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海丰县

海丰县

海丰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汕尾市市辖县,地处广东省东南部沿海、汕尾市北部。海丰县面积1782.70平方千米,海岸线长124.95千米,200米等深线内海域面积6000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末, 海丰县年末常住人口74.18万人。截至2020年年末,海丰县下辖12个镇。海丰县县政府驻红城大道西988号。

海丰县主要的地貌类型有山地、 丘陵、台地、平原等,境西北部山脉高亢,中部平原宽阔,东南部丘岗异突,濒临南海,地势自西北向西南倾斜。海丰县有黄江、赤石河两大水系,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长,天气湿热且雨天多,冬季短,雨少且干燥。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就已有人在海丰东南沿海聚居生息。置县时间有二说,一是汉置,二是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设置县署,从博罗县析置海丰县。海丰县于1949年11月全境解放。1988年建立汕尾市地级市,海丰隶属汕尾市。

海丰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处于深圳市汕头市两个经济特区之间,深圳—汕头高速公路纵贯县境。海丰县以种植蔬菜、水果、花卉等为传统优势产业,以珠宝、服装、电子、机械等为主导产业,以旅游业、物流业、商贸业等为优势产业。2022年海丰县身广东省百强区县。2022年,海丰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426.8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0.5:45.9:43.6。

海丰自古民风淳朴,人文蔚然,为广东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十三块红色革命根据地之一。诞生了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时期领导人、杰出的农民领袖彭湃,还有当代著名的核动力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彭仕禄等名人。海丰县有海丰红宫、红场旧址、赤山约农会旧址等重要文物古迹、麒麟舞、西秦戏等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白字戏、五福狮舞等民间艺术。同时海丰县以“县城历史文化旅游区、莲花山森林公园生态休闲旅游区、鮜门滨海体育度假、美食旅游区和赤坑咸水温泉湿地观光旅游区”为特点,被很多香港特别行政区深圳市广州市和珠江三角洲游客认为是周末度假最为理想的目的地。

名称由来

东晋咸和六年(311年),因海丰县地理位置和丰饶的物产,以“南海物丰”之义取名“海丰”。

历史沿革

先秦至五代十国时期

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先民们已在海丰东南沿海聚居生息。历夏、商、周至春秋战国为“南蛮”之地,是“百越”的一部分。

春秋战国时为百越地,据在门镇后澳海边出土的青铜短剑、铜矛、铜锌等文物考证,约在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5世纪,海丰南部有过重大战事。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攻百越之战,海丰属南海郡,未立县。

置县时间有二说,一是汉置,二是东晋咸和六年(331年)设置县署,从博罗县析置海丰县。

杨坚开皇十一年(591年)属龙川郡,后在大业年间(605年-617年)改属龙川郡。

唐武德五年(622年),析海丰县之东置陆安县,即今陆丰县,县治大安屯。贞观元年(627年),撤陆安县,并入海丰县。武则天天授元年(690年)改循州为雷乡州。天宝(742年)海丰升为海丰郡,管辖六县(归善、博罗、海丰、河源市、雷乡、兴宁市)。唐乾元元年(758年)废海丰郡,仍为海丰县。

五代十国时期,海丰县为南汉所辖,改循州为祯州。

宋元至明清时期

北宋赵恒天禧五年(1021年)因避讳而改祯州之名为惠州,海丰县属广南东路惠州。赵顼熙宁年间(1068年-1077年),据王安石保甲法,海丰设八都保,即兴贤、石塘、金锡、杨安、坊廓、石帆、吉康、龙溪。

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惠州设惠州路。海丰县属江西行中书省广东道惠州路。

明洪武四年(1371年),海丰设有“南丰”(现海城西门)、“平安”(现梅陇西南)、“东海”(现陆丰县城)三马驿。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设海丰千户所,属惠州卫。嘉靖三年(1524年)划出海丰东部与惠来县都合并设置惠来县。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倭寇入侵海丰,自此为害多年。

顺治三年(1646)十二月,部院佟养甲、李成栋率清兵由闽入潮到县城,县知事冯异“出迎缴印”,海丰正式归清政府管辖。清朝沿用明朝旧制,海丰仍属惠州府。雍正九年(1731年)分化县东,海丰版图存兴贤、石塘、金锡、杨安四郡,纵横不过270里。同治三年(1864年),设汕尾海关。

中华民国时期

辛亥革命以后,1914~1920年,海丰属潮循道。1930年属国民党广东东江绥靖委员公署。1936年属国民党广东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民国11年(1922年)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海丰县成立团支部,次年成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海陆丰地方委员会。

民国14年(1925年),中共海陆丰市地方委员会成立,彭湃为书记。

民国16年(1927年),在中共广东省委的指示下,中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海陆丰革命根据地建立。

民国27年(1938年),中共地下党召开“海丰县青年抗敌同志会”。

民国32年(1943年),春旱饥荒,海丰县饿死者四五万人,国共援助缓解荒情;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成立。

民国35年(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成立,海丰县国民政府县长投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海丰县于1949年11月全境解放,县下设7个区和1个区级镇,下辖44个乡和5个乡级镇。

1953年8月,海丰县划为12个区和1个区级镇,辖135个乡和2个乡级镇。

1955年属惠阳地区

1958年改属汕头专区。

1958年9月,海丰县撤乡建立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的建制,公社直辖农业大队和居民委员会,直至1983年10月。

1983年起重归惠阳专区管辖。

1988年建立汕尾市地级市,海丰隶属汕尾市。

2018年,海丰县设有16个镇,以及梅陇农场、黄羌林场和1个经济开发区,共设有240个村、42个居民社区、1630个村民小组、383个居民小组。

2020年底,海丰县下辖12个镇,253个行政村(社区)。另外还有2个农(林)场(梅陇农场、黄羌林场)和1个经济开发区。

地理

位置境域

海丰县地处广东省东南部沿海,位于汕尾市北部,位于北纬22°37′-23°14′、东经114°55′-115°37′之间。东邻陆丰市,东北与陆河县接壤,西南与城区相连,西北与惠东县交界,南临南海,北倚莲花山脉。总面积1782.70平方千米,200米等深线内海域面积达6000平方千米,海岸线长124.95千米(占汕尾市的41.37%),有六个岛屿(芒屿岛、江牡岛、鸡心石、东屿、西碇屿、空壳岛),岛屿面积约1.52平方千米。

气候

海丰县位于北回归线南缘,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有海洋季风调节和北部高山的天然屏障,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夏季长,天气湿热且雨天多,常有雨涝、台风等气象灾害出现;冬季短,雨少且干燥。海丰县日照时间属华南偏少区,自西北至东南递减,常年平均日照1844.5小时;年平均气温为22.6℃,最热为7月、8月,平均气温28.4℃;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15.2℃。年平均降雨量为2389.5毫米,主要集中在5-9月,呈现“北多南少”特征,莲花山一带降水最多,赤坑大湖一带降水最少;全年无霜期近358天;风向季节性变换明显,夏半年多吹西南风,冬半年盛行东北风。

地质

海丰地质构造分为褶皱构造与断裂构造,褶皱构造的向斜构造有海丰向斜、碗窑径向斜,轴向均为东北方向;背斜有南合山——青年水库背斜和赤坑背斜,内多矿床;断裂构造主要是北东方向,次之是北西向与东西向断裂,呈现“多”字形,地层中出现片理带和破碎带,断裂运动带来了地震与温泉,这其中有著名的莲花山断裂带至今仍在活动。海丰县的地层出露不全,古生界地层不明显,以侏罗系与第四系地层较为发育。侏罗系地层厚度较大,多分布于莲花山镇、赤石镇、莲花山、黄羌镇等地;第四系分布于县中部及其东南沿海,发育齐全,类型多样。海丰地震属于构造地震,因受政和——大埔断裂多期活动的影响,北东向莲花山断裂导致地震。

地形地貌

海丰县境西北部山脉高亢,中部平原宽阔,东南部丘岗异突,濒临大海,地势自西北向西南倾斜。东南濒临南海,海岸线蜿蜒曲折,环抱县境之半,沿岸滩涂广阔。自西北至东南整个地貌状似马鞍形。海丰县主要的地貌类型有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等,其中平原的面积占海丰县总面积的30.7%,主要分布在海城、联安等,大河小溪成网状遍布;台地的面积占总面积的26%,主要分布在平东、公平等地;丘陵的面积占总面积的32.84%,主要分布在莲花山、赤石等地,坡度15°~25°之间;山地的面积占总面积的5.46%,主要分布在莲花山、赤石等地,境内海拔最高点的莲花山也是粤东第一高峰,海拔1337.3米,海拔最低点在南部平原地区,海拔0米。

土壤

海丰县海丰县有10个土类,15个亚类,38个土属,64个土种,十个土类包括赤红壤、水稻土、潮砂泥土、滨海砂土、山地草甸土、滨海盐土等,其中以赤红壤和水稻土为主。赤红壤包括第四纪赤红壤、花岗岩赤红壤、板岩赤红壤等,占总土壤面积的63.56%,广泛分布于全县350米以上的低山、丘陵等地。水稻土包括淹育型水稻土、育型水稻土、潜育型水稻土等,占总土壤面积的17.18%,分布于莲花山区、西坑等地。

水文水利

水文

海丰县有黄江、赤石河两大水系,主要河流有黄江、赤石河、大液河和龙津河。海丰县集雨面积20平方千米以上河流32条,长5242千米,其中,4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17条,长408千米。黄江发源于县境西北部五马归槽之蜡烛山,流经南方背再经龙潭至王爷坝,分东溪、西溪、横河——丽江三河出海,干流全长67千米,河面宽约40~80米,河流平均坡降1.1‰,总落差1054米,多年平均流量52.78立方米/秒。赤石河位于县境西部,发源于白马山,由大安水、明热水、鹅埠水三条支流组成,占海丰县流域面积17.7%,河流平均坡降5.21‰。

海丰县海区属于高温高盐区,表层海水盐度为自长江口至湛江市沿海之最,海水盐度累年平均值为32.7‰。其年平均海风风速为6.5米,6级以上大风日可达167~197天,夏半年各月平均数稍小,风向分散,在偏东、偏西南范围内变化,冬半年各月平均数稍多,以北、东风为主导。海浪频率与风频率基本一致,平均波高1.3米。海雾多为平流雾,差异大且无规律性。

水利

截至2018年,海丰县共计有大型水闸3座,大型水库1座、大中型水库水库11座,小型水库82座、小型农田水利工程53宗。其中公平水库始建于1959年10月,集雨面积317平方千米,总库容3.49亿立方米;红花地水库始建于1965年8月,集雨面积36.5平方千米,总库容6464万立方米;西溪水闸始建于1966年,主要涝区属于黄江东西围涝区,排涝面积1.02万,灌溉农田面积1666.67公顷。

自然资源

矿物资源

截至2019年,海丰境内矿产资源有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2类,其中金属矿产主要有锡矿,已探明的精锡储藏量为42.6万吨,主要分布在县境内的长埔、赤水门、银瓶山等地;钨矿为0.82万吨,主要分布在莲花山、银瓶山一带;还有铁储量16万吨,以及少量的铋、铜、铝、锌、金等;非金属矿产主要有硫铁矿,已探明储量为90万吨,主要分布在长埔、平东等地;玻璃沙储量为200万吨,主要分布在县内沿海一带。还有花岗石、高岭土、黏土等散见各地。

土地资源

截至2018年末,海丰县土地总面积17.83万公顷。以农用地为主,总面积为15.23万公顷,占海丰县土地总面积的85%,其中耕地面积3.45万公顷,占海丰县土地总面积的19%,林地面积9.8万公顷,占海丰县土地总面积的55%。水面面积1.07万公顷,占海丰县土地总面积的6%。建设用地面积1.9万公顷,占海丰县土地总面积的11%。未利用地面积8120.31公顷,占海丰县土地总面积的4.5%,其中荒草地面积2776.84公顷,占未能利用地的34%。

森林资源

截至2018年,海丰县森林面积99431.2公顷,森林覆盖率为57.4%,森林活立木蓄积量288.27万立方米,自然保护区面积15842.5公顷。森林植被主要是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植物群落,常见的木本植物有乔木树种、灌木树种,草本植物、引入植物等。其中乔本树种有鹅掌柴黄桐重阳木等;灌木树种有番石榴、野牡丹、岗松等;草本植物有鹧鸪草、纤毛鸭嘴草、大芒等。

水资源

海丰县是广东省三大暴雨中心之一,水资源主要有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主体补给来源于大气降雨,截至2018年,海丰县水资源总量为32.3亿立方米。海丰县河流主要分为黄江、赤石河两大河系,河流多年平均径流量28.468亿立方米,丰水年达到43.841亿立方米,缺水年为15.088亿立方米;海丰县地下水为6.41亿立方米,海丰县每平方千米补给规模为29.8万立方米,减去地下水与地表水的重复量,地下水总储量为4.02亿立方米。海丰县水资源特征有降雨量年际不均,枯水年与丰水年差距过大;降雨量年内分配不均,每年降雨量集中在6—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80%;降雨量区域分布不均,西北山区降雨较多,中部平原次之,南部沿海较少。

海洋资源

海丰县地处粤东沿海,海岸线长124.95千米,海丰县200米等深线内海域面积达6000平方千米,自然海区盛产鱼、虾、蟹、贝、藻等海鲜产品,海产品资源共有14类104科189种;主要海水养殖种类有科鱼类、鱼、石斑鱼、鲈鱼、对虾属锯缘青蟹牡蛎科青口贝等。

生物资源

海丰县海拔250米以上的自然植物有马尾松杉木王红花荷木荷黄杞桲椤叶等组成的常绿阔叶林、针叶林、混交林;人工植被有杉木、麻栎、竹、油茶棕榈经济林。海拔250米以下的丘陵地带人工植被以杉木、湿地松、茶树、柑橘属、桃、李、梨、芒果及农业作物等为主;自然植被有马尾松、岗松鹧鸪草等组成的灌木丛。沿海港湾滩涂生长有红树林植被、草本植被等。水生植物以昆布、马尾藻羊栖菜、海带、海萝、水浮莲等为主。

生物多样性

植物

截至2022年末,海丰县有野生植物350多属1000多种及其变种,林木63科151属238种,其中乔木植物有123种,包括黄花风铃木等,药用植物47科92属119种,包括溪黄草密花豆等。有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莲花山榕树等。

动物

截至2022年末,海丰县约有227种野生动物,其中鸟类有16目46科196种。境内的国家Ⅰ级保护动物有圆鼻巨蜥东方白鹳黑鹳等;国家Ⅱ级保护动物有鳞甲目海鸬鹚卷羽鹈鹕白琵鹭等;省级保护物种有凤头䴙䴘白鹭苍鹭等。

自然保护区

截至2018年末,海丰县共有两个自然保护区。

海丰县的汕尾海丰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是广东省级鸟类保护区,总面积11590.5公顷,被誉为“中国水鸟之乡”,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1种,即黑脸琵鹭,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37种,包括海、卷羽鹈、白琵鹭等。

自然灾害

受到气候与地质条件的影响,海丰县多发自然灾害,其中以汛期强降水、洪水、台风、高温等自然灾害为主。

暴雨成灾是主要自然灾害之一,集中在4~9月发生,因地形的影响,在山地地区暴雨发生机率较大,暴雨对县内危害主要有内涝、山洪等。2018年8月31日,受连日暴雨影响,汕尾市海丰县公平镇西坑林场突发山体滑坡,但有关部门及时组织撤离,并未造成人员伤亡。

海丰县为台风多发区,受到季风影响,县台风时间的分布从5月中旬开始至12月上旬,平均每年3.74次。台风会带来疾风暴雨、海潮、洪涝等自然灾害,破坏力极大。2003年9月抗击台风“杜鹃”,平均风力11级,并带有暴雨,海丰县可见树木倒折、房屋倒塌,交通、通信受损,县政府迅速组织1500多人的队伍支援基层抗灾救险,发动群众抗击台风。

行政区划

截至2020年年末,海丰县下辖12个镇、2个农(林)场和1个经济开发区。海丰县县政府驻海丰县红城大道西988号。

政治

人口

人口总量

截至2022年末,海丰县年末常住人口74.18万人,户籍人口77.97万人。截至2021年6月,海丰县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502689人,占68.23%;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234102人,占31.77%。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9.05,0-14岁人口占24.60%;15-59岁人口占61.60%;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8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9.85%。2022年,海丰县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死亡人口1041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3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海丰又是著名的侨乡,海丰籍海外侨胞和港澳台人士47万人。

民族

截至2019年年末,海丰县常住人口分属于29个民族,其中壮族苗族回族蒙古族等28个少数民族总人口有2930人,占海丰县人口总数的0.35%。陆丰市县少数民族多为散居人口,各地均有分布,都是由婚嫁和务工、经商迁入。人口超过100人的少数民族有壮族、土家族苗族、畲族瑶族

语言

海丰县方言有闽南语、客家话、尖米话、粤语潮汕地区话、军话。

其中以福佬话为主,海丰县90%以上居民讲福佬话,成为共同交际语言和中小学校的校园用语,福佬话是海丰的第一大方言,主要分布在中部广汕公路两侧及南部沿海地区。包括海城、附城、城东、陶河、可塘、联安、赤坑镇、大湖、梅陇、梅陇农场、鲘门、莲花山、圆墩、公平、小漠镇鹅埠街道、赤石的大部分村落。客家话主要分布在县境北部的山区和半山区,包括黄羌全镇、公平镇东北部山区、黄羌林场、平东大部分、莲花山、梅陇、鹅埠、赤石街道、小漠部分。海丰的客家话与陆丰相同,都是7个声调(去声分阴阳);都有两套塞擦音和擦音声母,与梅县的客话有较大差异。尖米话是一种既像“白话”,又像“客家话”的混合型方言,“白话”的成分多于“客家话”,主要分布在赤石、鹅埠部分村落和梅陇南山等村。白话只分布在赤石镇大坑里、排沙墩、三角坑等自然村,1949年前后从省内信宜县移来,使用人口约500人。潮汕话分布在赤石四季村、新兴、企岭和可塘铁道营等自然村,1949年前后从省内潮州市移来,使用人口约300人。海丰现代的军话是数百年来官话与当地闽客方言混合的结果。所以军话既有官话特点又有当地方言特色。海丰讲军话的主要分布在平东镇的龙吟塘村,约300人。

陆丰市是著名侨乡,约40万人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出于交流需要,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与珠三角城市交流频繁,年轻人基本都能讲粤语。海丰渐渐成为闽南语和白话双方言地区,而客家话、尖米话等弱势方言使用人日渐减少。

宗教信仰

截至2019年年末,海丰县有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新教),依法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66处,其中佛教场所28处、道教场所3处、天主教堂点25处、基督教(新教)场点10处。例如海丰鸡鸣寺,俗称“半岭庵”,位于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北部莲花山森林管理区,在莲花与银瓶两山环抱的鸡心山上,始建于明崇祯六年1633年。海丰县宗教信众人数约4.2万人,其中:佛教有比丘101名、比丘尼19人、信众2.2万人;教职人员131人,道教有道士3人、信众0.2万人;天主教有神甫1人、修女1人、信众1.1万人;基督教(新教)有牧师1人、长老2人、传道员8人、信众0.7万人。县域内设立有海丰县佛教协会、海丰县佛教慈善会、海丰县基督教“三白”爱国会、海丰具基督教协会海主县天主教爱国会筹备组海丰县道教协会筹备组4个宗教团体、2个筹备组。

经济

综述

海丰县以种植蔬菜、水果、花卉等为传统优势产业,以珠宝、服装、电子、机械等为主导产业,以旅游业、物流业、商贸业等为优势产业。2022年海丰县跻身广东省百强区县。

2022年,海丰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426.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4.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96.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86.0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0.5:45.9:43.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7511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325元。

第一产业

海丰县以大黄羌金针菜、莲花山茶、平东甜叶菊、赤坑优质英山红等为特色产业,以蔬菜、大米、水果等为传统优势产业;林业则以木材加工为主;渔业则以海鲜养殖和捕捞为主要形式。2022年,海丰县实现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76.5亿元,其中农业产值40.0亿元,林业产值2.2亿元,牧业产值9.4亿元,渔业产值17.4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7.4亿元。截至2022年末,海丰县培育3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和85家农业龙头企业,建设2个全国“一村一品”专业村,入选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共建名单。

海丰县以粮食种植产业为传统优势产业,素有“鱼米之乡”之称,被评为“全国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县”和“农业农村部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片”。部分优质水稻品种在2019年被纳入农业农村部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2020年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等级证书。同时海丰县建设了丝苗米现代农业园区,有7家水稻生产加工企业与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建立院企合作基地,海丰县年均种植水稻44万亩,年产优质稻米18万吨,优质稻种植比例达95%以上。2022年,海丰县粮食作物种植面积31556.7公顷,粮食产量179950.0吨,其中水稻产量156632.0吨。

莲花山茶种植也是海丰县的特色产业之一,海丰县种茶制茶历史悠久,海丰莲花山茶至今已有200年历史。2019年,海丰莲花山茶入选第四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2021年,海丰莲花山茶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定,海丰莲花绿茶入选广东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截至2021年末,海丰县茶叶种植面约5.25万亩,年产量4146吨,总产值约13.9亿元,海丰海丰县从事茶叶产业的经营主体有32家。

第二产业

海丰县第二产业以服装、珠宝、金银首饰等为传统产业,以电子信息、精密机械和技术装备、智能制造、通航产业为重点产业,以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美妆产业、数字经济为新兴产业。2022年,海丰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336.6亿元,实现利润总额0.4亿元。

服装产业是海丰县的传统支柱产业。服装产品主要有西装、西裤、夹克、衬衣、休闲服饰等系列。市场以广州市为营销中心,销往全国各大城市,并通过边贸销往俄罗斯、东南亚、中东南非等国家和地区。截至2022年末,陆丰市县共有服装厂家300家,其中海城镇、城东、附城三镇服装企业近200多家,从业人员3万多人,上规模的服装企业近100家,年产值近30多亿元。

珠宝产业也是海丰县的传统支柱产业。海丰珠宝产业的发展起源于家庭作坊。海丰珠宝首饰产业发展迅猛,已成为国内彩色宝石生产加工、批发销售中心。截至2022年末,海丰已建成并投入经营的珠宝金银首饰各种业态建筑总面积达到500万平方米,其中加工厂房面积125万平方米,销售商铺面积20多万平方米。有珠宝首饰加工企业近5000家,珠宝销售店面6100间,从业人员10多万人,加工和经营的品种囊括了国内外市场上的绝大多数彩色宝石和金银首饰。

第三产业

海丰县服务业以旅游业、物流业、商贸业等为优势产业。2022年,海丰县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7.5亿元。

海丰县旅游业发达。海丰县利用海丰良好的区位优势、便利的交通条件、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等,以“红色革命、蓝色滨海、绿色山水、古色人文、金色珠宝”为旅游发展着眼点,以全国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诞生地、红宫红场、彭湃故居、黄羌红色旅游区等红色旅游景区为组合的红色经典旅游。2022年,海丰县接待旅客总人数达542.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9.6亿元。海丰县共有星级饭店客房632间。

海丰县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迅速,重点发展服装服饰、珠宝首饰、海丰特色农产品等垂直电商领域。截至2022年上半年,海丰县创建了梅陇首饰、可塘珠宝和生态科技城合利3个电商基地,电商企业、个体网商7503家,荣获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称号。海丰县电子商务、微商从业人员有1万多人,辐射就业岗位约12万个,电子商务交易额超105亿元,农村网络零售额20亿元,农产品网络零售额1.5亿元。2020年海丰县跻身全国县域电商网络销售额百强榜,海丰县时尚饰品网络销售额排第80名;2020年获得阿里巴巴集团研究院直播电商区域发展第20名。截至2022年末,海丰市跨境电商企业约160多家,2022年海丰县跨境电商交易额约为2.1亿元。

经济功能区

广东海丰经济开发区于1992年12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是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审核批准保留的省级开发区。建立了金园、东城、金岸3个工业小区,截至2020年末,在园区内有各类企业100多家,投资规模较大的有广东汕尾移动第一本地网通信机楼、敏兴毛织有限公司等企业,形成了以毛织、电子、服装、纸品、珠宝、首饰、食品加工等为支柱的产业体系。2022年1-11月,广东海丰经济开发区完成规上工业产值156.8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2.8亿元,完成限上贸易业商品销售额2.17亿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9年末,海丰县有幼儿园243所,学前三年毛入学率92%。有海丰县城东镇实验小学等小学,海丰县红城中学等完中,海丰县林伟华中学高中,华南师范大学汕尾校区等中等职业学校,汕尾技师学院、华南师范大学汕尾校区2所高等院校。截至2022年末,海丰县普通高考本科上线率46.36%,特控线上线率7.74%,两项数据均居汕尾市各县(市、区)第一。海丰县获得“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称号。2020年海丰县小学五年巩固率达到99.05%、初中三年巩固率97.62%,义务教育巩固率98.28%。

汕尾技师学院

汕尾技师学院于1993年2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由汕尾市人民政府创办,直属汕尾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学校于2019年11月评为高级技工学校,2021年11月升格为技师学院。学校融技工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培训、退役士兵技能培训为一体,以培养高、中级技能人才为主,是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中华全国总工会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广东省粤菜师傅培训基地、广东省示范性教师教育实践基地、汕尾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华南师范大学汕尾校区

华南师范大学汕尾校区滨海校园作为贯彻落实广东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重点工程,由广东省教育厅、汕尾市人民政府、华南师范大学、深圳大学四方共建,是华南师范大学“三校区四校园”办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粤东西北地区第一个国家“双一流”大学和“211工程”大学扎根办学的校区。有教育学、工学、理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学科,包括约20个本科专业。设置职业教育学院、基础教育学院、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与新能源学院等教学科研机构。

卫生健康

截至2022年末,海丰县共有医院、卫生院33个,其中乡镇卫生院17个。共有医院、卫生院床位4481张,其中乡镇卫生院床位972张。卫生技术人员4497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767人,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1284人。2018年,海丰县被评为广东省卫生县城。

科技事业

截至2022年末,海丰县累计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9家、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96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有效发明专利67项,申请专利2282件。海丰县建设并开通5G基站455个。海丰县推进县域医疗卫生机构积极申报医疗卫生科技计划项目,推进申报各项临床研究、临床应用课题7项。2022年以来,为企事业争取上级立项项目6个,总资金约1200万元。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末,海丰县共有各类专业艺术表演团体2个,文化馆1个,博物馆、纪念馆3个,镇级及以上公共图书馆11个,海丰县共有图书馆藏量30万册。

体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海丰县有体育场馆2个。截至2019年,海丰县有各类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900多人。截至2014年末,海丰县拥有各类体育场地818处(个),其中属体育系统的21个,属学校、教育系统的406个,总场地面积约150万平方米。举办过海丰县全民健身运动会等比赛。

海丰县体育馆位于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海城镇乡镇三环西路,场地面积3000平方米,其中核心区免费或低收费开放的场地面积为1000平方米,座位数量是2108个,营运项目包括篮球、排球、乒乓球等。

环保事业

截至2020年末,海丰县空气质量六项基本指标均全面达标,综合指数100%达标,土壤环境安全状况总体稳定。2022年,黄江河西闸、东溪水闸国考断面水质均达到III类标准。“十三五”期间海丰县完成营造碳汇林14.8万亩,生态景观林带1.1万亩,新建1个县级森林公园,5个镇级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达到49.24%。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1.13%。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社会保障

截至2020年末,海丰县城镇登记失业率2.4%。海丰县参加社会保险达52万人,基本医疗保险79万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100%。实现贫困村100%出列、贫困户100%脱贫的目标。截至2023年4月,海丰县共有9家养老院,共有332张床位。

交通

综述

海丰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处于深圳市汕头市两个经济特区之间,深圳—汕头高速公路纵贯县境。从汕尾港出海至香港特别行政区81海里(150千米),至广州市179海里(332千米)。2022年,海丰县货物运输总量1343.9万吨,货物运输周转量142727.5万吨千米,旅客运输总量262.1万人,旅客运输周转量26548.0万人千米。海丰县现已建成公路、铁路、水路等多种交通体系,逐步融入“珠三角”“汕潮揭”一小时经济圈

公路

截至2020年末,海丰县海丰县公路总里程达到1585.87千米(不含深汕合作区),千米网密度为120.50千米/百平方千米。按技术等级划分,高速公路有沈阳—海口高速公路潮惠高速、兴汕高速等,里程达到81.67千米,占比5.15%;二级及以上公路达到291.45千米,占比18.37%。海丰县基本消除等外公路,且高等级公路占比显著提升。按行政等级划分,海丰县国道有G235线、G236线、G324线等,共164.25千米,占比10.35%;省道有S240线、S241线、S510线等,共102.22千米,占比6.45%;农村公路(县乡村道)总里程1319.40千米,占比83.20%。截至2020年末,海丰县国省道及地方公路建设已实现具备通行条件的行政村100%通客车,行政村的道路100%硬底化,实现具备通行条件的行政村100%通客车。

铁路

截至2020年末,海丰县境内铁路运营里程为21.9千米,铁路密度为1.71千米/百平方千米。有厦深铁路,广汕高铁(在建)、汕汕高铁(在建)等铁路线路。厦深铁路设计时速250千米/小时,是海丰县仅有的一条铁路线路。鲘门站是厦深铁路的中间站,站台规模2台4线,2013年12月28日建成开通运营,主要开行厦深方向列车。有鲘门站1个火车站。

航空

截至2020年末,海丰县县域内尚无航空基础设施,最近的汕头外砂机场距离海丰县约50千米。

航运

截至2020年末,海丰县有汕尾港、南海港、沙琅港、万泉港等港口。汕尾港小漠港码头是有2个5万吨级多用途泊位和1个工作船泊位,码头设计年吞吐量为450万吨。

公共交通

截至2020年末,海丰县共有公交线路11条,其中6条延长线辐射到重点镇线路总里程128.27千米,公交站点(候车亭、临时站牌)412个。拥有新能源出租车58辆,新能源公交车300辆,新能源汽车停保场2个,充电桩105个。完成县城公交车红海通100%全覆盖,实现了微信支付等电子支付方式。

人文

综述

陆丰市自古民风淳朴,人文蔚然,为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十三块红色根据地之一,诞生了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时期领导人、杰出的农民领袖彭湃,还有当代著名的核动力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彭仕禄等名人。海丰县有海丰红宫、红场旧址、赤山约农会旧址等重要文物古迹、麒麟舞、西秦戏等重要非遗、潮剧、五福狮舞等民间艺术、还有菜茶、海风小米、猪肠粉、花生酥猪油糖等名吃名产。

文物古迹

海丰县有红色革命遗址255处,列入文物保护名录的革命文物有48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

海丰红宫、红场旧址

红宫原为明代学宫,于明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陆丰市知县郑源所建。海陆丰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后,1927年11月18日至21日在这里召开海丰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成立海丰县苏维埃政府,通过了“没收土地案”等八项政治纲领。中国第一个红色政权在此诞生,因此把学宫改称“红宫”。红宫东侧的海丰红宫红场旧址,原为明代“社仓”,清代时称“东仓”,海丰县苏维埃政权成立后,彭湃同志号召在此地兴建红场大门和司令台。1961年3月4日,陆丰市红宫、红场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赤山约农会旧址

大革命时期,海丰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1922年,彭湃在赤山约发动宣传农会,自此,一场影响革命胜负的农民运动在全国各地蔓延开来。原赤山约包括今天的赤山、龙山、桥东等十多个自然村,该地区是海陆丰农民运动的发祥地,也是从大革命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海陆丰革命的重要阵地,赤山约农会旧址,原为明朝所建的灵雨庵。因年久破旧,在1965年拨款按原貌重建赤山约农会旧址,于1961年10月被广东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并入红宫红场旧址,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3年1月,海丰县共拥有3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数十个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海丰县共有4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分别是西秦戏传承人吕维平、严木田,白字戏传承人吴佩锦钟静洁

麒麟舞

麒麟舞是广泛流行于全国各地的一种传统民间舞蹈,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被认为是祥瑞太平、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象征,表演时通常以锣鼓唢呐伴奏,集歌、舞、乐于一体。广东省海丰县的麒麟舞表演时,一人舞动麒麟头,一人牵动麒麟尾,在大锣大鼓、大唢呐的伴奏下,表演麒麟打滚、脚、洗须、咬骚之类的动作和喜怒哀乐的情绪。麒麟舞后紧接武术表演,这是海丰麒麟舞的精华,主要包括打拳、弄棍、搬刀、舞尖串、尖串对铁尺、辗藤牌、集体搬棍对打等内容。2008年,麒麟舞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西秦戏

西秦戏又称秦腔戏,流行于广东陆丰市陆丰市潮汕地区福建省南部及台湾等地。明代西北的西秦腔流入海陆丰,与地方民间艺术结合,至清代形成西秦戏。西秦戏的音乐唱腔为齐言对偶句的板式变化体,曲调有正线、西皮、二簧、小调四类。正线是西秦戏的主要声腔,又分二方、平板、梆子三种。西秦戏唱、白沿用中州音韵,男女异声同调,男唱真嗓,女唱假嗓。乐队分“文畔”“武畔”两种,“文畔”使用头弦、二弦、三弦琴月琴唢呐、号头等乐器,“武畔”主要使用锣鼓打击乐器。西秦戏传统剧目有一千多个,其中较有影响的包括《龚克己》、《三官堂》、《宝珠串》、《贩马记》等“四大弓马戏”,《打李凤》、《棋盘会》等“三十六本头戏”,《斩郑恩》等“七十二提纲戏”等。2006年,西秦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饮食

海丰县古代饮食为“饭稻羹鱼”;明末以后,番薯逐渐成为主食,海丰故有“番薯县”之称;受当地的习俗影响,民国以后,海丰等城镇饮早茶之风渐兴,改革开放以后更浓。饮食口味清淡、浓醇并重,生脆、爽口为佳,喜吃蚝鲑、虾鲑、鱼鲑等。有“牙钵茶”、“炒米茶”、“油麻茶”等,“食茶”成了一种沟通邻里亲友感情的好方式。

海丰小米

小米是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代表性的小吃之一,它是以一层皮包着肉馅,分量大小多以一口为限。优质美味的小米一定要皮薄而软,小米是半透明则更佳;肉要爽口弹牙,肉馅内有少量汁液,全只小米要够热则为最佳。

菜茶

海丰菜茶又名"丁茶","新人茶",农历正月初七,各家各户忙着爆炒大头菜茶,需要七种以上青菜、北丝(类似米粉)、腐竹、各种肉为配料,先分别把虾仁、瘦猪肉、腊肠、干鱿鱼丝、腐竹炒熟爆香,再和七种青菜炒熟混合,吃的时候盛进碗里再泡上炒米和花生、猪骨汤。

猪肠粉

海丰的猪肠粉类似于潮州肠粉的做法,不过加入了猪肉和花生等,味道鲜美,皮白如雪,薄如纸,以特别嫩滑为著称。

地方特产

花生酥

花生酥是海丰县的特产,又被称为“长生果”,并且和黄豆一同被誉为“植物肉”“素中之荤”。花生的营养价值比粮食高,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特别是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很高,适宜制造各种营养食品。

牡蛎

牡蛎是海丰县的特产,海丰的“高螺牡蛎”是牡蛎中的优良品种,牡蛎肉肥爽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及牛磺酸和钙、磷、铁、锌等营养成分,素有“牡砺”之称。

海丰猪油糖

海丰猪油糖是流行在粤东潮汕地区的一种零食,是上世纪六十至八十年代海丰县东方红副食品厂的荣誉产品、名牌产品。猪油糖甜而不厌,油而不腻,含有适量的猪油,既能给身体补充能量,又能让人们饱尝口福。

习俗

吃九簋

海丰传统的酒宴称“九四”,即九大簋四小味,旧称“吃九簋”或“吃排场”。海丰习俗以中午宴客为正席,摆八仙桌于厅中,以面向大门之位者为尊,称为“横头位”,通常坐舅父、母舅公。丧事宴客以在村中广场露天为多,喜宴不露天摆酒。九大簋中必有白切鸡和肉、鱼丸,以白切鸡为头盘,放在席的正中,俗称“无鸡不排场”。传统菜式有猪脚墨脯鸡、龙虎会、大粒参等。改革开放后,摆酒之风更为奢侈,受省港影响,菜式12个或14个,已突破原来的“九簋”之限。饮食口味讲鲜美、爽口。摆酒讲排场,少者十数席,多者五六十席至上百席。饭菜丰盛,筵席规格高。

冬节

冬至,海丰人管叫“冬节”。在海丰,冬节是一重要的节日,海丰俗有“清明无回无祖,冬节无回无亩(妻子)”之谚,在这一天,人们都要回家过冬节,就算外出的人,都会赶回家过冬节,以示这一年有个归宿,这也可见海丰人对冬节的重视程度。冬节日,抬(杀)鸡做粿,家人团聚,备办佳肴,祭拜先祖,祭祀时间大多在早上,客家则于中午。冬节的前一天,海丰人都会吃“冬节鸽”(冬节粿),谓可御寒;冬节日早上则吃“冬节丸”,谓添一岁。

拂秋千

拂秋千是海丰地区民间闹元宵的一种传统民俗,旧时在海丰极为盛行,附城镇高田、梅陇镇大门兜、蜈蚣嘴、公平镇盐街口等地都有,如今则只有梅陇镇大门兜村还在一年一度举办“拂秋千”传统活动。拂秋千活动由“打秋千”和“斗歌”组成,参与的人坐在秋千斗上,由地面上的儿孙健在的“好命人”夫妇用力使其像轮子般转动,坐在两端秋千斗上的歌手在“你(念螺)讲罗”声中拉开斗歌序幕。表演者边打秋千边对歌,对歌的形式是一问一答。歌词多为即兴自编自唱,内容多为歌颂太平、褒贬时政、喜庆丰收、敦亲睦邻、表达爱情、劳动生活、民俗风情等,无所不包。目前拂秋千已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艺术

白字戏

白字戏是用广东海丰、陆丰市方言演唱的地方剧种,元末明初从闽南地区流入汕尾市等粤东地区,后来吸纳竹马、钱鼓、渔歌和潮剧音乐等民间艺术,改用当地方言演唱,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特点。起初白字戏和潮剧都称白字戏,白字戏名为“海陆丰白字”,又称“南下白字”;潮剧名为“潮州市白字”,又称“顶头白字”,后来白字戏一名用来专指海陆丰白字。白字戏唱腔结构以曲牌联套体为主,也有部分板式唱腔。它音乐优美,有联曲、滚唱、一唱众和等形式和特点。白字戏有《白鹤寺》《白蛇传》《访友记》《书琴缘》《天门阵》《白罗衣》等优秀传统剧目和《金菊花》《红珊瑚》等现代剧。2006年,白字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五福狮舞

五福狮舞由梅陇镇金盘围村黄氏先人从江西引入,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现主要分布于海丰县辖下梅陇镇、联安镇、后门镇等乡村,是当地群众每逢春节及喜庆节日必不可少的表演内容之一。五福狮舞造型独特,表演方式奇妙,在全省独具一格。表演角色众多,由“五福狮”、青猴、金猴、“精绍和”、“戆绍和”5个角色组成,寓意“五福临门”,故称“五福狮”。此外,与一般的一人舞头、一人控尾的传统舞麒麟、舞狮不同,五福狮表演时只有一人擎狮头进行表演。

钱鼓舞

钱鼓舞,又称踏钱鼓,主要分布于城区和海丰县,以及陆丰市的新铺、东铺一带,据说于明代随人口迁移而由福建省传入,有据可证至少已有100多年历史。钱鼓在当地民间被视为吉祥之物,故在每年春节元宵节的喜庆活动中,常以钱鼓舞表演迎春闹春,寓意吉祥好运,象征新年好兆头。钱鼓舞是歌舞结合、以舞为主的表演形式。一般由男、女童各一人配对表演,男童身穿绿色服饰,手执八角形钱鼓;女童一身紫色打扮,双手各执两片竹板,夹击时发出嗒嗒响声。

风景名胜

综述

海丰县以“县城历史文化旅游区、莲花山森林公园生态休闲旅游区、鮜门滨海体育度假、美食旅游区和赤坑咸水温泉湿地观光旅游区”为特点,被香港特别行政区深圳市广州市和珠江三角洲的游客认为是周末度假最为理想的目的地。海丰县共有4处国家A级旅游景区,其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处。

重要景点

莲花山度假村旅游区

莲花山度假村旅游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海丰莲花山座落在汕尾市海丰县城北郊,是广东省四大山脉的莲花山脉的主峰,境内云雾缭绕,森林密布,生长着仙人茶、罗汉松土沉香、胭脂木等珍稀植物;有玉龙喷须、三井回音、龙潭飞瀑、七星叠瀑、双龙瀑、回音瀑等十八处瀑布;分布着召贡、埔仔等温泉以及仙人洞、铁索桥、玉蟾宫、安国药王庙、大东门、小东门、天池、如来盘石等自然景观。

红宫红场旧址·彭湃烈士故居红色旅游区

海丰红宫红场旧址·彭湃烈士故居红色旅游景区是一处集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生物景观、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人文活动为一体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彭湃烈士故居位于海丰县城东龙津东路龙舌埔,坐北朝南,面临旧时海丰八景之一“龙津渔唱”的龙津河段。彭湃于1896年10月22日(清光绪二十二年,丙申年九月十六日)诞生于彭家祖屋大院,童年迁居这里。2005年,红宫海丰红宫红场旧址被中宣部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7年,红宫红场旧址被中央文明委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并连续三届被广东省委、省政府评为“省文明单位”。2010年8月,红宫红场旧址和彭湃烈士故居被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发改委、广东省旅游局评为“广东省红色旅游示范基地”。现保存有星门、泮池、大成门、大成殿和东西庑等建筑。

新山村红色旅游区

新山村自古崇文尚武,人才辈出。1922年,农民运动先驱彭湃和妻子蔡素屏(即新北村人)回鹿境乡开展农运宣传工作,并在这里开设武馆。在曾为彭湃贴身护卫、后任广东省农会执行委员等职的万维新带头发动下,新山村于1925年成立农会。村里的吕培其、吕焕标、吕祖贻、吕铭珍等先进分子积极响应参与,会员迅速发展至近500人。从此,新山村掀起了一波又一波、轰轰烈烈的革命热潮,在大革命时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山村都做出了很大的牺牲,许多英雄为革命献出生命和鲜血,英雄的历史使新山村成为了名符其实的红色村庄。随着丰富的红色资源逐步被挖掘,村里建起了新山革命纪念馆、红色故事雕塑、火炬广场,复建了农会馆,修缮了烈士旧居。

著名人物

重要荣誉

参考资料

海丰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3-08-03

2019海丰年鉴.南方新闻网.2023-08-03

..2023-08-03

行政区域.海丰县人民政府.2023-08-01

2022年海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海丰县人民政府.2023-08-01

民情风俗.海丰县人民政府.2023-08-01

汕尾市A级旅游景区信息汇总表.海丰县人民政府.2023-08-01

海丰县人民政府办公室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海丰县人民政府.2023-08-01

海丰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海丰县人民政府.2023-08-01

关于公开征求《海丰县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十四五”发展规划(公示稿)》意见的公告.海丰县人民政府.2023-08-01

海主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海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海丰县人民政府.2023-08-01

海丰县志(1988-2004)上册 | 广东省情网.广东省情网.2023-08-01

志书年鉴.广东数据库.2023-08-01

创新驱动、产业兴县!海丰县跻身广东百强县.南方+.2023-08-01

海丰概况.海丰县人民政府.2023-08-01

国家文物局综合行政管理平台.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 国家文物局综合行政管理平台.2023-08-01

广东省列入国家级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广东省人民政府.2023-08-01

麒麟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8-01

西秦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8-01

白字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8-01

非遗广东 | “五福临门”——五福狮舞.微信公众平台.2023-08-01

海丰县.国家地名信息库.2023-08-13

行政区划.海丰县人民政府.2023-08-01

海陆丰革命根据地:建立中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陕西党建网.2023-08-01

汕尾市志上册 | 广东省情网.广东省情网.2023-08-01

海丰年鉴2020 | 广东省情网.广东省情网.2023-08-01

广东汕尾市海丰县自然资源.中国小康网.2023-08-21

海丰县野生林木种质资源研究.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2023-08-01

海丰莲花山一株300多岁榕树被认定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南方+.2023-08-01

广东海丰国际重要湿地生物资源调查及生态系统服务价 值评估.林业与环境科学.2023-08-01

全国自然保护区名录.全国自然保护区名录.2023-08-01

走进中国水鸟之乡——海丰湿地.广东环保公益网.2023-08-01

汕尾市海丰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公示.海丰县人民政府.2023-08-01

海丰成功避让一起地质灾害.广东省自然资源厅.2023-08-01

海丰经济开发区.海丰县人民政府.2023-08-01

海丰县委书记、县长新春贺词.海丰县人民政府.2023-08-01

【聚焦两会】海丰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海丰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2023-08-01

海丰县政协党组(扩大)会议暨十届二十九次主席会议召开.汕尾市人民政府.2023-08-01

海丰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六号).海丰县人民政府.2023-08-01

海丰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三号).海丰县人民政府.2023-08-01

海丰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四号).海丰县人民政府.2023-08-01

2022年国民经济顶住压力再上新台阶.海丰县人民政府.2023-08-01

海丰县概况.中国招商引资信息网.2023-08-01

汕尾市海丰县全力发展特色产业油占米示范引领质量兴农.百家号.2023-08-01

海丰丝苗米产业园功能凸显 引领乡村振兴加速度 .百家号.2023-08-01

汕尾海丰:莲花山茶产业兴旺,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广东省农业农村厅.2023-08-01

海丰县服装行业商会: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全力推动海丰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汕尾市人民政府.2023-08-01

公平镇传统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工作计划.海丰县人民政府.2023-08-01

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广东海丰-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2023-08-01

海丰农村电商精准链接,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和富民增收.百家号.2023-08-01

海丰县科技工业和信息化局2022年度工作总结和2023年度工作计划.海丰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2023-08-01

海丰经济开发区乡镇概况.海丰县人民政府.2023-08-03

海丰经济开发区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海丰县人民政府.2023-08-01

喜讯!海丰县城东镇实验小学、幼儿园落成启用.汕尾市人民政府.2023-08-01

汕尾技师学院.汕尾技师学院.2023-08-01

校区概况.华南师范大学汕尾校区.2023-08-01

海丰打赢“双创”攻坚战 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县城.海丰县人民政府.2023-08-14

海丰县医疗机构信息一览表(2023年).海丰县人民政府.2023-08-01

海丰县图书馆.海丰县人民政府.2023-08-01

海丰县博物馆.海丰县人民政府.2023-08-01

海丰县文化馆.海丰县人民政府.2023-08-01

2014年海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海丰县人民政府.2023-08-01

海丰第五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开幕 超2000名运动员参加赛事.南方+.2023-08-01

海丰县体育馆.南方体育工程.2023-08-14

海丰县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海丰县人民政府.2023-08-01

海丰县养老机构基本信息.海丰县人民政府.2023-08-01

鲘门站.深圳市交通运输局.2023-08-01

汕尾港口岸海丰港区小漠国际物流港码头正式对外开放.汕尾市人民政府.2023-08-01

这10道海丰地方美食,好吃到舔手指,谁吃谁知道!!.微信公众平台.2023-08-01

花生酥.海丰县人民政府.2023-08-01

牡蛎.海丰县人民政府.2023-08-01

省人大常委会检查组到我县开展《广东省革命遗址保护条例》执法检查.海丰县人民政府.2023-08-01

第二批广东省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2023-08-01

建党100周年——海丰精选红色景点介绍.微信公众平台.2023-08-01

寻汕尾红宫红场,访红色足迹.微信公众平台.2023-08-01

【红色革命遗址篇】赤山约农会: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微信公众平台.2023-08-01

展讯——记忆非遗--海丰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摄影展.海丰县人民政府.2023-08-01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8-01

海丰饮食文化简述.海丰县人民政府.2023-08-01

猪油糖.海丰县人民政府.2023-08-01

【风俗习俗】海丰人“吃九簋”“无鸡不排场”.微信公众平台.2023-08-01

【习俗】冬节无回无亩(妻)哦! 海丰冬节文化你知多少?.微信公众平台.2023-08-01

非遗广东 | “添福添寿”——拂秋千.微信公众平台.2023-08-01

非遗广东|“韵味别具”——钱鼓舞.微信公众平台.2023-08-01

动感汕尾一天游!.微信公众平台.2023-08-01

海丰红宫、红场旧址.中国华夏文化遗产网.2023-08-14

彭湃.汕尾市人民政府.2023-08-14

钟敬文.海丰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2023-08-01

伍禅.汕尾市人民政府.2023-08-14

马思聪.海丰县人民政府.2023-08-01

彭士禄.海丰县人民政府.2023-08-01

稷下2024年全国县域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榜单发布 昆山市稳居榜首.今日头条.2025-02-26

喜报!龙岩长汀,全国百强!福建仅3地入选→.今日头条.2025-01-15

粤西唯一!高州入选2022年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重点县.茂名市人民政府.2023-08-01

关于公布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共建名单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3-08-01

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 广东省军区关于命名广东省双拥模范城(县)、表彰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的决定.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2023-08-01

四部门公布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国家文物局.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