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市
汕尾市(英文名:Shanwei,别名:海陆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地级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沿海,介于东经114°54'~116°13',北纬22°37'~23°38之间,土地总面积4865.05平方千米,大陆沿海岸线长455.2千米。2023年末,汕尾市常住人口269.13万人。截至2024年7月,汕尾市居住人口属于43个族别。
汕尾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沿海,莲花山南麓,珠江三角洲东岸,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据东南沿海出土文物考证,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现汕尾市境内渔猎种植,生息繁衍。春秋时,汕尾地域属南越国。秦至汉初,属南海郡博罗县地域。1988年1月7日,设立汕尾市和陆河县、城区。截至2024年7月,汕尾市辖1区、2县,代管1市,另设4个管理区或功能区。市人民政府驻城区汕尾大道北市政府大楼。
汕尾市是海峡西岸经济区连接粤港澳大湾区的桥头堡,汕尾市部分区域纳入2021年广东省“十四五”规划的“深圳市都市圈”范围。整体经济处于工业化、城市化转型之中,属于广东省地市GDP总量第四梯队。汕尾市聚焦海洋渔业百亿级产业大平台,以番薯、丝苗米、生猪、荔枝、茶叶、梅果等6个十亿级产业为主导,大力培育晨洲蚝、湖畔咖啡、陂洋菠萝、布金阳光葡萄等N个特色产品,形成“1+6+N”的产业发展格局。2020年—2023年,汕尾市GDP年均增长居广东省第一。根据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4年,汕尾地区生产总值1500.8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0%。
汕尾市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13块红色革命根据地之一、中国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诞生地、是闽南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广府文化交会地。汕尾市4个县(市、区)均为一类革命老区县。截至2022年12月底,汕尾市有17家国家A级景区。
地名由来
汕尾一名约源于明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因该地由海砂冲聚成海滩,先民们聚落于沙陇线尾部,“线”“沙”谐音“汕”,先民有以方向指名的习惯,尾表示“尾部边缘”,结合起来“汕尾”是指“海冲沙滩涂的尾部边缘”。随着汕尾商贾旅业发展,由于该地有美丽的滨海自然风光,老百姓寓意美好生活,“尾”谐音“美”,逐渐把“汕尾”叫成“汕美”。汕尾建市后,随着普通话流行使用,“汕”谐音“善”,汕尾又有一个美丽的代名“善美”。
历史沿革
新石器时代
据东南沿海出土文物考证,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现汕尾市境内渔猎种植,生息繁衍。
春秋至隋唐
春秋时,属南越国。
战国,入楚后称百越。
杨坚开皇十一年(591年),东官郡与梁化郡等并置为循州,海丰县改属循州。
李渊武德五年(622年),析海丰县东部置安陆县。李世民贞观元年(627年),又废安陆县,并复海丰县,仍隶属循州。
五代至民国
宋天禧四年(1020年),因避太子赵祯(后即仁宗)名讳,改祯州为惠州,海丰属广南东路惠州。
明清时,属广东布政使司惠州府。
清雍正九年(1731年),析海丰县东部之坊廓、石帆、吉康三都置陆丰县,海丰、陆丰两县同属惠州府。
民国初年,隶属广东潮循道。
民国十九年(1930年),隶属广东省第4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现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海丰、陆丰属广东省人民政府东江行政专员公署管辖。1952年3月,改属粤东行政公署;1956年1月,隶属惠阳地区;1959年3月22日,撤销惠阳专区,海丰、陆丰划归汕头专区;1983年12月22日,撤销汕头地区,海丰、陆丰市划归惠阳地区管辖。
1988年1月7日,国务院批复设立汕尾市(地级)和城区。汕尾市政府驻汕尾市城区(原汕尾镇),辖市城区和海丰、陆丰、陆河县三县。1992年11月,划出城区田墘、遮浪2个镇设红海湾经济开发试验区;1995年4月,撤销广东省陆丰华侨农场,设汕尾华侨管理区。1995年1月,陆丰撤县建市(县级市),由省政府直辖,委托汕尾市人民政府代管。2011年2月,划出海丰县的鹅埠街道、小漠镇、鲘门、赤石街道四镇设立深汕特别合作区,为省政府派出机构,委托深圳市、汕尾共同管理。2017年9月后,深汕特别合作区由深圳市主导管理。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汕尾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沿海,莲花山南麓,珠江三角洲东岸,介于东经114°54'~116°13',北纬22°37'~23°38之间,东邻揭阳市惠来县,西连惠州市惠东县,南濒南海,临红海湾和碣石湾,北接梅州市五华县和河源市紫金县,土地总面积4865.05平方千米,大陆沿海岸线长455.2千米,占广东省海岸线长度的11.1%,大陆架内海域面积2.39万平方千米。
地质
汕尾市地处东南沿海地震活动带中段,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接触地带,地震地质构造比较复杂,莲花山新裂带穿越汕尾市北部;海城一梅陇断裂带横跨汕尾市中部;潮安—普宁断裂带经过陆丰市市一带,呈北东向延伸。:82-83
汕尾市地层相对较简单,主要发育中生代和新生代地层,包括侏罗系(J)和三叠系(T)。侏罗系(J)的侏罗系上统高基坪群上亚群(J3b)主要见于深汕特别合作区、海丰赤石—内碗窑—黄山洞水库一带,海丰门、观妈山、麒麟尾及陆丰县尖峰峒一带,其他地方有小片出露。岩性为流纹质岩类、英安岩及其火山碎屑岩夹砂页岩,厚约1280~8460米。三叠系(T)的三叠系上统—侏罗系(T3-J)主要见于海丰县、陆丰市局部及看、陆河县北部小片出露。岩性为砾岩、沙砾岩、粉砂岩。
地形地貌
受历次地壳运动褶皱、断裂和火山岩隆起的影响,汕尾市形成了山地、丘陵、台地、平原兼有的地形地貌。全市境内山地、丘陵面积比例约占总面积的43.7%。市境北部为高丘山地,山峦重叠,千米以上高山有23座,最高峰为莲花山,海拔1337.3米,位于海丰县西北境内;中部多丘陵、台地;南部沿海多为台地、平原。莲花山由东北向西南方向倾斜,从闽粤边界的铜鼓岭向东南经汕尾跨惠阳区到香港特别行政区附近入海。
汕尾市有海岛881个,居广东省第一位;500平方米以上岛屿有133个(含东沙群岛)。汕尾市还拥有中国大陆最大的滨海潟湖——品清湖。较大的岛屿有龟龄、屿仔、江牡、芒屿、菜屿、金屿等。:32
气候
汕尾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海洋性气候明显,光、热、水资源丰富。其主要气候特点是:气候温暖,雨量丰沛,干湿明显,光照充足;冬不寒冷,夏不酷热,夏长冬短,春早秋迟;秋冬春旱,常有发生,夏涝风灾,危害较重。汕尾市气候温暖,多年年平均气温为21°C~22°C,年平均最高高气温26°C左右,年平均最低气温19°C左右。境内雨量充沛,多年年平均降雨量为1800~2400毫米,最多的年平均降雨量3728毫米。雨热同季,雨季始于3月下旬到4月上旬,终于10月中旬;每年4~9月的汛期,既是一年之中热量最高的季节,又是降雨有量最集中的季节,占全年总降雨量85%左右。全市光照充足,多年年平均日照市时数为1900~2100小时,日照百分率为44%~48%,太阳辐射总量年平均120千卡/厘米以上,光合潜力每1/15公顷约7400公斤。
水文水利
汕尾市境内河道属螺河、乌坎河、江、黄江、赤石河、榕江等流域。其中黄江流城面积1357平方千米,占25.74%:螺河流域面积1321平方千米,占25.06%。主要河流有螺河、螺溪、南北溪、新田水、乌坎河、长山河、水东河、龙潭河、整江、赤石河、明热河、黄江、西坑水、吊贡水、大液河15条,其中直流入海的有螺河、乌坎河、鳌江、黄江、赤石河5条。河川径流总量68.69亿立方米。境内最大的河流为螺河,螺河从莲花山脉三神凸东坡从北至南流经境内陆河、陆丰两地,长102千米,主要支流有螺溪、南北溪、新田河等。黄江发源于莲花山脉上的蜡烛山,流经海丰县,河长67千米,年均流量19.35亿立方米,在马宫盐屿注入红海湾。:1641至2019年,汕尾市有大型水库2座,中型水库18座,小型水库372座,总面积13055公顷,大中型水库蓄水总量4.77亿立方米。
汕尾市海域潮汐属不规则半日潮混合潮,平均潮差为0.73~0.93米,最大潮差红海湾为2.66米,碣石湾为2.60米,属于弱潮区。洋流主要包括潮流、南海沿岸流和风海流,其中潮流略占优势。潮流以往返流为主,略带逆时针转流性质,流向为西北东南向,流速在0.25米/秒以下,最大流速不超过0.5米/秒。
土壤
汕尾市土壤类别有10个土类、15个亚类、45个土属、70个土种。10个土类包括赤红壤、红壤、黄壤、水稻土、菜园土、南方山地草甸土、河流冲积土、滨海盐渍土、滨海砂土、石质土等。其中,赤红壤、红壤、滨海砂土类面积分布广,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70%以上,是耕地、林地的主要土壤类型。山地为赤红壤,平原为河流冲积土,山谷为谷底冲积土,台岗阶地为坡积或洪积土,内海湾为滨海沉积盐渍土,海岸沿线为滨海砂土。按土壤肥力分,3~4级水田占84%,5~6级占7.5%。:91
自然灾害
汕尾市自然灾害主要有地震、洪涝、干旱、台风、龙卷风、冰雹等。汕尾市是广东省三大暴雨中心之一,又是热带气旋影响较多的地区之一,所以夏涝、风灾是汕尾市的最主要气象灾害。2009年6月22日8时至23日8时,受第3号热带风暴“莲花”的外围影响,境内华侨管理区降雨181.8毫米,导致部分农田和房屋受浸:2009年7月19日,受第6号台风“莫拉菲”影响,出现了暴雨,局部大暴雨的降水、大风和巨浪的天气,造成了严重损失。两次灾害,共造成29.54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0.63亿元。2010年6月24日8时至25日8时,全市遭到大到暴雨,局部特大暴雨的强降水袭击,其中,陆丰龙潭水库降雨466毫米,共造成汕尾市6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1.01亿元。:1641汕尾市也是广东省重点地震监视防御区之一。海丰、陆丰历史上曾发生里氏6.0级以上地震1次,5.0~5.5级地震3次,3~4级15次。:82-83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根据汕尾市2021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数据(数据包含深汕特别合作区),汕尾市国土总面积486556.09公顷,其中:耕地76712.89公顷、种植园用地34123.13公顷、林地263065.39公顷、草地12671.03公顷、湿地4266.48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36335.95公顷、交通运输用地6227.22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48335.70公顷、其他土地4818.30公顷。
海洋资源
汕尾市拥有碣石湾、红海湾两大海湾,汕尾市海岸线长455.2千米,占全省岸线的11.1%。拥有海岛881个,其中有430个海岛收入《中国海域海岛标准名录》;500平方米以上岛屿有133个(含东沙群岛)。较大的岛屿有龟龄、屿仔、江牡、芒屿、菜屿、金屿等。沿岸拥有小漠镇、鲘门、马宫、汕尾、捷胜镇、遮浪、大湖、乌坎、金厢、碣石镇、湖东镇和甲子12座渔港。近岸海域水质总体良好,大部分检测项目指标值均在国家海水水质二类标准之内,局部区域受陆源污染影响,个别站位的活性磷酸盐含量符合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油类含量符合第三类海水水质标准。
汕尾市大陆架内(即200米水深以内)海域面积2.39万平方公里,相当于陆地面积的4.5倍,是海捕渔船的主要作业场所。10米等深线内浅海、滩涂6.96万公顷(浅海6.66万公顷,滩涂0.30万公顷)。
汕尾市海域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阳光充足,气候适宜,除个别年份外,属春秋相连长夏无冬;沿海地区年平均气温22℃,年均降雨量1800毫米;冬季以东北风为主,春末至夏季以东南和西南风为主,年风速2.1-3.5米/秒以上;由于海岸线较长且曲折,海域广阔多海岛,海洋水文状况显得复杂;近岸海域沉积物以现代沉积物为主,河口区多为陆源沉积物所覆盖。
据初步勘查沿海岸可供建筑和造地用的砂土地面积271平方千米,蕴藏量约4.88亿立方米。其中沿白沙湖畔,从施公寮至内湖一带沙滩的石英砂蕴藏量有2000万吨,部分砂的二氧化硅含量超过98%,是制造玻璃的优质原料。海底油气资源也很丰富。
汕尾市的海岸线上,分布着众多的沙滩、奇岩、岛礁、古迹等滨海迷人风光,“神、海、沙、石”兼备,具有“阳光、沙滩、海水、空气、绿色”5个旅游资源基本要素,历史、人文内容也十分丰富,适于开发观光旅游、购物旅游、宗教旅游。金厢、遮浪、捷胜镇等地海滩连绵,安全系数高、沙质细软,海水水质好,开发滨海旅游的条件得天独厚,是海滨浴场、日光浴场、水上运动场的优良场所,其中以遮浪和金厢旅游资源开发潜力最大。遮浪山、海、湖、角风光旖旎,是国家重点海水浴场之一;观音岭金厢滩沙白、水清、浪小,岭前奇石众多,是一个理想的滨海度假胜地。龟龄岛、小岛等海岛风光旅游资源也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灯塔岛及其毗邻区域,位于红海湾、碣石湾之间大陆向海最突出的部位,风能资源丰富。其有效风能达到3020千瓦·时/平方米,有效风速时数为7467小时/年。在遮浪南面,也是全省汇聚流最为突出的区域之一。
矿产资源
汕尾市因位于广东省东南沿海火山岩成矿带,矿产资源比较丰富。截至2021年12月,汕尾市已发现主要矿产28种,累计发现矿产地69处。金属矿产主要有铁、铜、铅、锌、锡、、金、银等,其中锡矿属汕尾市优势矿种,拥有胡坑锡矿、塌山锡矿、长埔锡矿、银瓶山锡矿等中型锡矿床。截至2020年底,汕尾市有锡矿矿产地18处,主要分布在海丰县,累计查明资源储量67624.21吨。非金属矿产主要有建筑用花岗岩、高岭土、陶瓷土等。截至2021年12月,建筑用花岗岩累计查明资源储量7.19亿立方米,在海丰、陆丰、陆河等地均发现有结构完整的建筑用花岗岩。地热、矿泉水资源比较丰富,已发现地热6处,允许开采量266133立方米/日;矿泉水4处,允许开采量499.86立方米/日。
生物资源
汕尾市植物种类在1800种左右,分属约190科710属。属国家保护的植物有苏铁、水松、观音座莲、桫椤、华南锥、香樟木、半枫荷、金毛狗、观光木、土沉香。木本植物有39科、115种,常见的乔木有杉、松、桉、红锥林、稠、木荷、木麻黄、台湾相思、大叶相思、樟树、柳树、苦楝树、油桐、橡胶等。灌木主要品种有挑金娘、野牡丹、九节木、酸藤子、枝子、鸭脚树等。:95-96
汕尾市陆栖脊椎动物约有27目61科328种,其中兽纲有42种,隶属6目9科;鸟纲有163种,隶属16日34科;两栖动物有2目8科17种;爬行纲有106种,隶属3日10科。在汕尾的野生动物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蟒蛇、豹、巨蜥属、黑鹤、鳞甲目、大鲵属、虎纹蛙、水獭亚科、鬣羚、小灵猫、大灵猫、白鹇、黑翅鸢、黑耳鸢、白尾鹞、白腹鹞、鹊鸥、苍鹰、白腹华鴨、灰背华、草鹗、鹰鹗、雀鹰、红隼、褐翅鸦鹃、小鸦鹃、小青脚鹬、卷羽鹈鹕、海鸬鹚、黑脸琵鹭、白琵鹭岩、鹭鹗、猫头鹰、大壁虎等。:95-96
汕尾市海域底栖生物种类约有150科452种,其中软体动物门62科207种,节肢动物门29科143种。软体动物主要种类有鲍、白蚬子、菲律宾蛤仔、爪哇拟塔螺、红带织纹螺、棒锥螺、爪螺、东风螺、泥螺、扁玉螺、中国小樱蛤、波纹巴非蛤、双线紫蛤、寻氏肌蛤、华贵栉孔扇贝、太平洋牡蛎、近江牡蛎等。
行政区划
截至2024年7月,汕尾市辖1区、2县,代管1市,另设广东汕尾红海湾经济开发区、汕尾市华侨管理区、汕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红海湾新区(汕尾品清湖新区)4个管理区或功能区。区域内海丰县赤石、鹅埠街道、鲘门、小漠镇四个街道由深圳市主导管理。市人民政府驻城区汕尾大道北市政府大楼。
人口
人口数量
2021年末,汕尾市常住人口有268.69万人,比2020年末增加1.75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54.66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57.56%,比2020年末增加2.18万人;户籍人口有356.4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78.97万人,占户籍人口的比重50.21%。
2023年末,汕尾市常住人口269.13万人,比2022年末增加0.87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59.61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9.31%,比2022年末增加4.39万人。2023年末户籍人口363.9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86.03万人,占户籍人口的比重51.1%。
族群
截至2024年7月,汕尾市居住人口属于43个族别,汕尾市少数民族人口约1.1万人,其中少数民族户籍登记人口6997人,流动人口约4000人。户籍人口中,市城区954人、海丰县3188人、陆丰市1967人、陆河县586人、红海湾开发区246人、华侨管理区56人。少数民族主要以壮族、土家族、苗族、侗族、畲族为主。其中少数民族群体人员较多的有壮族(3730人,占53.4%)、土家族、苗族、瑶族、畲族。少数民族流动人员中,多是分布在市区、各县城从事教育、餐饮、医护、流动小摊贩或从外地因工作调动、婚嫁迁入汕尾市城镇和部分农村。
2022年,汕尾市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140多万人。其中香港约70万人、澳门约1万人、台湾约30万人,海外华侨华人40多万人。旅居国外的汕尾籍乡亲主要分布在印尼约10万人,马来西亚约10万人,新加坡约5万人,泰国约3万人,其他日本、韩国、菲律宾、柬埔寨、老挝、越南、缅甸、文莱等亚洲国家共约5万人(主要分布在老挝、越南、缅甸、文莱等东南亚国家);法国、德国、瑞典、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英国等欧洲国家共约3万人;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等北美国家共约2万人;新西兰、澳大利亚、巴西、毛里求斯、委内瑞拉、厄瓜多尔、所罗门群岛、阿根廷、巴拿马共和国、刚果等国家共约2万人。截至2022年底,汕尾市有归侨约3000人、侨眷12200多人。
政治
经济
综述
汕尾市是海峡西岸经济区连接粤港澳大湾区的桥头堡;整体经济处于工业化、城镇化转型之中,属于广东省地市GDP总量第四梯队。汕尾市聚焦海洋渔业百亿级产业大平台,以番薯、丝苗米、生猪、荔枝、茶叶、梅果等6个十亿级产业为主导,大力培育晨洲蚝、湖畔咖啡、陂洋菠萝、布金阳光葡萄、塔岭粉签、奎池油柑等N个特色产品,形成“1+6+N”的产业发展格局。
2020年—2023年,汕尾市GDP年均增长居广东省第一。根据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4年,汕尾地区生产总值1500.8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5.75亿元,同比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433.60亿元,增长3.7%;第三产业增加值861.54亿元,同比增长4.0%。2024年,汕尾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670元,同比增长6.2%。按城乡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423元,增长5.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287元,增长6.8%。
第一产业
汕尾市粮食作物以水稻、薯类、大豆为主;主要经济作物有甘蔗、木薯、油料作物、蔬菜等;蔬菜主要品种有青萝卜、芥菜、冬瓜、西兰花等;畜牧业以饲养生猪、家禽、牛为主。水果主要品种有荔枝、龙眼、黄皮、柑橘、橙、香蕉、梅果、柚、阳桃、梨、芒果、油柑、台湾大青枣、李子、番石榴、西番莲、台湾甜桃、天下第一桃、大五星枇杷等。:1641-1643其中海丰油占米、矮陂梅菜、海丰莲花山茶被列为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海洋渔业是汕尾市农业发展的一大优势产业,形成了产业化、基地化养殖格局,罗非鱼、虾类、蟹类、鲍类等为养殖业主要品种。至2019年,汕尾市全市拥有12个渔港,其中汕尾、甲子港是国家外贸口岸和国家一级渔港,碣石、马宫港是国家二级渔港;共建成水产养殖基地(场)178家,海水工厂化养殖场66个,农业部健康养殖示范场6家。海洋捕捞方面,主要生产渔场在汕尾对至汕头对渔场、台山的上下川渔场,有部分渔船过港到海南作业;主要渔获物有海鳗、高鳍带鱼、日本鲭、蓝圆鲹、蛇鲻、木棉鱼和杂鱼等鱼类。:1641-1643
2024年,汕尾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46.27亿元,同比增长5.3%。分行业看,农业产值增长5.5%;林业产值增长17.7%;牧业产值下降3.9%;渔业产值增长5.5%;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增长16.3%。从农产品产量看,粮食产量45.18万吨,增长3.8%;蔬菜及食用菌产量163.64万吨,增长4.9%;园林水果产量42.31万吨,增长8.1%;水产品产量65.05万吨,增长5.3%;肉类总产量11.51万吨,下降4.1%;生猪出栏量93.05万头,下降6.2%;禽蛋产量1.17万吨,增长2.4%。
第二产业
汕尾市以电力能源、电子信息、机电制造、新型建材、石油化工、纺织服装、食品饮料、金银珠宝首饰加工和圣诞礼品业作为工业重点发展产业;初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产业、石油化工产业、电力能源产业为主的工业体系,规划了以汕尾电厂、陆丰核电等为引擎的电力能源产业基地,以信利、德昌电子企业为龙头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华城石化项目为新起点的石化产业基地。:1641-1643
2024年,汕尾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从主要行业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140.2%;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3.0%;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下降3.1%。新动能快速发展,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9%,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47.2%,比上年提高4.7个百分点,其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3.6%;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3.6%,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44.4%,比上年提高10.1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
汕尾市GDP总量中,第三产业占主导地位;建设了信利中央广场、万达广场、万升广场、华润万象汇等商业中心;形成了以梅陇首饰、可塘珠宝、荔彩宝为代表的珠宝首饰特色电子商务产业以及以老德头为代表的电子商务龙头企业。五星级酒店有巴黎半岛酒店,四星级酒店有莲花山度假村酒店、东陆酒店。
2024年,汕尾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0%。交通运输市场较为活跃。公路客运量1017万人,增长7.3%,公路货运量3439万吨,增长4.0%。营利性服务业增长较快。1—11月,汕尾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4.74亿元,增长10.6%。其中,营利性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7.27亿元,增长12.7%。分行业看,房地产业(不含房地产开发)营业收入增长12.7%,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8.7%,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7.8%,教育业营业收入增长13.9%,卫生和社会工作业营业收入增长12.7%。2024年,汕尾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5.77亿元,同比增长2.5%。从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70.40亿元,增长2.9%;商品零售435.36亿元,增长2.5%。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65.97亿元,增长2.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39.79亿元,增长4.1%。汕尾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应显现,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保持较快增长,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通讯器材类分别增长107.9%、34.3%。
人文
综述
汕尾市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是中国13块红色革命根据地之一,中国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诞生地。汕尾市4个县(市、区)均为一类革命老区县,是闽南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广府文化交会地,形成了兼具中原、越瓯、广府和西北文化特点,又独具一格的“海陆丰文化”。:2-3
文化遗产
截至2022年6月,汕尾市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保护项目9个、省级30个、市级75个、县级94个。其中,汕尾渔歌、汕尾滚地金龙、甲子英歌、麒麟舞、正字戏、西秦戏、白字戏、陆丰皮影戏、河田高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汕尾渔歌是汕尾市沿海渔民在劳动和生活中所唱的民俗音乐,分布于城区的新港、捷胜、马宫,海丰县的鲘门、小漠镇,陆丰市的甲子、碣石等乡镇。有捕鱼歌、恋情歌、婚嫁歌、斗歌、生活情趣歌、后勤服务歌等多种题材。2014年,汕尾渔歌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名录。
汕尾滚地金龙属于龙舞的一种,一般在节日喜庆场合表演。滚地金龙”始创于南宋。明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黄氏光昭公一支从漳州市移居南溪村,带来《滚地金龙演史传》传本。黄氏南溪“滚地金龙”传十七代。后由村内的金龙艺师、传统武术师传到陆丰潭西镇深沟村,大安镇安博、下安联、顶潭、安塘村,西南镇两军、下村,城东镇上神山村等地。2006年,滚地金龙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名录。:15-16
截至2022年5月,汕尾市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共有115处,其中国家级3处、省级10处、市级55处、县级48处。
饮食文化
糕粿是汕尾市饮食一大特色。汕尾人普遍会做数种粿点,粿料用米粉俗称“”。粞有咸甜两味。春节炊甜粿(年糕)、发粿、松粿、龟仔粿的习俗。清明节做薄饼,炊“鼠壳龟粿”、蒸发包仔。四月初八,有做粉条或重糕粿的习俗。七月半炊“重糕粿”。冬节有炊菜包粿,做冬节圆。腊月四,有的地方做菜包粿、龟仔粿、白食粿等。除夕要做甜糯米丸,有的地方还要做冬节蛤。
汕尾市传统小吃有炒米,有的地方称为“爆米花”。炒米是农家收获新稻谷后自己加工、储备,作为泡“咸茶”的主要干粮之一。一般选择在秋收后的农闲时节,将新粘米浸泡一夜后,沥干水分后放进大鼎并加少量食盐炊熟,捞出晒成“熟米干”,然后大鼎放进细沙用旺火加热,分批放入“熟米干”炒至熟,用“幼筛斗”将细沙筛落即可。
方言
汕尾市绝大多数使用汉语方言。汉语分福佬话、客家话、白话(粤语)、占米话、军话、北方方言等。福佬话主要分布于汕尾市城区、海丰和陆丰大部分地区,使用人口约265万人;根据其语音特点,可分为8个声调片和7个声调片两大片,分别以海城话和东海话为代表。客家话主要分布在陆河县、海丰县东北部和西北部、陆丰市北部山区,使用人口约60万人。白话集中于汕尾港和马宫港,使用人口多数为深水渔民,约4万人;在汕尾、海城、东海等地,因与港穗商贸往来频繁,受广府文化影响较深,会说白话的占相当比例。占米话是粤语在粤东地区深受客家话、福佬话影响的一支土语,分布于海丰县西南部,使用人口约3.5万。军话是一种含有官话成分但深受客家话、粤语、闽南话影响的混合型方言,有陆丰西南镇青塘村、大安镇坎石潭村和海丰平东镇龙吟塘村3个方言岛,使用人口约1万。北方方言主要集中于汕尾市区,使用人口约2万,多数于汕尾建市后迁入;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汕尾市居民中有80%左右会说普通话。除使用汉语外,聚居在海丰县鹅埠镇上北村委会红罗村的少数民族畲族,人口约200人,使用其民族语言畲语。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汕尾地区教育历史悠久,早在明代,海丰县已有文山、西峰、清明、桂林4个书院。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改书院为学堂,修业的年限为初小5年、高中4年、中学5年,创办了一批新学堂,其中有2所女子学堂。1985年,海丰县、陆丰县均普及小学教育。到汕尾建市前,海丰、陆丰有普通中学72所、完全中学15所、初级中学57所、师范和进修学校3所。
截至2023年,汕尾市各级基础教育(不含高等教育,不含技工学校)招生13.72万人,比上年下降1.5%;在校学生58.32万人,增长0.4%;毕业生14.89万人,增长0.3%。其中,特殊教育学校招生125人,在校生882人;学前教育在园幼儿9.79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7.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6.8%。
科技事业
截至2023年末,汕尾市共有市级企业研发中心220家,比2022年末增加37家。县及县级以上国有研究与开发机构、科技情报和文献机构10个,高新技术企业110家。全年专利授权量2980件,比2022年下降6.1%。发明专利授权量118件,增长71.0%。截至2023年底,汕尾市共有建成或在建省级授权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6个。获得资质认定计量认证的实验室83家,获得质量、环境、职业健康三大管理体系认证企业分别为218、182和175家,获得3C产品认证的企业19家。
文化事业
截至2023年末,汕尾市共有各类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公有制)4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5个,县级及以上公共图书馆5个,博物馆8个,综合档案馆5个。其中汕尾市图书馆为国家三级图书馆,海丰县图书馆为国家二级图书馆。全市有广播电台4座,电视台4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为99.88%。有线广播电视用户34.1万户,有线数字电视用户34.1万户,分别比2022年末下降1.4%和1.5%。全年出版《汕尾日报》报纸716.40万份。全市图书馆共有藏书27.38万册,人均图书拥有量1.02册。
体育事业
2021年,汕尾市全市运动员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共获奖牌78枚,其中,在全国各类比赛中获金牌2枚,银牌1枚,铜牌5枚;在省级各类比赛中获金牌20枚,银牌29枚,铜牌21枚。截至2023年末,汕尾市共有公共体育场馆18个,其中市辖区公共体育场馆数5个。汕尾市主要体育场馆有汕尾体育馆、汕尾全民健身广场、汕尾体育中心。
医疗卫生
截至2023年末,汕尾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1647个(含村卫生室),其中有汕尾市人民医院、汕尾市妇幼保健院、汕尾逸挥基金医院、城区妇幼保健院、海丰县中医院、陆丰市人民医院等医院44个、卫生院48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1个,妇幼保健机构5个,专科疾病防治机构6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个,卫生监督机构2个,村卫生室1122个。其中,汕尾市第二人民医院是三级甲等医院,汕尾市人民医院是二级甲等医院。至2023年末,汕尾市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16509人,比2022年增长7.7%;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5802人,注册护士6566人。拥有医疗床位12199张,其中医院8759张,卫生院2545张。全市乡镇卫生院拥有卫生技术人员4675人,床位2545张;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26人,卫生监督机构拥有卫生技术人员8人。
社会保障
截至2023年末,汕尾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含离退休)35.31万人,比2023年末增长2.2%。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103万人,增长2.7%。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25.38万人,下降0.6%。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39.42万人,下降2.9%。参加失业保险13.48万人,增长2.5%。参加工伤保险20.35万人,增长4.0%。参加生育保险18.97万人,下降3.3%。2023年,汕尾市养老、失业和工伤保险收入合计73.09亿元,比2022年增加3.96亿元;年末累计结余36.59亿元,比上年减少0.12亿元。2023年全市基本医疗和生育保险总收入36.74亿元,比2022年增加6.87亿元;年末累计结余35.22亿元,比2022年增加3.03亿元。2023年城乡医疗救助44.72万人次。资助参保参合的人数达11.75万人次。年末城市低保人数1.43万人,农村低保人数7.31万人。2023年,汕尾市城镇职工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0.29万人。各类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床位2217张,收养救助人员356人。城乡社区服务机构和设施1816个,其中,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896个。
环境治理
2023年,汕尾市平均灰霾天气日数3.3天,比2022年增加1.6天;全年日照时数1833小时,比2022年减少86小时。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60天;其中,优秀206天,良好154天。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天数比例平均为98.6%,较2022年上升1.6个百分点。环境空气综合质量指数2.29,全省排名第一,连续九年排名第一。年末全市建成污水处理厂42座,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61.18万吨,比2022年末增长7.0%;城市污水处理率98.81%,比2022年增加0.13个百分点;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交通
综述
汕尾市是联接粤港澳大湾区与汕潮揭城市群的黄金交汇点,也是粤东地区面向珠三角的前沿门户;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路3种运输方式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1645至2022年3月,汕尾暂未建成机场,航空出行主要依托相邻城市机场。2021年,深圳机场汕尾城市候机楼正式运营,开通了“一站式”机场直通车往返接送业务,可直达深圳宝安国际机场。
公路
汕尾市初步形成了以沈阳—海口高速公路(深圳—汕头高速公路)、潮惠高速公路、兴汕高速五华至陆河段、兴汕高速陆丰市至红海湾段(一期)等高速公路为主骨架,以国道G228、G235、G236、G324及省道S238、S240、S241、S337、S510等普通国省千线为重要支撑,以农村公路为脉络的公路网络。截至2023年末,汕尾市(含深汕特别合作区)公路通车里程6031.19公里,比2022年增长2.4%,其中高速公路里程252.07公里,比2022年增长6.9%。
铁路
汕尾市主要铁路有厦深铁路汕尾段、广州市至汕尾铁路、汕尾至汕头铁路。厦深铁路是汕尾境内首条运营铁路,于2013年建成通车,经过陆丰市、城区、海丰三县(市、区),境内设陆丰站、汕尾站、鮜门站三个站。:1645,广州至汕尾铁路、汕尾至汕头铁路分别于2017年、2018年建设,汕尾境内建设里程分别约33、69千米。广汕高速铁路于2019年6月30日开工建设,设计时速350千米/小时,在境内设深汕站(铁路车站)、汕尾站(高铁站)。
航运
汕尾市主要港口有汕尾港。汕尾港是中国率先对外开放的16个港口之一,汕尾港划分为汕尾港区、汕尾新港区、海丰港区(含小漠港区)、陆丰港区,主要分布于红海湾和碣石湾内;其中汕尾港区为国家一类口岸。2020年,汕尾港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1273.7万吨,99.8%为进港货物,外贸吞吐量占24.2%。至2022年3月,汕尾港在运营使用的各类生产泊位共有18个,其中,5万吨级及以上泊位3个,5000吨级泊位2个,1000~5000吨级泊位9个,1000吨级以下泊位4个,全港综合通过能力约2390万吨。
公共交通
至2020年末,汕尾市实现辖区0~50千米范围内公交全覆盖;城区和陆河县实现了公交全覆盖;开通公共运营线路102条,线路长度达2631千米;拥有公交运营车辆1412辆,其中新能源公交运营车辆1360辆,占比达到96.32%:建成公交候车亭855个,站牌1126个。
景区
综述
汕尾市地处粤东沿海,素被专家学者誉为“粤东旅游黄金海岸”,丰富的滨海风光、山地生态、革命史迹和宗教人文等构成汕尾“红、蓝、绿、古”四大特色旅游资源。截至2022年12月底,汕尾市有17家国家A级景区。
主要景点
汕尾市玄武山旅游区位于广东省陆丰市碣石镇北郊。景区整体为多单体建筑四合院,采用了中轴对称的布局手法。主要景点有元山古寺、三台保障碑记、鱼跃龙门、麒麟翘首、石牌巍峨、四美怡情、玉阁飞笙与碣石观海。2007年,该景区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
汕尾市凤山祖庙旅游区位于汕尾市区东南方品清湖畔,景区占地面积23万平方米。主要景点有凤山祖庙、妈祖阁等古建筑群以及凤仪台、妈祖圣迹馆、渔家风情馆、戏剧面谱园、相思园、妈祖文化广场等景点。2014年,该景区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
汕尾市铜鼎山旅游区位于汕尾市区北郊,始建于2013年。主要景点有铜鼎盛世、龙泉池、儿童王国、蚂蚁古堡、松鼠部落主题乐园、玻璃滑道、七彩滑道、玻璃桥等。2021年,该景区被评为国家3A级景区。
对外交流
2009年11月,汕尾市与印度尼西亚苏北省日里县与结为友好城市。
人物
荣誉
参考资料
广东省(粤)·汕尾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2-12-05
汕尾,尽“汕”尽美.微信公众平台 广东发布.2024-12-20
自然地理.汕尾市人民政府.2024-12-20
汕尾市2021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国家统计局.2022-12-05
行政区划.汕尾市人民政府.2024-12-20
2024年汕尾经济运行简况.汕尾市人民政府.2025-02-05
2021年汕尾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汕尾市人民政府.2022-12-05
汕尾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职能简介.汕尾市人民政府.2024-12-20
汕尾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规划.海丰县人民政府.2022-12-06
汕尾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8--2030年)_规划计划.汕尾市人民政府.2022-12-06
2023年汕尾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汕尾市人民政府.2024-12-20
人口·民族·语言.汕尾市人民政府.2024-12-20
建置沿革.汕尾市人民政府.2024-12-20
建置沿革.汕尾市人民政府.2022-12-05
行政区划.汕尾市人民政府.2024-12-20
广东发布“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深圳都市圈等五大都市圈范围、目标和发展定位.深圳新闻网.2025-04-24
汕尾|聚焦民生办实事,推动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南方都市报奥一网.2024-12-20
一省三世界:从广东21城市的财政经济看区域分化.新浪财经.2022-12-06
汕尾“一桌菜”,何以凭“食”力出圈?.澎湃新闻 汕尾发布.2024-12-20
风景名胜.汕尾市人民政府.2024-12-20
汕尾市.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2022-12-05
资源物产.汕尾市人民政府.2024-12-20
汕尾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刻(2021-2025年).汕尾市人民政府.2022-12-05
香洲街道.汕尾市城区人民政府.2024-12-20
汕尾市城区概况.汕尾市城区人民政府.2024-12-20
乡镇介绍.汕尾市城区人民政府.2024-12-20
海城镇地理位置.海丰县人民政府.2024-12-20
行政区划.海丰县人民政府.2024-12-20
走进陆河.陆河县人民政府.2024-12-20
陆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陆丰市人民政府.2024-12-20
走进陆丰.陆丰市人民政府.2024-12-20
陆丰市政府组成部门.陆丰市人民政府.2024-12-20
同胞、侨胞.汕尾市人民政府.2024-12-20
中国共产党汕尾市第八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决议.汕尾市人民政府.2024-12-20
汕尾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副主任.汕尾市人大网.2024-12-20
市政府领导.汕尾市人民政府.2024-12-20
曾晓晖当选汕尾市政协主席.今日头条.2025-02-25
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汇总表(截至2022年2月25日)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2022-12-06
汕尾市商务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汕尾市人民政府.2022-12-06
汕尾市电子商务发展“十四五”规划.汕尾市人民政府.2022-12-06
全国五星级饭店名录.旅游饭店业协会.2022-12-06
全国一至四星级饭店名录.旅游饭店业协会.2022-12-06
汕尾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21-2035年).汕尾市人民政府.2022-12-07
汕尾市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汕尾市人民政府.2022-12-07
渔歌(汕尾渔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2-12-07
龙舞(汕尾滚地金龙).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2-12-07
英歌(甲子英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2-12-07
麒麟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2-12-07
正字戏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2-12-07
西秦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2-12-07
白字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2-12-07
皮影戏(陆丰皮影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2-12-07
抬阁(芯子、铁枝、飘色)(河田高景)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2-12-07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国家文物局综合行政管理平台.2022-12-07
汕尾非遗与文博工作“双提升”,市民文化生活不断“加料”.海丰县人民政府.2022-12-07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公布第六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上等级图书馆名单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2-12-06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公布广东省2021年度博物馆名录的通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2022-12-06
2021年春节假期汕尾体育馆、全民健身广场、体育中心开放时间安排.汕尾市人民政府.2022-12-07
汕尾市公立医院名单公示_医疗机构概况.汕尾市人民政府.2022-12-07
广东省三级医院名录-综合医院.广东省卫健委.2022-12-06
市人民医院.汕尾市人民政府.2022-12-07
2023年汕尾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汕尾市人民政府.2024-12-20
广汕高铁进入全线铺轨阶段,通车后广州至汕尾最快约40分钟.金羊网.2022-12-07
关于汕尾港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公示.汕尾市人民政府.2022-12-06
风景名胜.汕尾市人民政府.2022-12-05
南中国祈福圣地——吉祥玄武山!.汕尾市人民政府.2022-12-06
广东省A级旅游景区名录.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2022-12-06
有凤来仪 ︳汕尾凤山祖庙旅游区.汕尾市人民政府.2022-12-06
汕尾铜鼎山.汕尾市人民政府.2022-12-07
日里雪冷副县长访问广东省汕尾市和海丰县.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棉兰总领事馆.2022-12-07
全国爱卫会关于命名2018-2020周期国家卫生城市(区)的决定.卫健委网站.2022-12-05
关于命名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公告.生态环境部.2022-12-05
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 广东省军区关于命名广东省双拥模范城(县)、表彰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的决定.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2022-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