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不详-713年)本姓李姓,名字不详,陇西狄道(今临洮县)人。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小女儿,李显李旦的妹妹,也是安定公主的妹妹,李隆基姑母

太平公主出生于唐高宗李治年间,幼时常常去探望外祖母荣国夫人咸亨元年(公元670年),荣国夫人去世,太平公主替武则天给外祖母尽孝,出家当了道士,起道号“太平”。在仪凤年间,吐蕃请求通婚,武则天为了不让她远嫁吐蕃,为她修太平观,让太平公主入观受戒。开耀元年(公元681年),太平公主嫁给了唐高宗的嫡亲外甥薛绍,七年后,薛绍卷入唐宗室李冲谋反一案,被投入监狱,最后在狱中饿死。载初元年(公元690年),太平公主改嫁给了武攸暨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太平公主为拥立李显为帝,参与诛杀张易之张昌宗兄弟的行动,被封为镇国太平公主,拥有五千户的实际封地。景龙四年(公元710年),策划唐隆政变,诛杀韦皇后,将李旦拥立为新的皇帝,即唐睿宗。景云年间,太平公主因与太子李隆基不合,多次联合朝臣企图另立太子,被远放蒲州。景云二年(公元711年),经太子劝谏得以回京。延和元年(公元712年),李隆基登基。太平公主于先天二年(公元713年)策划毒杀李隆基,但没有成功,最后死在先天政变中。

太平公主沉敏多权略,方额广颐,武则天常认为太平公主与她相像。古代历史学家刘肃也认为太平公主沉断有谋。现代学者王田认为太平公主一派在权位斗争中未能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对兵力的掌握不足。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太平公主是李治李治和武则天的最后一个子女,出生年份不详。太平公主最小的哥哥李旦生于公元662年,按照他的年龄推算,太平公主最早应该生于663年。

太平公主年幼时常常去探望外祖母荣国夫人,一次她的侍女随行时被她的表兄贺兰敏之强奸。这件事情使得武则天非常愤怒,尤其是因为贺兰敏之之前曾经强奸过一名准太子妃。武则天最终决定取消贺兰敏之作为武家继承人的身份,并将其流放,中途处以死刑。

咸亨元年(公元670年),荣国夫人去世,太平公主为武则天给外祖母尽孝,出家当了道士,起道号“太平”。虽然号称出家,但她大部分时间住在宫中。

唐仪凤年间,太平公主十二三岁时,吐蕃方面派出使者要求娶走太平公主。武则天不愿让太平公主远嫁吐蕃,便为她修建了太平观,让太平公主进入观内出家受戒,以此拒绝吐蕃。

自求驸马

数年后,有一次她穿上武官的服饰在李治武则天面前跳舞。唐高宗和武后大笑着问她:“你又做不了武官,为何要这样?”她回答说:“将它赐给驸马可以吗?”唐高宗知道太平公主的意思,于是她挑选驸马。开耀元年(公元681年),太平公主约16岁时,嫁给了唐高宗的嫡亲外甥、城阳公主的二儿子薛绍。武则天因薛绍嫂嫂萧氏和成氏出身不够高贵,曾想让薛绍休妻。但有人告诉她萧氏出身为兰陵萧氏,她才放弃了这个想法。薛绍的兄长薛顗也曾因为太平公主的背景较高而害怕惹来祸端。

永淳二年(公元683年),李治去世后,武则天计划称帝,宗室成员开始密谋造反。薛顗参与唐宗室李冲的谋反,牵连到薛绍,但薛绍本人并没有参与。武则天下令处死薛顗,将薛绍杖责一百,最终薛绍饿死在狱中。这一年,太平公主刚满25岁,她最小的儿子才刚刚出生不久。事后,为了安慰女儿,武则天打破食封不过三百五十户的惯例,将太平公主的封号加到了一千二百户。

再选驸马

薛绍去世不久后,武则天开始为太平公主另选驸马。武承嗣成为驸马的第一人选,他是武则天同父异母的哥哥武元爽的儿子。垂拱四年(公元688年),因武承嗣生病,太平公主未与他成婚(一说是太平公主不愿意嫁给武承嗣,在婚礼即将举行时逃婚)。

载初元年(公元690年),太平公主改嫁给了武攸暨。在此之前,武则天为了让太平公主嫁给武暨,处死了武攸暨的妻子。这次婚姻被认为是武则天为了保护太平公主而采取的手段。不久之后,武则天正式登基成为皇帝。太平公主和武攸暨之间共生育了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在第二次婚姻期间,太平公主不仅大肆包养男宠还与朝臣通奸

初涉政坛

不久后,武则天的第一任男宠薛怀义(即薛怀义)因与武则天赌气烧掉了明堂,太平公主派人去冯小宝那里假传圣旨,说武则天宣他到瑶光殿相会,同时又派自己的心腹乳母张夫人率领壮士到瑶光殿埋伏起来,最后将冯小宝处死。随后,太平公主将她中意的男宠张昌宗进献给母亲武则天,张昌宗又将他的哥哥张易之引荐给武则天,太平公主因此赢得了武则天的信任。

此外,太平公主又参与扳倒了酷吏来俊臣。来俊臣原本帮助武则天纠察谋反案,但武则天统治日渐稳定后,他因为缺乏谋反嫌疑人,罗织罪名诬告武氏诸王及太平公主,又想诬告皇嗣及庐陵王与南北衙禁卫军一同谋反, 希望借此窃取国家权力,河东人卫遂忠告发他。武则天早已洞察他的企图,并没有被骗,但她的侄子武承嗣却认为来俊臣的行为令人不安,于是就决定借助太平公主的权力来打压来俊臣。太平公主签署了控告来俊臣的上书,之后私下找武则天沟通,最终来俊臣被处死。

参与朝政

武则天认为太平公主长相,性格都像自己,常与她商议政事。但武则天生前从不让太平公主将她参与政事的事情外泄。太平公主畏惧母亲,因而行事比较收敛,对外只大肆装修府邸,购买别业。

武周末年,武李两家的矛盾日益尖锐。为了避免未来的政治斗争,武则天召回庐陵王李显,并通过一系列联姻将武李两家联系起来。她还让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以及两个男宠张昌宗张易之掌握权力。虽然太平公主是武家儿媳,但她政治上一直支持李家。

大足元年(公元701年),张昌宗和张易之的谗言害死了两家的嫡系继承人,招致武李两家的反感。次年,太子李显、李旦以及太平公主联合上书,请求封赏武则天最宠爱的张昌宗为王。当时,武则天已经率领朝廷从洛阳市回到李唐旧都长安。武则天拒绝了这个请求,改封二张为国公。长安三年(公元703年)9月,张昌宗诬告魏元忠与太平公主的情人司礼丞高,魏高二人因此被下狱。二张和太平公主以及李家的关系彻底破裂。

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诛杀了二张,逼武则天逊位给太子李显。由于太平公主参与诛杀二张兄弟,她因功受封“镇国太平公主”,她的兄弟李旦则被封为“安国相王”,开府,封五千户。

明争暗斗

神龙二年(公元706年),太平公主为隐藏自己的锋芒,让唐中宗李显觉得自己胸无大志且无势力,与庙里的和尚争夺水碾,有的主审官慑于她的公主地位,想要判给她,也有的主审官非要主持公道,一定要判给和尚。最后水碾还是判给了寺院。太平公主还利用唐中宗给她的钱结交士大夫。此外,相王李旦还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分别嫁给太平公主前夫薛绍的堂弟和受太平公主资助的士大夫薛伯阳,通过这种方式,二人得以联合。

景龙元年(公元707年)安乐公主要求李显立她为皇太女,同时武三思父子掌权,引起太子李重俊的不满。7月,李重俊谋反,杀死了武三思父子,但在进攻皇宫时被随从杀死,政变失败。之后,唐中宗想要彻查与政变相关的人,安乐公主和兵部尚书宗楚客借此机会想要对太平公主和李旦进行陷害,诬告他们与李重俊勾结。然而,主审官御史中丞萧至忠在审讯中向李显流泪进谏,为太平公主和李旦鸣不平,二人得以幸免于难。之后太平公主和安乐公主各自拉帮结派,相互诽谤。

唐隆政变

景龙四年(公元710年),许州司兵参军燕钦融面见李显,状告韦皇后干预朝政,安乐公主谋逆反。燕钦融出殿后不久,便被韦皇后的死党、宰相宗楚客派人杀死在殿前。同年六月,李显被韦后与安乐公主毒死。上官婉儿与太平公主一起草拟遗诏,立温王李重茂为皇太子,由韦皇后主持政事,李旦参谋政事。但不久后,宗楚客率领宰相们一同上表,请求韦皇后临朝主持政事,免去相王李旦参谋政事的职务。最终相王李旦被迫改为太子太师。

7月,太平公主参与了李旦之子李隆基等诛杀韦后的行动,清除韦皇后的党羽和支持皇太子李重茂的人,并会见李重茂称“天下事归相王,此非儿所坐”,亲手将他拉下皇位。最终,太平公主成功将相王李旦拥立为新的皇帝,即唐睿宗。太平公主也因此晋封万户

李旦常和太平公主商讨朝廷大政方针,还会派宰相到她的家中征求她对某些问题的处理意见。每当宰相们奏事的时候,李旦都会询问是否与太平公主商议过,凡是太平公主想要做的事情,李旦都会全力支持。太平公主的权威和地位超过了李旦皇帝,因此对她趋炎附势的人不胜枚举。官员们的升迁或降任都在太平公主的一句话之间决定,而那些通过太平公主的推荐获得要职的士人更是不计其数。太平公主的儿子武崇行、武崇敏和薛崇简都被封为王。太平公主的财产,包括田地和园林遍布于长安城郊和其他地方,她的珍宝和器物收购的足迹遍及岭南和巴蜀地区,为她收购珍品,派运物品的人络绎不绝。此外,太平公主在日常生活中也处处模仿宫廷的排场,在衣着、食品或住房方面,都展现出皇家的奢华和气派。

李旦则试图在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之间寻求政治平衡,以避免伤害到任何一人。在此期间,太平公主曾劝说李旦下旨,搜集编撰了上官婉儿的著作,保留了这位才女的作品。

姑侄相斗

李旦上位后,平王李隆基因有功被封为太子。起初,太平公主并未太在意太子李隆基,认为他还很年轻,没有成熟的能力。但是不久之后,太平公主认为李隆基比较睿智沉着,会影响到自己的权势。因此,太平公主开始打算改立一位昏庸懦弱的人作太子,以便让自己能够长期保住现有的权势地位。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太平公主屡次散布流言,声称太子并非皇帝的嫡长子,不应被立为太子。

景云元年(公元710年)己亥(二十二日),李旦颁下制书晓谕,警告天下臣民不要听信任何的流言蜚语。而太平公主在这个时候却经常派人去监视李隆基的所作所为,即使是一些细微之事也要报告给李旦。此外,太平公主还在李隆基身边安插了很多她的耳目,这让李隆基感到十分不安。

公元景云二年(711年),太平公主与益州长史窦怀贞等人结成朋党,计划攻击太子李隆基。她派人邀请韦安石到她的家中,但是被韦安石拒绝。某天,李旦私下召见韦安石,请他留意李隆基与朝廷内文武百官的关系。韦安石说李隆基受文武百官的支持,而之前有关太子的流言都是太平公主散布的,并在唐睿宗面前夸赞李隆基。太平公主在帘子后面偷听到了他们的谈话,之后太平公主便传播各种谣言攻击韦安石,甚至想逮捕他,但没有成功。太平公主还曾乘车拦住宰相,含蓄地表示应该改立皇太子。宰相宋璟称太子有功于天下,是宗庙社稷之主,拒绝了太平公主的请求。

之后,宋璟与姚元之秘密地向李旦进言称太平公主在宋王李宪、高宗皇帝的长孙豳王李守礼与太子之间相互构陷,制造事端,会使东宫地位不稳。并建议将宋王、豳王外放为刺史,并将太平公主与她的丈夫与武攸暨安置到洛阳市。李旦称自己现在只有太平公主一个妹妹,不忍心将她安置在东都,但允许他们随意安置诸王。随后颁下制命要求今后诸王、驸马一律不得统率禁军,现在任职的都必须改任其他官职。景云二年(公元711年),唐睿宗任命宋王李成器为同州刺史,豳王李守礼为豳州刺史,又将太平公主安置在蒲州。

太平公主得知姚元之与宋璟的计谋之后十分生气,她认为他们在挑拨自己与李隆基、宋王李宪以及豳王李守礼之间的关系,并且借此批判了李隆基。李隆基因为害怕向李旦报告了这个事情,并请求李旦对姚元之和宋璟进行严厉处罚。于是,李旦宣布将姚元之调任申州刺史,将宋璟调任楚州刺史。随后李旦撤销了任命宋王李成器和豳王李守礼为刺史的决定。

景云二年(公元711年)夏,唐睿宗打算传位给太子,依附太平公主的殿中侍御史和逢尧进言劝阻,才作罢。不久后,太子请求将太子之位让给宋王李成器,被唐睿宗拒绝。太子随后又请求将太平公主召回京师,太平公主这才回京。回京后,太平公主参与朝臣的任用事宜,剥夺了韦安石的实权,与侍中窦怀贞联络,又提拔太子詹事崔日用和陆象先为宰相。

先天政变

延和元年(公元712年),蒲州刺史萧至忠主动投靠太平公主,太平公主举荐他当刑部尚书。同年秋,太平公主指使一位懂得天文历法的人对李旦进言,称彗星的出现表明除旧布新,而位于天市垣内的帝座以及心前星也有变化,这是皇太子即将登基为新皇帝的征兆。但李旦听后却说应当将皇位传给有德行的人来避免灾祸。太平公主和她的同党极力反对,并认为这样做是不可行的,但李旦不听,于8月将皇位传给太子李隆基,自己退位为太上皇,并定了一个新元号——先天元年。同年,太平公主的丈夫武攸暨去世。 

先天二年(公元713年),在唐朝李隆基即位后不久,太平公主开始借助太上皇李旦的势力,专擅朝政。她与李隆基发生了激烈的冲突,七位宰相中有五位是她的门徒,朝中的文臣武将也有一半以上依附于她。太平公主与左羽林军大将军常元楷、知右羽林将军事李慈中书舍人李猷、右散骑常侍贾膺福等人一起密谋废掉唐玄宗。此外,太平公主还与宫女元氏合谋,计划将毒药掺入李隆基所服用的天麻粉中。

在太平公主谋划毒杀李隆基的时候,王琚认为形势紧迫劝谏李隆基采取行动。尚书左丞张说洛阳市派人给李隆基送来了一把佩刀,以请求玄宗及早决断,铲除太平公主的势力。荆州长史崔日用也入朝奏事劝李隆基除掉太平公主。而李隆基担心惊动太上皇而迟疑不决。崔日用又劝李隆基以江山社稷为重,并建议他首先控制住左右羽林军和左右万骑军,然后再将太平公主及其党羽一网打尽。李隆基十分赞同,便任命他为吏部侍郎。 先天二年(公元713年)秋,魏知古向李隆基告发太平公主已经发动叛乱,指使常元楷、李慈率领羽林军突入武德殿,另派窦怀贞萧至忠岑羲等人在南衙举兵响应。李隆基得知消息后,与岐王李范、薛王李业郭元振和龙武将军王毛仲等人决定率先下手诛除太平公主集团。

不久后,李隆基调用马匹和卫戍军,前往武德殿并逮捕疑似太平公主一派的常元楷和李慈等官员,并将他们斩首,以此表明他的权威和决心。同时,贾膺福、李猷和萧至忠等人也被逮捕。窦怀贞则自杀身亡,唐玄宗下令处置他的尸身并将他的姓氏改为毒氏。

太上皇唐睿宗听闻事变发生,登上了承天门的门楼,郭元振告诉他,这只是皇帝为了诛除逆党而做出的决策,并未发生其他重大事件。李隆基也随后来到门楼上,李旦颁布了一项诏令,以窦怀贞等人的罪行为由,下令大赦天下,但其亲属和同党却不在其中。薛稷被关押在万年县狱,并被判处死刑。

事败身亡

太平公主在事变后逃入山寺,匿藏三天后才现身。唐朝皇帝李隆基下诏,将她赐死于自己的府邸。数十人包括她的儿子以及党羽一并被处决。薛崇简因为之前多次谏阻太平公主,出人意料地免遭死刑,还获得李隆基的施恩,被赐姓李,并得以保留原职。唐玄宗下令将太平公主的全部家产没收充公,他们搜查公主宅第,发现公主的藏匿之处、财物以及奇珍异宝堆积如山。

家族成员

人物评价

新唐书》:“太平公主方额大腮,多权变谋略,武则天认为她同自己相像。”

资治通鉴》:太平公主遇事沉着机敏,富有权变的谋略,武则天认为她很像自己,因而在众多的子女中对她格外偏爱。”

唐朝官员王琚:“太平公主是武后的女儿,再加上她无比的凶狠狡猾,大臣们大多秉承她的旨意办事。”

现代史学家蒙曼:“太平公主是一个为维护李唐王朝立了大功的人。……太平公主是一个有政治才华的人。”

唐朝官员刘肃:“太平公主,沉断有谋,则天爱其类己。诛二张,灭韦氏,咸赖其力焉。”

现代学者王田:“造成太平公主一系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用人不当、操之过急、自身正统性等都是其失败的原因,但关键原因在于对兵力的掌控不足,造成了太平公主一系最终的失败。”

蔡东藩(《唐史演义,五代史演义》):“公主为天子元妹,宰相多出门庭,六军供其指挥,似亦可以止矣,而必猜忌玄宗,阴谋废立者何哉?妇女不必有才,尤不可使有功,才高功大,则往往藐视一切,一意横行,况有母后武氏之作为先导,亦安肯低首下心,不自求胜耶?卒之天授玄宗,心劳日拙,欲借口于星变,而反迫成睿宗之内禅,欲定期以起事;而又促成玄宗之讨逆,身名两败,不获考终,嗟何及哉?”

人物轶事

唐隆政变后,李旦制造政治神话,以证明自己做皇帝是天目垂青。有人编了一个故事称,一位名叫杜鹏举的人因意外离世,其灵魂来到了阴间的地府,发现原本应该去世的是另一位与他同名同姓的人。于是地府协助杜鹏举的灵魂重返阳间。在通往阳间的途中,杜鹏举注意到一座散发着神秘香气的新城,被士兵严密守卫。他并询问士兵们正在进行的活动,士兵们称,一位名为“相王”的贵族正准备成为皇帝,因此按照传统,四百名神仙应为他送行。杜鹏举偷偷地观察这一壮观的场面,看到众多神仙环绕着相王,接着,一位穿着华丽但衣带破损的女子出现在相王面前,手持熏炉,在前面引路。杜鹏举还想继续观察,但士兵们阻止了他。

杜鹏举回到阳间后,找了个理由拜见相王李旦,告诉他自己的经历,声称李旦具有天命。李旦承诺如果他成为皇帝,将铭记杜鹏举的贡献。不出三年,唐隆政变发生,李旦真的成为了皇帝,并为了表彰杜鹏举的预见,赐予他一篇题词,赞扬他的智慧和灵性。

随后,李旦打听杜鹏举梦中的那位引路女子,命令宫中的妃子、公主和宫女装扮成那位女子的模样,让杜鹏举辨认。经过观察,杜鹏举确定那位女子是著名的太平公主。在询问为何她的衣带是破的时,太平公主回忆起当时正在为皇帝熨烫龙袍,衣带因火星烧破。在所有细节都符合之后,太平公主流着泪祝贺李旦,并赞扬他是天命之子。

名字争议

太平公主没有闺名,“李令月”乃是断句错误

某评论声称,“《唐宫燕》是第一部让太平公主有了名字的电视剧,作为太平公主的真名,‘李令月’是有史可考的。”《全唐文》里有崔融的《代皇太子上食表》,其中有句“伏见臣妹太平公主妾李令月嘉辰降嫔公族”。台湾学者雷家骥以此断句为“伏见臣妹太平公主妾李令月,嘉辰降嫔公族”,于是,太平公主有了名字。

这种断句法显然是不对的,正确断法应是“伏见臣妹太平公主妾李,令月嘉辰,降嫔公族”。理由有三个:一、唐代公主给皇帝上书时候自称“妾李氏”是一个规矩,不需要写出名字;二、“令月嘉辰”如今日之成语,在当时比较固定,即指好月份好时辰,不可拆开;三、“令月嘉辰,降嫔公族”这样的写法,符合当时通用文体——骈文的行文规范。把 “令月”两个字提到前头,作为太平公主的名字并不妥当。实际上,太平公主和唐代大多数公主以及广大女同胞一样,没有自己的闺名,史料中对此也无具体记载。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小说

诗歌

韩愈李纯元和八年(公元813年)游太平公主山庄的故址,创作了《游太平公主山庄》一诗歌,该诗诗歌描写太平公主山庄台巍峨、园苑宽广、花木繁盛,以此来讥讽她的奢华和贪欲。

诗歌原文:

公主当年欲占春,故将台榭压城闉。

欲知前面花多少,直到南山不属人。

诗歌译文:

太平公主当年想占尽春色,把自己山庄的亭台楼阁筑得高过城闉。

要想知道山庄前面的花木还有多少,一直延伸到终南山也不属于他人

影视形象

住宅遗址

2021年12月,洛阳市发现太平公主住宅正平坊,正平坊遗址是唐朝洛阳城郭城里坊区内的重要里坊遗址之一。遗址平面为长方形,南北长533.6米,东西宽464.6米。坊内由“丁”字形道路分隔为西半坊、东南区和东北区三部分,是全国唯一保存完好的唐代里坊遗址。坊内有孔子庙、国子监、安国女道士观(本太平公主宅),另外还有兵部尚书李迥秀宅、左散骑常侍、襄阳郡王路应宅、河南尹裴迥宅等。考古工作者初步推测,正平坊西半坊发现的大型院落可能为太平公主旧宅,也即后来的安国女道士观的位置,该院落的北墙超出坊墙2.1米,东墙位于南北向道路西侧且将原东西向道路叠压,南墙和西墙使用原有的坊墙,但北墙和东墙的宽度明显宽于坊墙,太平公主宅院占压里坊道路,显示了当时太平公主的强势地位。

参考资料

..2024-04-12

太平公主并无闺名 “李令月”被指是断句错误.人民网.2025-03-31

择天记.豆瓣读书.2024-10-03

《盛世红妆》章节阅读.起点中文网.2024-10-03

醉枕江山.豆瓣读书.2024-10-03

天可汗.纵横中文网.2024-10-03

复唐.起点中文网.2024-10-03

一代女皇 (1985).豆瓣电影.2024-05-10

一代公主 (1986).豆瓣电影.2023-06-08

唐明皇 (1993).豆瓣电影.2023-06-08

东方小故事 (1994).豆瓣电影.2024-05-10

武则天 (1995).豆瓣电影.2023-06-08

上官婉儿 (1998).豆瓣电影.2023-06-08

大明宫词 (2000).豆瓣电影.2024-05-10

龙珠风暴 (2000).豆瓣电影.2023-06-08

护国良相狄仁杰之京都疑云 (2000).豆瓣电影.2023-06-08

护国良相狄仁杰之风摧边关 (2002).豆瓣电影.2023-06-08

无字碑歌:武则天传 (2006).豆瓣电影.2023-06-08

神探狄仁杰 (2004).豆瓣电影.2023-06-08

大唐女巡按 (2011).豆瓣电影.2023-06-08

武则天秘史 (2011).豆瓣电影.2023-06-08

太平公主秘史 (2011).豆瓣电影.2023-06-08

唐宫燕 (2013).豆瓣电影.2023-06-08

武媚娘传奇 (2014).豆瓣电影.2023-06-08

美人制造 (2014).豆瓣电影.2023-06-08

深宫计 深宫計 (2018).豆瓣电影.2023-06-08

唐朝诡事录 (2022).豆瓣电影.2024-05-10

洛阳发现太平公主“豪宅” 占了半个里坊.中国网.2023-06-08

隋唐洛阳城考古有重大进展 唐太平公主宅院占了半个里坊.百家号.2025-03-31

唐代都城里坊制度的生动例证!河南洛阳正平坊遗址发现太平公主宅.百家号.2025-03-31