代深圳(含今香港)的政治中心,历史悠久。南头古城不仅是位于中国海防前哨的反抗外国侵略的英雄城,而且是现代两颗东方明珠——香港和深圳的“根”。保护南头古城的历史文化和社会政治意义十分重大。南头古城现存古郡城壕沟和明清时的东、南城门和部分城墙,并有信国公文氏祠、东莞会馆等古建筑和县署、海防公署、汪刘二公祠、凤岗书院等遗址,及六纵三横的“九街”和39处古民居,具有相当可观的文化开发价值。
大鹏古城
大鹏古城原为大鹏守御千户所城,兴建于明洪武27年(1394年)。爱新觉罗·旻宁十九19年(1839年),大鹏营参将赖恩爵将军率水军英勇抗击来犯英军,取得了“九龙海战”的胜利,揭开了对中国近代史有重大影响的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序幕。大鹏所城获“沿海所城,大鹏为最”的美名。深圳亦称“鹏城”,来源于此。大鹏城城墙、东门、南门,以及城内古民居保存相当完整,城内文物古迹丰富。大鹏所城和大鹏村分别于2001年6月和2003年11月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是深圳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
著名人物
黄舒
黄舒,字展公,其父移民至宝安。黄舒心地善良,非常孝顺父母,生活贫苦,唯尽力经营来维持家计,服侍双亲更是体贴入微。亲朋有请求帮忙的,虽千里之遥,也依然前往。父亲不幸去世后,黄舒痛不欲生,含泪葬下父亲,并于父坟之侧搭一茅庐守孝三年,致使他终成南粤孝子而流传至今。他的孝行传出之后,县人将他比作春秋时的孝子曾子,官府奏准在他家门挂匾名为“参里”,宅旁有山,故名“参里山”,简称“参山”。
郑毓秀
清末民初的奇女子郑毓秀(1896-1959),法文名苏梅,是中国著名的社会活动家、资产阶级女革命家和女权运动倡导者;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位女性法学博士,第一位女性律师,第一位省级女性政务官和第一位地方法院女性院长与审、检两厅厅长,同时是《中华民国民法》五人编撰小组唯一的女委员;先后担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私立上海法政学院校长。她在近代国民外交、法制建设和教育领域颇多建树,堪称粤港澳大湾区历史上的一代翘楚,她的一生颇富传奇色彩。
袁庚
袁庚,原名欧阳汝山,1917年4月出生于广东省宝安县。少年时期,他接受进步思想,追求革命真理,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3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加入东江纵队,在东江两岸和港九地区积极开展抗日游击战。曾任蛇口建设指挥部总指挥,招商局常务副董事长。1987年4月8日,袁庚同志创办招商银行。2016年1月31日凌晨,袁庚逝世,享年99岁。2018年12月18日,袁庚被评为改革开放试验田“蛇口模式”的探索创立者。
参考资料
深圳记忆|深圳前身宝安40年蝶变.今日头条.2024-09-01
寻脉鹏城丨从历史风貌区窥见不一样的深圳.微信公众平台.2024-11-16
改革先锋称号获得者、中国改革友谊奖章获得者全名单.澎湃新闻.2023-12-26
招商银行18年史话.政协深圳市委员会.2023-12-26
改革开放探索者袁庚逝世曾破获刺杀刘少奇案.深圳晚报-新浪网.2022-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