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范
李范(?—726年),本名李隆范,避李隆基讳,单名范,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人,唐朝宗室大臣,是李旦李旦第四子。
李范初封为李从善,后改封卫王。公元700年,年仅5岁的李范,在其祖母武则天明堂开宴上,表演歌舞戏。武则天时期,他被降为巴陵郡王,授为尚食奉御。李显复位后,迁任员外太府少卿、陇县别驾、银青光禄大夫。景云元年(710年),加封岐王,拜太常卿,迁左羽林军大将军。李隆基即位后,他参与消灭太平公主势力集团,迁太子少师。先天二年(公元713年),加封七百户,为华州刺史。次年,他兼任虢州刺史。后于先天六年(公元717年)兼任郑州刺史。先天八年(公元719年),迁太子太傅。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去世,册封惠文太子,陪葬桥陵。
新旧《旧唐书》皆称:“范好学工书,雅爱文章之士。士无贵贱,皆尽礼接待。”他著有《同李士怀长安》等诗文,且《增订注释\u003c全唐诗》卷八八六辑有《李范(诗句)》。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李范初封为李从善,后改封卫王。公元700年,年仅5岁的李范,在其祖母武则天明堂开宴上,助兴表演歌舞戏《大面》。
为官致仕
武则天时期,李范被降为巴陵郡王,授为尚食奉御。李显复位后,他迁任员外太府少卿、陇县长史、银青光禄大夫。景云元年(710),加封岐王,拜太常卿,
累兼刺史
李隆基即位后,他参与消灭太平公主势力集团,迁太子少师。先天二年(公元713年),加封七百户,为华州刺史。次年,他兼任虢州刺史。后于先天六年(公元717年)兼任郑州刺史。先天八年(公元719年),迁太子太傅。
人物逝世
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李范去世,册封惠文太子,陪葬桥陵。
主要作品
《增订注释\u003c全唐诗》》卷八八六辑有《李范(诗句)》。
李范著《同李士怀长安》(摘句):范渭水桥边春已渡,霸陵原上雨初晴。
史籍记载
《旧唐书》本传载:“范好学工书,雅爱文章之士,士无贵贱,皆尽礼接待,与阎朝隐、刘庭琦、张谔、郑繇篇题唱和,又多聚书画古迹,为时所称。”
《新唐书》本传记载载:“范好学,工书,爱儒士,无贵贱为尽礼。与阎朝隐、刘廷琦、张谔、郑繇等善,常饮酒赋诗相娱乐。又聚书画,皆世所珍者。初,隋亡,禁内图书湮放,唐兴募访,稍稍复出,藏秘府。长安初,张易之奏天下善工潢治,乃密使摹肖,殆不可辨,窃其真藏于家。既诛,悉为薛稷取去,稷又败,范得之,后卒为火所焚。”
家族成员
轶事典故
香肌暖手
唐天宝年间的隆冬时节,岐王李范感到手冷,他并不靠近炭火取暖,而是直接把手伸进妓女的怀中,谓之“暖手”。
联络事发
李隆基明文禁止诸王和朝臣的过密交往,因为这会造成很大的麻烦。有一次,李范和张说联络时,被姚崇撞见了,他就向李隆基提及了此事。朝廷重臣和皇族宗室私下交往是极为敏感的话题,所以李隆基没有轻易放过,将张说贬为刺史。
参考资料
寒冬雪天逼迫下 唐代贵族取暖如何花样百出.凤凰网国学.2024-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